- 相關推薦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精選20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精選2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
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材〔20xx〕4號)等文件精神以及省市關于開展勞動教育的一系列工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教育規律,強化綜合實施,堅持因地制宜,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建設適應教育現代化要求的勞動教育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總體目標
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正確認識勞動創造價值、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深刻認識并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培養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深刻理解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的豐富內涵。掌握勞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做到手腦并用、知行合一,具備與年齡相適應的生存生活、團隊合作、綜合應用、創新創造能力,養成主動勞動、堅持勞動的良好習慣。
用3-5年時間,統籌資源,構建模式,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在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打造出一批特色鮮明、示范引領的先進示范校,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
(三)明確內容
小學低年級要注重勞動意識啟蒙,做到生活自理,講究個人衛生,初步了解常見職業的特點,懂得尊重他人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小學中高年級要注重圍繞衛生、勞動習慣養成,讓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主動分擔家務,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到勞動光榮。
初中要注重圍繞增加勞動知識、技能,加強家政學習,開展社區服務,適當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初步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品質。
普通高中要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中等職業學校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
(四)基本原則
1.把握育人導向。堅持黨的領導,圍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2.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并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
3.體現時代特征。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深化產教融合,改進勞動教育方式。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4.強化綜合實施。拓寬勞動教育途徑,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家庭勞動教育要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要規范化,社會勞動教育要多樣化,形成協同育人格局。
5.堅持因地制宜。根據學校實際,結合我縣在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條件,充分挖掘行業企業等可利用資源,宜工則工、宜農則農,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勞動教育,避免“一刀切”。
二、實施步驟
(一)啟動實施階段
1.20xx年11月,制定平遙縣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2.20xx年11月開始,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單位、各學校結合實際制定各自的勞動教育工作方案或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長抓不懈。
(二)完善提升階段
1.至20xx年,建立系統完備、功能多樣、特色鮮明的系列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全面有序開展各類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和勞動教育課程,實現勞動教育全覆蓋,貫穿各學段培養全過程。
2.定期開展勞動教育督導檢查,總結勞動教育工作階段性成果,不斷完善勞動教育工作制度,推動勞動教育深入開展。
(三)品牌引領階段
1.20xx年,組織開展勞動教育評比,評選勞動教育特色品牌,表彰先進,推廣勞動教育工作經驗。
2.以勞動教育品牌為引領,提升全縣勞動教育工作水平,勞動教育制度化、常態化。
三、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勞動教育體系
1.發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要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在課程表上注明,開齊、開足、開好課程。各中小學校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小學要注重勞動習慣養成,初中要注重職業勞動體驗,普通高中要注重社會勞動實踐,結合各學段學生特點在勞動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思維、勞動品質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職業學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主要圍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組織、勞動安全和勞動法規等方面設計,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將勞動教育的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工具使用、考核要點、評價方式、安全保護等要素融入人才培養和課程。
學校要對學生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小學1至2年級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采用專題講座、主題演講、勞動技能競賽、勞動成果展示、勞動項目實踐等形式進行。小學以校內為主,小學高年級可適當安排部分校外勞動;普通中學兼顧校內外,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安排,以集體勞動為主,由學校組織實施。同時,學校要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養成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活動日等,舉辦“勞模大講堂”“工匠進校園”、勞動競賽、勞動成果展示系列活動,通過創新勞動教育模式,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對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等方面的教育,讓學生在勞動過程中付出努力和汗水,理解農民的艱辛和懂得珍惜糧食,享受到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快樂。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
責任單位:教科局、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
2.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全縣各中小學校要引導學生家庭結合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鼓勵學生進行勞動實踐,針對其年齡特點教會孩子洗衣做飯、照看幼兒、購買日用品、清潔衛生、照顧老人或病人等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孩子成長觀和成才觀,當好孩子勞動教育的“第一任教師”,要求每年學會1-2項生活技能,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委會等引導家長創造機會鼓勵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引導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勞動及實踐活動;培養孩子生活自理意識和能力,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管理;引導孩子開展孝親敬老愛幼勞動,與孩子一起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學校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導,明確學生家庭勞動時間,合理布置家庭勞動作業,探索建立家務勞動清單,學生家務勞動等情況要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責任單位:教科局、民政局、農業農村局、婦聯、團縣委、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各鄉鎮人民政府
3.發揮社會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各鄉鎮人民政府、各相關部門要協調有關勞動教育資源,支持學校組織學生深入田間、工廠等,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鼓勵企業、工業園區、扶貧車間、手工作坊等履行社會責任,為學生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新方式提供支持。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要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活動平臺,會同教育部門制定學生參與社會服務活動計劃,推動學生深入農村、城鄉社區、福利院、養老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
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總工會、團縣委、婦聯、民政局、工信局、各鄉鎮人民政府
(二)完善勞動教育各項資源
1.多元擴充勞動教育資源。各有關部門要協同縣教育部門遴選認定一批山林、農場、廠礦企業、種養殖場、福利院、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公園、農業示范園區、博物館、圖書館、“老字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手工藝傳習基地等場所作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縣教育部門要依托我縣旅游、企業等資源,結合我縣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特點,開發符合學生學段特點的勞動教育課程教學資源,打造具有平遙特色的勞動教育品牌。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建立勞動教育場所,要重視勞動文化傳承,突出民族傳統、地域特色,滿足學生多樣化、創新性勞動實踐需求。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要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活動平臺,為學生提供勞動教育場所,推動學生到農村、城鄉社區、福利院、養老院和公共場所等開展公益勞動,參加志愿服務,參與社區治理。全力支持建設一批中小學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為全縣中小學生拓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提供優質資源保障。
責任單位: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教科局、工信局、文旅局、民政局、總工會、團縣委、婦聯、科協、各鄉鎮人民政府
2.統籌策劃勞動教育實踐。全縣中小學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內勞動教育資源,統籌安排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特別是規劃好勞動周等集中勞動活動。充分利用學校各功能室,適當體驗包括烹飪、金工、木工、電工、陶藝、布藝、雕刻等項目在內的勞動及傳統工藝制作過程,嘗試家用器具、家具、電器的簡單修理。有條件的學校積極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樹木、農作物,嘗試開展無土栽培、智能化栽培,讓班級、學生認領綠植和“責任田”。充分利用現有綜合實踐基地、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學校勞動實踐場所,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要發揮專業和學科優勢,引導學生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手段,運用勞動新形態、新形式,推動勞動教育與生產、市場相結合,提高學生創造性勞動的能力。
責任單位:教科局、平遙現代工程技術學校
3.全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學校勞動教育需要,為學校配備必要的專任教師,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社會專業技術人員、勞動模范等擔任兼職教師、校外技術輔導員,積極探索建立專兼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要明確勞動教育教師管理要求,保障勞動教育課程崗位教師在工資績效、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方面與其他教師享受同等待遇。要加強勞動教育教師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
責任單位:編辦、人社局、教科局、財政局、總工會、各鄉鎮人民政府
4.深入開展勞動教育研究。縣教科局教研室要配備勞動教育教研員,組織開展專題教研、區域教研、網絡教研,通過協同創新、校際聯動、區域推進,提高勞動教育整體實施水平。在課題研究、教改項目方面大力支持勞動教育研究,遴選一批試驗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實踐研究。以項目形式推動勞動教育的理論研究、行動研究和經驗總結。依托有關專業組織、教科研機構等開展勞動教育經驗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動,在縣級教學成果獎勵中,將勞動教育教學成果納入評獎范圍,對優秀成果予以獎勵。
責任單位:教科局、編辦、各鄉鎮人民政府
5.健全勞動素養評價制度。各中小學校要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一要做好平時表現評價,在平時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及時進行評價,以評價促進學生發展。以自我評價為主,輔以教師、同伴、家長、服務對象、用人單位等他評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反思改進。二要做好學段綜合評價。學段結束時,要依據學段目標和內容,結合綜合素質檔案分析,兼顧必修課學習和課外勞動實踐,對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和品質等勞動素養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定。三要開展學生勞動素養監測。將學生勞動素養監測納入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發揮監測結果的示范引導、反饋改進等功能。
責任單位:教科局
四、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協同機制。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部門、各中小學校要把勞動教育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解決勞動教育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和實際困難,在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下,建立政府主導、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勞動教育工作機制,明確有關部門加強勞動教育的職責,強化組織協調、配合聯動,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成立平遙縣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教育副縣長任組長,縣教科局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教科局、農業農村局、然資源局、財政局、宣傳部、民政局、工信局、文旅局、應急局、人社局、婦聯、團縣委、科協、總工會、各鄉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教科局,辦公室主任由縣教科局局長兼任,承擔領導小組日常事務。
縣教育部門要明確勞動教育內設機構工作職責,并加強人員配備,確保勞動教育的順利開展。農業、自然資源、文旅等部門要推動所屬企事業單位提供勞動實踐場所和服務。婦聯等單位要指導和推動家庭開展好勞動教育。文明辦、民政、共青團等部門以及各類社會組織要支持學生開展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其他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結合自身職能,為勞動教育提供支撐保障。
(二)落實經費投入,強化安全保障。完善經費投入保障。縣財政局要健全經費投入機制,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多渠道籌措資金,為學生勞動教育提供可持續的經費保障。各中小學校要加快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擴充與平遙產業發展相契合的勞動教育實踐資源。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經費納入年度經費計劃,可按規定統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用于勞動教育。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建立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勞動教育風險分散機制,鼓勵購買勞動教育相關保險。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加強安全管理,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勞動強度。
(三)加強督導檢查,注重宣傳引導。將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有關部門和各中小學校履行勞動教育職責、保障勞動教育情況,以及學校勞動教育開課率、勞動實踐組織、教學指導等實施勞動教育情況納入教育督導范圍,督導結果向社會公開,同時作為衡量我縣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作為對被督導鄉鎮、部門和學校及其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依據。強化宣傳引導,積極協調主流媒體加大勞動教育宣傳力度,弘揚優秀勞動文化。要注重挖掘先進典型人物和事跡,打造更多勞動教育品牌,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2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通知》(渝教基發〔20xx〕26號)精神,切實加強勞動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我縣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良好勞動品質,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基本原則
(一)把握育人導向。把準勞動教育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勞動意識、培養勞動習慣、強化勞動實踐。
(二)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分學段落實勞動教育和實踐要求,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并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
(三)體現時代特征。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深化產教融合,改進勞動教育方式。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四)強化綜合實施。拓寬勞動教育途徑,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力量。家庭勞動教育要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要規范化,社會勞動教育要多樣化,形成協同育人格局。
(五)堅持因地制宜。根據學校實際,充分挖掘可利用資源,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勞動教育和實踐,避免“一刀切”。
三、總體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和勞動實踐,使學生能夠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培養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為學生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四、工作措施
(一)落實勞動教育課程。
一是納入課程。學校將勞動教育納入課程安排,對學生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將勞動和勞技課有機整合,小學和初中在綜合實踐活動課開設勞動課,每周不低于1課時,普通高中開好通用技術課程,職業高中落實實作實訓課程,確保勞動教育課程落實落地。二是融入學科教學。在其他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加強勞動教育,利用品德與生活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通用技術教育課程,加大勞動觀念、生活態度和動手操作、勞動技能的培養。同時,結合學校實際,充分挖掘地方傳統勞動特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周邊自然文化資源和人力資源等,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勞動教育課程,形成校本勞動教育特色。三是編寫指導手冊。學校根據需要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明確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工具使用、考核評價、安全保護等勞動教育要求。
(二)明確勞動教育內容。
針對不同學段、類型學生特點,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結合產業新業態、勞動新形態,注重選擇新型服務性勞動、創新性勞動的內容。
小學低年級要注重圍繞勞動意識的啟蒙,讓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知道人人都要勞動。小學中高年級要注重圍繞衛生、勞動習慣養成,讓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主動分擔家務,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到勞動光榮。
初中要注重圍繞增加勞動知識、技能,加強家政學習,開展社區服務,適當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初步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職業意識。
普通高中要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承擔家務勞動、開展服務性勞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中等職業學校在加強常規勞動教育實踐的同時,重點是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
(三)強化勞動實踐體驗。
要根據學生身體發育情況,科學設計課內外勞動項目,采取靈活多樣形式,激發學生勞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要統籌安排課內外時間,可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好勞動周,小學低中年級以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校園勞動為主,小學高年級和中學可適當走向社會、參與校外勞動鍛煉,并搭建平臺引導學生開展創造性的勞動。
1.明確日常衛生、勞動習慣養成基本要求。對學生在家和在校的個人內務整理、形象打理、衛生習慣養成、書桌收拾管理等提出明確細化的要求,形成常規、保持常態。
2.加強校內勞動。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清潔環境、美化校園活動,校內一切勞動任務盡可能歸于學生,學校所有公共場地衛生、綠化帶等要合理安排到班級,由班級負責衛生打掃和打理,凡是學生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均由學生自主完成。
3.因地制宜,多渠道拓展實踐場所。各學校要建好勞動實踐教室或實踐基地,結合實際,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樹木與農作物或飼養小動物,讓班級、學生認領綠植或“責任區”,予以精心呵護。農村學校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建設相應土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城鎮學校可聯系或利用當地場鎮街道、企事業單位、職教實訓基地等作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定期布置勞動實踐作業,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基地勞動、助農勞動、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要充分利用課輔活動和課外活動時間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俱樂部活動,進行手工制作、創造發明、電器維修、班務整理、室內布置等實踐活動。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辟公益性崗位,為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平臺等。
4.明確家務勞動實踐任務。抓住衣食住行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引導孩子自覺參加勞動,并持之以恒,每期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每周安排適量的家庭勞動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做飯、洗碗、洗衣、掃地、內務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假期明確一定家務實踐勞動任務,可結合《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安排學生參與一定的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實踐活動。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
5.積極搭建勞動教育活動平臺。一是落實學生自主管理。班級要結合實踐落實每位同學崗位任務和責任,為同學和教師在某方面服好務;學校要探索建立學生自主管理委員會,學校的清潔衛生、值周值日、檢查評比、活動組織、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等方面充分讓學生參與策劃和具體落實。二是搭建平臺,開展勞動主題教育。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我愛我家”家務勞動、“我愛學校”成長勞動、“我愛公益”志愿勞動、“我愛自然”體驗勞動等,同時,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組織開展職業體驗活動,讓學生去體驗交警、教師、清潔工人、建筑師、醫生等不同職業。三是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開展勞動小模范評比,以活動為載體營造氛圍,提高學生勞動意識、服務意識和奉獻意識,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引導其養成自立自強的品質。四是充分挖掘校內、校外資源,建設一批勞動實踐基礎和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四)加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充分利用學校教師資源,發揮教師特長,開設特色勞動教育課程;結合當地實際,聘請相關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教師;整合中職學校農學、旅游、電子等專業師資力量,深入中小學開展勞動技能指導。將勞動教育納入教師校本培訓內容,開展全員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對承擔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同時要深入開展勞動教育教研活動,夯實基礎。通過專家引領、校本研修、反思總結,加強對勞動教育的研究,不斷改進勞動教育方法和組織形式,注重激發學生內在需要和動力,提高教育效果。
(五)健全勞動素養評價制度。
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制定評價標準,建立激勵機制,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勞動競賽等活動,全面客觀記錄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加強實際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情況的考核。一是打造學校勞動教育精品課程,每學年開展勞動教育優質課競賽活動,開展班級學生勞動課展示活動;二是開展勞動教育主題匯報和勞動小模范評比活動;三是根據勞動教育課程的實施情況擇機開展縣級觀摩、展示和技能競賽活動;四是開展勞動基地創建和縣勞動教育特色示范校評選活動;五是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多舉措營造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推動勞動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切實承擔勞動教育主體責任,明確實施機構和人員,成立校長任組長親自抓、分管教學領導具體抓、相關部門和人員配合抓的領導小組,確保該項工作落到實處。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切實可行可操作落地的勞動教育實施方案和評價標準,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整合各類勞動教育資源,加強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活動開展和考核評價等,引領保障好勞動教育活動有序開展。
(二)加強宣傳引導。一是密切家校聯系,加強勞動教育宣傳,轉變家長對孩子參與勞動的觀念,使他們懂得勞動在孩子學習、生活和未來長遠發展中的積極意義和作用,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二是加強勞動教育科學研究,宣傳推廣勞動教育典型經驗。三是積極宣傳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提供勞動教育服務的先進事跡。注重挖掘在重大事件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大力宣傳不畏艱難、百折不撓、敢于擔當的.高尚品格。四是鼓勵和支持創作更多以歌頌普通勞動者為主題的優秀作品,大力宣傳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不勞而獲、貪圖享樂、崇尚暴富的錯誤觀念,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三)做好條件保障。多種形式籌措資金,逐步推進學校勞動教育設施標準化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配置相應設備和所需耗材,建成質量保證的勞動教育課程實施場所。學校每期應安排一定的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因時因地因校制宜,立足自身優勢,強化特色,開展勞動教育基地和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內外結合,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逐步建好配齊勞動實踐教室、實訓基地。
(四)加強風險防控。建立政府負責、社會協同、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安全管控機制和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勞動教育風險分散機制,鼓勵購買勞動教育相關保險,保障勞動教育正常開展。各學校要加強對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強化勞動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科學評估勞動實踐活動的安全風險,認真排查、清除學生勞動實踐中的各種隱患特別是輻射、疾病傳染等,在場所設施選擇、材料選用、工具設備和防護用品使用、活動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學的操作規范,強化對勞動過程每個崗位的管理,明確各方責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
(五)完善督導評價。將學校勞動教育納入綜合考評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情況納入教育督導體系。進一步完善勞動教育督導辦法,定期對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進行督導,并將督導結果反饋公開,作為衡量學校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并納入學校及其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3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有關文件精神,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目標
(一)總體目標。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品質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勞動精神,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和勞動實踐能力,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二)具體目標。用3年左右時間統籌資源,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重點打造1所本科高校教學實驗農場、10個職業院校實習實訓基地;遴選10個勞動教育示范縣(市、區),遴選立項100個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300所省級勞動教育項目試點學校,以點帶面,實現“校校有場地、縣縣有基地”,帶動全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深入開展。
二、實施途徑
(三)在課程教學中融入勞動教育。發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幼兒園階段要在生活中注重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幼兒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義務教育階段要將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實踐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特色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普通高中應結合當地產業和學生需求,開發豐富的職業技能類選修課程。職業院校應結合學生專業特點及當地產業發展需求,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在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生產實習、工業勞動、志愿者服務、社會實踐中加強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能力的培養。普通高校要結合學校自身培養定位,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將大學生專業實習實踐活動與勞動教育結合起來,服務社會,不斷推進勞動教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勞動教育培養目標,設置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結合學科專業課程特色,融專業教育、生產勞動教育、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公益勞動和創新創業教育于一體。探索實施勞動實踐教育,可邀請農技人員、農業種植能手等到學校面對面、手把手傳授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能。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創客空間,引導學生以項目學習的方式,進行創意制造實踐。
(四)在校內活動中嵌入勞動教育。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設立宿舍管理、食堂幫廚、快遞收發、校園綠化等勤工助學崗,引導學生走進勞動一線。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把學校草地、花壇、食堂、餐廳、宿舍、文體設施等作為學生接受勞動實踐的場所,明確學生承擔力所能及的學校日常管理、清潔衛生事務,參與校園綠化管理、文體設施清潔、學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廳保潔、餐具清洗等。有條件的學校可開辟“校園農場”,設立校本勞動技能培訓基地或“田園課堂”,適當開展種養勞動實踐。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日等,組織學生開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活動,或到“校農結合”基地開展勞動實踐。高校應當設置勞動實踐月或實踐周,在實訓實踐中積極開展勞動教育,明確學分計算方式。各級各類學校要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五)在家庭生活中強化勞動教育。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幼兒園要引導幼兒掌握自主穿衣、吃飯、如廁、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協助家長完成擇菜、澆花、擺放碗筷等簡單的家務勞動。中小學可根據各年齡階段學生特點,安排學生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保障中小學1至2年級家庭勞動實踐每周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學生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勞動家庭作業以鼓勵學生在家庭中立足自己的事自己做,并適當幫助父母或其他長輩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為主。小學低年級學生家務勞動以整理內務為主。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和中學生以內務整理、洗菜、煮飯、炒菜、洗碗、洗衣、家庭衛生保潔、購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務勞動為主。中小學生每學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要按年度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密切家校聯系,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
(六)在社會實踐中拓展勞動教育。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小學、初中、高中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小學高年級以上校外勞動每學年不少于1次;高校結合專業實習實踐開展校外勞動每學期不少于1次。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千村萬戶”勞動實踐月或勞動體驗周,讓學生利用寒暑假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民一起勞動。充分利用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素質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會資源,結合團隊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城鄉學生交流,組織學生學工學農。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會實踐,如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勤工儉學、職業體驗活動等。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要立足自身的辦學定位,結合鄉村振興、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重大戰略以及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需要,積極探索適應當前環境和條件的勞動教育內容和方式;發揮學生專業特長,以勞動互助和服務社會的方式,設立促進學生勞動情感養成、勞動能力提升的系列勞動教育品牌引領項目。
三、基本要求
(七)統籌課程設置。義務教育階段1至4年級學生每學期分別至少完成1個主題活動,5至9年級學生每學期分別至少完成2個主題活動。普通高中一年級開展學生發展指導教育,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學期開展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主題活動,每個主題活動要盡可能兼顧多種活動方式,整合實施。普通高校應圍繞或依托專業實踐、創新創業、社會實踐等開展各種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應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專題勞動教育。
(八)統籌課時安排。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課時中,安排一半以上時間采取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方式開展勞動實踐活動。職業院校專題勞動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可在已有課程中設立勞動教育模塊,也可以專門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在保證課時總數的前提下,根據實際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課時,相關專題活動可以與地方課程、學校課程融合實施。小學三年級以上可設勞動日,每月1次;也可設勞動周,每學年1次。
(九)統籌專業融合。堅持與各學科教育教學融合推進,積極推進跨學科實踐教育,結合學校發展特色和課程建設計劃,對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進行組合、優化和再開發,建構具有地域及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中小學要加大對學生勞動觀念和態度培養,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訓練。職業院校要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圍繞就業創業,注重培養“干一行愛一行”的敬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普通高校要將勞動教育與專業學習、專業實驗、生產實習、工程實訓、畢業設計、社會實踐、創新創業、田野調查等有機結合起來。
(十)統籌成果呈現。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學生每學年完成1次社會服務和1種職業體驗活動,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集體勞動,鼓勵高年級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1份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作品,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初中學生每學年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至少2份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勞動技術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會服務和2種職業體驗活動,積極進行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高一年級學生結合學生發展指導開展職業體驗;高二、高三年級學生須自主(或合作)完成完整的.課題研究報告或項目設計方案;高中三年期間,學生須參加至少1次志愿服務,并有完整的活動成果報告(或記錄),選擇至少一門專題教育內容,納入綜合素質評價。普通高校學生必須完成至少2次社會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學生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的考核結果計入學生學業成績。
四、保障措施
(十一)加強統籌領導。縣級以上黨委、政府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領導,明確勞動教育責任主體和責任部門。加強縣級統籌,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型服務性勞動,確保勞動教育的時間、師資、經費、場地、設備等落實到位。加強校內統籌,既要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也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加強校外協調,積極借助家庭、社會,特別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等力量,為學生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會治理提供機會和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家長配合支持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大力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十二)加強經費投入。各市(州)、縣(市、區)要統籌中央補助資金、省級相關專項資金和自有財力,以及通過接受社會捐贈等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加快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學校可按照規定統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各地要將勞動教育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目錄,并由主管部門在部門的購買服務目錄中進行細化,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促進社會力量提供更優質的勞動教育服務。
(十三)加強師資建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學校勞動課教師在工資待遇、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選先、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待遇。多渠道多舉措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的規模和特點,配備專兼職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支持普通中小學、普通高等學校與職業院校建立師資交流機制,充分發揮職業院校教師的專業優勢,承擔普通學校勞動教育教學任務。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勞動模范、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等擔任勞動教育兼職教師。加強對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配備專兼職教研員,組織經常性的教研活動,開展教學競賽,不斷提高勞動教育教學質量。
(十四)加強資源開發。各地要把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納入“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積極創造條件,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運用所在區域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源,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和社區建設需要,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依托“校農結合”生產基地打造一批勞動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具有區域特色和學校特點的勞動體驗教育。通過自建或利用社會資源,建立以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創新創業等為主要內容的規模適當、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勞動教育基地、勞動技術實踐教室,滿足勞動教育需要。農村地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確認一批土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確認一批廠礦企業作為學工實踐基地,認定一批城鄉社區、福利院、醫院、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等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公共場所作為服務性勞動基地。城鎮地區要統籌建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或利用現有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青少年宮和示范性綜合實踐基地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涉農涉工高校、職業院校要優化教學實驗農場和教學實訓中心教育教學功能,向全省大中小學開設勞動體驗營。啟動省級勞動實踐教育和高校實驗區創建工作。
(十五)加強安全保障。以縣為單位建立完善勞動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勞動安全教育,著力提高學生安全勞動意識。強化勞動實踐活動安全風險評估,完善風險防控措施。依據學生身心發育情況,科學合理安排勞動實踐活動。貫徹落實《貴州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支持各地各學校依法妥善處理學生人身傷害事故糾紛。完善校方責任險和無過失責任險,探索開發與學生勞動安全密切相關的保險產品,發揮保險在化解學校安全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
(十六)加強督導檢查。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開展勞動教育督導,對市(州)、縣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保障勞動教育情況進行督導,將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并建立長效機制。學校要建立學生勞動教育評價制度,將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次數、勞動實踐態度、實際操作、勞動實踐成果等具體勞動實踐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4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及湖北省人民政府《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若干措施》等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我區中小學勞動教育,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中小學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我區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工作目標
(一)勞動教育育人目標
1.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正確理解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認識勞動創造人、勞動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
2.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正確使用常見勞動工具,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3.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領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內涵與意義,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弘揚開拓創新、砥礪奮進的時代精神。
4.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能夠自覺自愿、認真負責、安全規范、堅持不懈地參與勞動,形成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品質。珍惜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杜絕浪費。
(二)勞動教育工作目標
用2-3年時間,統籌多樣化勞動教育資源,編制校、區兩級勞動教育資源圖譜,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具有黃陂特色的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建立一批課程完善、管理細致、師資深厚、場地多樣的勞動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示范引領的先進示范校,首批示范校中小學、初中、高中各2所(其中城區1所、鄉村1所)。
三、工作措施
(一)構建體現時代特征的勞動教育體系
1.開足開齊開好勞動教育必修課。根據各學段特點,在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重在讓學生理解和掌握“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勞動創造世界”等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主張以及勞動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與通用技術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有關內容進行統籌,并列入課程表和學校教育教學評價體系之中。
2.分層分級規劃勞動教育內容。根據教育目標,針對不同學段、類型的學生特點,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
小學階段低年級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注重培養勞動意識和勞動安全意識,讓學生懂得人人都要勞動,感知勞動樂趣,愛惜勞動成果。中高年級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體會勞動光榮,尊重普通勞動者,初步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
初中階段要兼顧家政學習、校內外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安排勞動教育內容,開展職業啟蒙教育,讓學生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和安全意識,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和擔當精神。
高中階段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和生產勞動,熟練掌握一定的勞動本領,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3.有機有序與學科課程滲透融合。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要達成“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目的,必須與其他學科課程、各類活動課程深度融合。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藝術等學科有重點地納入勞動創造人本身、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創造世界、勞動不分貴賤等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納入歌頌勞模、歌頌普通勞動者的選文選材,納入闡釋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內容,加強對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等方面的教育。數學、科學、地理、技術、體育與健康等學科注重培養學生勞動的科學態度、規范意識、效率觀念和創新精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可以與勞動教育整合實施。
4.多元多維開展勞動教育實踐。將勞動教育與學生的個人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豐富勞動體驗,提高勞動能力,深化對勞動價值的理解。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活動中勞動時間,小學1-2年級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
日常家庭勞動日常化。日常生活勞動教育要貫穿中小學始終。家長要通過日常生活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讓孩子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根據孩子年齡特點,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要求孩子主動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2項生活技能。學校要注重家庭教育指導,合理布置家庭勞動作業,探索建立家務勞動清單(可參考附件《黃陂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清單》),家長要配合學校做好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情況記錄,學校將其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
學校勞動實踐規范化。把勞動教育納入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規劃,建立學校勞動教育課表單、勞動教育項目清單、勞動教育評價單,推動勞動教育常態化有效實施。在安排勞動教育實踐時,杜絕課本化、游戲化、表面化;勞動教育必修課的開設,不得擠占和挪用勞動實踐時間。要根據學生情況,科學合理設計學校勞動項目(可參考附件《黃陂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清單》)。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采用專題講座、主題演講、勞動技能競賽、勞動成果展示、勞動項目實踐等形式進行。勞動周時間不少于5天,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安排,以集體勞動為主,由學校統一組織。
社會勞動實踐多樣化。各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社會大課堂資源,組織學生走進農業生產基地、工廠車間、制造基地、商業企業等,讓學生參與一些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服務等勞動實踐。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形成具有本校學生特點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鼓勵各學科教師堅持教育教學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提升教師運用社會教育資源輔助教育教學的能力和組織策劃學生實踐活動的能力。(勞動實踐安排可參考附件《黃陂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清單》)
5.主題引領,強化校園勞動文化建設。學校要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養成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通過制定勞動公約、每日勞動常規、學期勞動任務單,采取與勞動教育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等組織形式,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日等,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校園文化。結合實際,舉辦“勞模大講堂”“大國工匠進校園”等勞動榜樣人物進校園活動,組織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綜合運用講座、宣傳欄、新媒體等,廣泛宣傳勞動榜樣人物事跡,特別是身邊的普通勞動者事跡,讓師生在校園里近距離接觸勞動模范,聆聽勞模故事,觀摩精湛技藝,感受并領悟勤勉敬業的勞動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二)優化勞動教育教學方式
各中小學要注重圍繞勞動教育的目標和內容要求,從提高勞動教育的效果出發,把握勞動教育任務的特點,抓住關鍵環節,選擇適宜的勞動教育方式。
1.理論講解透徹全面。圍繞勞動為什么、是什么問題,有重點地進行講解,讓學生懂得勞動的.意義和價值。加強勞動觀念、勞動紀律、勞動相關法律法規的正面引導,指明輕視勞動特別是輕視普通勞動的危害,讓學生明辨是非。加強勞動知識技能的講解,讓學生認清事理,掌握實踐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規則,正確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術。講解要與啟發思考、示范、練習等結合起來。
2.淬煉操作精準到位。圍繞如何做的問題,注重示范與練習,讓學生會勞動。強化規范意識,注重從最基本的程序學起,嚴守規則,避免主觀隨意。強化質量意識,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細節,每個步驟、環節都要精準到位。強化專注品質,注重引導學生對操作行為的評估與監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終。
3.項目實踐務實篤行。圍繞勞動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完成真實、綜合任務,經歷完整勞動過程。注重勞動價值體認,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需求,選擇和確定勞動項目。強化規劃設計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引導學生對項目實踐進行整體構思,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術,不斷優化行動方案。強化身體力行,錘煉意志品質,敢于在困難與挑戰中完成行動任務。
4.反思交流入腦入心。圍繞勞動價值意義的建構,引導學生總結、交流,促進學生形成反思交流習慣。指導學生思考勞動過程和結果與社會進步、個體成長的關聯,避免停留在簡單的苦樂體驗上。組織學生交流分享勞動的體驗和收獲,肯定具有積極意義的認識,糾正觀念上的偏差。將反思交流與改進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勞動中獲得成長。
5.榜樣激勵情真意切。圍繞勞動的精神追求,樹立典型,激發勞動熱情。注意遴選、樹立多類型榜樣,不僅要有大國工匠、勞動模范,還要有身邊勞動表現優異的普通勞動者和同學。指導學生從榜樣的具體事跡中領悟他們的高尚精神和優良品質。明確要求學生在日常勞動實踐中努力向榜樣看齊。
(三)健全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1.建立健全學生勞動素養評價制度。各中小學校要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根據《黃陂區中小學生勞動素養目標分級表》(見附件2),結合本校實際,以勞動教育目標、內容要求為依據,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覆蓋各類型勞動教育活動,兼顧必修課學習和課外勞動實踐,明確學年勞動實踐類型、次數、時間等考核要求,完善勞動素養評價標準、程序。通過學生自我評價、教師及家長的寄語評價、學校展開全校評選活動等評價方式,對學生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精神、勞動習慣和品質等勞動素養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定。借助大數據、云平臺、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展勞動教育過程監測與記實評價,有條件的可委托專業機構,定期組織開展關于學生勞動素養狀況的調查,注重對學生勞動教育的實時監測,發揮評價的育人導向和反饋改進功能。
2.扎實推進中小學校勞動教育管理考評。局基教科、區教研室等部門要加強分類指導,將勞動教育有關要求納入區基礎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學生體質健康監測體系等,建立《黃陂區學校勞動教育管理考評評分細則》(見附件3),定期分析、研判勞動教育有關情況。將勞動教育督查作為區教育局領導班子成員帶隊、科室對口包保督查的重點內容和相關部門常規督查的重點內容,以督促改、以督促效。各教育總支健全完善相應考核、監督機制,確保勞動教育全面開展。
(四)提升勞動教育支撐保障能力
1.因地制宜,豐富和拓展勞動教育實踐場所。局基教科、安全科等部門要結合實際,統籌規劃和配置勞動教育實踐資源,滿足學校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充分利用現有研學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職業院校勞動實踐場所,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特別是充分利用職業院校實訓實習場所、設施設備,為中小學校提供所需要的服務。積極協調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活動平臺,共同支持學生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各中小學校因地制宜,積極協調和引導學校附近企業公司、工廠農場等組織履行社會責任,開放實踐場所,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參與新型服務性勞動。農村地區可安排相應土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城鎮地區可確認一批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作為學生參加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的實踐場所。
2.多措并舉,加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局人事科、基教科、區教研室等要明確勞動教育教師管理要求,保障勞動教育教師在績效考核、職稱聘評、評先評優、專業發展等方面與其他專任教師享受同等待遇。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為學校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社會專業技術人員、勞動模范等教師創造條件,推動全區中小學建立師資交流共享機制。區教研室要配備勞動教育教研員,組織開展專題教研、區域教研,通過校際聯動、區域推進,提高全區勞動教育整體實施水平。把勞動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開展全員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全區各中小學要結合實際,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配齊勞動教育必修課教師,明確勞動教育責任人,負責勞動教育規劃、組織實施、評價等。充分發揮教職員工特別是班主任、輔導員、導師的作用,利用少先隊、共青團、黨組織以及學生社團等各方面的力量,合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家長及當地人力資源,聘請相關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教師。
3.拓寬渠道,健全勞動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各街鄉教育部門要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統籌自有財力,多種形式籌措資金,為學生勞動教育提供可持續的經費保障。全區各中小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經費納入年度經費計劃,加快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加強學校勞動教育設施標準化建設,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學校可按照規定統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積極倡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局有關科室要加強經費監管,確保專款專用,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4.部門聯動,加強勞動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建立政府負責、社會協同、有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安全管控機制,鼓勵購買勞動教育相關保險。要特別關注勞動過程中的衛生隱患,局基教科、安全科、體衛藝站等要根據相關規定定期督查,切實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要把勞動安全教育與管理作為組織實施的必要內容,強化勞動安全意識,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依據學生身心發育情況,適度安排勞動強度、時長,切實關注勞動任務及場所設施的適宜性。科學評估勞動實踐活動的安全風險,認真排查、清除學生勞動實踐中的各種隱患。在場所設施選擇、材料選用、工具設備和防護用品使用、活動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學操作規范,強化勞動過程崗位管理,明確各方責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要做好學生生命安全教育,學會自我防護,特別是要教育學生安全使用勞動工具和材料,切實保障勞動教育的安全順利實施。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加強領導。各教育總支、各學校要充分認識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現實緊迫感,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主要負責人掛帥、分管負責人主抓、多部門協同聯動、齊抓共管的組織領導架構,有序推進勞動教育。全區中小學要建立健全勞動教育組織實施的工作機制,成立校長任組長親自抓、分管副校長和分管主任具體抓、相關部門和人員配合抓的領導小組,對勞動教育進行科學規劃,制定落實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確職責,建立全面實施勞動教育的長效機制,切實解決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二)分層分類,加強宣傳。加強學生和家長宣傳。全區中小學校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社區宣講、網絡媒體等途徑,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明確家長的勞動教育責任,讓家長主動指導和督促孩子完成家庭、社區勞動任務。加強社會公眾宣傳。區教育局和全區中小學校通過線上線下等途徑,面向社會宣傳勞動教育的目的意義,引導企事業單位、博物館、景區、產業園區、高新企業等,積極發揮社會責任感,在能力范圍內為全區中小學生開展勞動教育提供場所和智力支持,推動建立以學校為主導、家庭為基礎、社會為依托的協同育人合力,為勞動教育營造更優環境。
(三)完善評價,加強督導。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要把勞動教育作為教育督導重點工作,完善督導辦法,并將勞動教育納入對街鄉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點內容予以全面推進,強化評價導向性,充分運用督導結果推動各街鄉履行好主體責任。要將勞動教育納入責任督學日常督導重要內容予以重點跟進,對學校勞動教育開課率、學生勞動實踐組織的有序性,教學指導的針對性,保障措施的有效性等進行督查和指導。督導結果要向社會公開,作為衡量各街鄉教育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標,作為對被督導部門和學校及其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依據。依托有關專業組織、教科研機構等開展勞動教育經驗交流和成果展示活動,激發廣大教師實踐創新的潛能和動力。積極協調新聞媒體傳播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思想,大力宣傳勞動教育先進學校、先進個人。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5
根據《關于印發<南昌市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的通知》(洪教體藝字[20xx]8號)等文件精神,為推進全縣勞動教育常態深入開展,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能夠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體察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體會勞動是幸福的源泉。將勞動教育與紅色基因傳承相融合,培養學生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和良好的勞動品質。要統籌多樣化勞動教育資源,推動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形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安義縣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創建一批國家、省級、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常態化開展中小學勞動教育,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二、基本內容
勞動教育貫通中小幼各學段。根據勞動教育目標和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功能,針對不同學段、類型學生特點,分別設置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的勞動教育;中小學校要充分利用當地特色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VR、非遺傳承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掌握勞動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養成基本勞動習慣;要將勞動教育與研學實踐無縫對接,引導學生走進農村、普及農業知識,培養動手能力,走進勞動實踐基地,在研學實踐中樹立團隊合作意識、培養科學探究精神。職業學校要以“提質創優”為引領,結合專業特點和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依托實習實訓、技能競賽、創新創業等實踐體驗,指導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增強職業認同感、榮譽感和勞動自豪感,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
三、工作措施
(一)合理設置勞動教育課程
1.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根據各學段特點,在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全面系統加強勞動教育。根據《義務教育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將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通用技術課程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開足開齊開好綜合實踐活動和勞動教育課程,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針對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2.科學合理安排課時。獨立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通過考察探究、社會服務、職業體驗等方式進行,并安排一定比例的勞動教育活動;職業院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每學期不少于16學時。學校開學第一周或寒暑假設立勞動周,每周五下午要開展校內集體勞動,每月確定一天設為勞動日;畢業班可在畢業前夕設立勞動周,主要以集體勞動為主。
3.分級設置課程內容。針對不同學段和類型學生特點,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小學勞動教育注重生活性;小學低年級要注重圍繞勞動意識的啟蒙,讓學生學習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勞動樂趣,知道勞動最光榮;小學中高年級要注重圍繞衛生、勞動習慣養成,讓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主動分擔家務,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到勞動光榮和勞動的意義;初中勞動教育注重廣泛性,注重圍繞增加勞動知識、技能,加強家政學習,開展社區服務,適當參加校外生產勞動,使學生初步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職業意識。高中勞動教育注重服務性,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重在提升勞動能力,涵養勞動品質。增強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
4.促進學科專業滲透融合。推進跨學科融合勞動教育,結合學校發展特色和課程設置計劃,對勞動教育主題進行組合、優化和再開發,構建具有學校特色活動項目。在德育教學和語文、歷史、思政等學科中滲透勞動觀念內容,在科學、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地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訓練,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
(二)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1.開展家庭勞動教育活動。家庭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是勞動教育的基礎。家庭要樹立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要加強家校合作,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鼓勵孩子自覺參與、自己動手,參與洗碗、洗衣、掃(拖)地、烹飪、手工、整理等日常家務勞動和生活技能學習,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充分發揮學校家委會、家長學校互動作用,適時開展親子勞動主題活動,引導家長教育引導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養成做家務勞動的良好習慣,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協助者。
2.開展學校勞動教育活動。學校要明確實施機構和人員,組織實施好勞動周,合理安排勞動實踐時間。學校是承擔勞動教育的主體,要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普及校園種植。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設創客空間,進行創意制造實踐。加強校園勞動文化建設,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等開展勞動主題教育,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社團活動、班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等,提高學生勞動意識。
3.開展社會勞動實踐活動。學校可結合研學實踐、團日隊日活動、職業教育體驗及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到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開展學工學農等活動,加強城鄉學生交流,組織學生到職業體驗項目學校開展職業體驗教育,開展職業啟蒙,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意識。構建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城鎮學校可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學生深入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農村學校可結合實際情況在農忙時節組織學生幫助家長進行適當的農業生產勞動。因地制宜用好社會資源,強化學校與青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自然歷史文化遺產、高科技企業等社會資源的`合作,打造特色勞動實踐課程。
(三)豐富勞動教育活動形式
各學校要豐富學生勞動教育活動形式,提高學生參加勞動活動興趣,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每年要定期開展勞動教育觀摩課、優質課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勞動技能活動,開展勞動技能小達人評選活動、勞動教育典型案例成果展示、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創建活動。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不同班級不同時段在校內開展勞動競賽、評比等活動。
(四)保障勞動教育組織實施
1.創建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縣教育部門將根據勞動教育實際需要,創建一批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充分利用當地農業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農業生態環境及鄉村民俗文化等資源來規劃和建設休閑農業基地,按照標準、要求、條件、程序等向市教育局進行申報,市教育局復審通過后,由市教育局統一頒發“南昌市教育局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牌。全縣中小學勞動教育外出實踐活動場所,原則上應在“南昌市教育局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場所開展。同時要充分利用現有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利用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職業學校等勞動實踐場所,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進一步完善學校建設標準,逐步建好配齊勞動實踐教室、實訓基地以及設施、工具的配備。
2.加強勞動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學校要配備必要的專兼職教師,加強學校勞動教育教研,經常性組織教研活動,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要把教師參與勞動教育情況納入教師工作績效,作為職稱晉升、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評優評先等方面重要內容。學校可聘請家長、校外活動場所指導教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專業技術人才等社會人才資源作為兼職指導教師。把勞動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加強勞動教育教師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
3.多渠道籌措勞動教育經費。學校應根據自有財力,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學校要加快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加強學校勞動教育設施標準化建設,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學校可按照規定統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也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
4.加強勞動實踐活動安全保障。學校要加強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要科學評估勞動實踐活動安全風險,認真排查、消除學生勞動實踐中各種安全隱患,制定安全、科學的操作規范,強化對勞動教育過程的管理,明確各方責任,特別是參加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各學校一定要制定相關安全措施,購買人身意外保險,使勞動教育安全有序開展。
5.加強勞動教育督導評估考核。勞動教育應倡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的理念,針對勞動教育重點、難點、創新點,大力發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縣教體局每年結合勞動教育開展情況,加強加大對各學校督導評估考核,每年組織開展勞動教育授課比賽、校園內外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等形式,督促各單位勞動教育落實情況,防止存在對勞動教育虛化、淡化、弱化等不良現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教體局將勞動教育納入教育發展總體規劃,成立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股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并會同有關部門建立中小學生勞動教育課程保障機制,加強校內外協調,建立全面實施勞動教育長效機制。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教育股、教研室等股室負責人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全縣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的領導、組織、考評。
全縣各中小學校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通過層層重視,將勞動教育工作全面落實到位。
(二)制訂實施方案。各中小學校按照“一校一案”原則,結合本校實際,制訂勞動教育計劃,落實勞動教育課時、基地(場所)、師資,全面開展勞動教育。各校制訂的實施方案請于20xx年9月20日前報縣教體局備案。
(三)加強宣傳引導。要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特色學校的示范引領作用,提高全縣學校勞動教育整體質量。要引導家長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支持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要積極挖掘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優秀案例,打造勞動教育品牌,發揮典型引領。
(四)加強考核評價。縣教體局將開展勞動教育督導考核,將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校考核體系。各學校要建立學生勞動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包括參加勞動次數、勞動態度、實際操作、勞動成果等方面,勞動具體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并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6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關于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等精神,充分發揮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切實提高勞動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秉持“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理念,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創新體制機制,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新時代勞動教育模式。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實現知行合一,切實把勞動教育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勞動教育目標及內容
(一)主要目標
1.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認識勞動創造人、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
2.養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習慣。培養學生自覺自愿、認真負責、堅持不懈地參與勞動,形成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等精神品質和珍惜勞動成果、杜絕鋪張浪費、理性消費等良好習慣。
3.掌握必備的勞動技能。引導學生掌握勞動基本知識和技能,能正確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工具,注重手腦并用,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團隊合作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4.提高創新的勞動能力。培養學生在學習和借鑒他人的豐富經驗、精湛技藝的基礎上,觀察思考、知行合一。能運用所學知識,嘗試新方法、探索新技術,打破僵化思維方式,推陳出新,提高學生創新勞動的能力和意識。
5.弘揚優秀的勞動精神。培養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本勞動知識、技能的過程中,能深刻領悟勞動的意義價值,深刻領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時代內涵與意義,繼承中華民族勤儉節約、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和弘揚開拓創新、砥礪奮進的新時代精神。
(二)主要內容
1.小學低年段。注重勞動意識的啟蒙,以學生個人生活起居和校園生活自理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使學生懂得人人都要勞動,感知勞動樂趣,愛惜勞動成果。
2.小學中高段。注重勞動習慣的養成,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能分擔家務勞動,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勞動最光榮,初步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
3.初中。注重勞動知識與技能學習,以家政學習、校內外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和職業啟蒙等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和安全意識,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和擔當精神。
4.普通高中。注重勞動實踐和精神的傳承,結合高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實踐和生產勞動實踐,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5.中職學校。注重職業技術技能訓練,結合中職學生專業特點,深化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讓學生參與專業實習實訓、技能競賽等活動,積極投身工藝升級、技術革新、發明創造等,增強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提高職業勞動技能水平,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
三、實施舉措
(一)落實勞動教育基礎課程
1.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各中小學可依托國家教材和省編地方教材,切實承擔實施勞動教育主體責任,制定勞動教育教學計劃,明確勞動教育內容及目標要求,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將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課程、高中技術(含信息技術、通用技術)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進行必要統籌,開齊開足,確保每周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平均不少于1課時。
2.有機滲透學科教學。各中小學要有重點地在中小學道德與法治(思政)、語文、歷史、藝術等學科滲透勞動創造人本身、勞動創造歷史、勞動創造世界、勞動不分貴賤等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增加歌頌勞模、歌頌普通勞動者的選文選材,納入闡釋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內容,加強對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等方面的教育。學科教學中更應強化知識的實際應用,將日常生活中真實的問題引入課堂,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積極探索整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學科(STEAM)的跨學科學習活動。
3.開發勞動精品課程。各中小學要依據本校的校情和學情實際,因地制宜,積極開發勞動教育精品課程。可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以烹飪、園藝、手工、家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富有本校特色的課程體系。普通高中及中職學校可結合當地產業和學生需求,開發豐富的職業技能類課程。可充分結合綜合實踐活動、創客空間、職業實踐等載體,讓勞動教育課程富有多樣化和地方氣息,落到實處,達到育人實效。
(二)開展校園勞動體驗行動
1.建設校園勞動實踐基地。要充分挖掘校園勞動資源,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綠化美化和管理服務等勞動。積極開展學工、學農、職業體驗等類別的校內外勞動實踐基地建設,讓勞動實踐基地成為學生勞動教育的有效載體(校內勞動基地建設具體要求,參照附件2、附件3)。
2.開展校園勞動主題活動。要充分結合學雷鋒紀念日、植樹節、勞動節、豐收節、志愿者日、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及興趣小組、社團等開展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將勞動教育與勞動實踐、勞動文化緊密結合,與二十四節氣等中國傳統勞動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緊密結合,提升勞動教育的育人內涵。
3.開展校園勞動周活動。在每年四月底和五月初期間,開展全縣中小學勞動周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各中小學要充分結合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三位一體育人網絡,以校園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家務和校外勞動項目實踐、校園勞動技能競賽、勞動成果展等為主要內容,激發學生勞動興趣,全面提高學生勞動素養。中職學校可開展職業教育周、職業體驗實踐月等產教融合活動,進一步加強學生職業道德,培養工匠精神。
(三)開展家庭勞動參與行動
1.鼓勵家長的引領作用。要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委會等家校共育渠道,利用致家長倡議書、專題教育、社區宣講、網絡媒體等途徑,廣泛宣傳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引領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切實讓家長理解與體會勞動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手把手教,鼓勵孩子掌握生活基本技能,培養孩子生活自理意識和能力,引導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參與家庭事務管理,建立幸福美滿、民主和諧、健康長久的親子關系。
2.制定家務勞動清單。根據學生各年齡段特點,制定家庭勞動活動清單,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鼓勵孩子掌握洗衣、做飯、居家美化等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根據學生實際,可設置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出力出汗項目,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其中,義務教育段學生每學年必須掌握1-2項勞動技能,實行家校聯動評價,做到人人會過關、人人都掌握、人人有收獲。
3.開展親子勞動實踐。要鼓勵家長充分利用傳統節假日、周末等時間節點,根據當地農業生產、社區、商場、社會各機構等需求,攜手孩子參加各項有益的勞動體驗和社會實踐,進一步讓學生懂得“勞動最光榮”,讓學生造就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進一步鞏固良好的親子關系。
(四)開展校外勞動實踐行動
1.開展生產勞動。要充分利用藍田縣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研學旅行基地、校內外勞動基地、工廠、農場等社會資源,組織學生開展工業、農業等生產勞動,讓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掌握基礎技能。
2.開展公益勞動。要充分利用傳統節假日、志愿者日、世界環境日等,深入社區、養老院、商場、醫院、動車站等社會場所,開展學生公益勞動和志愿服務,在公益勞動、志愿服務中提高服務技能,體會勞動光榮,樹立服務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
3.開展創新勞動。要結合科技創新、社團活動、研學旅行等開展工藝創作、藝術創作、科技創新、科技制作的創新勞動,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培養勇于創新、刻苦鉆研的勞動精神。
四、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教科局將進一步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的領導,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主要職能科室統籌協調的領導小組,落實勞動教育責任主體。各中小學要相應成立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目標任務,制定實施方案,精心組織安排,落實工作責任,努力構建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和企業的“五位一體”的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
(二)加強隊伍建設。縣教科局將建立具備理論講授、訓練帶教、實踐指導能力的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根據學校勞動教育實際需要,為學校配備必要的專任教師,并探索建立中職學校與普通中小學師資交流共享機制。把勞動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開展全員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對承擔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探索培訓、晉職、評優等配套制度建設。
(三)加強資源開發。縣教科局將積極創造條件,因校制宜,加強勞動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各校可通過自建或利用社會資源,建立以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等為主要內容的規模適當、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滿足學生勞動實踐需要。積極探索和打造學生勞動教育評價數字化信息平臺,推進學生勞動成果、勞動綜合素養評價等信息錄入。
(四)加強典型引路。縣教科局將推進中小學勞動教育聯盟學校建設,架構校際勞動教育的聯系和成功經驗分享的橋梁,共同商討新時代勞動教育新模式和新體系,進一步推進學校、營地(基地)和企業等聯系,推典型、做示范,加強各方資源共享,進一步促進我縣各中小學新時代勞動教育落地生根,形成新局面。
(五)加強安全保障機制。各中小學要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落實安全責任。實施學生外出備案制度,做到“活動有方案,行前有備案,應急有預案”,并事先報備縣教科局安全科。要進一步加強勞動安全教育、演練及實訓,切實提高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適度安排勞動強度、時長,合理設計勞動任務及場所設施,科學評估勞動實踐的安全風險,認真排查,清除輻射、疾病傳染等安全隱患。
(六)加強督導評價。縣教科局將進一步加強各校勞動教育督導評價,將其納入藍田縣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綜合評價體系,以督導促落實。各校要健全和完善學生勞動素養評價標準、程序和方法。根據學生掌握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情況為重點,通過平時表現評價、學期綜合評價、學校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完成情況、參與校外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情況等形式評價,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依據。
(七)加強輿論宣傳。各中小學要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推廣勞動教育典型經驗。積極宣傳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提供勞動教育服務的好做法、典型人物及事跡。推出形式多樣的新聞報道和融媒體產品,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平陽縣中小學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五、本辦法自20xx年11月1日起實施。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7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教育是義務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我校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為指導,樹立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觀念,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結合我校的辦學理念,將勞動教育貫穿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從“自我服務”“班級勞動”“家務勞動”和“公益活動”四方面培養學生勞動教育觀念。
二、建立勞動教育機制
(一)學校制定了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明確勞動教育的目標與途徑,各班根據學校實施方案及班級實際情況制定本班計劃、具體落實。
(二)注重學科滲透,科任教師根據語文、數學、品德與社會、美術等學科的特性,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的培養,傳遞正確勞動教育觀念。
三、勞動教育目標
(一)基本目標:通過勞動教育,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二)具備勞動能力,培育積極地勞動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三)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懂得勞動不分貴賤,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
四、開展常態化勞動教育活動
(一)自我服務。結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級精細化管理,從班級實際物品分工管理,讓學生人人參與,如:合理、有序、整齊擺放教室物品,衛生清掃后及時整理勞動用具;主動維護黑板、課桌、講臺、教學儀器;取營養餐、發放、收取營養餐垃圾工作;日常垃圾分類,宿舍個人內務整齊有序等;普及環境美化知識,讓學生認領班級花盆綠植并進行養護,在勞動中享受快樂,勞動課教師進行細化分工,有勞動人員、監督人員,記錄人員、量化人員等,本周之內完成班級分工表。
(二)班級勞動。學生以組為單位,成立勞動小組,做好每天兩次早晨、中午打掃環境區和教室衛生工作,組長負責衛生區的打掃與維護,確保班級、衛生區衛生干凈。班主任親自指導教給學生基本的技能。學生將平日學會的勞動技能運用到班級值日中,在勞動中鍛煉自己。
(三)家庭服務。引導學生以實際行動踐行“孝親、敬老、愛幼”的美德思想,從家庭小事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參與家庭勞動。一是讓家長和學生共同確定孩子每天適當的常規家務勞動量,由家長負責督促檢查,形成固定的家務勞動崗位。二是利用周六日、節假日期間,為學生布置適合學生身心年齡的.實踐活動,規定時間內學會做某一件事。三是每學年利用五一,十一假期幫助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一學期安排一張勞動項目表,確定每個月新學的一項勞動本領,由家長作指導,讓孩子月月有所收獲,要求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并在每一項完成后有簡短收獲或感悟,如在低段獨立完成買家庭日用品任務、學會正確掃地、疊被子等,高段完成做一頓飯的任務、洗碗、洗衣服等,在實踐中進行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中磨煉、成長,在勞動中體悟個人的幸福生活。
(四)公益活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學校以“研學旅行”為載體,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創造機會讓學生積極參加學校、家庭、社區組織的助老助殘、綠化美化公益勞動。每年寒暑假,父母要創造機會讓學生走進田間地頭,體驗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文化,讓家長對活動進行及時反饋。
五、宣傳評價
每月底,勞動教師要以圖文并茂總結性的形式匯報班級學生的勞動情況,上交學校;學期末每個學生將自己一學期的幾項勞動情況以圖文形式在班級展示,擇優上交學校。學期末,學校將評選“勞動小能手”和“勞動先進班集體”。
在學生建立起正確的勞動觀念的同時,應教育他們懂得勞動的果實來之不易。勞動光榮,不能輕視體力勞動。讓孩子在與父母共同承擔家務勞動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勞動觀念,養成勞動習慣。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8
一、評價目的
為深入貫徹《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充分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培養學生勞動習慣和品質,特制定此方案。
二、工作小組
組長:
組員:
三、評價時間
20xx年3月—20xx年12月
四、評價形式及指標
臨淄區太公小學勞動教育評價標準分為校內勞動、家務勞動及社區勞動三大板塊內容,由家長評價、學生評價、學校評定三方共進的形式完成綜合評定,根據指標得分的評選“勞動標兵”每個級部15名,“勞動小衛士”每個班級5名,此外,根據學生勞動評分標準實行對應的星幣獎勵。
家務勞動:(40分)
1.掌握家務勞動的'技能和方法(5分)
2.“勞動好習慣”打卡,堅持打卡一周記5分,兩周10分,依次類推(20分封頂,每缺少一次扣1分)
3.周末能夠主動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5分)
4.在學校組織的各類勞動比賽中獲獎,如“美食小達人”“整理小能手”等(一等獎10分,二等獎8分,三等獎6分,參與獎5分)
校內勞動:(40分)
1.按時上勞動課,主動完成老師布置的勞動作業(10分,上課不認真或未完成作業,每次扣1分)
2.掌握校內勞動的技能和方法(5分)
3.有自己的班級勞動小崗位,并能夠每天按時出色完成自己的校內勞動任務(10分封頂,大隊委每扣分一次扣0.5分)
4.主動認領校內勞動實踐基地,并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相應的勞動任務(5分)
5.在區縣及學校組織的各類勞動比賽、實踐比賽中獲獎。(一等獎10分,二等獎8分,三等獎6分,參與獎5分)
社區勞動:(20分)
1.定期參加社區公益勞動,每參加一次2分(10分封頂)
2.定期參加校外勞動實踐基地的勞動拓展實踐,學習勞動技能,每參加一次5分(10分封頂)
五、評價方法
1.名額分配:參評對象為太公小學在校生的學生。評選活動由家長、學生、學校評定共同完成,根據得分的多少,原則上“勞動標兵”每個級部15名,“勞動小衛士”每個班級推薦5名。60-65分為一星級,66-69分為二星級,70-79分為三星級,不同星級進行相應的星幣獎勵,一星級獎勵一張星幣,二星級獎勵兩張星幣,三星級獎勵三張星幣,80-89分為四星級,四星級學生為“勞動小衛士”;90-100分為五星級,五星級為“勞動標兵”。
2.宣傳發動:各級部、各班級通過班會告知學生,并將這一活動的目的、標準宣傳到每一位學生家長。
3.產生方法:采用學生自薦、班主任推薦的方法產生侯選人。
4.評審、考核:級部主任帶領年級主任具體負責學生勞動教育的評選工作,根據勞動教育具體標準組織評委評審,并確定人選。
5.材料整理歸檔:各級部要認真做好勞動教育評選活動相關材料的整理歸檔工作。
六、表彰宣傳:
學校將在期末放假表彰大會上對評選出的“勞動標兵”、“勞動小衛士”進行表彰獎勵。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9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勞動教育是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當前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
二、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2.基礎性原則
3.適應性原則
4.開放性原則
5.安全性原則
三、勞動教育目標、內容和要求
(一)總體目標
學生能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正確使用常見勞動工具,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能夠自覺自愿、認真負責、安全規范、堅持不懈地參與勞動,形成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品質。珍惜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杜絕浪費。
(二)主要內容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立足個人生活事務處理,結合開展新時代校園愛國衛生運動,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衛生習慣培養,樹立自立自強意識。生產勞動教育要讓學生在工農業生產過程中直接經歷物質財富的創造過程,體驗從簡單勞動、原始勞動向復雜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發展過程,學會使用工具,掌握相關技術,感受勞動創造價值,增強產品質量意識,體會平凡勞動中的偉大。服務性勞動教育讓學生利用知識、技能等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在服務性崗位上見習實習,樹立服務意識,實踐服務技能;在公益勞動、志愿服務中強化社會責任感。
(三)學段要求及具體實施
低年級: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注重培養勞動意識和勞動安全意識,使學生懂得人人都要勞動,感知勞動樂趣,愛惜勞動成果。指導學生:
(1)完成個人物品整理、清洗,進行簡單的家庭清掃和垃圾分類等,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參與適當的班級集體勞動,主動維護教室內外環境衛生等,培養集體榮譽感;
(3)進行簡單手工制作,照顧身邊的動植物,關愛生命,熱愛自然。
中高年級: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體會勞動光榮,尊重普通勞動者,初步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
指導學生:
(1)參與家居清潔、收納整理,制作簡單的家常餐等,每年學會1—2項生活技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和勤儉節約意識,培養家庭責任感;
(2)參加校園衛生保潔、垃圾分類處理、綠化美化等,適當參加社區環保、公共衛生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增強公共服務意識;
(3)初步體驗種植、養殖、手工制作等簡單的生產勞動,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懂得生活用品、食品來之不易,珍惜勞動成果。
現在學校外部、內部教育活動比較多,占用了學生大量的課外時間,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把學校的專題活動、主題教育、班隊活動、興趣小組貫穿起來,整合學校的教育資源,從而有效地利用學生的時間,減輕學生負擔。同時,課程的整合還豐富了勞動教育的內容,使活動能貼合學生實際學習生活,激發了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勞動教育真正能做到常態化,各學段的要求呈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的梯度:
五、課程管理及保障措施
(一)勞動教育途徑
將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豐富、拓展勞動教育實施途徑。
1.獨立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
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用于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與通用技術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有關內容進行必要統籌。利用校本開發的理念,結合我校學校課程設置每周五下午第二節課勞動課為主體,以勞動主題或勞動項目的形式將三大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其彼此滲透,形成整合。
2.在學科專業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
學科要有重點地納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納入歌頌勞模、歌頌普通勞動者的選文選材,納入闡釋勤勞、節儉、艱苦奮斗等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內容,加強對學生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等方面的教育。
3.在課外校外活動中安排勞動實踐
將勞動教育與學生的個人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豐富勞動體驗,提高勞動能力,深化對勞動價值的理解。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小學1至2年級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每學年設立勞動周,采用專題講座、主題演講、勞動技能競賽、勞動成果展示、勞動項目實踐等形式進行。
4.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勞動文化
學校要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養成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要通過制定勞動公約、每日勞動常規、學期勞動任務單,采取與勞動教育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等組織形式,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日、重陽節、春節等,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校園文化。
(二)勞動教育評價
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以勞動教育目標、內容要求為依據,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結合起來,健全和完善學生勞動素養評價標準、程序和方法。
1.平時表現評價
要在平時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中及時進行評價,以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印發家庭勞動手冊,指導學生如實記錄勞動教育活動情況,收集整理相關制品、作品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和愛勞動品質。
2.學段綜合評價
學段結束時,要依據學段目標和內容,各班選出優秀選手,參加學校組織的比賽活動。
(三)師資建設
1.全面參加培訓,促使指導教師認識勞動教育課程的價值,把握課程的特點,掌握課程實施的方法。
2.加強校本培訓,促進指導教師快速成長。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0
一、指導思想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糾正當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育人目標
1.通過開展勞動專題教育,讓學生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2.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課程,讓學生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能夠尊重普通勞動者,形成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
3.通過實施勞動教育課程,讓學生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為將來的生產、生活奠定基礎。
三、基本原則
(一)把握育人導向。堅持黨的領導,圍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把準勞動教育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報效國家,奉獻社會。
(二)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并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
(三)體現時代特征。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改進勞動教育方式。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四)強化綜合實施。積極拓寬勞動教育途徑,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家庭勞動教育要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要規范化,社會勞動教育要多樣化,形成協同育人格局。
(五)堅持因地制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充分挖掘焦橋周邊工農業可利用資源,根據學校生源特點以及師資力量,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勞動教育。
四、課程實施
(一)確定教育內容。根據教育目標,針對學生特點,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社區服務、公益活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二)加強宣傳引導。引導家長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支持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加強勞動教育科學研究,宣傳推廣勞動教育典型經驗。注重挖掘在重大事件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大力宣傳不畏艱難、百折不撓、敢于擔當的高尚品格。鼓勵和支持創作更多以歌頌普通勞動者為主題的優秀作品,大力宣傳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弘揚勞動光榮的主旋律,反對一切不勞而獲、貪圖享樂、崇尚暴富的錯誤觀念,營造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三)明確責任分工。在我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將綜合實踐課、多元發展課、研學旅行課、勞動主題教育課進行全方位整合,課程中心做好課程的頂層設計與學習效果評價,教師中心做好勞動教育專兼職教師的過程管理與培訓,學生中心、各級部積極做好家長的引導教育工作,認真做好勞動教育課程的組織實施。
(四)規范實施過程。根據上級有關規定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不得擠占、挪用勞動實踐時間。明確學校勞動教育要求,著重引導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系統學習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根據學生特點,科學設計課內外勞動項目,采取靈活多樣形式,激發學生勞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統籌安排課內外時間,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好勞動周,鼓勵學生走向社會、參與集中勞動。
五、課程評價
勞動教育課程的評價對象為教師和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案。
(一)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主要從教師專業能力、職業精神、工作量、課程實施過程、課程實施效果等維度進行評價,根據勞動教育專兼職教師的工作特點,參考目前我校音、體、美、信息、地校等非文化課教師的工作評價方案。
(二)學生評價
1.評價內容
通過建立學生學習過程檔案和收集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以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參與勞動教育課程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合作精神、學習能力等維度進行評價。
2.評價方式
(1)“檔案袋評價”。要求每位學生建立勞動教育課程檔案袋,里面包括勞動教育出勤登記表、勞動教育活動記錄、勞動教育活動成果等與勞動教育課程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做為學生評價的主要依據。
(2)日常觀察即時評價。日常觀察即時評價要貫穿于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的整個過程。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激勵學生,調節課程的實施;另一方面日常觀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準確度和有效率。
(3)學習成果展示評價。成果展示包括小論文、調查報告、研究筆記、勞動成果等,學校每學期舉辦勞動教育課程學習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每學年舉辦勞動成果展示評比活動。
(4)學分認定評價。根據學生在勞動教育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出勤、作業完成、學習效果等情況,給予學分認定,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
六、條件保障
(一)組織保障
成立以校長任組長的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對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組織實施作出決策和部署,負責總體協調、人事安排、經費投入、政策支持、資源開發等方面工作,并及時管理和調控實施過程,全面把握實施狀況。
(二)經費保障
提前做好專項資金預算,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加快校內通用技術教室的改造和校外教育實踐基地的拓展,加強學校勞動教育設施標準化建設,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適度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
(三)師資保障
采取多種措施,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根據學校勞動教育需要,聘請相關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教師,把勞動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開展全員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對承擔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
(四)設施保障
大力拓展實踐場所,滿足學校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積極聯系焦橋周邊農村地區的農田、山林、采摘園等作為學校的學農實踐基地,聯系焦橋一批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作為學生參加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的實踐場所。
(五)安全保障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勞動教育風險分散機制,鼓勵師生購買勞動教育相關保險,保障勞動教育正常開展。加強對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強化勞動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科學評估勞動實踐活動的安全風險,認真排查、清除學生勞動實踐中的各種隱患,在場所設施選擇、材料選用、工具設備和防護用品使用、活動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學的操作規范,強化對勞動過程每個崗位的管理,明確各方責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1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中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技術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勞動技術教育具有培養勞動技術技能、技術素養的主要功能,同時還具有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功能。為了貫徹國家教育部、省市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培養新時代的勞動者教育,開展課程建設的要求以及近年來我校開發“勞動與技術”校本課程的經驗,制定《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
勞動技術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規定在高中一年級開設勞動技術課,高中二年級開設通用技術課,貫穿高中三個年級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在勞動技術教育中,既要利用傳統技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和知識,具有科技意識和創新精神,更好地完成勞動技術教育的教學任務。
1.增進學生對自然的了解與認識,逐步形成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和服務社會,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并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地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信息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三、活動形式
實踐活動實施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必須保證綜合實踐活動安全、有效地開展。一般可采取兩種組織形式:
1.集體活動
集體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高中學生集體合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鼓勵各班之間、不同年級之間,甚至不同學校、不同地域之間學生的組合。
2.個人活動
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于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允許高中學生獨立進行活動并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后,應鼓勵學生形成書面心得體會,上傳至學校學生成長記錄平臺,積極與他人進行分交流和分享。
四、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是勞動技術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操作實踐是勞動技術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技術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學校教師要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技術課的教學效果。
2.技術性原則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基礎教育中加強技術教育已成為世界性潮流。在勞動技術課上,無論是生產勞動或生活勞動,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都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勞動技術素質這一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發展學生的技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基礎性原則
勞動技術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技術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技術課中,通過某些勞動技術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學生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4.適應性原則
教師在實施勞動技術教育時,要根據學校實際選擇合適的內容和形式。在進行課本知識教學的同時,要不斷的融入新科學、新技術,使勞動技術課教學能夠適應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勞動技術教育還需注意適應學生年齡、性別、個性差異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識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勞動技術教育內容的可接受性
5.開放性原則
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既要保證學生主體有足夠的勞動實踐活動的時間,使學生通過勞動實踐活動來理解、認識、探索和創造,又要使學生在獨立與合作的各項活動中得到交流和精神體驗。勞動技術課的綜合性、實踐性決定了它開放的性質。教學活動、學生實踐操作活動的時間應有彈性,教學內容應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這對于改變學校勞動教育內容過于單一,要求過于統一的狀況有積極的意義。勞動技術成果的呈現方式應該是開放的,是學生在廣闊的時空中實踐和探索得來的。把實施勞技教育與各項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構建學校、社會、家庭相互協調、互為補充的勞技教育體系,能夠為勞動技術有特殊興趣和愛好的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己天賦、才能和創造力的新思路。
6.安全性原則
勞動技術課必須確保學生的安全。勞動技術課的主要教學方式是讓學生動手操作,操作過程涉及到材料、工具、設備等都帶有不安全因素,因此,要規定各個項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規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檢查制度與措施。勞動技術課應切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求學生樹立勞動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學會正確使用勞動工具、設備,自覺穿戴必須的勞動保護用品;養成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自覺執行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
五、途徑和方法
1.組織領導
學校確定一名班子成員,負責勞動技術教育的管理和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學校配備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管理員。學校配備勞動技術課專用教室,建設足夠的學生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置辦必要的勞動技術教育工具和設施。學校加大投入,充實勞動技術教育資源。
2.師資建設
師資隊伍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學校在原有勞動技術教育專職教師的基礎上,通過不定期的在職培訓等措施,建立一支能勝任教學的勞技課教師隊伍,并保持這支隊伍的穩定和發展,是勞動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專職勞動技術課教師在工資待遇、職務聘任、評選先進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新課程強調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技術觀念、勞動技術態度、勞動技術習慣的養成。勞動技術課教師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勞動技術即體力勞動”“勞動技術教育即德育”等觀念,將勞動技術教育轉變為教育勞動技術。關注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實現
3.課程資源
學校利用農場、賓館、工廠等實踐基地成立勞動技術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小組,開展勞動技術課程建設。學校要管理好勞動技術教育實踐基地。勞動技術課教師要在充分利用和開發學校潛在的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引入與學生生活實際、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勞技室、勞動技術園地、種植園、學校綠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地實現勞動技術教育的目標。
4.教育管理
勞動技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促進學生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在實踐中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動手能力不同的學生,注重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依靠學生固有的經驗,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并注重實施跨學科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等綜合行為能力。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學生管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實踐活動。在制作方面,由于學生的實踐活動一般是按照“觀察勞動--模仿勞動--獨立勞動--熟練勞動--創造勞動”的順序開展。
5.展示評價
充分發揮勞動技術教育評價的作用,展示學生的勞動技術成果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承認、鼓勵和鞭策,展評勞動技術成果,可在實踐過程中或結束后進行。勞動技術教育的評價強調過程和結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態度。展評小結,教師要善于運用“賞識教育”,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優點并進行鼓勵,應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六、具體措施
1.每學期的勞動技能和勞動養成教育必須有計劃、有總結、有活動記錄。
2.建立學校、家庭、社區、基地等多方結合的教育網絡。實現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充分利用校訊通,家長學校,成長記錄平臺,微信群等渠道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共同培養學生的勞動養成教育。
3.勞動社會實踐活動每月至少安排兩次,爭取一周一次,充分發揮實踐教育基地作用,盡可能不占用教學時間,充分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時間。
4.勞動教育學校原環境衛生和校園美化相結合實行樓梯花花浦大道停車場等公共區域各班大包干明確班級及個人職責。
5.德育處負責活動安排、標準制定,團委負責目標檢測考評、違紀情況統計通報、勞動技術指導,總務處負責物質保證、工具發放回收,年級組負責督促、協助各班按要求開展好勞動教育課,對年級各班勞動情況評估并計入班級考評,組織好本年級科任教師按要求參加勞動課的組織指導班主任分配落實責任,組織、督促、指導學生進行勞動保潔評價,每個學生的勞動情況記入個人操行鑒定評分。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2
一、指導思想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學生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學生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學生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統籌資源,構建模式,形成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爭取把我校創建成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二、組織領導及職責
為使勞動教育實施到位,學校建立領導小組、教研組等活動組織機構。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全校勞動活動總體規劃、指導,教師的培訓,活動的組織,過程的評價與管理等方面的事務。教研組主要負責做好本組教師備課、上課和活動資料收集整理等活動。同時受領導小組領導,研究并確定學校勞動教育活動方案及學校、年級、班級勞動活動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和工作步驟。
三、實施要求
1.從學生的健康人格成長角度來實施。讓學生了解勞動不僅僅是一種謀生手段,還是使他們全面發展的必經途徑。
2.通過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教育觀,有創造性地去推進勞動教育,并將勞動教育和其他科目的學習聯系起來,形成綜合學習的課程形態,讓勞動教育成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鞏固學習成果的重要渠道。
3.根據《家庭勞動教育指導清單》給不同年級的學生安排符合其年齡及能力的勞動內容。
四、勞動教育的途徑
(一)勞動教育課程設置。
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要求,開齊開足開好勞動教育課程,開展勞動教育活動。我校將勞動教育課程分為兩部分:勞動基地課程、勞動技能課程。課時安排:1-5年級每周一節勞動課。
(二)勞動實踐活動安排。
1.每年勞動節,少先隊制定勞動節活動方案,讓學生認識勞動的`重要性、尊重勞動、動手體驗勞動,接受鍛煉,磨煉意志。
2.每學期設立“食堂幫廚周”:讓學生幫助食堂工作人員,完成飯菜分配、收送餐具等活動。通過幫廚,讓學生體會到勞動的意義并珍惜每一粒糧食。
3.每年寒暑假開展“家務小能手”、“今天我當家”等主題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勞動中學習知識,在勞動中收獲快樂。
4. 每年春、秋兩季在校內勞動基地體驗春季播種活動和秋季采收活動。時間為每年5月舉行春季播種活動,每年10月舉行秋收活動。
5.每月不定期舉辦“自理能力大比武”,鍛煉學生的整理收納能力。
(三)勞動成果展示
將學生參加勞動實踐課或其他課程中勞動教育部分內容、參加勞動基地內容以文字和影像資料的形式記錄和呈現,每學期最后一月舉行一次勞動成果展示。
(四)勞動教育宣傳
除去指定的勞動教育課程和實踐活動外,少先隊會以升旗儀式、班隊會、美篇等方式宣傳勞動教育知識。
(五)家長勞動教育課堂
讓家長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每學期邀請一位家長朋友,為學生介紹自己的職業,讓學生了解職業、體驗職業,從而認識職業、增加社會知識和經驗。
五、勞動教育的評價
1.創新評價形式,以班級群等線上平臺為抓手,以星級評定為主要形式的評價體系,將學生活動的照片、體驗日記、作品等過程性資料上傳班級群,作為各項勞動教育活動星級少年評定時的參考依據。
2.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的開發者,又是活動的實施者。其活動效果與質量,學生是主體,教師是關鍵,強化對教師的評價,就是抓住了勞動教育活動的關鍵。學校將通過考核與獎勵機制,不斷調動教師參與勞動教育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3.注重評價過程,評價時,重點關注學生獲得結果和體驗的過程,注重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注重及時觀察、記錄學生活動中的合作、創造、能力等表現。
4.評價主體盡可能多元化,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同時要求教師、家長乃至社會群體參與到評價中來,給予學生客觀、積極向上的引導。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3
我校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小學勞動教育綱要(試行)》具體內容如下:
一、勞動教育目標
(一)教師目標
1、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
2、培育學生積極的勞動精神。
3、讓學生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
4、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二)分年級學生目標
1、初一年級
(1)了解各種農作物的成長過程及養護知識。初步掌握各種農產品的市場價格。
(2)了解各種養殖業的周期及經濟價值。
(3)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家庭的生產勞動中。
(4)了解社會各行業的分類,對特定的行業從業者進行體驗了解。
(5)學習簡單的計算機操作技術。
(6)感受勞動的快樂,明白勞動的價值,能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勞動。
2、初二年級
(1)了解各種農作物的種植過程及簡單的種植知識。
(2)能夠獨立完成動物養殖的一天管理,并提出自己的建議。
(3)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家庭生產生活的決策中,并可以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見。
(4)對一些社會中一些常見的職業進行一天體驗,并說出自己的感想。
(5)通過物理的學習,理解簡單電路知識,了解簡單家電的運行知識。
(6)增加學生對勞動生產持續性的認識,在勞動中體現自己的價值。
3、初三年級
(1)掌握各種農作物的種植知識并能獨立完成某一種農作物的生產全過程。
(2)能掌握動物養殖的全過程,并可以獨立養殖某一種動物一周。
(3)可以完全參與到家庭的生產生活中,并可以對家庭某項生產生活做出自己的決定。
(4)通過職業體驗,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初步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幾種職業。
(5)通過學科知識的學習,能夠拆裝一些簡單的家用電器。
(6)在勞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初步形成自己的職業規劃。
二、課程規劃
1、生活勞動教育以打理自己的生活為主,輔以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等生活中基本技能教育。預計需要3-5課時。
2、生產勞動教育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及學生家庭情況,開展種植業及養殖業的勞動技能教育。預計需要8-10課時。
3、服務型勞動教育主要以職業體驗為主,輔以參觀工廠、醫院等行業機構,提高學生的'職業認識,樹立職業理想。預計需要8-10課時。
三、組織實施
(一)勞動教育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勞動課教師
各科任教師及各班主任
(二)職責與分工
組長:負責勞動教育經費的來源及保障,負責與需要利用的社會資源的溝通。協調建立家、校、社齊抓共管機制。
副組長:負責勞動教育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以及對實行過程中的全面監管及考核。輔助組長協調建立家、校、社齊抓共管機制。
組員:負責勞動教育的具體工作執行。
四、措施途徑
(一)配齊配足勞動課教師,提高勞動教師專業水平。
(二)保障勞動教育經費的使用合理。
(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勞動文化。
(四)在學科專業中有機滲透勞動教育。
(五)獨立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
(六)豐富和拓展校外勞動教育場所,如參觀一些工廠、農場、機關單位等。
(七)聘請校外人員對學生進行勞動技能的培訓等。
(八)請各級勞動模范或三八紅旗手等先進個人來學校做講座,樹立勞動榜樣。
(九)協調建立家、校、社齊抓共管機制。
五、資源建設
(一)學校資源
1、利用學校的空地,提供一些農業種植的場地,讓學生有勞動體驗的地方,讓教師有講授的“課堂”。
2、提供校內崗位的體驗與實踐機會。
3、聯系中職進行參觀體驗,讓學生對一些職業技能進行了解體驗。
(二)家庭資源
1、從事簡單的家務勞動及農業生產勞動。
2、了解自己家庭的農業產出,并了解其的價格,計算自己家庭的農業總收入。父母有意識的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生產生活的過程中,并可以讓孩子提出自己的建議。
3、提供農業種植及動物養殖的機會,讓孩子體驗并能夠獨立自主完成某一項特定的勞動。
(三)社會資源
1、聯系一些敬老院、福利院,讓學生參觀體驗。
2、精選一些場館讓學生進行參觀體驗。
3、爭取參觀伊利、悠然牧業、阿拉坦農業公司的機會。
4、聯系交警、公安、醫院、車站等機構進行職業體驗。
六、師資隊伍建設
(一)專職于兼職相結合。
(二)聘請校外人員輔助。
七、勞動教育評價
勞動教育的評價要以實際勞動實踐的課程為中心,但大致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
(一)平時表現評價(包含實際表現、勞動觀念、自我評價、寫實記錄等)。
(二)學段綜合評價(包括勞動技能掌握情況考核、過程考核總結等)。
(三)勞動素養檢測(包括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精神等)。
八、勞動教育宣傳
(一)學校公眾號
(二)學校宣傳欄
(三)教師個人制作美篇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4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發〔20xx〕7號)》及省市文件精神,發揮職業院校在勞動教育中的獨特作用,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堅持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造就新時代高素質勞動者和社會主義接班人,現就我校勞動教育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重要意義
加強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廣泛開展勞動教育,是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是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勞動教育,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進而養成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良好品格。
在教育實踐中,豐富勞動實踐育人途徑,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實踐能力,對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中等職業學校要緊密結合“服務發展宗旨和促進就業導向”,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基本原則
1.育人為本。堅持立德樹人為根本,準確把握勞動教育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以誠實勞動報效國家、奉獻社會。
2.遵循規律。將勞動實踐教育有效融入到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學段特點、學生特點、學業特點,與專業發展有機結合,選擇恰當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3.融合專業。結合學生專業學習過程和特征,探索建立產教融合的勞動教育方式,將勞動教育與實習實訓活動有機融合,明確勞動教育時間,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4.實踐導向。將勞動實踐作為中等職業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讓學生直接參與生產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主要目標
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培養學生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牢固樹立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的觀念,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形成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
通過勞動精神教育,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通過勞動實踐教育,培養學生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勞動習慣。創新勞動教育模式,“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建立有我校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建立新穎高效的勞動教育體系。
用3-5年時間,爭創省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勞動教育特色示范學校,實現中職勞動教育常態化,形成學校、企業、社會、家庭普遍重視勞動教育良好氛圍。統籌區域多樣化勞動教育資源,推動建立科學的課程體系、豐富的教育資源、多樣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機制,形成立體、開放的中等職業教育勞動教育體系。
四、工作措施
(一)科學建構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將勞動教育納入中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培養目標,結合專業特點,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結合產業新業態、勞動新形態,注重選擇新型服務性勞動的內容,形成具有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創新性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每學年不少于16學時。將學生管理一日常規與每天勞動時間有機結合,與實訓實習有機結合,發揮實習實訓課在勞動教育中的載體作用。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每學年設立一個集體勞動周,根據專業、年級實際情況自主安排。根據需要編寫職業學校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明確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工具使用、考核評價、安全保護等勞動教育要求。結合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鼓勵學校與企業合作或自主開發勞動教育校本課程,結合學校、社區、社會資源,開發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社區勞動實踐課程。開發校外勞動實踐教育課程。職業學校要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及其他戰略新興產業,結合專業設置,基于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開發企業勞動實踐課程。
(二)有效組織多種形式的學校勞動教育實踐
發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切實承擔勞動教育主體責任,明確實施機構和專職人員,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不得擠占、挪用勞動實踐時間。將勞動課程納入學校課程管理,明確勞動教育目標,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特點設計學生勞動技能培養目標,將學校、企業、社會、家庭勞動實踐有機結合,有序開展。統籌組織好學校勞動實踐。結合學生管理一日常規,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為學生創設參與校園衛生保潔、綠化美化、食堂勞作、教室環境美化、實訓室清掃、勤工儉學等勞動實踐崗位,建立學校、系部、班級勞動實踐崗位系統圖譜,引導學生自主制定校內勞動實踐公約,倡導學生自治管理,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勞動服務理念。組織實施好勞動周,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走向社會、企業,參加校外勞動鍛煉。基于產教融合的企業勞動實踐。充分利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及生產性實訓基地,鼓勵學生用技能參加勞動,通過勞動促進各專業交流,引導學生尊重規范和標準,積累職業經驗;將勞動教育和創新創業相結合,鼓勵創新型勞動,激發學生勞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
(三)積極開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勞動
充分發揮家長職責。各班級要通過各種信息渠道和溝通形式,廣泛宣傳加強勞動教育的意義和措施,使廣大家長深刻領會勞動實踐在學生學習、生活和未來長遠發展中的積極意義和作用,引領家長自覺成為孩子家庭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勞動作業。針對中職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明確家庭勞動內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勞動作業,以一定形式保持與家長的交流反饋,并表彰鼓勵積極參加家庭勞動的學生。
(四)大力推進社會勞動實踐教育
明確校外勞動實踐教育實施要求。將校外勞動實踐納入社會實踐范疇。加強組織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時間的校外勞動實踐。推行學校集體組織與學生自主選擇相結合的方式,保障學生勞動實踐活動數量和質量。通過各類培訓提升教師指導能力,教師躬親示范,以身作則,結合各類基地特點組織勞動實踐活動,指導學生循序漸進參加勞動,逐步提升學生勞動實踐能力。加強對教師勞動教育參與度和勞動教育能力、實踐指導能力等的考核。公益勞動實踐教育方式。聯合社區、街道及各類公益場所,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充分發揮校團組織的作用,做好學生志愿服務的具體組織實施,教育引導學生在志愿服務中加強勞動,培育良好的社會公德。
(五)加強勞動教育載體和平臺建設
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資源,為勞動教育提供必要保障。積極協調和引導企業公司、工廠農場等組織履行社會責任,開放實踐場所,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新型服務性勞動,使學生與普通勞動者一起經歷勞動過程。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活動平臺,共同支持學生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建設部分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制定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標準,力爭掛牌省級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率先建成一個規模適度、課程完備、管理規范、運營良好的校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職業體驗中心),并向所在地區中小學生開放。鼓勵學校因地制宜栽植多種類的花草、樹木,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農作物,開展適宜的養殖活動,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承擔養護、種植和養殖等勞動任務,學習相關勞動技能和動植物知識。打造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統籌各類社會優質資源,因地制宜,面向行業、企業建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形成一批示范性產教融合型勞動教育實訓基地。鼓勵高新企業為學生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新方式提供支持。
(六)創設勞動文化傳承主陣地
積極營造“勞動光榮”的校園文化,多渠道表彰宣傳勞動實踐優秀典型,在學生中牢固樹立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理念。結合學校特色挖掘勞動教育素材,廣泛開展以勞動實踐為主題班會、勞模報告會、工匠進校園、手工作品制作、勞動技能表演等活動。發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學生社團、興趣小組、志愿者組織,結合植樹節、五一勞動節等時間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將勞動實踐教育活動與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精益求精等相關勞動文化相結合,與二十四節氣、“中國農民豐收節”等中國傳統勞動所包含的人生智慧相結合,農村學校可結合地域特點和新農村建設,提升勞動實踐教育的文化內涵。教育學生熱愛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積極踐行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
(七)建立科學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將學生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規范評價內容,制定評價標準,建立激勵機制。結合學生在學校、企業、家庭、社會勞動實踐中的表現,將具體勞動內容、過程和相關事實材料全面客觀地記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加強實際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情況的考核,并作為升學、評優、畢業的重要參考。建立公示、審核制度,確保記錄真實可靠。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
把勞動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切實履行職責,建立勞動教育的長效機制。由主管部門牽頭,明確相關部門職責,統籌開發和整合勞動教育資源,協調學校設計勞動教育課程、實踐項目、組織實踐活動。成立專門機構加強對學校勞動教育的指導。教育督導部門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督導評估,將勞動教育納入督導體系,將學校勞動教育組織實施情況納入督導內容,適時組織開展對各地勞動教育組織和實踐基地建設情況的專項督導。
(二)加強師資隊伍保障
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配備必要的專職教師,在工資待遇、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樹先、培養培訓等方面與其他學科專業教師同等對待,保持勞動教育教師隊伍的穩定與發展。積極探索建立專兼職結合的勞動實踐教育教師隊伍,從企業、社會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長的人員擔任兼職教師。校外勞動實踐基地要根據規模和特點,配備能滿足基地教學和管理需要、結構合理、有專業特長的專任教師和管理人員。
(三)建立經費保障機制
建立政府、學校、社會、家庭共同承擔的多元化經費籌措機制。可爭取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等形式支持開展校外勞動實踐活動。中等職業學校勞動教育實踐在堅持公益性原則下,可以發揮專業技能優勢,適當開展一些經營性創收,減輕家庭負擔。教育部門會同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推動將校外勞動實踐納入校方責任險范圍,鼓勵保險企業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對投保費用實施優惠措施。
(四)加強安全保障
加強對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強化勞動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中等職業學校要制定勞動教育實踐工作規程,校內外勞動實踐教育均要強化安全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各學校組織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要制定完備的活動方案和風險防控應急預案。科學評估勞動實踐活動的安全風險,在場所設施選擇、材料選用、工具設備和防護用品使用、活動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學的操作規范。學校開展校外勞動實踐活動,要與家長簽訂協議書,明確學校、家長、學生的責任和權利。
(五)加強宣傳引導
職業學校要結合職業教育特點,著重加強對勞動教育的宣傳引導,大力宣傳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弘揚技能寶貴、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暢樹奉獻意識,引導學生樹立在重大災害面前的全局意識和責任擔當,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勞動價值觀。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5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勞動教育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中小學生勞動時機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了一些學生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為此,學校立足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小培養勞動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確定開展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一、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根底。
二、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堅持適當適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實施步驟和策略。
1、思想教育,形成熱愛勞動導向。通過晨會課、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家長會等多渠道,對學生開展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教師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對學生開展中華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熏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同時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小學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我們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勞動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熱愛勞動的環境。
(1)開展校內勞動。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果蔬,讓班級、學生認領責任區域,予以精心呵護。了解一、兩種糧食一年節氣成長過程;通過種植好種易活蔬菜,了解蔬菜生長過程。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開展手工制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教室裝飾等實踐活動。開展垃圾分類、學校廢物回收活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初步設想學期中開設勞動周,開展專時專項勞動教育。
(2)組織校外勞動。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努力聯系城區周邊可開展小學生勞動教育組織,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等資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如到圖書館做小義工,幫助整理書籍;到職業體驗小鎮,體驗各種職業勞動過程;到交通崗做文明督導員;到公園、植物園做環保小衛士;到種植園體驗勞動等等。
(3)倡導家務勞動。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的項目化學習內容、有關勞動的家庭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拖地、整理床鋪等力所能及的家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二年級能夠自己吃飯、穿衣、系鞋帶;“今天我當家”,中年級管理家庭家務瑣事一天;“開心小廚師”,高年級每季度嘗試為家長燒一道菜,畢業時學生能夠主廚燒制一桌“感謝宴”。
4、強化措施,規范勞動行為。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根底上,教師做出榜樣,及時規范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以少先隊活動課、勞技課為抓手,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開展勞動習慣的培養與訓練。每學期的勞動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勞動習慣,我們注意采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文明衛生崗值日制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開展自我教育,發揮的學生主體能動作用。除了每天輪流的常規值日外,學校每雙周一下午為固定的大掃除時間,組織學生全員參與衛生掃除,促進和強化學生將養成的勞動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四、探究形成勞動評價機制
一至五年級分年級設計勞動評價表,對學生參加的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區勞動開展同步評價。學校課堂模式勞動課,每節課后開展實時評價,分自評、他評。家庭勞動評價由家長根據學生勞動情況開展評價,分滿意、良好、需努力等檔次。社會勞動由參加的社區服務相關組織,給學生開展總評價。各項評價成績,計入學校每個學生的成長手冊包含勞動評價內容。學期末學生評優,勞動成績作為評優參考值,開展評選。學期中舉行的勞動活動,開展勞動小標兵評選。通過各種方式方法,激勵學生參加勞動,熱愛勞動。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6
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根據教育部、市區教委有關勞動教育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通過實施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勞動光榮的意識,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實施目標
勞動技術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于一體的綜合學科,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學生基本的勞動技能和勞動素質,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識,具有科技意識和創新精神,努力培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1.增進學生對勞動的了解與認識,逐步形成新時代勞動者的思想意識和基本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實踐活動,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并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信息的能力,養成主動地獲得信息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三、活動形式
勞動實踐活動實施的組織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一般可采取兩種組織形式:
1.集體活動,集體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最基本的組織形式。鼓勵學生集體合作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2.個人活動,個人活動的組織形式能夠有利于發展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小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允許學生獨立進行活動,并完成活動任務。在學生個人完成活動后,應鼓勵學生積極與他人進行交流與分享。
四、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是勞動教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實踐是勞動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和技能。學校、教師要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教育的教學效果。
2.技術性原則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基礎教育中加強勞動教育,已成為世界性潮流。在勞動技術課上,無論是生活勞動或生產勞動,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都要緊緊圍繞提高學生勞動技術素質這一中心,注重培養學生的技術意識,發展學生的技術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智力水平,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基礎性原則
勞動教育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基本途徑,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技術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教育過程中,通過某些勞動技術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4.適應性原則
教師在實施勞動技術教育時,要根據學校實際,選擇合適的內容和形式。在進行課本知識教學的同時,要不斷地融入新科學、新技術,使勞動技術課教學能夠適應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勞動技術教育還須注意適應學生年齡、性別、個性差異等生理、心理特征和知識、技能的水平,把握好勞動教育內容的可接受性。
5.開放性原則
勞動教育過程中既要保證學生主體有足夠的勞動實踐活動的時間,使學生通過勞動實踐活動來理解、認識、探索和創造。又要使學生在獨立與合作的各項活動中得到交流和精神體驗。勞動技術課的綜合性、實踐性決定了它開放的性質。教學活動、學生實踐操作活動的時間應有彈性,教學內容應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這對于改變學校勞技教育內容過于單一、要求過于統一的狀況,有積極的意義。
6.安全性原則
勞動教育必須確保學生的安全,因此,要規定各個項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規程,并制定必要的安全檢查制度與措施。勞動教育應切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要求學生樹立勞動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學會正確使用工具、設備,自覺穿戴必須的勞動保護用品,從小養成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自覺執行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
五、途徑和方法
(一)組織領導
學校確定一名班子成員負責勞動教育的管理和負責勞動實踐基地建設,學校配備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管理員。學校配備勞動教育課專用教室,建設足夠的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置辦必要的勞動教育工具和設施。學校要加大投入,充實勞動教育資源。
(二)師資建設
通過不定期的在職培訓等措施,建立一支能勝任教學的勞技課專職教師隊伍,并保持這支隊伍的穩定和發展是勞動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專職勞動技術課教師在工資待遇、職務聘任、評選先進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新課程強調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習慣的養成。勞動課教師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勞動即體力勞動”“勞動教育即德育”等觀念,將“勞動教育”轉變為“教育勞動”。關注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實現。
(三)勞動場地與設備
學校從實際出發成立勞動教育校本課程開發研究小組,開展勞動課程建設。學校要管理好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勞動課教師要在充分利用和開發學校潛在的教育資源引入與學生生活實際、社會生產實際相關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新信息和新科技并充分利用勞技室、勞動園地、種植園、學校綠地等教育作用,以更有效的實現勞動教育的目標。
(四)有效落實
勞動技術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在實踐中學習。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動手能力不同學生。注重在活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依靠學生固有的經驗,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并注重實施跨學科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包括專業能力、社會能力等綜合行為能力。由班主任負責組織學生管理,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實踐活動。在制作方面由于學生的實踐活動一般是按照“模仿-一獨立勞動一一熟練勞動一一創造勞動”的順序發展的。
(五)成果展示
充分發揮勞動教育評價的作用,展示學生的勞動成果,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承認、鼓勵和鞭策。展評勞動技術成果《作品),可在實踐過程中或結束后進行,在實踐過程中進行,可用現場實例促進操作的成功。勞動技術教育的評價強調“過程”和“結果”并重,尤其要注重情感和態度。展評小結,教師要善于運用“賞識教育”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優點并進行鼓勵,應使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六、具體措施
1.每學期的勞動技能和勞動養成教育必須有計劃、有總結、有活動記錄。
2.建立學校、家庭、社區三結合的教育網絡。實現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共同培養學生的勞動養成教育。
3.勞動社會實踐活動每月至少安排兩次。特別是要結合“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這樣的節日,安排活動,充分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時間。
4.勞動教育與校園環境衛生和校園美化相結合。實行樓道等公共區域各班大包干。明確班級及個人職責。
5.組織職責。德育處負責活動安排,標準制定,目標檢測考評,違紀情況統計通報,勞動技術指導;總務處負責物質保證,工具發放,回收,年級組負責督促、協助各班按要求開展好勞動教育課,對年級各班勞動情況評估并記入班級考評,組織好本年級科任教師按要求參加勞動課的組織指導,班主任分配落實責任,組織督促,指導學生進行勞動保潔,評價每個學生的勞動情況,記入個人操行鑒定評分。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7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湖南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和教育部2022年版《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結合我縣實際,現就全面加強我縣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強體育美育,落實勞動教育。堅持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培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至20xx年,全縣中小學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在全縣中小學形成普遍重視和常態化開展勞動教育、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實踐的濃厚氛圍。分期分批建立10個縣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5個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創建15所縣級勞動教育優秀(示范)學校,5所市級勞動教育優秀(示范)學校;遴選20個縣級勞動教育精品課程,5個市級勞動教育精品課程;選樹50名縣級勞動教育優秀指導教師,10名市級勞動教育優秀指導教師。實現全縣中小學勞動教育“校校有特色”,切實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勞動素養,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基。
三、基本原則
(一)堅持價值引領。將培育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作為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第一任務,杜絕“只勞不育”“以勞代懲”等現象。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成為懂勞動、愛勞動、會勞動的時代新人。
(二)堅持融合并舉。將勞動教育納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過程,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結合,貫穿學校、家庭、社會教育的各方面,有效發揮學校作為勞動課程教學主陣地的作用,加強勞動教育與學科教學融合滲透,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實現勞動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
(三)堅持實踐體驗。將實踐體驗作為學校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途徑,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志愿服務勞動,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堅持發展性評價。勞動課程評價以學生發展素養為導向,提倡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相結合的評價標準。全面客觀評價學生的勞動參與情況、在勞動中的實際表現以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勞動品質、勞動精神等發展狀況。
四、重點舉措
(一)科學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1.開足開好國家規定的勞動課程。結合學段特點,在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小學和初中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普通高中不少于6個必修學分。職業學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
2.在學科教學中有機融入勞動教育。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在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加強勞動價值觀培育;在科學、綜合實踐、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教學中,加強勞動操作、勞動技能、實驗技能的培養。探索整合科學、信息科技、藝術和數學等學科的跨學科勞動教育學習活動。加勞動教育課題研究,建好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平臺。
3.積極開發開設勞動教育校本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充分結合校本資源,開發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勞動實踐類課程。高中階段學校普遍開設生涯規劃指導課程,有效組織學生參加學工、學農、學軍實踐。職業學校發揮職業體驗中心資源優勢,在形成校本特色課程的基礎上,積極為其他普通類學校提供職業技能類實踐服務。
(二)分段實施中小學勞動教育
第一學段:1-2年級
1.懂得人人都要勞動、勞動成果來之不易的道理。初步感知勞動的艱辛與樂趣,學會尊重他人的勞動付出。喜歡勞動,具有主動勞動、積極參加勞動的愿望。
2.完成比較簡單的個人物品整理與清洗,居室、教室等衛生保潔、整理與收納,以及垃圾分類等勞動任務,參與簡單的家庭烹飪。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具有初步的個人生活自理能力。
3.關心、照顧身邊常見動植物,初步形成關愛生命、熱愛自然的意識。參與簡單的手工制作活動,初步學會規范使用相應工具。對工藝制作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4.參與班級集體勞動,主動維護教室內外環境衛生,初步形成以自己的勞動服務他人的意識。
5.在勞動過程中遵守紀律,不怕臟、不怕累,具有初步的勞動安全意識,初步養成有始有終、認真勞動的習慣。
第二學段:3-4年級
1.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體會勞動光榮、勞動無高低貴賤之分的道理,認識到美好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初步形成熱愛勞動的態度。
2.養成良好的個人清潔衛生習慣。認識常用家用器具,掌握家用小器具的使用方法,具有家用電器使用安全意識和初步的器具保養意識。主動分擔家務,協助參與家庭環境衛生清潔,能制作簡單的日常飲食,初步學會簡單的家務勞動技能,形成生活自理能力。
3.初步體驗簡單的種植、養殖、手工制作等生產勞動,能規范地使用常用的勞動工具,了解常用材料的作用與特征,對勞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參加校園衛生保潔、垃圾分類處理、綠化美化等勞動,適當參加社區環保、公共衛生維護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初步體驗簡單的現代服務業勞動,初步形成公共服務意識。
5.懂得在勞動中遵規守約,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初步養成有始有終、專心致志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6.在勞動過程和日常生活中做到勤儉節約、不怕困難。
第三學段:5-6年級
1.懂得勞動創造財富、勞動來不得半點虛假、“業精于勤荒于嬉”等道理。認識到勞動者是國家的主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體會普通勞動者的光榮與偉大。初步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2.掌握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基本技能。了解家庭常用器具的功能特點,規范、安全地操作與使用。初步掌握基本的家庭飲食烹飪技法,制作簡單的家常餐,具有食品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務勞動能力,初步具有家庭責任感。
3.進一步體驗種植、養殖、手工制作等生產勞動,能根據勞動任務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工具、技術與方法,安全、規范、有效地開展勞動,初步養成持之以恒的勞動品質。
4.主動參加校園衛生保潔和環境美化等勞動,積極參加社區環保、公共衛生維護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勞動,進一步體驗新技術支持下的現代服務業勞動,形成關愛他人、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的勞動意識和能力,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初步形成社會責任感。
5.根據勞動目標確定勞動任務,制訂勞動計劃,并根據勞動過程的進展情況適時優化調整,初步形成勞動效率意識和勞動質量意識,初步形成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
6.在集體勞動中團結協作,提升與他人合作勞動的能力。在勞動過程中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形成誠實勞動、合法勞動的意識。
7.在勞動中主動克服困難,初步形成不怕辛苦、積極探索、追求創新的精神。
第四學段:7-9年級
1.懂得勞動創造人類的道理,認識到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理解“勞動托起中國夢”的重要意義。領會“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奮斗出來的”的道理。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2.主動承擔一定的家庭清潔、烹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勞動,進一步加強家政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實踐,理解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
3.適當體驗木工、電子、陶藝、布藝等項目的勞動過程,體會其中蘊含的獨特智慧和人類創造力。嘗試進行家用器具的簡單修理,參與種植、養殖等生產勞動,體會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初步的職業體驗,形成初步的職業意識和生涯規劃意識。
4.定期參加校園包干區域的保潔和美化,以及助殘、敬老、扶弱等公益勞動,體驗以自己的勞動服務他人、服務社區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初步形成對學校、社區負責任的態度。體驗融合一定智能技術的現代服務業勞動,提升現代服務技能,充分認識現代服務業勞動的性質、特征與獨特的社會價值。進一步增強公共服務意識,提升以自己的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社會責任感。
5.根據個體、家庭、學校、社區的發展需要,提出具有一定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制訂合理的.勞動計劃,并安全規范地加以實施,能對勞動過程與勞動成果進行反思和總結,進一步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合作能力。
6.強化誠實勞動的勞動習慣和品質,形成勞動效率意識和勞動質量意識。
7.初步具有為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付出辛勤勞動的意愿,形成不畏艱辛、銳意進取、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精神。
普通高中:
圍繞職業體驗,以日常生活勞動、現場生產勞動體驗、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等為主要內容,提高勞動技能和創新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質,增強職業規劃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職業學校:
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體系,圍繞增強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以日常生活勞動、校內外公益服務勞動、現場生產勞動和志愿服務勞動為主要內容,結合專業特點、運用專業技能、依托實習實訓,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勞模工匠進校園”等活動,發揮勞模先進示范引領作用,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堅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職業信念和“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觀。
(三)統籌用好勞動教育資源
1.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學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為學生創設參與校園衛生保潔、綠化美化、食堂勞作、班級環境美化、勤工儉學等勞動實踐崗位。嘗試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樹木及農作物,讓學生認領“責任田”,倡導有條件的學校適當開展養殖。學校要大力發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俱樂部,廣泛開展以勞動實踐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工匠進校園、手工勞技展演等活動。將勞動教育活動與相關勞動文化相結合提升勞動教育的文化內涵。學校要在充分利用校內資源的基礎上,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勞動項目。
2.拓展整合校外資源。建立以縣為主、政府統籌規劃配置中小學勞動教育資源的機制,統籌全縣優質社會資源,建立各行業勞動實踐基地,分步建設并掛牌一批縣級勞動教育綜合實踐基地,作為學生參加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的實踐場所,滿足中小學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促進研學實踐與勞動實踐教育有機融合,并根據學段特點和本地特色,開發利用好研學實踐基地。統籌全縣各類優質社會資源,建立“農業+、工業+、商業+、服務業+”等各行業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構建勞動教育的實踐課堂。大力推進職業學校“企業+”校外基地建設工作,形成一批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
(四)落實勞動教育協同機制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實施機制。推動全縣中小學建立以學校為主導、家庭為基礎、社會為支撐的協同實施機制,形成勞動共育合力。學校切實承擔勞動教育主體責任,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明確學校勞動教育要求,科學設計課內外勞動項目,采取靈活多樣形式對學生加強勞動教育。辦好家長學校,指導家庭樹立崇尚勞動的良好家風,家長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引導孩子通過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掌握必要的家務勞動技能,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各校要積極協調社區、企業公司、工廠農場等,開放勞動實踐場所,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新型服務性勞動。
(五)完善勞動教育評價體系
1.探索勞動教育評價體系。以提升學生勞動課程核心素養為導向,縣教育局將學生勞動教育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評價內容要關注勞動強度、勞動效率、勞動時長等實踐要素,關注學生在勞動實踐過程中的參與度、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學生表現出來的勞動習慣和勞動品質。勞動評價方法以表現性評價為主,要將學生勞動的具體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并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
2.加強勞動實踐教育督導評估。縣教育局將勞動實踐教育納入督導體系,將學校勞動實踐教育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內容,適時組織開展對各校落實勞動教育情況的專項督導。
五、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勞動教育工作機制,成立雙峰縣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教育工作的縣委副書記擔任組長,由縣人民政府分管教育的副縣長擔任副組長,教育、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農業農村、文旅體廣、林業、水利、工業和信息化、國資監管、民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勞動教育的內容、途徑、方式以及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的建設、遴選和使用,辦公地點設縣教育局,縣教育局分管基礎教育工作的副局長任辦公室主任。
建立健全全面實施勞動教育的長效機制,縣委、縣政府每年至少研究一次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切實解決勞動教育實施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和實際困難,確保勞動教育的經費、場地、設備、時間、師資、課程等落實到位。
2.落實相關保障。支持學校配足配齊國家規定的勞動教育師資,積極探索建立專兼職結合的教師隊伍,可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等擔任兼職教師,加強對勞動教育教師的培訓與考核;在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選先、骨干教師培養等方面同等對待。多渠道籌措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經費,學校可按照規定統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也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鼓勵通過社會捐贈、公益性活動等形式支持開展校外勞動實踐活動。勞動教育要堅持公益性原則,不得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創收。
3.注重安全管理。各校要探索制定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工作規程,加強中小學生勞動安全教育,科學評估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安全風險,建立勞動實踐安全應急機制,強化安全措施,落實安全責任。學校可采取自行開展或委托開展的形式組織校外勞動教育實踐活動,實施前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切實做好學生活動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學校開展校外勞動實踐教育活動,要與家長簽訂協議書,明確學校、家長、學生的責任權利;學校委托開展校外勞動實踐教育活動,要選擇與有資質、信譽好的企業或機構合作,簽訂協議書,明確委托企業或機構承擔學生校外勞動實踐安全責任。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8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為了更好地抓好我校勞動教育工作,根據《阿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學生寒假勞動教育指導建議》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明確教育目標,加強組織領導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他們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統籌資源,構建模式,形成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把我校創建成勞動教育特色學校。
為了有序、有效推進工作實施,實現既定的勞動教育目標,決定成立勝利小學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名單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教導處各學段主任、一至六年級班主任
二、堅持基本原則,發揮育人功能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堅持有機融入。要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堅持實際體驗。要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堅持適當適度。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抓住關鍵環節,開展教育活動
1、學習生活技能,提高自理能力。引導學生根據年齡特點,學習力所能及的生活技能,利用這個寒假學會1-2項,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提高勞動教育實效性。
2、開展興趣勞作,體會勞動樂趣,引導學生開展各種興趣勞動,創作各種手工作品,促進手眼協調、手腦協調能力,體會勞動樂趣,提高勞動技能。
3、利用家訪,轉變家長對孩子參與勞動的觀念,使他們懂得勞動在孩子學習、生活和未來長遠發展中的.積極意義和作用,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
四、勞動成果展示,評選勞動達人
1、確立學生勞動評價方式,評價內容包括參加勞動次數、勞動態度、實際操作、勞動成果等方面,把具體勞動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通過撰寫勞動敘事作文,制作手工作品,拍攝勞動實踐照片、小視頻等方式展示交流勞動教育成果。
2、開學后,以班級為單位召開勞動教育主題班會,評選班級“勞動之星” “家務勞動小達人”、“手工達人”“種植小能手”等榮譽稱號,在全校進行展示評選出學校的“勞動小能人”。
3、把教師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和班級(勞動)管理情況與績效考評相結合,有效增強老師們對學生勞動教育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4、上交形式:
1)每個班級每月制作兩篇勞動美篇, 在1月31日和2月22日分別以組為單位上傳,開學后上交美篇文本。
2)開學時各學年組收齊《勝利小學學生假期家務勞動評價單》
相信,通過這充實而有意義的寒假勞動教育,能夠激發學生們創新創造,感受勞動的艱辛和收獲的快樂,一定會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珍視幸福生活,珍愛生命自然的好習慣,樹立起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19
一、指導思想
學校是勞動教育的實施主體,應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各學段,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
二、總體目標
準確把握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的培養要求,全面提高學生勞動素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
三、現狀分析
1、全國勞動教育現狀與學生勞動素養堪憂。長期以來,勞動教育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無論在家庭,在學校,還是在社會,勞動教育都長期被淡化、弱化、碎片化。學校教育中,片面重視書本知識記憶,忽視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忽視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應用等現象普遍存在。全國青少年中輕視勞動、不想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突出。青少年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意志品質、生活習慣等素養的提升離不開勞動教育。
2、綠然小學實施勞動教育打造勞動教育特色有明顯優勢。一是集團優勢。綠然集團旗下農業公司可提供人力支持、物力支持和技術支持,綠然上千畝傳統農業園區和現代科技園區可作為學校勞動研學基地。二是學校場地優勢。校內有近二十畝閑置耕地,善加利用,大有可為。三是寄宿優勢。學生寄宿生活更利于學校對學生進行生活勞動教育。四是機會優勢。我校是射洪市唯一被推薦創建“四川省首批勞動教育實驗學校”的學校。
四、育人體系
綠然小學按照國家相關要求,充分結合本校實際,把零散式、碎片化的勞動教育和生活實踐有機整合,構建了以家庭為基礎、以學校為主導、以社會為依托的“三三三三”式綠然勞動教育體系。確立三大目標,愛勞動、會勞動、勤勞動;開設三類課程,學校勞動課程、家庭勞動課程、社會勞動課程;提供三個保障,全域化的勞動空間、全程化的勞動時間、全納式的勞動師資;開展三種評價,過程性評價、成果性評價、發展性評價。綠然小學將致力于讓學生在真實的勞動場景中,完成真實的勞動任務,達成真實的勞動教育目標。
五、教學內容
1、家庭日常勞動清單(六個年級家庭作業)
2、學校日常勞動清單(常規勞動+融合勞動+勞動活動)
3、學校特色勞動清單(農場)
(1)農場勞動課程
(2)20xx春農場種植規劃
4、社會服務勞動清單(社會)
六、課程實施
1、學校課程實施
(1)用好《綠然小學生五育發展報告冊》,充分發揮學生勞動素養評價的導向功能。
(2)每周一節勞動課,做好備課、上課、教研三項保障。
(3)開發勞動教育校本教材,將勞動觀念、勞動精神、勞動技能、勞動習慣等教育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形成序列,分段實施。
(4)把勞動教育貫穿學生學習生活的全過程,充分利用寢室、食堂、教學區、活動區等各類場地,充分利用文明寢室、五好家園、勞動技能大賽等各種活動,落實全域化和全程化勞動教育保障。
(5)充分利用生活教師、食堂廚師、保潔工作、學科教師以及集團農業公司技術員等師資力量,落實全納式的勞動教育師資保障。
(6)加強學科融合,充分發揮不同學科的勞動教育功能。
(7)加強“綠然農場”建設,打造亮點,形成特色。要讓學生深入田間地頭,多觀察,多動手,多研究,多交流,多出力,多流汗。要讓學生在農場里掌握勞動的知識,提高勞動的技能,感受勞動的樂趣,體會勞動的不易,享受勞動的成果。
2、家庭課程實施
(1)加強家校溝通,凝聚家校合力,重視家務勞動。
(2)編制《綠然小學生家務勞動指南》,指導家庭教育。
(3)繼續實施周末“五育作業”,充分利用清單,讓勞動作業更加序列化,規范化,生活化。
(4)開展“勞模家庭”等系列競賽、評選活動。
3、社會課程實施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研學資源、綠然集團農業資源,精心策劃,適時開展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公益服務等關于勞動教育的調查、參觀、實踐、探究活動。
七、方案實施
本方案自20xx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 20
一、指導思想
中小學勞動與綜合實踐課程應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勞動及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結合運用知識,直接參與的實踐性活動。我校圍繞著學校、學生的實際問題,親歷問題,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勞動與綜合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尋找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現在存在的真問題,同時激發教師加強理論培訓,不斷提高教師對勞動和綜合實踐活動的理解水平和實踐能力,開發和積累課程資源,逐步形成我校勞動及綜合實踐活動的特色。
二、評價原則
1.評價的整體觀
要求在評價中把課程教學和評價統整,使它們融合為一個有機整體,貫徹到活動中去進行。一方面將學生在活動中的各種表現和活動產品作為評價他們學習情況的依據,另一方面,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
2.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即教師、學生、校外指導教師,家長都可以作為評價者,并且注重學生的自我反思性評價,以提高他們辨別是非、自我教育的能力。
3.評價內容的過程性
即評價要重視學生活動過程的評價。評價內容應揭示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以及他們是如何解決問題的,重視學生在過程中獲得的寶貴經驗的發展價值,通過肯其活動價值,營造體驗成功的情景。
三、評價指標的制定
根據評價的基本內容制定評價表。主要包括兩個緯度的評價:一是活動過程要素,二是活動過程中學生的.態度、情感發展狀況。在劃分出評價的各種類別后,要根據評價的重點,賦予不同的評價項目不同的權重系數,綜合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發展狀況。
四、評價的基本的內容
1.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態度。如是否認真參加每一次活動,是否努力完成自己承擔的任務,能否主動提出活動設想、建設,在活動中是否有不怕困難和合作精神等。
2.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情況,考察學生在活動中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探究精神和實踐操作能力。
3.學生對學習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況。如查閱資料,實地觀察記錄,調查研究,整理材料,處理數據,操作運用工具,交往與表達等方面的技能、方法的掌握和運用水平。
五、評價方式
勞動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多種多樣,但無論何種方式,都要通過觀察,記錄和描述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表現,作為評價的基礎。在具體操作中,運用“檔案袋評定”評價方法。
“檔案袋評定”又叫“成長記錄評定”。檔案袋內容主要包括:
(1)活動記錄:包括學生記錄下自己的行動、發現和想法等,還可以說明為什么選擇這項活動,是如何進行的,如何完成的等,這樣可以使學生對好的方法進行反思和交流。
(2)評價資料:活動檔案還包括教師或家長對學生活動的評語及學生積累的資料和相關的研究成果等。
進行檔案袋評定應注重以下一些問題:
(1)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勞動及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使學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與其它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及進步的喜悅。
(2)教師應指導或要求學生及時保存活動過程的經歷,及時總結活動過程的實際體會。
(3)具體的評價方式有匯報、成果(作品)展示、活動(或研究)報告答辯、演示、表演、競賽、評比等。
六、評價的操作
由于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強調過程評價和自我反思性評價,因此,評價一般分為平時活動的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的綜合評價,并注重學生的自評。教師評價也應以定性描述評價為主。
平時形成性評價一般在一個系列活動結束后進行,主要是自評和互評(或小組評價),側重于自我反思性評價。
終結性評價一般在一個學期束時進行,是對學生全期活動的表現情況發展狀況的綜合評價,應把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或互評)、家長評價、教師評價結合進行。教師評價應將近評語與評等相結合。
【學校勞動教育綜合評價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05-27
綜合實踐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精選5篇)07-20
學校勞動教育評價方案(精選20篇)05-18
學校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精選12篇)06-11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范文通用04-07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精選11篇)05-12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通用15篇)05-09
中職學校的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精選5篇)04-28
學校勞動教育總體實施方案(精選12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