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精選6篇)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1
為了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改革的精神,認真落實國家課程的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切實有效地完成各學科的教學任務,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1、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作為課程實施的主要理論指導,加強理論學習,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從而使新課程的實施從思想、理論上得以充分的保證。
2、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指導性文件,端正指導思想,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工作措施,認真鉆研教材,探討教法學法。
3、調動全體科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上下通力合作,盡力提供交流機會,擴大交流范圍,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圓滿完成學科教學任務。
二、工作目標
1、深入學習和領會新的課程標準,扎實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優化教學過程,創新教學方式,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教師和學生都得到盡可能大的發展。
2、按照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交往與合作、獲取新知識、收集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3、加強學科整合,促進藝術類學科間的聯系與溝通,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形成新型的課程體系。
4、進一步完善教師培養、培訓機制,制定名師培養計劃,探索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專業發展之路,引導教師成為新課程的有效執行者,從而培養-支高水平、有影響的教師隊伍。
5、改革評價機制,發揮評價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和教師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構建與國家新的基礎教育課程相適應的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
三、課程設置與課時分配
四、工作措施
1、健全機構,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參加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領導小組,成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科指導小組,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在實驗工作中的核心、示范與指導作用。
組成以校長為組長的新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劉玉紅
副組長:任建軍羅金霞
成員:宋長玲杜紅李俊杰徐志宏封淑君
2、抓實校本培訓,提升教學理念
(1)、各教研組在學期初,認真分析研究本組本學科的學習情況,制訂完整的教研工作計劃,在第二周內交教務處,批閱后能較好地執行計劃,期末有實事求是的教研組工作總結。
(2)、每周四定為教研組活動時間。單周教研組長主持,教研活動做到三定五有:定時、定內容、定研究課題;有活動計劃,有活動記錄,有活動原始資料積累,有效果,有教研組活動總結。雙周學科主任主持,經常地開展教育理論學習、互相聽課、評課等小型多樣的活動,形成"隨時平時研,隔周重點研"的教研氛圍,使教研活動做到目標明確,研究深入,扎實有效。
(3)、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每周進行二次集體備課.繼續試行"先個人備課-再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性化使用"的備課模式,。平時課前共同探討教材教法,課后認真反思得失,通過"對話、交流、互動",使互動式、參與式教研成為主流。
(4)、扎實開展"三段兩反思"的"行動教育"模式。要求每個備課組的教師參與三輪聽"課"。凡是外出作課和參加學校研究課的教師,各組教師為了充分了解授課教師本人的教學經驗和風格,第一輪課讓授課教師按照自己的設計上,這是教師的"原行為階段",全組教師進行第一次反思,幫他尋找自身經驗與理念的差距。第二階段是新設計階段,關注新教學理念的課例設計和實施,授課教師上完后,全組教師進行第二次反思,主要尋找設計與課堂實際之間的差距,以便再進行新設計。第三階段是新行為階段,授課教師展示"兩反思"后的教學成果,實現理念與經驗的整合。
(5)、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如專題講座、觀看教學錄像、集體備課,認真組織開展研究課、示范課、履職匯報課、優質課等課堂教學活動,為教師提供大量的聽課評課機會。學校領導深入各教研組參加教研活動,和教師一起分析研究新的課程標準,使教師對當前實施的新課程理念有新的認識,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并針對教師最感困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組織專題討論會,有意識地讓教學經驗豐富、業務水平高的教師事先做好發言準備,討論時重點發言,使大家受益。
(6)、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打破以往"少數人說了算"的評課方式,讓所有聽課的教師把自己的所思、所悟進行反饋,互相幫助,不斷提高。
(7)、抓好"七個一"工程,即每位教師每學期讀一本好書;上一節優質課;寫一篇優秀論文;40歲以下教師自制一個多媒體課件;參與一個課題研究;每年訂一份教育刊物;承擔一次討論的中心發言人。
(8)、科學運用遠程教育資源開展學科培訓和電子備課,使每個教師都能充分利用網絡教育資源進行教學,并收集、分析、處理有關教育、教學理論信息。
(9)、注重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培訓采用互動式,講授與研討、教學觀摩、方案設計、說課等有機結合,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逐步提高教師的研究意識和教育教學能力,以先進帶后進,最終達到人人參與、人人提高的目的。
(10)、繼續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以"三生教育"為切入點,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與生活教育,根據學生遇到的實際情況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
3、認真開展教育科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加強課題研究的規劃、指導、督促和協調,認真開展國家、省、市、區、校四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將課題研究的成果真正轉化為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效益。
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2
為了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改革的精神,認真落實國家課程的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切實有效地完成各學科的教學任務,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現狀
我校始終堅持開足各門學科,雖然沒有一支較穩定的骨干教師隊伍,但是在本課程的實施中都能夠通過自覺認真地學習,積極參加各學科校內外的各項活動,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學校實驗室、儀器設備比較齊全,實驗開出率高等,都為國家課程的實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指導思想
1、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作為課程實施的主要理論指導,加強理論學習,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從而使新課程的實施從思想、理論上得以充分的保證。
2、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指導性文件,端正指導思想,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工作措施,認真鉆研教材,探討教法學法。
3、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上下通力合作,盡力提供交流機會,擴大交流范圍,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圓滿完成學科教學任務。
三、實施目標
1、通過國家課程的實施,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及時研究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斷總結教學的經驗和教訓。
2、通過標準課程的實施,努力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3、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探索評價與考試制度,建立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4、保證國家課程實施質量的基礎上,努力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逐步形成國家、地方、校三級課程管理的機制。
5,積極推行現代教育技術與科學課程的整合,實現科學教學的最大效益。
6、在國家課程的實施中,積極為教師提供交流展示的機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實施策略
1、建組織。建立小學課程實施活動小組,具體研究標準課的實施措施,不斷總結實施經驗,以點帶面。
2、抓學習。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課程標準》,深刻領會課程改革的意義和任務,掌握課程改革的新理念;領悟科學學科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實施建議。
3、抓培訓。對任教學科的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加強課堂教學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學理念轉化為課堂實踐,做到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
4、抓研討。開展靈活多樣的教研活動,增加活動的頻度,通過研討課、評優課、教學技能比賽、多媒體課件評比、教學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確保科學課程的正常實施。
5、抓網絡。開辟學科教學網站,及時掌握新課程實施的信息交流廣大教師的觀點、經驗;努力實現教學資源共
6、抓評價。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利學課程的評價辦法,邊實施邊完善。
7、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關注每一位任課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利用新課程實施的機遇,為教師搭好展示教學才能的舞臺,努力培養實施新課程的優秀教師。
五、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
本階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課程實施活動小組。
2、確定國家課程規定各類學科教師,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課程標準》,領悟各類學科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實施建議。在教壇新秀匯報課等常識教研活動中課,讓教師感悟新課堂,進一步領會課程標準。
3、積極收集各地執教科學課的經驗,收集本學科的課程資源和教學參考資料,為我校實施新教材做好準備。
(二)實施階段:
前期:在繼續學習領會《課程標準》的基礎上,著重開展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1、"科學探究"的課型模式:
2、構建新型的學生學習常規;
3、課程資源的充實,包括優秀案例、教學素材等;
4、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
5、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6、學生的學業評價。
在前期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信息交流,實現課程資源共享。要加強教師技能的培訓,切實落實各類課程的各項目標。充分發揮學校、課程活動小組成員和優秀教師的作用,開展教學觀摩活動,大膽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總結前期實施經驗,寫出前期實施總結。在總結前期實施經驗的基礎上,對照本學科的實施目標,將學期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轉化為新的研究課題,開展課題研究。不斷為教師搭建展示平臺,展示課堂教學的新面貌,展示教學新觀點,交流教學經驗。
(三)總結階段:
全面總結本學科教材實施一個輪回的經驗,編輯新課程實施的成果集。
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3
我校于20xx年秋季與全區中小學一樣全面使用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兩綱”教育精神和市區上級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有效推進我校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以不斷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一、學校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強調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服從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學設計上,側重要學什么?怎樣學?學的效果如何?是否嚴格發揮教學五環節的作用?化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展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會學生學習”為根本,樹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認識主體和發展主體的思想,致力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幸福指數,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強調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二、學校課程實施的總體目標
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廣泛開展以“享受教育”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突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構建愉快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既面向全體,又分層實施,注重對學困生的有效幫助。以博愛的精神熏陶人,以博學的追求激勵人,以博樂的心情諧和人,主張立德樹人,樂學創新。
三、學校課程實施的具體行動
(一)樹立基本的課程理念
1、圍繞義務教育課程目標,以學生為本,以“享受教育”為主題,培育具有博愛之思想、博學之追求、博樂之心態,營造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學習經歷并獲得學習經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追求教育民主與公平,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能力。保障基礎性課程的實施,強調多元性、選擇性的拓展探究課程實施,體現德、智、體、美、勞諸育的統整性與滲透性、以滿足學生主動發展的多樣與和諧的需求。
(二)制訂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
1、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逐步完善學校課程的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有機聯系起來,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2、立足于“自主、合作、體驗、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的研究,逐步構建并完善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學校課程結構,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提供較為理想的課程環境。
3、實行多元評價方式,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重激勵促進元素,豐富和完善“享受教育”主題。
(三)學校課程的基本結構
(四)學校課程建設的主要舉措
1、成立由校長負責之下的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規范和指導教師執行和開發學校課程的程序與管理,加大對教師課程開展能力的培養。
3、有計劃、有重點研發拓展型課程、基礎型體驗性學習課程和拓展興趣型團隊合作學習課程,為學生提供選擇學習的平臺。
4、建立學校課程評價制度,強化課程管理,確保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高質量。
四、學校教學改革的主要舉措
1、組織學習課程標準,認真組織學校全體教師開展校本教研,用校本教研促進學校教學改革,以教學質量標準為基準,規范日常教學行為。
2、明確教研組、備課組、骨干教師、一般教師的教學任務。
3、發揮教師潛能,倡導校本化與個人化相結合的實踐與創新。
4、加大貫徹教學管理制度的力度,重視學校教育教學評價制度的建設。
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的要求設置新課程,為學生的持續、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二、培養目標
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三、課程結構與課程安排
本著有利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并為每個學生具有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一、二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3節,語文8節,數學4節,體育5節(包括體育活動),音樂2節,美術2節,地方與學校課程2節。每周26課時。
三、四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2節,語文7節,數學4節,英語2節,體育3節,音樂2節,美術2節,科學2節,綜合實踐活動3節(信息技術1節;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1節;勞動與技術1節,利用周末、假日開展活動),地方與學校課程3節(含心理健康1節、周會1節和學校開展的具體活動)。每周30課時。
五、六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3節,語文6節,數學4節,英語2節,體育3節,音樂1.5節,美術1.5節,科學3節,綜合實踐活動3節(信息技術1節;綜合實踐與創新活動1節;勞動與技術1節,利用周末、假日開展活動),地方與學校課程3節(含心理健康1節、周會1節和學校開展的具體活動)。每周30課時。
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以課改為載體,在學校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二、學校課程實施的目標
1、學生發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2、教師發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三、學校課程實施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人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
學校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學校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學校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展性原則
學校課程開發的發展性原則是針對學校課程的價值而出臺的,課程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筑有本校特色的適合學生發展的特色課程。
4、科學性原則
深入系統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檢查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四、學校課程實施的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學校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制定學校課程開設計劃,將學校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計劃,教師每學期應根據學校制定的計劃,撰寫教案。
5、課程的組織形式必須以學生為本,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采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如表演、競賽、參觀、講故事、游戲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6、學校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松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五、學校課程實施的評價
1、成立學校課程評價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的檢查評價。
2、對學校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3、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4、對于參加學校課程開發的教師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六、師資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學校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已成為提高學校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根據學校在職教師的現狀,特制訂目前師資培訓的計劃與方法。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七、資源包的開發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學校課程的資源包必不可少,因此,要求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開發資源包,學校進行資助,保證學校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八、配套措施
1、教導處、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教學,邀請教科所領導來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計入教師工作量,按工作實績進行獎勵。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為了貫徹落實區教育局關于開展義務段課程標準系列學習研討活動的通知,幫助教師及時掌握新頒布課程標準的新精神、新變化、新要求,學習、掌握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將新課標的目標要求落實到學科教學中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參與對象。
全校教師。
三、研修目標。
通過學習《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讓教師明確學習課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學習課標的思路;通過教研組集中培訓,詳細解讀任教學科課程標準并應用于學科教學;通過學習課標與教學實踐相結合,研究課程標準對學科教學的指導意義并形成案例成果。
四、組織實施。
為了扎實有效地開展《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研修工作,學校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全面負責校本研修工作的組織領導、具體實施和考核評價。
五、研修內容。
我校所使用的8個學科課程標準:語文、數學、英語、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研訓的內容主要包括:
1、掌握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實施建議。
2、了解義務教育學科課程標準修訂的原則、目標。
3、了解修訂課標與原課標發生了那些變化。
4、了解怎樣把握新課標的新精神、新變化、新要求。
5、運用用新課標有效指導本學科課堂教學。
六、研修方式。
(一)自主研讀。
1、研修內容:
自學相關學科的《課程標準》。
2、措施辦法:
(1)每位學科教師認真研讀相關學科的《課程標準》。教師要重點掌握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實施建議三大核心部分,熟記相關章節,寫3000字左右學習筆記。
(2)教師要將學習課標與實際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將課標理念、目標、要求有效應用于學科教學。
(二)專題講座。
1、研修內容:
課程標準的解讀。以修訂課標與原課標發生了那些變化,怎樣把握新課標的新精神、新變化、新要求等為內容。
2、措施辦法:
(1)學校邀請區教研室的教研專家,分學科進行《新課程標準》解讀專題講座,并請教研專家現場和教師進行互動,解決教師學習中的困惑。
(2)教師結合專題講座內容寫出自己的學習心得感受。
(三)集體研討
1、研修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案例式解讀叢書》和《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叢書》。
2、措施辦法:
(1)各學科教研組利用每周的教研活動時間,組織學習《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案例式解讀叢書》和《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叢書》。
(2)各學科教研組組織教師交流討論如何把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轉化為具體課堂教學實踐的問題,研究課程標準在學科教學中的指導和應用。
(3)教研組做好學習記錄,教研組長寫學習小結。
(四)知識測試。
1、測試內容:
《課程標準》、《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案例式解讀叢書》和《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叢書》
2、措施辦法:
學校將采用知識競賽的形式,對教師課程標準的研修情況進行檢測。兩周一次。
七、時間安排。
1、xx月xx日學校部署《課程標準》研修工作。
2、xx月xx日——xx月xx日教師學習任教學科課標。
3、xx月xx日——xx月xx日請專家進行課標解讀專題講座。
4、xx月xx日學校組織進行第一次知識競賽。
5、xx月xx日——xx月xx日繼續學習任教學科課標并應用于教學實踐,教研組內在教研活動時間,研討分析課標對學科教學的指導意義,研究課堂教學效率如何提高并形成研究成果。
6、xx月xx日學校組織進行第二次知識競賽。
7、xx月xx日——xx月xx日參加區教研室的課程標準知識競賽。整理學習成果。
【義務教育小學課程設置方案】相關文章:
義務教育階段小學課程設置方案04-23
小學課程設置方案11-12
最新小學課程設置方案03-10
小學最新課程設置方案04-23
義務教育小學課程方案(精選6篇)04-21
學校小學課程設置方案(精選5篇)04-22
中職學校課程設置方案04-23
課程設置實施方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