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學課程設置方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新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1
為了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改革的精神,認真落實國家課程的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切實有效地完成各學科的教學任務,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基本現狀
我校始終堅持開足各門學科,雖然沒有一支較穩定的骨干教師隊伍,但是在本課程的實施中都能夠通過自覺認真地學習,積極參加各學科校內外的各項活動,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學校實驗室、儀器設備比較齊全,實驗開出率高等,都為國家課程的實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指導思想
1、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作為課程實施的主要理論指導,加強理論學習,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從而使新課程的實施從思想、理論上得以充分的保證。
2、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指導性文件,端正指導思想,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工作措施,認真鉆研教材,探討教法學法。
3、調動全體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上下通力合作,盡力提供交流機會,擴大交流范圍,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圓滿完成學科教學任務。
三、實施目標
1、通過國家課程的實施,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及時研究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不斷總結教學的經驗和教訓。
2、通過標準課程的實施,努力改進課堂教學的方法,積極創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的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
3、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探索評價與考試制度,建立適應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
4、保證國家課程實施質量的基礎上,努力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逐步形成國家、地方、校三級課程管理的機制。
5,積極推行現代教育技術與科學課程的整合,實現科學教學的最大效益。
6、在國家課程的實施中,積極為教師提供交流展示的機會,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四、實施策略
1、建組織。建立小學課程實施活動小組,具體研究標準課的實施措施,不斷總結實施經驗,以點帶面。
2、抓學習。要求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課程標準》,深刻領會課程改革的意義和任務,掌握課程改革的新理念;領悟科學學科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實施建議。
3、抓培訓。對任教學科的教師進行全員培訓,加強課堂教學的示范,努力把新的學理念轉化為課堂實踐,做到先培訓后上崗,不培訓不上崗。
4、抓研討。開展靈活多樣的教研活動,增加活動的頻度,通過研討課、評優課、教學技能比賽、多媒體課件評比、教學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確保科學課程的正常實施。
5、抓網絡。開辟學科教學網站,及時掌握新課程實施的信息交流廣大教師的觀點、經驗;努力實現教學資源共
6、抓評價。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制訂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利學課程的評價辦法,邊實施邊完善。
7、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關注每一位任課教師的成長與發展,利用新課程實施的機遇,為教師搭好展示教學才能的舞臺,努力培養實施新課程的優秀教師。
五、實施步驟
(一)準備階段:
本階段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建立課程實施活動小組。
2、確定國家課程規定各類學科教師,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基礎教學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課程標準》,領悟各類學科的課程性質、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實施建議。在教壇新秀匯報課等常識教研活動中課,讓教師感悟新課堂,進一步領會課程標準。
3、積極收集各地執教科學課的經驗,收集本學科的課程資源和教學參考資料,為我校實施新教材做好準備。
(二)實施階段
前期:在繼續學習領會《課程標準》的基礎上,著重開展以下幾方面的研究:
1、"科學探究"的課型模式:
2、構建新型的學生學習常規;
3、課程資源的充實,包括優秀案例、教學素材等;
4、觀察實驗材料的準備;
5、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6、學生的學業評價。
在前期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信息交流,實現課程資源共享。要加強教師技能的培訓,切實落實各類課程的各項目標。充分發揮學校、課程活動小組成員和優秀教師的作用,開展教學觀摩活動,大膽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總結前期實施經驗,寫出前期實施總結。在總結前期實施經驗的基礎上,對照本學科的實施目標,將學期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轉化為新的研究課題,開展課題研究。不斷為教師搭建展示平臺,展示課堂教學的新面貌,展示教學新觀點,交流教學經驗。
(三)總結階段
全面總結本學科教材實施一個輪回的經驗,編輯新課程實施的成果集。
最新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2
一、為了落實國家三級課程管理的規定,提高學校課程的整體質量,促進全體學生主動地發展,提升教師課程管理意識,開創學校辦學特色。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山東省義務教育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實施綱要》的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訂本方案。
二、課程設置的原則
堅持按照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和學校實際科學安排課程;堅持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新課程體系的教育功能;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宗旨,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性,促進學生主動活潑地發展。
根據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的要求,將其教育內容全部納入,有利于學生和諧、全面發展;依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及認知規律,把課內外、學校與社會聯系起來,把間接的書本知識學習和直接經驗體驗結合起來,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與行為習慣,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態度、能力、知識等方面的學習與發展創造條件。
學校課程以靈活性、適應地方和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落實國家課程方針并開設校本課程,適應學校辦學方向,開設的活動課以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成為富有個性的過程。新課程不僅為學生共同發展奠定基礎,也注重學生個性發展。
三、課程實施
(一)國家課程
1、除綜合實踐活動課外,品德與生活(社會)、科學、語文、數學、英語、體育、音樂、美術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學年課時總數和周課時數控制在國家所規定的范圍內。每學年上課時間35周,學校機動時間2周,安排傳統活動、運動會等。復習考試時間2周,寒暑假、國家法定節假日共13周。
2、晨會、班隊活動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課時,主要進行常規教育,開展少先隊中隊活動,并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由班主任教師自行安排。
3、因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各門課程已經普遍增加了實踐活動,所以綜合實踐活動同地方和學校課程統籌安排。
4、一至六年級的體育課,均應貫徹“健康第一”的原則,并在六年級進行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開展。
5、學校開設英語課,起始年級為三年級。
6、各門課程均應相應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機地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環境、健康、國防、安全等教育也應滲透在相應課程中進行。
(二)地方課程與學校課程
1、根據國家與省規定,地方課程、學校課程的課時與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研究型學習、信息技術教育、社區服務社會實踐和勞動技術教育)課時統籌安排與綜合使用原則。
2、地方課程從《山東省地方課程選用指南》中選取《安全教育》、《環境教育》、《傳統文化》作為地方課程,從一至六年級全部開設。
3、因學校現狀不能開設信息技術課,根據傳統教育方針,在三、五年級開設珠算課。珠算課的開設不但能成為數學課的第二課堂,更重要的是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心智得到良好的開發。
4、結合教委印制的鄉土教材《我愛冬棗,我愛下洼》,在四年級開展民間傳統文化的學習,包括戲曲、手工等。
5、國學大師郭沫若曾就寫字要求提出:培養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求都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對養成習慣有好處,能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行專斷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但要養成書法家,那是另有一套專門的練習步驟的,不能作為對于中小學生的普遍要求,因此在各年級開設寫字課的基礎上,三、五年級加設毛筆書法課。
四、制度保障
(一)目標管理及任課情況安排原則
1、為促進國家課程方案的實施,落實課程管理,音體美設專職教師同時要求音樂教師每兩周教會學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隊唱歌放學,每學年至少舉行四次大型文藝活動。體育每周須有班級比賽活動,每學期不少于四次由全體師生參加的體育比賽活動。美術每周舉辦一次學生書畫展覽。音樂、體育教師可根據情況上合堂。
2、任課教師考試科目備課每周不超過10課時,上課不超過15課時。所上科目備課共計不超過16課時。
3、為保證地方與學校課程及國家課程非考試科目的實施,盡量跨年級交叉安排教師任課。
4、為加強低年級數學教學及學生管理使學生盡早養成良好習慣,由四、二年級專任數學教師同時分任一年級兩班班主任,并分任數學課。
5、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薄弱課程實施領導小組并由校長兼任三、五年級的珠算課、書法課。
6、每天下午上課前20分鐘為各年級寫字時間。
(二)、校本教研
為加強各學科課程目標的實施,安排任課教師語文每周一、三,數學每周二、四,其他學科周五開展學習教研、聽評課活動,并由教研組長寫出活動記錄。
(三)、目標管理
1、所有科目均須備課并體現書面教案再上課,可參考其他教師已有的教案,但必須體現其使用性。
2、備課時數以一學期應有課時計算,各種作業布置合計不少于上課時數。但語文、數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其他非考試科目不留書面作業,品德與社會、科學、英語、不留課下書面作業。
3、以上措施通過教師評估考核實施。
五、課程計劃實施
1、學校總課時數共計270課時,任課教師人均15課時。
2、附:鳳凰小學教師任課情況
最新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3
我校于20xx年秋季與全區中小學一樣全面使用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兩綱”教育精神和市區上級行政部門和業務部門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有效推進我校課程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以不斷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一、學校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程理論為指導,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效率。強調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服從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學設計上,側重要學什么?怎樣學?學的效果如何?是否嚴格發揮教學五環節的作用?化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充分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展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以“教會學生學習”為根本,樹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是認識主體和發展主體的思想,致力于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主體的回歸和學習能力的提高,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和幸福指數,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因,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強調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二、學校課程實施的總體目標
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以課標和教材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廣泛開展以“享受教育”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突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方式,構建愉快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既面向全體,又分層實施,注重對學困生的有效幫助。以博愛的精神熏陶人,以博學的追求激勵人,以博樂的心情諧和人,主張立德樹人,樂學創新。
三、學校課程實施的具體行動
(一)樹立基本的課程理念
1、圍繞義務教育課程目標,以學生為本,以“享受教育”為主題,培育具有博愛之思想、博學之追求、博樂之心態,營造快樂和諧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學習經歷并獲得學習經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追求教育民主與公平,發揮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長和能力。保障基礎性課程的實施,強調多元性、選擇性的拓展探究課程實施,體現德、智、體、美、勞諸育的統整性與滲透性、以滿足學生主動發展的多樣與和諧的需求。
(二)制訂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
1、遵循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原則,逐步完善學校課程的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展、學生經驗有機聯系起來,把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2、立足于“自主、合作、體驗、發展”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模式的研究,逐步構建并完善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學校課程結構,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提供較為理想的課程環境。
3、實行多元評價方式,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重激勵促進元素,豐富和完善“享受教育”主題。
(三)學校課程的基本結構
(四)學校課程建設的主要舉措
1、成立由校長負責之下的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2、規范和指導教師執行和開發學校課程的程序與管理,加大對教師課程開展能力的培養。
3、有計劃、有重點研發拓展型課程、基礎型體驗性學習課程和拓展興趣型團隊合作學習課程,為學生提供選擇學習的平臺。
4、建立學校課程評價制度,強化課程管理,確保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高質量。
四、學校教學改革的主要舉措
1、組織學習課程標準,認真組織學校全體教師開展校本教研,用校本教研促進學校教學改革,以教學質量標準為基準,規范日常教學行為。
2、明確教研組、備課組、骨干教師、一般教師的教學任務。
3、發揮教師潛能,倡導校本化與個人化相結合的實踐與創新。
4、加大貫徹教學管理制度的力度,重視學校教育教學評價制度的建設。
最新小學課程設置方案 篇4
為了全面貫徹國家課程改革的精神,認真落實國家課程的新理念,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切實有效地完成各學科的教學任務,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1.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作為課程實施的主要理論指導,加強理論學習,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從而使新課程的實施從思想、理論上得以充分的保證。
2.以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指導性文件,端正指導思想,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工作措施,認真鉆研教材,探討教法學法。
3.調動全體科學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上下通力合作,盡力提供交流機會,擴大交流范圍,及時總結教學經驗,圓滿完成學科教學任務。
二、工作目標
1.深入學習和領會新的課程標準,扎實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優化教學過程,創新教學方式,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教師和學生都得到盡可能大的發展。
2、按照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交往與合作、獲取新知識、收集及處理信息的能力。
3、加強學科整合,促進藝術類學科間的聯系與溝通,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形成新型的課程體系。
4、進一步完善教師培養、培訓機制,制定名師培養計劃,探索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專業發展之路,引導教師成為新課程的有效執行者,從而培養-支高水平、有影響的教師隊伍。
5、改革評價機制,發揮評價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和教師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構建與國家新的基礎教育課程相適應的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
三、課程設置與課時分配
四、工作措施
1、健全機構,完善制度
⑴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參加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領導小組,成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科指導小組,充分發揮骨干教師在實驗工作中的核心、示范與指導作用。
組成以校長為組長的新課程實施領導小組。
組長:劉玉紅
副組長:任建軍羅金霞
成員:宋長玲杜紅李俊杰徐志宏封淑君
2、抓實校本培訓,提升教學理念
(1)、各教研組在學期初,認真分析研究本組本學科的學習情況,制訂完整的教研工作計劃,在第二周內交教務處,批閱后能較好地執行計劃,期末有實事求是的教研組工作總結。
(2)、每周四定為教研組活動時間。單周教研組長主持,教研活動做到三定五有:定時、定內容、定研究課題;有活動計劃,有活動記錄,有活動原始資料積累,有效果,有教研組活動總結。雙周學科主任主持,經常地開展教育理論學習、互相聽課、評課等小型多樣的活動,形成"隨時平時研,隔周重點研"的教研氛圍,使教研活動做到目標明確,研究深入,扎實有效。
(3)、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每周進行二次集體備課.繼續試行"先個人備課-再集體備課(資源共享)-個性化使用"的備課模式,。平時課前共同探討教材教法,課后認真反思得失,通過"對話、交流、互動",使互動式、參與式教研成為主流。
(4)、扎實開展"三段兩反思"的"行動教育"模式。要求每個備課組的教師參與三輪聽"課"。凡是外出作課和參加學校研究課的教師,各組教師為了充分了解授課教師本人的教學經驗和風格,第一輪課讓授課教師按照自己的設計上,這是教師的"原行為階段",全組教師進行第一次反思,幫他尋找自身經驗與理念的差距。第二階段是新設計階段,關注新教學理念的課例設計和實施,授課教師上完后,全組教師進行第二次反思,主要尋找設計與課堂實際之間的差距,以便再進行新設計。第三階段是新行為階段,授課教師展示"兩反思"后的教學成果,實現理念與經驗的整合。
(5)、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教研活動,如專題講座、觀看教學錄像、集體備課,認真組織開展研究課、示范課、履職匯報課、優質課等課堂教學活動,為教師提供大量的聽課評課機會。學校領導深入各教研組參加教研活動,和教師一起分析研究新的課程標準,使教師對當前實施的新課程理念有新的認識,對以往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并針對教師最感困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組織專題討論會,有意識地讓教學經驗豐富、業務水平高的教師事先做好發言準備,討論時重點發言,使大家受益。
(6)、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改革,打破以往"少數人說了算"的評課方式,讓所有聽課的教師把自己的所思、所悟進行反饋,互相幫助,不斷提高。
(7)、抓好"七個一"工程,即每位教師每學期讀一本好書;上一節優質課;寫一篇優秀論文;40歲以下教師自制一個多媒體課件;參與一個課題研究;每年訂一份教育刊物;承擔一次討論的中心發言人。
(8)、科學運用遠程教育資源開展學科培訓和電子備課,使每個教師都能充分利用網絡教育資源進行教學,并收集、分析、處理有關教育、教學理論信息。
(9)、注重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培訓采用互動式,講授與研討、教學觀摩、方案設計、說課等有機結合,并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培訓方式,逐步提高教師的研究意識和教育教學能力,以先進帶后進,最終達到人人參與、人人提高的目的。
(10)、繼續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以"三生教育"為切入點,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品德與生活教育,根據學生遇到的實際情況及時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
3、認真開展教育科研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加強課題研究的規劃、指導、督促和協調,認真開展國家、省、市、區、校四級課題的研究工作,將課題研究的成果真正轉化為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效益。
【最新小學課程設置方案】相關文章:
小學作業設置與批改方案02-24
美術特色課程實施方案02-18
學校校本課程規劃方案02-28
最新寒假培訓招生方案03-04
國家最新疫情防控方案03-08
最新母親節活動策劃方案03-08
最新幼兒園新年活動方案02-24
迎接元宵節活動策劃方案最新02-15
最新疫情防控方案(通用9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