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精選10篇)
在寫作工作方案時,可以預想多種方法避免可能發生的問題。當計劃開展某項工作時,為了上級更好的決策,我們需要準備多份工作方案,現在你是否對工作方案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1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XX〕23號)及省、市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有關精神,提高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城鄉居民的身體健康,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自20XX年7月1日起開展檢測工作,為規范管理、落實職責、區鎮協調,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組織實施
由區農業局統一組織,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各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和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具體實施。
涉及農貿市場、屠宰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工作,各級工商、經貿部門要積極協助農業部門及檢測機構。
二、監測職責
(一)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負責對全區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屠宰場的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測,主要開展蔬菜農藥殘留、瘦肉精、氯霉素、孔雀石綠等檢測項目,重點檢測上市農產品。并對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進行技術指導、培訓及日常監督。
(二)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負責對轄區內生產、銷售的農產品的抽樣檢測,主要開展蔬菜農藥殘留和瘦肉精檢測,重點檢測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的上市產品。
三、監測方法
(一)實施例行檢測和隨機抽檢制度
各鎮(街道)自行確定轄區范圍內的例行監測點。每個鎮(街道)確定1個以上的農產品生產基地,1個以上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或超市(以下統稱為市場)和1個生豬屠宰場(無屠宰場的鎮、街道不用)作為例行監測點。各監測點應具有代表性,能反映當地蔬菜生產、銷售的基本狀況和質量安全水平。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定期對各鎮(街道)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市場進行隨機抽檢,原則上每周抽檢1至2個鎮(街道),每個鎮(街道)抽檢3至5個農產品生產基地或市場(不限于例行監測點)。
(二)監測項目
1、農殘檢測:依據季節選擇主要時令蔬菜品種作為監測對象,以當地當家品種或主要銷售品種為主,同時對最主要的3-5個品種進行全年跟蹤監測。原則上,瓜果類(茄果類、瓜類)、葉菜類(甘藍類、白菜類、芥菜類、綠葉菜類)、豆類為每次監測的必檢種類,分別占抽檢總數的30%、40%和20%左右,根莖類等其它蔬菜占10%左右。監測的蔬菜品種如因季節等原因,抽檢比例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
2、獸殘檢測: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對全區的生豬屠宰場不定期抽樣檢測。
3、水產品檢測:主要開展氯霉素、孔雀石綠等項目的快速檢測。
(三)監測數量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每周隨機抽檢:蔬菜樣2次、每次88個樣品,豬尿樣(或組織樣)1次,每次42個樣品。
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必須每天對轄區內農產品進行監測,對例行監測點每周抽檢1至2次。每次抽樣監測的樣品總數不得低于50個,其中生產基地抽樣監測數量約占60%,市場抽樣監測數量約占40%。
(四)判定依據和原則
區、鎮兩級檢測機構以定性速測為主,檢測結果按照國家有關農藥、獸藥殘留等檢測標準進行判定。需要定量檢測的,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送佛山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檢測。
四、結果報送與發布
鎮(街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例行監測結果要及時反饋給受檢單位,并以書面和電子文檔形式報送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匯總后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原則上每周報送2次,特殊情況及時上報。經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審定后,市場的監測結果可在市場公告欄發布,生產基地的例行監測結果可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及時將隨機抽檢及鎮(街道)例行監測結果報送區農業局。經區農業局審定后,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全區和各地的例行監測結果。
未經區農業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引用和公布監測結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各級農業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要落實專人負責。結合實際,抓緊制訂本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方案,保證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健全機構。各鎮(街道)要健全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建設,配備3至5名專職檢測員,并經培訓后持證上崗。檢測室要按100平方米的標準建設,儀器設備須按要求配置(詳見附件)。未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的鎮(街道)須在20XX年10月1日前建立。檢測站建立前,其職責由鎮(街道)農村工作辦公室承擔。
(三)搞好試點。從7月份起,以桂城街道、里水鎮為試點先行開展檢測工作。試點工作由區農業局組織,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協助桂城街道、里水鎮具體落實。
(四)強化培訓。承擔監測工作的具體檢測單位要加強隊伍建設,選配認真負責、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技術人員開展檢測工作。同時加強培訓,進一步提高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工作能力和檢測技術水平,做到持證上崗。區農業局負責組織鎮(街道)農產品質量檢測站檢測人員進行集中培訓。
(五)保障投入。各鎮(街道)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經費投入。
(六)規范管理。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負責對各鎮(街道)檢測站進行監測能力考核和監測結果集中審定,以確保監測工作科學、準確、公正。同時通過簽訂監測工作計劃任務書等形式,強化監督檢查,對違反有關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將嚴肅處理。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2
為進一步提高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確保農產品符合國家和國際質量安全標準要求,保障消費者權益,維護農產品質量安全信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503號令)和《山東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就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為目標,運用出口標準對生產源頭的倒逼機制,從規范農業化學投入品入手,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從根本上確保我區生產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打造環翠農產品質量安全品牌,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
(二)工作目標
到2009年底前,完成組織領導體系、農業化學投入品監控體系、出口農產品標準體系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檢測監控體系,建立質量安全風險分析與預警機制,制定推進區域化管理發展規劃、推進時間表及考核制度,全面啟動我區生產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并建成一定規模的標準化基地。
到20XX年,達到 “投入無違禁、管理無盲區、產品無公害、出口無障礙”目標,建設一批生產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在全區范圍內實現區域全覆蓋、農產品品種全覆蓋、從陸地到海上空間全覆蓋,從根本上確保我區生產與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
到20XX年,達到四個100%,即:全區農產品100%達到無公害標準,出口農產品100%達到目標市場要求,大宗農產品100%建立市場可追溯體系,優勢農產品100%使用統一標識代碼。
二、主要內容
(一)建立農業化學投入品監控體系。制定并完善農業化學投入品準許名單、登記備案管理辦法、專供管理規定、銷售管理規定和使用技術規范等規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農業化學投入品專營專供制度,加快完善化學投入品區專營、鎮(辦事處)配送、村直供的三級配送體系,確保農戶購買方便、使用放心。工商、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安監等部門要建立質量審核備案制度和稽查制度,嚴格控制農業化學品供給,規范農業化學投入品的使用。安監部門要對農業化學投入品中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實行登記備案,嚴把準入關;工商、農業、商貿等部門要對農業化學投入品銷售渠道進行清理,實行專營專供,嚴禁劇毒、違禁農業化學品流入市場;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等部門要對使用環節加強指導檢查,規范用藥,科學用藥。各鎮(辦事處)要采取切實有效的管理措施,督促企業和標準化基地做好農業化學投入品的進貨、銷售、使用及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流通過程記錄,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農產品發生質量問題的,按生產經營環節依次追溯質量責任。
(二)健全出口農產品標準體系。根據產業特點,引導出口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目標市場技術標準、規程,按照國際市場要求和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制定出口農產品產地環境標準、生產技術規程以及收獲、運輸、貯藏、包裝、標識等標準。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和流通企業開展質量管理(ISO)、良好農業操作規范(GAP)、良好生產規范(GMP)、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等體系認證。
(三)建立建全檢測監控體系。農業、海洋與漁業、環保、檢驗檢疫部門要對農產品產前土壤、水質、環境的本底進行抽樣檢測、評估;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檢驗檢疫等部門要在產中適時進行田間、養殖場采樣檢測、分析;檢驗檢疫部門要對產后的儲存、加工、包裝、出口等過程進行抽樣檢測、監控。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檢測協作,完善檢驗檢測條件,加大儀器設備投入力度,整合各部門、企業及社會檢驗檢測資源,加快農產品公共檢測平臺建設,逐步建立比較完善的農產品檢測監控體系。
(四)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工商、農業、海洋與漁業、畜牧等部門要聯合對各農業企業、種養基地和“三品”(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單位的產品進行統一包裝標識和編碼。各農業投入品銷售單位、種植養殖業者都要建立完善的記錄體系,包括進銷貨臺帳、生產日志、包裝標識、檢測報告等;對于發生問題的區域和企業,根據最初信息源立即啟動追溯程序,包括查找生產日期,確定種植養殖基地、代碼編號,通過查閱田間或養殖場管理日志、臺帳、檢測報告等分析原因,堅決做到 “六不放過”,即查不清原因不放過、查不出責任人不放過、不制定整改措施不放過、不落實整改措施不放過、對有關事故產品不處理不放過、對事故責任人不追究處理不放過,逐步建立以生產、貯存、包裝、流通、銷售為鏈條的農產品可追溯制度。
(五)壯大農產品龍頭企業。要提高農產品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指導企業嚴格按照目標市場消費標準組織生產和出口;加大對優勢企業的扶持力度,重點培育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帶動能力強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依托大型骨干企業建設區域性檢測中心,在做好企業自身產品質量檢測的同時,為周邊地區中小企業提供檢測服務;大力引進外資,充分發揮外資企業在農產品質量控制、檢驗監測、追溯制度方面的優勢,發展現代農業。
(六)加快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建設。在加強對“三品”認證單位監管基礎上,要結合實際,規劃建設具有區域產業特色的農產品標準化基地,并對每個基地建檔立卡。健全完善企業與基地、農戶及農業生產合作組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推進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整體合力。嚴格執行國家強制性技術規范,推廣國際通用的 “良好農業操作規范”,按照進口國的質量安全標準選用農藥、獸藥、漁藥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化學投入品,并嚴格執行國家關于用藥安全間隔期或休藥期的規定。對基地實行農資供應、技術指導、生產管理、質量檢測和收購銷售 “五統一”,建立健全生產記錄,實現基地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和產品的無害化、優質化。
(七)培育農產品出口品牌。要加快地方特色品牌培育,積極開展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地理標志品牌注冊;積極支持有條件的農產品出口企業和生產基地開展國際認證;綜合運用市場開拓資金、品牌建設扶持資金等多種政策手段,加大對優質農產品品牌的扶持力度。
(八)實施多元化市場戰略。要根據區域產業特點,搞好出口農產品的市場定位,采取差異化營銷策略,提高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在鞏固日韓傳統市場的基礎上,努力拓展歐美等重點市場,積極開拓東盟、中近東、獨聯體、南美等新興市場。同時,以培育地理標志品牌為抓手,以提供無公害農產品為目的,大力開拓國內市場。
(九)爭創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按照以企業為主體、以基地為依托、以標準為核心、以品牌為引領、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逐步形成 “公司+基地+標準+品牌+市場” 五位一體的區域化管理模式,積極爭創 “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按照“政府主導、國檢指導、部門聯動、龍頭帶動、全民行動”的模式,成立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組織實施。各鎮(辦事處)作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的責任主體,要根據各自農產品生產、加工特點,抽調骨干力量,成立相應機構,具體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的各項工作。要注重調動村委會、專業合作組織開展質量安全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建立以鎮(辦事處)為功能區域,以村和農業生產合作組織為基本單位的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網絡。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資金投入,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領導體系建設,配套相關基礎設施;支持檢驗監控體系建設,改善檢驗檢測條件;支持農業化學投入品追溯制度建設,對化學投入品配送體系建設給予扶持;支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建立農產品編碼制度;支持標準化基地建設,不斷加大以獎代補政策落實力度;支持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對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企業給予一定扶持;支持出口品牌建設,對獲得國家、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的,給予相應獎勵。
(三)加強風險分析與預警機制建設。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疫情疫病監控計劃,對農獸藥殘等重大質量安全隱患及時發布預警通報,并及時對質量安全體系進行完善。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對重大突發事件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有效防范進口國采取停止進口程序或封關等措施。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強信息共享,相互提供出口技術規范、國內外市場動態、生產經營者誠信狀況、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追溯狀況等信息。
(四)扎實搞好服務指導。農業局負責農作物病蟲害測報預報和防治處理技術指導等工作,組織編寫實用技術指導和宣傳普及資料,向農民發放 “明白紙”;畜牧局負責養殖動物的預防免疫、疫情測報和防疫工作,及時組織編寫預防及治療用藥技術指導和宣傳普及資料,向養殖戶發放 “明白紙”;海洋與漁業局負責水產養殖水生動物疫情測報,及時組織編寫預防及治療用藥技術指導和普及宣傳資料,向水產養殖業者發放 “明白紙”;威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搞好出口品種種植養殖基地的監督管理工作,包括技術標準培訓、發放 “明白紙”等;力爭多引導外地企業來我區建立出口農產品生產基地,出口企業向威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區農安辦申報出口農產品基地材料;各鎮(辦事處)要研究制定符合當地實際需要的指導服務措施,各職能部門、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要積極配合,在人力、物力、財力上積極投入,探索建立農產品規范化、產業化發展模式。
(五)認真搞好督查考核工作。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核體系,定期督導,強化考核。區農安辦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工作督查督辦機制,每月對各鎮(辦事處)及各有關部門、單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一次督導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專題通報,確保各項工作抓緊、抓細、抓出成效。
(六)切實加強宣傳培訓。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廣泛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采取舉辦實用技術講座、印發宣傳材料等多種形式,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的有關政策法規、生產技術規程、農業投入品安全使用要求等進行廣泛宣傳,引導涉農人員加強自律,增強全社會的質量安全意識。各職能部門要組織開展多層次的專業培訓,重點抓好部門管理人員、生產經營人員和農戶培訓,夯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基礎,切實提高區域化管理工作水平。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3
20XX年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年。為貫徹落實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視頻會議和市農牧業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的發展理念,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農牧業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監管能力和制度機制建設,切實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按照市農牧業局的統一部署,結合我縣實際,現制定20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施方案。
一、工作思路
全面落實區、市、縣三級政府及上級業務部門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安排和部署,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目標,堅持“管行業即管安全,發現問題是成績、消除隱患是政績,扶優、扶強、扶安全”的監管理念,從生產、監管兩端發力,推進質量興農,切實保障農業產業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組織結構
為做好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行動及監管工作,我局成立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成成員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三、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
(一)落實屬地管理責任。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地方政府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屬地管理責任。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納入縣、鄉(鎮)兩級政府績效考核范圍,建立健全考核評估機制,明確督查督辦措施。按照守土有責、黨政同責的要求,建立良好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環境,凡因編制、經費、力量配備和工作條件等方面保障不力,導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不到位,造成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的,要嚴肅追究責任。
(二)積極開展質量安全示范鄉鎮創建活動,經考核驗收合格,給于掛牌,并通過以獎代懲的方式給予一定的獎勵。縣農牧業局高度重視,鄉鎮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逐級落實監管責任,健全組織機構,要做到“機構、人員、辦公條件、設備、經費”五到位,扎實推進各項監管制度和措施的落實。年底,力爭全縣在2016年已創建2個示范鄉鎮的基礎上再創建2—3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鄉鎮。
(三)積極推進監管和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監管服務機構條件能力建設,年底前縣農牧業局要設監管股;鄉鎮監管站都要進一步提升正規化建設水平,要在機構、人員、辦公條件、設備和經費上保障到位;配齊行政村協管員,并落實協管員經費。分層次開展縣、鄉(鎮)、村三級人員培訓。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站20XX年底前要通過自治區“雙認證”。
(四)加大專項整治和農資打假力度。按照各級農牧業部門的部署,結合我縣實況,制定農資打假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要加強與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的配合,協調農牧業系統內各部門,圍繞重點行業、重點環節、重點領域有針對性的開展專項整治工作。要重點開展春、秋兩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違法行為。要繼續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提高農牧民識假辨假水平和自我保護意識,維護農資市場的秩序,為農牧民提供“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暢通農資銷售的主渠道。指導基層建立監管名錄,探索建立生資門店誠信檔案,探索守信褒獎、失信懲戒機制。健全基層日常巡查檢查工作機制,對風險隱患大和問題易多發地區加大執法檢查力度。
(五)穩步開展例行監測。各鄉(鎮)要積極配合自治區、市的監測和監督抽檢工作,重點抽檢監測的農產品以我縣生產、銷售量較大的蔬菜和水產品等為主導產業為主。蔬菜類主要包括番茄、辣椒、茄子、甘藍、大白菜、小白菜、生菜、菠菜、芹菜、黃瓜、蘿卜、馬鈴薯等,主要檢測農藥殘留等。水產品類主要包括鯉、鯽、草、鰱魚等常規養殖品種,主要檢測孔雀石綠、氯霉素、硝基呋喃類等藥物殘留。鄉鎮檢測室要配齊檢測設備(速測儀)檢驗檢測人員最少3人,加大培訓力度,制定檢驗檢測方案,認真做好抽檢工作,縣局將定期不定期進行檢查。從源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六)加快“三品一標”和追溯體系建設工作。以發展“三品一標”為抓手,推進綠色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生產,強化源頭管控,推動全縣綠色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示范基地和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工作,20XX年我縣爭取認證“三品一標”產品五個以上,借助自治區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平臺,20XX年我縣要確保8家規模化種植企業(合作社)納入追溯平臺管理。結合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同步推進產地證明管理辦法的實施,選擇條件成熟的龍頭企業、規模種植養殖園區、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牧場開展產地證明管理工作。
(七)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制定并下發《興和縣水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養殖生產單位數據庫、苗種生產單位數據庫。督促興和縣察哈爾(原衙門號)水庫從事漁業生產和旅游開發的承包方成立漁業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制定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職責明確到人,嚴禁事故的發生,同時要對其他小型養殖水面進行監管。
(八)妥善處置突發問題,堅持輿論監督常態化。按照積極預防、及時控制、消除隱患的方針,建立健全應急制度,完善輿情監測體系,細化應急預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要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解決,引導輿論,維護穩定。加強輿論監督與其他監督方式互相配合,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和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暢通投訴渠道,釋放群眾監督正能量,營造農產品質量安全人人關心,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20XX年是推進農牧業現代化“十三五”發展規劃的關鍵一年,又恰逢黨的“十九大”召開和自治區XX周年大慶,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作責任重大,全縣各鄉鎮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守土有責、履職盡責,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同時,各鄉鎮監管站把各自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方案報縣農業局。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加強績效管理,為推動我縣綠色農產品強縣建設和質量興農工作提供堅實保證。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現代農業建設的關鍵環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一手抓農產品質量監管,一手抓農業標準化生產,著力深化治理整頓,夯實工作基礎,健全工作機制,整體提升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總體目標
圍繞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總目標,認真組織實施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工程、農業標準化建設工程、農業投入品整治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提升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預警工程等“五大工程”,著力構建和完善我縣縣、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年底前100%實現涉農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機構全覆蓋。建立健全相關責任制度和監管制度,責任落實到人。加強專項整治,防御系統性風險。大力開展標準化生產,全縣蔬菜、水果農藥殘留例行監測、法定性監測合格率平均達到95%以上。
三、工作重點
(一)加強監管制度建設
1、落實責任制。進一步推動形成屬地政府統一領導、農業部門依法監管、其他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體系。積極推動地方行政一把手負總責制度,推動落實縣政府與鄉(鎮)政府簽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狀的工作。進一步落實縣農業部門在農產品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監管直接責任,落實縣農業局與鄉(鎮)推廣站、鄉(鎮)推廣站與相關生產者簽定質量安全監管責任狀的工作。
2、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縣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協調相關部門推行農藥經營備案、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和實名購買制度;推行農資管理信用評級、信息化管理制度;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產地準出和質量追溯管理制度。修訂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預案》。
(二)實施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工程,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基礎關。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普查,實施農產品產地土壤加密監測,深入“清潔田園”活動。
(三)加強農業投入品治理整頓及產地環境安全監管
1、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等行動。開展春秋兩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農藥市場監管活動、種子質量執法年活動、化肥打假專項治理活動、放心農資下鄉活動等。圍繞重點產品、重點區域、重點對象,加強農資市場監管,集中力量查處一批大案要案,堅決杜絕假種子、假農藥、假化肥坑農害農現象。
2、開展蔬菜、水果農藥殘留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按照“標本兼治、打防結合、屬地管理”的原則,采取日常監管、專項監督抽查相結合的辦法開展活動。繼續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貯存和使用高毒高殘留禁用農藥行為,以及非法制售假冒偽劣農藥行為和在水溶性肥料產品中違規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行為。以水果、蔬菜高毒農藥殘留問題為重點,強化農藥監督管理,嚴查、嚴打在蔬菜用藥中非法添加高毒農藥行為,嚴格遵守高毒農藥在蔬菜、果樹等作物上禁限用的有關管理規定。
3、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建設工作。主要創建內容為農產品質量安全機構、人員和經費的保障、各項監管和監測措施的落實、標準化的建設等。在創建過程中,要積極推進高毒農藥定點經營、農藥經營備案、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和產地準出管理。加強農藥使用管理和技術指導,嚴防超范圍使用農藥。落實安全間隔期、生產記錄制度,完善農業投入品使用記錄檔案。加快推廣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防治等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
4、開展農業產地與環境安全監管。開展產地環境質量監測,在主要農產品生產區域開展定期定點監測,掌握產地環境質量變化動態。重點摸底排金屬污染、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污染農田和水源狀況。加強農田污染應急預警工作,當發生農田污染時,要及時向當地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并做好應急處置工作,把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大力實施標準化建設
1、加快地方標準制定(修訂)。認真貫徹自治區級制定(修訂)的大宗和特色優勢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將標準集成轉化為符合當地生產實際的簡明操作手冊、生產日歷、掛圖等為主,讓生產者看得懂、學得會、好操作。
2、加快標準推廣。以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主體,以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為切入點,積極推廣“五個統一”,即統一品牌和包裝標識、統一生產技術規程和質量標準、統一建立生產檔案記錄、統一農業投入品采購使用、統一組織安全生產技術培訓管理措施。著力抓好農業部標準化示范縣、水果和“菜籃子”標準園建設。解決當前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促進長遠的產業升級。
3、加強“三品一標”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登記。加強“三品一標”認證體系建設,明確具體負責人。“三品一標”農產品基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數量要嚴格認證程序,實行數量與質量并存,強化質量。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證后監管,進一步落實生產制度、技術標準、檔案記錄、包裝標識、質量安全追溯等環節的管理措施。支持“三品一標”企業開展市場營銷和品牌宣傳,充分發揮“三品一標”增強輻射帶動作用,以品牌化帶動標準化、推進產業化。
(五)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的提升
1、建立和完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繼續完善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的建設,做到“六有”:即有機構、有人員、有職能、有場所、有設備和有經費。充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檢測人員,縣級至少設置5-6人以上,每個鄉(鎮)至少設置2—3名監管員,每個行政村至少設置1名農產品質量安全協管員。
2、加強監管機構能力建設。開展質量安全監管、檢測和資質認證工作。開展“懂政策、懂法律、懂技術、懂管理”的復合型農產品質量安全人才隊伍培訓。對在崗監管、檢測人員輪訓2次以上,縣、鄉監管、檢測和執法人員每人每年培訓40小時以上,提高我縣檢測人員的技術水平。
(六)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預警
1、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要嚴格按自治區農業廳有關文件的要求,完成本轄區內蔬菜水果生產例行監測任務。縣鄉兩級檢測站重在生產過程中的督導檢查和產品質量安全速測篩查,確保產地生產安全。進一步加強重要節假日、重要會議和重大活動期間的專項和突擊檢查,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2、加強預警分析和聯合執法。充分利用自治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平臺,整合監測資源,強化監測結果信息報送與共享,加強數據采集匯總分析,進一步提升監測預警能力。加強農業執法監管機構與檢驗檢測機構間的協調配合,根據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結果,加大執法查處力度,做到違規必查,違法必究。
3、加強應急處置和輿情監測。健全信息報送網絡,提高信息報送的時效性,確保問題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嚴格信息,決不允許擅自不客觀、不全面、不準確的信息誤導公眾。加強與新聞宣傳部門的信息溝通,充分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隊伍作用,加大正面宣傳,正面引導輿論。發生重大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事故的,要按規定和程序及時報告。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職責,確保監管有效實施。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生產經營者負第一責任,相關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的原則,縣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法人代表是所在轄區內種植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第一責任人,分管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領導是直接責任人。要認真履行職責,根據實際細化方案,明確工作進度,并加強檢查,確保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
(二)加強宣傳,確保良好監管氛圍。要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新聞媒體以及多種有效形式,廣泛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農業標準化工作相關知識,進一步增強農業生產經營者的質量意識。指導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科學用藥,合理施肥。加強對從事農業投入品經營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依法經營意識。
(三)加強部門協作,確保監管取得實效。要在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加強與食安、公安、工商、質監等部門配合,形成合力,齊抓共管,確保監管工作取得實效。同時,要加強系統內部的溝通交流,及時反饋好的典型及存在問題,遇重大案件及突發事件,要立即報告。
(四)保障經費投入
積極爭取本級政府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將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各項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進一步加大部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投入,特別是要保障縣鄉農產品質量監管所必須的交通工具、檢驗檢測設施設備和運行費用等投入,使各級監管、檢測、執法機構具備與履行職責相適應的工作條件。
(五)強化督查考核
繼續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納入各級政府績效考評范圍,分解、細化各項目標任務,實行“一票”否決制,做到年初有方案、年中有檢查、年終有考核,推進工作的落實。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5
為進一步提升全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能,建立健全科學、規范、高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機制,根據《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發》等相關精神,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省市縣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市政辦發〔20XX〕55號)、《西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市發〔20XX〕1號)、《周至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周政辦發〔20XX〕48號)及《周至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周政辦發〔20XX〕132號)相關精神,以條塊結合的網格化為載體,以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眾健康、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轉型升級為目的,完善鎮村分級負責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機制,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從而達到xxx鎮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目標任務
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條塊結合,以快為主的原則,根據我鎮區域劃分,將全鎮范圍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象實行網格劃分,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面、上下貫通、立體覆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格局。通過實施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消除監管漏洞和盲區,提升監管水平和效能。
(一)建立網格體系
在現有鎮、村的基礎上,按照“服務清晰、管理便捷、無縫對接、全面覆蓋”的標準,將全鎮設立鎮村兩級網絡體系,以行政村為基礎網格單元,以鎮為屬地網格單元,所轄區作為二級網格。
(二)建立健全組織機構。
鎮政府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其他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站辦所負責人為成員的xxx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格化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村委會為最基層一級網格管理機構,鎮為二級網格管理機構。
(三)明確各級職責。
一級網格中,各行政村確定1名村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員,承擔本行政村范圍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任務。負責收集、上報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信息;
開展田間地頭、種植養戶的督導巡查,重點對農藥、獸藥、種子、肥料、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嚴防禁用藥物和有毒物質流入產生環節;
監督指導產生經營者建立產生檔案記錄,協助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和執法等工作。
二級網格中,鎮負責農產品檢測、專項檢查、隱患排查及宣傳培訓;
組織開展日常監管及受理群眾投訴舉報,收集、上報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信息;
落實上級政府和監管部門布置的具體工作;
監督指導所屬行政村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建立轄區內農產品產生經營企業、食用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組織、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農資產生經營企業(門店)監管信息檔案;
按照關門前移和重心下沉的要求,確定并配備工作人員進入一級網格,包聯到行政村和具體監管對象。
三、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9月10前)。
鎮政府根據我鎮實際情況,制定xxx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召開工作會議,明確相關職責,制定相關制定,設計印制工作表格,規范工作流程,積極營造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管理氛圍。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11日至11月30日)。
一是鎮經發辦牽頭搭建二級網格,規范制定標準,督促制定一級網格建設。
二是鎮政府完善相關組織架構,確定納入網格化管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做到網格成型,人員到位。
三是以一級網格為基層,全面開展食用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組織、家庭農場、種植(養殖)大戶、農資產生經營企業(門店)等相關單位摸底調查和登記造冊,建立監管信息檔案,并逐級匯總到鎮經發辦,并上報相關部門。
四是全面一級、二級網格運行,組織重點檢查、檢驗運行效果,及時補充完善,使之迅速進行常態化。
(三)檢查驗收階段(20XX年12月份)。各村認真總結網格化管理實施過程中經驗和教訓,提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的措施,著力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鎮經發辦對全鎮推行網格化管理管理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和初步驗收,迎接上級相關部門的檢查驗收。
四、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鎮政府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其他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站辦所負責人為成員的xxx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格化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村委會為最基層一級網格管理機構,鎮為二級網格管理機構。
(二)分步組織實施。各村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創新管理機制,切實做到一、二網格組織機構、舉報電話、投訴舉報程序、網格分布及聯系領導,監管負責人、突發性事故等信息上墻公示,接受社會。同時各級網格都要確定1名信息員,具體負責網格管理和投訴舉報受理和日常工作聯系,按時完成xxx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建設既定任務。
(三)加強經費保障。
鎮政府大力支持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建設工作。認真落實網格化系統建設、運行管理及村級監管員工作補貼等經費;
探索和推行積極農產品質量安全質量監管與產業發展扶持聯動機制,加大經費投入。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四) 強化績效考核
推行網格化管理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質量監管的一項創新性工作,也是我鎮促進我縣創建國家食品安全城市的一項重要內容。xxx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網格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切實加大日常督促檢查力度,狠抓工作落實,強化績效考核,對工作不力的村和人員予以嚴肅問責。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6
為保證20xx年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順利實施,確保檢測結果科學、公正、準確,特制定本方案。
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目標
通過深入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掌握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狀況,并根據監測結果所反映出來的情況和問題,研究完善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措施,進一步提升我區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同時,通過監測工作及監測信息的發布,進一步加強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安全責任意識,引導人民群眾健康消費。2014年確保實現全區蔬菜、大米、水果農殘超標率(定性快速檢測法)控制在2%以內。
二、監測重點
20xx年在深入開展蔬菜農藥殘留監測的基礎上,對蔬菜、水果、大米生產基地進行農藥殘留與重金屬動態監測,對獲證“三品”農產品和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進行專項抽查,全面掌握全區農產品質量狀況。
三、監測方式
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采取定期定點抽檢與專項抽查相結合的監測方式。對蔬菜、大米、水果、食用菌等大宗農產品以定期定點監測為主;對在監測過程中發現有重大安全隱患的農產品、獲證“三品”農產品以及食用菌產品采取專項抽查的方式進行跟蹤監測。
被確定為監測點的單位應該積極配合,接受抽檢。凡拒絕抽檢的,該單位在該次抽檢中被定為不合格產品的生產或經營單位。
四、監測承擔單位
區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由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站承擔,各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由所在鄉鎮農技服務中心承擔。
五、監測任務
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站全年依法全面開展農產品質量例行(日常)監測工作,在各監測點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農產品農殘抽樣檢測,全區全年完成抽檢任務960個。鄉鎮農技服務中心負責所在鄉鎮農產品質量例行(日常)監測工作,全年完成抽檢任務480個。
六、監測種類
監測的'蔬菜種類在番茄、辣椒、茄子、黃瓜、苦瓜、西葫蘆、結球甘藍、花椰菜、青花菜、大白菜、普通白菜、生菜、菜心、蕹菜、芹菜、扁豆、荷蘭豆、四季豆和豇豆、食用菌中選擇。
監測的水果種類品種以生產的西瓜、桃子、李子、梨子、葡萄和柑桔為主。
七、監測項目和檢測依據
(一)檢測項目和方法
農殘快速檢測法。檢測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殘毒情況,執行ny/t448-2001標準。
(二)判定依據和原則
根據無公害農產品農藥殘留限量國家標準進行判定,所監測項目全部合格者,判定為“該批次樣品所檢項目合格”,有一項指標不合格者即判為“該批次產品不合格”。
八、監測結果報送
鄉鎮農技服務中心將開展例行監測工作的結果每月底用電子郵件、傳真或規范文件形式報送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站。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7
為切實保障20xx年春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止發生重大農產品安全事故,確保人民群眾度過喜慶祥和的節日,根據全市春節期間市場供應及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工作會議的精神,結合工作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嚴格做好信息核實。各縣(市)區、開發區農業主管部門要開展對春節期間有上市蔬菜、瓜果的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核實工作,掌握生產基地名稱、主要上市品種、面積及春節期間的上市量等信息。
二、嚴格落實日常檢查巡查。一是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網絡化監管,明確上市蔬菜、瓜果生產基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責任人。二是落實對有上市蔬菜、瓜果生產基地的日常檢查,每周不少于1次,重點檢查農業投入品使用情況、生產記錄、農業投入品檔案規范填寫情況,特別是農藥安全間隔期執行情況。認真填寫巡查、檢查記錄,對存在的問題落實整改。
三、嚴格質量安全檢測。一是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負責區域內春節期間有上市蔬菜、瓜果的生產基地進行質量安全抽檢,生產基地及上市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實行全覆蓋,每周抽查不少于1批次。二是縣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站在鄉鎮抽樣檢測的基礎上,對轄區內有上市蔬菜、瓜果的生產基地,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覆蓋率不低于x%,每周抽查不少于1批次。三是市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主要負責對城區春節期間有上市蔬菜、瓜果的生產基地,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覆蓋率不低于x%,春節期間抽檢不少于3批次。
四、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根據市政府會議要求,全市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在春節期間開展為期一個月(2月3日至3月3日)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活動。市農委將對各縣(市)區春節期間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情況進行督查。各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春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方案,并針對性的開展檢查活動。
五、做好信息報送工作
各縣(市)區將生產基地情況統計表(見附表1)加蓋公章后,于2018年2月9日下午下班前報送到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并將電子檔發送至郵箱。各縣(市)區將農產品抽檢情況周報表(見附表2)于每周五下午下班前報送到市農委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8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評價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掌握動態變化、排查風險隱患、落實監管責任、提供決策依據的重要技術手段和措施。為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農業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國務院和農業部關于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工作要求,著力開展機構考核、技術培訓和能力驗證,提升檢測機構能力建設和檢測人員技術水平;明確責任,落實經費,確保工作正常運轉;充分發揮農產品質檢機構技術作用,按照省市縣聯動互補、檢打聯動的原則,對大宗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進行重點監測,對農產品生產過程及收儲運環節進行重點監督抽查,對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影響因素進行排查評判,全面掌握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排查風險隱患,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有效依據。
二、目標任務
20XX年,基本完成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考核和復核工作,完成國家規劃建設的54個縣級農產品質檢站建設項目驗收。著力提升檢驗檢測能力,省市縣加強分層級的檢驗檢測技術培訓,全年培訓不少于2800人次;強化市州定量檢測和縣市區快速檢測技術能力驗證,盲樣考核合格率分別不低于70%和80%。擴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品種、范圍和頻次,監測對象覆蓋全省蔬菜、水果、茶葉、食用菌、稻谷等主要農產品,省級監測不少于3000批次;市州監測數量不少于1000批次,其中定量監測不少于400批次;縣市區監測數量不少于3000批次;鄉鎮監測數量不少于500批次。
三、工作重點
(一)完善例行監測制度,科學評判質量安全狀況
省市縣三級按照聯動互補原則,合理安排,各有側重,分別對轄區內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和市場的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開展例行監測,確保每次監測抽樣地點互不重復。省級與農業部例行監測時間、數量和要求基本保持一致,重點監測14個市州農產品商品生產基地、大型批發市場和超市,全年按季度開展定量監測,共監測蔬菜1800批次、水果560批次、茶葉172批次、稻谷200批次。市級重點監測本轄區內主要供市生產基地、中小型批發市場、超市及農產品收儲運環節的蔬菜、水果和茶葉等主要農產品,全年監測不少于4次,以定量檢測為主,數量不少于400批次。縣級重點監測本轄區內較大規模生產基地、農貿市場及農產品收儲運環節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以快速檢測為主,數量不少于2000批次,具備定量檢測能力的縣市區定量檢測不少于100批次。
例行監測信息由各級農業部門以書面形式加蓋公章通報,同時報送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同級人民政府和食安辦成員單位及相關領導,同時通過農業信息網公開。
(二)突出重點開展監督抽查,檢打聯動解決突出問題
以重大節假日和重要活動期間為重點時段,以蔬菜、水果、茶葉、稻谷規模化商品生產基地為重點區域,以例行監測發現問題較多的農產品為重點品種,以禁限用農藥及例行監測中檢出率較高的農藥品種為重點項目,以投訴舉報為重點對象,以應對突發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需要為補充,以集中行動為主要形式,深入農業生產一線,突出重點開展監督抽查,實施檢打聯動開展整治,及時處置問題和督促整改。全年省級監測數量不少于400批次,市縣鄉監測數量分別不少于600批次、1000批次和500批次。
監督抽查信息由縣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發布、通報,一般的、涉及到本行政區域內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息,及時通報同級食安委(辦)成員單位,并報送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發現涉嫌犯罪的,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通報同級公安機關;對檢出國家禁用農藥及非法添加物質的,同時報送本級政府和上級行政主管部門;涉及外省的信息,逐級上報,由省農業廳統一通報。
(三)加強風險排查和研判,開展質量安全風險評估
省級針對影響我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危害因子和潛在隱患開展風險排查和風險評估,由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組織,委托農業部風險評估實驗站(室)承擔。采取調查研究、隨機抽樣、資料分析等方式,對影響全省大宗消費農產品生產、收購、貯藏、運輸、保鮮等環節質量安全因素開展排查和進行動態跟蹤,分析研判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因子及其影響范圍、環節、趨勢和程度,建立湖南農產品質量安全危害因素目錄,提出防控意見和建議,為科學指導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提供決策參考。風險評估和風險排查信息原則上不對外部公開,必要時報送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局和省政府、人大、政協及相關領導。
(四)強化能力素質提升,推進農產品質檢機構建設
大力提升質檢機構能力,督促國家規劃的縣級質檢機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和設備集中采購進程,按照設計批復的期限完成建設驗收并盡快發揮效益。年內完成對株洲、湘潭、常德、郴州、衡陽、邵陽、婁底、張家界、湘西自治州等9個市州農產品質檢中心和10個一期規劃縣級質監站的機構考核,保證檢測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合法性。開展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技術能力驗證,上半年對市級農產品質檢機構和已建成運行的縣級農產品質檢機構進行定量檢測能力驗證,對其它縣市區農產品質檢機構進行快速檢測能力驗證,檢驗各級質檢機構技術水平,提升質檢機構整體能力,為發揮技術支撐作用奠定基礎。
按照“分層負責、分類實施、突出重點、注重實效、整體提升”原則,以質檢機構管理和檢驗檢測技術培訓為重點,以《基層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讀本》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基礎規范》為基本教材,以集中授課和跟班帶教為主要方式,分類別、分步驟、有計劃地開展培訓。省廳負責市縣質檢機構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培訓,委托基礎條件較好、檢測水平較高、獲得“雙認證”的檢測機構跟班帶教培訓技術骨干;各市縣負責培訓本級和轄區內檢驗檢測人員,完善檢測人員職業操守、工作能力、質量意識和法律知識等考評,全部經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合格發證,持證上崗,大力提升檢測素質。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分工。各地要按照省廳要求和例行監測計劃(見附件1),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工作方案和監測計劃,認真組織實施。要積極爭取各級政府支持,按照績效評估指標要求和開展工作需要,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保證監測工作正常開展,確保檢驗檢測工作有序運行。
(二)加強監測規范。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全力支持省級例行監測工作,在監測抽樣的過程中給予支持和協助。同時,合理部署本級監測抽樣點,確保樣品真實性和代表性。各任務承擔單位要加強質量控制,完善質量手冊,嚴格按照抽樣規范和檢測標準開展檢測工作,嚴肅工作紀律,確保檢測結果的科學、公正、可靠,同時做好檢測結果的上報、反饋與保密工作。
(三)加強考核督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結果已列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明確要求蔬菜、水果農藥殘留的省級例行監測合格率均達96%以上且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省廳將加強對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檢查力度,采取發督辦函、現場整改等形式,進行跟蹤督查,及時通報情況,實施考核評價(考核評價表見附件2)。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單位,給予表彰和支持;對工作落后、沒有達到考評目標的進行通報公示。
(四)加強結果運用。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抽樣檢驗信息報告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管理辦法》要求,按程序規定發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信息。同時,加強監測結果綜合運用,建立聯系和會商制度,查找分析問題及原因,跟蹤督辦,及時整改;加強檢測和執法有效銜接,檢打聯動,嚴厲查處。承擔監測任務的農產品質檢機構要按照相關規定,將檢測結果和分析報告按時報送下達任務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檢測過程中遇有問題,請及時與廳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聯系。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9
20XX年元旦和春節(以下簡稱“兩節”)即將臨。根據省農委部署,為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消費安全,讓廣大人民群眾度過一個快樂祥和的節日,現結合我市實際,就做好“兩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履行監管責任。
元旦和春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兩節”期間農產品購銷量大、消費旺盛,也是風險集中、問題易發多發時期。從即日起至2018年2月底,各縣區農業部門和委屬相關單位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組織領導,認真履行職責,采取有力措施,主動加強與食藥、公安等部門銜接配合,全力以赴抓緊、抓實、抓好,確保“兩節”期間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和社會熱點問題。
二、突出頭監管,加大專項整治力度。
各縣區農業部門和委屬相關單位要從農資市場治理、生產過程管控、質量監測檢驗、質量安全追溯等關鍵環節入手,針對轄區內種養基地和生豬屠宰場,加大風險監測和巡查檢查力度,全面排查風險隱患,防患于未然。要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深入開展農藥、“瘦肉精”、生鮮乳、獸用抗生素、生豬屠宰、水產品“三魚兩藥”等專項整治,嚴厲打擊違法使用禁限用農藥和非法生產經營假冒偽劣農藥行為,飼料中非法添加、養殖環節飼喂、收購販運過程中使用“瘦肉精”等違法行為,生鮮乳生產、收購和運輸過程中各類違法違規行為,生產銷售禁用和假劣獸藥、超劑量超范圍濫用獸藥等行為,私屠濫宰、收購和屠宰病死畜禽、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等行為,非法使用孔雀石綠、硝基呋喃類藥物等違禁物質行為。對于檢查檢測發現的不合格產品,要追根溯,及時查清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跟進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切實做到有案必查、查必到底,絕不給違法違規者留有可乘之機。
三、強化宣傳培訓,科學引導生產消費。
“兩節”期間,各縣區農業部門和委屬相關單位要積極組織農業生產技術人員,深入基層,加大對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宣傳培訓和指導力度,督促指導生產者規范生產、安全收獲,嚴格遵守安全間隔期(休藥期)規定,嚴把產地準出關。要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宣傳媒體,通過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廣大消費者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和安全消費知識,提高消費者自我防范、自我保護意識,促進安全優質農產品生產銷售,努力營造安全生產、安全消費良好社會氛圍,從頭上保障城鄉居民飲食安全。
四、嚴格值班值守,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兩節”期間,各地要采取多種方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一是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應急預案和應急機制,切實強化對農產品突發事的防控力度;二是要暢通信息渠道,落實工作責任,強化節日值守(市農委元旦、春節期間值班電話:xx),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積極做好突發農產品質量安全事的應對準備;三是要加強對各類信息的動態監測預警,確保問題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特別是加強對一些負面報道的跟蹤分析,對一些不實、惡意炒作報道,要主動應對、妥善處理,減少負面影響。對發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突發事,要及時上報、快速響應,迅速查明問題頭并妥善處理,堅決防止事態的擴大和蔓延,確保“兩節”期間生產和流通秩序穩定。
請各縣區農業部門和委屬相關單位將“兩節”期間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總體開展情況,于2018年月2日前報送市農委質環辦。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 篇10
為進一步加強農業安全生產工作,防止重特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根據省農業廳《關于印發省農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按照縣農業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會議部署,結合我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圍繞全縣農業安全生產“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著眼于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檢查長效機制的建立,切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通過大檢查,全面摸清安全隱患和薄弱環節,落實責任、認真整改、健全制度,徹底排除重大安全隱患,全面提高農業安全生產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發生。
二、檢查范圍
檢查涵蓋農產品生產領域和農業企事業單位。重點檢查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中農藥及農藥使用、“瘦肉精”、獸用抗菌藥、農資打假、茶葉農殘超標和病死豬違法銷售等專項整治情況。
三、檢查內容
1、農藥及農藥使用專項整治:重點檢查農藥的日常監管、執法查處、培訓宣傳等方面內容。
2、“瘦肉精”專項整治:重點檢查“瘦肉精”的飼料環節、養殖環節、收購販運環節、屠宰環節等方面內容。
3、獸用抗菌藥專項整治:重點檢查獸用抗菌藥中的經營環節、使用環節等方面內容。
4、農資打假專項整治:重點檢查農資產品的市場監管、分類管理、案件處理等方面內容。
5、茶葉農殘超標專項整治:重點檢查茶葉的農資經營、安全生產、產品檢測、質量管理等方面內容。
6、病死豬違法銷售專項整治:重點檢查病死豬的產地檢疫、無害化處理、違法查處等方面內容。
具體評價細則詳見附件。
四、檢查方式
1、組織機構
縣農業局成立農業安全生產大檢查督查組,下設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大檢查督查小組,掛靠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組織指導和監督該領域大檢查工作。
2、檢查辦法
檢查評分包括各職能單位的自查得分和督查小組對各工作落實情況的督查評分,最終得分由督查小組根據自查得分(占總分40%)和檢查評分(占總分60%)相結合計算,實行100分制,分為優秀、合格、不合格三個等級。合計總分90分以上為優秀,70分-90分為合格,70分以下為不合格。所轄地域發生農產品質量安全重大事件的直接定為不合格(詳見附件)。
五、檢查時間
20xx年8月1日至9月25日。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7月31日前)
(二)組織實施階段(20xx年8月1日至9月20日)
各職能單位要組織人員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內的歸屬職責進行全面大自查,并做好自查評分,形成自查報告于9月1日前上報到督查小組。督查小組將于9月5日至9月15日組織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存在的安全問題進行督查檢查。
(三)總結上報階段(20xx年9月20日至9月25日)
督查小組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領域大檢查情況進行全面梳理匯總后上報縣農業局農業安全生產督查組,并建立長效機制。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農產品質量安全實施方案04-10
2022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施方案04-08
農產品質量安全項目實施方案(精選14篇)04-26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計劃01-11
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實施方案(通用8篇)04-07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責任書05-20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方案04-08
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方案(精選5篇)04-06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總結 -總結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