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調研計劃(精選10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來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計劃吧。那么計劃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課題調研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課題調研計劃 篇1
指導思想
關注學生對STSE的認識和生活實際能夠啟發學生的對生活的熱愛,對科學、技術、社會的認識,啟發并穩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學習的進取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關鍵。經過對課題的調研,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很大發展,個性特長得到充分展示,促進教師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調研目標
1.轉變教學思想和觀念,理化生教師要積極參與教學設計的優化,課堂教學中滲透STSE,同時也可把課堂拓展到課外實踐中去,讓學生在課外實踐中獲取知識,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
2.關注理化生教學的本源和靈魂。在義務教育人教版課程中,物理教材中設計的STS科學技術社會,化學教材中設計的化學技術社會,生物教材中設計的科學技術社會,使其在理化生教育教學中的功能更強、作用更大、效果更好。充分挖掘滲透STSE教育帶來的教學效益。
3.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把目光從教學轉向學生的發展,轉變教學策略。教師必須要思考,自我能為學生供給什么樣的教學資料,怎樣優化和創新教學設計,這些做法對學生今后的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提升教師自身的教研和教學本事。此刻的教學已經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落實學科素養需要理化生教師具備課程意識、學科意識、教學意識,提升教材的整合本事、教學框架的建設本事,新課程倡導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調研理化生課堂教學滲透STSE的教育,讓理化生教師站在科學、技術、社會發展的最前沿,不僅僅能夠提高理化生課堂教學效能,并且還有益于提高自身的本事素養,將成為理化生教師成長的助推器。
階段安排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19年10月—2019年11月)
籌備立項及開題論證階段,采用文獻法和調查法對提出的課題背景及調研的必要性進行論證,學習與本課題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認識,完成申報工作。
①設計課題,初步制定實施方案,組織開題會。
②組織與培訓課題調研人員,提高思想認識。
③落實任務,制定中學理化生工作坊課題調研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19年12月—2020年8月)
制定實施方案,深入課堂實踐調研,提煉典型案例,進行討論交流,不斷修正和完善實施方案,舉行示范觀摩研討課,并做好資料的整理和階段小結。
①各位調研成員對本校初中理化生課堂教學現狀進行前期調查,撰寫《初中理化生課堂教學現狀調查分析》
②在理化生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滲透STSE教育的方法調研進行理性分析。
③教學設計和優化過程中,如何激發學生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環境意識方法和策略,注重學生的課外學習和課外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20年9月—2020年10月)
匯編調研文集,教學案例,展示調研成果,完成結題報告,做好鑒定準備。
①整理前期優秀個案、教學設計、教學案例等作品。
②反思調研過程,整理調研相關資料,撰寫結題報告。
調研措施
1、成立課題組、有組織、按課題實施方案有計劃的進行課題調研。
2、組織教師不間斷對的學習,把教師的自我學習和課題組組織的集中學習、外出學習相結合,大范圍收集信息,利用因特網資源,專家資源和其他子課題調研資源,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3、要求各科調研成員,調研教材和課標弄清設計STSE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主動優化教學設計,要有創新的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讓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4、要求各科調研成員,調研此刻的理化生課堂教學現狀如何在理化生課堂教學中滲透STSE,激發學生學習理化生學科的進取性,讓學生認識科學課程的目標不僅僅是科學知識,還要注重自身的科學素養的提高,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功能。
5、立足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要勇于實踐,努力探索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STSE的方法和技巧,對學生的學習有極大幫忙,從每一節課做起,并注意積累實驗的原始資料,要經常和學校教師、課題組其他教師交流課題調研過程中的得與失,互相學習,資源共享,共同提高。
6、結合課題調研,進取組織和開展以理化生的課外實踐活動,如:課外閱讀科普知識、課外調查,課外參觀和學習等活動。
7、及時總結和反思,推進課題調研順利進行,并不斷地深入。
任務分工
xxx:課題負責人,主要職責:完成課題規劃和課題立項申請報告,課題實施方案的設計和開題報告,全面負責本課題的調研進程,總結整理本課題的調研成果,撰寫結題報告。
調研成員的職責:具體實施行動調研,并積累典型案例和經驗,收集第一手資料,進行反思調研,提煉調研成果,并將成果及時運用于教學實踐,讓學生及時收益,并提升自我的業務素質,具體分工如下:
xxx:物理課堂問卷調查及分析報告
xxx:整理化學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
xxx:化學課堂現狀問卷調查分析和調研報告
xxx:整理物理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
xxx:收集各項文檔、影像資料
xxx:化學課堂問卷調查及分析報告
xxx:生物問卷調查及分析報告和整理生物教學設計和教學案例
課題調研計劃 篇2
課題調研目標
1、摸索出藝術特色走廊環境的教育功能。
2、力爭建構彰顯本校藝術特色的學校走廊環境。
課題調研資料:
學生的年齡特點不一樣,結合教學樓的功能,對主題走廊進行藝術性設計和裝飾,可設計不一樣主題資料。
調研步驟:
達成目標及調研資料:學習有關理論,分析本校藝術教育和學校走廊文化現狀,進行有關學校走廊文化建設的調查,明確發展目標,制定課題方案。
調研措施:
1.自身加強業務學習、提升理論水平、收集有關藝術特色學校走廊文化建設的理論和經驗文章,切實轉變教育觀念,認識藝術特色學校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動、自覺地開展課題調研工作。
2.落實走廊環境創設調研方案,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成果展示與交流會。
3.尋找藝術特色走廊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學校走廊環境的創設應讓學生積極參與,我們應在有限的走廊環境中,充分發揮它的優勢,注重整體的藝術效果。一方面以學校《貝殼苑》校本課程為指引,使各種小貝殼成為藝術想象和審美創造的重要素材,裝點走廊。
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一樣,能夠結合學校的各項調研活動,體現各學科的特點及學科的整合,設計不一樣主題的走廊、過道,如小小書畫家長廊、科技長廊、海防長廊等,使其散發濃濃的藝術氣息;使學生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開闊視野,提高自身審美本事。
課題調研計劃 篇3
一、課題基本情景
1.課題名稱: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調研與實驗
2.課題來源:xx市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課題批準號:KES016)
3.課題調研類型:應用調研
4.課題負責人:xx市教育科學調研院xxx
5.實驗時間:20xx年至20xx年
二、為什么要進行這項實驗(課題的提出)
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學習方式的轉變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征。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構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自然成為這場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
(學習方式基本概念和轉變學習方式的重要性略)
所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指從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轉變。其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實踐都是重要的學習方式。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展,人們對學生學習方式的理論調研日漸增多,但怎樣把這種新的教學理念轉變為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步驟,使基層中小學教師便于操作和評價,真正引導學生在學習方式上產生實質性的變化。
這不僅僅需要理論的研討,更需要具體的實驗。本課題計劃在理論調研的同時,調查中小學生的現有學習方式,并進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實驗,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供給可資借鑒的經驗。
三、課題調研假設
本課題調研的二年的時間里,也正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我市逐步推廣的時間,本課題主要到達如下目標:
1.經過理論方面的調研,發表一些有價值的關于學習方式的論文和實驗報告,以此來指導實驗的進行和新的學習方式的推廣;
2.經過實驗,探索出適應新課程理念的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3.經過以上的調研和實驗,使實驗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本事有明顯提高,為新課程在我市的推廣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課題調研的基本資料和思路
本課題的調研和實驗計劃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在理論方面進行學習方式的系統調研
經過文獻調研法搞清學習方式的概念、范疇、作用,把傳統的學習方式與新的學習方式進行比較調研;經過調查法了解xx市中小學生現有學習方式及存在問題,提出轉變學習方式的目標、步驟和預期效果。
2.進行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實驗
課堂學習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主要場所和途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方式。
比如,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講,不可能有時間和精力自主探究學習。所以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我們計劃在實驗學校首先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使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激發者。
其次在課堂教學中限定教師講授的時間,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較充分的時間和學習的主動權。
第三,在調研教師教學方式的同時,同時調研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做到教師少教,而學生能夠多學。
3.進行在計算機環境中學習的實驗
隨著我市辦學條件的改善,許多學校已經有了學校網和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設備。計算機將成為學生探索知識的有力工具,改變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教育的技術化趨勢,成為近年來教與學改革的熱點。
隨著教學中的技術含量的提高,電腦、網絡技術等成為學生學習手段之一,學生能夠自我經過各種現代化手段和媒介獲得信息,進行思考活動。我們計劃在有條件的實驗學校中進行計算機環境中學習的實驗,探索這方面成功的經驗和方法,為其他學校供給可資借鑒的經驗。
五、實驗的組織形式
本課題組由教育理論工作者和實驗教師組成,理論調研部分由課題組負責人xxx負責,問卷的調查和組織由津南區教科室諸金英和大港二中劉志奇負責,實驗部分由大港二中劉志奇具體負責。我們計劃在大港二中進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實驗,因為大港二中(初中)已經進行了課程改革。
六、實驗的實施步驟和方法
(一)實驗的步驟
1.撰寫調研和實驗方案(20xx年1-2月)
課題調研方案由xxx負責撰寫,課題實驗方案由劉志奇負責撰寫。每個實驗教師根據課題組的要求寫出本學科具體的實驗方案。
2.實驗的實施和總結(20xx年3月--20xx年10月)
(1)實驗教師根據本學校的實驗方案開始實施(包括理論的學習),實驗教師可邊學習邊實踐。從20xx年春季學期開始到20xx年暑假,各實驗小組每學期末都要寫出階段實驗報告,總結一學期來的實驗成果,研討存在的問題,寫出下學期的具體實驗方案。
(2)20xx年10-12月,各實驗小組撰寫實驗報告,課題組匯總各實驗小組的成果,撰寫本課題的調研報告,理解xx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專家鑒定。
(二)實驗的方法
嚴格的教育實驗應采取對照實驗法,即在平行年級中設置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實驗班和對照班分別采取不一樣的教育教學方法,以觀察實驗的效果。這樣能保證實驗的信度和效度,說服力強。
七、預期的調研成果
課題組計劃在兩年的時間發表和出版相關的論文和著作,指導實驗教師的實驗工作。20xx年底撰寫《調研報告》,準備理解xx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專家鑒定。
課題調研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園工作管理規程》和《幼兒教育綱要》為指南,進一步落實《規程》、《綱要》精神,探索調研花木生長發展過程,讓課程生活化、游戲化是全面貫徹《綱要》的需要。創造環境,尊重兒童心理發展的外部表現,為兒童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其成長。同時引導教師在豐富多彩的花木世界實踐中,獲得更科學的調研兒童、觀察兒童的技巧,促進其專業發展,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創造潛質,為兒童一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通過課題的實施,運用適宜的有效環境,豐富的花木探索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教育對象施加影響,使幼兒能積極主動獨立地參加調研活動,在調研活動中感受創新的樂趣。具體包括:
1、對探究花木活動感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主題。
2、積極參與活動環境的創設與活動材料的制作,會選擇運用相應的材料。
3、在探究花木活動中主動與他人交往,逐漸學會與同伴協商分配角色,會合作。
4、能主動參與活動評價,會解決活動中碰到的困難,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要求
5、提高教師的素質:通過課題調研提高實驗教師的探究花木活動指導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三、工作重點
1、培訓實驗教師,組織組成員學習有關理論文獻資料。
2、制訂實驗計劃和實施方案,成立課題指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3、收集資料、分析現狀,撰寫調查報告分析現狀,完成調查報告。
4、進行前測,實驗班調查幼兒喜歡的探究花木活動種類、活動材料、及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評價。根據前測結果,初步確定幼兒園活動的教學目標體系。
5、初步確定幼兒園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教學方法和途徑。
6、初步確定幼兒園探究活動的有效教學評價策略。
四、本階段主要調研內容
1、各階段幼兒喜歡的花木種類、花木顏色以及發展現狀。
2、各年齡段幼兒在探究中創造性思維發展的特點和表現。
3、游戲環境的創設與幼兒創造力發展的關系。
課題調研計劃 篇5
一、 調研的課題:
《小學語文誦讀教學調研》。
二、調研目的:
通過參與課題研討課活動、撰寫論文、教學設計、調研心得等多種方式,探索出相關誦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使學生在良好的誦讀中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并使自己在課題實驗過程中迅速成長。
三、調研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及誦讀教學的有關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認真學習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認真學習國內外誦讀教學方面先進文章,盡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系實際, 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致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調研過程,在課題組調研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調研能力。
四、本年度具體工作安排計劃:
三月份:
(1)學生誦讀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調研,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制定個人課題調研計劃,明確調研內容。
(4)參加課題研討活動。
四月份:
(1)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參加課題研討活動。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豐富個人博客。
五、六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誦讀教學論文,參加論文評選活動,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5)總結本學期課題調研成果,找出不足。
課題調研計劃 篇6
一、課題名稱: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個性化表達
二、課題的提出:
多年來,小學語文教學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使閱讀教學走進了一個繁瑣分析、機械訓練的怪圈,學生只是被動地聽,沒有機會發表自己的閱讀感受、體會和見解,更談不上從閱讀中積累自己喜歡的東西,這使學生的表達倍受困惑。
與此同時,作文教學又遠離兒童的生活,一些作文教學觀念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還沒有擺脫原有作文教學費時、高耗、低效的弊端。在作文教學調研上依然沿用傳統的思維方法,重視對作文教學各個部分進行個案調研,忽視了作文教學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的探討,學生完全是為老師布置的任務而作、為應付考試而作,下筆時往往感到“無話可說,無事可寫”。
《語文課程標準》已把語文實踐活動和語文積累放在了小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為了讓學生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掌握積累語言方法,充分積累,全面積累,并自由表達,主動用自己的方式說自己的話,抒自己的情,寫自己獨特的見解,真正將習作作為自己的發展需要、成長需要。我提出“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個性化表達”這一調研課題,旨在進一步以作文教學為重點,拉動語文整體改革,從而加強語文實踐活動,充分張揚學生個性,還真實于學生,讓表達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確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理論假設:
“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個性化表達”以“大語文”觀、素質教育觀為指導思想,用立體化的、科學的訓練模式,開放的、靈活多樣的活動,全方位地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養成廣泛閱讀、全面觀察、處處留意、時時思考、主動記錄的良好習慣,從課堂到課后,校內到校外,將習作生活化,生活習作化,讓學生感受習作的樂趣。使學生情動詞發,敘童趣,抒童情,寫童真,勇于創新,張揚自我,從而活化語文教學,深化能力培養,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促進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其調研的理論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文課程標準》理念
《標準》指出:“語文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時強調“寫作教學應該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手,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情感。”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生積累與寫作中堅持個性化之路,才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自由發展的環境中成為個性特色鮮明的學習者,學會學習,學會發展。
(二)《小學教育學》理論
教育學理論指出:“同一年齡段的少兒在身心發展上存在差異。不同的個性特點,表現了兒童未來不同的發展趨向。”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在寫作教學中,“對這些個性特點因材施教,便可使學生成為學有專長,富于個性的人才。”
(三)名人名家教育思想。
①中共中央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強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相應的條件……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使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發展。”要實現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其基礎就在于學校教師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與條件,在于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而習作能力的培養也應體現這一精神。
②英國教育家洛克說過:“每一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不相同,正是他們無時無刻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能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精彩。”學生具有不同的個性,只有尊重學生個性,他們才會樂于去學、去寫,也才會養成健康的人格。
③現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善讀未寫書,不進圖書館,閱覽室,萬物皆書卷”。天地萬物都是閱讀的好教材,只有善積累,才能為寫出獨具個性的文章奠定扎實的基礎。
④語文學家呂叔湘說:“語文跟別的課有點不同,學生隨時隨地都有學語文的機會:逛馬路,馬路旁邊的文告牌;買東西,附帶的說明書……到處都可以學習語文。”只有讓學生獨具個性的感官去觀察社會、生活中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學生的習作才會有新意,有個性。
四、調研目標:
1、該調研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樹立育人觀念,培養出對知識能主動學習,靈活使用且具有健全人格的素質型人才;構建教學新格局,通過系統的、開放的實驗,使學生主動積累,自由表達,確實為樂于表達而習作,逐步形成個性化的習作品質。
2、探索一整套科學的調研體系,構建課題自身的理論體系。
五、調研方法:
調研對象:小學中年級
具體設想如下:
1、從學生興趣入手,廣辟閱讀資源,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積累具有個性化語言特點的材料.“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講的是積累對于創作的重要性。小學生的習作更需要大量的語言積累和生活積累,并在積累中進步。語言積累只能通過有聲語言和閱讀獲得。有聲語言積累往往在人與人的對話中無意識便獲取,閱讀積累則主要來自書籍和網絡。
現代的書籍和網絡信息多如牛毛,個人無法完全獲悉,因此必須講究閱讀方法。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去讀,讓他們能巧妙運用選讀、速讀、跳讀、精讀、批注、筆記等方法,還要給學生創造大量的閱讀條件,建設班內小書架,開放校閱覽室,與某些圖書館友好聯絡,鼓勵同學間書籍推薦和互借,開展班內和小組閱讀交流會、精彩片段賞析,讓學生有機會閱讀,樂于閱讀積累。
2、優化開放閱讀教學,讓學生自由地在讀中學寫。在閱讀中、生活中搜集積累語言,主動地在寫中鞏固自己的語言,培養學生主動收集有關課文資源的資料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感悟語言,把語言描述的情境,表達的意思既能概括化,又能具體化;要能把語言還原于生活,發表一定的見解;在課外閱讀中,對自己喜歡的語言,要能大體理解它的意思,才摘抄下來;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把自己喜歡的語段敘述出來,并注意運用語段中的一些詞語。理解了的語言在記憶倉庫中處于激活狀態,猶如整裝待發的士兵。
3、作文教學全方位“開放”,不受任何束縛,指導用自己的真情實感寫充滿個性的習作。引導學生開展具有趣味性的、實踐性的活動。結合游戲、實驗、參觀游覽、調查采訪等特意安排的活動進行,讓學生在玩樂中積極主動地獲取寫作素材,激發對生活的熱愛和寫作的興趣。
習作練習一定要“重視個人獨特感受”,“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充分肯定和展示發自學生內心的聲音,鼓勵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要引導他們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傾聽,用皮膚感觸,用心靈撫摸自然、社會以及人類的道德情感,引導他們學會“生命體驗”,培養其張揚的個性。
4、創設情景,平時多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話題,激發學生的豐富的想象力,寫出充滿新意的文章。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在習作這片天空中自由翱翔。
5、重視在修改過程中提高習作能力。“文章不厭百回改”,關于寫作的教學建議有“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中,使習作修改氛圍輕松、團結、和諧,充分調動全班、小組和個人的積極性;
6、進行作文口頭訓練。結合閱讀教學,通過朗讀、背誦、擴句、復述、談學習體會等途徑,在課堂上加強口說練習,并展開講新聞、一分鐘演講、朗誦會、故事會、辯論賽等語文活動,訓練學生說話圍繞中心,思路清晰,口齒清楚等技能。
7、評價以激勵為主,蘊含指導意圖。一味的批評會使學生喪失興趣與自信,一味的頌揚也會使學生迷失進步的目標,止步不前。因此,優秀的評價語既要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充滿自信心,又要指明他們有待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培養評價能力,要側重引導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思、修改、加工潤飾。
8、在班上設立“習作”進步獎,每次習作教師認真審閱,對習作有明顯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讓他們不斷樹立自信心。同時設立“佳作欣賞”欄目,讓每一個成功者享受寫作文的樂趣。心理學調研表明:“成功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斗精神。”學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動品嘗到成功的快樂,而學生的習作是學生辛勤勞動的成果,要充分發揮學生作文成果的激勵功能。
9、每學期組織全班學生開展習作競賽,并辦習作專集,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同時把學生的優秀成果向全國性少兒雜志推薦發表,不斷激勵他們充分展示自我的積極性。
六、調研步驟:
調研擬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xx.1--20xx.4)學習理論,成立組織,擬定調研方案,調研工作全面啟動。
第二階段:(20xx.5--20xx.8)教師針對學生習作與習作教學弊端,探求調研“小學生作文素材的積累與個性化表達”的教學思路,摸索出讓學生樂于積累,個性化習作的途徑與方法。
第三階段:(20xx.9--20xx.12)整理調研資料,撰寫總結報告,推出調研成果,申報結題驗收。
課題調研計劃 篇7
一、課題的提出與研究目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與寫字教學是一項基本任務。它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是學生駕馭語言文字的工具,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前提。但通過平時的作業及考試檢測情況來看,二年級學生的錯別字現象很多,這對語文學習帶來了很多障礙。
要是學生避免寫錯字的現象,牢固掌握所學生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將學生的錯字現象作為生字教學的一個突破口,找到其出錯原因,并研究相應的解決策略,迅速提升二年級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繼而提高教學效率。
將研究重點放在課本上,并不是將視野局限于課本,適當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鞏固,貫通課本知識,培養能力。在了解語文課的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的原因與對策。
2、在獲取豐富關于易錯字的基礎性資源,從而建構符合實際的語文課程資源。探索高效的語文活動課的方式、方法和途徑,構建小學語文的操作模式。
二、課題概念的定義
關于易錯字------顧名思義,易即容易,錯即錯誤,易錯字就是特別容易出錯的字。出現錯誤的字,我們叫它錯別字,一般分為錯字和別字。易錯字就是指容易寫錯或混淆的字。
在生字實踐教學中,我們發現先入為主的現象是值得注意的,生字的書寫,第一次正確是很重要的,有不少學生,第一次書寫的時候出現錯誤,事后再去彌補,效果事倍功半。然而,通過一定的干預,在以后的書寫中,正確率將會大大提高。
這要求教師具有對易錯字有提前的預設,知道這個字出現的常見錯誤,并且知道用恰當和巧妙的方法,在課堂上對這個生字進行提前干預,防止大部分同學出現這樣的錯誤,甚至達到把錯誤扼殺在萌芽狀態。
易錯字的提前干預,是指教師在知道學生學寫新字之前,對易錯字進行歸類,通過教師和學生自己巧妙地利用比一比,編故事,順口溜等有趣的形式進行提前干預,讓學生自行特點后再進行書寫,盡量把錯誤扼殺在第一次落筆之前。
現場跟進指的是在第一次作業出現第一次錯誤的時候,在第一現場及時跟進,通過一定的干預措施,讓學生避免出現錯誤,或及時糾正該錯誤。由此對易錯字的產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
三、課題研究原則
(1)科學性原則:從研究設計到具體實驗應符合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有序地安排研究活動。在作業設置上最大限度的減少機械性,增強情趣性。
(2)綜合性原則:合理構建作業結構體系,注意作業設計的相互協調,合理搭配。對于學生作業設計要以新課標為準繩,依據新課標對作業體系進行定向和控制。
(3)以人為本原則:同一年齡的學生存在生理、心理、知識水平、接受能力、意識傾向、興趣愛好的個別差異,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區分對待,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促使教師的專業成長。
四、課題的研究理論與研究方法
(一)我們研究的理論依據是精加工策略------精加工是指在工作記憶中完成的對新信息的精心制作或精細加工,是對要記住的新信息附加額外信息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使新信息更有意義,從而促進對新信息的理解,可以加深對學習材料的記憶,通常用的方法有:(1) 對信息進行聯想;
(2) 產生關于新信息的視覺表象;
(3) 將信息的字面意思進行擴展;
(4) 把進信息同別的事物進行比較;
(5)舉出一個信息的實例;
(6) 補充新信息的細節;
(7) 找出信息的上位概念或下為概念;
(8)對信息進行合乎邏輯的推理等。
(二)我將二年級所有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方法如下:
⑴文獻資料研究:在研究初期,對相關研究材料進行學習,作為本課題的理論支撐,幫助制定研究方案,指導課題研究;
⑵調查分析研究:在課題研究初期、中期和后期,通過調查測試,分析了解學生識字能力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并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提高研究實效;
⑶個案分析研究:在教育調查的基礎上,確定研究對象,對具有典型特征的學生建立個案登記表,首先進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其后對其施加影響并跟蹤觀察,從觀察記錄中作出深入的理性分析研究,得出比較科學的事實結論;
⑷經驗總結研究:重視資料積累,對研究活動中取得的經驗、體會及時進行總結歸納,形成研究的規律及方法。
(三)具體做法:
(1)把本冊所有的生字按照教材的單元編排進行匯總。
二年級的生字數量固定,每課課文后面要求“會讀會認會寫會默”的四會進行匯總。因為二年級教學的識字量相對有限,每個生字的相關詞語也相對固定。因此,我們預先對每一課課文的四會字進行擴詞,讓這些常見詞語讓孩子們多讀多寫,扎實訓練。這樣的八張詞匯表包括所有的生字和詞組,以及相應的針對性訓練。應該說,這就是所有易錯字的范圍,打個比方來說,這就是我們用來獵取易錯字的一張大漁網。
(2)把學生出現的易錯字按照原因進行歸類。
生字教學之后,在學生的各項作業中,如看拼音寫詞語,聽寫、寫句子等,學生的易錯字就會逐漸顯現。迅速測查和總結,整理了易錯字匯總表。
① 根據錯別字出現的原因,匯總歸類,可分成這樣三類:(別字)
② 改變字形:如“黃”字中間“由”寫成“田”,“原”的第一筆寫成撇。(錯字)
③ 添加或遺漏筆畫:如“試”多加一撇,“球”遺漏最后一個點((錯字)
(3)根據易錯字的不同原因,進行相應的教學干預。
① 第一類:用法混淆而產生的易錯字。
A措施一:充分理解字意,進行分辨訓練;
B措施二:適當提供語境,進行強化訓練:
這些同音字,學生在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需要進行一定的練習,要求學生不僅理解,掌握,更要學會運用。如“比一比,再組詞”的練習,學生能夠掌握常見的固定詞組。如“選詞填空”的練習,學生在句子中理解字義詞義,真正掌握字詞。
② 第二類:改變字形而產生的易錯字。
措施一:根據字形,進一步挖掘字義。
這一類易錯字的產生,學生大部分因為粗心,不注意字形特點,寫字時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把筆畫寫錯,或是把字的某部分寫錯,導致字形完全改變,成為錯字。如“黃”字中間“由”寫成“田”,這是因為學過“田”,而不認識“由”。又如“原”的第一筆寫成平撇,是因為前期對“后”的印象太深,第一筆順手就寫錯了。這種錯字不存在字義理解的問題,多是因粗心而引起。這種情況。我們適當的把字形和字義加以聯系。在教學時加深孩子的第一印象,讓孩子對字形有先入為主的印象,盡量避免首次錯誤發生。
措施二:正面強化,提倡現場跟進
這一類易錯字的產生,很多是受到形近字的定勢影響。有一些孩子會在寫字時張冠李戴。把A的偏旁移到B的身上,又把B的底部放到A的身上。比如,學過“高”字,再學到“亮”,因為兩者相似,就會出現把“高”的上半部分套到“亮”上。又如,前面寫過“學”字,下一課學到“常”時,因為上半部分相似,粗心的孩子受定勢影響,就把“學”的頭,套到了“常”的腦袋上。這樣的錯字,簡直是移花接木,不倫不類。
如教到“常”字。教師在教完字形之后,在學生第一次落筆寫字時,注意巡視,發現有學生出現錯誤時,立刻跟進。馬上讓學生停筆,將錯誤現象拿出來,進行對比,仔細分析字形之后,再讓孩子提筆寫字。這樣的跟進,可以將易錯字在第一時間加以糾正。
第三類:添加或遺漏筆畫而產生的易錯字。
措施一:強調關鍵筆畫,將字形生動化,形象化。
這一類易錯字,原因與第二類相似,同樣是受定勢的影響,遺漏或添加了關鍵筆畫。如“試”多加一撇,“球”遺漏一點。最后一點。這就是老師們反復強調,但學生又反復出錯的“經典”易錯字。
這時可以運用精加工策略,將這個容易添加或遺漏的關鍵筆畫進行強調,賦予這個筆畫以形象的意義,讓他符合兒童認知特點,讓抽象的筆畫產生具體的含義,深深印在孩子的心上。
措施二:抓住字形特點,編故事,唱兒歌。
有一些筆畫,還可以抓住整個字形的特點,讓筆畫融合在字形里面,把整個字編成故事或者兒歌,用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牢牢記住字形,對這個筆畫更是印象深刻。
五、課題的預期成果
(一) 初步打算
(1)讓易錯字的統計更具科學性。二年級易錯的生字基本來源于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與學生學習過程出現的錯字。那么這樣的匯總是否存在疏漏呢?我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A 進行全體語文教師問卷;B在二年級進行同步測查;C在現在的二年級進行返回測查。
(2)呈現不同錯誤,反復出現。
易錯字在統計后進行簡單的歸類,從教學進度上,從出現錯誤上進行歸類。比如“旁、傍”“川、州”“刻、孩”等,反復呈現錯誤。將“精細加工原理”加以深化運用,在理論上尋找支點。
(3)將課題與教學進一步緊密靠攏,整理相關教學案例等資料。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將易錯字研究進行滲透,更新學生的識字觀念。
(二) 預期成果
(1)對易錯字有了初步的歸類匯總
(2)積累了一部分易錯字的實施策略。
A同音字易混字的辨別訓練,注意練習的節奏,不能過多強化。 B第一次干預效果之后,注意效果的保持,隔一段時間加以鞏固訓練。C易混字的練習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要避免比較難理解的,生僻的字句。如 “木耳”“耳目”,“升高”“高聲”這樣顛倒詞語,不提倡強化訓練。 D兒歌故事等手段恰當使用,不能太泛濫,太牽強,不要刻意為“生動”而“生動”。
(3)學生學得輕松積極,錯誤率降低。
(三)結果呈現
(1)整理相關數據材料以及案例分析。
(2)撰寫教學論文,結題報告。
六、課題研究時注意的問題
總而言之,以上是為課題研究指定的初步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有小的調整,但是會努力完成課題的研究。
課題調研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園工作管理規程》和《幼兒教育綱要》為指南,進一步落實《規程》、《綱要》精神,探索研究花木生長發展過程,讓課程生活化、游戲化是全面貫徹《綱要》的需要。創造環境,尊重兒童心理發展的外部表現,為兒童提供必要的條件幫助其成長。同時引導教師在豐富多彩的花木世界實踐中,獲得更科學的研究兒童、觀察兒童的技巧,促進其專業發展,更好地培養幼兒的創造潛質,為兒童一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工作目標
通過課題的實施,運用適宜的有效環境,豐富的花木探索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對教育對象施加影響,使幼兒能積極主動獨立地參加研究活動,在研究活動中感受創新的樂趣。具體包括:
1、對探究花木活動感興趣,能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活動主題。
2、積極參與活動環境的創設與活動材料的制作,會選擇運用相應的材料。
3、在探究花木活動中主動與他人交往,逐漸學會與同伴協商分配角色,會合作。
4、能主動參與活動評價,會解決活動中碰到的困難,并提出合理的建議和要求
5、提高教師的素質: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實驗教師的探究花木活動指導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三、工作重點
1、培訓實驗教師,組織組成員學習有關理論文獻資料。
2、制訂實驗計劃和實施方案,成立課題指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3、收集資料、分析現狀,撰寫調查報告分析現狀,完成調查報告。
4、進行前測,實驗班調查幼兒喜歡的探究花木活動種類、活動材料、及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評價。根據前測結果,初步確定幼兒園活動的教學目標體系。
5、初步確定幼兒園在探究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有效教學方法和途徑。
6、初步確定幼兒園探究活動的有效教學評價策略。
四、本階段主要研究內容
1、各階段幼兒喜歡的花木種類、花木顏色以及發展現狀。
2、各年齡段幼兒在探究中創造性思維發展的特點和表現。
3、游戲環境的創設與幼兒創造力發展的關系。
課題調研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遵循課題研究規律,強化科研意識,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進行實踐,創新研究工作思路、扎實推進課題研究工作,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為學校德育實踐提供理論支撐和操作模式,為創建特色、品牌學校服務。
二、研究目標
本研究針對多元文化所帶來的挑戰,通過調查研究,對本區域中小學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進行重新審視,發現其存在的問題,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為學校德育適應文化多元、價值多元的趨勢提供理論見識和操作方式,以提高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現實性、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研究思路
遵循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再到“建構解決之道”的思維取向,即“問題→ 解決→建構”的研究總思路。相對應的研究步驟經歷三大階段和一大目標,也就是從問題階段到策略階段再到評價體系階段,三大階段相互影響、相互支撐最終實現建構和優化學校德育管理體系的研究目標,研究過程始終堅持理論服務實踐,實踐豐富理論的原則。
四、主要工作
1、學期初,根據課題研究方案,制定學期研究計劃。加強課題成員的理論學習,為實踐研究提供理論支撐。
2、執行課題組的例會制度,定期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課題研究的進程和任務。利用多種平臺加強課題研究成員之間的交流與研討,互通有無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堅持課題研究與學科教研活動相整合,學科的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相結合。
3、查閱文獻資料和相關理論學習,建構理想的價值觀教育模式。開展多種形式的系列德育實踐活動,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具有本校特色的價值觀教育操作模式。
4、了解和分析試驗前期學生當中在生活方式、生活狀態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開展試驗研究實踐課、綜合實踐活動,積累成功案例,并通過訪談、調查等形式了解學生的情況,修改和完善學校德育管理體系。
5、在前期問卷調查的基礎上撰寫青少年價值觀調查報告與完成課題中期報告。
6、重視課題資料的積累、整理與上傳。認真做好課題過程性資料的積累工作,包括實施計劃、活動記錄、個案積累、理論學習材料、階段性情況匯報、研討課教案、專題總結等內容,使每個研究專題都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資料,使課題資料積累更規范和科學。
五、具體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回顧上學期課題工作,總結經驗得失,并且在研討的基礎上制訂出本學期的階段性計劃,并對計劃的可行性、操作性、有效性等方面進行廣泛研討。
2、有計劃地開展課題研究的理論學習,收集價值觀教育、學生生活方式的研究論文或專著。
3、請專家進行課題研究培訓,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歸納總結等方面給予指導與提升。
三月份:
1、召開家長集會,進行家長訪談、從家庭生活、社區生活出發來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中小學學生價值觀,了解家庭對理想價值觀的期望,積累實證研究資料。
2、從學校生活出發來研究多元文化背景下當代中小學學生核心價值觀,了解教師和學生自己對理想價值觀的期望,積累實證研究資料。在調查的基礎上撰寫青少年價值觀調查報告與完成課題中期報告。
四月份:
1、策劃、開展以主題班會、團隊活動和社團成果展示等多種形式的系列德育實踐活動,探索符合時代精神和素質教育要求的學生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教育。
2、在語文、思想品德、歷史和地理等學科開展課題研究課,進行學科教學的德育參透實踐研究,推動學科建設與課題研究相結合。
五月份:
1、在全體青少年學生中開展以價值觀教育為主題的德育講座或心理輔導講座,探索多元文化背景下符合時代精神的學生生活方式和價值觀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
2、對學期課題研究工作進行總結,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歸檔。
六月份:
1、結合課題研究,鼓勵教師積極撰寫科研成果論文及案例反思等,并向省、市、區推薦。
2、做好課題階段性小結、開好課題學期總結會。
一、指導思想
課題研究工作是本學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點,是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的主陣地。本學期我校以“xx”課題研究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為目的,結合我校的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
二、具體內容
1、加強課題檔案的管理
隨著課題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課題檔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越顯得重要。本學期在進行課題研究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課題檔案的管理工作,準備結題。
2、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進一步加強題小組成員的培訓
(1)每位課題小組成員每月自學有關多元評價及進行課題研究的理論知識,并書寫讀書筆記。
(2)學校組織教師集中進行科研培訓,交流講座,促進教師課題研究能力的提高。
3、開展課題研究課活動。
結合學校第三屆“青藍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研究課的活動,圍繞研究課開展相互交流、促進教師相互提高。
4、落實好課題實施計劃
(1)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個課題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校科研室跟蹤指導,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5、開展課題階段性成果的撰寫
課題研究日程安排
九月:召開課題小組成員會議,明確本學期的研究任務。
學校制訂課題研究計劃。
實驗教師上交本學期的研究計劃。
十月:按照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圍繞課題開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屆“青藍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
十一月:召開科研課題研討會,修正完善,總結經驗教訓。
十二月:集中科研培訓
實驗教師上交階段性實驗總結。
科研反思集錦
科研成果匯總,編輯成冊。
課題調研計劃 篇10
一、課題的提出
語文課文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情感教育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要求,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教師在尊重學生情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情感教育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因素,采用適當方法撥動,震撼學生的情感之弦,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因此,研究本課題其意義與核心概念就在于凈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建立一個生愛學、師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二、實驗假設與理論依據
(一)實驗假設
由于情感教育具有滲透性,能夠通過語文教學將文中所承載的情感溶進學生的血液,成為學生的情感。我們通過研究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對學生起到的熏陶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可以調控學生的情感。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有助于學生內化情感,并在情感的滲透和驅使下去發現美,感受美,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凈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建立一個生愛學、師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二)理論依據
1、人文主義教學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分為技能、認知和情感三個主要方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情感活動是心理整體技能的基礎和動力,教學的各個環節必須考慮學生情感、態度等認為因素,其事情干問題放在教學過程的首要地位。
2、發展教學理論強調,教學進兒童的一般發展,不僅僅局限于人世能力的發展,要求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教育他們學習方法,讓學生過豐富的他點生活、情感、機制品質都得到發展。
3、近一年的實驗以及有關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和研究,都已表明,良好的環境和科學的教育明顯有力兒童心理素質的發展,特別是兒童的心理品質,心理能力爭處于形成的過程中,之以科學,系統的心理品質,心理能力培養,就能鞏固有效地促進個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
4、解讀國家新課標標準義務教育之處:目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并沒有吧教育二字落實實處,片面強制學校教授知識的能力,你了育人,從而出現了許多問題,而與育人也正是新課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正確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一綱領性文件,歷史性地將心理素質作為國民素質之一,這就賦予了教育者幫助學生提高情感素質的歷史使命,又在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對學生心理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要求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培養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標
1、與語文教學相關的問題。
2、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誘發情感共鳴,傳達情感,增加情感體驗,塑造健康人格。
3、通過課堂教學的研究、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資料搜集、整理、分類形成論文。
4、推廣本課題在教學中的應用。
四、研究的內容
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相關資料的搜集,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相關資料的分類,課堂教學情感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和生活中誘發情感共鳴,塑造健康人格。
五、具體做法
1、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讀與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引導學生在讀自己與他人的習作中,發現自己與他人習作中的“閃光點”,欣賞習作,培養習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在欣賞中互相學習,感悟表達。
2、每完成一篇習作都要引導學生修改。培養學生樂于修改的良好態度和興趣;培養學生在自我修改與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對學生的修改及時作出評價。
3、培養學生對欣賞與修改的興趣,還必須與寫作指導教學緊密結合。寫作教學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表達真情實感;注重學生的觀察、思考、想象,鼓勵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積累素材和語言材料。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辟習作園地,展示學生作品,組織或讓學生自行向報刊雜志投稿。
4、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
5、建立學生習作檔案,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采取形成性評價與定性評價的方式。
6、培養學生對習作的欣賞與修改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在各學科領域轉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勤于思考,樂于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與處理信息等能力。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六、研究的對象、方法、步驟
(一)研究的對象
以中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實驗的前一階段,以三年級4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的方法
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個案分析、文獻。
(三)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
在理論學習、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確立課題內容,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設計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填報科研課題申報表,成立課題研究工作小組。
2、總結階段
圍繞本課題組織校本教研活動,并對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不斷充實實施方案。
【課題調研計劃(精選10篇)】相關文章:
小學課題研究個人計劃02-08
專業調研計劃03-15
小學課題研究個人計劃10篇02-12
課題研究結題報告02-15
2022寒假小課題報告02-08
植樹的調研總結(精選11篇)03-11
勞動教育課題研究報告(精選5篇)03-19
課題中期研究報告02-28
疫情防控調研方案(精選5篇)03-21
青島調研報告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