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家庭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建設家庭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建設家庭心得體會1
家風是什么?
家風,是一個家庭中的良好習慣和優秀品質,是家族中長輩對后輩的默默影響,是我們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我家就是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
媽媽告訴我,做人一定要孝順。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從小,媽媽就告訴我要學會孝敬長輩。記得兩三歲那年吃團圓飯,看著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我垂涎三尺,忍不住伸出筷子去夾。這時爸爸媽媽立刻制止了我,語重心長地說:“我們要學會尊敬長輩,好吃的東西,一定要等爺爺奶奶他們來才能一起吃!”當時的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雖然那時還不明白話中的真正含義,但我還是乖巧地安安靜靜地等長輩們來。從那以后,“孝”的種子深深地埋進了我的心里,漸漸生根發芽。
外婆身體不好,行動不便,需要人照顧。只要一有空,媽媽就會帶著我去看外婆。由于外婆說話不太清楚,媽媽總是貼近外婆細心聆聽,猜測外婆的意思,陪她聊天,耐心地照顧她。媽媽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孝”的含義。此時,“孝”的種子已在我心里開花結果。現在我們中學生,并不能也沒必要為父母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孝敬父母,應從日常的小事做起,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爸爸說,為人處世要講禮。
“禮”可以體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小家人就教育我要講文明懂禮貌。一次爸爸帶我出去玩,要問路。于是爸爸微笑著向一位叔叔走去,“您好,請問附近的……”那位叔叔看上去比爸爸還年輕呢,爸爸仍用了尊稱,最后還不忘說“謝謝”。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一個微笑,一句感謝,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能帶給他人溫暖和尊重,也能給自己帶來快樂。以后不管在家在外我都會牢記家風,注意禮儀。
奶奶教育我,要勤儉節約,勤勞能干。
奶奶是個勤快的人,每天都會把家收拾得井井有條。以前我吃飯總是掉飯,“天上一半,地上一半”,奶奶就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粒粒皆辛苦,不要浪費糧食。奶奶心靈手巧,總是修復舊物。被子這里縫縫那里補補便繼續蓋,衣服也是打著補丁。奶奶還特別有創意,經常舊物改造,廢物利用。做衣服剩下的布料可以縫一個小枕套,奶粉罐綁在一起又是一個凳子。從奶奶手中出來的東西既美觀又實用。她還叮囑我們要隨手關燈關風扇關水龍頭,久而久之,我們都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
家風還體現在很多方面,在家人的言傳身教中,我還學會了做人要善良、寬容、誠實等等,我會銘記家風,并將家風發揚大!
建設家庭心得體會2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元,也是培育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領域。建設良好的家庭文化,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要議題。
家庭文化指的是一個家庭世代承續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較為穩定的生活方式、生活作風、傳統習慣、家庭道德規范以及為人處事之道等。家庭文化是建立在家庭物質生活基礎上的家庭精神生活和倫理生活的文化,既包括物質生活所體現的文化色彩,也包括文化生活、倫理道德等所體現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規范。
中國家庭文化的特征。
1、中國人的家庭觀:一是孝悌倫理彰顯,二是以封建綱常思想為標準,三是重視家教。
2、中國家庭人際關系范型:一是統治關系,二是情感越界,三是差序格局。然而改革開放以來,不顧一切的獨生子女政策,在文化生態上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當今的社會成員之間,已經失去最基本的信任,而這實則是從家庭細胞開始衰弱的。
對于家庭文化的更新與重建,符合社會轉型需要,將讓我們的社會重新步入良性和永續的發展軌道。
1、制度性文化建設。包括國家有關法律在家庭中的落實和積淀,以及為了維護正常家庭生活、協調家庭與外部關系而形成的口頭約定、正式家規、基本準則等內容。
2、知識性文化建設。進行家庭文化建設就必須努力改善家庭文化結構,提高家庭成員的知識水平。家庭教育是家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僅未成年人要接受家庭教育,中老年人也要經常學習,使家庭成為經常的、終身學習的學校。
3、情感性文化建設。家庭情感性文化,是家庭文化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內容,也是維系家庭關系的紐帶,情感是家庭成員對家庭人際關系和家庭事物的心理體驗和心理反應。例如夫妻之間、父子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等,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實現思想意識上的一致,理想信念的相投,性格氣質的相容,再加上興趣愛好的相近等。
4、自律性文化建設。這是做好家庭文化建設的基礎,主要表現在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有奉獻精神、遵守家庭基本原則、不自私自利、不貪圖享受等,家庭成員之間要養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好風氣。
5、器物性文化建設。通過衣、食、住、行及文化設施等物質材料所體現出來的精神追求、審美情趣、生活風格等。
6、娛樂保健性文化建設。指人們在家庭中利用閑暇時間進行的以自我娛樂、強身健體為目標的各種文娛、體育、保健活動等。
建設家庭心得體會3
20xx年9月10日—14日,我們參加了東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辦的"20xx年度社區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建設及重點人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培訓班。我們三十幾位同仁與東安中心的老師們匯聚一堂,非常榮幸。
此次學習形式新穎,以團隊為單位,以實踐活動為重點,突破自身角色,打破常規思維,大家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不僅實現了個人能力的全面提升,也必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帶動團隊為集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學習之初,我們每一個來學習的人都各有目的、各有任務。比如我就是想來面對面的學習東安中心先進的管理經驗,感受卓越團隊到底卓越在哪?通過一周的學習與體會,終于找到了答案。一個優秀的集體一定是由每一名優秀的個體組成。從姜主任、于主任、護士長、團隊長到年輕護士張馨心等等,每一個人都那么的優秀,團隊自上而下團結、互助、蓬勃、自信。因此也感受到了本次培訓應用行動學習法,把大家都分成團隊學習的良苦用心。
說實話,這種形式的學習首先充分暴露了我們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因為從開始我們就按照既定的思維方式去做,沒有做到充分的溝通交流,導致目標沒有得到徹底的執行或者更好的實現。后續的學習中,大家都明確了我們共同的目標,然后圍繞著這個目標,去調動現有資源,分工協調,有效溝通,并以比較完美的執行力最終完成目標。集體智慧的火花格外的美麗。
姜老師還利用一個個簡單而又有趣的游戲為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有理有力的人生哲理,給了我們許多觀念上的啟迪。也教會了我們通過這些哲理怎么樣正確對待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
在一周的學習時間里,我們逐漸走出了自己,全心全意的投入到這個新的集體,一天比一天來的早,一天比一天交流的深入廣泛。在這樣的學習氣氛里,我們共同夯實了原有的工作基礎,創新了很多管理方法與路徑,大膽提出了很多服務設想,這些過程很緊張、很刺激、很燒腦,卻格外有意義。培訓雖然結束了,留下的是終身受益的感悟:常懷感恩、相互扶持,講究方法、眾志成城。
最后感恩姜老師帶病為大家奉獻了寶貴的課程和心靈的引領,感恩東安中心的各位老師在培訓期間為大家提供了暖心的服務和幫助,感恩二、三、四、五、六團隊的所有同仁與我們一路同行,相互關照,感恩我們朝陽團隊五天里所有的隊員,感謝你們的信任,感謝你們的陪伴。祝愿我們的'社區衛生服務事業蓬勃發展,祝愿大家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建設家庭心得體會4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每家每戶都有著獨自的家風家訓。這種良好的品質,將會從上一輩的心里,傳遞到我們的心中。我們要接過這沉甸甸的擔子,并把它傳承下去。
“沒有淵博的學識,也沒有強健的體魄,你用什么服人?”這句話,母親從小就對我說,因為家中原來經營著一家書屋,我也從小養成了看書的好習慣,母親對我很嚴厲,自打我認識字以來,她便不再給我念童話書了。這也使得我的童年過得特別快,甚至我還沒有發覺自己長大了,就已經不再是小孩子了。不過,這也帶給我別樣的收獲,在同類孩子中,我總會顯得格外的成熟,這讓我總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似的,母親告誡我:“你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多認幾個字就能怎么樣了,外面比你爭氣的人多多了!”聽了這話,不爭氣的我不爭氣地哭了,這淚水把我心中那囂張的氣焰滅了個灰飛煙滅,我明白母親的意思,她不過想同其他母親般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驕傲。
父親總是溫和的,可我卻有著如此潑辣干練的性格,大概是隨母親吧。“做人輕浮,態度隨便,這可不是個好孩子的表現喔!”父親為了告訴我這個道理,做事經常慢慢的,母親見了是要罵的,我不由得替他擔心,直到有一天夜里,我下床上廁所,偶然聽到母親與父親的對話。“你不要這么兇嗎,”這是父親的聲音,“孩子還小,有些習慣要慢慢養成的。”“那也不能教他做事慢呀!”母親的聲音比平常溫柔了許多,父親回答到:“我不是在教他做事慢,你瞧他平日里,做事情老是一會走神,一會認真,這怎么行嘛。我要告訴他,做事首先要態度認真,什么事情都不重要,正在做的事情最重要。”果然,父親不同于那些五大三粗的人,他的心思仿佛比別人更細,更密。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不能丟,如何使人既遵循規則,又能學習良好品質,還能傳承傳統。這便在我眼中是父母不同于其他父母的特點了。記得那時候我還小,吃年夜飯時,因為無知,而坐到了正對門的“上八位”,這是長輩的位置。母親見了,便走過來,同我說起“上八位”是長輩坐的,問我能不能和外婆換個位置,我第一次見母親溫和的樣子,便爽快的答應了,事后,母親對我說:“兒子,你要學會尊敬長輩,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爸爸媽媽,沒有我們,就沒有你了,對嗎?所以,我們要通過每一件事情來表現出對長輩的愛,對吧!”我點了點頭,看見母親笑得那么美,那么美。
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許多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家風家訓會伴著我們每一個人成長,帶給我們許多良好的品質。
【建設家庭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5.家庭成長心得體會
6.家庭讀書心得體會
7.家庭育兒心得體會
8.家風建設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