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以新一輪課程改革“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從學校的實際狀況和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學校辦學特色,打造“個性化”學校形象,發展學生特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進步,科教發展,教育改革的客觀要求。
二、實施目標:
1、校本課程要體現基礎性:
基礎教育要重視基礎,校本課程將立足于打好學生文化基礎、品德基礎、身心基礎為目標。全面發展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綜合和運用。
2、校本課程要體現發展性:
根據學校實際狀況,兼顧到每個學生的發展需要,樹立著眼于學生發展的教育價值觀,把為學生的發展服務當作校本課程的基本價值取向。
3、校本課程要體現現實性:
校本課程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而開設了課程,在開發過程中主要依靠學校的自身力量來完成,所以要充分考慮本校老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及學生的發展情況,還有學校的設備資金等因素,目標不能遠離實際。
4、校本課程要體現主體性:
校本課程的主體性體現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需要,教師的充分參與,在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要發揚團結協作的精神,使校本課程得到更大的開發。同時,還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學生的實際,重視學生參與,注意學生的反饋信息,不斷根據學生的需要完善優化校本課程。
三、實施內容:
(一)、建立健全校本課程開發體系
校本開發不是一兩個人能完成的,是由校長、課程專家、教師、學生家長等共同參與的。學校要形成開發校本課程的組織網絡,形成領導小組——教研組——教師——學生的開發網絡,通力合作,共同創建“學習化校園”。
1、成立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課程的初步審議)
組長:蔣志敏
副組長:喬磊、趙春麗
組員:班主任、自然、社會、綜合實踐課程等相關教師
2、成立課程開發研究小組(負責課程的具體開發)
組長:蔣志敏
副組長:喬磊趙春麗
組員:班主任、自然、社會、綜合實踐課程等相關教師
(二)、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的師資培訓和課題研討
1、在校本培訓中設立校本課程開發專題,進行講座輔導和自學研討,深入領會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和作用,提高認識,明確目標。
2、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學校狀況、及目標導向等因素,研究開發校本教材,將此作為教研組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
3、強化科研意識,以“校本教材開發”為課題展開研討,使校本教材的開發步入科研、教研的科學軌道。
4、創造條件,開展校本課程開發的技能培訓。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程序:
1、成立組織。
2、通過學生座談等了解學生各種需求。
3、全面評估分析確定校本課程總體目標,制定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
4、制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
5、培訓教師—教師申報課程—對教師申報課程進行審議—編訂《學生選修課程目錄及課程介紹》。
6、向學生公布《學生選修課程目錄及課程介紹》。
7、組織學生選擇課程。
8、確定校本課程。
9、形成完整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
10、任課教師擬訂具體的《課程綱要》。
(四)、校本課程的結構:
根據學校實際,完全靠自己開發的校本教材
藝術課程:美術、書法
技能課程:生物、物理實驗、各興趣小組
專題課程:心理輔導等
(五)、校本課程的評價
1、學生學習評價:問卷調查
2、學習效果評價:信息反饋
3、課程評價體系
(六)幾點要求
1、加強校際間的校本課程交流借鑒
2、注重特長生的培養
3、體現特色課程設計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2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優化學校課程結構,把“以學生發展為本,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作為課程基本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精心組織,扎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形成知難而進的品格,消除畏難心理;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因勢利導,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三、校本課程組織機構
1、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課程的初步審議)
組長:***(校長)
副組長:***(教導主任)***(政教主任)
組員:班主任、學科組長
2、課程開發研究小組(負責課程的具體開發)
組長:***(教導主任)***(政教主任)
副組長:學科組長
音樂、美術、體育、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等相關教師
3、課程實施督察小組(負責課程實施的督察)
組長:***(校長)組員:班主任、物理、化學、地理、綜合實踐課程
副組長:政教主任年級主任
組員:班主任、學科組長
四、課程內容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以學校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資源優勢,努力發掘本地教育資源,開發出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擬設置符合學生興趣、需求、促進學生發展的七大類課程:
1、認知類:認識自身以及身邊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齡、生日等)
2、欣賞制作類(攝影、剪紙、折紙、面食制作、繪畫、圖片——當地名勝風景)
3、音樂類(民歌、小曲調、樂曲、舞蹈等)
4、體育類(球類、跳繩、毽子等規則、技能)
5、禮儀教育(道德規范、文明用語、語言藝術、常用交際用語、英語常用交際口語等。)
6、地方人文(本縣歷史名人故事、縣名及村名的由來及變遷等。)
7、信息技術(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
五、實施辦法
1、據校本課程開發指南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對教師及其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2、布初評通過的校本課程科目及教師名單,推出校本課開設科目菜單供學生詢問和選擇。
3、加強校本課程的計劃性。開學初始認真制訂教學計劃,確定教學內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學工作必須根據教學計劃展開,做到認真備課、上課、考核,充分發揮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4、選擇有特長,有事業心、有創新精神的年輕教師,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定期組織他們學習“課程理論”,掌握校本課程的管理原則和實施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實踐水平。
5、重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過程,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客觀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6、在開展課程研究的過程中請有關專家和上級領導及時指導、幫助,以使課題研究獲得成功。
六、課程評價
(一)對課程的評價
每學期結束時,學校要召開任課教師會議,聽取任課教師對課程建設的意見,及時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時,要對實施的年級進行問卷調查或召開座談會,關注學生喜好的程度,也聽取學生乃至家長、社會人士的建議和意見。
(二)對學生的評價
在該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過程性評價。一是建立成長檔案袋,讓學生自己收集學習過程中反映自己成長的資料,如學習時收集到的故事、照片,辦的剪貼報,寫的采訪日記、調查報告,家長、教師、社會人士的評價等。二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評價表,隨時進行評價。最后在一學期結束時,進行終結性的評價,評價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體現多樣性。
(三)對教師的評價
一是教師自我反思性評價:每一個主題內容的教學完成后,認真進行反思總結
二是教學督察評價:學校重點檢查備課、教師收集的資料及課堂教學。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發展、成長的過程。我們愿繼續努力,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3
一、背景分析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學校根據區域特色與學校發展需求自主開發課程內容,我縣正爭創國家生態縣,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對于環境建設尤為重視,而環保理念也逐漸深入到每個家庭與個人心中。我校處于縣生態路附近,周邊環繞著多家大型花木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研究優勢資源,故此,選擇花木文化作為校綜合實踐活動校本課程。
二、課程意義
1、能夠將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學科課程的開展形成系統;
2、有助于學校特色文化的創建;
3、學生在參加活動獲取信息、鍛煉能力、掌握方法的同時,深化對家鄉的感情;
4、強化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是生態發展深入學生心中。
三、課程內容與實施
本校本課程是對校綜合實踐活動學科課程的一個補充,各年級段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其中選擇內容開展,也可以在校本課程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性活動。
1、三年級主要是圍繞認識花木、欣賞花木為活動方向;四年級在認識與欣賞的基礎上加入保護,與標本制作方面的內容;五年級更多的關注到花木文化層次上的研究;六年級則走進社區進行花木栽培、管理實踐,調查了解本地花木經濟。
2、圍繞整體安排,拓展校本課程內容,開展的多項以花木文化為中心的主題活動,比如《為學校花木做“名片”》、《早園竹研究》、《快樂的植樹節》、《茶文化研究》、《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樹葉標本制作》、《樹葉的指紋——葉脈觀察》等等,各項主題活動的開展為豐富學生對花木文化的深入了解又增添了一個平臺。
3、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班花我來定”活動,提煉花木精神作為班級銘言,使其成為班級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班設立植物角,這樣既為班級添加了一份生命的綠色,陶冶學生情操,更為現實的是:力求體現綠色課堂的教育理念。
4、3——6年級各班設有校內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學生既是基地的管理者又是基地的實踐者;另外,利用周邊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小組還與周邊多家花木苗圃場協商設立了校外實踐基地,定期前往活動。
四、課程管理與保障
組織領導
組長:張金星
副組長:朱克衛 荀愛花 呂金華
教師隊伍:諸榮華 王云生 王小娟 陳天福
教學管理:與綜合實踐活動學科開展相結合,要求每學期各年級段必需選取校本課程中相適合內容開展活動。
科研管理:與綜合實踐活動學科教科研統一管理
經費:學校保證充足的校本課程開展經費與軟硬件設施。
五、課程評價:
將校本課程的開展納入到載體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學科的評價體系中,確保每學期的開展,提倡與其它學科的整合。強調與少先隊班級文化建設的融合,將花木文化深入到學校的方方面面。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我校依據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課程實施計劃的要求,以“陶冶學生情操、完善學生人格、強健學生體魄、發展學生特長、豐富學生文化底蘊”為宗旨,結合教育部“體育、藝術2+1項目”實施要求,從學校現有條件和學生興趣出發,充分利用學校資源,開發并實施“海量閱讀、書法、體育技能專項訓練”等三門校本課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以校本課程實施為突破口,推動學校的教研教改,打造辦學特色,提升辦學水平。
二、實施目標
1、通過海量閱讀課程的實施,引導學生有計劃、系統地廣泛閱讀大量的古今中外經典名著、科普書籍,擴大學生的閱讀面和閱讀量,其中一、二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三、四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五、六年級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培養學生靜心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技巧和策略;通過讀書,讓學生獲得了廣博的多元化知識,增強語感,提高語言素養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學生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讓學生受益終生。
2、通過書法課程的實施,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掌握漢字書寫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鉛筆、鋼筆(圓珠筆、粉筆)、毛筆的正確執筆、運筆方法及書寫技能;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書法藝術的悠久歷史,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通過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程的實施,逐步讓學生掌握“跳繩、乒乓球、籃球”等幾項常見、實用的體育技能;通過“隊列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身姿、氣質,培養良好的組織紀律觀念、時間觀念和集體意識,磨練學生堅強的意志;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提高運動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三、實施辦法
(一)海量閱讀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1)每班每周開設一節“閱讀指導(交流)課”。
(2)每周一14:30—15:00為全校“自由閱讀課”。
3、任課教師安排:
(1)“讀書指導(交流)課”由本班班主任擔任,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2)“自由閱讀課”由本班第五節課的任課教師負責組織管理,不需備課,每節記一個課時的工作量。由教導處和值周行政人員負責督查教師到崗情況。
4、閱讀內容:
(1)必讀書目:以“教育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為主要內容。
(2)自選書目:篩選補充部分師生推薦的其它書目。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后勤處負責給每班教室統一制定掛壁書柜。
(2)各班制定班級閱讀管理制度,推選閱讀管理員。
(3)制定讀書清單。教導處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推薦”活動,結合“教育部推薦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制定各年級讀書清單。班級再結合本班“漂書”活動情況,制定出班級讀書清單。(“漂書”,即班主任倡導學生按照“年級書目清單”認領書目,自帶該書籍或其它有益書籍存放本班書柜供大家交換閱讀,期末班級圖書管理員再將書籍歸還給本人。)
(4)建立學生閱讀檔案。每個學生自備一個課外閱讀“采蜜本”(即摘抄筆記本),首頁附本班本學年閱讀書目清單,及時記錄讀書日期和讀書內容及感悟。小學六年,每年一本。
(5)開展讀書評比活動:班級利用“讀書指導課”開展“一周悅讀”成果展:講故事、談體會、展筆記、好書推介等;教導處每月檢查評比學生讀書檔案一次;每期舉行一次全校性“海量閱讀”成果展:讀書檔案展、講故事比賽、童話劇表演、手抄報、好書推介會等。
(二)書法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1)每班每周開設一節“書法指導”課。
(2)每周星期五14:30—15:00為全校“書法練習課”。
3、任課教師安排:
(1)“書法指導課”由書法專職教師或本班語文教師擔任,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2)“書法練習課”由本班語文教師擔任,不需備課,每節記一個課時工作量。由教導處和值周行政人員負責督查教師到崗情況。
4、培訓內容:
一、二年級學寫鉛筆字;
三、四年級學寫鋼筆(圓珠筆)、粉筆字;
五、六年級學寫毛筆字。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學校統一選訂教材、教具,學生自備學具。
(2)班級開辟書法作業展覽專欄,每月開展一次優秀書法作業展。
(3)學校每期舉辦一次書法比賽和書法作品展。
(三)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程實施辦法
1、實施范圍:一至六年級
2、課時安排:
每班每周從體育課中列出一節“體育技能專項訓練課”。
3、任課教師安排:
由本班體育教師或專業教師擔任教學,要求有教學計劃,有備課,全期不少于15節。
4、培訓內容:
一、二年級:跳繩
三年級:隊列訓練
四、五年級:乒乓球
六年級:籃球
5、實施準備及措施:
(1)學校建設好訓練場地,訂購教材教具,學生自備學具。
(2)每期舉辦一次體育技能專項訓練成果比賽。
四、后續建設
1、學校教導處將各班讀書清單、閱讀管理制度以及其它課程實施成果及時整理歸檔。
2、期末開展優秀教學計劃、優秀備課評比活動,將優秀教學計劃和備課匯編成校本教材。
3、學校校本課程建設領導小組開展專題研討活動,調整、改進來年實施方案。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5
一、 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學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帶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開發、管理、評價、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 校本課程實施的目標:
1、總目標:
發揮團隊合力,結合課改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拓展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突顯學科特色。
2、學生發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3、教師發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4、重點突破:
以學校特色項目為基點,在和諧團隊氛圍下的開發校本課程,并逐步向各學科延伸,完善校本課程,即《三字歌》、《剪紙》、《弟子規》。
三、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實施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李進彪
副組長:尚敬華
成 員:各班主任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并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實施有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校本課程開發和實施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五、 校本課程實施計劃:
1、發揮特色創建過程中的優勢,形成校本課程的生長點。
2、各學科在確定的年級實施,與日常教學相結合。
3、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成為學校開展各項教育的重要載體。
4、以學生和諧發展為出發點,明確校本課程實施的目標定位,完善課程體系,落實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六、校本課程實施保障:
1、學校對參加校本課程實施的教師在外出學習、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物質支持。
3、學校對教師進行必要的理論培訓。
4、保證實施教師的研究時間,研究空間。
6、在教師考評上充分肯定教師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及研究的成果。
7、學校對實施教師應做好各類設施的提供,如校園網等,為校本課程的順利開設準備物質條件。
8、對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學校應組織評選,優秀的校本課程,鉛印成冊,并予以獎勵。教師開發出的校本課程的成果記錄在教師業務檔案。
9、根據師資培訓工作的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造條件,讓教師認真參與培訓,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6
一、指導思想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加深對傳統優秀文化的理解,增進學識修養,提高寫字技能為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規范、美觀地書寫祖國文字,并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1)首先,要想寫好字就一定要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坐著寫字的時候,身子要正而直,兩肩齊平,胸部挺起,頭部要端正,稍微向前,不要歪斜;兩臀要自然撐開,右手執筆,雙腳要自然放平,踏穩,不要交叉或踮腳尖。
(2)正確的書寫姿勢,不但跟寫字有密切關系,而且對身體健康也很有好處,所以一定要格外重視,并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2、掌握漢字基本筆畫和一些常見的偏旁部首。
3、了解古代書法家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
4、對學生的書寫提出嚴格的要求:“規范端正、整潔美觀”
5、學習簡單的章法布局,嘗試完整作品的書寫。
三、教學內容及時間安排
1、七年級教學內容安排
四、書法校本課程中書寫訓練的要求
任課教師以校本教材為教學內容,除了落實備課、講課的環節外,還要重視書寫中的訓練事項,教學每周一課時,每周完成作業兩頁紙,平時作業可以參照語文同步訓練酌情布置,要落實好每天一練。
五、教學措施
為了體現學生一個事情的書法學習程度和訓練結果,在校內外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書法比賽,書法服務活動,如現場書法比賽、書法作品展覽,開辟班級寫字園地、校園書法宣傳欄等等。再就是讓他們抄寫專欄、辦手抄報等,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是一些書法素質好、水平高的學生一展才華,以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優良品質。
六、書法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安排
20xx年9月:
1、安排課程表,確定分擔班級,明確教學要求
2、制定教學總體計劃(學年)和各班的具體計劃(學期)
3、公開講授研究課(王景、汪建斌)
4、組織天河中學第五屆硬筆書法比賽
5、制定毛筆書法興趣小組教學活動方案
6、迎接市級課題的開題評估
20xx年10月:
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教育觀察方法”專題研討活動
20xx年11月:
開展天河中學第二輪書法教育專題教學活動
書法專業課:王景、余國鴻、汪建斌、段詩文
書法文化課:胡俊玲、占才勇、彭正軍
書法活動課:張勇、葉大俊、王新春
20xx年12月:
1、組織書法作品參觀活動
2、組織古代書法作品印刷品欣賞教學活動
3、公開講授研究課(段詩文、王景、余國鴻)
20xx年1月:
1、開展書法課題研究中“成果表達”專題研討活動
2、七、八年級書法教學總結研討
3、課題研究第二階段工作總結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7
一、指導思想
1、根據《小學課程方案》要求,逐步完善我校新課程結構。
2、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提高課程的適應性。
3、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實現學校課程的創新,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提升學校辦學的品位。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領導機構
學校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學校課程規劃與審定,發布校本課程開發指南。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整體思路
我校校本課程開發的整體思路是:立足本校本土,重點突破,全員參與,穩步推進,全面展開。工作上要堅持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前提,以加強教育科研為后盾,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突破口,切實加強校本課程開發、實施和領導,精心組織,保證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確保校本課程的順利開發與實施。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提倡和推崇科學,重視各門科學知識在校本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及時吸收科學發展的新成就。
2、民主性原則
校本課程開發要充分體現人本思想,以教師和學生為主體。學校要創造機會,鼓勵師生積極主動、創造性的參與課程的開發與建設。
3、針對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有利于形成學校的特色,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特長和有利于發揮教師的專長。
4、人文性原則
在校本課程的目的上,崇尚個性;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重視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興趣,講究教學方法,為學生健康而有個性地發展提供保障,使每個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充分發展其特長。
5、趣味性原則
校本課程要盡可能提供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和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盡可能采取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7、本土性原則
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課程資源。
五、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序:
1、以模塊形式或專題形式開設,每個模塊以18學時為宜。
2、按課程計劃實施教學。對課程教法、學法進行研究。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尋求教學方式的創新,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8
第一部份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傳民族傳統文化灰核心,解決中小學德育工作實際問題,使中小學德育直正體現普教性、持久、創新性、針對性,可行性,有效性特點,減少突擊與形式,使德育走向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讓學生得到健康的、和諧的、全面的發展,提高學生文明素質,提高思想道德修養,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大批合格的建設者.
初中重在培養學生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讓學生在學習、生活實踐中,養成文明禮貌、講衛生、講秩序、愛勞動的習慣.培養學生誠實守信、寬容友愛、熱愛集體、關心尊重他人的品質;培養學生善于合作、熱心參與的能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的情感和樂觀向上的態度.
二.分目標
(一).知識
1.了解禮的起源與發展、內容與實質.
2.懂得學習禮儀的重要意義.
3.掌握正確的形體姿態,懂得中學生得體的服飾要求和談吐規范.
4.掌握家庭禮儀中對待長輩、客人及鄰里的基本禮節.
5.懂得與教師、同學相互交往和行為準則和禮儀規范,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義.
6.懂得作為社會人在公共場合應遵守的禮儀規范,遵守社會公德.
(二).能力
1.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養成良好的“體態語言”習慣,調整自己的情緒,提高個人素養.
2.靈活運用不同場合下的禮貌用語,掌握與人交往的語言技巧,提高與人交流、與人溝通的能力.
3.學會端莊、大方、整潔的儀表修飾,以符合中學生自身特征,展示自我良好形象,培養和提高鑒賞力和審美能力.
4.懂得自尊、自愛.養成文明的生活習慣,講究個人衛生,學會做事,培養勞動和生活自理能力.
5.融洽師生關系,學會尊重,關心他人,愛護、幫助他人.培養和鍛煉適應能力,培養協作能力.
6.培養敬老愛幼、助人為樂的誠心、愛心和熱心,培養熱心參與、友好交往能力.
7.自覺遵守公共秩序,保護公共環境,.
(三).情感和態度
1.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從自尊、自重、自律的行為中培養關愛自己、寬容善待他人、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情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2.培養高尚的思想品質、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明禮貌的行為,在規范行為中培養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心理素質和健全人格.
3.培養自覺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利益,愛護公共設施的良好品質.培養對國家、社會自覺履行義務的責任感和社會公德意識.
4.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生活作風,做到真誠講信用,遵紀守法.
5.樹立環境保護和公共安全意識.愛護環境,愛護大自然,保護與人類共同生存的環境.
第二部份教學計劃、課程內容及安排、活動形式
教學計劃:初中禮儀教育課程的知識部份共24課時,兩個學年完成,知識傳授與實踐活動課時比例基本為1:1,或者活動實踐課時多于知識傳授課時,即禮儀教育總課時數為48節,教師教學時可視實際需要靈活把握.本課程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時效性、可操作性,教學過程注意與學校長德育管理工作密切聯系.另外,學校總體教育計劃中的學生實踐活動,如:節日教育、藝術節、主題演講比賽、社會實踐等,作為禮儀教育課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
一.課程內容及課時安排
一.緒論(共2課時)
1.禮的起源與發展(0.5課時)
2.禮的內涵與實質(0.5課時)
3.做文明禮貌的中學生(1課時)
二.儀容儀表禮儀(5課時)
1.形體姿態(3課時)
2.中學生服飾禮儀(1課時)
3.禮儀修養與個人衛生(1課時)
三.談吐禮儀(3課時)
1.談吐禮儀與語言美(1課時)
2.談吐禮儀與聲音美(1課時)
3.談吐禮儀與普通話(1課時)
四.家庭禮儀(6課時)
1.敬老禮儀(2課時)
2.日常餐飲禮儀(1課時)
3.待客禮儀(1課時)
4.書信禮儀(1課時)
5.電話禮儀(1課時)
五.校園禮儀(4課時)
1.師生之間的禮儀(2課時)
2.同學之間的禮儀(1課時)
3.校園活動禮儀(1課時)
六.公共場所禮儀(4課時)
1.公共禮儀基本原則(1課時)
2.公共場所的禮儀規范(2課時)
3.社會公德與環保安全(1課時)
二.教學活動形式:
本課程是以學生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教學形式,強調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常用形式:
1.交流分享:是常用的.學生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交流分享能使學生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
2.資料調查: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圖書、報紙、電視、電話、網絡等途徑搜集資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根據學習內容的要求、學生的興趣和水平進行組織與指導,確定搜集的目標和范圍,將得到的資料按要求或以學生熟悉的方式進行整理、利用、交流.
3.現場調查:通過組織學生到現場觀察或與當事人交流,使學生對所關注的總是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4.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這類活動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某些難以身臨其境去學習的體驗、經驗、知識等,而有目的地創設某種情景,令其經歷的仿真性演習活動.活動的關鍵是讓學生獲得體驗,演技好壞并不重要.如學習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禮節、遵守交通規則、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教育等都可以利用這一形式.
5.誦讀詩文: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誦讀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古今經典贊歌、文章.一方面是為了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是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6.欣賞:學生欣賞的對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音樂,也可以是學生喜歡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師生共同搜集某一專題的故事、繪畫、照片、錄像、電影、多媒體作品等來一起欣賞.
7.練習:這是指針對某一項或幾項教育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堂練習或課后強化練習,以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如學會正確的坐、立、走姿勢,練習中學生形體健美操等.
8.講授:這是以教師言語傳授為主的活動形式.為讓講述生動、有效,應在充份了解學生理解水平的基礎上,盡量利用各種直觀教具、故事和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
9.主題班會:針對某一主題而召開的班會,可以綜合利用上述多種形式,使學生身臨其境地受到教育,達到教育的目的.
10.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禮儀教育課程的實施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結合,還可以與音樂欣賞、體育健美操練習等結合,還可以充份利用校園環境等創設禮儀教育氛圍.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9
一、課題的提出
從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入手,讓學生從小學會做人,學會交往,學會做事,是我們上個學年實施《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這一省德育課題,對我校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新探索.該課題得到了華南師范大學鄭航博士、《小學德育》雜志王清平主編、區科研室馮毅、曾秀華主任、容桂教育組胥執純老師的大力支持與幫助.我校在前一階段的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師們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為了循序漸進、更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具有連續性、完整性的教育訓練,也為了拓展更加廣闊的教育空間,我們擬將“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我校的校本課程進行開發、進一步完善,確定以“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和“社會禮儀”為主要內容,從一年級開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漸進的文明禮儀教育,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學生帶入現代文明(良好人際關系)的殿堂,以此促進我校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及健康人格的更好形成,更好地養成文明的校園風貌,以期高效地完成課題研究任務,取得更可喜的階段研究成果.
二、理論依據和研究意義
新一輪課程改革為學校的特色發展和培養學生個性特長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我們期望通過新理念的教育、新視角的禮儀課程教育,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切合學校實際的禮儀教育新途徑新方法的德育模式,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我校地處環境復雜的容桂中心地段,社區中各類閑散、外來人員多,難免對學生的精神風貌起負面影響.在學校,有的同學任性散漫,唯我獨尊,學生在與教師交往時缺乏良好的禮儀規范;在社會或家庭中,怎樣尊老愛幼,怎樣與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樣著裝,怎樣待客做客,怎樣遵守社會公德等等顯得比較薄弱.因此,開設文明禮儀教育課程符合我校校情的需要.
三、課題的界定
禮儀課程是通過傳授禮儀知識,培養學生文明素養、養成學生良好禮儀行為的課程,是一門通過模擬生活情境,實現學生文明禮儀知、情、意、行的統一的課程.
四、課程目標
總目標:旨在全面提高青少年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修養,展示他們學習禮儀、實踐禮儀的風采,著力塑造講文明、重禮儀,團結友善、樂于助人的南環學子形象,提升我校學生的整體素質.
具體目標:教會學生必要的禮儀知識,并通過動作行為和言語行為,在對自我,對別人兩種對象,在學校、家庭和公共場所三種場合,在衣、食、住、行四種生活內容的多維領域中習得和運用禮儀智慧,使自己成為一個精神飽滿的、情緒愉快、人際關系協調、言談舉止受人歡迎,講文明、懂禮貌、有教養的人.
五、課程的內容
課程內容包括三個單元:“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課程內容雖然分為三大單元,但具體實施時可根據實際情況交叉進行.)
1、“校園禮儀”(此單元為1—2年級學生重點訓練內容)
課程內容:尊重老師尊重同學學會請教學會商量學會傾聽學會勸阻學會合作學會感恩學會師生間的禮儀……
課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園常規禮儀,使同學之間能夠以禮相待,和睦相處,團結協作,互助互愛;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使師生間交往自然親切,從而形成良好的校風校貌.
2、“家庭禮儀”(此單元為3—4年級學生重點訓練內容)
課程內容:做客禮儀迎賓禮儀待客禮儀祝賀禮儀邀請禮儀服飾禮儀睦鄰禮儀敬親禮儀……
課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規禮儀,上、下代人加強溝通,消除代溝,享受溫馨、美滿的家庭生活.
3、“社會禮儀”(此單元為5—6年級學生重點訓練內容)
課程內容:問路禮儀乘車禮儀購物禮儀影劇院禮儀交通禮儀網訊禮儀外出禮儀……
課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社會常規禮儀,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中,讓自己處處受到歡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會生活充滿快樂,從而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
通過三個單元的禮儀課教學,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生活、交往,以及如何熱愛生活、感恩父母、老師、學校、祖國,樹立遠大目標和增強自信,做文明有禮的南環學子.
六、課程的實施
禮儀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學習基礎,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教學.
在教學中將“校園禮儀”、“家庭禮儀”、“社會禮儀”三個單元交叉進行,各年段分別有重點.每一個單元都是以“交往禮儀”為切入口,以發動學生家長積極參與研究為突破口,突出“社交技能”的主題.
1、專項課程設置.
每班每周安排一個課時上禮儀課.教師通過課堂主陣地,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禮儀教育,使學生粗通禮儀知識,引導他們親身體驗,實現從感性到理性的升華,從整體上讓學生的文明禮儀風范得到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的實施一般分以下幾個階段進行:
2、學科滲透.各科教學之中繼續滲透文明交際禮儀的知識,切合時機地進行文明行為禮儀的引導與教育.
3、課外實踐:①調查走訪:走訪賓館酒店、商場超市等服務性強的單位,學習有關禮儀知識.②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通過上網、上書店及圖書館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拓展知識.③競賽展覽:舉行邀請函設計活動、感恩語言描繪活動、手抄報評比活動,指導學生動手實踐,鍛煉能力.④角色體驗:引導學生體驗不同社會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小小售票員”、“小小服務員”“我是家里小主人”、“小導游的一天”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禮儀規范.
七、教學原則
主體性原則:滿足小學生多方面的精神和身心發展的需要,激發小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開放性原則;借鑒各種教育理論,吸取百家之長,突破那些束縛學生個性、阻礙學科溝通和開放的程式,解除那些看似天經地義實則毫無意義的“教學規則”,構建靈活、高效、有序的教學規范.
實踐性原則: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無論是課堂內還是課堂外,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展示其才華,培養其能力.
合作性原則;倡導寬松、民主、開放的合作氣氛,使師生的活動處于協調和諧的狀態,倡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在多重交往中發展自我.
活動性原則:通過各種生動、形象、有趣的活動,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養成文明禮儀習慣.
趣味性原則:通過有趣的情境模擬,教會學生禮儀知識,讓學生在歡樂中學做文明人.
靈活性原則:對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的教育內容和要求不能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要靈活掌握.教師對同一年齡段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個別輔導.
八、課程評價
評價內容以目標為依據,引進學生評價主體,引發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感,特別強調評價的“多元化”與“過程化”“動態化”這三大主題.
1、評價的“多元化”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緯度:
⑴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者可以包括教師、學生、家長和社區,分別對孩子在校、在家、在社區的勞動禮儀、交往禮儀、交通禮儀作出評價;
⑵評價手段多元化——可采用調查、訪問、報告、情景模擬、編導表演等對學生禮儀的修養進行亮分;
⑶評價內容多元化——涵蓋知、情、意、行四方面;包括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及思維的創新性、成果展示方式的獨到性等方面.
2、注重“過程化”評價
教師用于評價學習過程檔案的標準可以包括“量化的分數”(是指采用定量計算的方法,即搜集數據資料,用一定的數據模型或數學方法,做出定量結論的方法)與“質性的評論”(指對不便量化的評價對象,采用定性的方法做出價值判斷);從理想的角度看,應該有與被評價學生對應的參照標準.如:其他同年級的學生、學生過去的表現、在禮儀方面具備表率作用的社區人士的期望等.
3、注重“動態化”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是為了激勵和促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因此,我們須注重建立動態評價機制,應該做好如下兩方面的工作:
1、教師對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應當以激勵性的評價為主,及時發現、發揮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評價.對學生獨創性的思維、見解要加以肯定、贊揚,號召大家向他學習等等.
2、學校、教師、學生、家長以及有關社區人員,對《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的實施情況要給予評價,并提出改進建議等等.學校、教師要重視來自聽取并研究各方面的意見與建議,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完善與實施.
九、課程管理
(一)組織管理
建立課程管理組織網絡,明確工作職責.
1、研究領導小組
組長:楊錦洪校長、曾素芳副校長
副組長:肖秦湘主任
2、子課題組組長:
1—2年級黃雪華湯肖顏
3—4年級吳瑞儀張秀紅
5—6年級羅巨明董青
(二)師資管理
教師配備
禮儀教育是德育的延伸和拓展,是“德育課堂”的陣地之一.任教禮儀學科的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師德規范,豐富的德育教育經驗及開拓創新的精神.學校組織具備相關條件的教師擔任各年級禮儀教學工作,開展禮儀活動,保證禮儀學科教學質量.
加強培訓
加強禮儀課程師資隊伍建設是課程管理的關鍵.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師學習先進理念,學習校內外成功教學經驗,提升禮儀教師自身文明素養,加強隊伍建設.
培訓方式包括:理論學習交流、專題講座、教學研討、課堂教學觀摩、課例分析等.
加強教科研
課題組每位教師根據各自教學特點認領相關的子課題研究任務,并要求積極投身于教科研活動當中.總課題組每學期開展三次大型教研活動,子課題組每月開展兩次研討活動,要求教師帶著問題參加專題教學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校本教研質量.
(三)教學管理
任課教師要有完整的備課和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記錄成績,課后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
總課題組、子課題組要有計劃地組織好各級各類聽課、評課活動,加強交流和提高.
十、保障的措施
1、堅持教學研究制度,保證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不斷地完善和向縱深發展.
2、學校將對參加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工作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如有突出成績的,將在評優、評先時給予傾斜.
3、子課題組負責人每學期要組織一次禮儀教育成果匯報(可請實驗教師或家長介紹經驗、可組織學生、家長、教師互動交流、可禮儀行為表演).
4、子課題組有子課題實驗方案、訓練措施,有實驗過程記錄,課題實驗組要定期抽查各班實驗情況(可召開教師、學生、家長座談會、可請他人評價或聽課、實地考察).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0
一、校本課程開發的指導思想
校本課程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組成部分,搞好校本課程的開發是落實新課程的需要,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給學校的發展、給教師專業的發展、給學生個性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舞臺。學校堅持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本,以興趣性、拓展性為主,發展學生個性為目標,讓課程適應和促進學生的發展,根據學校的辦學目標,充分利用學校現有的教學特色以及班莊豐富的資源優勢,認真做好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研究,帶動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與課程開發、管理、評價、教學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和諧發展。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
1、總目標:
發揮團隊合力,結合課改推進校本課程的開發和拓展課程建設,以課程建設拓展學生樂學的空間,突顯學科特色。
2、學生發展目標:
在知識、品質、能力、個性等方面得到比較和諧、全面、可持續的發展,使學生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
3、教師發展目標:
學會學習、學會反思、學會創新,成為實踐的研究者,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4、重點突破:
以學校特色項目為基點,在和諧團隊氛圍下的開發校本課程,向各學科延伸。
三、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研究領導工作小組。
組 長:xxx
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xxx
組織實施校長決策及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
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 員:xxx xxx xxx xxx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并制訂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②制訂校本課程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④積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⑤經常深入校本課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四、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1、人本性原則
校本課程觀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個性為根本出發點,把促進學生各項基本素質全面發展作為課程設計的中心,以整體、優化的課程結構觀為核心內容,在課程選擇使用上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尤其重視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尊重和滿足。
2、整體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開發要從整體上把握課程的目標與結構,校本課程的開發,學科課程應得到充分重視,活動課程應成為校本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開發潛在的課程資源,重視隱藏在課內外和校園文化中潛在的課程因素及對學生發展的作用,使學生有較廣泛的興趣愛好及特長。
3、發展性原則
校本課程的最大價值在于促進學生成材、教師成長、學校發展、社會發展。學校利用自身資源,構建有本地特色的適合學生發展的特色課程。
4、科學性原則
深入系統地學習與課程改革相關的理論,借鑒外來的有益經驗,結合本校實際,實事求是,以科學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解決實驗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檢查調查研究,科學決策,邊實驗邊總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五、方法措施
1、充分調動教師參加課程開發的積極性,體現參與性。
2、充分利用校內外的教育資源,堅持校本化。
3、仔細研究《國家基礎教育改革指導綱要》,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性與探究性。
4、結合校本教研的管理模式,實施課程開發的研究和實踐。
六、校本課程開發計劃
1、發掘本地特色項目資源,發揮特色創建過程中的優勢,形成校本課程的生長點。
2、在1~6的年級實施,與日常教學相結合。
3、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的實踐活動相結合,成為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
4、以學生和諧發展為出發點,明確校本課程的目標定位,完善課程體系,落實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5、逐步將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管理體系,引導各年級實施拓展型課程的開發。
七、課程的實施
1、教師每學期應撰寫校本課程教案,并建立校本課程教師檔案袋。
2、課程的組織形式必須以學生為本,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采用學生喜愛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校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創造寬松的活動環境,允許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方式表述,教師要重視學生的過程體驗,不能只重活動的結果。
4、教師必須在每次校本課程后,作好記錄,寫好教學反思。
5、課程的開發過程中,教師必須樹立檔案意識,對校本課程開發中的所有資料搜集整理好,期末上交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以利總結、改進和推廣,并作好展示匯報工作。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成立校本課程評價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的檢查評價。
2、完善校本課程的開發與申報制度。
3、教師組成校本課程開發團隊,積極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4、對校本課程的評價,應重視過程性評價,旨在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5、各任課教師每學期需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評價學生對該學科學習的興趣需求、學習效果等。
6、對于參加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學校將給予適當的獎勵。
九、校本課程實施保障
1、學校對參加校本課程研究的教師在外出學習、教學研究校本教材編寫等方面提供物質支持。
2、設立校本課程實施的研究及獎勵經費。
3、學校對教師進行必要的課程理論培訓。
4、保證實施教師的研究時間,研究空間。
5、鼓勵教師撰寫心得體會,包括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
6、在教師考評上充分肯定教師校本課程實施的成果。
7、學校對實施教師應做好各類設施的提供,如校園網等,為校本課程的順利開設準備物質條件。
8、對教師開發的校本課程,學校應組織評選,優秀的校本課程,鉛印成冊,并予以獎勵。教師開發出的校本課程的成果記錄在教師業務檔案。
9、根據師資培訓工作的要求,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創造條件,讓教師認真參與培訓,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學合理的獎勵制度。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