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養成心得體會(精選12篇)
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習慣養成心得體會(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1
“好習慣和壞習慣都具有很強的力量,好的習慣讓人立于不敗之地,壞的習慣則讓人從成功的'寶座上跌下來”。保羅蓋蒂的這句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是啊,古今中外,哪個名人不是從小養成了好習慣?如果沒有好習慣,那他們的成功從何而來?我們也要養成適量看電視的好習慣。
以前,我很愛看電視,每天晚上,我總是抱著電視不放,可是看多了對健康也不太好。那是一個悶熱的夏天,我一吃完飯,作業馬馬虎虎地寫完了,就開始看我的電視,那動畫片一個接著一個,設計我目不暇接,一會兒吃口蘋果,一會兒吃口餅干,別提有多悠閑了!只聽見秒針滴滴噠噠地走著,不知不覺就到了九點半,。媽媽催著說:“睡覺去吧,明天還要上學呢!”我一邊答應媽媽,眼睛一邊瞅著電視,說:“我再看十分鐘就睡。”媽媽信以為真,關上房門就睡了。我又接著沉浸在動畫片中。在一段廣告間,我看了看鐘表,“媽呀,十點半了!”我吃了一驚。連忙關上電視,上床睡了覺。
第二天,鬧鐘響了,我按了一下,又接著睡了。過了一會兒,只聽見媽媽在喊我,我睜開眼睛看看鐘表,都七點十五了!我一躍,跳下床,連忙洗臉刷牙,也顧不得吃早飯了,就趕忙“飛”到了學校。剛進班,也正好打上課鈴,總算沒遲到。這時,組長向我收英語作業,我一摸書包,呀,沒帶!這時,隊長又發話了:“你今天沒掃地,是要扣分的!”“都是電視惹的禍!”我心里氣憤地想。
從那天起,我每天晚上都在九點睡覺,早上六點半就起床了。經過兩個星期,我終于養成了早睡早起,適量看電視的好習慣。可是,沒過幾天,我又打起了“退堂鼓”。媽媽說:“多看電視,對眼睛不好,每天就睡幾個小時,會影響你的正常發育的!”我暗暗下了決心:每天看電視就兩個小時,睡覺要十個小時。漸漸地,我徹底擺脫了這個壞毛病。
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是日積月累的成果,是瓜熟而蒂落。著名教育家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自然成。”人生的旅途還很漫長,學習的道路更為艱苦,如果想要班上高峰,那么,就從小養成好習慣吧!讓好習慣陪我們同行吧!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2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我認為有以下幾點要做好。
一、興趣的培養要體現于每個教育環節
首先,新頒布的課程標準識字量要求下降,有利于各種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方法的養成。教師要認真地落實課標要求,精心設計教學,讓學生在入學不久就喜歡漢字,做到自主識字。
二是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例如,可以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識字。比如,學生入學不久可以布置這樣的家庭作業:做一個可以有圖畫等裝飾的姓名卡片。上學后,在課間或課下鼓勵同學之間互相交換,互相認識。學生會很容易、愉快地認識許多字,并激發一定的認字興趣。語文學習和社會生活是緊密相關的,學校的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都可以作為識字的途徑,作為學生識字的課堂。如,指導學生把平時閱讀、生活中認識的字剪下來或寫,粘貼制成自己的識字樂園。比如說,每天上學經過的商店、路牌、廣告、書店都有自己的`名稱;人民幣上面的漢字,這些都是學生識字的好機會,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識字能讓學生喜歡識字。
三是在課堂識字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培養學生識字的愿望。還可以利用游戲、競賽、表演等形式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比如,在進行識字單元教學的時候,為學生創設比賽情境,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競爭的欲望。在識字教學過程還要關注學生個性化的識字策略。
四是不同的識字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要選擇合適的識字方法來教學。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識字方法。教科書所要求會認、會寫的字,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盡可能完成。但是應該給那些已達到基本要求的學生提供一些空間和機會,體現差異性。當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樂于識字、善于識字后,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生活中識字,讓語文因生活而精彩,讓識字因閱讀而豐富,讓我們的學生更加喜歡我們的語文課。
二、保持好寫字的姿勢,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首先,語文老師要寫一筆好字,要具備這種指導學生寫字的基本技能。然后把寫字教育和書法教育融入到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去。
二是不僅僅是語文老師,其他學科的老師,如果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寫得非常精彩的字的話,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引領、引導和影響。因此,所有學科的老師都要練字,我們大家來享受書法藝術的熏陶,享受它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三是通過教師的感染與示范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認認真真寫好字。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夠做到在黑板上板演、范寫,注重筆順,注重間架結構,同時讓學生在老師范寫的時候認真看,用心記,模仿寫,這樣做的話,寫字教學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文化。學生寫字的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非常重要,這不僅僅關系到寫字的質量,還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
四是在寫字的評價方面,一定要以鼓勵學生為主,形式要活潑。在布置寫作業時,作業量要適中,作業形式要多樣化,可以讓學生把同偏旁的字寫在卡片上,把卡片剪成水果狀在全班交流,在黑板上畫一棵大樹,把卡片貼上去等。識字評價要激勵學生識字的興趣,展示學生識字的成果,不要讓寫字成為學生的負擔。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3
10月11日,參加了本溪市教育局召開的本溪市小學行為習慣培養專題報告會。 會上,全國知名教育專家孫云曉做了《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的專題報告。孫老師就培養好習慣的方式方法,習慣對于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等多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
一個人養成了好的習慣,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成了壞習慣,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可見習慣的重要性。可惜現在有一些孩子就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班中的某些學生,做鞏固習題時東張西望、玩玩學習用品、和前后同學講話,一天的作業都要到放學后在老師的“窮追猛打”下才能完成;還有的學生上課時不能集中注意力,經常開小差,甚至于和同桌講悄悄話,經老師再三提醒,一會兒就又走神兒了。這樣的學生學習會好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而一個愛學習會學習的孩子,必定有許多良好的學習習慣。一般來說,孩子如有以下十個基本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必定是優秀的:學習有目標、提前預習、認真聽講、完成作業、及時復習、正確使用學習用具、規范書寫、積極提問和討論、經常閱讀、持之以恒等。
什么時候培養孩子的習慣最好呢?是從幼兒開始。“學會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從幼兒學到的.基礎的東西,直到老年時還記憶猶新,可見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這正說明了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會伴隨人的一生,并時時處處起作用。就像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說:“三歲決定一生。”所以培養良好的習慣一定要從小開始。
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孩子活潑、開朗、能言善辯,看似優點而實際上也成了他的缺點,隨意、馬虎、做事缺乏恒心,這種種成了他學習上最大的障礙。雖然已是初中生可是做事依舊馬虎,學習總是定不下心來,缺乏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有時甚至為了逃避責任而說謊。怎么辦?我想盡辦法:批評、打罵、說教、談心、鼓勵。作為一名教師,我每天都承擔著教育學生的責任。
看了孫老師的著作《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一書后,我進行了深入地思考和反思。看來的問題還是出在習慣上,雖然一直以來我針對學生的性格特征采取了一定的教育方法,但是由于說教過多,可能有的學生產生了厭煩心理,他們還特別調皮、好動,又怎么能安分守己呢?長此以往,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他們的習慣又怎么會有改善呢?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所以做父母、老師首先給孩子好習慣養成起個表率作用。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4
一個人如果希望自己獲得成功或者活得充實,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又需要不斷地強化,這樣最后才能變成無意識的行為而讓人自覺遵行。
我有寫日記的習慣,但是堅持得并不是很好,總是斷斷續續的。從今年開始,我對自己嚴格要求,要求自己每天必須寫日記。每天睡覺以前,我都安排好自己第二天的工作、學習、讀書和運動的時間,這叫原定計劃。例如某一天的計劃為工作10小時、讀書兩小時、體育鍛煉兩小時、應酬兩小時。到晚上睡覺以前,我就會檢查一下自己完成計劃的情況。如果是超額完成原定計劃,我就會很開心。如果沒有完成原定計劃,我就會找找原因。比如有的時候是應酬時間超時了:原本需要兩個小時,但事實上卻花費了四個小時。于是我就會在下一次去應酬的時候,盡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應酬,不耽誤原計劃的讀書時間。當然,原定計劃并不意味著一直緊張地工作。有的`時候,我的原定計劃就是一天爬山八個小時,那么在這八個小時里,我就一心一意地爬山。當天的日記里,我會給日記配上照片,圖文并茂,讓記憶變得真實、美好。當我老了,記性不好的時候,文字和圖片可能是唯一能夠提醒我當年做過什么事情的印記。
重復成習慣,習慣成自然,自然成個性,個性最終就成了命運。所以,人的個性并不是天生的。脾氣有急緩,智商有高低,長相有不同——這些都是天生的。但我們的行為方式、思維習慣、遇到事情時的應急反應都是基于過去養成的習慣。很多時候,決定你命運的是你面對事情的態度,而非事情本身。曼德拉進監獄后把監獄當成了民族統一大業的基地,監獄歲月見證了他為人民謀求自由和民主的過程。所以,在20xx年的監獄生活中,他始終志向不改。而如果換一個人,這個人也許會把進監獄當作生命的終結,從此自暴自棄,甚至在監獄里了卻自己的生命,何談堅持與成功。這就說明不同的人面對同一件事的不同態度將造就不同的人生。
早在兩千多年前,孟子就說過:“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所以,你要明白是什么決定你的命運的。養成良好的時間規劃習慣就是改變命運的開始,因為時間浪費不起,浪費了就永遠追不回來。現在,很多人把錢看得太重,認為浪費不起的是錢,而不是時間。別人拿了你十元錢,你可能會記一輩子。記得有一個朋友很久以前曾經借給我五元錢,后來我忘記還了,過了十年他從國外回來,喝酒的時候還說:“你當年還欠了我五元錢呢。”當時的五元錢還是值錢的,因為一個月的工資也才幾十元。這個例子表明人對錢很看重。但我們卻很少看到有人這么看重時間的。浪費兩個小時你會覺得難受嗎?你有多少時間是和別人在一起浪費掉的,或者是自己荒廢掉的?你為此感到難過嗎?也許只有不再年輕的人才真正明白,沒有什么比時間更可貴。
如果想充分利用時間,首先,我們就必須設立一個目標,并力爭完成這個目標。比如我曾設立了一個每年讀50本書的目標,此目標一旦設立,我就告訴自己必須完成,年底盤算時,閱讀量必須達到50本書,一本都不能少。其次,我們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是否有進步,每天睡覺前想一想:我今天做的事情有進步嗎?背了十個單詞,記住了兩個英語句子,糾正了某個單詞的發音——這些都是有進步的表現。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放松和思考,學會有張有弛地使用時間,這樣才能抓住生命的重點。有張有弛是什么?就是你緊張地學習五天以后,要放松一天,到郊外徒步一天,或者爬山一天,或者在原野之間逛蕩一天,或者和朋友們娛樂一天,這樣才能重新激發你繼續做事的熱情,保持精神的彈性。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養成好的習慣,把握住有限的生命,你才能度過有意義的人生。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5
我有一個好習慣——節約。它一直伴隨我成長。
記得有一次,父母就教我背什么唐代李紳的《憫農》“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什么“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那時,我并不知道這是要我節約糧食,但卻我在節約美德熏陶中漸漸長大。
上學了,老師教育我們:“你們雖然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好,但不要擺闊氣,講排場,要從小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我們的祖國還不富裕,資源不足,你們要從小樹立節約的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我記住了老師的每一句話,也逐漸養成了節約。我知道節約是一種素質,一種美德,一種品格。我經常把一張紙兩面用,把用短的鉛筆套上筆筒寫,把叔叔阿姨給我的壓歲錢存起來。
記得有一次我們上科技課,老師講了節約的許多方法,我回家立刻開始嘗試:用塑料袋套在浴室噴頭上,第二天一看,果然滴了一大袋水,我把它們收集起來,用來沖廁所,父母看見了大加贊賞。
我心中,潛意識養成了節約的.好習慣。我記得爸爸說過“節儉樸素,人之美德;奢侈華麗,人之大惡。”媽媽告訴我“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戰略眼光,一種智慧。”在他們的引導下,我每次外出聚餐,剩下的食物能打包的我都要求打包,大人們都說我從小有節約的品德。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6
養成教育指的是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習慣的教育。一個人良好素養的形成是一個持續、漸進、積累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過每一件事,每一項活動,每一節課,長期熏陶形成的。俗話說:“嫩枝容易彎也容易直”,這說明了加強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小學生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那么,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呢?以下是自從我校開展該課題研究以來,本人就我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情況的工作心得。
一、確定指導思想
1.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關鍵是養成教育,須遵循“從他律到自律”這一規則。
2.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應從實處,細微處入手,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加強訓練,指導與主體意識相結合。
3.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受。
二、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根據學生年齡結構,心理特點,我班確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目標訓練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衛生習慣養成目標,行為習慣養成目標和學習習慣養成目標。
三、抓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具體做法
(1)明確職責,培養習慣。
開學初我就在全班中開展了“一人一崗,各負其職”的活動。讓學生明白每一個學生在集體中都是“小主人”,他們有權利和義務為集體做出自己的貢獻。集體的光榮與恥辱是和他們各自的表現是分不開的。我對學生說,你的一點點失誤就可以給集體帶來批評和抹黑。相反,你的一點點進步和努力就可以給集體帶來表揚和榮譽。所以說每一個人都關系著集體的榮辱,只有大家全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集體才可能擁有更多的光榮。
在集體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專人負責,這樣就可以使老師更好地進行管理,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強烈的責任心。所以我為他們進行崗位的分工。當每一個學生都有了自己崗位后,就要向他們宣布各自崗位的職責,使他們明確自己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去做。每個學生,只有他在集體中承擔一定的責任時,他的積極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發揮。如我對每個學生在保持教室的清潔中都有明確的責任分工,落實到每一個人上,如每人座位周邊必須做到沒有紙屑,值日生做到收拾講臺,倒垃圾,保持教室干凈整潔等。衛生部長及時檢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了自己查。既培養了責任感,鍛煉了能力,又有助于良好習慣的養成。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難免會有不負責任的學生,對自己所管理的不去盡職。如果這樣的話,就很難起到活動的.效果,所以,在活動中還需要所有的同學們在站好自己崗位的同時去監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學,做到“互幫互助,整體進步”。
每個周末留一定的時間讓各個部長對一周學生的崗位工作進行總結,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處,明確下一周努力的方向。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要盡可能多的尊重學生,也要盡可能多的對學生提出要求。
(2)、樹立典型,帶動整體。
對班級中自覺守紀,熱愛學習的同學大力進行表揚,一方面使他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表現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學生中樹立起學習的榜樣,讓這些學生去影響、帶動其他學生共同進步。如白元貴、陶文忠、陶文斌等已成了同學們心目中的勞動好榜樣;李婉媚、秦勇、潘顏春等是同學們心目中的勤奮學習好榜樣對于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總會給予肯定、表揚。特別對于個性強的學生,我給予更多的關注,因為這些學生的一舉一動,往往會影響一大批學生。如班上的何海蓮同學,平時頑皮淘氣,大大咧咧,做事和學習也馬馬虎虎。可我發現在開學初的大掃除中,她勞動特別賣勁,她把瓷磚擦得干凈、錚亮,擦好瓷磚后,他又把抹布用肥皂粉洗得干干凈凈。這對于她來說,不簡單。大掃除結束后,我把“表揚何海蓮認真做衛生”幾個字寫在白板上邊,把她洗過的毛巾給大家看,給孩子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并要求全體同學向她學習,起到了帶動整體的作用。在那一刻,我發現孩子臉上的微笑是多么燦爛!這又何嘗不是孩子學習、生活旅途中一個新的起點呢?一學期來,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紀律上何海蓮同學都有了一定的進步,雖然他的表現還時有反復,但終究在進步,令老師、同學感到高興。
四、取得的成效與努力方向。
在同學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我班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風班貌良好,學生自覺、自律、自信、自強。當然也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如行為習慣訓練還需關注細節,注意從細小處入手。我們的學生多數是進城務工子弟,家長素質參差不齊,普遍不高。家長與老師攜手共同培養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將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7
我國教育家葉圣陶認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可見培養習慣的重要性。好的習慣能讓人一生受益,壞的習慣有時會毀掉一個人的一切。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下面就結合筆者的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要及早開始培養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從小學入學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有計劃的注意培養,否則,當不良習慣養成后再糾正就困難了。筆者從抓課堂常規入手,因為課堂常規是正常教學的保證,也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保證。小學生課堂常規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學習用品放置的位置。應培養學生到校后就按當天課程表將書包里的教科書和作業本一一取出放在一定的位置,每節課后要準備好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品,上課時不能削鉛筆打墨水借學習用品等。
2、坐、站的姿勢要正確。坐的姿勢:頭要正,眼睛看前方,兩肩要平,背要挺直,兩腿并攏,雙手放在膝上或自然下垂;站的姿勢:向左或向右側跨出一步,呈立正姿勢。課前向老師行禮,課上發言都要保持正確的站立姿勢。
3、課前發言要舉手,不隨便插嘴。一般舉左手,舉起手時五指并攏,肘關節與肩平。老師指定某一同學發言后,其他同學將手放下。
4、聽到預備鈴聲立即不再講話,以最快的速度跑進教室,入座后靜候老師到來。通過這樣的常規訓練,班上一般都能形成較好的教學秩序。
二、循序漸進
逐步發展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養成,也不能全部一下子養成,它有一個由簡單到復雜逐漸形成的過程。所以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需要,循序漸進,逐步提出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要求,使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少到多,由部分到整體,持續穩定地得到發展。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水平的提高、知識的不斷增多,到小學高年級,就要在簡單的學習習慣基礎上逐步訓練養成更高要求的學習習慣。如閱讀習慣、勇于創新習慣等。那種不遵循習慣形成規律,幻想一朝一夕就養成某種學習習慣的想法是不切合實際的,也是極其有害的。
三、加強訓練
密切配合良好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學生多次反復的實踐,并且對學生來說,應主要放在課堂上進行。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能只講要求,而應結合教學實際,精心備課,細心指導,反復訓練,認真檢查,嚴格督促,對做得好的個人或小組給予語言鼓勵或授予小紅星,使良好習慣的養成融于課堂教學之中。同時在反復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尤其要注意各科老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班與班之間的密切配合,步調一致,否則會降低強化效果,影響良好習慣的形成。
四、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
樹立榜樣不僅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就是對高年級學習習慣的養成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在班上多表揚上課認真聽講、開動腦筋、獨立完成作業、作業本整潔、認真檢查的學生,舉辦優秀作業展覽會。使其他學生自覺模仿,形成習慣、對學生的每一點良好行為,教師不僅要及時給予表揚,而且要在班上營造一種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家長和教師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到孩子的身上。對高年級的學生則要給他們多講一些名人怎樣持之以恒、勤奮好學、刻苦鉆研等方面的故事。引導他們多讀一些課外書籍,從中感受良好習慣對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影響,從而自覺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發揮“主導”與“主體”的和諧作用
在培養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不容置疑的。要發揮巨大的作用,必須要靠教師正確的、合理的、及時的引導。在學生學習行為出現異常時,及時與之探討互商對策,并尊重學生的意見和想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不是一味的“講”“灌”“壓”。只要師生關系融洽了,“主導”與“主體”的作用也就體現了,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教師要以一個參與者、指導者、監督者的身份來教育影響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主體性,使“主導”與“主體”之間達到和諧統一,從而取得最佳的培養效果。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永久性的話題,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隨著社會的變革,培養的策略也要與時俱進。要適應21世紀的教育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還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不斷總結。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8
天氣漸漸變得炎熱了。近來常有些家長會對我們說:“老師請你幫忙多督促我的孩子多喝些水,他在家很不喜歡喝水,要多補充水分,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我說:“我們每次都會提醒孩子們去喝水,他們都有喝的,我會多關注的。”通過家長的提醒,我每次孩子們在喝水的.時候,都特別注意他們的喝水情況。
后來我發現有的孩子只喝一口水潤潤嗓子;有的孩子喝兩三口水;還有的水倒是倒得挺多,但是杯子里的水沒有全喝了,而是乘老師不注意偷偷倒掉了。甚至有的孩子因為不喜歡喝熱水,直接去接學校的生水喝。發現了這樣的問題后,我及時的對幼兒們進行了一起教育。通過小故事、圖片等,讓幼兒們了解到多喝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補充水分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孩子喝水的習慣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如果沒有去關注,它也隨著時間、秒針一走而過,但是孩子喝水的好處,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但是培養孩子喝水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我們去觀察、去實踐才能夠找到最好的辦法。我們的工作正是這樣,說起來也許沒多少大事,仔細想想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是一些在生活中最基本的工作。讓我們時刻關注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把工作越做越好!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9
養成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要著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特別是小學生,尤其是小學中低段學生,養成教育尤為重要。把學生的養成教育抓好了,學生的成績自然也會在我們教師汗水的滋潤下,慢慢地提高,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小學生正在成長的發育階段,諸多方面的習慣還沒有形成,一些不良習慣還沒有根深蒂固,比較容易鏟除,因此對于剛步入校門的孩子,在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的基礎上著重進行養成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朱熹說:“論先后,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可見知與行是不可分的`。對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應以學生認知特性為出發點,按照先入為主的規律。把開學的第一周定為常規養成教育宣傳周,第一節課定為養成教育課,由班主任向學生宣讀學校規范,提出新學期的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標。并根據本班的實際情況,制定班規,如:上下樓梯靠右行,不在校園內奔跑、追逐,堅持課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課前準備,上課積極參加討論,作業不欠帳,班級建立圖書角,課余時間多看課外書籍,拓寬知識面等,注意讓學生明確怎樣做,為什么這么做,以及如何去做,使他們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對,什么不對。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永遠是教師的主題。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的教育。學校的全體教師都應注意對學生的養成教育,教師應為人師表,言談舉止、衣著住行,都應給學生作出表率,因為在小學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師是神圣的,教師的舉止經常滲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師要關心體貼生活習慣特別是學習習慣不良的學生,找原因,從源頭上下功夫。現在,許多學生衛生習慣差,果皮紙屑隨手亂扔、教室里隨處可見垃圾,可同學們卻視而不見。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們嚴厲地批評、懲罰也只能改變一天兩天,時間長了又會重犯,因為他們意識上還得不到改變。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先組織班會展開討論,使學生在認識上有所轉變,但許多學生道理都懂,行動上卻難以改變。于是我們應從自身出發,從平時的小事中對學生進行熏陶。平時,我們教師走進學校、教室,一發現地面有爛紙就隨手把它揀起來,有了垃圾、廢紙總是親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到愛護環境的重要。有時老師一個眼神,學生就會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很快改正。
評價是促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手段。及時對小學生養成教育進行評價是我們做好養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它能促進學生產生強烈的榮譽感,從而促進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強,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統一。因此,教師要在養成教育的評價中樹立典型,以獎勵為主,平時盡可能經常使用口頭和體態語言對學生進行表揚的暗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每周我們都要進行“雛鷹爭章”的評比,安全、紀律、衛生流動紅旗的評比和發放,每學期我們都要進行“優秀隊員”的評比,樹立典型,通過評比和開展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這樣使學生的養成教育的評價具有強烈的激勵性。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少成若天性,習慣成天然。”小學階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劇發育、變化的重要時期。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同時,應注重培養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形成良好班風的基礎,是建設良好班級的保證。因此,在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德育教育應以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為主。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10
生活是人生的第—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活動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平凡而瑣碎,由許許多多生活細節組成。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兒綜合素養的體現,因此,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中教師會利用游戲化課程,培養教導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美國教育家約?凱恩斯的名言有力地說明習慣養成對孩子的重要性。它對幼兒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將伴隨幼兒的一生,使幼兒終身受益。壞習慣一旦形成,我們要花掉十倍、百倍的努力將他改正,會使幼兒終身受其害。有許多葉曾指出一些青少年的違法犯罪行為,追根溯源,都是由于早期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因此,良好習慣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和歸宿,應最先培養最先形成,它是幼兒成人之根本。17世紀捷克著名教育思想家夸美紐斯指出:德行應在邪惡尚未占居心靈之前,早早就教。所以,早期家庭教育的第一要務就是要扎實地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這時候,幼兒園游戲化的課程會曾加幼兒的興趣,起到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幼兒生活方面的習慣養成在家庭中的更為重要。長期以來,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一直未受到家長足夠的重視,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殊不知,早期家庭教育首要的、關鍵的任務就是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這項工作應是家長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學習也不晚。然而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孩子的這些請求:“我來洗,我來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還小,不會做”。家長過度愛護,許多應該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長習慣包辦代替。孩子是家庭中的“心肝寶貝”,在家許多大人圍著他轉,哄他們開心,認為只要孩子健康就好,認為穿衣服、吃飯等能力孩子到了一定年齡,自然而然地就會學會。現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讓他們自己動手,而且越小越難教,孩子大了,學得也快。因此許多小朋友吃飯要喂,有些爺爺奶奶為了哄好孩子一頓飯,要跟著走好多路,或邊喂飯邊讓孩子看電視;幫他們解小便,穿脫衣服,大人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事。卻不知處處包辦代替,幼兒的獨立愿望會漸漸消失,養成依賴心理,從而導致發展遲緩。
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多方面開始。需要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首先,家庭成員要統一認識。這樣才能使幼兒朝著一個目標去努力,鞏固已有的好習慣。其次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很多家長在家中怕麻煩,嫌孩子動作慢,或吃得臟。由于小朋友小肌肉發展還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協調還不夠。讓孩子自己吃飯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長嫌臟,認為還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結果手沒洗干凈,還弄濕了衣服,家長后悔沒幫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結果衣服穿反了,還要重穿,耽誤了上班時間……所以許多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做,不如自己做,節省時間,減少避免麻煩。其實,家長這種拒絕孩子動手做,包辦代替的做法,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礙了能力和獨立性的發展。
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家長必須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方式方法不得當,即使家長再努力,效果也不好。良好的家庭環境包括物質環境與精神環境。在這兩個因素中,家庭的`精神環境是更為關鍵的因素。良好的家庭精神環境帶給幼兒的不僅是健康的體魄,更重要是健康的心態。溫馨、民主、和睦的家庭,使幼兒富有愛心、同情心,能懂得什么是尊重和理解,同時也能養成幼兒活潑開朗、樂觀外向的性格;干凈、整潔的家庭環境,會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形成講衛生,做事有秩序有條理的意識和習慣。
教育不是萬能的,教育的過程也不是永無錯失和疏漏的。教育的錯失和疏漏,可能會使幼兒形成一些不良習慣。但是,幼兒的可塑性很強,一些不良習慣雖已形成卻尚未根深蒂固,只要及早發現,及早糾正,還是可以亡羊補牢的。
總而言之,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是育兒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不斷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提高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陳鶴琴先生十分重視幼兒的習慣的培養,認為“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終身受其罪。”培養幼兒的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能為其一生奠定基礎。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11
每個星期老師都會耐心的給我們上班會課,而養成教育是老師必不可少要講 的內容,每次老師講時,我都會認真聽講,課后思考老師講過的話題。
俗話說得好:“知識改變命運,習慣成就未來。” 習慣的養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因此,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是經過長期形成的。這就需要家長,老師的聯合,共同督促,發現學生的問題及時解決,不讓我們不良習慣有滋生的營地。通過學習養成教育,我體會很多。
養成教育是培養好習慣的教育,我們知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習慣一旦形成之后,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許多人的習慣,終身也無法改變。其實學生時期是養成好習慣的黃金時期:
1、養成教育要持之以恒。學生的行為具有持續性和反復性。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好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切不可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種良好習慣的養成有一個過程,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
2、老師是我們的`鏡子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覺中班主任老師的好形象被我們記在了心里,老師總是對我們很禮貌,時常以微笑的面容對待我們,因此對老師提出的要求、意見我們更加容易接受。一個幽默的玩笑,一句輕輕的問候,都讓我們的內心靈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3、養成教育要從小事做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許多同學熟讀 “中學生行為規范”,卻常隨手扔果皮、紙屑;許多同學在老師的組織下學做好事、幫助同學,可回到家里,卻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公主”“小皇帝”了。
因此,養成教育要從點滴的小事做起:見到地上有垃圾果皮隨手撿起來,見到教師要主動行禮問好,在樓道里要輕聲慢步靠右行,見到班里的門窗桌椅壞了自覺自愿修好,上學穿校服,衣著整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樓平地起,我們可以從一些身邊瑣碎的小事中,看出一個學生的行為習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中學生的行為習慣的變化,也就在點滴小事中。
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我們長期努力,需要我們在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我們進行行為規范練習,但必須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在我們中學生的內心里扎根發芽,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 篇12
中華民族歷來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她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講文明、懂禮貌的傳統美德。
文明是對人才的共同要求,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文明要求更高。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素質高、有教養的人,都具有良好的文明禮儀,被人尊重,受人歡迎,有利于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打開局面,發展事業。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人們采取不歡迎態度,怎么發展事業,立足社會?去年六月,東南大學一個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的畢業生在一家大型外資企業競聘,卻輸給了成績一貫不如自己的同班同學,原因很簡單,他在上樓時無意吐了一口痰,正好使企業一個負責人看到了。
文明禮儀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
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對我們身心健康的發展、樹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及提高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等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形成良好的班風,促進我們全面提高。因此,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對我們小學生至關重要,為此我們應該自覺做到尊師守紀,舉止文明,注意禮貌,重視衛生,改正不良行為,做到敬人、自律、適度、真誠,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以起床、鍛煉、集會、就餐、進出校門等小事做起,規范自己的言行,認認真真做到排好隊、唱好歌、掃好地、做好操、走好路、吃好飯、寫好字、語言文明優雅,認真思考并做好這些并非小事的小事,向不文明行為告別,培養良好的文明習慣。
堅持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應該持之以恒,從校內延伸到校外,無論在學校、在家庭、在社會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學文明禮儀、做三好學生,維護學校的良好形象,為之不懈的努力,促進文明禮儀的習慣養成上一個新臺階,讓自己成為懂文明禮儀的高素質的現代文明人。
在此大隊部向全校學生發出倡議,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將良好的文明禮儀的種子帶到千家萬戶,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堅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遵守文明公約,普及生活禮儀常識。提高文明素養,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凈化我們的心靈,美化校園,增強我們的.文明禮儀修養,促使我們健康、全面發展,提高我們的整體思想道德素養,讓我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求知。做有氣質、有風度、有教養的文明的學生。
新的挑戰,新的希望。展望未來,我們滿懷激情、充滿信心!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會學到不少的文明禮儀知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真正成為新時代的三好學生,記住我們的目標——在校做個主動學習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在家做個勤儉自強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誠實守信道德規范的好公民。
【習慣養成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習慣養成月方案03-21
習慣養成教育心得體會08-12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心得體會06-12
幼小銜接習慣養成計劃(精選13篇)10-16
小班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總結01-10
幼兒良好習慣養成實施計劃05-02
小學生習慣養成總結(通用10篇)07-26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實施方案(精選11篇)10-14
小學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實施方案06-28
學生規范養成心得體會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