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精選22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地方需要用到制度,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那么制度怎么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
1.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小組,要有負責人,有安全管理人員。
2.鍋爐工要堅守崗位,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外人不得進入鍋爐房;嚴禁在鍋爐房做其他無關事情。
3.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景應當對其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對特種設備管理不嚴,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發生事故的,根據情節的.輕重,必須要負有法律職責。
5.特種設備的要進行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6.水位計,壓力表,安全閥等附件必須齊全完好。壓力表安全閥必須經鑒定合格在周期內使用。
7.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檔案。
8.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有關安全操作運行規程等項制度。按規定認真作好運行記錄和危險點的安全檢查記錄。
9.按規定標準,經常對鍋爐用水進行水質檢修,發現水質不貼合規定標準,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并協同解決。
10.對特種設備要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至少每周一次,并作好記錄,發現情景及時處理。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近代裝置及有關附屬食品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1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持有上崗證,無證不得上崗。并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工作。
12.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檢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要進行日常維護保養。
1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負責人報告。
14.經常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教育的培訓。
15.安全管理員或者單位負責人應經常對特種設備的使用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或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2
1、特種設備檔案應當按照一臺設備一份檔案的要求建立,特種設備檔案資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制造單位、產品質量合格證明、使用維護說明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和資料;
(2)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和檢驗報告書;
(3)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4)特種設備的日常運行狀況記錄;
(5)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6)特種設備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2、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負責歸口管理本單位所有特種設備檔案資料,應指派專人負責特種設備檔案資料的保管工作。
3、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應設立專門的檔案室或檔案柜用于保存特種設備檔案資料,保存期限原則上為10年,重要的見證資料應永久保存。
4、根據需要本單位可另外專門設立特種設備檔案資料管理機構。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3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保障學校師生員工和國家財產的安全,創造良好的教學條件,依據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20xx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49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實施<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國質檢法〔20xx〕206號)和《關于印發<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質檢鍋〔20xx〕207號)等文件的精神,結合學校具體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特種設備是國家以行政法規的形式認定的儀器設備,包括設備部件及配套裝置。我校現有的設備中屬于特種設備的有5種,包括: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大型傳動和起重機械、電梯。具體限定范圍如下:
(一)鍋爐
1、承壓蒸汽鍋爐,其容積≥30L。
2、承壓熱水鍋爐,其出口水壓≥0.1MPa(表壓),額定功率≥0.1MW。
(二)壓力容器
1、壓力容器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最高工作壓力≥0.1MPa(表壓),壓力與容積的乘積≥2.5MPaL,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或最高工作溫度≥標準沸點的液體。
2、壓力氣瓶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公稱工作壓力≥0.2MPa(表壓),壓力與容積的乘積≥1.0MPaL,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或標準沸點≤60℃的液體。
(三)壓力管道
壓力管道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即:公稱直徑>25mm,最高工作壓力≥0.1Mpa(表壓),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標準沸點的液體。
(四)大型傳動和起重機械
1、額定起重量≥0.5噸,提升高度≥2米的移動式升降機。
2、額定起重量≥1噸,提升高度≥2米的固定式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
(五)電梯
載人或載貨電梯,自動扶梯等。
第二章 特種設備的購置、安裝、注冊登記及租賃
第三條 特種設備的購置,必須選擇由國家認定的具有特種設備生產資質的廠家生產的設備。使用單位不得自行設計、制造和使用自制的特種設備,也不得對原有的特種設備擅自進行改造或維修。
第四條 特種設備安裝必須選擇經制造單位委托或同意的具有經國家認定的專業施工資質的單位負責安裝和調試,在有爆炸危險的場合所使用的特種設備,其安裝和使用條件要符合防爆安全的技術要求。
第五條 特種設備安裝和調試完畢,安裝單位自檢合格后,由使用單位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注冊登記手續和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在取得特種設備登記證后,使用單位需指定專人負責,并做好移交記錄。凡未按要求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未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的特種設備,不得擅自使用,資產管理處(以下簡稱資產處)不予進行固定資產報增手續。使用地點不在學校本部的設備,應主動到當地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第六條 因工作需要須租賃特種設備時,可向有租賃業務又是國家認定的具有特種設備生產資質的廠家簽約租賃。租賃的特種設備其安全管理事宜,由出租方負責,同時必須要服從學校的管理。
第三章 特種設備的使用管理
第七條 特種設備購置后,要有專人負責管理,職責明確。設備負責人要認真清理、登記并保管隨機文件和資料,建立設備的技術檔案,及時辦理好國有資產入賬手續;組織設備的安裝、維護和保養,組織進行日常檢查及定期檢驗,針對所負責的特種設備的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等。
第八條 各使用單位必須建立特種設備的規章制度,并報資產處備案:
(一)安全使用操作規程;
(二)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第九條 特種設備均應建立技術檔案,基本內容包括:
(一)檔案文件清單;
(二)設備及部件出廠時的隨機技術文件;
(三)安裝、維護、大修、改造的合同書及技術資料;
(四)登記卡、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檢驗報告書、安全使用操作規程;
(五)運行記錄、日常檢查記錄;
(六)故障及事故記錄、緊急情況救援預案;
(七)操作人員情況登記。
第十條 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的管理采用校、院兩級管理的辦法。學校保管《登記卡》、《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檢驗報告書》,學院保管上述校管材料的復印件及其它技術檔案,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的建立要及時,特種設備的使用單位發生變化時,應及時向新單位移交技術檔案。
第十一條 特種設備專職操作人員,必須通過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可的培訓、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的`工作。
第十二條 在用特種設備,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對其技術安全性能進行定期檢驗。使用單位必須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兩個月聯系檢驗檢測機構,特種設備檢測所檢驗并出具檢驗報告書,使用單位將檢驗結果報資產處備案。
電梯的定期檢驗工作,由使用單位與維保單位一起在做好維修保養的基礎上每年接受特種設備檢測所定期檢驗,使電梯處于正常、完好的可用狀態。
第十三條 因工作變化,須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種設備,要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停用手續。停用一年以上或發生過事故的特種設備以及遇到自然災害并可能影響安全技術性能的特種設備,在使用前都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和維護保養,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經特種設備檢驗所驗收檢驗合格,重新取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后方可使用。
第十四條 特種設備的委托維保、大修和改造應委托原制造或安裝單位負責,如遇特殊情況也可選擇具有資質的單位施工,并簽訂施工合同。竣工后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由使用單位提請質量技術監督局來校進行驗收檢驗,并辦理“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事宜。
第十五條 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是保證特種設備安全使用的有效手段。檢查工作要形成制度,認真執行。學校每年組織相關部門進行檢查或不定期抽查,院(系)每學期檢查一次,實驗室每月檢查一次,特種設備使用人員在使用前后要進行檢查,每次檢查結果要存檔備查。
(一)學校檢查(或抽查)內容:
1、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的制定和執行情況;
2、特種設備負責人和使用人員落實情況;
3、特種設備建賬情況;
4、特種設備技術檔案建立情況。
(二)特種設備負責人和使用人員安全檢查內容:
1、設備及其部件的性狀完好情況;
2、保護裝置的完整可用和校準情況;
3、噪聲、磨損、異常振動等運行狀況。
第十六條 禁止使用以下四種特種設備:
(一)未經檢驗、未辦理注冊登記和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的特種設備;
(二)已報廢的特種設備;
(三)經檢驗被判定不合格的特種設備;
(四)已發生故障而未排除的特種設備。
第四章 壓力氣瓶
第十七條 因教學、科研需要使用盛裝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壓力氣瓶的單位,要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請,批準后才能使用。
第十八條 需要使用壓力氣瓶的單位應到國家認定的具有壓力氣瓶充裝和租賃資質的單位租用壓力氣瓶和充裝相應介質,并做好操作記錄,校內任何單位不得使用自行購置的壓力氣瓶,也不允許自行充裝任何介質。
第十九條 根據《氣瓶安全監察規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20xx〕第46號令)的要求,氣瓶充裝單位全面負責所提供氣瓶的安全,氣瓶的定期檢驗、報廢、銷毀等事宜均由氣瓶充裝單位安排進行。
第二十條 壓力氣瓶在使用過程中,要有專人負責,要有防止傾倒的設施,要避免碰撞、烘烤和曝曬,受射線輻照易發生化學反應介質的壓力氣瓶應遠離放射源或采取屏蔽措施。
第二十一條 學校內任何單位不得對壓力氣瓶進行焊接或改造;不得更改氣瓶的鋼印或顏色標記;不得使用已報廢的氣瓶;氣瓶內的殘液不能自行處理;氣瓶內的介質不能向其他容器充裝。
第二十二條 易燃、易爆或有毒介質的壓力氣瓶,使用時要安放在室外。
第二十三條 易燃和助燃氣瓶要保持安全距離,分開存放。
第二十四條 需要同時使用大量氣瓶的單位,要根據氣瓶介質情況采取必要的防火、防爆、防電打火(包括靜電)、防毒、防輻射等措施。
第五章 特種設備的報廢和產權轉移
第二十五條 特種設備使用年限到期或檢驗判廢及因其他原因無法再正常使用的設備,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向資產處提出校內報廢申請,然后由學校統一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注銷手續。
第二十六條 產權需要發生轉移的特種設備,應向資產處申報,在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相關手續。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凡違反本規定的,要根據情節輕重和所造成的后果,按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和罰款,情節和后果特別嚴重者要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本規定未盡事宜以國家頒布的相關條例、法規等為準。
第二十九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本規定由資產處負責解釋。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4
1、國家規定:特種設備主要有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廠(礦)內機動車輛、防爆電氣設備等;
2、嚴格執行20xx年2月19日頒布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第373號令);
3、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必須使翔有生產許可證或者安全認可證的物種設備,特種設備必須附有制造企業關于該產品或者部件的出廠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裝箱清單等出廠隨機文件;
4、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必須對特種設備使用和維護的安全負責;
5、必須制定并嚴格執行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包括技術檔案管理、安全操作、常規檢查、維修保養、定期報檢和應急措施等在內的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和運營管理制度;
6、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指特種設備安裝、維修保養、操作等的人員)須經專業培訓和考核,取得特種設備作業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相應工作;
7、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必須請取得特種設備安裝、維護保養、改造資格的單位來進行特種設備的安裝、維護與改造;
8、特種設備遇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或者發生設備事故后,以及停止使用一年以上而再次使用前,使用單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影響安全的.隱患;
9、使用單位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年檢、月檢、日檢等常規檢查制度,經檢查現有異常情況時,必須及時處理,嚴禁帶故障運行。檢查應當做詳細記錄,并存檔備案;
10、在用特種設備實行安全技術性能定期檢查制度,使用單位必須定期向使用特種設備所在地的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超過有效期的特種設備不得使用;
11、特種設備一旦發生事故,使用單位必須采取緊急救援措施,防止災害擴大,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及有關部門報告;
12、新增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使用單位必須持監督檢驗機構出具的驗收檢驗報告和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到所在地區的地、市級以上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注冊登記。將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固定在特種設備顯著位置上后,方可以投入正式使用。
13、公司機動車使用應結合本公司生產或施工現場的實際隋況,按照國家gb4387《工業企業廠內鐵路、道路運輸安全規程》等標準的要求執行。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5
1目的
加強和規范特種設備管理,明晰職責,理順管理程序,確保特種設備安全運行,有效為生產服務,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煉鐵廠所屬單位。
3定義
特種設備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廠(場)內專用機動車輛。
3.1鍋爐:是指利用各種燃料、電或者其它能源,將所盛裝的液體加熱到一定的參數,并承載一定壓力的密封容器設備。其范圍規定為容積大于或者等于30l且額定蒸汽壓力不超過0.7mpa的蒸汽鍋爐;出口水壓大于或者等于0.1mpa,且額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壓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額定蒸發量不超過0.5噸/小時、額定蒸汽壓力不超過0.04 mpa的汽水兩用鍋爐、額定出水壓力不超過0.1mpa的熱水鍋爐,自來水加壓的熱水鍋爐。
3.2壓力容器:是指盛裝氣體或者液體,承載一定壓力的密封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其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動式容器,盛裝公稱工作壓力或者等于1.0mpa.l的氣體、液化氣體和標準沸點等于或者低于60℃液體的氣瓶。
3.3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狀設備,其范圍規定為最高工作壓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壓)的氣(汽)體、液化氣體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標準沸點的液體介質,且公稱直徑大于25mm管道。輸送介質最高工作壓力雖低于0.1mpa的煤氣管道;
3.4電梯:是指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或者沿固定線路運行的梯級(踏步),進行升降或者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包括載人(貨)電梯、自動扶梯、自動人行道等。
3.5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其范圍規定為額定其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米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
3.6廠(場)內專用機動車輛:是指除道路交通以外僅在工廠廠區等特定區域使用的專用機動車輛。
3.7特種設備包括其附屬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和與安全保護裝置相關的設施。
4職責
4.1設備科:是廠所有特種設備運行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對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制度執行的監督、檢查管理,負責配合裝備處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對特種設備年度檢驗工作。
4.1.1貫徹國家或行業部門的有關法規、規章及公司的制度、規定。
4.1.2負責制定、修訂廠屬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及操作、維護、檢修規程并組織執行。
4.1.3負責對廠所屬車間特種設備的維護、維修工作的監督、檢查管理。
4.1.4參與特種設備的安裝、使用、維修保養、改造進行審核把關和現場監察并備案,負責廠新增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
4.1.5參與對特種設備隱患、缺陷的檢查和整改工作,督促使用單位及時整改。
4.1.6負責完成廠所屬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定期檢驗工作。
4.1.7配合公司調查并積極上報特種設備重大設備事故的調查,分析和修復工作,提出處理意見,監督落實措施;
4.1.8負責特種設備一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4.1.9負責向裝備處上報特種設備的大修、改造、報廢等工作;并負責大修及改造方案的編制。
4.1.10按時向裝備處申報特種設備檢驗申請,組織定期安全技術檢驗,及時整改出現的問題;
4.1.11參與特種設備的前期管理、施工過程管理、竣工驗收和試運行工作。
4.1.12負責特種設備維修用備件的審核與上報工作。
4.2安全科:是特種設備及特種設備施工作業的安全監督部門,負責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督、檢查。
4.2.1貫徹實施特種設備的安全規程、標準,落實國家行業部門頒發的法規、規章等要求;
4.2.2制定、修訂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辦法,并組織貫徹執行;
4.2.3對使用、安裝、維修改造的特種設備,進行監督檢查工作;
4.2.4組織并配合安環處對因特種設備造成的人身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意見,監督落實整改措施;
4.2.5檢查特種設備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情況及執行;
4.2.6組織對特種設備安裝、修理改造單位安全資格的認證工作;
4.2.7檢查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安全操作規程的執行情況及安全技術培訓情況;
4.2.8負責按持證上崗要求對特種作業人員上崗前的資格審查。
4.2.9負責對特種設備維護及隱患處理中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考核。
4.3綜合管理科:負責組織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的培訓、考核及特種作業人員的證件管理工作。
4.3.1負責根據各類特種設備數量及分布情況配備特種設備作業人員。
4.4生產科:負責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調配工作。
4.4.1負責對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監督。
4.4.2負責對特種設備維護、維修作業人員的監督。
4.5使用單位:是特種設備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是特種設備的具體管理和使用者,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的運行和檢查工作。
4.5.1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部門有關特種設備的法規、規章及公司相關的制度規定;
4.5.2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維護、檢修、安全操作規程,并組織執行。
4.5.3應有專職或兼職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的使用、維護、檢修和安全管理工作;
4.5.4制定本單位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4.5.5配合特種設備一般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
4.5.6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隱患和缺陷要及時上報,并采取防范和補救措施,確保安全使用,重大問題立即上報;
4.5.7建立健全本單位特種設備技術檔案管理工作。
4.5.8負責組織本單位特種設備管理、操作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及考核工作。
5內容及要求
特種設備的安裝與驗收
5.1安裝
按照公司規定:特種設備安裝實行項目單位責任制管理辦法。設備科負責施工隊伍的資質審查,安全科配合施工隊伍資質的檢查審核。
5.1.1安裝特種設備前,施工單位必須持有關資料,到長治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備案。備案時,施工單位需持以下資料:1)中文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和型式試驗報告(必要時);2)安裝特種設備的施工項目合同;3)施工單位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保養資格證》;4)項目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防護措施;5)使用單位和安裝、大修、改造項目承擔者的名稱、地址、郵政編碼、法定代表人與負責人的聯系電話等通訊資料;6)特種設備安裝、維修、改造告知書。
5.1.2特種設備的安裝單位必須對安裝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
5.1.3特種設備的安裝業務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包或分包。
5.1.4使用單位負責安裝過程的質量監督、檢驗及分項工程的原始記錄。記錄包括:施工質量檢查記錄、分項工程施工記錄、隱蔽工程記錄、調試記錄、空載試車記錄、負荷試車記錄等。并將記錄及資質等相關資料存檔備查。
5.2驗收
5.2.1特種設備驗收交接前,由施工單位報公司安環處,組織相關單位參加,按要求對特種設備進行自檢。
5.2.2特種設備自檢合格后,由施工單位負責報請長治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進行驗收檢驗。
5.2.3施工單位向監督檢驗機構申請驗收檢驗時,應當提供以下資料:1)《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表》(每臺2份);2)改變原施工方案進行施工及有關隱蔽工程的施工情況記錄;3)試運行記錄;4)施工單位自檢報告(新增無需現場安裝的除外);
5.2.4特種設備驗收檢驗合格后,施工單位必須將設備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型式試驗報告、配套土建基礎技術圖樣等有關技術文件和資料,移交使用單位存入特種設備技術檔案。
特種設備使用、維修、管理
5.3特種設備使用管理
5.3.1.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原則:特種設備管理實行使用單位負責制。使用單位是特種設備管理的主體,單位一把手是特種設備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是特種設備點檢維護的第一責任人。
5.3.2新增特種設備在投入使用前,施工單位必須到長治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注冊登記后使用單位方可投入使用。辦理注冊登記時,應當提供以下資料:1)《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表》(每臺2份);2)驗收檢驗報告和《安全檢驗合格》標志;3)操作人員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4)與維修保養單位簽訂的維修保養合同,或者是制造企業對新增特種設備提供免費維修保養的證明文件,或者與本單位取得特種設備維修保養資格的人員簽訂的維修保養責任書;5)維修保養單位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保養資格證》,或者本單位維修保養人員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6)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
5.3.3使用單位必須將特種設備《安全檢驗合格》標志及相關牌照和證固定在規定的'位置上。《安全檢驗合格》標志超過有效期或者未按照規定張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特種設備不得使用。
5.3.4設備科對廠所有特種設備必須指定專人負責特種設備的管理工作(以下稱為特種設備管理人員)。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應當掌握相關的技術知識,熟悉有關特種設備的法規和標準,并履行以下職責:
1)檢查和糾正特種設備使用中的違章行為;
2)管理特種設備技術檔案;
3)編制常規檢查計劃并組織落實;
4)編制定期檢驗計劃并落實定期檢驗的報檢工作;
5)組織緊急救援演習;
6)上報本單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培訓計劃。
5.3.5設備科必須制定以崗位責任制為核心的特種設備使用和運營的管理制度,并予以嚴格執行。管理制度至少應當包括:1)各種相關人員的職責;2)操作人員守則;3)設備、工藝、安全操作規程;4)常規檢查制度;5)維修保養制度;6)定期報檢制度;7)作業人員及相關運營服務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8)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9)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5.3.6高溫區域使用特種設備要有隔熱、降溫設施;吊運熔融金屬的起重機,司機室應有防噴濺、燒燙和防火設施。
5.3.7制定、修訂工藝規程和崗位操作規程過程中,要明確提出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要求。
5.3.8特種設備的大型吊(輔)具使用前,使用單位須對各部位進行安全檢查,設備狀況滿足相關的安全技術標準,方可使用。
5.4特種設備日常檢查管理
5.4.1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做出記錄。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應當對特種設備使用狀況進行經常性檢查,發現問題的應當立即處理;情況緊急時,可以決定停止使用特種設備并及時報告本單位有關負責人。
5.4.2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實行定人定機責任制下的特種設備點檢制度。
5.4.3設備科根據特種設備作業環境負責制定特種設備的點檢標準和維修標準。點檢、維修標準要納入《設備操作、維護、檢修規程》。
5.4.4使用單位應當并根據煉鐵廠《設備維護維修管理辦法》對特種設備進行點檢、維護、維修。
5.4.5對在用特種設備,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對乘載類特種設備,必要時要進行載荷試驗,并按額定速度進行起升、運行、回轉、變幅等機構的安全技術性能檢查。
5.4.6月檢至少應檢查下列項目:
1)各種安全裝置或者部件是否有效;
2)動力裝置、傳動和制動系統是否正常;
3)潤滑油量是否足夠,冷卻系統、備用電源是否正常;
4)繩索、鏈條及吊輔具等有無超過標準規定的損傷;
5)控制電路與電氣元件是否正常。
5.4.7日檢至少應檢查下列項目:
1)運行、制動等操作指令是否有效;
2)運行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的振動或者噪聲;
3)門聯鎖開關及安全帶等是否完好(當有這些裝置時)。
4)檢查應當作詳細記錄,并存檔備查。
5.4.8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做出記錄。
5.4.9壓力管道每三到五年必須安排一次對壓力管道的吹掃或清洗工作。同時每年要定期檢查壓力管道的底部和彎頭的薄弱處和易于磨損、腐蝕以及聯接緊固的部位,并及時解決管道的跑、冒、滴、漏問題。每年至少組織安排兩次(春、秋)檢查壓力管道泄漏、反腐、保溫、支架基礎、安全附件及色標等狀況的工作,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5.5特種設備維護保養管理
5.5.1使用單位負責對日常維護所產生的記錄的填寫和管理。特種設備維修保養單位要取得特種設備的安裝、維修、改造資質,必須對維修保養、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
5.5.2特種設備維護保養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和考核,取得相應的作業證后方可上崗操作。無特種設備維護保養資格人員的使用單位,必須委托取得特種設備維護保養資格的單位進行特種設備日常的維修保養。
5.5.3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業務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包或分包。
5.6特種設備大、中、維修、改造管理
5.6.1特種設備大、中、維修、改造工程管理執行公司《設備設施大、中、維修管理辦法》。
5.6.2大、中、維修、改造特種設備前,施工單位必須持以下資料到長治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特種設備監察科備案:
1)中文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和型式試驗報告(必要時);2)大修、維修、改造特種設備的施工項目合同;3)項目施工單位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保養資格證》;4)項目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防護措施;5)改造項目必須提供由規定的監督檢驗機構出具的設計審查報告;6)使用單位和安裝、大修、改造項目承擔者的名稱、地址、郵政編碼、法定代表人與負責人的聯系電話等通訊資料。
5.6.3特種設備的作業現場,必須根據施工項目和作業特點,制訂安全、電氣、交通運輸(鐵路干線)、高空、建筑、勞動條件衛生措施,經專業部門確認,方可施工。
5.6.4特種設備大、中、維修、改造驗收
特種設備大、中、維修、改造完畢后,由施工單位組織驗收。驗收時,報請長治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單位做好記錄歸檔工作。
5.7特種設備檔案管理
特種設備必須單獨建檔,并建立臺賬。
5.7.1負責下列內容的建檔:
1)特種設備臺賬;
2)《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表》;
3)特種設備及其部件的出廠隨機文件;
4)運行使用、維修保養和常規檢查的記錄;
5)特種設備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試裝置的維護記錄;
6)特種設備運行故障、事故記錄;
7)特種設備點檢、維修標準;
8)驗收檢驗報告與定期檢驗報告;
9)特種設備安裝、大修、改造的記錄及其驗收資料。
5.7.2新增特種設備相關資料移交,由施工單位負責向我單位移交,我單位負責建檔。
5.8特種設備的事故、故障管理
特種設備發生事故、故障,執行《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設備事故(故障)管理辦法》。
5.8.1遇到下列情況之一的特種設備,在使用前,應當對其進行全面檢查和維修保養:
1)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
2)發生設備事故;
3)停止使用1年以上。
經全面檢查和維修保養,完全消除影響安全的隱患后,方可以投入使用。實施大修的特種設備,必須按照大修的有關規定執行。上述工作情況應當詳細記錄。
5.8.2易地重新安裝的特種設備,新的使用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分別申請備案、驗收檢驗和注冊登記的手續,其《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有效期限重新計算;原業主單位應將特種設備及其部件的出廠隨機文件、辦理注銷變更手續后的原《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表》(2份)、歷次檢驗報告、維修保養和改造記錄等有關資料及其有關牌照和證書,移交給該設備的資產接收單位。
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
特種設備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裝備處提出定期檢驗要求,裝備處向特種設備檢驗部門提出檢驗申請。
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5.9壓力管道
5.9.1煤氣管道要按時進行季節性的檢查和安排年(季)檢查。要定期(一般為5年)測定煤氣管道輸送險損、沉積物厚度、垮間撓度、支架傾斜、基礎沉降以及地下管道防護情況等。
5.9.2對于輸氧量大于等于1000m3/h、壓力不大于2.94mpa的廠區氧氣管道每3—5年進行外部除銹和涂漆一次,對重點部位應不定期的進行管道厚度抽查,必要時進行探傷檢查和耐壓試驗。對查出的薄弱管段要及時予以更換。每年雨季之前應對氧氣管道接地裝置檢查一次,應保持裝置完好,其接地電阻應合乎標準。
5.9.3輸送氨等化工產品的管道的定期檢驗,要按原化工部頒發(1995)968號《化工企業壓力管道檢驗規程》的有關規定執行。每年至少一次在線檢驗;利用大修停機時間進行較全面的檢驗,一般每六年至少安排一次。在線檢驗和全面檢驗的檢驗項目按上述檢驗規程的規定執行。
5.10壓力容器
5.10.1壓力容器,按照《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鍋爐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定期檢驗、評定安全狀況。
5.10.2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分為:
1)外部檢驗:是指在用壓力容器運行中的定期在線檢查每年至少一次。
2)內外部檢驗:是指在用壓力容器停機時的檢驗。其檢驗周期分為:○1安全狀況等級為1、2級的,每6年至少一次;○2安全狀況等級為3級的,每3年至少一次。
3)耐壓試驗:是指壓力容器停機檢驗時,所進行的超過最高工作壓力的液壓或氣壓試驗。對固定式壓力容器,必要時進行耐壓試驗。
5.10.3投用后首次內外部檢驗周期一般為3年,以后的內外部檢驗周期,按定期檢驗報告規定進行。
5.11一般起重設備每2年檢驗一次,吊運熔融、熾熱金屬起重機每年檢驗一次。
5.12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每年檢驗一次。
5.13壓力容器安全附件執行定期檢驗制度。各單位要按照《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規則》的規定制定本單位安全附件校驗制度,并按如下規定進行校驗:1)安全閥一般每年至少校驗一次,拆卸進行校驗有困難時應采用現場校驗;2)壓力表和測溫儀表應按使用單位規定的期限進行校驗。安全閥校驗合格后,校驗單位應出據校驗報告書并對校驗合格的安全閥加裝鉛封。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
5.14壓力容器、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的作業人員及其相關管理人員(以下統稱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一格式的特種作業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或者管理工作。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工作由管理科組織實施。
5.15安全科應當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進行特種設備安全、節能教育和培訓,保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具備必要的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
5.16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當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有關的安全規章制度。
5.17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有關負責人報告。
特種設備的報廢管理
5.18特種設備或者其零部件,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無改造、維修價值或達到、超過安全技術規范規定使用年限應予報廢處理。具體內容執行《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固定資產實物管理辦法》。
5.19特種設備進行報廢處理后,應當向該設備的注冊登記機構報告,辦理注銷手續。廠內機動車輛報廢后,還應將廠內機動車輛牌照交回原注冊登記機構。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6
一、加強對特種設備的管理:
1、特種設備的使用,應當嚴格執行國務院頒發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規定》的要求。
2、要建立以機電礦長為組長機電區長為副組長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小組,有安全管理人員。
3、要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
a、特種設備的設計文件、生產廠家、產品質量、合格證、使用維護說明書等文件以及安裝技術文件的資料。
b、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和定期自行檢查的記錄。
c、特種設備的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d、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檢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的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4、每年要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在有效期屆滿前一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的要求,接到定期檢驗的通知后,要做好迎檢工作。
5、對特種設備要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并定期自行檢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記錄,發現情況及時處理。安全保護裝置及相關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并作出記錄。
6、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應當對其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7、要制定好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
8、特種設備的作業人員在作業中,應該嚴格執行特種設備的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章制度。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當立即向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負責人報告。
9、對特種設備管理不嚴、違反安全管理制度的、發生事故的`,根據情節的輕重,必須追究其責任。
二、堅持特種設備的定期檢查、檢修,嚴格按檢修周期對各種設備進行大、中、小修。對特種設備要包機到人,做到每一臺設備都要有人管理、檢修、維護、保養,每天開機前應檢查各運轉機構控制系統和安全裝置,均應靈敏準確、安全可靠,方可使用。
三、為保證特種設備檔案的完整、系統、準確性,便于為今后和將來的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各單位所報資料必須齊全完整、系統準確,不得出現前后不符、實物與圖紙不符、結果與設計不符的現象。
四、特種設備所歸檔的圖紙、資料不符歸檔要求時,檔案管理員有權拒絕歸檔,堅持特種設備檔案專人管理,并做到一臺設備一套檔案。
五、對起重設備的一般要求:
(1)、起吊時不得超載,不得沿主梁方向斜吊物品。
(2)、應經常檢查并能及時發現起重機各部位是否異常,尤其是主橫梁連接處,螺栓是否有異常現象。
(3)、經常檢查車輪,不應有裂縫。
(4)、齒輪上應經常涂抹潤滑脂,保證齒輪的潤滑。
(5)、當起重機剎車不靈時,應調整電動機制動彈簧的松緊。
(6)、不得在有火災危險、爆炸危險的介質中使用。應按要求配備足夠數量的滅火器材。
(7)、起重機側面必須掛有注明起重機的最大起重量、跨度、工作類型、制造廠家的牌版。
(8)、起重機工作時,禁止任何人停留在起重機下。
(9)、在起重機上進行檢修時,起重機必須斷電。
(10)、起重機空負荷運行時,吊溝必須升起,至少要超過一個人的高度。
(11)、起重機帶重物運行時,重物必須起升高于運行路線上的最高阻礙物0.5米以上。
(12)、嚴禁用任何方法從起重機上拋下物品,嚴禁吊運重物時在人頭上越過,禁止用吊鉤或在吊重物上運送或起升人員。
(13)、起升液體金屬、有害液體及重要物品時,不論重量多少,必須先稍微起升,離地面150 ~ 200mm,驗證制動器的可靠性后再繼續起升。
(14)、如起重機在露天使用,當風力大于六級時,應停止工作。
(15)、露天起重機不工作時,必須設法將起重機可靠的固定,以防風災。
(16)、工具及備品必須儲放在專門的箱子內,禁止散放在大車或小車上,防止落下傷人或物。
(17)、在12個月內,必須進行一次起重機的定期安全技術檢查,除對部件詳細檢查外,還應進行重錘試驗。
六、對壓力容器的一般要求:
1、每天檢查溫度表、壓力表、安全閥和放水閥是否正常;各種儀表,必須定期校驗。
2、必須定期清除風包上的油垢。
3、在風包出口管路上必須加裝釋壓閥。
4、檢查風包外壁不得有銹蝕現象。
七、每天對保護裝置進行一次實驗。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7
公司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管理,確保操作者本人和他人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必須對新工人進行入廠前的安全教育,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和存在危險性的設備或場所。
二、公司每年制訂培訓教育計劃,根據工作需要安排崗位作業人員參加質監部門的取證和換證培訓學習。
三、對于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進行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經質監部門考核合格后方準許上崗。
四、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每二年復審一次。
五、公司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檔案和名冊。
六、在采用新方法、添設新技術設備、制造新產品和調換工人工作
的時候,必須對工人進行新操作法和新工作崗位的安全教育。
七、公司對職工進行經常的安全教育,堅持每月進行安全知識學習,學習規章制度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事故安全分析,自我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安全技術操作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8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特種設備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特種設備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的發展,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和《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結合本院實際,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為第二人民醫院,本院區域內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程序和組織原則。本預案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要求,確定使用科室為本科室特種設備事故搶險救援科室。
第三條本預案所稱特種設備事故,是指在本院區域內使用特種設備的科室突然發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財物損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事故:(一)鍋爐爆炸事故;(二)壓力容器(含固定、移動式)泄漏、爆炸事故;
第四條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工作,應當貫徹統一領導、專業分工、反應及時、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原則。
第五條特種設備使用科室,應當建立嚴格的特種設備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理責任制,切實履行各自職責,積極配合處理事故應急搶險救援工作,保證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工作的正常進行。
第二章應急處理機構和職責
第六條成立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由主管院長任組長,副院長任副組長,成員科室為醫務科、護理部、設備科、保衛科、總務科;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總務科或設備科。所有成員必須保證24小時通信暢通。
第七條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職責
(一)組織指揮特種設備使用科室對特種設備事故現場應急搶險救援工作,控制事故蔓延和擴大;
(二)核實現場人員傷亡和損失情況,及時向上級匯報搶險救援工作及事故應急處理的進展情況;
(三)落實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部署的有關搶險救援措施。
第八條組長的主要職責
(一)負責召集、協調各有關部門和特種設備使用科室的現場負責人研究現場救援方案,制定具體救援措施;
(二)負責指揮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第九條副組長的`職責:負責組織實施具體搶險救援措施工作。
第三章預防與應急措施
第十條鍋爐、壓力容器、中心供氧室等特種設備的使用科室,應當根據本規定和本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本科室的特種設備事故應急預案,并報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十一條特種設備使用科室事故應急預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本科室的特種設備數量、安裝位置分布情況;
(二)在日常運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可引發事故的故障類型、征兆、應對措施;
(三)進行特種設備事故應急救援指揮的組織機構管理網絡及搶險救援人員;
(四)相應的設備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在處理事故時的職責。
第十二條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容易引發事故的特種設備列為危險監控設備,依法實行重點監控。鍋爐房、供應室、手術室、中心供氧室等科室使用的及其它容易引發群死群傷事故的特種設備均列入危險監控設備范圍。
第十三條各使用科室應根據本科室設備的特點和應急救援方案的規定,配備必要的設備、工具、救援物品等物資儲備。
第十四條各使用科室應定期組織本科室的事故應急處理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應急演習。
第十五條使用科室應定期對特種設備進行日常性維修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按照有關規定要求按期安排對特種設備進行定期檢驗。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后,使用科室應當及時報告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第四章事故報告與現場保護
第十六條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科室應當立即做到:
(一)按本科室應急救援預案的規定,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積極組織搶救,防止事故蔓延擴大;
(二)嚴格保護事故現場;
(三)同時向總務科、保衛科、設備科等有關部門報告。
(四)各成員科室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領導小組辦公室。
第五章應急處理
第十七條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事故科室的設備操作人員、維修人員、主管、分管領導應按照本科室的事故應急救援方案采取積極有效的搶救措施。事故科室主要負責人在搶險救援和事故調查處理期間不得擅離職守。
第十八條特種設備事故發生后,由院特種設備事故應急處理領導小組組長批準,立即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特種設備使用科室應認真貫徹執行本預案。當組長不在時,應按順序由副組長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第十九條應急預案啟動后,各類特種設備事故的應急搶險救援工作首先應由特種設備使用科室救援。
第二十條在應急搶險救援過程中需要有關科室配合的應積極支持、配合并提供一切便利條件。
第二十一條參加事故應急處理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本預案的規定,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工作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9
1.3.1參加特種設備安全會議。
1.3.2合理安排生產,防止特種設備超負荷運行。
1.3.3制定新工藝,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時,充分考慮特種設備能力,防止特種設備超負荷運行。
1.3.4協同做好員工的安全培訓工作。
1.3.5參加特種設備事故的應急救援。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0
1范圍
本管理制度規定了宜陽縣趙堡鎮20mwp分布式光伏項目工程特種設備及作業的管理職責、管理內容與要求、檢查與考核等。
本管理制度適用于宜陽縣趙堡鎮20mwp分布式光伏項目工程各施工單位。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制度的引用而成為本制度的條款,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制度。
《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第70號
《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令第13號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國務院令第549號
洛陽華美電力有限公司宜陽光伏項目部相關管理制度。
3 術語定義及縮寫語
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等。
4 職責
4.1 監理對特種設備進行監督管理。
4.2 各使用單位對特種設備進行全面管理。
5 管理內容和方法
5.1特種設備管理
5.1.1 進場申報:凡進入宜陽縣趙堡鎮20mwp分布式光伏項目工程施工的特種設備完善以下內容申報:
5.1.1.1 設備名稱、型號、額定能力、其他重要技術參數、制造單位、出廠日期、申請入場日期、對應施工項目及作業內容。
5.1.1.2 產品制造出廠檢驗合格證復印件;該機進入宜陽縣趙堡鎮20mwp分布式光伏項目工程工地前的上一個工地名稱、工地地點及原屬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簽發《**使用證書》及《檢驗合格證》的復印件。
5.1.1.3 即將在宜陽縣趙堡鎮20mwp分布式光伏項目工程工地投入安裝使用機械的《特種設備安裝改造維修告知書》。
5.1.1.4 設備安裝單位的安裝資質證書復印件。
5.1.2 施工設備如需外調,應提前15天上報設備退場報告,監理批復后退場。
5.2 管理規章及制度
承包人應根據國家相關法規要求,結合設備說明書和宜陽縣趙堡鎮20mwp分布式光伏項目工程工地施工特點建立如下規章制度,報經監理部批準后實施。
5.2.1 特種設備定期檢查規程并每月25日前向監理部報送《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管理自查月報》。
5.2.2 設備安全操作管理規程及交接班制度。
5.2.3 設備維護保養規程及檢修制度和故障異常記錄。
5.2.4 特種行業作業規程及培訓學習制度。
5.2.5 施工區內設備拆除及安裝作業指導書報批制度。
5.2.6 建立設備臺帳及設備檔案管理制度。
5.3 特種作業人員管理
凡在宜陽縣趙堡鎮20mwp分布式光伏項目工程進行起重機械管理、起重機械操作、機械設備安裝及維修、電氣安裝、電氣維修及其他國家規定的特種作業上崗人員,必須完善以下手續:
5.3.1 取得國家法規指定有效的《特種設備操作資格證書》上崗證件。
5.3.2 符合國家相關法規要求,在持證人員監督下滿半年以上的受訓學徒工。
5.3.3 在用人單位申報監理部審批備案的上崗人員名冊表中。
5.4特種設備作業要求
5.4.1 設備、設備操作人員及相關規章已滿足前面所列監管要求。
5.4.2 施工設備各種限位、保護經校驗完好、可靠。
5.4.3 作業環境、相關設備、人員及場地已做好避讓、防護等安全措施,制定了現場安全作業規定。
5.4.4 嚴格按照設備操作規程及監理批復的安全作業指導書進行設備拆卸、安裝,吊裝作業。
5.5監理監管程序
5.5.1 審批管理規定要求的文件及相關補充件。
5.5.2 不定期檢查制度執行情況及相關記錄。
5.5.3 隨機對起重機械運行狀態及上崗操作人員資質進行抽查。
5.5.4 對承包人違反本規定下達整改通知并進行考核。
5.5.5 對整改項目按時驗收“閉合”。
5.6 特種設備監管制度
5.6.1 特種設備由專職監理工程師進行運行監管,按日常巡檢、周檢、月檢和月報制度四個層次實施。對設備突發故障的監管則視情處置。
5.6.2 日常巡檢由專職監理工程師負責,巡檢情況按規定記錄在《監理工程師日志》上。
5.6.3 專職監理工程師每周對主要特種施工設備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填寫檢查記錄,必要時組織施工單位主管共同進行。檢查內容主要是:
1)設備結構、安全裝置狀況;
2)交接班及運行、故障記錄,故障檢修與排除情況;
3)定期維護、保養情況;上崗人員資質;
4)存在的`問題;安全隱患限期整改的處理結果等。
5.6.4 月檢時間在每月22日上午9:00進行,采取現場的方式。由監理主持,業主及施工單位的設備主管(含安全)及重要施工設備的司機參加,對檢查結果下發通報。
6檢查與考核
6.1 本制度執行情況由湖南中天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宜陽縣趙堡鎮20mwp分布式光伏項目監理部負責檢查。
6.2 檢查發現不符合的按《安全、文明施工考核與獎勵細則》、《合同文件》、《綜合考核辦法》進行考核。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1
1、設備進場前實行檢驗制度:每臺設備進場均需提供本臺設備出廠合格證(在有效期內)或檢測、檢驗證明,各工區必須組織有經驗的管理人員對進場設備進行檢查并認真填寫“進場機械設備驗收記錄”,對不滿足使用、有安全隱患的設備堅決給予清退出場。
2、實行設備登記制度:對每臺進場設備均登記并做好臺賬。調配設備做好折舊記錄,租賃設備做好租金支付記錄。
3、實行操作人員崗前培訓制度:設備進場對其操作人員進行設備安全施工的培訓工作,主要是安全操作,機械保養、故障識別、施工現場的互相協調、統一指揮、高壓線路周邊的機械操作等,培訓后頒發培訓合格上崗證,不合格的操作人員堅決給予清退。
4、特種設備管理制度:如起重設備、鍋爐等,須經過常州、無錫兩地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安檢合格后方可使用。
5、制定設備操作規程,完全按操作規程使用設備。每臺設備均在明顯位置設立此設備的操作規程,挖機、鏟車等可掛在駕駛室內,便于司機學習掌握。并定期對操作人員檢查對不熟悉操作規程的操作人員培訓。
6、實行執證上崗制度:所有大型設備的操作人員均執證上崗,上崗證必須是國家權威部門頒發的、在有效期內的證件,同時操作證上的機械和實際的操作的機械應相符。
7、實行維修保養制度:每一臺設備的操作人員詳細填寫《設備維修保養記錄》和《司機交接班記錄》將設備的管理責任到人,增強設備管理的可追溯性,避免了由于相互推委造成的安全事故。
8、實行機械設備施工前安全檢查制度:根據機械設備隱含或表現出的異常磨損、裂痕、變形、斷裂等情況,聯系機械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判斷出設備的安全隱患,及時給予正確、有效的處理,使其更趨合理有效并可安全施工。
9、既有線施工設備實行加固措施。加固方式采用¢16鋼絲繩做為纜風繩,纜風繩一端加固在設備頂距離地面2/3處,一端加固在放置在地面的地錨上。地錨埋入地下1.5米深,地錨混凝土塊或方木等按標準尺寸加工,保證地錨可靠性。
10、既有線施工設備移位實施方式:當設備移動時松開固定在地錨上的纜風繩,松開纜風繩一米后固定,設備可移動一米,如此類推(此項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但不可無纜風繩固定而移動設備)。設備移動到指定位置后在重新進行加固纜風繩。設備移位應有工區副職以上領導在場,并做好記錄。
11、每臺大型機械設備工區必須和操作人員簽訂“設備包保責任狀”。對設備維修保養、安全使用等落實到個人。
12、每臺大型機械設備均噴涂字樣及標識,并做好設備編號,便于管理。
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是機械設備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必須嚴肅認真,一絲不茍。
2、接班人員應提前十五分鐘進入施工現場,了解工作內容及工作環境,并對設備進行檢查,認真查閱運行日志,詢問當班人員設備的.運行情況。
3、交班者應主動向接班者介紹設備運行情況,必須實事求是,不得隱瞞,否則發生事故由交班者承擔。
4、接班者在檢查中發現異常情況,應由交班者處理,如接班者愿意接受處理,可由接班者接班后繼續處理,一時處理不好的應在交接班記錄本上作詳細說明并報告上級相關領導。
5、接班者不得扳弄不屬于檢查范圍內的設備。
6、在開、停機和處理事故以及倒閘操作時不得進行交接班,接班者應主動離開現場,如交班者邀請接班人員幫助處理事故和操作,在接班者愿意下可以協助交班者處理。
7、交班者在交班前應對機械設備進行維護,運行日志、工具等物品擺放整齊以便接班人員的查驗。
8、交班者應在雙方簽字后離開作業現場。
9、機械動力設備履歷書、機械設備司機手冊、司機交接班記錄必須及時如實填寫。
定期檢查制度
1、工區日常檢查:工區現場旁站員、專職安全員、物資設備部、工區總工程師、工區長根據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分工,對本項目施工過程中設備實施日常檢查考核。
2、根據工區自身情況,組織定期檢查和重點抽查,并進行考核。幫助整改設備存在的安全問題,提升工區設備管理能力。
3、工區日常檢查:
(1)工區施工現場旁站人員每天跟班作業,對現場施工設備實施24小時不間斷檢查,檢查及整改結果記入當班旁站員記錄。
(2)工區專職安全員、每天對本工區施工現場機械設備進行不定時隨機檢查,檢查及整改情況記入安全質量檢查整改記錄本。
(3)物資設備部每周至少全面檢查一次,檢查情況記入設備檢查記錄。
(4)工區長每半月必須組織本工區各作業班設備安全管理進行一次檢查考核評比,按檢查考核結果實施工區獎罰規定。
4、安全檢查整改的要求
(1)每次機械設備檢查考核后要召開總結會議,會議上公布檢查總結和檢查發現問題,參加人員要簽到。
(2)在機械設備檢查中發現好的典型事例,要及時給予表揚獎勵,總結推廣,以點帶面。
(3)對查出的事故苗頭或隱患,要立即整改,一時整改不了的要填發《設備安全監察通知書》或《安全監察指令書》,做到邊查邊改,做好跟蹤驗證。
(4)如果各級安全監察人員在檢查中該說未說,該改未改,工作不細致、不全面,今后凡發生事故,均要追究到個人。
5、項目部每周不少于三次,對施工現場設備進行抽查,對抽查發現的問題,以文件形式發到郵箱,并督促工區整改,并根據整改情況復檢。
6、項目部每晚夜間巡查,對設備的安全性能進行抽查。
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制度
為了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有計劃地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保證機械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有效地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確保設備的安全性,本著“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一、認真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和設備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
1、單人使用的設備實行專責制。
2、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包運轉、包維護、包檢修)。
3、設備使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
4、各種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領到合格證,方能上崗。
5、設備司機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6、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維修)制度。
7、日常保養:操作者每班照例進行保養,包括班前10-15分鐘的巡回檢查。
8、班中責任制,注意設備運轉、油標油位、各部溫度、儀表壓力、指示信號、保險裝置等是否正常。
9、班后、周末、節日前的大清掃、擦洗。發現隱患,及時排除。
10、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必須填寫維修保養記錄,交接班必須填寫交接班記錄。
二、操作員負責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日常維護分為出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后三種情況。
(一)、出車前的日常維護工作:
1、檢查冷卻水、燃油、機油是否合乎規定數量,視需添加;
2、檢查轉向機,制動裝置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3、檢查輪胎氣壓是否合乎規定;
4、檢查和緊固輪胎、半軸、傳動軸、鋼板彈簧等部件的螺栓、螺母;
5、檢查燈光信號、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狀況;
6、檢查手制動、腳制動及離合器的工作情況。
(二)、行車中的日常維護工作:
1、注意觀察各儀表的工作情況,特別是氣壓表、機油壓力表和水溫表,以及查聽汽車各部位有無異響。
2、注意檢查安全部件是否正常,并檢查輪轂、制動鼓、變速器、主傳動器的溫度和輪胎氣壓。剔除嵌入大車輪胎的石子及其他雜物。
(三)、收車后的日常維護工作:
1、清潔車內外衛生,保持車容整潔;
2、檢查轉向,傳動部件,制動系統等各部連接緊固情況;檢查緊固外露部分螺栓螺母;
3、檢查輪胎氣壓,清除胎面石子雜物;
4、檢查風扇皮帶及空壓機皮帶的松緊度,必要時進行調整;
5、檢查有無漏水、漏氣、漏油、漏電現象;
6、清潔、檢查蓄電池電液平面高度,以及調整油、電路。
7、做好全車必要的緊固和潤滑工作,排除行駛中所發現的問題。
三、機械設備根據檢修的要求可分為以下二級保養:
(一)、一級保養
1、設備一級保養的目的
(1)使操作者逐步熟悉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2)減少設備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3)消除設備的事故隱患,排除一般故障,使設備處于正常技術狀況。
(4)使設備達到整潔、清潔、潤滑、安全的要求。
2、一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1)保養前要做好日常的保養內容,進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
(2)對設備的部分配合間隙進行調整。
(3)除去設備表面的油污、污垢。
(4)檢查調整潤滑油路,保持暢通不漏。
(二)、二級保養
1、設備二級保養的目的
(1)使操作者進一步熟悉設備的結構和性能。
(2)延長設備大修期和使用年限。
(3)使設備達到完好標準,提高及保持設備完好率。
2、二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1)根據設備使用情況進行部分解體檢查或清洗。
(2)對各傳動、液壓、冷卻系統清洗換油。
(3)修復或更換易損件。
(4)檢查電器,修整線路,清潔電動機。
(5)檢修,調整精度,校正水平。
操作員應善于發現和及時排除車輛行駛中出現的一般故障。對于解決不了的技術故障,操作員應及時上報工區物資設備部。
四、機械設備維修由各保管及使用單位自修,指揮部車輛指定修理廠維修,進場起重機械必須有安檢證書,項目部會定期對施工機械等檢查,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應及時整改。有安全隱患的應馬上停止施工。對小型機具及廠內車輛各保管及使用單位自行維修,有需要項目部配合應及時通知設備部,并做記錄。
五、大修后機械應注意磨合期,不宜長時間使用機械。并指定專人看護。
六、各施工機械設備每日開工前要檢查剎車、制動等,以保證運轉的安全性。
七、維修過程中更換配件必須是原廠配件,有合格證及檢驗證明,對每次維修做好記錄,有可追溯性。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規定
目的
為規范特種設備安全作業管理,杜絕設備作業過程中容易發生的事故,保持公司生產的正常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所有特種作業人員、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管理及環節控制。
一、管理職責:
公司設備科和安全科是公司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主管部門,(以設備科為主)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具體工作。
二、管理內容與方法:
1.凡是在本公司承擔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的制作、安裝、修理、改造、化學清洗等施工的單位,必須取得省級以上有關部門頒發的有關資格證書,并經設備科和安全科審查后方可開工。
2.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由設備科和安全科審查后,報市技術質量監督局進行驗收,頒發設備使用證方可投入使用。
3.使用單位要加強壓力容器,起重機械等特種設備管理,對其要有專人負責,建立設備基礎臺帳,有關資料要齊全、存檔。
4.購置的特種產品、設備,必須是勞動部門頒發有制造許可證廠家制造的質量合格產品。
5.特種設備的操作人員必須進行培訓和考核,取得相應的操作合格證方可上崗操作。
6.認真執行特種設備安全點檢制度,確保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裝置、靈敏、準確、可靠。
7.使用特種設備要按規定實行定期技術培訓,檢驗要提前向設備科和安全科報,監測、檢驗計劃由設備科和安全科委托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技術質量監督管理局認可的單位進行監測。
8.特種設備按規定需要報廢、改造、修理的,由使用單位向設備科和安全科寫出申請報告。
附則
本制度由設備科、安全科負責解釋。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規范適用于,依據國家有關特種設備的安全法、特種設備的安全監察條、例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
第三條、嚴格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特種設備法律法規,追求“零事故、零傷害”,履行社會責任,建設綠色文明、環境友好型企業。
第四條、特種設備組織機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第二章:起重機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五條、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負責人崗位職責
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負責人受本單位主要負責人任命,全面負責本單位起重機械的使用安全管理,組織實施單位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負責人應當熟悉起重機械法律法規和相關安全知識,了解本單位起重機械的安全狀況。其職責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
(一)組織制定起重機械安全管理的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
(二)制定和落實部門、車間、班組各級起重機械司機安全管理責任制及考核獎懲辦法。組織起重機械定期安全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督促整改。
(三)組織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起重機械安全教育培訓。按規定配備專(兼)職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確保起重機械安全管理人員、起重機械司機持證上崗,并經用人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或者起重機械安全管理負責人雇(聘)用后,方可從事相應的起重機械管理或操作;杜絕無證作業行為。
(四)負責組織編制起重機械應急預案和應急演練。
(五)接受并配合特種設備安全監督部門的安全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
(六)負責起重機械突發事件或事故的報告和協助事故調查。
(七)組織開展本單位起重機械使用安全標準化建設。第六條、起重司機崗位職責
起重司機是起重機械安全操作和使用的直接實施者,應具備相應的操作技能,嚴格執行單位起重機械安全管理制度,確保本崗位的起重機械和安全設施齊全完好。持《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上崗。
其職責內容應包括但不限于:
(一)持證上崗,嚴格按照特種設備操作規程操作起重機械,不違章:作業,做好起重機械每天的日常檢查保養、準確分析、判斷和處理起重機械運行中的異常情況,出現緊急異常情況立即采取措施,按規定向現場安全管理人員和單位主要負責人報告,啟動應急預案。
(二)拒絕違章:指揮。
(三)自覺接受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和特種設備監督部門的監督檢查。
(四)積極參加有關安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安全操作水平,確保起重機械安全。
(五)按照單位安排,認真參加起重機械應急演練,做好應急處置救援等工作。
(六)做好起重機械工作記錄。
(七)按時參加作業人員證件復審。
第七條、起重機的安全操作規程
(一)起重機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安全培訓,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發合格證件,方準上崗操作,嚴禁無證人員操作起重設備。
(二)進行起重作業前,起重機司機必須檢查各部裝置是否正常,鋼纜是否符合安全規定,制定器、液壓裝置和安全裝置是否齊全、可靠、靈敏,嚴禁起重機各工作部件帶病運行,吊車在變電站內部分停電工作,吊車外殼必須有可靠接地,吊車停放或行駛時,車輪、支腿前端或外側與溝、坑邊緣的距離不得小于溝、坑深度的1、.2倍;否則必須采取防傾、防坍塌措施。
(三)在起吊較重物件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1、0厘米左右,檢查起重機的穩定性和制動器等是否靈活和有效,在確認正常的情況下方可繼續工作。
(四)起重機司機必須與指揮人員密切配合,服從指揮人員的信號指揮。操作前必須先鳴喇叭。如發現指揮信號不清或錯誤時,司機有權拒絕執行;工作中,司機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車信號,必須立即服從。
(五)嚴禁吊物上站人、嚴禁吊物超過人頂、嚴禁一切人員在吊物下站立和通過。
(六)起重機在進行滿負荷起吊時,禁止同時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操作動作。起重吊臂的左右旋轉角度都不能超過45°,嚴禁斜吊、拉吊和快速升降。嚴禁吊拔埋入地面的物件,嚴禁強行吊拉吸貼于地面的面積較大的物體。
(七)起重機在帶電線路附近工作時,應與其保持安全距離,在最大回轉范圍內,雨霧天氣時安全距離應加大至1、.5倍以上。起重機在輸電線路下通過時,必須將吊臂放下。
(八)起重機在工作時,吊鉤與滑輪之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卷揚過限把鋼纜拉斷或吊臂后翻。在吊臂全伸變幅至最大仰角并吊鉤降至最低位置時,卷揚滾筒上的鋼纜應至少保留3匝以上。
(九)工作時吊臂仰角不得小于30°,起重機在吊有載荷的情況下應盡量避免吊臂的變幅,絕對禁止在吊荷停穩妥前變換操作桿。
(十)當作業地點的風力達到五級時,不得進行受風面積大的起吊作業;當風力達到六級及以上時,不得進行起吊作業。停工或休息時,不準將吊物懸在空中。
(十一)工作完畢,吊鉤和吊臂應放在規定的穩妥位置,并將所有控制手柄放至中位。
(十二)指揮信號要事先向起重機司機交待清楚,如遇操作過程中看不清指揮信號時,應設中轉助手,準確傳遞信號。
(十三)指揮手勢要清晰,信號要明確,不準帶手套指揮。起吊對象,應先檢查捆綁是否牢固,繩索經過有棱角、快口處應設襯墊,吊位重心要準確,不許對象在受力后產生扭、曲、沉、斜等現象。
(十四)在所吊對象就位固定前,起重機司機不得離開工作崗位,不準在索具受力或起吊物懸空的情況下中斷工作。
(十五)當起重機司機因對象超重拒絕起吊時,指揮人員應采取措施,設法減輕起重機超重負荷,嚴禁強化指揮起重機超負荷作業。
(十六)起重機駕駛員應嚴格遵守“十不吊”
1、超載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吊;
2、指揮信號不明確不吊;
3、捆綁、吊掛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滑動不吊;
4、被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時不吊;
5、結構或零部件有影響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損傷時不吊;
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件時不吊;
7、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和指揮信號時不吊;
8、被吊物棱角處與捆綁鋼絲間未加襯墊時不吊;
9、歪拉斜吊重物時不吊;
10、吊車保險裝置不齊全,不可靠不吊等。
第八條、起重機常規檢查制度及維修保養制度
由于起重機的部件較多,針對各個部件的不同技術特性,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將檢查的周期分為旬、月、年,各個周期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每旬維護與檢查一次,檢查與維護的內容如下:
1、卷筒和滑輪上的鋼絲繩纏繞是否正常,有無脫槽、串槽、打結、扭曲等現象,鋼絲繩壓板螺栓是否緊固,是否有雙螺母防松裝置。
2、起升機構的聯軸器密封蓋上的緊固螺釘是否松動、短缺。
3、制動器上的螺母、開口銷、定位板是否齊全、松動,杠桿及彈簧無裂紋,制動輪上的銷釘螺栓及緩沖墊圈是否松動、齊全;制動器是否制動可靠。制動器打開時制動瓦塊的開度應小于1.0mm且與制動輪的兩邊距離間隙應相等,各軸銷不得有卡死現象。
4、安全保護開關和限位開關是否定位準確、工作靈活可靠,特別是上升限位是否可靠。
5、各機構的傳動是否正常,有無異常響聲。
6、所有潤滑部位的潤滑狀況是否良好。
7、軌道上是否有阻礙橋機運行的異物。
(二)每月檢查與維護
每月維護與檢查一次,檢查與維護的內容除了包括每旬的內容外還有:
1、制動器瓦塊襯墊的磨損量不應超過2mm,襯墊與制動輪的接觸面積不得小于70%;各銷軸安裝固定的狀況及磨損和潤滑狀況,各銷軸的磨損量不應超過原直徑的5%,小軸和心軸的磨損量不應大于原直徑的5%及橢圓度小于0.5mm。
2、鋼絲繩的磨損情況,是否有斷絲等現象,檢查鋼絲繩的潤滑狀況。
3、吊鉤是否有裂紋,其危險截面的磨損是否超過原厚度的5%;吊鉤螺母的防松裝置是否完整,吊鉤組上的各個零件是否完整可靠。吊鉤應轉動靈活,無卡阻現象。
4、平衡滑輪處鋼絲繩的磨損情況,對滑輪及滑輪軸進行潤滑。
5、滑輪狀況,看其是否靈活,有無破損、裂紋,特別注意定滑輪軸的磨損情況。
6、制動輪,其工作表面凹凸不平度不應超過1、.5mm,制動輪不應有裂紋,其徑向圓跳動應小于0.3mm。
7、連軸器,其上鍵和鍵槽不應損壞、松動;兩聯軸器之間的傳動軸軸向串動量應在2—7mm。
8、所有的螺栓是否松動與短缺現象。
9、電動機、減速器等底座的螺栓緊固情況,并逐個緊固。
10、減速器的潤滑狀況,其油位應在規定的范圍內,對滲油部位應采取措施防滲漏。
11、對齒輪進行潤滑。
12、大小車的運行狀況,不應產生啃軌、三個支點、啟動和停止時扭擺等現象。檢查車輪的輪緣和踏面的磨損情況,輪緣厚度磨損情況不應超過原厚度的50%,車輪踏面磨損情況不應超過車輪原直徑的3%。
13、大車軌道情況,看其螺栓是否松動、短缺,壓板是否固定在軌道上,軌道有無裂紋和斷裂;兩根軌道接頭處的間隙是否為1、—2mm(夏季)或3—5mm(冬季),接頭上下、左右錯位是否超過1、mm。
14、對起重機進行全面清掃,清除其上污垢。
(三)每年檢查與維修保養
每年維護與檢查一次,除了包括月檢查內容外還應有:
1、主梁的變形情況。小車軌道的情況。空載時主梁下擾不應超過其跨度的1、/2000;主梁向內水平旁彎不得超過測量長度的1、/1、500;小車的軌道不應產生卡軌現象,軌道頂面和側面磨損(單面)量均不得超過3mm。
2、卷筒情況,卷筒壁磨損不應超過原壁厚的20%,繩槽凸峰不應變尖。
3、擰緊起重機上所有連接螺栓和緊固螺栓。
4、所有減速器的齒輪嚙合和磨損情況,齒面點蝕損壞不應超過嚙合面的30%,且深度不超過原齒厚度的1、0%(固定弦齒厚);齒輪的齒厚磨損量與原齒厚的百分比不得超過1、5%~25%;檢查軸承的狀態;更換潤滑油。
5、大、小車輪狀況,對車輪軸承進行潤滑,消除啃軌現象。
6、主梁、端梁各主要焊縫是否有開焊、銹蝕現象,銹蝕不應超過原板厚的1、0%,各主要受力部件是否有疲勞裂紋;各種護欄、支架是否完整無缺;檢查主梁、端梁螺栓并緊固一遍。
第三章:燃氣鍋爐的`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九條、燃氣鍋爐的使用登記
鍋爐的使用單位,在鍋爐投人使用前或者投人使用后30日內,應當按照規定到質監部門逐臺辦理登記手續。
(一)鍋爐安全技術檔案
鍋爐使用單位應當逐臺建立安全技術檔案,安全技術檔案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1)鍋爐的出廠技術文件及監檢證明;
(2)鍋爐安裝、改造、修理技術資料及監檢證明;
(3)水處理設備的安裝調試技術資料;
(4)鍋爐定期檢驗報告;
(5)鍋爐日常使用狀況記錄;
(6)鍋爐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及測量調控裝置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7)鍋爐運行故障和事故記錄。
第十條、燃氣鍋爐的使用安全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燃氣鍋爐安全管理人員、運行操作人員和鍋爐水處理作業人員應當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持證上崗,按章:作業。
B級及以下全自動鍋爐可以不設跟班鍋爐運行操作人員,但是應當建立定期巡回檢查制度。
第十一條、燃氣鍋爐的使用安全管理制度應當有以下制度、規程:
(一)崗位責任制,包括鍋爐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運行操作人員、維修人員、水處理作業人員等職責范圍內的任務和要求;
(二)巡回檢查制度,明確定時檢查的內容、路線和記錄的項目;
(三)交接班制度,明確交接班要求、檢查內容和交接班手續;
(四)鍋爐及輔助設備的操作規程,包括設備投運前的檢查及準備工作、啟動和正常運行的操作方法、正常停運和緊急停運的操作方法;
(五)設備維修保養制度,規定鍋爐停(備)用防銹蝕內容和要求以及鍋爐本體、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自動儀表及燃燒和輔助設備的維護保養周期、內容和要求;
(六)水(介)質管理制度,明確水(介)質定時檢測的項目和合格標準;
(七)安全管理制度,明確防火、防爆和防止非作業人員隨意進人鍋爐房的要求,保證通道暢通的措施以及事故應急預案和事故處理辦法等;
(八)節能管理制度,符合鍋爐節能管理有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
1、燃氣鍋爐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1)司爐工崗位職責:
①嚴格執行鍋爐安全操作規程和各項規章:制度,精心操作,安全運行,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②嚴格道守勞動紀律,堅守崗位(不脫崗、不串崗),上班前四小時之內和上班期間禁止喝酒,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③發現鍋爐房天然氣管道、閥門、各種報警設施有異常現象危及安全時,應采取緊急措施并及時報告主管領導。
④司爐工在操作中必須嚴密監視各種儀器儀表。認真做好鍋爐本體附屬設備、安全附件及儀器儀表的維護、保養,經常檢查設備運行情況,保持工作場所整潔,做到安全操作,保證設備最佳運行狀態。
⑤對任何危害鍋爐安全運行的違章:指揮,應拒絕執行。 ⑥遇有事故發生時不得離開崗位,要采取措施,正確迅速處理,井及時報告鍋爐房主管人員或有關人員,不得隱瞞事故。
⑦努力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操作水平。
⑧水質化驗員須認真執行水質管理和制度,定時進行水質化驗,保證鍋爐給水、爐水符合標準要求,做好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水質化驗記錄。
(2)鍋爐設備巡檢制度
①為了保證鍋爐及其附屬設備正常運行,當班人員應兩小時對鍋爐設備至少進行一次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
②檢查設備是否正常,電動機和軸承升溫是否超限。
③檢查燃燒設備和燃燒工藝是否正常。
④檢查鍋爐元件可見部位和爐墻等部位是否有異。
⑤檢查水溫水位,循環泵軸承運轉有、無異常現象,電動機溫度,各閥開關位置和水壓力等是否正常。
⑥檢查鍋爐房照明是否良好、電氣設備有無漏電現象。
⑦檢查安全附件和一次儀表,二次儀表量是否正常,各項指標信號有無異常變化。
⑧巡回檢查路線:鍋爐本體及燃燒機→安全附件→管道閥門輔機房→循環泵房→水處理及除氧補水→除氧泵→軟水箱。
⑨巡回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并將檢查結果記入鍋爐及附件設備運行記錄內。
(3)鍋爐交接班制度
①接班人員按規定班次和規定時間提前到達鍋爐房,做好接玫準備工作,并要詳細了解鍋爐運行等情況。
②交班人員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進行認真全面的檢查和調
節,確保鍋爐正常運行方可交班。
③交接班時,如果接班人員沒有及時到達現場,交班人員不得離開工作崗位。
④交接人員需做到“五交”和“五不交”
“五交”
a。鍋爐燃燒、壓力、水位、溫度正常。
b。鍋爐安全附件、報警和保護裝置靈敏可靠。
c。鍋爐本身附件無異常。
d。鍋爐運行記錄資料、附件、工具,用具齊全。
e。鍋爐房內清潔衛生文明生產。
“五不交”
a。不交給喝酒和有病的司爐人員。
b。鍋爐本身和附件出現異常時不交。
c。處理事故時不進行交接。
d交接人員不到時,不交無證司爐工。
e。鍋爐壓力、水位、溫度、燃燒不正常時不交。
f。交接班時,交接雙方人員共同巡回檢查路線,逐點、逐項檢查,將要交接的內容和存在問題認真記錄在案。
g。交接班要交上級有關鍋爐方面的指令。
h。交接者在交接記錄簽字后發現設備缺陷,應由接班人員負責。
第十二條、燃氣鍋爐使用管理記錄
(一)鍋爐及燃燒和輔助設備運行記錄;
(二)水處理設備運行及汽水品質化驗記錄;
(三)交接班記錄;
(四)鍋爐及燃燒和輔助設備維修保養記錄;
(五)鍋爐及燃燒和輔助設備檢查記錄;
(六)鍋爐運行故障及事故記錄;
(七)鍋爐停爐保養記錄。
第十三條、鍋爐維護保養制度
(一)主機的維護保養
1、真空熱水鍋爐除內置式換熱器換熱管內壁外,其余部分均不會結垢,故應定期對換熱器管內壁進行清洗,一般是一年一次,具體視水質及使用情況而定。
2、保持鍋爐內部的真空度。發現有空氣露入鍋爐內,應及時啟動真空泵排除。如真空度經常下降應進行檢漏。
3、檢修或更換易損的零部件。如真空隔膜閥的隔膜、溫度傳感器、防爆裝置上的防爆片等。
4、在嚴寒地區如長期停機需把換熱器換熱管內和鍋爐內的水放干,以防管子凍裂,同時鍋爐內部必須保持真空以防腐蝕。
5、檢查各保護裝置動作是否正常、控制箱電器是否正常、注意電氣部分的防潮。
6、油過濾器必須進行定期清洗,清洗周期視油質而定,一般一月一次。
(二)燃燒器的維護保養
1、檢查油泵過濾網是否已臟,啟動燃燒器應無異常噪音;
2、檢查控制線路有否松動、積灰;
3、檢查噴嘴是否已臟,噴嘴使用一年應更換;
4、檢查風機葉輪有無灰塵,運動時有無雜音;
5、檢查光電管有無積碳、點火電極位置是否適當。
(三)真空泵的維護保養
1、保持泵的清潔,防止雜物進入泵內;
2、保持油位,嚴禁無油運行;
3、注意觀察油的顏色,若泵油變臟、混濁或進入水份影響真空時,應及時更換泵油;
4、長時間不使用時,應注意防潮、防銹;
5、若需拆除檢修要由售后服務處工程師進行。
(四)運行維護保養一覽表
1、每日:檢查日用油箱油位、燃燒機運行狀況;
2、每月:清洗油管過濾網、燃燒機油泵、燃燒機火焰探頭(光電管);
3、隔月:清洗燃燒機噴油嘴;
4、每年:
①燃燒機整機保養一次,包括風機葉輪灰塵清洗;②更換燃燒機噴油嘴;
③鍋爐換熱器傳熱管清洗;
④真空度檢測;
⑤真空泵油更換;
⑥煙管清洗。
5、每5年:
①更換真空壓力表、真空控制器、真空閥閥片、防爆膜片、溫度傳感器;
②更換所有電器連線。
6、每10年:
①更換電控箱;
②傳熱管檢查,如損壞,更換傳熱管。
7、停爐:若需要長時間停爐時,須打開鍋爐上部換熱器泄水閥,將鍋爐上部換熱器內水排放干凈。
第四章:電梯的使用和運營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二條、電梯相關人員的職責
(一)主管領導職責
1、全面管理電梯設備投入使用后的日常工作。
2、組織制定電梯管理規章:制度。
3、按照國家電梯技術規范,對電梯進行嚴格管理。
4、監督電梯管理人員和維保人員對電梯管理制度的實施。
5、組織電梯維修保養工程的施工方案。
6、定期組織作業人員的培訓工作。
7、嚴格執行電梯定期報檢制度。
(二)電梯管理人員職責
1、協助主管領導管理電梯使用的日常工作。
2、組織落實電梯管理各項制度實施的方案。
3、嚴格按照國家電梯技術規范,對電梯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檢查。
4、負責組織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完成維保任務。
5、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及時糾正違規行為和不良隱患。
6、協助主管領導按時申請電梯定期年檢。
第十三條、維修保養人員職責
(一)維修保養人員必須經過維修、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取得有關部門核發的特種操作證后方可上崗。
(二)嚴格執行電梯維修保養制度。
(三)按照國家電梯技術規范,對電梯進行維修保養,確保電梯正常安全進行。
(四)負責完成電梯的維修保養及急修、零修、大修、值班的任務。
(五)嚴格執行正常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能及時解決。
(六)實事求是填寫好維修保養報表,做好記錄及時呈報歸檔。
第十四條、操作人員守則
(一)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及格,取得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
(二)操作人員必須熟知電梯的使用特性,嚴格按操作程序使用。
(三)熟悉掌握和處理電梯緊急情況的技能。
(四)定期檢查電梯的機械和電氣部分是否正常工作,運轉有無異狀、異響。
(五)愛護設備、保持電梯的整潔,防止人為造成設備損壞事故。
(六)填寫電梯運行維修情況記錄。
第十五條、安全管理人員職責
(一)組織制定工作計劃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
(二)組織落實安全制度的實施方案,檢查實施情況。
(三)負責對全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管理體制、作業程序、安全操作規程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四)有計劃地進行巡回安全檢查,嚴格遵守安全規程進行電梯作業,杜絕不安全行為和消除不安全狀態;防止事故的發生;確保作業者和第三者的安全。
(五)積極組織緊急求援演習。
第十六條、電梯的安全操作規程
為了防止事故,確保電梯安裝、維修和保養的順利進行,特制訂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一)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1、電梯維修保養人員必須持有國家質量監督部門頒發的“電工操作證”和“電梯維修工操作證”。
2、電梯維修保養時,不得少于兩人;工作時必須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去做,嚴禁酒后操作;工作中不準閑談打鬧;不準用導線直接已壞的層門門鎖開關。
3、工作前,應先查自己勞保用品及攜帶工具有無問題,無問題后,才可穿戴及攜帶。
4、電梯維修保養時,一般不準帶電作業,若必須帶電作業時,應有監護人,并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5、電梯在維修保養時,絕不允許載客或裝貨。
6、熟練掌握正確安全使用本工種常用的機具,以及吊裝、拆卸安全規定。
7、必須熟練掌握觸電急救方法,掌握防火知識和滅火知識,掌握電梯發生故障而停梯時援救被困乘客的方法。
8、必須掌握事故發生后的處理程序。
(二)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1、電梯司機須經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持有國家質量監督部門頒發的“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
2、對工作認真負責,熱情為乘客服務,上班前不喝酒,有充足睡眠。
3、熟悉所駕駛電梯的原理、性能、熟悉掌握駕駛電梯和處理緊急情況的技能。
4、做好轎廂、廳門門踏滑動槽和其它負責區域內的清潔工作。愛護電梯設備,防止人為造成設備損壞事故,當發生事故和故障時,不亂動設備,及時通知維修人員。
5、配合維修人員修理電梯時,精神集中,接受維修負責人的統一指揮,指揮人員下達的操作指令,必須應答并復述后再操縱電梯。
第十七條、作業人員及相關運營服務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
(一)組織作業人員及相關人員到國家電梯監督部門進行技術培訓,熟悉電梯原理、性能、熟練掌握電梯安裝、維修、保養技能,經過嚴格考核,取得各種國家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上崗。
(二)組織作業人員及相關人員定期到上一級主管部門進行技術培訓,學習并掌握電梯各項新技術和新工藝,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三)維修保養人員必須經過維修、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有關部門核發的特種(電梯維修、電工、焊工等)操作證后方可上崗。對持有電梯安全操作證電梯維修保養人員進行定期培訓,分析和總結維修保養工作,對新技術、新工藝展開學習和討論,幫助維修保養人員不斷提高業務技術和職業道德素質。
(四)定期對電梯操作人員進行培訓,正確指導使用電梯的操作規范和電梯發生故障時應采取的措施,并經國家電梯監督部門考核后取得上崗證。
(五)定期進行安全技術學習,增強安全意識,提高技術水平。
(六)對作業人員及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全面考核或送主管部門進行培訓,提高業務技術水平。
第十八條、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與應急救援演習制度
(一)當電梯在運行中,突然發生停駛或失控時,應立即撳按急停、警鈴按鈕,并嚴肅阻乘客切勿亂動,及時通知維修人員,設法使乘客安全撤出轎廂。
(二)運行中的轎廂突然停在兩層樓之間,首先切斷轎廂內控制電源,通知維修人員找出原因,故障排除后方可再投入運行。
(三)限速器、安全鉗動作,將轎廂夾持在導軌上時,應切斷控制電源,通知維修人員找出原因,故障排除后,方可再投入運行。
(四)發生火災或地震時,應保持鎮靜,盡快將乘客送至安全層站離去。關閉廳門、轎門、切斷電源停止使用或交消防人員使用。
(五)電梯的電氣設備發生燃燒時,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并及時切斷電源,使用干粉、1、21、1、、二氧化碳等滅器滅火。
(六)發生人身或設備事故時,應立即停梯并切斷電源,報告有關部門,協助搶救受傷人員,保護好現場。
(七)每年組織1、至2次摸擬緊急救援演習。
(八)演習人員必須熟知各種意外事件和事故的應急處置方法。
(九)演習中嚴格按照有關電梯的意外事件和事故緊急救援方法進行。
(十)演習結束后進行全面總結,作好下一次演習準備。
第五章:叉車的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九條、叉車相關人員的職責及守則
(一)叉車司機的叉車工必須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方能上崗操作,嚴禁無證開車。
(二)熟練掌握叉車的性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嚴禁擅自開車,嚴禁酒后開車,嚴禁人貨混裝,嚴禁超速開車。
(三)進出車間大門、生產現場、倒車等時速不得超過5km/h,廠區內時速不得超過20km/h。
(四)聽從指揮,積極主動,協助生產管理人員做好本職工作。
(五)定期定時對所操作的車輛進行加油、潤滑等保養工作。
(六)司機開車前,應檢查發動機水位、油位是否符合要求,并檢查連接處和各接頭是否滲油、漏油。
(七)檢查燃油油量、液壓油油量及各油管接頭有無漏油情況。
(八)檢查蓄電池電極柱導線是否擰緊,其它導線有無松脫。
(九)檢查輪胎氣壓、方向盤、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是否合適。
(十)檢查燈光、喇叭等信號裝置是否正常。
(十一)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應在出車前進行排除。
(十二)發動機發動后,檢查各項儀表是否正常;發現異常,應立即熄火,進行檢查排除,正常后方可運行。
(十三)叉車作業前先松開制動手柄,然后起步行使,并檢查腳踏制動效果是否良好;檢查門架的起升、傾斜動作是否正常,轉向是否輕便、靈活;確認正常后方可投入作業。
(十四)叉車行使作業時,應注意傾聽有否異常聲響。
(十五)叉車在廠區、車間干道上行駛,其速度應控制在工廠安全部門規定的速度范圍內,并注意來往行人隨時鳴號。
(十六)叉車只能在完全停車后才能換向;嚴禁提升、傾斜同時操作及超載運行。
(十七)出現異常現象,應停車檢查,及時排除。
(十八)將叉車沖洗擦拭干凈,進行日常例行保養后,停放車庫或指定地點。
(十九)發動機熄火前,應使發動機怠速運轉2—3分鐘后熄火。發動機熄火停車后,應拉緊制動手柄。轉動機油濾清器手柄1、—2轉,檢查螺栓、螺母有無松脫現象,并及時排除不正常情況。 20。低溫季節(在零度以下),應放盡冷卻水。當氣溫低于0度時,應拆下蓄電池并搬入室內,以免凍裂。
第二十條、叉車的安全操作規程
為加強廠內叉車的安全管理,提高叉車安全技術狀況,保障作業安全,根據《廠內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CRB機動車輛運輸安全規程》等制度,特制定本規程;
(一)廠區叉車駕駛、作業安全管理要求
1、日常檢驗即三檢制,在出車前,收車后和利用行駛中間的停歇時間檢視車輛;
2、叉車作業前后,應檢查外觀,加注燃料、潤滑油和冷卻水;
3、檢查起動、運轉及制動安全性能;檢查燈光、喇叭信號是否齊全有效;
4、叉車運轉過程中應檢查壓力、溫度是否正常;
5、叉車運行后還應檢查外泄漏情況并及時更換密封件。
(二)起步
1、起步前,觀察四周,確認無妨礙行車安全的障礙后,先鳴笛、后起步;
2、制動液壓表必須達到安全指數并系緊安全帶后再行駛再起步;
3、叉車在載物起步時,駕駛員應先確認所載貨物是否平穩可靠;
(三)行駛
1、廠內駕駛叉車速度不得超過5km/h;貨叉底端距地高度應保持30~40cm,門架須后傾;
2、進出作業現場或行駛途中,要注意上空有無障礙物;載物行駛時,貨叉不準升得太高,以免影響叉車的穩定性;卸貨后應先降落貨叉至正常的行駛位置后再行駛;
3、轉彎或倒車時,必須先鳴笛;
4、行駛叉車在下坡時嚴禁熄火滑行,嚴禁在斜坡上轉向行駛;
5、叉車在行駛時要遵守廠內交通規則,必須與其他車輛、物體保持安全距離;
6、通過廠區內道路口時,應做到“一慢、二看、三通過”;
7、載物高度不得遮擋駕駛員視線;特殊情況物品影響前行視線時,叉車必須倒行;
8、倒車時,駕駛員須先查明周圍情況,確認安全后,方準倒車。在貨場、廠房、倉庫、窄路等處倒車時,應有人站在車后的駕駛員一側指揮;
(四)裝卸作業
1、叉載物品時,應調整兩貨叉間距,使兩叉負荷均衡,不得偏斜,物品的一面應貼靠擋物架;
2、禁止單叉作業或用叉頂物、拉物品或設備;嚴禁超叉車負荷作業;
3、在進行物品的裝卸過程中,必須用制動器制動叉車;
4、叉車裝卸作業時,禁止人員停留在貨叉周圍;必要時應在作業區域設置警戒線;
5、禁止用貨叉或托盤舉升人員從事高處作業,以免發生高空墜落事故;
6、叉車裝卸物品時,必須將物品平穩、緩慢放到地面或其他合適位置,嚴禁長時間用貨叉使物品停留在高處;嚴禁在貨叉下面進行檢修或其他長時間停留作業;
(五)停車及注意事項
1、離開叉車前必須卸下貨物或降下貨叉架,禁止貨叉上物品懸空時離開叉車;
2、停車時必須拉緊制動手柄;
3、觀察是否發動機熄火,斷電,并及時拔下叉車鑰匙;
4、將叉車沖洗擦拭干凈,進行日常例行保養后,停放車庫或指定地點。
第二十一條、叉車的常規檢查制度
(一)檢查氣缸壓力或真空度;
(二)檢查與調整氣門間隙;
(三)檢查節溫器工作是否正常;
(四)檢查多路換向閥、升降油缸、傾斜油缸、轉向油缸及齒輪泵工作是否正常;
(五)檢查變速器的換檔工作是否正常;
(六)檢查與調整手、腳制動器的制動片與制動鼓的間隙;
(七)更換油底殼內機油,檢查曲軸箱通風接管是否完好,清洗機油濾清器和柴油濾清器濾芯;
(八)檢查發電機及起動電機安裝是否牢固,與接線頭是否清潔牢固,檢查碳刷和整流子有無磨損;
(九)檢查風扇皮帶松緊程度;
(十)檢查車輪安裝是否牢固,輪胎氣壓是否附合要求,并清除胎面嵌入的雜物。
第二十二條、叉車的維修保養制度
(一)新叉車累計工作每250小時保養一次,舊叉車累計工作每1、50小時保養一次。保養時,要清洗叉車一次,并將空氣濾清器芯吹干凈。各部位所需的油、水、電池補充加足。
(二)駕車前檢查遇有剎車不正常或其它故障時,由司機要及時聯系車輛維修工進行處理。
(三)在正常工作中,如發現叉車有異常聲音或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止使用,并由車間通知車輛維修工進行處理,維修工無法處理時及時匯報至主管隊領導,由主管隊領導匯報至機電部主管運輸負責人、副部長或部長聯系外修;司機不得私自拆修。
(四)叉車保養責任人(駕駛員),如違反上述的規定,按失職處理,并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全礦通報批評和進行處罰。
第六章:空氣壓縮機的使用和運營的安全管理制度第二十三條、空氣壓縮機相關人員的職責
(一)嚴格交接班制度,交班者應該認真的把當班本崗位的生產情況、設備運行情況等向接班者交代明白,接班者要認真檢查所屬設備、管道等運行情況。衛生是否清潔,如存在較嚴重的問題不接班,一般性的問題,交接班者可協商處理,做好記錄。
(二)超過接班時間,接班者未到崗位,與值班班長聯系,未經許可,不得離開崗位,否則出現的事故一切由交班者負責。
(三)設備周圍及基礎無積水、雜物,陰雨天氣要把露天電器蓋好。
(四)操作人員要懂得設備構造、原理、性能、用途,會使用、保養及排除故障。
(五)要確保各級氣缸注油器正常,檢查壓縮機內部是否有水。
(六)堅持巡回檢查制度,每小時巡回檢查一次,及時發現設備存在故障,及時排除故障。要對壓力表、各級安全閥認真檢查,讀數不準及時更換。
(七)巡回檢查要按時撥巡檢表,撥表時間前后誤差不得超過5分鐘。
(八)搞好節能減排,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努力改善崗位操作環境,杜絕跑、冒、滴、漏。
(九)消防器材白班每天檢查一次,保持良好狀態。
(十)個人防護用品、防護器材排放整齊、擦拭干凈,白班每天檢查一次,確保防護用品靈敏好用。
第二十四條、空氣壓縮機安全操作規程
(一)開機前應檢查曲軸箱機油是否達到油位標位,檢查各部件,緊固螺絲是否松動,檢查風扇皮帶緊度并調整合適。
(二)壓力表、安全閥應保持良好技術狀態。安全閥應調整在規定的壓力值,防止空壓機超壓運行。
(三)開機時注意電機,壓縮機的運轉是否正常,有無異響。如發現不正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待運轉正常開機后才離開。
(四)定期排放貯氣桶的油、水。停機后要切斷總電源,并清潔整機。
(五)貯氣桶應按規定進行水壓試驗。
第七章:特種設備的定期報檢制度
第二十五條、特種設備定期報檢制度
(一)為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有關定期檢驗的規定,明確責任,保證特種設備得到有效的檢驗并獲得檢驗機構的審核,特制定本規定。
(二)本規定適用于起重機械、電梯、鍋爐、空壓機、叉車及其附屬的安全閥、壓力表、安全保護特種設備的定期檢驗報檢工作。
(三)公司各部門、區隊機械部應在設備檢驗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機電部提交定期檢驗申請,由機電部統一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四)公司各部門、區隊機械部得到設備檢驗的檢驗機構報檢后,應告知相應科隊進行有關準備工作事宜,各科隊必須對存在隱患的特種設備進行按要求整改,確保特種設備機械符合檢驗標準。
(五)對于不能按期申報的機械設備,公司各部門、區隊機械部應向特種設備監督管理部門申請延期檢驗,對于不能進行報檢的必須陳列原因,報請相關部門同意。
(六)公司各部門、區隊機械部必須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提供相應的技術資料,配合檢驗機構進行設備檢驗。檢驗合格后必須取回檢驗報告交由部門領導審閱后保存。并把檢驗情況報送公司安全部門。
(七)對定期檢驗中發現的設備缺陷,應做到及時消除,設備需修理時,應由機電部組織人員或由相應資質的維保單位進行維修,及時消除設備缺陷。
(八)檢驗后,對出具結論為“不合格”檢驗報告的特種設備,公司各部門、區隊應停止使用該設備,并組織維修或保養單位進行及時整改,自檢合格后,重新報檢。對需要報停、報廢的,應以書面形式到所在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辦理報停、報廢手續。
1、起重機的定期報險制度
1)起重機械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后也應由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檢驗。
2)起重機械經較長時間停用,但尚未超過一年時間的,有檢驗有效期內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可向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內部安全檢驗,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2、電梯定期報檢制度
1)電梯交付使用前,工程部將全部安裝、調整資料文件整理歸檔,并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驗收,取得安全檢驗合格證后方可使用。
2)電梯投入使用后,維修保養部負責一年以上的保修工作,建立保養、維修檔案。
3)維修保養人員認真對電梯整體設備運行全面檢查,并做好運行記錄表,如在保養過程中發現問題,維保人員負責及時處理。
4)電梯使用一個月后,維保人員對電梯主要安全設施進行檢查。
5)電梯使用兩個月后,維保人員對機械、電氣設備進行認真檢查、調整和維修保養工作。
6)電梯使用一年后,維保部組織維保人員進行技術檢驗,詳細檢查機械、電氣部分,根據堆部件磨損程度,及時更換損壞的零部件,確保電梯安全正常運行。
7)維修保養人員必須堅持“工作單“回簽制度”。
8)若電梯停止使用后,要求恢復電梯使用,必須由維保人員進行仔細檢查、維護和試運行后,并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請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9)若電梯發生事故,及時上報有關部門,經維修人員修復和做好記錄,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0)電梯使用單位對電梯進行大修、整改、升級改造的,經維修人員檢修、更換主要配件、試運行及做好檢修記錄后,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11)對電梯使用期限到期的電梯,經維修人員檢修后,報國家電梯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進行年檢。
3、特種設備檢驗周期
1)起重機械:定期檢驗周期最長不超過二年;
2)電梯: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驗;
3)廠內機動車輛: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檢驗;
4)壓力容器: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外部檢查;每三至六年進行一次內外部檢查;每兩次內外部檢驗期間內至少進行一次耐壓試驗;
5)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一次;壓力表、測溫儀表按計量部門的規定進行校驗,一般每六個月校驗一次。
第八章:特種設備相關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
第二十六條、特種設備相關人員的培訓考核制度
(一)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年滿18周歲;
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3、身體健康(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無妨礙從事本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4、通過規定的專業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培訓考核,了解相應工種的專業技術知識,掌握相應工種的操作技能。
(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術考核由榆林市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組織實施。
(三)申請參加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專業技術培訓的人員,應當填寫《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申請書》,并向培訓單位提出申請。經培訓單位審查年齡、學歷、身體等條、件后安排培訓計劃。
(四)取得資格證書者,每4年進行一次復審。持證人員應填寫《申請書》,并在資格證書有效期滿前3個月提出復審申請。
復審由當地的考核發證部門負責進行。復審合格者,考核發證部門應在證書正本上簽章:;復審不合格者,可在2個月內進行一次復審,仍不合格者,收回其資格證書;未按期復審,其資格證書自行失效。
第九章:特種設備檔案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條、檔案人員崗位職責
(一)嚴格執行礦業公司制定的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管理制度,確保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齊全完好。
(二)負責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的統計工作,定期清點核對檔案、確保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完好。
(三)特種設備技術檔案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特種設備及其部件的出廠時隨機文件所附帶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設計文件、產品質量合格證明、安裝及使用維修說明、監督檢驗證明等;特種設備運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冊登記文件、安裝監督檢驗報告、年度檢驗報告、日常運行記錄、定期保養作業計劃、故障排除及維修保養記錄等。
(四)特種設備檔案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建立技術檔案和原始記錄,并進行分類、整理、存檔。
(五)大修、急修、零修、改造的記錄和驗收資料的保管工作。
(六)切實履行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查閱和借閱規定。
(七)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資料如有遺失、損壞,應及時上報,設法補救,并承擔相關責任。
(八)《特種設備注冊登記表》、《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資格證》、《電梯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電梯安全檢驗報告》等的保管工作。
第十章:特種設備意外事件和事故應急預案第二十八條、特種設備意外事件和事故應急預案總測
(一)為了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性特種設備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特種設備事故造成的損失,維護礦業公司員工和財產安全,結合本單位實際,特制定本預案。
(二)事故應急救援是指對威脅人員生命或造成公司財產損失的緊急情況,所采取的一系列搶險救治工作。
(三)全體員工在公司發生事故時,應積極參加緊急救援工作。
(四)發生事故或人員傷亡,知情人必須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電話或其他通信方式,將事故情況報告部門領導;部門領導應迅速報告公司領導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
(五)員工在發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時,應采取可能的緊急措施后撤離作業。
(六)項目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和各有關部門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應迅速趕赴現場,根據本《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其它有效辦法指揮救援工作,不論采取何種措施進行緊急救援,應首先采用減少人員傷亡、減輕傷員痛苦的各種措施。
(七)事故應急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必須聽從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揮,各就各位地對事故進行必要的救援工作,并注意自我保護,正確佩戴防護用品和使用防護器具,避免自身傷害。
(八)當事故性質嚴重,事故應急救援工作領導小組,應向市各應急救援部門和附近生產經營單位、社區求援。
第二十九條、鍋爐爆炸事故應急措施
鍋爐爆炸事故。一旦發生鍋爐爆炸事故,必須設法躲避爆炸物和高溫水汽,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并將情況逐級上報。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并進行救助。
爐管破裂泄漏不嚴重且能保持水位,事故不致擴大時,可短時間降低負荷維持運行,待備用鍋爐啟動后再停爐。
嚴重爆管且水位無法維持,必須采取緊急停爐,但引風機不應停止,還應繼續給鍋爐上水,降低管壁溫度,使事故不致再擴大。如因鍋爐缺水,管壁過熱而爆管時,應緊急停爐,嚴禁向鍋爐給水,這時應盡快撤出爐內余火,降低爐膛溫度,減少鍋爐過熱程度。
第三十條、起重機事故應急措施
起重機吊運重物時如遇突然停電或設備突然發生故障,司機和指揮人員不準離開現場,要警戒任何人不準通過危險區,等電力恢復或設備處理完后將吊運的重物放好后才能離開。
起升機構制動器在工作中突然失靈時,要沉著冷靜,做慢速反復升降動作,同時開動葫蘆,選擇安全地點放下重物。
第三十一條、壓力容器設備及附件的事故應急措施當壓力容器及其設備發生爆裂、鼓包、變形、大量泄漏或突然停電、停水,使壓力容器及其設備不能正常運轉,或壓力容器及其設備周圍發生火災等非正常原因時,必須緊急停止運行。
壓力容器及其設備一旦發生鍋爐爆炸事故,必須設法躲避爆炸物,在可能的情況下盡快將人撤離現場,有條、件時撥打“119”、“120”、“110”等電話請求救援。爆炸停止后立即查看是否有傷亡人員,并進行救助。
第三十二條、電梯的應急救援措施
(一)被困乘客:乘客被困,按打應急求救電話,待接通對講后講明被困情況及人數。
(二)接到電話后應立即親自到場或派員到場與被困乘客取得聯系,安慰乘客,要求乘客保持冷靜,耐心等待求援。尤其當被困乘客驚恐不安或非常急躁,試圖采用撬門等非常措施逃生時,要耐心告誡乘客不要驚慌和急躁,不要盲目采取無謂的行動,以免使故障擴大,發生危險。注意在這一過程中,現場始終不能離人,要不斷與被困人員對話,及時了解被困人員的情緒和健康狀況,同時及時將情況向值班負責人匯報。
(三)值班人員接報后,應立即派人前往現場解救,必要時電話通知電梯維修公司前來搶修。若自己無法解救,應設法采取措施,確保被困乘客的安全,等待電梯維修公司技工前來解救。
(四)若值班人員和電梯維修公司都無能力解救或短期時間內解救不了,應視情況向110求助(應說明求助原因和情況)。向110求助前應征得公司總經理的同意。
(五)在解救過程中,若發現被困乘客中有人頭暈、神志昏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到場,以便被困人員救出后即可進行搶救。
(六)被困者救出后,施救人員應當立即向他們表示慰問。
(七)被困者救出后,工程部應立即請電梯維修公司查明故障原因,修復后方可恢復正常運行。
(八)秩序維護當班領班應詳細記錄事件經過情況,包括接報時間、秩序維護和維修人員到達現場時間、通知電梯維修公司及其到達時間、被困人員的解救時間、被困人員的基本情況、電梯恢復正常運行時間。若有公安、消防、醫護人員到場,還應分別記錄到場和離開時間、車輛號碼;被困人員有傷者的,應記錄傷者情況和被送往哪家醫院。
(九)維修或值班人員應詳細記錄故障發生時間、原因、解救辦法和修復時間。
第三十三條、特種設備應急救援預案
(一)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區隊應當立即帶領有關人員迅速趕赴事故地點積極參加搶救工作,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二)機電動力部、安全管理部負責人立即帶領有關職能部門人員趕往出事地點,立即成立現場指揮小組,加強現場的指揮、協調和救援工作。
1、現場指揮小組在實施緊急救援時,應嚴密組織,加強聯絡,并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
2、必要時應及時將現場指揮小組的組成及聯系方法報告質量技術監督局,且必須保證通訊聯絡暢通;
3、對需調用的救援力量,由事故現場指揮小組向質量技術監督局與有關單位聯系;對需由質量技術監督局出面聯系的,由指揮小組提出請示建議。
(三)成立現場指揮小組后,可根據事故情況下設:
1、現場處理組:負責傳達貫徹領導指示,報告事故處理情況,協調有關單位分工合作進行救援工作,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任務;
2、專業搶救組:負責對事故進行現場救治;
3、警戒保衛組:負責設置警戒區域、維持現場秩序、疏通道路、組織危險區內人員撤離、勸說圍觀人員離開事故現場,嚴格防止發生新的傷亡事故;
4、通訊聯絡組:負責保證現場指揮與救援指揮中心的通訊聯絡暢通,保證與各協作單位聯絡暢通,溝通指揮部與外界的聯系;
5、醫療救護組:負責開設現場救護所,負責受傷、中毒人員的救護,保證救護器材與搶救藥品的供應;
6、交通運輸組:負責運送急需物資、器材、裝備、藥品;運送現場搶救人員,輸送和疏散現場其他人員;
7、后勤保障組:負責保證搶險救援物資的及時供應,負責現場指揮人員和搶救人員食宿安排,協助處理傷員的救護工作;
8、預備機動組:由指揮組長臨時確定。機動組力量由指揮組長調動和使用。
(四)重大以上事故發生后,在迅速組織搶險救護工作的同進,應對事故現場進行嚴格的保護,防止與事故有關的設備、器材、物品、文件及其他操作憑證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及時攝像、拍照,做出標志、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未發生人員死亡但性質特別嚴重、影響重大的事故及爆炸、泄漏造成重大影響的事故由領導小組及時指派有關單位和人員對事故迅速進行處理,防止事故擴大。
救援工作紀律:各部門的領導和相關人員都必須自覺遵守本事故應急處理預案,一旦發生事故,必須把救援工作放在第一位,按規定應立刻趕赴事故現場組織救援工作。服從統一指揮,開展積極有效地應急救援。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3
為了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有計劃地做好機械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保證機械設備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有效地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確保設備的安全性,本著“定期檢測、強制維護、視情修理”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一、認真執行設備使用與維護相結合和設備誰使用誰維護的原則
1、單人使用的設備實行專責制。
2、主要設備實行包機制(包運轉、包維護、包檢修)。
3、設備使用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
4、各種設備司機,必須經過培訓,達到本設備操作的技術等級“應知”、“應會”要求,經考試合格,領到合格證,方能上崗。
5、設備司機都要做到“三好”,即管好、用好、修好;“四會”,即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
6、要嚴格執行日常保養(維護)和定期保養(維修)制度。
8、班中責任制,注意設備運轉、油標油位、各部溫度、儀表壓力、指示信號、保險裝置等是否正常。
9、班后、周末、節日前的大清掃、擦洗。發現隱患,及時排除。
10、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必須填寫維修保養記錄,交接班必須填寫交接班記錄。
二、操作員負責對機械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日常維護分為出車前、行車中和收車后三種情況。
(一)、出車前的日常維護工作:
1、檢查冷卻水、燃油、機油是否合乎規定數量,視需添加;
2、檢查轉向機,制動裝置各連接部位是否牢固可靠;
3、檢查輪胎氣壓是否合乎規定;
4、檢查和緊固輪胎、半軸、傳動軸、鋼板彈簧等部件的螺栓、螺母;
5、檢查燈光信號、喇叭、雨刮器的工作狀況;
6、檢查手制動、腳制動及離合器的工作情況。
(二)、行車中的日常維護工作:
1、注意觀察各儀表的工作情況,特別是氣壓表、機油壓力表和水溫表,以及查聽汽車各部位有無異響。
2、注意檢查安全部件是否正常,并檢查輪轂、制動鼓、變速器、主傳動器的溫度和輪胎氣壓。剔除嵌入大車輪胎的石子及其他雜物。
(三)、收車后的日常維護工作:
1、清潔車內外衛生,保持車容整潔;
2、檢查轉向,傳動部件,制動系統等各部連接緊固情況;檢查緊固外露部分螺栓螺母;
3、檢查輪胎氣壓,清除胎面石子雜物;
4、檢查風扇皮帶及空壓機皮帶的松緊度,必要時進行調整;
5、檢查有無漏水、漏氣、漏油、漏電現象;
6、清潔、檢查蓄電池電液平面高度,以及調整油、電路。
7、做好全車必要的緊固和潤滑工作,排除行駛中所發現的問題。
三、機械設備根據檢修的要求可分為以下二級保養:
(一)、一級保養
1、設備一級保養的`目的
(2)減少設備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3)消除設備的事故隱患,排除一般故障,使設備處于正常技術狀況。
(4)使設備達到整潔、清潔、潤滑、安全的要求。
2、一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1)保養前要做好日常的保養內容,進行部分零件的拆卸清洗。
(2)對設備的部分配合間隙進行調整。
(3)除去設備表面的油污、污垢。
(4)檢查調整潤滑油路,保持暢通不漏。
(二)、二級保養
1、設備二級保養的目的
(2)延長設備大修期和使用年限。
(3)使設備達到完好標準,提高及保持設備完好率。
2、二級保養的主要內容
(1)根據設備使用情況進行部分解體檢查或清洗。
(2)對各傳動、液壓、冷卻系統清洗換油。
(3)修復或更換易損件。
(4)檢查電器,修整線路,清潔電動機。
(5)檢修,調整精度,校正水平。
操作員應善于發現和及時排除車輛行駛中出現的一般故障。對于解決不了的技術故障,操作員應及時上報工區物資設備部。
四、機械設備維修由各保管及使用單位自修,指揮部車輛指定修理廠維修,進場起重機械必須有安檢證書,項目部會定期對施工機械等檢查,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應及時整改。有安全隱患的應馬上停止施工。對小型機具及廠內車輛各保管及使用單位自行維修,有需要項目部配合應及時通知設備部,并做記錄。
五、大修后機械應注意磨合期,不宜長時間使用機械。并指定專人看護。
六、各施工機械設備每日開工前要檢查剎車、制動等,以保證運轉的安全性。
七、維修過程中更換配件必須是原廠配件,有合格證及檢驗證明,對每次維修做好記錄,有可追溯性。
為加強施工機械、工器具及特種設備(以下統稱“設備”)安全管理,確保設備安全運行,制定本制度。
1、進場檢測驗收
設備進場時要進行檢測驗收,設備驗收時要有產品合證書,并有監理在場,通過驗收后必須向監理部門報驗,獲批后方可投人使用。
2、設備安全管理“三定”
各種設備的使用應定人、定設備、定崗位,由專業技術人員專人操作,并遵守相關安全操作規程。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履行自己的責任和權利。未經許可,不得操作他人設備,也不得將設備交給他人操作。
3、設備的安裝、拆除
3.1、大型設備在安裝、拆卸施工過程中,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實施安裝、拆卸工作。施工隊負責人必須嚴把安裝、拆卸工作質量安全關。
3.2、大型設備安裝、拆卸前必須有安裝、拆卸施工方案,并報監理部門批準后,方可進行實施安裝、拆卸工作。
3.3、在大型設備安裝、拆卸時要組織專職安全員、技術管理人員進行監控工作,查看現場四周環境,禁止非工作人員進人安裝、拆卸施工現場,確保安裝、拆卸工作的安全順利進行。
3.4、大型設備安裝完工后,必須經有相應資質的安全檢測管理部門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使用。
3.5、設備使用完后要及時切斷電源,熄滅發動機,移動大型設備要停放在安全位置,不可臨邊及在有可能塌方的位置停放。
4、設備維修保養
4.1、設備維修保養分為日常維修保養、定期維修保養和故障維修保養,操作人員負責日常維修保養、定期維修保養,施工隊負責人負責故障維修保養。對維修保養情況要記錄存檔。
4.2、操作人員應根據設備出廠技術資料說明書及行業規范對設備進行日常維修保養和定期維修保養。
4.3、設備操作人員要加強對設備的日常維修保養,認真貫徹執行設備維修保養“十字”作業法,即:清潔、潤滑、緊固、調整、防腐。
5、設備的檢查
5.1操作人員應經常檢查所操作的設備,使用前對設備進行檢查并試運轉,檢查內容包括:
(1)設備是否過熱、松曠、連接是否牢固、震動是否超標,噪音是否正常;
(2)工作介質、溫度、容量、壓力和溫升是否正常,根據情況應及時調節;
(3)監視儀表是否靈活,讀數是否正常;
(4)自控系統及安全防護裝置是否有效,根據情況及時校驗;
(5)檢查設備零部件有無過度磨損、蝕耗等事故隱患。
5.2在檢查或使用時,發現問題應及時妥善處理,操作人員處理不了的應及時采取措施,及早停止使用,不得帶病運轉,并上報施工隊負責人。
6、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6.1設備投入使用前,應根據設備使用說明書、設備性能、結構特點和施工現場工況制定具體的安全操作規程。
6.2安全操作規程應由項目部安全環保部引用或制定,項目技術負責人審核,項目經理簽發。
6.3安全操作規程在安全技術交底時發放到施工隊負責人,由施工隊負責人轉發給相關操作人員并監督執行。
6.4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掌握設備使用說明書、設備性能、結構特點、施工現場工況和相關安全操作規程,并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6.5、國家及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規定的特種設備和專業技術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將特制設備操作證書的復印件或照片交安全環保部存檔備查。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4
1、為規范與特種設備維護保養、維修工作,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制定本制度。
2、特種設備的維護保養應符合國家法規、規范和技術要求。
3、特種設備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工作,由使用部門、操作人員負責,并做好記錄。
4、特種設備維護、保養應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其中電梯應至少每15天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5、特種設備檢查實行班組日檢、車間周檢、公司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月檢的三級檢查制度,并做好檢查記錄。有關部門必須對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和附屬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
6、對特種設備進行科學管理,合理保養,計劃檢修,鞏固提高設備完好率,保證指標的實現。
7、發現故障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詳細記錄,及時上報,并結合設備檢修計劃予以消除。
8、定期檢查維護,并主動向操作工了解設備運行情況
9、設備執行“定人定機”的專人負責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10、認真做好設備重點部位的維護保養工作。
11、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工作時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
12、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發現事故隱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應立即整改,或報告主管領導處理。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5
1、總則
1.1、特種設備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1.2、安全負責人是特種設備管理的總負責人,應按本規定要求實行安全管理,并對其安全可靠性負責。各級設備管理機構和設備管理人員對本制度貫徹執行,各級安全人員對本制度實施監督檢查。
2、機構和職責
2.1、按照上級部門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崗位安全責任制度,積極消除各類隱患,完善生產工藝流程,提高特種設備安全性能和管理水平,保證特種設備安全運行。
2.2、安全負責人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
2.3、生產辦是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的職責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2.3.1、負責貫徹國家、地方、行業及企業有關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法律、法規和管理規定并組織實施;
2.3.2、負責制定特種設備安全管理規定和安全操作規程并監督實施;
2.3.3、負責特種設備的注冊登記及臺帳管理工作;
2.3.4、負責特種設備安裝、維修、運行、檢驗各環節的監督檢查;
2.3.5、負責制定特種設備檢驗及人員培訓計劃。
3、特種設備監督管理
3.1、特種設備使用要嚴格執行國務院373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國家、地方、行業及企業內部相關的法規、標準及管理規定。
3.2、特種設備在安裝完畢后,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依法進行注冊登記方能使用。
3.3、建立完整的特種設備臺帳及技術檔案。
3.4、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特種設備管理人員,制定安全檢查制度,明確安全檢查人員、檢查內容和檢查頻次,安全檢查不低于每月一次。對查出的隱患建立隱患臺帳并及時處理,影響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隱患,在隱患處理前嚴禁設備運行。
3.5、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并定期組織對人員的安全技能進行考核和培訓。
3.6、制定和完善事故應急預案,要求預案要制定到每臺設備,每個裝置。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預案演練,提高事故應急能力。
3.7、不得私自購進未取得生產許可的充裝單位的氣瓶。必須保證在各環節中安全附件齊全。
3.8、特種設備必須經檢驗合格(含安全附件)方能投入使用,設備及附件必須有明顯的檢驗合格標志。設備使用車間要保留設備檢驗報告或檢驗合格證復印件備查。
3.9、特種設備安全使用條件、檢驗要求及檢驗周期執行國家相關標準。特種設備檢驗(含安全附件)必須由取得相應資質并通過局安全質量環保部審核的`檢驗單位進行。
3.10、特種設備(含安全附件)采購必須選擇有資質生產廠家的合格產品,設備到貨后由安全人員對設備進行安全驗收。
3.11、特種設備的改造必須由有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部門出具改造設計方案,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方可實施。
3.12、特種設備安裝、修理的項目承包方必須到局安全質量環保部進行資質審查:
3.12.1、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及資質證書;
3.12.2、局外施工單位的“跨地區施工批件”;
3.12.3、局資質認證管理部門核發的有關資質證書;
3.12.4、質量保證材料;
3.12.5、工程業績資料;
經審查合格后,由管理局安全質量環保部核發《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分承包方資質審查證書》,持此證在我廠開展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工作。
3.13、特種設備安裝修理前,施工單位應填寫特種設備安裝、修理申報表,并依據檢驗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xx安全質量部門、局安全質量環保部審批后方可施工。
3.14、施工單位對設備安裝、修理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負責,必須達到相關安全技術性能的標準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我廠技術人員和安全管理人員要依據安全措施和標準進行檢查,如達不到標準要求,有權責令整改和停工。
3.15、設備安裝、修理完工后,施工單位應組織有關部門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必須將施工的有關安全技術文件和資料全部移交我廠。
3.15、特種設備發生事故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事故調查,追究責任。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6
一、為規范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工作,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制定本制度。
二、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或管理人員,應按照國家規定,經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相應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或者從事相應的管理工作。
三、醫院安全生產責任人及主管培訓工作的副院長對特種設備管理和操作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負責組織實施,并將該項工作納入醫院年度培訓計劃。
四、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例行的安全技術教育。
五、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應定期按國家規定復審。
六、特種設備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1、特種設備法律、法規、規章、方針和政策。
2、特種設備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
3、特種設備安全操作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
4、安全應急設施,事故應急處理技能,事故應急救援技術。
5、事故案例及事故教訓;事故報告和處理方法。
七、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教育的形式主要有:會議、閱讀文件、簡報、圖片、事故預測討論、參加技術座談、上課、參加事故現場會、反事故演習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等。
八、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必須再次參加安全培訓:
1、新設備使用前,由主管該項目的工程技術人員、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對該崗位的操作人員和有關管理人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操作培訓。
2、對違章違規的員工,由醫院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進行安全教育,學習有關職業安全健康法規、安全技術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經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回崗工作。
3、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因故停止操作特種設備一年及以上,必須由使用部門重新對其進行安全操作教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近期頒發的法律、法規和規定以及設備安全狀況等。
九、培訓工作要做到有領導、有計劃、有內容、有記錄、有考試、有總結。
十、特種設備安全操作教育檔案,由醫院設備科或總務科負責保存。
每年由設備科對特種設備安全教育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和總結。
十一、不參加特種設備安全操作學習而又沒有履行請假手續的人員,按醫院相關考核制度予以處理。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7
本單位設立的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總監是指管理層中負責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的管理人員。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總監直接對本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承擔下列職責:
(一)組織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 《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技術規程》等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
(二)組織制定本單位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實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責任制,組織開展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合規管理;
(三)落實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
(四)組織制定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開展應急演練;
(五)落實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事故報告義務,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六)對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監督、指導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員做好相關工作;
(七)按照規定組織開展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擬定并督促落實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風險管控措施;
(八)對本單位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及時向主要負責人報告有關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九)接受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安全監督檢查、定期檢驗和事故調查等工作,如實提供有關材料;
(十)對于觀光車選型選購負責,保證觀光車輛的.最大行駛坡度能夠滿足行駛路線中的最大坡度的要求,并且在銷售合同中明確;
(十一)對于叉車選型選購負責,在爆炸性環境使用叉車時,遵守有關部門對防爆安全的管理規定;
(十二)對觀光車輛行駛路線的安全負責;
(十三)履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規定和本單位要求的其他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使用安全管理職責。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8
本單位設立的大型游樂設施安全總監是指管理層中負責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的管理人員。安全總監直接對本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承擔下列職責:
(一)協助主要負責人履行本單位大型游樂設施安全的領導職責,確保本單位大型游樂設施的'安全使用;
(二)組織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大型游樂設施安全監察規定》等大型游樂設施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
(三)組織制定本單位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實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責任制,組織開展大型游樂設施安全合規管理,組織制定《大型游樂設施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四)落實本單位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
(五)組織制定大型游樂設施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開展應急演練;
(六)落實大型游樂設施安全事故報告義務,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七)對大型游樂設施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監督、指導大型游樂設施安全員做好相關工作;
(八)按照規定組織開展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風險評價工作,擬定并督促落實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風險防控措施;
(九)組織建立大型游樂設施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并有效實施;
(十)對本單位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分析研判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管理情況,研究解決日管控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主要負責人報告有關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十一)接受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大型游樂設施安全監督檢查、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和事故調查等工作,如實提供有關材料;
(十二)履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規定和本單位要求的其他大型游樂設施使用安全管理職責。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19
本單位設立的壓力容器安全總監是指管理層中負責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的管理人員。安全總監直接對本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承擔下列職責:
(一)協助主要負責人履行本單位壓力容器安全的領導職責,確保本單位壓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二)按有關規定要求,落實壓力容器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
(三)組織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氧艙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等壓力容器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
(四)組織制定本單位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實壓力容器使用安全責任制,組織開展壓力容器安全合規管理,組織制定《壓力容器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五)落實壓力容器安全事故報告義務,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六)組織制定壓力容器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定期組織應急演練;
(七)對壓力容器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監督、指導壓力容器安全員做好相關工作;
(八)按照規定組織開展壓力容器使用安全風險評價工作,擬定并督促落實壓力容器使用安全風險防控措施;
(九)對本單位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分析研判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情況,研究解決日管控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主要負責人報告有關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十)接受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壓力容器安全監督檢查、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和事故調查等工作,如實提供有關材料;
(十一)當安全員報告壓力容器存在事故隱患應當停止使用時,立即作出停止使用壓力容器的決定;
(十二)履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規定和本單位要求的其他壓力容器使用安全管理職責。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20
本單位設立的客運索道安全總監是指管理層中負責客運索道使用安全的管理人員。安全總監直接對本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承擔下列職責:
(一)協助主要負責人履行本單位客運索道安全的'領導職責,確保本單位客運索道的安全使用;
(二)組織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客運索道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等客運索道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
(三)組織制定本單位客運索道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實客運索道使用安全責任制,組織開展客運索道安全合規管理,組織制定《客運索道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四)落實本單位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
(五)組織制定客運索道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開展應急演練;
(六)落實客運索道安全事故報告義務,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七)對客運索道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監督、指導客運索道安全員做好相關工作;
(八)按照規定組織開展客運索道使用安全風險評價工作,擬定并督促落實客運索道使用安全風險防控措施;
(九)組織建立客運索道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并有效實施;
(十)對本單位客運索道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分析研判客運索道使用安全管理情況,研究解決日管控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主要負責人報告有關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十一)接受和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客運索道安全監督檢查、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和事故調查等工作,如實提供有關材料;
(十二)履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規定和本單位要求的其他客運索道使用安全管理職責。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21
1、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應熟悉相關業務知識,并經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后,方可從事管理工作。
2、凡從事特種設備操作的人員必須熟悉相關業務知識,經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無證人員一律不得上崗。
3、在新增特種設備作業人員上崗前,應組織本單位新增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員到負責考核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集中申報辦理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考核取證手續。
4、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應建立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檔案和臺帳,在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有效期滿前三個月,組織或督促本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員到負責考核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報辦理復審。《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超期未進行復審的不得上崗操作。
5、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培訓教育制度。學習的內容包括:國家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特種設備業務知識、本單位特種設備事故分析、故障排查處理,故障應急處置技術、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和特種設備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及事故案例剖析教育等;安全教育分為班組教育、車間教育和廠級教育,班組教育每月應安排業務知識學習一次,教育學習記錄應存入檔案。
6、及時安排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參加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管理機構等上級部門組織的'業務知識學習培訓,學習考核記錄存入檔案。
7、建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獎懲制度,經常開展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執行安全操作規程等制度情況的檢查,每年組織對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操作技能、工作表現的考核獎懲,考核意見存入檔案。
8、按規定定期配發特種設備作業勞動防護用品,改善特種設備操作條件,穩定特種設備作業人員隊伍。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 22
本單位設立的鍋爐安全總監是指管理層中負責鍋爐使用安全的管理人員。安全總監直接對本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承擔下列職責:
(一)協助主要負責人履行本單位鍋爐安全的領導職責,確保本單位鍋爐的安全使用;
(二)組織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使用管理規則》《鍋爐安全技術規程》《鍋爐節能環保技術規程》等鍋爐有關法律法規和安全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
(三)組織制定本單位鍋爐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實鍋爐使用安全責任制,組織開展鍋爐安全合規管理,組織制定《鍋爐安全風險管控清單》;
(四)落實本單位安全管理機構設置、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
(五)組織制定鍋爐事故應急專項預案并開展應急演練;
(六)落實鍋爐安全事故報告義務,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
(七)對鍋爐安全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監督、指導鍋爐安全員做好相關工作;
(八)按照規定組織開展鍋爐使用安全風險評價工作,擬定并督促落實鍋爐使用安全風險防控措施;
(九)組織建立鍋爐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制度并有效實施;
(十)對本單位鍋爐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檢查,分析研判鍋爐使用安全管理情況,研究解決日管控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主要負責人報告有關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十一)接受和配合有關部門開展鍋爐安全監督檢查、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和事故調查等工作,如實提供有關材料;
(十二)履行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規定和本單位要求的其他鍋爐使用安全管理職責。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特種設備的管理制度09-04
特種設備人員管理制度09-15
特種設備管理制度07-17
特種設備使用管理制度07-31
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精選20篇)02-23
特種設備自查報告06-17
銀川大學特種設備安全自查報告 -自查報告08-28
駕校管理制度07-06
售后管理制度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