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瀏陽市文家市鎮老干黨支部先進事跡材料 -先進事跡材料
文家市鎮地處湘贛兩省交界處,是舉世聞名的秋收起義革命圣地。該鎮現有離退休人員437人,其中黨員147人,分布在全鎮148平方公里的98個村民小組,管理較為困難。鎮黨委政府一致認為老同志“不是阻力是動力,不是包袱是財富,不是閑人是資源”,始終堅持以老干支部為載體來做好敬老、愛老、用老這篇文章。1995年設立鎮老干支部后,從財政投入上確保了支部活動經費,不斷加大對老干支部的工作支持力度,僅2003年財政實際投入就達到18.6萬元。近年來,該鎮老干黨支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堅持“老管老、老教老、老幫老”,使老黨員組織觀念常存、工作生活常樂、為民之心常在,樹立了新時期老黨員的良好形象,探索出了一條離退休黨員教育管理與作用發揮的好路子,支部多次榮獲長沙市市級先進單位稱號。
一、抓機制,強管理,讓老黨員組織觀念常存
文家市鎮地處偏僻,全鎮437名離退休人員分別來自5省8縣市的87個單位,工作閱歷、思想狀況參差不齊,加之有的老同志剛退下來,忽然一下子過起清閑的生活,似乎無所適從。為讓老同志永保革命晚節,不讓組織觀念淡漠、思想褪色等現象在老同志身上發生。鎮老干支部從加強組織建設,健全管理機制著手,讓每一個老黨員永遠保持革命本色,做到政治堅定、理想永存。
一是堅持分類管理原則,激發離退休老黨員的親和力與凝聚力。為讓老黨員更多地找到共同語言,激發老黨員的競爭、參與意識,1999年,老干支部將下設黨小組調整設置為機關、工業、財貿、文教、農林水衛5個黨支部,老黨員根據在職時工作屬性分屬各小組。每個小組都建立了黨員臺帳,將每名黨員的生日、身體狀況、興趣愛好、工作生活經歷和聯系電話等進行登記,各黨小組堅持每季度召開一次生活學習會議,每年召集同類工作屬性的離退休人員開一次年會。此舉既便于支部活動的組織,也大大增強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支委成員的親和力,老同志因此也更主動地參加組織生活。
二是完善機制,促進自我管理。老黨員年高體弱,很需要得到組織的關心,老干支部為此建立了自我關心、服務機制,基本達到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管理水平。支部每年組織老干免費體檢兩次,實施“聯系卡”服務制度,將支委成員的姓名、電話、住址印卡發給每名老干,老同志說:“有了這張卡,就象有了常年貼身兒女,心里踏實”。老干支部內部還設立了“愛心互助基金”,現已為21名遇重大變故,資金短缺的老同事及時提供支持與幫助2萬余元。為主動架起老黨員與鎮黨委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橋梁,支部還建立了“雙向溝通”機制,鎮黨委書記和委員經常參加老干黨支部的學習和會議,及時向老同志通報鎮里的大事,虛心聽取老同志的意見。每年正月初一,支部班子成員都要及時提醒并陪同鎮黨委、政府領導到老同志家中拜年,平常喜慶道賀,誕辰祝壽,疾患探望,從未遺漏間斷。2003年4月,因興修大文公路,財政推遲了發放工資,支部向老同志們通報了情況后,大家不僅沒有意見,還帶頭捐款6.4萬元支持政府的重點工程建設。
三是完善陣地建設,為老黨員提供活動舞臺。支部在規范辦公室、黨員活動室建設的同時,多方呼吁,爭取到200萬元資金建設一個主要由老干參與建設、供老干健身、休閑的文華公園和清江釣魚基地。在文家市大捷舊址高升嶺自然保護小區,支委陳時堂、楊紹享、龔光凡等幾位同志牽頭籌資5萬多元建起了“半山亭”,供老人們登山時休息之用。其他如秋收起義紀念館、鎮影劇院等經老干總支多方協調,都已成為支部重大活動開展的理想場所。
二、抓活動,增活力,讓老黨員工作生活常樂
考慮老齡黨員的年齡、身體狀況,老干支部在組織活動時,既嚴格堅持制度,又從實際出發,以“簡便、易行”而又豐富多彩的活動來不斷增強老黨員隊伍的活力。
一是以支部活動室為依托,組織正常老齡黨員過組織生活,在組織學習、討論活動時,時間不安排太長,注意突出重點,活動中注重聽取黨員的意見和建議,經常性地開展“三會一課”、 比賽等活動。自2002年始,支部還建立了定期活動制度,實施“閱文學習日、工資發放日、支部生活日”的“三日合一”制度,既保證了老黨員準確及時地把握中央、省、市有關指示精神,也充分發揮了老黨員在宣傳、教育方面的優勢,便于進一步做好離退休老同志工作。
二是開展“老幫老”結對幫扶活動。對住地較遠或行動不便的黨員,由支部明確專人開展結對聯系活動,既負責及時把支部要求學習的內容傳達到位,又及時將被聯系黨員的思想動態、生活狀況向黨組織匯報。支委一班人以身作則,不計報酬,勇挑重擔,把離退休老黨員的工作生活冷暖時刻放在心頭,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福建退休回居的孤身老干王碧蘭,癌癥惡化,結對聯系的老黨員陳時洪連夜將其送至醫院,喂飯喂藥,徹夜守護。爾后又星夜兼程,輾轉千里,爭取福建原單位妥善解決了醫藥費問題。王老彌留之際老淚雙流:“今生不能報恩,來世也當還情”,此事在離退休老同志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三是學習活動形式多樣化,使老黨員樂于其中。每年老干支部都要組織黨員到秋收起義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開展“過去入黨為什么,現在為黨干什么,身后給黨留什么”的討論,每年組織一次老黨員外出考察學習,開闊視野,更新思維。2003年,支部還利用遠程教育設備,組織老黨員們學習上網知識,讓老黨員們在充分感受現代文明的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了解了外面的大千世界。
四是文化生活豐富多彩。豐富的娛樂生活是實現老有所樂的重要途徑。支部根據黨員干部們的興趣愛好,相繼成立了詩詞、書畫、釣魚、武術、登山、歌舞、象棋和計算機等興趣小組,月月都有活動開展。支部黨員的詩詞作品和武術、歌詠表演多次在市里獲獎,詩詞小組現已有會員42人,出版詩作《紅土地放歌》5集。去年中華詩詞學會在瀏陽召開,與會的100多位全國詩壇名家赴文家市考察,老干支部即抓住這一機會,多方協調,組織詩詞小組成員與各路名家進行交流,更大地提升了老黨員們的創作熱情,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孫軼青還即興揮毫賦詩為《紅土地放歌》題字。
三、講奉獻,比貢獻,讓老黨員為民之心常在
老干支部堅持力所能及的原則,根據老黨員的身體狀況、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分別安排了“督導員”、“參議員”、“宣傳員”、“調解員”、“輔導員”等工作崗位給每位黨員同志,既符合每名黨員的實際情況,又使老黨員們的人生理想有了更加實在的展現平臺。同時,支部還開展了“講奉獻,比貢獻”活動,充分調動了老黨員們的積極性,老有所為成了老黨員們展現風采的重要方式。文家市鎮的干群們毫不諱言,這些年來該鎮的經濟社會事業高速發展,特別是近三年來財政稅收以每年超千萬元的速度增長,其幕后也離不開老同志們的默默奉獻與耕耘。在支部的引導下,老同志們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講奉獻,比貢獻,各施所長,讓自己的余熱放出了最燦爛的光輝。
一是建言獻策,排憂解難。近五年來,“參議員”們為政府提建議、出點子30多條,文家市鎮企業拍賣敲響了三湘大地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第一鑼,其中就凝聚了“參議員”們的智慧。針對鎮黨委提出的發展戰略,支部都要選擇幾個課題,要求老干黨員開展調研。如2002年通過組織開展山林土地現有效益發揮情況的調研,形成了三個調研報告,統一了老同志們對貫徹執行農村土地承包、延包政策和山水流轉改革的思想,并協助支持部分村組開展了山林土地流轉改革。為支持重點工程建設,近4年來,該鎮老干共捐資達28萬元,動員社會捐資達126萬元。2000年3月,由老干支部直接運作,文家市鎮在全國首創鎮老干維護穩定協會,下轄村協12個、組協81個,現已有會員498人,構建了維穩三級網絡,為地方的穩定維護作出了巨大貢獻。
二是無私奉獻,發揮余熱。“在群眾眼里,每位黨員的形象就代表黨的光輝形象,因此,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應該嚴格要求,做到立黨為公,一心為民”。黨支部副書記楊紹享同志在黨員大會上這樣表態。他今年79歲,是一個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現任鎮“六協”總會長和維穩協會會長,每月只能領取到400元養老保險金,可他仍堅持每天8點以前趕到鎮維穩辦上班,無論刮風下雨,從未間斷。鎮上那里有矛盾糾紛,那里就有他依然硬朗的身影。4年來他調解民事糾紛126起,化解群眾性械斗3次,幫教失足青年19人。去年12月,修建1855省道大文路段時,挖出楊氏無堆無碑墳59座,造成150多人阻撓施工24天,楊老硬是若口婆心歷時22天,終于做通族人的思想工作,才使公路建設工程得以復工。“輔導員”陳文葭拿出全部積蓄9.8萬元用于購買幼兒課本,添置教學設備。82歲的退休干部邱錄淼捐出一生積蓄6.8萬元,近三年奮戰在山,義務植樹508株,荷鋤恢復紅軍戰壕156米,建起兩亭一塔。講奉獻,比貢獻,老齡黨員是黨的寶貴財富,在文家鎮的經濟社會發展中,老干支部的黨員們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是模范帶頭,樹立新風。老干支部要求老黨員們做移風易俗的模范,做社會新風的倡導者。“宣傳員”劉裔洪帶頭移風易俗,立下遺囑要求實行火化,不留骨灰不辦喪事,此事在離退休老干和當地群眾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關媒體曾對此進行報道。移風易俗我帶頭,倡導新風我領先成為了全體老干支部黨員們的共識。在老黨員的帶動下,老同志們都在健康的文娛活動中安享天年,倡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鎮沒有一名老干與 有染,有7名練過 的群眾被老同志轉化教育過來,退出了 組織。
“春催圣地綠,旗映夕陽紅”。秋收起義會師圣地的老干黨員們正在為建設小康社會,加快老區發展,奉獻著他們的心血和汗水,他們的崇高品德和敬業精神連同他們開創的事業令支部黨旗熠熠生輝。
【瀏陽市文家市鎮老干黨支部先進事跡材料 -先進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先進集體先進事跡材料09-02
先進家庭事跡材料03-29
先進事跡材料08-05
先進班組事跡材料07-31
先進班級事跡材料08-05
先進班組事跡材料06-21
先進企業事跡材料10-11
某村支書先進事跡材料 -先進事跡材料09-18
學生的先進事跡材料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