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與黑》讀后感 -名著讀后感
于連--反抗命運的先行者坦白地講,面對初中的時候就已經讀過的《紅與黑》,我是沒有什么新鮮感的。但認真讀完小說之后,我才深深地體會到什么叫常看常新,什么叫歷久彌新:之前我并不理解于連為何擁有那么堅定的決心和強烈的野心,現在我終于看到了這位英雄,在野心背后的不屈不撓反抗命運的真情。古今中外,人類的歷史上從來不乏反抗命運的豪杰。古代有陳勝吳廣、斯巴達勇士,近世有闖王李自成。而根據真實人物馬掌匠的兒子貝爾德改寫的小說主人公于連·索海爾,與他們都不同。他不是因為受到壓迫才覺醒,而是自小受到較好的教育,再加上受到法國啟蒙運動和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認為個人才智能使他改變命運,步入上流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因此,他在那個典型的時代背景下,具有很強的典型意義。同樣是為理想不畏艱辛不懈奮斗,于連又遠比堂吉訶德清醒,他認清了王政復辟時期的社會現實,明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身份低微的他無法通過身披紅色戰袍憑軍功獲得地位,只能穿上黑色教會服,以此向上爬。他學習拉丁文,背誦教會書籍,隱藏自己對拿破侖的崇拜;處處小心行事,察言觀色,按別人的要求改變自己的形象,以此博得上流社會的歡心和女人們的青睞。年紀輕輕,就對社會的規則便有如此認識,可謂聰穎非常,更難得的是他的堅定志向和隱忍的品質,遠勝于虛榮麻木軟弱的貴族青年,再加上俊美動人的長相,怎能不讓他脫穎而出呢?可是,僅僅因為出身下層,他在飛黃騰達的路上,就要遭受太多的侮辱和阻礙。所以,他必須反抗。相對于事業上的突破,于連的愛情生活同樣擁有反抗命運的意義。他的成功和最終的毀滅,都與愛情緊密相連。初到市長家時,還不夠20歲的來自鄉下的怯弱的于連,對于德·雷納夫人更像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而于連想要報復市長、鍛煉自己的膽量,二者都不是真正的愛情。隨著夫人長久壓抑的愛情意識的逐漸覺醒,愛情在兩人心中萌發,只可惜其中摻雜了太多于連的野心,因此缺少了幾分詩意和確定。直到最后于連因為雷納夫人的檢舉信而失控擊傷她、被捕入獄,他才發現自己真正愛的是德·雷納夫人,甚至告訴瑪蒂爾德把他們的孩子交給德·雷納夫人。而于連與瑪蒂爾德之間的愛,更像是兩個同樣心高氣傲的人之間決心和意志之間的角力。面臨身份地位上的巨大差距,他們互相折磨,不肯讓步,因為讓步的一方就要忍受背叛和折磨。他們要想長久相處必須有所保留,不能表達自己的愛意,否則會讓對方動搖和輕視。女孩子擁有地位財富和美貌,只缺一個能讓她神魂顛倒徹底折服的人,來滿足她的虛榮和幻想。同時她又不是只會養尊處優毫無頭腦的花瓶,她才思敏捷不甘平庸度日,渴望轟轟烈烈的傳奇經歷。于連的自尊和才華吸引了她,于連的拒絕和反復無常也激起了她的好勝心。于連呢,在追求美貌的千金小姐和她背后所代表的名利地位中的刺激,和自己高傲自尊性格的矛盾中忍受著煎熬,最終兩人還是走到了一起。我對他們的時冰時火走極端的愛情很感興趣,獨特而合理的游戲規則至今仍然十分適用。對事業和愛情的執著塑造了于連的性格,改變了于連的命運。他身上兼有積極入世的熱情和不被理解的高傲。在當時社會等級森嚴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社會背景下,他是個孤獨的斗士,這也是于連很值得敬佩的一點。處于很高社會地位的貴族青年心里麻木,缺少奮斗的動力是正常的,而身處底層的于連卻擁有遠大的抱負,面對同樣階層的人們的不理解和上層人物的蔑視,能一直堅持學習和完善自己,這需要極大的膽識和毅力。雖然每次在他快要獲得成功的時候,統治階級和教會人物都會反對,采用陰謀的手段踩滅他的希望之火,但是于連總是不放棄,仍然沿著自己既定的方向努力,拼命抗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于連值得我們學習。作家在作品的結尾讓于連入獄,這一點尤其引人深思。入獄之后,于連的心理轉變意味深長。他對自己之前堅持的奮斗目標有所懷疑,更加清醒德認識到了社會的偽善和骯臟。他拒絕了一切辯護一心求死,是抗爭后的失敗嗎?不,我認為那是一種更深遠意義上的成功。經典名著的歷史意義在于它不僅能夠反映那個時代的現實,還在于它能對當今社會有所啟迪。現在我們生活的時代,也存在著 、特權階層。如同于連一樣,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更高地位的人也不再少數。縱觀歷史進程,這種反抗命運、不甘卑微的精神,也是推動社會改革與革命、促進社會進步的動力。雖然時代在變,但于連的精神還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重讀《紅與黑》,我的感觸很深。從我自己的讀書體會來說,用發展的眼光對待歷史,就是用冷靜的視角審視現在,以超前的目光觸摸未來。要多讀名著,才能更讀懂社會,讀懂自己。MSN空間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紅與黑》讀后感 -名著讀后感】相關文章:
名著讀后感06-13
名著的讀后感09-13
經典名著讀后感08-16
經典名著讀后感05-15
名著讀后感[精選]07-17
經典名著讀后感范文07-25
[薦]名著讀后感07-12
名著讀后感(熱門)07-14
名著讀后感【精】07-01
名著讀后感【熱】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