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實施“三大工程” 做好“兩篇文章”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邁向新水平 -學習心得
近年來,武寧縣以創建省園林城市為目標,按照“圍繞經濟抓創建,抓好創建促經濟”的思路,舉全縣之力,聚全民之智,全社會參與,通過一系列創建活動,著力優化軟硬環境,提高了廣大城鎮居民素質,樹立了武寧縣城的良好形象,先后被評為全國城市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城、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社會文化先進縣等光榮稱號,并連續三屆被評為全省文明優勝縣城。文明縣城的創建,有力地推動了縣城經濟的快速發展。2003年我縣實現生產總值17.1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億元,財政收入13088萬元。我縣的主要做法是:實施“三大工程”,做好“兩篇文章”。
一、實施“三大工程”
(一)實施“基礎工程”,建設全省最文明、最美麗的山水園林城市
我縣按照省委孟建柱書記在武寧視察時提出的“要把武寧建成全省最文明、最美麗的山水園林城市”的工作目標,全面實施文明優勝縣城的“基礎工程”,始終做到了“規劃一張圖、建設一盤棋、管理一部法”,努力將武寧打造成江西省最文明、最美麗的山水園林城市,打造為南昌、九江兩個小時經濟圈的重點衛星城。幾年來累計投入建設資金4.6億元。具體是做好“三高”:
1、高起點規劃城區。投資500余萬元,聘請上海同濟大學規劃設計院、深圳建筑設計總院等一批國內知名設計院,按照山水園林城市目標,高起點地編制了新城區規劃和街景規劃,使新城區面積擴展至46平方公里。
2、高要求改造舊城。我縣先后改造了古艾路、朝陽路等8條老城區主要街道,累計改造舊城區道路面積6.07萬平方米。同時還配套改造了老城區自來水管2.8公里、下水道6.9公里,更換造型新穎、亮點較高的路燈160盞,庭院燈42盞,地燈100盞,硬化巷道面積1.5萬平方米。
3、高品位建設新區。近年來,我縣累計新增城區道路面積14.8萬平方米,占城區道路總面積的39%,完成了豫昌大道、萬福大道和武寧大橋等重大建設工程。同時,還按照園林城市建設要求,高起點、高標準地完成了協和公園、婦幼廣場等街頭綠地景點及湖濱路等道路綠化工程建設,累計新增縣城公共綠地面積153公頃,人均綠地面積40平方米。
(二)實施“市容工程”,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2003年,我縣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在市容環境建設上,我縣著力抓好“三個完善”。
1、完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機制。在市容環境衛生管理上,城管大隊負責縣城執法和秩序管理;環衛所負責城區街道保潔,清掃保潔面積28萬平方米,日清垃圾50噸;物業公司負責社區、居民區衛生保潔,托管服務面積40萬平方米,服務對象5000多戶;園林所負責城區公共綠化、行道樹、花壇及公園的管理和維護。
2、完善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城區已建成公廁44座,中轉站10座,平均1.5平方公里1座。沿街設置果殼箱200余只,主要街道兩側每50米設置一個,人行道路面積67300平方米,鋪裝彩面磚64000平方米,鋪裝率達95%以上。
3、完善市容環境衛生管理制度。我縣出臺了《武寧縣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并于2001年3月1日開始,城區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出臺了《武寧縣城區禁止飼養家禽家畜的規定》,并于2002年10月10日開始,縣城全面禁養家禽家畜。同時出臺了《武寧縣殯葬改革暫行規定》、《武寧縣城區“門前五包、門內達標”制度》、《武寧縣城市建筑垃圾余土處置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確保了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實施“暢通工程”,規范城區交通秩序
2003年,我縣成功實現了城市道路交通達到國家管理三等水平的奮斗目標,城市交通井然有序。我們主要是做好“兩大”:
1、大手筆建設交通設施。聘請上海同濟規劃設計院修編了《武寧縣城交通規劃》,并投入2.25億元資金用于城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城區路網密度達6.96公里/平方公里,主次干道密度達5.0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積達11.15平方米。改造舊城街道8條,面積達6.07萬平方米,新建城市道路7條,新增城區道路面積14.8萬平方米。城區共施劃交通標線2.2萬米,主要路口交通信號燈燈控率達100%,城區交通設施達到了完善、規范標準。
2、大力度整治交通秩序。一是開展了整治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章行為。累計教育警告約3萬人次,處以罰款近千人次。通過宣傳教育,嚴格管理,實現主要街道非機動車和行人遵章率分別達到88.1%和85.3%。二是開展整治機動車交通違章行為。特別對領導機關和縣直單位車輛進行整治,有5輛機關小車,2輛政法系統小車被電視臺曝光處罰。整治后,機動車遵章率達到了95.8%。三是掃除違章占道,清理“馬路市場”。四是實行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取締了污染噪音超標的29輛面的、121輛拐的,投入了20輛公共汽車和41輛出租車,建設了標準公交站臺,使運輸能力提高了20%,主干道平均車速達30公里/小時以上。
二、做好“兩篇文章”
(一)做好星級文明創評文章。
2002年以來,我縣深入開展系列星級文明創評活動,現有五星級文明車、文明船、文明經營戶、文明社區、文明樓院、文明家庭等星級創評項目19個。其中我縣特別注重“兩個帶動”,即星級創評帶動文明社區,文明社區帶動創建工作。縣城8個社區工作用房都達到了60m2以上,建有兩室、兩辦、三站。社區組建了茶戲、秧歌、腰鼓、健康操、木蘭扇等群眾業余文體隊伍37個,廣泛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健康文明文化活動,累計舉辦各類表演、各種競賽等文化活動800多場次,有力地促進了我縣創建工作全面開展。
(二)做好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文章
我縣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動和貫徹“十六”大精神為契機,結合弘揚民族精神、井崗山精神活動,在全縣廣大干群中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組織了“實施大開放主戰略、推進武寧快速崛起”大討論活動。舉辦了“武寧走向山水園林城市”、“文明執法”、“誠信經營”等論壇。開展了以“愛我武寧,興我武寧”為主題的大型系列文化活動,并有80個單位、8000多人直接參加了活動,創作編排節目300多個,其中采茶戲《梆兒聲聲》獲山東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銀獎、編劇獎、組織獎和2名優秀演員獎。組織各類文藝節目下鄉,在全縣各鄉鎮巡回演出300多場次,觀眾達到10萬余人次,大大提高了人民群眾思想文化整體素質。
此外,我縣堅持思想道德教育從小抓起,大力發展教育、文化事業,2002年追加教育經費300余萬元,2003年追加教育經費400余萬元。還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采取公立和民營并舉的運作方式新建和擴建了學校56所。全縣市民通過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藝術薰陶,樹立了文明形象,唱響了武寧人品牌。
【實施“三大工程” 做好“文章”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邁向新水平 -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文章的評語12-08
學校推進課程改革方案 -文秘文書12-15
上半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總結06-27
植樹節心得優秀文章10-28
學校好人做好事表揚信12-21
車間分配實施方案07-22
核安全文化宣貫推進專項行動工作總結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