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
讀完了《愛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愛的教育是什么?我在書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質教育就是“愛的教育”,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質的基礎。
《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里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在我們的教育中,“愛的教育”這四個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又是何等的困難!首先,在大多數人的腦海里沒有“愛的教育”這個概念。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愛的教育。正因為我們缺乏愛的教育,才使我們的生活里少了一些愛。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同學的愛,這是我們缺少的,這是我們需要尋找的。有了這些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充滿了愛。
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學生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他們的愛里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
年輕出任教職時,滿腔熱誠的愛,希望能夠全心全力扮演“為人師表”角色,然而在專業經驗不足、缺乏教學經驗、也沒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經以「教師的權威」,用教鞭管教學生,以致傷了學生的心。也曾為了虛榮,逼迫學生在各項比賽中斤斤計較分數,以爭取許多“虛偽的榮譽”。甚至以“分數”來看待孩子,也以“外表”來衡量孩子,更以“聽話與否”來評價孩子,每每憶及此事,不禁全身顫抖,慚愧不已。
不斷的調整心態和做法,也為孩子多付出一份關心與愛心與真心,發現孩子們總會相對的給予“回饋”。因此有“愛的教育”,才有“美”的回憶。
我的體會:
一、以教育為主題的美麗、可愛又動人的故事,應該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應該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著一個觀念、一種行為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個中滋味又當從何說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沖,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忽視;;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2
在教育中,針對“三觀”還未成熟的孩子而言,我們需要的是有關善良、正義、美好的教育,但在教育之鏡的另一面卻總有著猙獰的面目,可憎的神情,有人把它稱之為“殘忍教育”。
今天讀野夫的一篇名為《殘忍教育》的xx,讓我對教育有了一個反思的認識,同時也加深了我對人性的思考。整篇xx記述的是在一個特殊的年代里,經歷的多個有關殘忍教育的故事,在拷問人的本性和人類的傳統,讓人讀起來有一種悲愴的感覺。
文中開頭講述作者的女兒,用滾燙的開水,殘忍的燙死正在魚缸里游走的魚兒。讓作者想起自己的'童年里也有曾經相似的經歷,那就是用石灰包裹住癩蛤蟆,然后殘忍的澆上冷水,看著冒著高溫蒸汽的青蛙死去。
這讓作者想起了自己在六歲的時候,在一個政治導向左右不定的年代,老師將大家召集起來,將一個大的竹子笤帚分開,每人發一只竹條。然后告訴大家,今天大家要懷有對階級敵人的痛恨,一起上街去懲罰“小偷”。在大街上人們看到了這個可憐的男人,被人們團團圍住,痛下狠手,打的遍體鱗傷,最終暈厥過去。但是施暴者不依不饒,一定要將他打到,永世不得翻身。作者說這可能就是殘忍教育的起點。一群剛剛開啟智慧的孩子們,在親身經歷著怎樣殘忍的教育。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中學的時候,一個長相漂亮的女生,學習成績在班上也是出類拔萃,當時有很多男同學暗戀,在班上是供人的“班花”,可謂一枝獨秀。可能是遭人嫉妒或是女生之間有一種猜忌,在一次班主任調查學生的婚戀情況時,她被人告密,說是正在和某某男生戀愛。在那個明令禁止戀愛的環境中,女生倍感壓力,在班主任的班會上,臉一會兒白,一會兒紅,終于沒有忍住的在班里痛哭一場。在那樣一個僅有十三四歲的敏感年齡,被最好的朋友出賣了。最后,這個女生感覺自己受不了眼前的環境,最終選擇了早早的退學。然后早早嫁人生子,提前結束了自己的青春和想象。我認為這樣的結果很殘忍。
很多家長都喜歡對孩子產生讓人窒息的愛,有一個家長,孩子一個舉動做不好,揮手便是一個耳光,看著孩子哇哇大哭,她給孩子解釋道,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這種面目可憎的愛,孩子會混淆視聽,難道只有這樣“大棒”之下的言行,才能稱得上愛?
作者最后寫到,自己所經歷的啟蒙教育都是一種培養讓人生“恨”,在“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的口號中成長,人人都變得“仇”躊滿志。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家庭,婆媳矛盾日益深甚,是否就要將這份所謂的“仇恨”延續給下一代,讓孫子對爺爺奶奶產生隔閡?有很多家長,對待這樣的問題,就有一種隔輩記仇的思想對孩子進行灌輸,殊不知到“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
教育不要殘忍,其實說到這些殘忍教育,都是一種在特殊年代,特殊環境中,有一定的生長空間。時過境遷,在當今這樣教育開放包容、繁榮發展的歷史最佳時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夠對這樣的殘忍教育熟視無睹,而是要用自己所思所學,培養自己的學生學會有關愛、善良、美好和陽光的教育。讓孩子內心光明,懷有對自然的憐憫和對他人的慈悲。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3
這本書是意大利人:德.亞米契斯寫的,本書講的是教師要把體育課從室內移到室外,讓學生做器材運動。因為書中的主人公由于身體不舒服,所以不能參加體育運動,所以他的母親就去學校申請不讓他上體育課進行體育活動。但是主人公克服困難,并在朋友和同學的支持和幫助下去操場上完體育課的故事。
讀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就算遇到了困難也不要退縮。更要努力加油、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然后就是你的朋友還是身邊的`人遇到困難或者是有什么難言之隱,你都一定要支持他,關鍵的時候要站在他身邊去幫助他。
其實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也有,對于我來說參加工作半年了,體育課也上了半年了,碰到的學生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開朗,而有的學生就相對內向,個別的還很少和其他同學一起玩,作為老師的我都看在了眼里,我覺得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心和幫助。他們現在還小,心理還很單純,我應該更多的去鼓勵,讓他們知道體育能帶來快樂,也讓其他同學去和他玩。我覺得不管是什么學科的課,都應該是有愛,學生是課的主體,讓學生喜歡上課才能是一節好的課,愛的教育才能更好。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4
陶行知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對于我們基礎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應該努力學習他的教育思想,服務于我們的教育事業。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猶如一絲曙光,引領著我走出教育的誤區,走向光明。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讓我深感教育原來是如此的美麗。以下是我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體會: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陶行知講生活就是教育,是對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改造,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本意是“教育即生長”,教育即“人的心智,才能的不斷增長和完善,教育是對學生經驗的改造。”而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是承認一切非正式的東西都在教育范圍以內,這是極有力量的。”同時陶行知又認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壞生活就是壞教育,是認真的生活,就是認真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有選擇地生活,選擇生活就是選擇教育,不是把教育簡單地生活化。
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們理想的教育。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們健康的教育。“生活教育”另一層意義是人類需要什么,我們就教育什么;社會需要什么,我們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育什么。學生需要面包,我們就得過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學生需要戀愛,那么我們就對學生進行戀愛教育,學生進入青春期,就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現實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學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對學生的教師教學情況的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同現實生活、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知識;學生喜歡能用生活的事件來解釋學科知識的老師。
因此,以后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要積極創設情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選擇富有生活氣息的內容進行教學,“寓教于樂,情景創設”。在教學中大膽鼓勵,積極引導,喚起學生的參與意識,促使學生投入到教學中來。
“愛滿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畢生追求的教育真諦,“熱愛每一個學生”是先生的第一面大旗。在教學中,教師常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體驗,至于學生愿不愿學,是否開心快樂,不為教師所關心。無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還是在教學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教育是人與人的交流,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互學。陶行知先生說得好:“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相互平等尊重,教育不只是教師把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更不是教師把做的.道理填鴨式地交給學生。新課標的實施,改變了以往的那種師道尊嚴,新穎的師生關系正在形成。我在實踐教學中,經常進行師生互動,教師可以到學生中間,充當他們的一員。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唱獨角戲的現象少了,與學生交流、溝通、合作、互動的現象明顯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在凸現,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以上都是我的一些膚淺的見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努力把這種理念貫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體現在自己的每一堂課上,體現在自己的每一天的教學生活中。教育之路漫漫而修遠,讓我們懷揣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解讀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5
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愛”嗎?如果你還不熟悉這個問題,請閱讀Amicus寫的《愛的教育》。
這本書是一個普通的意大利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喜歡寫的,他記錄了社會上發生的事情,引起了他的感情。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
在安利眼里,“好人”和“壞人”是有明顯區別的。“好人”是善良、誠實、尊重他人的人,“壞人”是欺騙、邪惡的人。精神疾病;做錯事不懂得悔改的人,只會推卸責任。看,不是很簡單嗎?所以我們要用更簡單的方式去看待別人。其實人是善良的,純潔的,溫暖的,換個角度看別人,看社會,這就是《愛的教育》教給我們的。
最難忘的是《洛馬格那的血》。故事講的是一個雜貨店的小孩,賭博輸了錢,被奶奶發現了。奶奶認認真真教他,告訴他如何努力把他養大。雖然孩子沒有說出來,但他的心已經被觸動了。正在這時,一場噩夢降臨了。兩個強盜破門而入,一個用刀威脅老人,另一個搶了錢。他們剛走,老人就認出了其中一個。強盜立即想殺了他,用刀刺傷了老人。孩子為了保護老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老人卻被刺傷了。強盜逃跑后,孩子不顧自己的`傷勢安慰老人,最后因為失血過多永遠告別了這個世界。
故事里有快樂也有悲傷,懂事也有調皮;對老師和身邊優秀的人有尊重和敬佩,對嫉妒欺負弱者的人也有鄙視和厭惡。“在學校,不管什么階層的人,都成了平等的朋友。”;"賣木炭的人的兒子和紳士的兒子是平等的。"告訴人們意大利孩子在學校是如何團結友愛地互相幫助、學習和生活的。
書中提到了很多感人的事情:“二年級學生洛佩迪沖到車前,去救一個站在街上的一年級學生,但是他的腿被車撞斷了。同學、老師和校長都稱贊他是“一個犧牲生命幫助朋友的人”。一個小男孩生氣地把墨水瓶扔向因為被別人羞辱而欺負他的同學,但他不想扔給剛走進教室的老師。老師沒有一味的責備他,而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的清清楚楚,讓肇事者當面認錯。最讓我感動的是一個叫《小抄寫員》的故事。是關于一個叫敘利亞的五年級學生。為了分擔父親工作的壓力,他半夜悄悄起床,把白天沒寫完的稿子抄給父親,給貧困家庭換了一點生活費。一開始,他毫無戒心的父親以為他的臨摹速度在加快,他很開心,但很快他發現,敘利亞上課打瞌睡,課業成績從榜首滑落,讓他對敘利亞感到失望。敘利亞自己也覺得很痛苦,不知道該怎么辦。直到有一天,父親看到敘利亞半夜趴在桌子上抄東西,他才恍然大悟。父親突然把敘利亞抱上床,愧疚地對他說:孩子,你辛苦了!爸爸錯怪你了。
還有一些故事比如《掃煙窗的孩子》,《班長》,《窮人》,《虛榮心》,《感恩》,《嫉妒》,《爭吵》,《告別》等。讓人流淚。
讀《愛的教育》,讓我感受到一種純粹的友情和愛的親情。師生無私的情懷。這些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阿米庫斯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以日記的形式講述自己在學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并寫小故事。讓你體驗一下你從《愛的教育》曾經體驗過的情感。對教育充滿愛心和奉獻精神的教師;關心孩子,努力奮斗的父母;純真善良活潑可愛勇敢高尚的小學生,安利柯永勝難忘的校園生活。它會讓你感動,讓你仿佛在充滿愛的海洋中翱翔。
愛情的力量是巨大的。陽光的愛能融化冰雪,春風的愛能發芽草木,雨露的愛能滋潤幼苗……愛無處不在!這才是“愛”的真諦。
讓世界充滿愛,這是我們夢想的天堂!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6
初三第二卷第七單元的主題是“愛”,有著純潔的友誼,有著海峽兩岸的血緣親情,有著強烈的師生戀,有著同學間的親情……下課后,我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作業,讓他們借《愛的教育》這本書,我在課余時間又看了一遍。
《愛的教育》是用一個初三學生日記的風格寫的。它每天都在講述小英雄安利柯的故事,字里行間都有一個“愛”字。父愛,母愛,師生情。愛就像空氣一樣,看不見摸不著,彌漫在我們周圍,卻不被我們注意到。其實它的意義已經融入了生活。看了《愛的教育》,更確定愛情是世界上最美的情感。最讓我感動的是月度故事——《小抄寫員》。
《小抄寫員》講述了一個有很多孩子的貧窮家庭的故事。他父親白天工作,晚上復印文件。小蘇利歐看著父親早生白發,就想幫父親復印文件,多賺點錢。但是因為父親不同意,他每天都要半夜起來偷偷幫父親抄。這樣,家里的情況改善了很多,但是因為長時間睡眠不足,小蘇利歐上課不能認真聽講,回家也沒精打采。爸爸很生氣,反復罵他。雖然小蘇利歐受了委屈,但他還是幫父親干活。直到有一天父親發現了這個秘密,他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兒子,感到非常內疚。
看完這個故事,我很感動,被小蘇利歐的實力所感動。雖然出身貧寒,但他不僅努力學習,還默默為家人分擔心事。即使被罵,他也默默忍受。這是一種怎樣的力量!他也想過停止復制,他知道這是永遠行不通的。但是一到十二點,有一種力量促使他去做。不做就像從家里偷了幾塊錢。這是什么力量?是責任感。
“窮孩子早當家”,蘇里奧從小就承擔了養家糊口的負擔。多么有價值的東西!而且,他用父親的罵幫父親抄,是一種力量。為了看到爸爸的'笑臉,他寧愿默默咽下眼淚和委屈。如果是我,他肯定會氣得跟爸爸不干了。蘇里奧的責任心和實力難道不值得學習嗎?
愛情其實很簡單。無論是父愛、母愛、友情、師生情、愛國,它始終伴隨著我們。愛情就像一米陽光,親昵溫柔地愛撫著你的身體;愛情就像一杯清水,總是滋潤著你的心;愛情就像田野里一條無盡的小路。野花盛開,需要隨時發現采摘。愛,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愛誰就活著。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7
前一段時間有幸讀了《新教育》這本書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激發心靈深處最美好的憧憬。古語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身為教師給學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讀一遍題目,又怎么能期待我們的學生認真審題呢?我們不能因為自己在備課時候充分把握了教材。熟悉了教學內容,就認為學生也熟悉了。學生從課堂學習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應是學習的方法。如果教師在每次讀題時能做到讀兩遍、三遍,指導學生如何來讀題。
讀完此書后讓我不禁感覺到擁有一名好教師的思想,能指導我們不斷地開拓自己的事業,努力地尋求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使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地完善。但思想、主見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拿來”之后也要善于與時俱進,并且在長期實踐基礎上進行艱苦卓絕的思考。你想關于教學研究,怎么去選擇一個課題?怎么去定位,我覺得對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我打算利用寒假的時間再去讀幾本關于類似的書來提升一下自己。
書中講到:“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己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于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對照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為一名教師,覺得離理想的教師的距離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學習。這也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充實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氣餒,要總結失敗的`原因。要完全做到書中所講的八點,當然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只要有這方面的意識,通過自身的努力,會慢慢向理想的教師靠攏,縮小其間的差距。
不過在這其中,我最想做的是一位極有愛心的教師。因為愛可以包容一切,可以逾越一切。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8
讀了張平的《什么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書以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切地說在開始研讀的時候就已經被書中的資料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為出色的人民教師。
教育的核心就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自信感,如果兒童自己不就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們的身上培養出來好的品質來。所以說自信就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會做什么事都垂頭喪氣,打不起精神來;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就是個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樂觀進取,做事積極主動,樂于理解挑戰,正因為如此,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培養孩子的自信,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就是正確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葉圣陶說:“教育就就是習慣的養成。”印度著名哲學家菩德曼說:播種一種行為,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培根也以前說過:“習慣真就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就應透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從這些名言中,我們能夠發現,良好的習慣已經被塑造為一個人存放在大腦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本。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以外,更要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因為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一旦養成,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素質,而且對學生今后的繼續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說:“教育的靈魂,就就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潛力的培養。”“創新就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就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孩子們都將會走上光明而完美的“星光大道”。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創新精神,首先就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探究力。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曾說過:“教師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我探究問題的答案。”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轉變我們的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就是指從知識獲得的途徑與方式的角度對學習進行分類得出的,就是指在教育中,創設一種類似學術研究的情景,透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與學習過程。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9
《愛的教育》一書是爺爺在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買的。可是我翻了幾頁便沒再往下看。心想:太無聊了嗎?都是我們平常生活的事。于是,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一放就是兩年,一直沒有動。直到今年暑假才被迫拿起書來讀。
一開始只是看看情節,后來才發現這真是本好書。為什么說它是一本好書呢?一是這本書刻畫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如受人愛戴的卡羅納,令人佩服的德羅西,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知廉恥的弗朗帝等等。他們每個人都有著鮮明的個性:比如從《寬宏大量的品德》一章中就可以看出卡羅納是一個勇敢和寬宏大量的人。他勇于承擔不屬于自己的錯誤,并且讓老師饒恕那些犯了錯誤的人。從《我的同學科列帝》中則可看了科列帝是一個勤奮能干的.人。他一邊替父親料理店里的事物一邊學習,還要照顧母親。文中的德羅西不僅學習好而且還是一位善良的人,從《7號犯人》這一章的第二段便可看出。像卡羅納、科列帝和德羅西這樣善良、能干、正直的人在文中有不少。但是,作者在書中也塑造了不少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氣凌人的諾比斯,不如廉恥的費朗蒂和有些虛榮心沃提尼。其中弗朗蒂很是不知好歹,最后搞得被學校開除了;倉皇母親來學校為他求情,他還在一旁不知廉恥的笑;哪個人要是倒了霉他都幸災樂禍。這樣的人在文中與那些善良正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我們做了一次反面教材。
xx通過學校和社會上的小事教會我們愛。“愛”是什么?是愛父母,愛國家,愛身邊的人;帕多瓦的愛國少年因為有人罵了他的祖國,寧可挨餓,也不要罵他祖國的那些人的錢;倫馬第的小哨兵為了觀察形勢而犧牲;《達達的看護人》中的無名少年對醫院里一個重病人像對自己的父親一樣;菲魯其奧為了自己的外婆而死去,這樣的故事不勝枚舉。
我非常佩服作者亞米契斯他沒有普通人常用的枯燥無味的說教來教育我們。而使用一個一個日常小故事來教會我們愛。讀完《愛的教育》我才發現其實愛就在我們的身邊,只是很少有人會去發現從外面回來父母遞上了一杯水;考試沒考好時父親的鼓勵;學習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老師的提醒等等,其實愛就在我們生活中,只有善于發現“愛”才能發現生活的美好!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0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認真拜讀的教育名著,他提出的很多鮮明的教育觀點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認為,我們作為教師應多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充分備課。
充分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是我們必須要做好的一件事。我們要認真鉆研教材和大綱,認真領悟新課改的精神,廣泛查閱各種資料,精心備好每一堂課。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經驗的教師都在努力做到這樣一點:在他的學生熱愛的那門學科方面,教師知道的東西要比教學大綱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通過充分、精心的備課,才能在課堂上旁征博引,讓每一個學生的思維都活動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我們的課堂令人向往,師生互動,氣氛熱烈,和諧積極,有一種愉悅的心情。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知識的樂園,從而調動學生對這門課的興趣。
第二:精心設計課堂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特別指出了教師的語言素養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他說:"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很高的要求。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好,那么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松,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呢?所以,我們要精心設計課堂語言,爭取用準確、輕松、易懂、風趣的語言吸引學生。
第三:把學生當成朋友。
如何才能讓學生喜歡你的這門學科?我認為,做一名合格的教師就要愛學生,用真誠平等的態度,贏得所有學生的愛戴,自然而然地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愛學生,就必須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走進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蘇霍姆林斯基說:"您若變成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跡出現: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您立刻覺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兒大,一塊兒玩,一塊兒做功課,誰也不覺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我們應該和學生一起相互交流,和學生交朋友,去傾聽他們的心聲,和學生一起活動,慢慢拉近了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通過真誠,讓學生喜歡我們,進而喜歡我們的`課堂。
第四: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
每個班級都會有學習不用功、成績比較落后的差生,如何對付這些學生?往往是很多老師頭疼的難題。我們應該嘗試著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慢慢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讓所謂的"差生"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我們要從課堂中努力去發現學生點滴的進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優點,都要去贊揚、鼓勵他,試著讓他能看到自己的進步,給予積極的評價。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來說絲毫不顯過時,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1
這本書中搜集了許許多多的德育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那么生動,那么感人,那么引人入勝。其中,我最喜歡的有《高尚的行為》、《愛國少年》、《可愛的祖國》、《要知感恩》等故事。
這本書就像我的良師益友一樣,時時刻刻在教育著我,影響著我。以前,當媽媽做家務的時候,我總是覺得自己還小,不能做家務,自從讀了《愛的`教育》中的《分憂》這個故事,早上我自己疊被子,晚上我自己洗襪子,有時還幫媽媽掃地洗碗,是為了讓媽媽輕快一些。
由我自己,我還想到了我們的國家。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地震,大石頭從山上滾下來,公路中段,解放軍叔叔不顧塌方的險情,克服沒有公路的困難,一路急行軍到現場采取救援,全國人民有的捐錢,有的捐物,我們學校也給災區捐了錢。
愛就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拿到《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愛不釋手想一口氣讀完。雖然這已經是我第二次看這本書,可內心的感受還是一樣激動。
我喜歡這本書,喜歡書中每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可愛的恩利科、高尚的代洛西、堅持正義的卡隆、我們的好校長……讓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濃濃的愛意。書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陪護“爸爸”》,當可愛的西西洛得知自己的爸爸還活著,而躺在病床上的是一位孤獨老人的時候,西西洛選擇留下來照顧老人直到他去世,讓我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敬意。
媽媽讓我說說愛是什么?我卻怎么也說不出來,只是感覺一個人只要有了一顆無私的愛心,就會是一個擁有一切高尚品質的人。小主人恩利科雖然只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但他在老師和父母的教育下成了一個擁有高尚品質的人。
讓愛成為一種力量,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2
當我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時,心里好像燃起了一團溫暖的火爭,書中那些勇敢、善良、正義、知錯就改的形象不斷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善良正義的卡隆,總是得第一的德羅西,勤勞刻苦的可萊諦,孝順父母的波列科西,酷愛讀書的斯代,還有每月故事里的那些少年們,愛國的倫巴第少年、鼓手孝順懂事的小抄寫員朱利奧,為了救祖母而獻出自己生命的費魯喬……這些故事讓眼淚幾次涌上我的眼眶,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動。
這本書并沒有華麗的語言,也沒有太緊張刺激的情節,但那些平凡而又真實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感受到了各種偉大的愛——友情、新情、師生情等等,處處流淌著溫馨或濃郁的真情。現在,我終于明白了,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心中一定要有愛,只有這樣才能在犯錯之后及時改正錯誤。
在我的身邊,也有幾個這樣的人,成績優秀的袁婕,孝順父母的厲雯,酷愛讀書的張麗揚,幫助同學的陸葉,她們都是我的榜樣,我要向他們學習。
這些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愛的力量,并且,我還明白了,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也懷有一顆善良的.愛心,就一定可以感受得到,讓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在愛的懷抱里,這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迪。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今天的學校教育,更多的是片面強調升學率,對學生一些良好的品格培養有忽視現象,學習好一切皆好,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是多元的。我們老師和家長應該激發孩子的潛能,用愛心去開啟他們的心扉,做好引導和教育工作,這才是學校教育的發展方向。
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所以現在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我們要全身心的去愛我們的孩子,關心他們的成長,為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而欣慰,用愛的泉水去滋潤孩子幼小的心靈,讓孩子沐浴在愛的陽光中,自由、健康地成長!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就好比池塘,愛就是水,我們很多的愛去填滿這個池塘。這就證明了這世界需要很多的愛。你看,春風沐浴著你,夏風涼爽著你,秋風逗你玩,冬風歡樂著你。這世界充滿著無限的愛。同時,這部書也教育著我們,各種高貴的品質——愛國、善良、俠義、英勇、寬大、無私。時時在教育,處處充滿愛“激勵,賞識,參與,期待”八個字,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3
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數本書滋養著我幼小的心靈,伴隨著我渡過漫漫的人生長途。我對書如魚得水,我與書緊緊的系在一起形影不離,臧克家說過:“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當一本書真正走進你的心里,你就能感受到這種感覺。讀書積累知識,知識開啟智慧,智慧成就未來。于是,從我懂事起,我就愛好讀書,一天不讀書心里就不踏實、不快樂,總感覺沒興趣。認識我的人都稱贊我是一個讀書小天才,正如他們說的一樣,我讀書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因為只有讀書,才會有收獲。
今天,我又讀了《愛的教育》。《愛的教育》這本書是由意大利作者艾得蒙多德亞米契斯于1886年寫的一部童話小說。《愛的教育》融入了人世間的種種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卻感人肺腑。這本書還介紹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學習和生活。寫了發生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的感人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xx,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的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致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愛的教育》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他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如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以及他們的平凡的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在《愛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他們是怎樣生活、怎樣學習、怎樣去愛。他們的愛里有寬容、有謙讓、有親情、有友誼。《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潔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感受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
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讓我深深體會到我們應該怎樣去愛、怎樣去學習、怎樣去生活。當你能感受到那份極為普通的'愛的時候,你一定不會吝惜你付出的愛心給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愛的力量是無限的,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書,是快樂的源泉,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書,是一條清澈見底的溪流,一年四季奔流不息浩浩蕩蕩的流進大海;書,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吟誦著一首又一首奇麗的小詩;書,是知識的天空,任我自由翱翔;書,是一只辛勤的蜜蜂,一天到晚從不停留;書,是教導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學習的老師。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4
在這個愉快的寒假里,我看了一本關于教育的名著,這本書是著名意大利作家德。亞米契斯寫的,他是一個非常關注教育的作家,他在1886年創作《愛的'教育》這本小說,他通過一個一個的小故事吧”愛的教育“傳遞給了年輕的一代,我在這本小說中也有許許多多的體會。
從這本書第一章我明白了:在學校我們不應該排擠同學,更不應該去傷害同學,我們對同年級的同學要好好相處,互相幫忙,對比自己小的同學要保護他們,如果有同學欺負他們,我們應該站起來阻止他,保護弟弟、妹妹們。
第二章我明白了:在學校、家里、公共場所……我們都要尊敬年齡比我們大的人,愛護年齡比我們小的人。
從第三章我明白了:父母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我們做孩子的就應該順從父母的安排和要求,這樣我們可以少讓父母操心。
第四章中我明白了:我們做學生的要敬重老師,體貼老師,這樣讓老師覺得自己沒有辛苦,自己的教育成果成功了!
從最后一章中我明白了:童年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等到以后回憶起來會很開心。
從這本書中我有許多體會,我下一次也一定要去找這樣的教育名著來看,知道更多的道理。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5
《愛的教育》就是一本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細細品味的名著。我懷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去讀的書,看了這些故事深深感到其中的愛!書中有關于孩子、家長、老師的一個個感人的故事給我和孩子留下深刻印象。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共同學習和成長。
它以日記的形式,透過看似平凡的人和事。作為一名家長,當我看到父親教育兒子的細節,我常常想,生活中的我好象少了些耐心,多了些浮躁;少了些寬容,多了些挑剔;少了些鼓勵,多了些批評……自己期望孩子在怎樣的環境下成長又期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孩子原本就是可愛的,在其成長的路上真的需要愛的精神,愛的教育,教會孩子學習,讓她擁有愛心,讓她懂得做人。
古往今來,有多少愛的真情故事啊,可見,愛,就是無處不在的,愛的教育家長后感。我們一出生,就沉浸在愛的'海洋里,有父母的愛和爺爺奶奶的愛。漸漸長大了,上學了,又有老師的愛,同學們的愛。愛就如空氣一般,我們身邊到處都就是愛,我們從未離開它,離開了愛的人,就等于沒有靈魂的人。愛能夠使人絕處逢生,愛能夠使浪子回頭,愛又能夠激發人無窮的力量。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完美的人間!”如同這首《明天會更好》的歌一樣,只要有愛人間會變得更加完美更加溫暖。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6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交到了一個好朋友”。近日,我拜讀了李鎮西教授的《愛心與教育》,頓覺受益匪淺。這是一本成功的“實例教育學”,李鎮西教授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后進”學生的轉化,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無不滲透著智慧的光芒,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一讀。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懂得了一切愛心教育都源于尊重學生。
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尊重和被尊重的需要,都需要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地位。小學生正處在發展階段,他們更需要尊重和肯定。作為一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應該特別注意尊重學生。自尊心是一種高尚的、純潔的心理品質,也是小學生積極進取的動力,向上的“源泉”。如果一個教師不珍惜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失去最好的教育機會。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老師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可能會創造一個奇跡:也可能會扼殺一個人。正如俗話所說:“樹怕剝皮,人怕傷心。”就是說,一個人就怕別人不尊重他,挫傷他的自尊心。因此,尊重學生,愛心教育才會成為可能。
我在班級工作中曾遇到這樣一個學生。他叫王帥強,聽著名字一定會覺得他是一個聰明活潑、學習上進的孩子。恰恰相反,帥強同學是一個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孩子,各門功課都不及格,有時還更差。行為習慣也不好,經常惹是生非。同學們經常嘲笑他,都不愿意和他玩。因此,他的心里是自卑的。由此我想到:一個總是低著頭、彎著腰走路的孩子,他的身體是不會健康的。同樣,一個自卑的孩子,在人前抬不起頭來,他的心靈也必然是扭曲的。我很同情帥強同學,但我心里明白,他需要的不是同情,他需要的是尊重,是能昂起頭來走路,昂起頭來做人。課余,我找他談話,告訴他,讓他首先學會面對現實,在這個基礎上,發揚自己的閃光點,找到自信。
為此,我專門召開了主題班會:“談談老師眼中的每個學生。”就這樣,除了王帥強,我把其他每個孩子優缺點說了個遍。見我沒提到王帥強,他緊張極了,臉上冒出了汗,他覺得老師一定會把他說的一無是處的。在我把他的罪狀一一列舉之后,我話鋒一轉:“帥強同學雖然有很多缺點,但他熱愛勞動,愛幫助別人。有時不該帥強同學值日,他卻會主動幫值日同學打掃衛生。連同學們一句謝謝都沒有得到,可他從無怨言。在課堂上誰忘拿筆了、帥強總是第一個伸出手去,把自己的筆借給同學。每次遇到捐款的事,他總是我們班捐的最多的同學。可見,帥強同學身上的優點還挺多,在這些方面,我們班的.其他同學都應該向帥強同學學習。對于他的缺點,我相信帥強同學,也希望全班同學相信他一定能改正的。”學生似乎被我的話打動了,一個個低下了頭,似乎都在為自己以前做過的事感到慚愧。
我看到帥強同學在偷偷地抹眼淚,后來一段時間,通過觀察,我發現,他真的變了。每天都能看到他陽光、快樂地和同學們打成一片,再也不是孤獨、自卑的丑小鴨了,學習也比以前有進步了。
這讓我想起了英國著名哲學家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所寫的:所有有實際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教育是一個一分鐘一分鐘、一小時一小時、一天一天耐心地掌握細節的過程。教育及文明都是建立在細節之上的,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稍加點化便可能點石成金,在常人不屑一顧之處匠心獨運便可能峰回路轉。教育應是一扇門,推開它,門外滿是陽光!
李教授的教育方法進一步說明了愛心教育就是尊重學生。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學生彎著腰走路。教育是七分等,三分教,尊重學生,樹立威信,才能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激發學生的豪情,最終使學生得到真正的發展。我想這位特級教師已經用自己的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樣的教育才是我們追求的理想境界。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7
《愛的教育》里沒有乏味的說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跡。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賣炭人、小石匠、鐵匠的兒子、少年鼓手、帶病上課的教師等等以及他們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把我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里充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愛的教育》是小主人安利柯公四年級這一時期的生活和成長歷程。然而它又不是一本單純的日記,因為里面不僅有父母、姐姐給他寫下的勸誡和啟發性的xx,另外還有幾則精彩的小故事。
《愛的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里面記錄了一些平凡人物的故事,記錄下了那些點點滴滴、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故事,又是一些生活中被忽視的愛與幸福。
讀了《愛的'教育》,使我受益匪淺:
一、使我明白了:
我們小學生從小一定要樹立愛國的思想。我們是在祖國的懷抱里幸福成長,沒有社會主義給我們營造的成長環境,我們就像沒有雨露、陽光一樣,不可能健康成長。要學會珍惜美好的環境,以后好好報答。
二、使我明白了:
我們小學生學習的目的是——為祖國日后的發展而學習。只有現在好好學習,打好堅實的學習基礎,將來才能為建設曾經養育過我們的祖國,貢獻我們的力量,感謝它對我們的恩賜。
三、使我明白了:
做人要懂得感恩。與父母、長輩、朋友等人一定要互相幫助、互相寬容、互相體諒、互相支持、互相關照、互相尊重,不要動不動就吵架。想一想他們對你有多么愛?你又給了他們多少愛?你還有多少愛欠他們?
通過閱讀這本書,將我的人生得到了更高的升華,這些道理將伴我終生。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8
我村的“農家書屋”建立后,我和呂瑤娜、劉佳檸、盧雅婷只要有空閑總是到這里津津有味地看著書,把農家書屋當成了自己的小天地、增長知識的好地方。
今天是雙休日,我做完家庭作業,閑著沒事就約伙伴們到“農家書屋”去。對于我們農村的孩子來說,不像城里的孩子到圖書館隨時看書或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是常常閑在家中,無所事事,就來這里看看書。這一回我看了《愛的教育》后很有感觸,要是大家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那該多好啊!
《愛的教育》里面的每一個故事都會引起我的思索。“每月故事”里的《海難》最吸引我了。它講述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在輪船上遭遇了暴風雨,小男孩的頭被磕破了,不省人事。在小女孩的關心和幫助下,小男孩終于醒了。可他們的噩夢并沒有隨之結束,暴風雨反而更大了。在狂風巨浪的攻擊下,船艙漏水了,船上的人企圖放下救生艇,可都失敗了。好不容易成功放下一塊舢板的時候,板上站滿了人,只剩下一個空位了。在生與死的關鍵時刻,男孩選擇了退讓,把生的希望給了女孩,而自己卻被無情的大海吞噬了。他們彼此的關愛,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多么如此感人啊!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世界會變得多美好。
我合上書本,不禁陷入沉思,想到非常關心我的姐姐。只要我想要的東西,她都會讓給我。即使我的不對,她不僅用愛去寬容,還有一顆善良的心。記得有一天上午,姐姐和我去玩。在大街邊看見一個乞丐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跪在地上向行人乞討,但沒有一個人理他,我也如此,而姐姐不一樣。她在乞丐面前停了下來,從口袋里掏出幾塊巧克力給了他說:“對不起,我只剩下這幾塊了!”乞丐看了看姐姐,伸出一只黑乎乎的手接過巧克力并點了點頭,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看著他可憐巴巴的樣子,我突然想起《海難》中的男孩。
在這世上,如果每個人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19
參加工作很多年來,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常態也許只是把手邊的工作由陌生變得熟悉。當講解課文不再成為我們的負擔,我們在怎樣更深入、更藝術地解讀文本上花費精力。毋庸置疑,繁雜瑣碎的現實正在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支離,在對待工作的態度上,也許這種苦澀而甜蜜的咀嚼過程可以讓我們收獲幸福感覺。當自己的一腔心血在課堂之上成為我們揮灑才智的真情演練,之前的所有煎熬也許都已經云淡風輕。很多時候,我們在這種簡單然而非常充實的輪回中度過白天和夜晚,看身前身后的繁華漸漸地迷蒙雙眼卻依然癡心不變。
作為教師,我們很自然地把自己定位為知識的傳授者。時代闊步前進,教師依然清貧。可是,無論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還是白發皤然的老同志,他們都能夠堅守自己的工作職責,把自己心中所有想盡一切辦法傳輸給學生。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是無私的,也是偉大的。我們有快慰的時候,可是我們也有心痛的時候。雖說是太陽下面最光輝的職業,可是這種光芒究竟吸引了多少人參與其中?書中自有千鐘粟換來的也不過是我們平凡的生活。學生聽其道之后不再親其師,我們成了被多次遺忘的群體。日出而作、日落未息的生活狀態怎樣才能夠帶給我們富足的精神與寧靜的心態?
所以,如果靜下心來聆聽,其實在匆忙的身影背后有很多問題壓迫心頭。王金戰老師創造了很多教育神話,他可以把倒數第一名的學生送進北大、清華,著實令人驚嘆。可是,不能忘了他是在北京。也許這位學生本來就是一位英才,地利人和,那就無所謂“造就”了。我想王金戰老師的可貴之處在于他能夠使真正的金子發出耀眼的光芒,而不至于被埋沒。這本書并非教大家怎樣把石頭變成金子,而在于告訴大家怎樣把玉石雕琢成晶瑩的美玉。閱讀《英才是怎樣造就的》,不應該抱著尋找答案的想法,因為我們的很多問題他并沒有給予回答。掩卷沉思,我們卻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
在課堂之上,我們會看到睡覺的、眼神空洞的、無心學習的等個別狀態不佳的學生。有時,我們會這樣想:他不想學習就算了,畢竟學習是他的事。事后想想,這種想法是一廂情愿的,也是武斷的。學生的學習是他自己的,也是屬于教師的。王老師現身說法,高中時,化學老師一個小小舉動就激發了他無限的學習熱情,竟然可以把地窖當作學習的天堂。而他自己也能夠用動情的話語讓學生感到不學習就是一種折磨。語言的力量是巨大的,所以,無論在課堂內外,我們都不應該吝嗇自己愛的語言,應該讓語言成為激蕩學生心胸的滾滾浪濤,洗滌學生心中偶爾泛起的沉渣碎片,在雙向的、真誠的交流中構建教與學的和諧。這樣,教師和學生是平視的,也是單純的,這種相互交流的狀態維系著一種平衡而又穩固的溫情。教學,不應該只是說出知識和見解,更應該是讓學生理解和接受你的知識和見解,從而自主學習,隨著時日增長才智。
只有這樣,學生和老師才有了進一步溝通的可能。看到學生滿頭的烏發和蔥蘢的青春,我們感受到他們每一刻都在成長。看到他們無邪的笑和純情的哭,我們想起自己的'曾經年少。當他們舉起的零食因為你的發現而慌亂地掉落,他們一臉善意地提醒你偶爾的失誤,他們因為成績的低迷向你尋求幫助,還有,他們從來微笑地向你問好,他們送上溫馨的祝福卡片,他們從來以無敵的青春守候在你的身邊,每一個教師都該愛他們,理解他們,并給予寬容。王金戰老師在和一個紀律較差的學生談話的時候這樣說:“考慮到你的特殊情況,我允許你每周違反兩次紀律。”理解萬歲,只有真正深入了學生的內心并理解他們,我們也會得到理解,得到來自學生的愛。
教師在校園日落的每一個黃昏思考,也在城市日出的每一個早晨趕路。我們居住在這個繁華的城市,讓早讀的朗朗書聲把耳朵叫醒,讓夜晚的通明燈火把生命照亮。我們要教給學生準確無誤的知識,要為他們走向成功鋪設路途,因此,很多時候教師的心是很累的。教師每天都處于一種學習的狀態,奔波待命的狀態,是什么讓他們無怨無悔地堅守,我想應該是一顆火熱的良心以及對這片凈土難以割舍的愛。王金戰老師說:“世間萬物,寧靜是一種偉大的力量。”在這片不大然而美麗的校園內,我們讀書、寫作,傳道授業,涵養精神。在這樣的堅守中,我們送走每一個日出月落,我們竭盡所能地送走一屆屆學生,然后看身邊的校園安靜繼而喧騰,飛揚在我們身邊的永遠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詩篇。
因此,王金戰老師提供給我們的并非可以直接拿來為我所用的范本,說老實話,我們很多老師的做法并不比他遜色多少。其實,從中領悟一種教育的理念和精神也許比單純的吹捧更重要。基于此,教師的五個關鍵詞我理解為:愛、理解、寬容、堅守、崇高。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20
寒假里,我在校領導及同事的推薦下讀了著名教育專家朱永新的教育文集中的《新教育之夢》。一卷在手,讀后真是受益匪淺。將近五百頁的文字,分為六大部分。分別記載了朱永新的教育隨感。我很佩服這位專家能有這么執著的精神對待他的教育事業,并且在自己的事業中有著豐厚的建樹。讀過他的xx,讓我有種愧疚,沒有理想的目標和動力實在不能稱得上有為青年,況且現在我還年輕,漫漫人生長路要走,我應該用更多的時間去學習。
《新教育之夢》為我們講述了積極的人生態度以下幾個緯度:
一是對待未來的態度。二是對待工作的態度。三是對待社會的態度。四是對待學習的態度。五是對待他人的態度。六是對待自己的態度。
在這幾個態度中,我覺得對他人的態度與對自己的態度同樣重要。一個人能否與他人和諧相處,能否具有優良的人際溝通能力,能否受到同事與朋友的尊重和愛戴,能否主動幫助別人,理解別人,是否具有積極的交往態度的體現。而對待自己是否又有自信,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把握各種機會鍛煉自己也是是否具有積極的自我能力的體現。如果我們能在教育過程中加強這些方面的訓練,使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可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有了如下體會:
1、在教育教學上,我們不應過分執著于某一種觀念,而應發揮我們的創新精神,從不同角度,各個方面來進行整體思考,各個突破。著力于培養我們的創新精神。
2、在教育教學中,注重情商的培養,而不僅僅只是開發學生的智商。事實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熱情對的成長、發展能起更大的推動作用。
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只顧及到自己的.感受,而不能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我們應該深入學生的心理,真正了解學生的感受,這將有利于我們更好得處理師生互動關系。
4、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以教育為主題的故事更是叫我們眼見不鮮。我們已經變的麻木,如果我們能把“它”一一記錄下來,在閑暇時拿出來翻翻,不又是別有一番一會。
5、生活如同一本書,其中蘊涵著不少的哲理和啟示。我們應該多加觀察,多加思考,從中得些人生的蘊涵,這不僅是一種知識的獲得,更是一種人性的修養。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21
在目前一些領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與行為、道德投入與產出相差甚遠的情況下,怎樣的道德教育才能讓道德律走進孩子們的心靈呢?讀劉鐵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書,令我們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對道德教育的闡述,用的標題雖然是“教化的困惑”,體現了作者對道德教育沉重的憂思和對教育問題復雜性思考的審慎,但實實在在是以一個學者的思想為我們解了惑。在“關注我們時代的倫理覺悟”、“走向人對人的理解”、“道德教育:從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開始”等篇目中,我們看到了作者想要闡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教育目標要下移、內容要貼近實際、采取的方式要適合孩子。特別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喚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被故事浸潤著的。閱讀故事可以讓孩子們掌握知識,獲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夠擁有的情感體驗,同時,他們也必然地從中獲取人生的啟蒙,教化的熏陶。一個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學愛好者,沒有讀過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會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爾德……一代代兒童通過閱讀童話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長,而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們的閱讀中成了經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許不如道學家的‘道德推理’來得嚴密、系統、深刻,但卻能夠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當、更簡明易懂、更親切可心。”“優美敘事的倫理是讓人去體驗、感受、關切于一種真實的倫理境遇,而不是如規范的倫理讓人被動地接受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時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樣走出現實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斷前行,是目前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其中的關鍵,應該是讓德育從神壇走向下界,回到人間,走進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美麗溫情的美德故事,應該是這路途中的一把鑰匙。因為,任何一個人,或許會反感以講道理為主的規范德育,但卻無法拒絕美德故事對心靈的'關照和沐浴。
逃就是愛,愛就是教育。愛心是人類的一種高級情感,但是又和人類的理智、道德、審美、人格相互關聯。“愛心育人”不僅是一般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義的體現。教育是培養生命的事業,世界上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嗎?作為教師,最可貴的是能夠保持高尚的人道主義情懷。讓我們把對孩子發自肺腑的愛寄托在故事中,讓孩子去觸摸、感受這個世界的美麗、快樂與芬芳,從而成長得更健康、更茁壯吧!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22
《愛的教育》是通過埃·德亞米契斯的兒子的日記改編的。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四年級男孩恩利柯的眼光,講述了從三年級10月份開學的第一天到第二年7月份在校內外的所見、所聞和所感,包括發生在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父母為他寫的許多勸誡性的、具有啟發意義的xx,以及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9則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過塑造一個個看似渺小,實則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讀者心中蕩起一陣陣情感的波瀾,使愛的美德永駐讀者心中。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看了這本書我感受很多現在把我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恨鐵不成鋼”的愛。
某些教師抱著對學生“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態度,對學習和品德行為不夠好的學生,一味批評訓斥,甚至采用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這樣的教育效果適得其反。因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強,教師這樣教育學生,只會讓學生加大恨老師,使其品德行為就更為放蕩,日益失掉爭取進步的信心。我班有這樣一個學生,他有厭學的情緒,上課常走神或做小動作,作業糊涂至極,甚至干脆不做。我屢次直接嚴厲地批評了他,沒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緒反而更加抵觸,一副天不怕地不怕、毫不在乎的樣子,我差點為之氣昏。
過后,我頭腦冷靜下來,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驚地感覺到對他的`態度過于偏激并且簡單草率。后來,我重新從另一個角度支觀察揣摩他,抓住他愛表揚的特點,盡量找出他們的閃光點,當他老毛病再犯時,不是再一味批評他,這樣一來,他可來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會神,那節課的提問,他回答得正確而且聲音十分響亮,課后的作業也做得不錯。
所以,經驗教訓讓我深深覺得,做老師的不要動輒就批評學生,或用單調的罰抄、罰背、體罰等來對付學生,因為這種表面看似乎“愛之深”,但實際表現出來的卻是“恨之切”的行為,常常給學生帶來身心的摧殘,學生也是一個有獨立人格尊嚴,擁有為人權利的人,當老師兵貴神速或踐踏了他們為人尊嚴和權利時,學生就會產生越批評、越懲罰、越偏跟教師對著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動中,教師對學生不尊重的態度和行為,都是應當予以遺責的。
二、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讓學生一口吃成胖子”的愛。
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考試是教育結果檢測的手段,考試是為教育服務的,但由于社會總是用考試來檢查、評價教育的結果,并以此為依據來區分各個學校教育效果的好壞,決定學生的升學率。由此,大部分教師為讓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大幅度采用題海戰術,大量的作業讓學生簡直喘不過氣來,教師卻不為之所動,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資料,絞盡腦汁不停的出題,讓學生不分晝夜地做!做!做!學生考試成績好,教師就高興;學生考試成績差,教師就不高興,甚至大發脾氣,責怪、漫罵、歧視等相繼出現。這樣的教育只會造成學生對學習恐懼的心理,日益把學習當作苦差事。
試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來,尚可會覺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還可以停歇下來休息,悠閑地坐在沙發上聽聽音樂,看看電視。而學生一整天除了上課時間外,課后還有大量的作業在等著他們,甚至連星期六和星期日兩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書、作業一大堆,學生真是比大人還忙累!長期下來,學生吃得消嗎?知識掌握得了嗎?這樣的教育適應現當今的素質教育嗎?答案是顯而易見。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23
幾年前曾看到過這樣一段話"我在四年前始得此書的日譯本,記得曾流了淚三日夜讀畢,就是后來在翻譯或隨便閱讀時,還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覺眼睛潤濕。
這不是悲哀的眼淚,乃是慚愧和感激的眼淚。除了人的資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親,在教育界是執過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師。平日為人為父為師的態度,讀了這書好像丑女見了美人,自己難堪起來,不覺慚愧了流淚。"我一直想拜讀這本讓夏丐尊先生如此感動的書《愛的教育》,這個寒假終于如愿以償了。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
《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首先《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里,愛究竟是什么?帶著這個思考,我與這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一個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包含了同學之間的愛,姐弟之間的愛,子女與父母間的愛,師生之間的愛,對祖國的愛使人讀之,尤如在愛的懷抱中成長。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育讀書的心得體會范文05-30
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3-24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3-07
教育專著讀書心得體會03-08
教育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07-01
教育名著讀書心得體會03-12
教育書籍讀書心得體會02-25
愛的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3-02
《愛心與教育》讀書心得體會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