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中庸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庸》讀書心得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庸》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庸》讀書心得1
翻開自己的隨筆,讀《大學·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當時自己喜歡背《論語》,覺得那些簡單的話,之所以成為經典,有著愈久彌新的魅力,用現(xiàn)在的話說,之所以,至今仍然成為我們學習和讀書的教材,在于,這些經典有與時俱進的魅力,讓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我們,都能從這些話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接觸《中庸》,源于大哥去北京大學去上書法研究班的學習,北大的教授王岳川老師的授課,使大哥受益匪淺。回來便要求我去背《大學·中庸》,說《論語》里很多思想來源于此。
書上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理想。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yǎng)與反省的品質使我明白無論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論今后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
人,都長一雙眼睛,向外可以觀察無邊廣闊的世界,向內可以看清無限深邃的內心。然而,很多人,向外無邊擴展的看了,向內,卻從來沒有深入過。想想自己上小學的時候,如果考試不好,回家會說考試的時候,答案寫錯了,或者緊張,或者什么理由。總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敗,不從內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現(xiàn)在,凡事都會反求諸己,換了立場想一想,其實都會變得平和。
《中庸》里還有一個重要的字,就是“誠”。有句話說,只要自己對自己誠實,這個世界就不會欺騙你。而之所以,誠很難做,多數(shù)在于,人的部分缺點。比如說,虛偽,愛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對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東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純潔。一個“貪”字,就讓“誠”字執(zhí)行起來多曲折。佛法中講,人有三毒:貪、嗔、癡。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這個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那種謹慎的對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對大家聽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懼,不敢怠慢,這一種凡事都謹小慎微的態(tài)度,讓我明白,量化每個細節(jié),認真做好每個細節(jié)。有人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而細節(jié)就表現(xiàn)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總之,讀過中庸之后,于為人于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這個世界不缺少夢想,但是缺少讓夢想實現(xiàn)的人。中庸這種哲學,告訴我們不論在什么的情況下,都保持一顆輕松的心態(tài)去面對事情,以自然心對待自然。
《中庸》讀書心得2
從開始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xiàn),于是漸漸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匯。“中”意為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庸。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于“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yǎng)晦”有過一番思考,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平古往今來,似乎都在提倡著“韜光養(yǎng)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一個人本身的素質與修養(yǎng)。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fā)現(xiàn),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納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記得一段很經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于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半開”、“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復雜中,我想,“簡單”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于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tǒng)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yǎng),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閑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于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終處于這中庸圈內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yōu)良品質,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并不一味發(fā)揚長處,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勇敢,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這是一種大智慧。
《中庸》的深奧讓我無法完全置身于內。我想,如果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遺憾。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無論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富。
《中庸》讀書心得3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平。卷之,則退藏于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這是中庸中的第一句話,而其含義就是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于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yǎng)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于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而其表現(xiàn)的就是天道與人道合一,天性與人性合一,理性與感情合一,鬼神與圣人合一,外內合一。
他的主要思想就是中庸之道的主題思想是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yǎng)、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yǎng)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chuàng)“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現(xiàn)在的我們可能不能像以前那樣!但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
《中庸》讀書心得4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哲學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它原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哲學家朱熹把它從《禮記》四十九篇中抽出來,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平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為平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內容相當豐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實用的學問,可以使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甚至對我們民族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勸人們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為上要不走極端,無不及亦無過之。其中也體現(xiàn)了儒家關于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詞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認為,有道德的君子能夠做到中庸,小人卻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是因為他的言行時時刻刻都適中。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他做事肆無忌憚。行中庸之道,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調;拉得太緊,就容易繃斷;只有松緊度恰到好處,才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人生亦如是。
對國家來說,“和”是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提出了“和諧社會”的口號,我們國家也要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平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平的處事態(tài)度。對于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tài)度處理問題。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難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說明堅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難的。每個人都有無盡的欲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天性,這種天性使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吃得飽,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們漸漸不再是僅僅是為了生存而忙碌,還為了名與利,為了無窮無盡的欲望去忙碌,變得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欲望的奴隸。只有學習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欲望所困擾,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達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隨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中庸》讀書心得5
上周日犯錯被老師抓進008,其中有不少冤情不再一一解釋,因為在這里跟生活老師就沒什么道理可講,什么是理?他們一直把嗓門大,我是老師當成理,如此玷污了老師這倆字,禽獸到什么地步可想而知,無恥到這種程度也太不容易了、話歸正傳,在008我利用多余時間,看完從小學到高中左耳進右耳出的三本書《論語》《大學》《中庸》,首先最大的感覺是中華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整個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之根,數(shù)千年來從未改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跡,為什么孔孟的儒家仁愛思想能夠流傳千年呢?普天之下老百姓占大多數(shù),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那些政治家不要打擾他們,安安心心的種地,賺點小錢,一家人平平安安,享受晚年,苦點累點沒關系。可現(xiàn)實是殘酷的,歷史上總有那么幾個喜歡鬧事的,今天打打他明天敲敲你,一場戰(zhàn)爭下來最大的受害者還是老百姓,這個時候孔子就出現(xiàn)了,他認為統(tǒng)治者們應該以仁以仁志國,這樣才能受到百姓的擁護,而百姓也是這樣想的,孔子的思想正是為大眾所想,所以會受到老百姓喜愛和推薦,正好西漢時期窮人出身的.董仲舒也是其中之一,他的獨尊儒術建議得到漢武帝支持,于是儒家的經典流傳于世,經久不衰。
儒家的主要思想是仁政,什么是仁,孔子認為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才是仁,當然做些的都很難,但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皇帝全部都能做到了,是一個莊重寬厚誠信勤敏慈惠的好皇帝,他還能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嗎?
從歷史上的規(guī)律來看,好人幾乎沒一個好下場,劉備以仁義待天下,雖有眾多民擁護,但最后仍是未統(tǒng)天下留終生遺憾。明皇帝朱允炆,不折不扣的好人,但最后被其兄弟bi下皇位。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中庸》讀書心得6
從開始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xiàn),于是漸漸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匯。“中”意為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庸。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于“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yǎng)晦”有過一番思考,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平古往今來,似乎都在提倡著“韜光養(yǎng)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一個人本身的素質與修養(yǎng)。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fā)現(xiàn),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納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記得一段很經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于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半開”、“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復雜中,我想,“簡單”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于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tǒng)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yǎng),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閑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于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終處于這中庸圈內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yōu)良品質,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并不一味發(fā)揚長處,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勇敢,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這是一種大智慧。
《中庸》的深奧讓我無法完全置身于內。我想,如果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遺憾。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無論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富。
《中庸》讀書心得7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平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修,修道之謂教”的性、道、教三者為根本,深入闡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敗的智慧根本”、“誠于中,信于外”、“君子當慎獨中立”、“仁者愛人,仁者無敵”、“誠則明,明則誠”、“和為貴,不自棄”六個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論。
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并查閱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xiàn)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獲還是不小的。
關于“中庸”,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敘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那是一種瞬間綻現(xiàn)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忠恕寬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之一。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誠無息”、“內省慎獨”、“隱惡揚善”、“執(zhí)其兩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人們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非同尋常的現(xiàn)實意義,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yǎng)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論今后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全書體例清晰,點評得當,寓意深刻,除了摘錄原文之外,還附有白話注解,并在“細讀慢品”這一板塊中擷取大量與現(xiàn)代社會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聯(lián)系緊密的故事、寓言、實例等內容,結合本節(jié)所闡述的思想,帶領我們細細品味《中庸》中所蘊含的人生智慧、處世之道。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個“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總之,讀過中庸之后,于為人于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中庸》讀書心得8
我很喜歡看“平衡木”比賽,因為在如此狹窄的木板上運動員不但能穩(wěn)如泰山,而且還能做出優(yōu)美高難的體操動作,用人體線條勾勒出一副副動感的藝術畫面。她們的每一跳,每一次轉身,所使用的力量真可謂恰到好處。因為無論是力量偏大還是不足,都會從平衡木上掉下來。所以平衡木的魅力充分體現(xiàn)了“恰到好處才是真!”
讀過《中庸》一書,對于恰到好處的真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子曰“過猶不及。”就是無論是“過分”還是“不足”都是錯誤的。仔細觀察,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無論是人生軌跡還是心靈的'成長歷程,無一例外地都圍繞著中庸之道在運行。
就拿香港回歸來說,平并沒有強硬地要求香港必須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而是采用了“一國兩制”。這一舉措,舉世無雙,因而香港回歸順利,發(fā)展平穩(wěn)。“一國兩制”符合中庸之道,充分展示了平領導人的政治遠見和智慧。
我再舉一個反面例子,現(xiàn)在正在肆虐的“金融危機”,究其原因第一是美國的超前消費方式實在過頭;其二是美國的金融界和房地產商人的過分貪婪;其三是美國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既有過分也有不足,總之離中道太遠,所以金融危機的爆發(fā),簡單地說就是偏離了中道。
我再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符合中道,凡是不好的地方都是偏離了中道。比如有時候擴展量偏多,難度偏大,這都會影響教學效果,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再比如跟學生溝通不夠,或者溝通方式過于簡單,這就無法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心靈。
平古人已經給我們提供了極其深刻的“中庸”智慧,我們應充分地利用它,完善我們的工作,完善我們的生命。
《中庸》讀書心得9
在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之前,我從未真正讀過任何一本古代經典著作。若說對于文言文的學習,那還要追溯到高中時期,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大學里因為學的是外語專業(yè),所以幾乎從未接觸過“語文”,也就更別提對于古代經典的學習了。
參加工作后認識的第一位語文教研員是一位滿腹經綸的老教師,語言文字功底扎實,對于古代經典名篇可稱得上脫口而出、信手拈來。他曾經給予過我很多鼓勵,我在被那些厚重、溫暖的語言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曾暗下決心,多多誦讀經典,做一個有文化底蘊的教師。而懶惰又懈怠的我,渾渾噩噩間度過了許多年。有時間玩網絡小游戲,卻沒有精力閱讀經典;有時間和朋友東拉西扯,卻沒有心思讓自己沉浸在一本書中。于是,年華枉度,空余嗟嘆。其間偶爾也曾零星誦讀過些許《大學》《中庸》的名句,如“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終究不成氣候,外加疏于復習鞏固,也大都遺忘了。
淄博趙成峰老師和煙臺李霞老師對于經典誦讀的至誠與堅守讓人敬佩,讓人自慚形穢。閱讀其他敘事者的文章,再對比自己膚淺的文字,也時常感到羞愧。他們的文章總能給人真切而又溫婉,清新卻又厚重的感覺,而自己寫來寫去,只不過在原地打轉兒,看不見進步與成長。我想,這與缺乏閱讀積累、文字修養(yǎng)與文化底蘊有著很大關聯(lián)。試想,我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假性努力,如何與他們的求知若渴、筆耕不輟相提并論?成長的心思始終都有,誦讀的意向也算充沛,無奈遲遲不見行動、固步不前。直到開始與敘事者共讀《傅佩榮譯解大學中庸》,似乎再也沒有借口拖延與狡辯,那就bi著自己去啃這本“難啃的書”。
是的,這本書的確難啃——不光是《大學》《中庸》難啃,就連傅佩榮先生所作的注解對于我來說,也很艱澀。他旁征博引、追根溯源,大量引用《論語》《孟子》《易經》《大學章句集注》等經典著作來進行注解。對于學識淺薄的我來說,每一章節(jié)埋頭反復閱讀,也只略得一二。而要把譯文也讀上三五遍,才能與原文相對應,做出粗淺的理解。
反復誦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朱熹將《大學》重編為“經一章,傳十章”,其中“經一章”談“三綱領”與“八條目”。三綱領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八條目”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中“修身”是焦點,位居樞紐角色。修身即是修養(yǎng)言行,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jié)與禮貌。“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者,可不慎乎?”言行是外在表現(xiàn),其根基在于內心的修煉,依次可以追溯到正心、誠意、致知、格物。對于教師來說,如何才算“修身”呢?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與正其身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想,對于教師來說,“修身”大概可以這樣理解:端正自己的心思,將“如保赤子”的初心喚醒或是找回;真誠面對自己的意念,不妨問問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教師,想要守護什么樣的教育;明白教育中的“善惡”,做真教育、為孩子成長的遠方灌溉給養(yǎng)的則是“善”,做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只見眼前分數(shù)而忽略孩子一生發(fā)展的就是“惡”,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不做兢兢業(yè)業(yè)的愚蠢的教師”;辨別外在誘惑、榮譽與自我的關系,是追尋現(xiàn)實世界里的“達官顯貴”,還是堅守理想之中的詩與遠方。當我們厘清以上問題并且開始摸索、踐行“心向往之”的教育,我們才算真正踏上“修身”之路。縱使“修身”之路漫漫其修遠,我們也將不改上下求索的`步伐。而我們的整個教育人生,就應該“皆以修身為本”。唯有這樣才能如李霞老師在講座中所言,“推動自己,推動教育”,也誠如陶行知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行走于教育之路或許艱難,而只要我們做到“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我相信,我們亦能“雖愚必能,雖柔必強”。
一個月的共讀時間所剩無幾,而我對這本書、或者說對經典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在這段與經典“親密接觸”的時光里,它給予我的遠非某一章節(jié)的誦讀或理解,而是一種召喚和引領。它將曾經隱匿、蟄伏于心底的對于經典的求知與渴望喚醒,召喚著我嘗試去開啟一段不太一樣的、更加豐厚而充盈的生活——這實在是從春天里開啟的一段美好的遇見。
如果要給這份美好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永遠。
《中庸》讀書心得10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哲學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它原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哲學家朱熹把它從《禮記》四十九篇中抽出來,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平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為平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內容相當豐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實用的學問,可以使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甚至對我們民族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勸人們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為上要不走極端,無不及亦無過之。其中也體現(xiàn)了儒家關于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詞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認為,有道德的君子能夠做到中庸,小人卻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是因為他的言行時時刻刻都適中。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他做事肆無忌憚。行中庸之道,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調;拉得太緊,就容易繃斷;只有松緊度恰到好處,才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人生亦如是。
對國家來說,“和”是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提出了“和諧社會”的口號,我們國家也要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平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平的處事態(tài)度。對于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tài)度處理問題。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難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說明堅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難的。每個人都有無盡的欲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天性,這種天性使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吃得飽,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們漸漸不再是僅僅是為了生存而忙碌,還為了名與利,為了無窮無盡的欲望去忙碌,變得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欲望的奴隸。只有學習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欲望所困擾,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達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隨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中庸》讀書心得11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哲學經典之一,是一部含有深刻哲理的古代思想文獻,通常被認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它原來是《禮記》中的一篇,南宋哲學家朱熹把它從《禮記》四十九篇中抽出來,與《大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平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中庸的思想作為平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內容相當豐富的人生哲理,也是實用的學問,可以使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甚至對我們民族性格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常。“中庸”就是要勸人們在思想上要不偏不倚,在行為上要不走極端,無不及亦無過之。其中也體現(xiàn)了儒家關于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
最早提出“中庸”一詞的是孔子。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認為,有道德的君子能夠做到中庸,小人卻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是因為他的言行時時刻刻都適中。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他做事肆無忌憚。行中庸之道,其實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做事要有分寸、有尺度,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就好比琴弦,拉得太松,就不成曲調;拉得太緊,就容易繃斷;只有松緊度恰到好處,才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人生亦如是。
對國家來說,“和”是處理國際關系的重要指導思想,我們提出了“和諧社會”的口號,我們國家也要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平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平的處事態(tài)度。對于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tài)度處理問題。中庸之道看似平常,然而越平常的事情往往越難做到。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說明堅持中庸之道是十分困難的。每個人都有無盡的欲望,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種天性,這種天性使我們不僅僅滿足于吃得飽,穿得暖,而是有更多的追求。于是,我們漸漸不再是僅僅是為了生存而忙碌,還為了名與利,為了無窮無盡的欲望去忙碌,變得像個陀螺一樣轉個不停,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欲望的奴隸。
只有學習中庸之道,保持中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欲望所困擾,才能做生活的主人,活出自我,達到“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隨天外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中庸》讀書心得12
和諧是古代社會的主題,我們平要建設成為強盛、民主、文化、協(xié)調的社會主義的國度。平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精良傳統(tǒng),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精華,向眾人傳遞了平的處事立場。對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感性看待問題,以中庸的態(tài)度處置問題。
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修身的進程,通過書本獲得悉識,通過常識傳遞思維,進而到達書中請求的道德水平。通過瀏覽,我學會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樂意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幸運”,要學會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當今這個競爭劇烈的社會,壓力充斥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開端抱怨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人就會生存下來,沒有能力的人就會被社會淘汰,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們要溫和的對待這個問題,不要將其極其化,在意識問題的基本上,一直空虛自己,是自己變的強盛,同時要堅持一顆謙遜謹嚴的心,不要戒驕戒躁,任何事件,當時有準備就會勝利,沒有預備就會失敗,不要盲目自負,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唯有博大和寬容,才干兼容并包,使為學存在世界目光跟開放胸懷,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咱們要逐漸的進行學習的五個檔次,終極使本人適應社會,實現(xiàn)自己的想象。
激動是魔鬼,在面對難題的'時候,一定保持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不要心急,緩緩的處理,只有這樣能力戰(zhàn)勝艱苦,最終達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為,不要強求,只要屬于自己的貨色,就永遠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領會到了知識的主要性,知識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運氣。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學習可以轉變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層次。博學之,審訊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習的五個層次,正所謂質變才能達到量變,在我們積聚量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態(tài)度來面對事情,以平和的心態(tài)處理事情。
近多少年來,爆炸性新聞比擬多,比方說“我爸叫李剛”等,這些消息從側面反應出平的國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確定有良多人在埋怨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認為生涯不公正。實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平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會給你一份回報,別人用一份盡力就能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們能夠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這樣子的話,即便我們再貧困,再笨拙,也一定會靠自己的才能將生活水平進步,必定會變的堅強起來!
《中庸》讀書心得13
從開始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xiàn),于是漸漸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匯。“中”意為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庸。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因此可以說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于“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yǎng)晦”有過一番思考,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平古往今來,似乎都在提倡著“韜光養(yǎng)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一個人本身的素質與修養(yǎng)。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fā)現(xiàn),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都是不能完全采納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記得一段很經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于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半開”、“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復雜中,我想,“簡單”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于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tǒng)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yǎng),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閑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于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終處于這中庸圈內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yōu)良品質,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并不一味發(fā)揚長處,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勇敢,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圣人,就在于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tài),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這是一種大智慧。
《中庸》的深奧讓我無法完全置身于內。我想,如果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遺憾。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無論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富。
《中庸》讀書心得14
《中庸》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fā)生的時候,心是平靜安寧祥和無礙的狀態(tài),稱之為“中”;如果情緒之發(fā)生時也能由這種“中”的狀態(tài)控制,則稱之為“和”。『中』的狀態(tài)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狀態(tài),也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人對事物發(fā)出情緒能夠用『和』原則來自制,則是最接近道的。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后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說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說循著這種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說“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fā)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系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yǎng)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并強調“擇善而固執(zhí)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說:“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系統(tǒng)地閱讀過《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仿佛脫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為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為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么時代都有共性。
為什么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后,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為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淀,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讀了。
《中庸》讀書心得15
《中庸》這本經典,也是源出《禮記》,相傳為子思所作。由程氏兄弟推崇,朱熹作《中庸集注》而顯著于世,“以續(xù)夫千載不傳之緒”。
《集注》開篇便是程子對于篇名的解釋,“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以定理解庸者,頗為少見。是以朱子詳之曰“庸,平常也”。平常之意,似與英平eneral可以互釋,可釋為一般,也可釋為普遍。又《康熙字典》庸有“和也”之解,與篇中“執(zhí)中守正,折中至和”相通。私以為先賢用字,未必只取一端。中庸之意,當可解為不偏不倚、執(zhí)中至和之普遍道理。至此與程子定理之意差可相類。
中庸之道,是儒家提倡的提高人的內在的道德素質,從而使社會可以達到太平和諧的一套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庸之道在平千余年來成為一種處事哲學,但是到了當代好像出現(xiàn)了偏差,這恐怕跟用字習慣是有相當關系的。當代的“庸”字,主要使用的.含義之一是由平常引出的略帶貶義的平庸之意。所以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把中庸也歸結到不作為上來,這就跟原意相去甚遠了。
中庸講的不偏不倚、誠其意,可以從下面這句來理解。“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此處告訴我們,要守好本分,說合適自己德行和身份的話,做合適德行和身份的事,進而才能達到和諧的狀態(tài)。“雖有其位,茍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茍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德不配位,或者位不配德都是不適合行事的。所以詩中有言明哲保身,這個詞本來也不是貶義的。身處逆境想要進取的時候更要考慮如何智取,以四兩來搏千斤,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獲,不能一味蠻干。
而如果把中庸理解為不作為,這也跟儒家的本意是相悖了。篇中講到“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是告訴我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并非像俚語所說“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是有進取的。接著又云,“故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很明顯地講到“為”和“修”,這兩個字都是主動性的詞語,是積極的、向上的。再擴展到其他儒家經典來講,我們熟知的“學而優(yōu)則仕,仕而優(yōu)則學”,便是告訴我們當學習有了余力的時候可以出仕,當官有余力的時候可以致學。《大學》中也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古今無數(shù)能人志士修身進取的思想基礎。
上面這些儒家思想是前人為了著重講述而劃分的幾個方面或者說幾個階段,各有所側重。所以我們理解中庸的時候,應該看完整,不能只靠只言片語根據(jù)當代對字的理解而去曲解古人的本意。“窺一斑而知全豹”不是任何時候都行得通的。
《中庸》讀書心得16
和諧是現(xiàn)代社會的主題,我們平要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平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向世人傳遞了平的處事態(tài)度。對于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理性對待問題,以中庸的態(tài)度處理問題。
在《中庸》中,我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知識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學習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境界和文化層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習的五個層次,正所謂量變才能達到質變,在我們積累量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態(tài)度來面對事情,以平和的心態(tài)處理事情。
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修身的過程,通過書本獲得知識,通過知識傳遞思想,進而達到書中要求的道德水平。通過閱讀,我學會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要學會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觀察事物,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近幾年來,爆炸性新聞比較多,比如說“我爸叫李剛”等,這些新聞從側面反映出平的人民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其中,肯定有很多人在抱怨為什么自己沒有那么富有,覺得生活不公平。其實,我覺得,生活是最公平的,只要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會給你一份回報,別人用一份努力就能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如果這樣子的話,即使我們再貧窮,再愚笨,也一定會靠自己的能力將生活水平提高,一定會變的剛強起來!
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壓力充滿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開始抱怨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人就會生存下來,沒有能力的人就會被社會淘汰,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因此,我們要平和的看待這個問題,不要將其極端化,在認識問題的基礎上,不斷充實自己,是自己變的強大,同時要保持一顆謙虛謹慎的心,不要驕傲自大,任何事情,事先有預備就會成功,沒有預備就會失敗,不要盲目自信,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唯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并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我們要逐步的進行學習的五個層次,最終使自己適應社會,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沖動是魔鬼,在面對困難的時候,一定保持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不要心急,慢慢的處理,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困難,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一切率性而為,不要強求,只要屬于自己的東西,就永遠跑不了。
《中庸》讀書心得17
初讀《中庸》,才知《中庸》的主旨是論中和,認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來狀態(tài)。它與《大學》不同,《大學》闡述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在我看來,《大學》講的是具體的大方面的外在的道理,而《中庸》則是講求自身的中和,重在自身的修養(yǎng),好似與外界無關,實則蘊含豐富的人生道理!
第一次上課老師便講了天人合一和宇宙全息論。實在高深,我實在是聽不太懂。單純的闡述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我認為,宇宙是一個整體,環(huán)環(huán)相扣,任何一個部分如果出現(xiàn)了不平衡,那么宇宙整體也會出現(xiàn)問題。這正如人的身體一樣。中醫(yī)與西醫(yī)的不同就在于中醫(yī)講求的是平衡,而西醫(yī)講求的是就病開藥,根據(jù)病人的病開什么藥。我自小生病都是吃的西藥,一堆一堆的藥片,加上不知道多少的副作用,不少的藥在我身上已經不起作用了,因為身體里已經有耐藥性,而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就會喝中藥。中醫(yī)看病講究通過整體來看,比如說感冒,西醫(yī)就直接開感冒藥殺死病菌,而中醫(yī)不然,推斷出是身體中有熱,則開些清熱的藥來,所以說西醫(yī)治標,中醫(yī)治本!還有個現(xiàn)象,就是有的人一輩子病病怏怏的,不過還是長壽;有的人一輩子健健康康的,結果突然一下子得絕癥病死了。這是為什么?病病怏怏的人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健康,看起來不長壽,但是他們維持了自身的平衡,這也就是長壽的秘訣;而看起來健康的人,體內則不一定平衡,雖然不體現(xiàn),但是一有表現(xiàn)則為大病。這就是《中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
其實讀《中庸》時首先注意的是“中”、“庸”二字。原先認為,此二字意思為平庸。后來經過學習終于明白,中,就是不偏不倚;庸,不是無能,而是平常。平常也就是很少改變。這就是成功之人大多人到中年的原因。年輕人輕狂,處事激進,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時時思變,這都是因為“不庸”引起的。而中年老年人向往平淡的生活,甘于平凡,穩(wěn)中取勝。“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而但凡青壯年取得成功的人,大多有庸者之風范,較同齡人穩(wěn)重。比如教師教學,如果班內有非常淘氣的學生,老師如果嚴厲地批評一般會使學生更加變本加厲,起不到正面的效果,這便是不“中”,而這個老師如果心平氣和的講道理并時常的鼓勵這名學生,找出問題的根源,師生一起解決的話,就會令學生感到受重視而努力學習起來,這便是“中庸之道”。
程頤說:“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要說這不偏不倚,我覺得法官最應該做到這不偏不倚了。《中庸》就是讓人們修身養(yǎng)性,提高自己的品德,法官的判決是否公正決定了人們的命運或生活死。而反過來想,人們的命運不更加由自己決定嗎?如果人人都“中庸”那么世界豈不是非常的平衡了?可是世界就是維持著一個動態(tài)的平衡,有動有靜,動中有靜。萬物都有其自己的位置,生生不息。
另外讀中庸還有一個領會就是“忍”。忍”是為人處世的一種精神境界,是為了做大事才忍小節(jié)的。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忍讓,相互忍讓,則事情就能和平解決。在我身邊就發(fā)生過不少因為互不忍讓而使小事演變成大事,最后給雙方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失。同學同事之間相處也是這個道理,不激進,不沖動,遇事先動腦后動口,凡事“慢半拍”,這樣給自己一點時間,想清楚應該怎么做,而不至因自己一時的血氣方剛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爭名奪利也不可過于激進。何必計較的一時得失,有道是,退一步海闊天空。老師在課上講的吳清源不就是這樣嗎?把棋盤當做人生來下棋,從全局來考慮問題,不計較得失,不在乎輸贏,只為了“中”。就是這樣高尚的超出常人的品德,才造就了他在棋壇上的長盛不衰啊!在家時也常看吳清源的圍棋,多少名家、主持拿他的棋局給觀眾講解,我都覺得他們講得固然好,但是離吳清源大師的領悟還差的遠。雖然吳清源大師已經談出棋壇,但是后來者無一人能夠達到大師的境界,這就是中庸帶給吳清源的成功。
不過,“忍”并不代表任人擺布,是在忍的過程中找到明智的解決的辦法。其實追求一種東西的時候,往往會失去另一種東西。追求忍,你失去的是面子,他人可能會說你的懦弱,但是“忍”并不是沒有原則,趨炎附勢,并不是我們不反抗和沒有反抗的力量,而是要在忍中等待時機,才能明智的取得更多更大的好處。其實做人處事都要講原則,在不違背個人的本性和道德標準的范圍內,要忍得恰到好處。
查閱相關資料后發(fā)現(xiàn),有些人對中庸有些誤區(qū),那就是他們覺得中庸就是不思進取。這是錯的。中庸是樂觀的',是樂觀的哲學,它告訴我們,無論發(fā)生什么事,無論在什么狀況下,都要樂觀地看待問題,持一顆輕松的心去面對,不失望,不絕望,不失去理想和信念。
在閱讀資料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么個例子,覺得不錯。分享下:有個漁夫一天打魚回家,路上碰見了一個精明的商人,那個商人看著這么多魚一定很賺錢,于是他就去問“漁夫,你的魚打得真多,打了多長時間?”漁夫答到,“2個小時”。商人就說“那么為什么不多打點?”漁夫說“我回家跟老婆睡午覺,然后跟小孩玩”然后商人說:“可是你打多點,你就可以賺多點”“然后呢”漁夫說。“那么你就可以開一個公司,然后讓它上市”商人回答。漁夫疑惑了問“那我可以得到什么?”商人說:“你可以得到很多的錢啊!”漁夫更疑惑了問,“那有什么用?然后我可以干什么?”商人就說“你可以跟你老婆睡午覺,跟你孩子玩……”漁夫說“那我現(xiàn)在就是拉?”商人無話可說。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發(fā)很多。其實中庸就是一個克服這個貪字,而做到知足常樂的精神境界。這個漁夫就充分達到了這個境界,知足常樂!其實我在生活中也有這種體會。比如擠公交車,學校車站有很多人等車,有一回我站在第二排等車,結果上車時擠啊擠,最后所有人都上去了,唯獨我沒有上去車,那么悲觀的看法是,氣死我了,就我沒上去。而樂觀的看法則是,沒關系,等下一輛車,還不是那么擠。再比如,在公共汽車上站著的人心里想,如果我有個座位多好啊。而坐著的人想,如果座位不那么擁擠多好啊。這就是貪念!中庸的想法是,如果你站著,你就該想,還有很多人沒位置站呢;如果你坐著,你就應該想,很多人都沒有位置坐呢!這樣你才會快樂,這才是中庸倡導的不貪,知足!
初步了解中庸后,才知道以前自己的行為是多么的浮淺。讀過中庸之后,明白了許多道理,并重新審視了自己做人處事的陋習,重新修正了我做人的方向。中庸使我受益匪淺。中庸中的智慧值得人們花費一生的時間去探究,不論時間的發(fā)展,或時代再怎么推移,中庸的智慧是不可能被淘汰的。
《中庸》讀書心得18
《大學中庸》是一本適宜正在學習的學生讀的。這本書給予我許多道理,好像是雨水滋潤著鮮花的心田。
《大學中庸》還教導我們做人要以身作則,待人處事要心平氣和。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
俗話云:平平淡淡才是真。其意為庸也,年長者好庸,年少者惡庸,且不論庸者好壞,此對立還是頗引人深思,庸者有好之者,有惡之者,既然中庸合用。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為個體的差異,所犯的錯誤也是各種各樣的,教師面對這些錯誤時,如果心態(tài)過急,難免會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要傷害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性;而如果教師能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冷靜地分析一下學生出錯的原因,幫助學生找到出錯的根源,教師也就不難找出最佳的解決方法。所以,我認為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
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互相協(xié)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xiàn)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只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后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持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大學中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棄舊圖新,在于使人達到最完整的境界。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明百姓,人人都要修養(yǎng)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輕重緩急,否則就……
書中說“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yǎng)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發(fā)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與自己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這種自我修養(yǎng)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論今后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書是我們的朋友,有的人認為《大學中庸》是“寶”,但有人認為它是“草”。我去認為它是寶!你們看了我的作文,一定要看看《大學中庸》哦!
《中庸》讀書心得19
《大學中庸》這本書包括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大學》,一部分是《中庸》,它們都是《禮記》中的一部分。
《大學》包括十一章的內容,分別是經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知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平天下。《大學》以人的修身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身養(yǎng)性不只是內省的過程,更是同外物想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yǎng)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過程。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就是朱熹所說的“三綱領”,強調道德修養(yǎng)的三重境界,弘揚德行,使民眾自新,達到教化天下的極致。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朱熹所說的“八條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后,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使人棄舊向新,在于是人得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確定志向,志向確定才能心靜不亂,心靜不亂才能神思安穩(wěn),神思安穩(wěn)才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有收獲。
每件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知道了這本末始終的程序,就接近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了。看完這部分后,聯(lián)系實際確實是有道理的,學習和做學問都需要一個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wěn),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guī)律。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深刻的剖析。
讀《大學》最讓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個人的'好惡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所支配,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情志、心態(tài),以保持美好的心靈,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因為憤怒、恐懼、偏好、憂慮,心思不能端正。寫到這里不禁想起了大三下學期劉明祥老師給我們放的翟鴻燊的國學經典講解視頻,當中提到做人要有正經見,正思維。原來與《大學》中的正心是有相同之處的。
《中庸》強調“誠”,認為“誠”是現(xiàn)實中庸之道的關鍵,《中庸》的內容比較多,共包括三十三章內容。跟人認為中庸比較適合個人修身所借鑒,像大知,大德,素隱,素位,行遠,誠明等章節(jié)以及后面跟的實例,都特別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對于“中庸”的理解,以前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當自己去真正研讀時才知道其內容之多。在第二章《時中》中“時”,不僅指時間,時代,也指時機,既不要超越階段,也不要被時代拋棄,既不能急躁冒進,也不可故步自封超越現(xiàn)實是偏激,跟不上步伐是落伍,我認為中庸的意思很大部分的意思與“時中”的概念是一致的。而中庸的精確理解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認識。
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利用的意思。就是對于一切的客觀存在都予以包容,并合理使用,在具體事件,無論其性質如何,其中都深含著一定的必然意義,都應予接受。而在具體的運作中應作出恰當?shù)倪x擇,把握適度。就是說在具體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作出適宜的行為。莊子在《齊物論》中認為“中庸”是這樣的“中”是原則,“庸”是實踐,中庸就是知與行的統(tǒng)一。朱熹對中庸的理解,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中庸說起來簡單,可是當我們在生活中能夠做到太難了。因為做到中庸就要做到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在兩端中尋求契合點,在動靜變化中做到恰到好處,這對于現(xiàn)實中的我們的確是很難的事情。
另外《中庸》中講的最多的是“誠”,不管對自己,對家人,對外人都要誠實,至誠的人他的人品是誠懇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萬物的胸襟像藍天一樣廣闊,其實現(xiàn)實也是這樣的。誠實應該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是與人相處的重要原則,也是一個事業(yè)開始的奠基。如果沒有誠信,那么自己對自己不誠實,就不會做到慎獨;對別人不誠實,別人就不會相信你;一個企業(yè)不誠信,那么這個企業(yè)也不會興旺。
《中庸》讀書心得20
《中庸》選自《禮記》,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于書,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經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經》中,講究陰陽的相生相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剛柔并濟的。孔子自己也說過,說自己學習中庸太晚了,要是早點學習就好了。在書中,孔子對“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進一步發(fā)揮,認為“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間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擺正了,萬物就能生長繁育了。
我們常常說“中庸之道”,什么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這個章節(jié)中,孔子并沒有給中庸下一個定義。只是說,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難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頤的話給中庸下定義,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是一種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動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張出世,這種心理活動必然要外化為一種符合仁愛與禮儀的外在表現(xiàn)。
中庸是區(qū)別君子與小人的標志。區(qū)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有很多。孔子重視自身修養(yǎng),把中庸作為區(qū)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重視自身修養(yǎng),認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養(yǎng)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親,事親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了解人,了解了人才可以侍奉雙親,侍奉雙親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種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種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就是說,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們很少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圣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比如顏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隱惡揚善,擇其兩端,用于民。而一般人很難真正達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國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稱贊舜是時候就說:“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孝是什么?孔子用舜的例子來闡釋“孝”:他具有圣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貴,擁有整個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這么說:“夫孝者,善繼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是指善于繼承先人的遺志,善于贊述先人的業(yè)績。
《中庸》讀書心得21
《中庸》是平古代論述人生修養(yǎng)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原屬《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zhàn)國時期子思所作,是儒家學說經典論著。后經北宋二程極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終與與《大學》、《論語》、《孟子》并稱為“四書”。宋元以后,《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平古代教育和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其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哲學道理。
《三字經》中有對中庸的論述:“中不偏,庸不易”,宋代程頤將中庸解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由此可見:“中”即適中,“庸”即不變化,中庸即為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且具有一定的相對穩(wěn)定性。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我們內心情感的向外表現(xiàn)符合禮儀法度,就是中和。也就是說,在表現(xiàn)內心情感之前,需要以自我審量、理性思考為前提,采取符合禮儀法度的表現(xiàn)方式與表現(xiàn)符合禮儀法度的情感。那么在該表現(xiàn)過程中,要求表現(xiàn)方式與表現(xiàn)內容皆要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而僥幸”,故也需表現(xiàn)過程、表現(xiàn)習慣都要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下面我舉一例來說明我以上觀點:我現(xiàn)在十分生氣導致我很想對使我生氣的那個人使用暴力,但是我得經過大腦理性思考與判斷,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符合禮儀法度的。經過我的理性思考,我得出了“我不該生氣”、“我不能這樣做”、“我應該用正確的方式表達我的情感”等結論,而后我的確沒有使用暴力且表現(xiàn)出友善的行為——那么問題來了,我該如何保證下次同樣的情況還能正確處理呢?所以重點在于培養(yǎng)表現(xiàn)習慣,使表現(xiàn)習慣(不表現(xiàn)也是一種“表現(xiàn)”)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故在我看來,可將“中和”看作是中庸的內涵的一部分。
“中庸其至矣乎!”該書將中庸視作最高的德性標準,認為“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但“中庸不可能也”,為什么中庸之境難以企及呢?因為“知者過之,愚不可及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就像人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嘗滋味。既然很難達到中庸的境界,《中庸》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目的為何?我們修養(yǎng)的目的在于“誠”——“誠者,天之道也;平者,人之道也”。“誠”是上天賦予我們的道理,實行“誠”就是認為的道理。又有:“自誠明,謂之性”,事物真實存在,便是誠自身意義的體現(xiàn),由“誠”而明白道理是我們的天性。
《中庸》中的“誠”具有天道性和普遍性。“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誠者,天之道也”,《中庸》認為人與萬物的本性其實都包含著“天道”,不論是普通人或者圣人都具有天命意義上的“誠”。只不過“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往往普通人都不知自身天理之所在,因己身原因未能察覺到存于本心的“誠”。“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對于圣人來說,“誠”不需要外在的`努力和勤奮,自然存在心中,無需通過思考自然而然就可以獲得,也只有參透天地造化、知曉天性的圣人,才能達到“至誠”。那么常人該如何為“誠”?
一是前文所說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從學習、修養(yǎng)入手,慢慢開啟、發(fā)展,成就自己內在的道德良知,即“自明誠”。二是要以圣人的指點、教導為途徑,從而啟發(fā)一個具有道德良知的人,讓本然的道德良知顯現(xiàn)出來,成為自覺的道德良知,這就是“自明誠”。常人為“誠”,充分喚醒自身的道德良知,使之成為自覺、自然之時,就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完備的時候。儒家主張的通過內心德性修養(yǎng),以至“知天命”、“天人合一”,實際上就是“誠”與“明”相互統(tǒng)一、相互作用的結果。即“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誠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的境界,誠不及為偽,有意而誠為過之。《中庸》中的誠講究出自本心、自然而為之,只要有一點有意的“誠”都不是真正的誠。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淺析》認為:成,是象形字,像斧鋮劈斬一長形物之形,會誓盟之意,因此有“就、終、平、和解”等意。那么,“言”加“成”就可以理解為“用語言表達真實、永不變易”之意。從字源來看,“誠”具有“真且不易”之意,且“中庸”的“中”即“不易”。如此這般,可以說“誠”是中庸思想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也可以說:誠即中庸,但中庸非誠。
如果以中庸思想為出發(fā)點去觀察整個時空與世界,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中庸之道始終貫穿或體現(xiàn)于其中。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這里就是強調人的原初材性與后天文飾要達到中庸調和、相得益彰之境,才能成為君子。荀子性惡論中的“化性起偽”體現(xiàn)的也是一種中庸調和的狀態(tài)。荀子認為每個人都有欲望,不加以節(jié)制就必然造成混亂、動蕩。所以荀子主張變化人先天的本性,興起后天的人為教化,“性”與“偽”之間相互沖擊、磨合,而后達到內生的人性本身的中正。此外,荀子主張的“禮法并用,德主刑輔”的治國方略在體現(xiàn)禮與法、德與刑之間的辯證關系的同時也深刻體現(xiàn)了蘊于其中的中庸思想。不僅如此,今天平平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揭示出了環(huán)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間的統(tǒng)一聯(lián)系,實則是中庸思想在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治理方面的生動體現(xiàn)......
說到這里,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以上例子在體現(xiàn)中庸思想的同時也有唯物辯證法的影子。唯物辯證法按其本質來說是批判的、革命的,更傾向于使舊事物滅亡,使新事物生長。而中庸是更高的哲學理念,無論一個國家的興亡、一個世界的有無,中庸之道都是貫穿始終的,它更像是一種普遍的至理,蘊含于時空當中。
《中庸》讀書心得22
和諧是古代社會的主題,我們平要建設成為強盛、民主、文化、協(xié)調的社會主義的國度。平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的精良傳統(tǒng),北京奧運會上,一個“和”字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文明精華,向眾人傳遞了平的處事立場。對我們個人而言,每個人要感性看待問題,以中庸的態(tài)度處置問題。
學習的過程也就是修身的進程,通過書本獲得悉識,通過常識傳遞思維,進而到達書中請求的道德水平。通過瀏覽,我學會了: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自己不樂意做的事情千萬不要強加給別人。“正人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幸運”,要學會以君子看事物的角度去察看事物,不要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當今這個競爭劇烈的社會,壓力充斥了人們的'生活,人們開端抱怨社會的不公,而不是反思自己。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能力強的人就會生存下來,沒有能力的人就會被社會淘汰,這是很畸形的景象。因而,我們要溫和的對待這個問題,不要將其極其化,在意識問題的基本上,一直空虛自己,是自己變的強盛,同時要堅持一顆謙遜謹嚴的心,不要戒驕戒躁,任何事件,當時有準備就會勝利,沒有預備就會失敗,不要盲目自負,要做到胸有成竹。
人要活到老,學到老。唯有博大和寬容,才干兼容并包,使為學存在世界目光跟開放胸懷,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咱們要逐漸的進行學習的五個檔次,終極使本人適應社會,實現(xiàn)自己的想象。
激動是魔鬼,在面對難題的時候,一定保持一種平和的態(tài)度,不要心急,緩緩的處理,只有這樣能力戰(zhàn)勝艱苦,最終達到成功的此岸。所有任性而為,不要強求,只要屬于自己的貨色,就永遠跑不了!
在《中庸》中,我領會到了知識的主要性,知識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運氣。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學習可以轉變人的思惟境界和文化層次。博學之,審訊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學習的五個層次,正所謂質變才能達到量變,在我們積聚量的時候,一定要以中庸的態(tài)度來面對事情,以平和的心態(tài)處理事情。
近多少年來,爆炸性新聞比擬多,比方說“我爸叫李剛”等,這些消息從側面反應出平的國民生活程度差距很大,其中,確定有良多人在埋怨為什么自己不那么富有,認為生涯不公正。實在,我感到,生活是最公平的,只有你付出了努力,生活就會給你一份回報,別人用一份盡力就能做到的,我們可以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別人用非常的努力做到的,我們能夠用一千分的努力做到。假如這樣子的話,即便我們再貧困,再笨拙,也一定會靠自己的才能將生活水平進步,必定會變的堅強起來!
【《中庸》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讀《中庸》的心得11-27
讀中庸心得03-01
《中庸》讀書心得11-27
中庸讀書心得10-15
中庸智慧心得04-28
《中庸》讀書心得(熱)11-25
《中庸》03-12
中庸辯正--王夫之的中庸觀05-01
中庸讀書心得(13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