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書心得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書心得1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對老師奉獻精神的歌頌,然而老師職中最忙碌的還是班主任。我愛人在家常常問我一句話:“你在學校到底都忙啥呢?”一時竟讓我無從回答。其實有時候,我們自己想想還真是有點兒“瞎忙”。幸好張校長為我們推薦了這本《不再做瞎忙的班主任》,我如獲至寶,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邊讀我邊思考,如何讓自己的班級管理更輕松呢?
從書中我們不難發現良好的班級氣氛,可以讓班主任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又如何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呢?我有以下幾點感受與大家分享。
一、要想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我們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想維持穩定的班級秩序,班主任要從自身做起,應為人師表,嚴于律己。例如:每天早上的晨讀時間,我規定孩子6:50到班,我自己也會提前到達。進班后我就會拿起昨天背過的課再看看,這樣孩子們見我在看書,他們也都很自覺的拿起書來讀,沒有人再說話了。
二、知人善任。一個好的班干部應該是架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橋梁,好的班干部不一定是學習特別優異的,但一定是最團結同學的。我們班有這樣一位孩子,他叫時銘遠,他自從進入三年級變化十分的大,學習特別努力,就連課件除了上廁所都不舍得離開自己的座位,他還特別團結同學,于是我就找他擔任我班的紀律委員,幫助我維持班內的紀律,他也欣然接受。
沒想到,這個孩子特別有責任心,只要我不在他就主動承擔起責任,把班內自習紀律維持的井井有條,給了我極大的幫助!其實這樣的孩子每個班都有,只要我們能細心觀察就一定能做到知人善任。
三、正確的引導班級的輿論。在這個信息化的社會里,輿論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在班級管理中,如果我們能合理的運用輿論的力量,也許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自習課上的說話現象一直是我們班主任工作中最頭疼的事,他影響極壞,破壞力極強。但是每個班上都有那么幾個孩子習慣不好,自習課上容易出現小騷動。
對于這個問題,首先我要告訴孩子們自習的.重要性,尤其作為初三學子,學習時間越來越少,大家都是爭分奪秒、惜時如命,有誰自習稍有舉動就會給別人帶來影響,試問有誰愿意和一個愛說閑話的孩子坐在一塊兒呢?
我就是要形成一種輿論壓力,讓這些愛說閑話的孩子總覺的大家都在盯著自己,不敢輕舉妄動。如果真有孩子按捺不住,我們不要單獨找他談心,可以叫上周圍的一些同學,召開一個小型的班會,讓大家來評判他的種種作為。這樣他就不會覺得是老師在批評他,利于他接受建議,改正錯誤。
最后我想重新解讀一下這本書的名字,它說的是不瞎忙的班主任,并不是不忙,只是我們的忙碌收到應有的回報。當班主任的確很忙,但是我認為一個老師如果沒有做過班主任,就像一個人一輩子沒有結過婚一樣,是不完美的,是遺憾的!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書心得2
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有一老一少兩個人同時在沙漠里種胡楊樹,年輕人待樹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給它澆水,每隔半個月就要給它施肥。而老人呢?每當年輕人提醒他要給胡楊樹澆水時,他總是一拍腦袋:“啊,我忘記了。”自從樹苗成活以后,他就來的很少,即使來了,也只是把被風刮倒的樹苗扶一扶,不澆一點水。轉眼幾年過去了,胡楊樹都長得粗了,高了。忽然有一天刮起沙塵暴。第二天,風停了以后,年輕人驚訝地發現:自己種的胡楊樹幾乎全被風吹倒了;而老人種的樹,只是被風吹掉了一些樹葉,吹折了一些樹枝。年輕人很詫異,問起原因。老人道:“你經常給樹澆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處扎。我把樹栽活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們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水源中去。有這么深的根,這些樹怎么能輕易被風刮倒呢?”原來,“忘記”給胡楊樹澆水,其實是逼胡楊樹把根扎向深處尋找水源!
看完這個故事,我想了很多…由于做班主任沒有太多經驗,所以總以為勤勤懇懇地付出自己的一腔熱血教育學生,引領學生的成長,但經過閱讀梅洪建老師的書,讓我明白了教育不能一味地低頭拉車,有時還應該抬頭看天,不然,在錯誤的道路上,你越勤奮就越愚蠢。
梅老師的這本書給我啟發很多:第一,我們在學生成長的路上,并不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一個人性格形成、習慣、品行和能力培養的關鍵期在3歲左右,所以我們不能規范孩子的成長,不能給孩子方向,因為我們給的方向不一定是科學的,應該給孩子的是土壤,然后給與孩子動力,一種流淌在孩子身上的精神力。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學生,才是我們教育的目標。這應該從兩點出發,一是積極的心態;積極的心態包括向上、平和。二是優秀的思維品質,即遇到問題,懂得思考、會思考。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能夠用淡定、包容的.心態對待他人,一個具有高水平思維能力,加上具有積極心態的人,這個孩子的成長一定充滿動力,一定可以創造出美好的未來。用教育的現在,指向孩子成長的未來,教育或許本該如此。
梅老師的書讓我感觸深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學會用別人的水澆自己的田,也就是學會借力。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能夠讓他人發揮作用,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才是卓越的執行者。一個懂得借力的人,遠比只知道死干的人輕松得多,所以有人說:智慧的人是用三流的本事做一流的事。比如說,作為班主任的我們,可以利用家長來做我們堅強的后盾,可以借助家長的力量藝術地處理班級事務;可以團結自己的科任老師,輔佐自己共同管理好自己的班級。可以借助學校領導的特殊身份,參加班內活動并鼓勵學生、振奮班風,為我所用。借助外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大有可為的班主任,何樂而不為呢!
梅老師的書讓我感觸深的第三個方面,就是用小本做溝通的大事。這里的小本應該就是我們一直堅持再做的“每周一次的談心本。”談心本的作用不可小覷,有五大作用:
一可以發現教育的真諦,
二可以解開孩子的心結,
三可以持續孩子的正能量,
四可以使兩顆心貼的更近,
五可以幫助集中解決班級事務。
有時候,偶爾一次循循善誘的談話,根本打不開學生的心門,讓學生打開心門最好的途徑就是書面交流;再加上現在大班額制的教學,根本沒有時間找每個學生進行談話,所以談心本就成為了我們和學生之間交流的最好平臺,尤其是當學生認真專注陶醉于觀看我們對他們的交流的金玉良言時,此時作為班主任的我們真的很幸福。因為的確有一次剛把談心本發下去,一個女生看完我給她的批語時,又繼續往前翻開我以前的批語,看他看的如此專注、那么投入,尤其是嘴邊呈現出一絲絲的笑容時,我感覺我的付出總算沒有白費。
通過閱讀梅老師的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很多,也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又一個“蘇霍姆林斯基”的誕生。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書心得3
本書說的是一個班主任是如何逆襲,把一個學校公認的差班變成一個高考最好的班級的。下面就是我對班主任處理事件的想法:
一、班主任有兩大職業化的特征。一是要懂自己,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要懂自己要做什么事情,要知道一些事情該怎么去做,明白且有條理。二是教育的落腳點,在我的理解中就是作為一個老師,你最終希望教育成什么樣子,班主任最終希望學生成為什么樣子,才是教育的落腳點。
二、改變一個孩子沒有那么容易。改變是需要良好習慣的引導,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在故事中,老師都舉了比較刺激的方式來教育學生的,但在我看來教育的方式都是兩面性的。如何使用就是要看老師如何把握事情發展的動態,要看學生理不理解老師的處理方式。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說的話就很有道理的,他說:“比起正確的做事,做正確的事更重要,在教育中,我該做什么事,比我能做什么事重要得多”,找到我該做的事,是避免瞎忙的關鍵。
三、為孩子的成長搭建“動”起來的平臺。面對班級層出不窮,變化多端的事故,處理起來還是得有一套方略的。為了不讓班級多生一些事端,就需要引導孩子動起來,要正確的動起來,時時刻刻的動起來,快快樂樂的動起來,如果班主任不加以引導,那么他們就會瘋狂的、肆無忌憚動起來,反而造成更多沒必要的事故,起到相反的效果。
四、為孩子的成長接取多方資源。就是說老師需要借力打力,接力用力,要學會用別人的.水澆自己的田,要事半功倍的做事。老師的事情有很多,班主任的事情會更多,所以班主任的'借力是必然的,其中以家長、同學、其他任課老師的力最多也最好借。還有榜樣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模范的力量等都可以被借鑒的。
五、為孩子的成長提供不竭動力。而不竭動力就不能有無效的教育。而需要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要有優秀的思維品質。像這樣的教育就需要科學的班會來呈現,像系列化、持續性、勵志性、多樣性等更加全面的為孩子提供不竭動力。
六、一個“小本”做溝通的大事。就是一個小本子記錄學生之間的事情,這樣很好的避免老師想要“偷看”學生的日記本了,讓學生光明正大的的寫出來,再光明正大的去看,去回答。一開始可能很難,因為要人學生主動去寫很難,這就要使用一些的方式方法,一是引導,二是包容,三是同等對待,四是有寫必回。
七、現在的長輩總以一句:“我怎么做都是為你好的?”但結果總是有些差強人意。因為你以為的對你好,并不是我以為的對我好,這樣就出現相反的效果,以至于結果不是令人滿意的。所以教育是需要方式方法,需要策略,而不是一句都是為你好。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書心得4
睡夢中醒來,拿起身邊的書,接著認真地看,仿佛成為了梅老師的一名學生,感受著跟隨他成長的自由與快樂,偶爾,也成為了一個教育旁觀人,冷眼看著他的一個個教育事故變成了令人心生崇敬的教育故事。就這樣,幾回夢里輾轉,幾回幡然覺悟,幾回心生澎湃……在感慨與嘖嘆中,在留連與反思中,梅洪建老師寫的《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一書與我親密接觸了兩天。
我看書向來都是慢性子,這樣的速度對我來說,還真是少見的。隨著書的走向,你的思維也跟著前行。然合上書后,許多思維的觸動點,竟一時不知從何處拾起。但就像雨后被沖洗的的世界一般,欣欣然的感覺便是一種給予。
欣賞梅洪建老師有三處:
欣賞梅老師的質疑。其一,我們其實做不了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二,班主任的作用沒那么大。前一句話早有專家論述過,但沒有梅老師說的理性與現實。或許,給教師如此高的稱號,不過是一種寄托。但這種寄托也讓許多人對教師給予了過高的要求,而教師不堪重負,那我們何必帶著光環,流著眼淚?后一句話,實是給班主任敲了個警鐘,希望班主任正視自己的作用。梅老師用一系列科學的數據分析,告訴我們,班主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的作用至多只占了2.5%的作用。這樣的闡述,并不是否定班主任的作用。我們看一個人的文字,一個人的推理,總是要最終明白些什么。梅老師想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真實作用,我們不是救世主,我們只不過是孩子成長過程的一個過客,而我們能起到的作用就是培育與發展。如果過于看重自己的作用,往往會自以為是地,主觀地去判斷,去決定,而結果是,我們滯后了孩子的成長,甚至傷害了孩子。梅老師說,學生的成長是教育的落腳點。一切為孩子的成長與發展服務,但教師非職業化的行為,卻是往往造成教育的悲劇的原因。所以,一名優秀的教師,既要有宗教般的教育情懷,又要有科學的教育精神。如果僅僅擁有對學生的關愛,那是遠遠不夠的。你的專業知識,你的教育智慧,你對不同年段學生心理成長特點的了解,你對教育本質的認知,都決定了你能否勝任這一工作。這也是為什么教師必須終身學習的原因,時代在變,孩子在變。如果我們依然用舊的認識面對新的發展,結果只有一個,未成人師,卻已誤人子弟。
欣賞梅老師班級理念的四個支點。一名優秀的教師一定有他育人的理念支撐,更有他理念背后的行動錦囊。本書的主體就是梅老師向我們介紹他的班級理念下的四個支點。即:班級委員會制度;多方借力;科學地給學生力量;小本子。我試圖用簡煉的話語來概括這幾個方面。
班級委員會就是根據學生的特點與喜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成立了一種適合學生最優化發展的新式平臺。而這個平臺,就是能讓孩子們動起來的平臺,讓他們有事做,讓他們在各具特色的活動中鍛煉自己,發展自己,認識自己。而這種動,正是可以讓孩子取得進步,獲得贊許,贏得尊嚴,從而激活了靈魂的動。小小班委會,卻是學生大舞臺。班委會有一系列的運行策略,通過梅老師的介紹,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班級內幾個班委會蓬勃發展而促進整個班級共同前行的勢態。
多方借力,則是班主任老師向家長,向科任教師,向領導,多方借力。當班主任清晰自己的本位,就會懂得,借力才可能實現教育的全方位與最優化。這也是當班主任,當前的學校發展最需要借鑒的一面。一個孩子的教育不能光靠學校,如何讓家庭參與到學校教育中,如何讓我們的家長關注孩子的成長,這應該是我們學校與每位班主任研究的課題。你看,梅老師與家長成為了朋友,什么原因,我認為,梅老師放低了姿態,加強了與家長的溝通,帶著對孩子的關注與愛,任何一個家長不可能不喜歡這樣的老師朋友。梅老師借力于家長,讓家長參與到班級的中,參與到孩子們的各種實踐活動中;梅老師借力于科任教師,用“五人”策略團結了全體科任教師;梅老師通過班報給班級打開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借力平臺,這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班級勵志教程》和班會課,無疑是梅老師向孩子傳遞能量和動力的主渠道。梅老師和我們分享的幾篇文章和班會課的案例,讓我看的是熱血沸騰。梅老師哪里找來這么多好的東西。真是令我佩服。梅老師認為,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思維品質是一個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我認為,值得做班主任的,做德育的老師思考。
此外,還有小本子,是梅老師與孩子們溝通最美妙的方式。拉近了心的距離,鍛煉了學生的文筆,解壓了孩子們不被理解的心靈。實際,小本子,我也曾與我的學生開展過,的確感受其間的不少談話教育所解決不了的問題。而小本子之效益的發揮,也源于班主任在教育中的站位,還有文字功夫,還有何種心態,還有是否堅持……
欣賞梅老師實事求是的精神。梅老師的確取得了成功,創造了一個奇跡。以一個差班卻百分之百考入本科,而好班都未做到的這樣的事實,證明了他“培育-發展”理念指導下所采用的一系列教育措施的正確與高效。
但在后記中,卻以一篇學生的來信,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行為。當我們所培養的學生,在考上一所好大學后,卻道出這并不是他們所想要的一切的時候,作為一名教育者的確應該再度思考:怎樣才能讓每個學生健康成長,怎樣才能讓每個學生真正平等,怎樣才能讓每個學生的特長得以發揮……
這是梅老師教育深度思考的延續,也是給我們的啟迪。
在看梅老師的這本書時,我發現,梅老師先后引用了老子的若干句話,讀至結尾,果然,《道德經》是梅老師的最愛。梅老師推薦班主任都應該讀讀,我也喜歡這本書,但遠不如梅老師讀得透徹,領悟的深刻。看來搞好教育,讀好書,也是因人而異的!但正如梅老師所說:“錯了,停下來就是進步”。而我們,慢了,發現了就是進步!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書心得5
放假前,學校讓我們自由借閱暑期閱讀書籍,我一眼就看到了這本書——《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不僅是因為它的外貌(封面是明黃色的)吸引了我,我想更重要的是,兩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班級管理方面常常處于天天筋疲力盡,但收效甚微,或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只知道處理一件又一件的事務,偶得一些喘息的時間,卻總會被學生的小報告再次打斷。這不正是“瞎忙”嗎?真的感覺忙得好蒼涼。因此,我急需一個正確的方向來指引當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級。
書本的開始便陳述了作者的一個觀點:“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遠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大,甚至可以說‘微不足道’”。說實話,看了之后,有些憤憤不平。誰說沒什么影響?就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吧,小學時代四年級的那個班主任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直記得她對我的關心和信任。但是仔細一想,是啊,除去幼兒園,小學到大學16年的求學生涯,這過程中所碰到的教師,少則也有幾十個,班主任都換了十來個,有多少老師是留在記憶中無法磨滅的?只怕屈指可數。
作者說“一名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很可能是——零”。雖然不愿承認,但事實是:在孩子漫長的人生道路中,我們只不過跟他們偶然相逢了幾年,真的不必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然而,不重要就可以抱著過客的心態,放之任之了嗎?顯然這又進入了另一個極端。作者也提到:“不重要不代表可以不作為,恰恰相反,只有在深刻認識到自己在許多方面無法作為之后,才能清楚地明白哪些事情自己可以有作為,哪些工作值得自己投入智慧和情感。”就如我的經歷,在我的那么多班主任老師中,還是有一位班主任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時常想起,心向往之。
那么,班主任工作到底該如何開展呢?作者提出了“培育——發展”的理念。“一個職業化的班主任是明白自己價值微小和學生自身成長重要的班主任,是一個可以退而為俗人體驗豐富生活進而更好地服務學生成長,是一個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領的班主任”。
梅老師說:“培育”,就是為孩子的發展搭建盡可能廣闊的、動起來的、可持續發展的'平臺;而“發展”,則是指孩子在班主任搭建的平臺上充分地舒展靈魂、習得知識和發展能力,使得每個孩子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教師沒有資格以一棵樹的形象告訴孩子該如何生長,我們應該盡可能完善地提供小樹苗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讓它自由汲取,而不是似生產線上的產品,向著同一個規格生產、包裝。我不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以自己的理想形象來塑造學生、要求學生,如果是這樣,我的不足,也將影響著學生,投射到他們身上。
“班級是一個大平臺,班主任可以做并且只能做的就是搭建、運營這個平臺。這是學生成長發展的舞臺,舞臺越寬廣,學生的發展就越有多種可能”。這是梅洪建老師的觀點,也為我的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
【做一個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后感04-30
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的心得04-26
班主任工作心得:做一個幸福的班主任04-12
班主任工作心得:做一個幸福的副班主任01-14
讀《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有感12-26
【優選】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的心得15篇10-31
做一個快樂的班主任心得體會04-12
做一個智慧的班主任心得體會04-01
做一個專業的班主任讀后感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