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精選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書筆記精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書筆記精選1
五一從桂林回學校就一直忙畢業設計,不過日子過得也挺快的,生活還算充實吧,不像別人過得那么空虛,整天拿魔獸來精神寄托,我也知道這是大四畢業生一貫的選擇,或許是在里面超生吧,或許是失落到了極點,或許就是打發時光的最好選擇吧,或許……
我在這里暫且不去管別人那些鳥事,那是別人的路,那是別人的電腦,我只求自己生活過得平淡,過得充實罷了。
五一前我把上下五千年看完了,以前在大學迫于學習與工作繁忙,所以看文學方面的書不多,后來又是考研一年的備戰,所以很少能騰出時間了,還好,我畢業設計的課題太簡單了:副載波通信系統信噪比研究,當初真不該選的,我以為以后往通信方面發展,又看到這個題目就選了,現在后悔莫及。因為SCM系統在我看來早已過時,沒有研究的必要,并且最近的學術上對這涉及少而少之,所以搜起資料來很有難度。
由于課題簡單,所以我自由支配的時間就較多了,所有仿真畫圖,可拿幾本MATLAB書看看也就會了,想做的好看點,大不了就用GUI來做個界面罷了,說來說去就這回事:簡單。這期間,我就來學《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DSP》,神經網絡、小波變換與MATLAB實現等等,你不要小看這些東西,學起來很費時的,特別是BP神經網絡、小波這可是研究生、博士生大多所研究的,就是有些研究生三來混個文憑出來或許都不能給出個完整的描述,DSP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你要知道我看得全是外刊,外國人寫的,但是中文版,看了這些書我可以說中國的教材一大抄,還是感覺國外的書原汁原味,這期間我把對自己有用的專門寫在一個筆記本上,似乎快寫完一本了,這是一種喜悅,我知道我是在儲備,我認為這次考研雖沒有我想象的那么好是有其原因的,這次考研的結果我想過很多,我認為自己的實力已經達到,或許是運氣不好罷了,但我還有機會啊,我會在以后的道路上走好,而不是消沉,這些東西全是在宿舍積累起來的,平時同學在宿舍挑魔獸,我就在那看書記筆記,我堅信付出后的成功就是喜悅。
早就說看完巴金的《家、春、秋》后一定去我的博客寫篇讀后感,剛好中午看完了,就來機房鞋店東東,談談自己對里面人物的認識吧。呵呵,由于買的是盜版書字很小,所以看起來很是吃力,總共用了20多天吧,由于平常正常的上課時間我是在機房的,我一般利用中午、傍晚、晚上的時間來啃它們,我感覺自己真的是走進書里面了,是帶著愛與恨的心情讀完的,也在看春時熬過夜,每次看了腦子里總還是高家這個家族的瑣事,有時看著別人處在那種環境卻是那么的懦弱,那么的作揖主義,相反有些人是那么的有勇氣與舊勢力作斗爭,還有人出現在里面感覺就一直是別人生活與力量勇氣的來源,還有些是那么的頑固與無知。還有些是那么的狼狽為奸……
下面用巴金的三句話來開啟吧
家:青春就是美麗的
春:春天是屬于我們的
秋:秋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年輕、我自信、我奮斗!
最喜歡的'人物:淑華、琴、覺民
淑華:我喜歡淑華那種性格與勇氣,她在那種環境下什么都不怕,說話直來直去,只要自己認為對的就說,又關心別人,在高家女性中是少有的,她的很多舉動都是證明,呵呵,我倒挺喜歡現實中這類女孩子的。
琴:在里面扮演的角色不同一般,她給別人以動力與勇氣,不論是周家還是高家的年輕人都能從她那里得到信心與生活的希望,她是別人的求世主吧,你看不論是死去的淑貞、惠、劍云,還是淑華、蕓、覺民、覺新等,都希望從她那里得到安慰。覺惠與淑英的離開多少有她的支持與鼓勵,沒有她或許這班年輕人早已沒有生活下去的勇氣。
覺民:畢竟是個新時代的人物,比較反對舊禮教,從反對爺爺安排的婚禮到結束時痛罵克定、克安等,聽到他罵我當時也感覺心里非常的高興,他代表了一類人的呼喊。與覺新形成的極大的對照。
最頑固的愚昧的人物:周伯濤
代表舊勢力,害死了惠及枚少爺,這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不管年輕人的死活,把它們的婚姻推進深淵,至死也不反省。
即愛又恨的人物:覺新
在弟妹中奉行作揖主義派,愛是他為家庭默默地承受著一切的壓力,萬事都讓步,為弟妹考慮。恨是任人玩弄,做了周家、高家舊勢力的幫兇,不敢于起來反抗,值得高興的是最后終于在四爸、五爸面前起來反抗了,但這已接近故事尾聲了。
坐吃山空、毫無榜樣的人物:克安、克定
靠著祖宗過日子的,目前也是大多數大學生的通病,他們以為家里的錢好掙,沒錢就問父母要,可又沒好好學習,每月還要花個1000把塊,以為錢是天上掉下的餡餅,其實,父母養不了你一輩子的。
狼狽為奸一類:四嬸、陳姨太
五嬸后來倒是明白事理了
其實看完巴金的家春秋遠不止這些感受的,以后有時間再寫了,還是用巴金的話結束吧
家:青春就是美麗的
春:春天是屬于我們的
秋:秋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我年輕、我自信、我奮斗!
讀書筆記精選2
童年講述的是高爾基3歲時,父親病故,母親帶他回了娘家。可惜外公是個自私、貪婪而又專橫的小業主,殘酷剝削雇工,放高利貸,但是,資本主義俄國的發展打斷了外公的發財夢,從此破產以至于貧困潦倒。可憐的母親改嫁之后,生病而死,十一歲的作者被外公殘忍地趕出家門,從此還是一個孩子的他,只得在社會上自謀生路……
感想與感受:童年,是每個人自己都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一段短暫而又美好時光。對于我來說,童年是我最珍貴的收藏,然而大師高爾基的童年呢,真可謂“窒息的天地,苦難的童年”,童年應該是他的一段悲慘遭遇,一段深情的回憶!
據我了解,《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的第一部。它向我們藝術地展示了阿廖沙在黑暗社會追求光明的奮斗歷程。故事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俄羅斯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感受頗深。首先,與高爾基的童年相比較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兒時的悲慘遭遇,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幸福的!在家里,父母寵愛著,關心著,保護著。在學校,有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陪伴,真正可以說是無憂無慮。而高爾基呢?與我們恰恰相反。有人說:“環境可以造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就是這樣的環境造就了高爾基,成就了高爾基。在如此邪惡和污穢的社會中,他那顆光明和博愛的心沒有動搖,沒有被污染,反而變得越加開闊、光明。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吧!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堅強勇敢、正直自信。
步入初中的我回憶起童年是多么美好的時光啊,讀了高爾基的《童年》后,才知道什么是童年,什么是幸福童年,什么叫做珍惜童年。也許你正在為媽媽沒有帶你去買你想要的東西而抱怨著,可如果你想象一下高爾基的.童年,那么你將會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去主動幫助媽媽工作!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珍惜現在!
高爾基雖然小時候生活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但是竟然還能成為一位如此杰出的人,真是了不起!他發表過的文章數也數不清。高爾基從來不放棄可貴的光陰,他在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六年寫了一部長篇小說《克里母.薩姆金的一生》,但直到他臨終都沒有完成。這部小說作品再現了俄國社會生活,反映了各個階級和社會集團在不同歷史階段的變化。高爾基于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八日在哥爾克病逝。讀了《童年》,我深深感受到了當時俄國社會的那種腐敗,當時人民生活的痛苦。相比之下,我們現在的社會是多么美好!我認為,如果我們在這樣的好環境中浪費時間實在是天大的錯誤。記得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珍惜時間是成功的秘訣”。我們現在有如此好的環境,是多么難得呀!所以我們不是更應該去努力嗎?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把握未來!
每個人的心充斥著暴力,麻木不仁,他們放縱自己,麻醉自己,去努力忘掉窮困,病痛的折磨,那種灰暗的日子,真的很難熬過,大家記得書中那句話嗎?漫漫日月,憂傷是它的節日,火災是它在狂歡,在一無所有的面孔上,傷痕也成了點綴——我想這就是對《童年》中生活的最好詮釋!
段落選抄:此時此刻,我就會產生一些特別純潔的、飄忽不定的思緒,但這種思緒是細膩的,像蛛網一樣透明,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楚。它們往往是突然爆發,馬上就像隕星似的迅速消逝了,在你心中留下莫名的憂傷。這有時會使你得到安慰,又令你惶恐不安。這時你的生靈在沸騰,在融化,漸漸形成一種終生不變的形狀,于是你的心靈的面孔就這樣產生了。
讀書筆記精選3
今天,我在圖書館讀到了著名昆蟲學家達爾文的著作《昆蟲記》。它里面的知識可豐富拉,它向我們介紹小昆蟲的生活習性和生活習慣,好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它們,還把一些看似很枯燥的知識寫得栩栩如生。它好似有一種神奇又吸引人的魔力,讓人迫不急待地一頁一頁看下去,一直把這本書全部都看完。
在這里,一個個小昆蟲向你排著隊走來,有蝕樹白螞蟻,有用糞便做房子的屎殼郎,還有可以在河中快速跑動的綠蜥蜴……其中我最喜歡綠蜥蜴了。它可以在水里自由自在的玩耍,但是它們一定得注意水里的動靜,可不能被饑餓的捕獵者給吃了。它們如果是成群接隊的話,那么總是秩序井然上岸,再警惕地環顧四周,看看有沒有危險靠近它們。綠蜥蜴的爪子和普通蜥蜴相同,都是四個大爪子上有許多用肉眼無法看見的分叉小爪子,可以牢牢地吸附在樹干;它們的眼睛可以三百六十度的轉動;它們爬上樹時,它們自身的綠顏色和樹葉相同,可以讓捕獵者不太容易發現它們。在這時,一只探路的綠蜥蜴爬了出來,看了幾下之后,后面的都過來了。可在不遠處,有一只樹干蛇已經盯著它們很長時間了,它可是蜥蜴的天敵呀。趁綠蜥蜴們不防備時,樹干蛇猛地身體往前一伸,再一張嘴,一只綠蜥蜴就被吃了。樹干蛇動作之快,前后左右只有幾秒鐘,讓人十分敬佩它速度之快呀。那些綠蜥蜴看見了它們的天敵,驚慌失措,上下逃跑,希望有一絲逃跑的機會。可是它們的天敵太強太快了,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綠蜥蜴可以逃過樹干蛇的魔爪。幼年綠蜥蜴它主要是吃綠樹葉,但是有時還可能會吃一點成年綠蜥蜴的糞便,這樣才可以讓它們的胃更合適吃更多的食物,如果不吃的話,可能會只能吃樹葉了,所以幼年綠蜥蜴只能這樣,才能長大成年綠蜥蜴。
還有其他小昆蟲的生活特性,都特別有趣。不過,最令我佩服的是,不管它們處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都非常勇敢,非常的頑強的生活下來。通過《昆蟲記》這本書,我明白了關于昆蟲的許多知識,也明白小昆蟲、小動物生存的艱辛,我要用實際行動,保護小昆蟲小動物。
讀書筆記精選4
用心去寫本書講述了三十年前,自愿到內蒙古額侖草原插隊的知青—陳陣的故事。他在與蒙古草原狼的戰斗、纏綿中,體會到了狼的本質。他掏狼崽,養小狼,并與親愛的小狼共患難,是蒙古草原狼,帶他來到了千年迷霧的中心,狼的狡黠與智慧,狼的素質與軍事才能,狼的頑強不屈、堅忍不拔的性格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在儒家學說中,教人如羊,而殺狼、滅狼、恨狼,最終,漢民族像羊一樣,內心深處是無盡的怯懦。《狼圖騰》大膽地展示了人性與狼性、人與自然、狼道與狼魂,徹底地擊潰了鴻學巨儒中那些束縛人、踐踏人性的糟粕,充分顯示了作者的閱歷、膽識和勇氣。從書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狼的精神、本質、至高無上的`尊嚴和無人可比的智慧,也可以產生這樣一些疑問:我們究竟是龍的傳人還是狼的傳人?
草原狼圖騰是強悍的民族性格的象征,只有真正了解狼,了解狼圖騰,并把狼圖騰當做自己的崇拜,華夏民族才得以延續,才能蓬勃發展。
讀書筆記精選5
原來就一直聽說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人們對它的評價也褒貶不一,有的人說它是一本為人處事的最高原則,是人際功防的絕好指南,也有人說它是本極端利己,以小人原則處世的歪理邪說。我也是一向喜歡以小馬過河的精神去對待這些新事物,有一段又剛巧有空,就親自拜讀一下,果然覺得這水淹不死人,卻也沒得過腿,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在這里分享一下。
“臉要厚,心要黑”——是說人的心理承受力要強,不要怕被人對你的指責、議論,要講求個人利益,為自己著想,行事要惡。李宗吾赤裸裸的說出了這么多人不愿說的話,怎能不叫人大吃一驚,但是,細細一品,這話也不無道理。 首先,我想談的是“厚”,也就是面子問題。對人們而言,這面子可是個大問題,常言道“人活臉,樹活皮”,人們來來往往,有多少是因面子而至。但厚黑學指出,人的臉不應該太薄,不應該怕丟面子,正如“臉比城墻厚”,當下放下了面子,很多平時里會讓人不痛快的事,也就不再是什么事情了。
和珅就是一個臉皮很厚的人,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和皇帝在一起,哪有不挨罵不受氣的,許多人心里受不了這個氣,受不了窩火,或是心中惶恐不安,于是就隱退官場,告老還鄉,更有甚者,自殺身亡,了結一生。而和珅,離皇帝最近,站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上,卻得了個進退自如,游刃有余。這就是因為他臉皮厚的緣故,不論遇到挨罵還是辱沒他全然不受影響,該如何還是如何,最終得利的還是他。
生活中,我們怕丟面子而丟失了很多機會,會議上發言怕丟面子而丟失了受領導重視的機會;集體活動中怕唱歌跳舞丟面子而喪失了自我展現的機會;看上一個女孩,卻怕向她表白被拒絕而丟了面子,又喪失了追求真愛的機會。可見,在乎面子的我們因為面子真是失去了太多太多,“人活臉,樹活皮”,而我現在任務“樹不要皮必死無疑,人不要臉天下無敵”。這就是厚黑學的厚,厚如磐石,厚如城墻。只有做到不關心面子,方能放開束縛,施展拳腳。
接下來,我們談“黑”。黑,顧名思義,那就是心要黑。在傳統觀念中,黑心是一個貶義詞,為君子所不齒,可我們不得不承認,縱觀古今,凡能成大事者,皆為黑心之人。劉邦與項羽之爭就是如此,項羽力敵百人,驍勇善戰,無奈卻是一個君子,心存婦人之仁,曾有多少次他輕易就可以取劉邦的性命,但他卻以仁自居,最終落得個兵敗身亡的下場。而劉邦,一個普通人,從目不識丁的小亭長,成長為大漢帝國的開創人,憑的就是他的厚臉皮與黑心,他多次屈居人下,點頭哈腰,但一旦得勢,必將對手置于死地,哪怕是對手曾有恩與他,這確實是小人做派,但他卻是最終贏家。
心不黑,就容易吃虧,吃了虧,又好面子不愿去為自己討回公道。我前兩天就經歷了這么個事,一天早上,我去食堂買了個面包,在自習室一邊看書一邊吃,
結果都快吃完了才發現那是個發了霉的面包,里面一堆一堆的黑色霉菌,看著都想吐,我完全可以去找商家理論,索要賠償,但苦于面子問題,就選擇自己吃個啞巴虧。在厚黑學看來,商家可以黑,而且應該黑,因為商家經商猶如學生學習和戰士戰斗一樣,是自己的職責,但這種黑,不能以損害他人的'健康為前提。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幾個有良知的黑心商人呢。所以,我們只能用以毒攻毒、以黑治黑來保護自身的權益。
厚與黑,就好比一支矛和一個盾,盾就是厚如城墻的臉皮,而矛就是黑如木炭的心。“古之成大事者,皆出于厚黑”。總的來說,厚黑學說白了,就是不做老實人。
在當今這個社會,“老實”已經成為了一個貶義詞,因為目前,老實人已經處于了一種被動挨打、任人宰割的處境,人們也自然而然的將自己身邊的老實人作為了應當犧牲自我利益而滿足他人的角色。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我們追求老實,追求了以君子之作來要求自己,我們相信天道,相信只要遵循原則就可以得到自己應得到的待遇,只要不違反規則,就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贊賞。這是我們傳統的評價體系,也是一個被認為人人都應當做到的。但在當今的社會環境,似乎并不再講求這樣的價值觀。做事情要堅持,而不去在乎自己是不是厚臉皮,做事情要果斷,而不去在乎自己是不是黑心肝,唯有臉厚與心黑的人才能在這樣的一個沒有誠信、不講原則的社會中生存的更好,這樣做真的有一定的正確性,而且絕對對成功是有幫助的。因此而想,是不是一切事情都要追求其根本,也就是所謂的不去在乎“善”與“惡”,心中只去看“成”與“敗”?所以,善與惡是由人類發展而來,并非根本。設想一下,一個至善至仁的人,他會是什么樣子?他是否會像一個美到不行了的一顆琉璃球,反而就極容易破碎?你越善良,反而別人就越容易去對付你。善,只是人們心中幻想出來的一種高尚,是美德。因此而得出的結論,我們千萬不要去一味的、盡全力的去追求其善,也不是要大家去盡量不善,一切都講究一個“度”,適度就好。只有懂得適當的“不善”的人,才是更成功的人。
我相信,每一位社會成員都會希望他可以生活在一個理想的大同社會,一個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社會中。但很顯然,今天我們距離心中的理想社會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所以,面對沒有原則的社會,我們就必須以‘厚黑’為原則,也許他是小人之學,也許他是為君子所不齒,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當今社會,《厚黑學》是一本不會誤人的處世經典與交際哲學。
自古出書者,不計其數,能稱精華的,屈指可數。然李宗吾出書于民國,卻能在中國文化中有輝煌一筆,必有過人之處,后簡單翻閱,發現他之所以敢自稱厚黑教主,的確文采與思維超越常人,外加舊時讀書人內在的一種狂傲,民國時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了如此一位文壇奇葩,以圣賢自居,評論天下。
厚黑學以三國英雄、楚漢名將為主論敘臉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為總結,強調黑與厚的不同概念。
李宗吳對人性的理解,以惡為先,所以論人,先看到惡的一面,然后放棄人性善的一面,講自古英雄都是用仁義道德的外表,來體現“人之初,性本惡”的個人觀點。所謂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處,歷來英雄,先不論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來源個人魄力,周圍人因個人人格,舍命相護,助成就大業,如只知道厚黑之術,何來民心所向?如果人們每天只知道修習厚黑,增長世智辯聰,勾心斗角,拋棄生命本來,人格分裂之人,只會越來越多。亂世之中,單憑仁義道德,的確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許生存不成問題,但內心惡越來越重,沒有善念洗滌內心,不足以成其霸業。秦始皇用秦朝幾代努力的基礎,以個人才能統一六國,暴政之下,數年后,天下大亂。
厚黑學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種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墻,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書中所看,李宗吾僅僅看到第二種境界,對第三種境界,只靠普通善惡無法詮釋,所以避而不談。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獲得禪宗衣缽,而此詩中字字指向“無”字,厚黑學第三種境界以“無形無色”為總結,也指向“無”字,所以個人認為,參悟佛法與理解厚黑學,先從“無”字入手。道德經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就指出,天地與圣人之心永遠相同,天地滋養萬物,不求回報,萬物踐踏、侮罵天地,天地也沒有報復眾生,圣人也是如此,用無我無私之心對待百姓。如果以道德經此觀點來看厚黑學,那么第三種境界中的“厚而無形,黑而無色”從基本立足點就出現差別,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經超越常人對厚與不厚,黑與不黑的理解,到達與天地同在的深層價值觀念,只是作者還沒領悟其中境界。如果用這種無我無私之心反觀過來,書中所論王明陽的“致良知”與“厚黑學”,一善一惡,都屬一家之言,分開人性,強行對立。
厚黑學之所以能立足與世,經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兩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種境界“厚如城墻,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馬見到效益,但不能長遠。比一般人聰明一點的人,要的是長遠利益,不在意當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達最終目的,且久遠。如企業生存,不講誠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長久,最多可得溫飽,講誠信者,有時寧愿虧錢,打造品牌,謀求長遠利益。
總體來講,李宗吾對人性的理解與概括能力,打破兩千多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矛頭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膽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觀點解讀人性,其學說所造成的社會沖擊,足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評為精華。
讀書筆記精選6
作者在文章里嘆息:嘆時光為何流逝的如此之快,嘆時光為何稍縱即逝,嘆時光去的太匆匆了。但是時間是不會因一個人的嘆息停下他匆匆地腳步,更不會因為一個已年邁的老人對年輕時碌碌無為的悔恨而倒退。他是公平的,不會因你悔恨當初不惜時的一句話讓你重拾青春,不會因你一事無成的無奈讓你重來一次,也不會在你認為自己碌碌無為、少壯不努力時讓時光倒流;他是公平的,分給所有人的時間幾乎一樣,只會根據你珍惜時間的程度來增加你生命里的色彩。若你珍惜時間,今日事今日畢,甚至把明天的`事也放到今天來做,你這一生一定不會“匆匆”,除非你自甘平庸。
朱自清覺察到時間去得匆匆,所以他在文章第4段最后的反問里告誡我們:不能白白地活在世上,虛度年華。這句也是朱自清力求上進,不甘平庸的內心表白。結尾的一句和文章的開頭相互照應,突出表現了作者對時光匆匆的感慨。
花謝可再開,草枯可再青,人老不可再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時間,奮發向上,只有這樣回眸往事才會無愧于心,只有這樣年老時會更自在,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成長的道路上取得一次又一次成功。美麗的鳥兒珍惜羽毛,聰明的人珍惜時間。對于珍惜時間的人來說,一個今天=兩個明天,而對于浪費時間的人來說,兩個明天=0。
我覺得現在應該寧搶今日一秒,不等明日一分。同學們,我們要記住:黃金難買年少時,所以從現在起珍惜時間,做一個惜時奮進的人吧!
讀書筆記精選7
暑假,總比平時多了一點空閑,想讀一讀書柜中平時無暇顧及的書,一本《史記》映入眼簾,那是爸爸以前帶回來的。
赤足踩在歷史松軟的沙灘上,俯身拾起一個散發著智慧光芒的五顏六色的貝殼,細細的把玩,心中一片感慨。歷史是一座巨大的寶藏,智慧之人善于從中挖掘經驗和長處,以便借鑒和學習。歷史是一為和愛又不是為威嚴的老人,他的口袋里裝著無數無價的珍寶,那是智慧和思想的產物,了得到這些珍寶就必須翻開歷史的長卷孜孜不倦的學習學習。
這本《史記》是 已經譯成白話文的。原著是司馬遷,對于歷史,我興趣不濃,對于此書,我卻一改往日,興致勃勃地翻閱起來。
雖然是譯文,但里面的歷史人物錯綜復雜故事繁多,古典成語還是讓我讀起來頗費勁的,但越讀你就越感到,《史記》是一部巨大的歷史畫卷,在這部畫卷中,看到了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文明史。
《史記》是一部歷史詞典,從中我知道了中華民族的創建者——黃帝,他使中國從野蠻的.時代進入了文明時代,黃帝是中華民族的文明始祖,然后才出現了“堯”“舜”“禹”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回的動人故事。在這部畫卷上我了解了從商國到春秋戰,直到秦始皇統一了全國,漫長的歷史,每個細節,司馬遷竟寫的如此詳細,真讓我最佩服。我不國禁對司馬遷肅然起敬,這么一部巨作,沒有一點文動底,沒有對祖國歷史的負責精神,是不可能寫出這一部千秋不朽的巨著的。
《史記》是一部歷史詞典,我從這本書里獲取了很多名人故事和成語古典。從“完璧歸趙”“負荊請罪”讓我了解了藺相如的歷史故事。讀了此書我還知道了“一鳴驚人”“指鹿為馬”“管鮑之交”“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些成語的來源,《史記》也更詳細的記載了孔子的一生以及他在中國歷史上對中國文化所起的作用。
《史記》是一部歷史詞典,在這部巨作中我知道了中華民族音樂的起源,也知道了音樂能與天地相和,音樂能與國家安定想和,音樂能展示一個民族的文明史,這時我聯想到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張藝謀導演的一場氣勢恢宏的音樂盛典,中國音樂能讓人驚嘆,XX名演員為奧運而歌,讓世界矚目,音樂的魅力之大,打響之歌,讓世人明白這悠久的文明歷史。
《史 記》是一部歷史詞典。里面的內容太豐富,讀一讀只能了解它的大意對于我來說,以后要讀上幾遍或幾十遍,才能真正了解它才能真正了解中華民族古老悠久的歷
史,而讀了后記,更是對作者司馬遷的佩服,司馬遷身陷監獄,還在研究歷史,出獄后繼續編寫史記,直到五十歲,才基本編成,可見他的敬業精神。
《史 記》的前言中是這樣評價《史記》的,“《史記》有史鑒的明智,詩歌的穎慧,數學的精神,博物的深沉,倫理的莊重,邏輯與修辭的善變”。做為一個初中生的
我,平時喜歡讀小說,欣賞散文,但自從初讀了《史記》,讓我又一次感受,我們讀一些古書,了解自己祖國的歷史,那也是受益匪淺啊
讀書筆記精選8
我推薦《背影》這個故事,它主要講了爸爸送孩子去上學,爸爸很忙所以派一個茶館的人去送我,可是爸爸還是很擔心所以只能他自己去,我三四遍的勸他不用去,可他偏要去,他送我到站后,他說:“我去那邊買點水果,你就在此地不要走”,說完后他就去買水果了,買水果要翻過欄桿,因為爸爸很胖所以要費很大的力氣才能翻過欄桿,爸爸一手抓住欄桿,踩到欄桿上他使勁翻,看的出來他是已經用盡了身的力氣,最后終于爬了去,我看到了感動的流出了眼淚,可我趕緊把眼淚擦干凈,這是因為怕他看到,也是怕別人看到。爸爸回來的時候把水果放在欄桿的另一邊,自己再爬過去,把水果放在車上,說:“你到北京一定要給我寄信”我說:“好的”,爸爸走后我在車上看到了他的背影。到了北京,過了幾天爸爸寄來了一封信,信是這樣說的.:我身體平安,膀子疼痛厲害,舉筆提筆不便,大約離去之期不遠,我看了這封信又再次流淚,這時我有看到了他的背影。
我覺的爸爸爬欄桿很努力,我覺得兒子很尊敬長輩,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要愛父母,也要尊敬父母。
讀書筆記精選9
作者把格列佛等各個主角描述得很生動,抓住了每個人的心理,動作,神態。小說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搞笑的想象,與夸張的說法描述了格列佛身邊的個個故事。整個小說用科幻的.,搞笑的故事諷刺了人類丑陋的心靈,寫了戰爭等故事。
《格列佛游記》運用故事反映出了整個人類世界!
讀書筆記精選10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當你輕輕打開《城南舊事》的扉頁時,你會看到這樣一段話,這就是《城南舊事》的序言。這段話里飽含了濃濃的思鄉與懷念,淡淡的傷感與憂愁。同時,也記錄了作者林海音女士那一波三折的童年。正如作者所說:她不喜歡離別,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是那與秀珍和妞兒馬車旁離別是英子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孩子世界里慢慢進入大孩子的世界中,是那與蘭姨娘的離別讓英子又一下子成長了不少,是那在剛拿到紅絲帶系著的紙箱的英子飛快地向家里奔去,卻得到父親的噩耗時。讓英子一下從喜悅中跳到了痛苦中,讓她即將崩潰。這種給人以致命打擊的消息,卻很快被英子接受了。經過這幾次離別后英子已經變得鎮靜、沉穩,成為了一名小大人和家中的“頂梁柱”。
《城南舊事》之所以吸引我的眼球還有一個點。那就是珍貴的`情。
友情、父愛、母愛……只要你認真地用心靈感受就能體會到無數種情。友情,英子和秀珍妞兒結為好朋友,他們整天形影不離、朝夕相處,就像一對親姐妹一樣,親密無間,友情就是這么簡單。在班級中和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也認識了一些朋友。可我們之間總有一些小矛盾,每次都不歡而散。回過頭來想想,難道我們之間就不能這樣么?能。大家總會這樣回答,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母愛和父愛,在英子生病時是誰不眠不休的照顧她,喂她喝藥,日夜牽掛,是她的母親。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可見母愛的力量是多么的偉大。母親的愛,如同一片天,我們是其中小鳥任意飛翔;母親的愛,仿佛是一片海,我們海中的游魚來回穿梭;,母親的愛,就像一片廣袤無垠的草原,我們是其中的野鹿自由奔跑。其實,我們也擁有著以為這樣的好母親,只是我們不易發覺而已。父愛,作者曾用小時父親打她的一例事來體現她的父親那種可敬可親的品質,也是一位“嚴”在其外,“愛”在其中的好父親,一位值得欽佩和贊美的好父親,好母親,但是只有一個,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童年的離別與愛,使英子終生難忘,也讓我刻骨銘心。于是,她唱了五年的驪歌,終于輪到別人唱:“長亭外,古道邊……”
讀書筆記精選11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是大文豪魯迅先生寫的《朝花夕拾》,其中有一篇《父親的病》,講的是文章主人公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等種種丑惡表現,從而揭示了這些人勒索百姓錢財,巫醫不分,故弄玄虛,草菅人命的實質。
我讀了文章后和作者的感受一樣,可謂天下烏鴉一般黑,作者之前舉了一醫生“治死人”的“前科”,說他平日出診費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出診,因為他那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了,便非一百元不去,病人家屬只能依他。待去時,卻只是草草地一看,說道:“不要緊的'。”開一張方子,拿了一百元就走。第二天又請他去出診,其實病人已死,可又開了藥方,花了兩百英洋,哎,真可謂是人吃人啊!在文章主人公請他出診時,他胡亂開出條件,還要病人家去找藥引,使主人公忙得不可開交,最后,沒治好病,反而把“皮球”踢給了另一個更黑心的醫生,叫何廉陳,他的診費更高,藥引更離奇,可最后主人公的父親還是死了。雖然文中作者只字未提自己的巫醫的評價,可卻處處體現著黑暗社會中巫醫丑惡行徑:故弄玄虛,草菅人命,向百姓勒索錢財。
說到醫生向百姓勒索錢財,我想起了我們班主任老師去杭州看皮膚病的事,她為了看專家門診,早上很早就去排隊,排了幾個小時才排到,又花了高價掛號,而那個醫生也只是草草地看一下了事,開了一方,用藥后一點效果也沒有,后來又去了幾次,如同第一次一樣,只是加了點藥而已,問診時醫生還抱怨說這點小病還來復診,要是我就要求退錢了,李老師有點仁慈沒介意。他們這樣賺的錢是黑心錢,人家總說做醫生要醫德為上,我看他們的心中只有錢,還是什么專家門診呢!
讀了《父親的病》一文,我深深地感慨:無論身為什么職務,哪怕是乞丐,都要有道德,醫生要有醫德、警察要有警風……一個有道德的人無論他有多困難人們也會信他、幫助他,如果他沒道德,死了人家也會說他活該。所以有道德是最重要的做人準則,就如古人所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讀書筆記精選12
讀了不少書,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是歌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悲劇。其悲劇意義不在于從書齋到愛情再到政治和事業的復雜情節,而在于人作為一個無從選擇的生靈,被上帝和魔鬼所控制的近乎宿命式的悲涼。人只是個傀儡而已,繩索一會兒交給上帝,一會兒交給魔鬼。到底控制我們的是上帝還是魔鬼,又有什么實在意義呢?對于一只螞蟻來說,死在大象腳下還是人腳下,有什么分別呢?人理應相信并尊重真理,但是如果真理是像石頭一樣握在誰的'手中,那么它就不再是可敬的;倘若上帝以慈悲的名義占有我們的靈魂,那么我們應該向這位頂禮膜拜并接受它施舍的羽翼飛升天堂,還是牽著魔鬼的手義無返顧地下地獄呢?我想,這也是《浮士德》留給我們的并不難回答的問題。
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是每個人心中的向往,《浮士德》也至始至終貫穿并隱約流露這個主題。浮士德與魔鬼簽訂契約,在皇宮荒唐地享樂無一不體現著他的追求。就在浮士德即將長逝的時候,還預言著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呼喊著:“你真美啊,請停留一下:“浮士德也在預言中得到了滿足。依據契約,浮士德被光明圣母帶上了天堂,好像一位為殺戮而生的將軍被送進了養老院——全世界都為之興奮,而他自己卻活得像個小丑。
每個人都向往自由,渴望幸福,但到達的方式不同。但我們應該堅信只有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爭取到的才是最長久也是最彌足珍貴的,其他任何方式所帶來的結果注定是一場悲劇。我想《浮士德》之所以成為傳世不朽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吧。
讀書筆記精選13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常看到一些小女生攜帶著《簡愛》這部小說穿梭在菁菁校園,正值花季的她們懂得如何用經典書籍來武裝自己。那時的我浮躁不安,閱歷上的不足加上認識上的膚淺,對一些事物總帶著偏見。一次偶然的機會,從一位女同學手里 接過這本書隨手一翻,便以為所謂世界名著不過如此。
時光飛逝,終于在近二十年后與《簡愛》結緣,這得益于奧斯汀書友會;若沒有參加書友會,可能我還不會主動去閱讀這部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經典名著。每當夜深人靜時,躺在沙發上靜靜地閱讀《簡愛》,把整天的憂愁煩惱統統拋掉,獨自享受那種寧靜的感覺真好。
《簡 愛》這部現實主義小說準確來說是“女性經典小說”帶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作者以第一人稱的自傳式體裁塑造了一個灰姑娘式的愛情故事;女主角簡愛雖然外表 平平,個子瘦小,且出身貧寒,但她有著獨立自強、勇敢正直并為爭取平等而奮斗的堅強性格,尤其是與男主角羅切斯特之間的愛情完全超越了門第、年齡和傳統觀念的束縛,升華到思想和精神上完整契合,以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來說,這超越世俗偏見的真摯情感不能不讓人敬佩不已。
初讀完之后沒有太深的感受,一些零散的心得并沒有促使我有寫一篇讀后感的沖動。在聽完 書友們的閱讀分享后,我的思維又受到了相應的啟發。這本書除了女主角簡,給我印象最深是另外三個對女主角成長路上影響很大的人。簡愛身上體現出的諸多優點想必讀者特別是女性讀者都有一定的共鳴,在此無須再一一贅述。
作為女主角兒時唯一的好友海倫,這個可愛的小女生逝去著實讓人心疼不已;她對人事物的看法不僅有著異常超齡的成熟,而且說出的每一句都那么深刻、發人深省;(富有道理),一顆包容的心和堅定的信仰使她面對死亡無所畏懼。“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費在懷恨和記仇上......復仇永遠不會使我擔心,墮落永遠不會讓我過分深惡痛絕,不公平也永遠不會叫我過分心灰意懶.我平靜地活著,期待著末日。”這位名叫海倫的小女生,或許就是上天派來的天使。雖然她短暫的生命如流星般匆匆劃過,但她的坦然和從容讓人無不為之震撼。“既然生命很快就會過去,死亡又確實是通向幸福和榮耀之門,我們又何必被苦惱壓得灰心喪氣呢?”
讀書筆記精選14
按照本書的讀書的筆記,分三章進行整理,即第一章為外向客體系統,第二章為內向主體系統,第三章為橫向連帶系統,所以對于讀書筆記序言的寫作是綜合了《美學引論》中的兩篇序言和第一章緒論的內容,這樣可以便于以下三章能以清晰的條理出現在讀者朋友面前。
其實每次當我開始對一本新書進行學習的時候,總是首先學習這本書的提綱也就是“骨架”,因為了解的書的“骨架”,也就了解了這本書所要陳述的主要內容,之后就是熱衷于對序言的學習,因為序言總是能表達出作者的寫作初衷、構建著作的歷史發生以及著作在當代學術界的創新之處。關于由遼寧大學出版社于XX年7月再版這本《美學引論》,是由楊恩寰先生主編的,其書寫序言的任務自然由楊恩寰先生擔任。因為本書是對1992年《美學引論》的修訂版,所以本書出現了1992年9月和XX年4月兩篇序言。在前篇序言的書寫中,楊恩寰先生說明了《美學引論》這本書是美學在“當代語境”建設中自覺的產物,主要闡述了兩個問題,即美學研究對象的歷史發生根基和本書的理論框架。
對于美學研究對象的歷史發生根基,楊恩寰先生認為“美學研究的對象就是那廣泛存在的審美現象或審美實事。審美現象是一種歷史現象,一種文化現象,因此美學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作為理論和方法論基礎。……審美現象是社會歷史現象,人類社會實踐是一切歷史現象其中包括審美現象的最深刻的基礎,……作為歷史現象的`審美現象也只有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人化自然說才能得到科學地解釋和說明。……只有以歷史唯物主義的實踐論為基礎把認識論同價值論結合起來,才能徹底揭示審美現象的歷史根源和本質。”[2頁]一切不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作為理論和方法論基礎的美學體系,針對談美學體系的“科學”研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偏差甚至背離的現象,如黑格爾的美學體系以唯心主義為根基,對美學問題的闡述多數都是“偽科學”的,是站不住腳的,所以導致了黑格爾美學體系最終解體。對于本書構建的理論框架,我本人也認為是當代美學的理論框架的構建過程當中是一種最著實有效的理論體系,既能突出重點又能兼顧其它,即“以審美現象(經驗的審美對象與對象的審美經驗)為起點”[2頁],首先向客體和主體兩個方向延伸,外向客體方向的延伸,論及審美對象、審美屬性、審美存在和美本體四個方面;內向主體方向延伸,論及審美經驗、審美機制、審美個性、審美欣賞、審美批評、審美創造、審美形態和審美教育八個方面。之后進行縱橫連帶的研究,橫向連帶涉及審美文化的研究,縱向連帶涉及審美起源的研究。可見這是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縱橫交錯的立體的美學體系。所以,針對本書的讀書筆記也主要從三個章節進行梳理,即客體系統,主體系統和連帶系統。
在后一篇序言中,楊恩寰先生針對當今美學界容易出現理解偏差的一些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在這里無需進行整理,然而我對其中的一個問題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就是審美領域層次劃分的問題。這篇序言中指出“審美經驗層次分解為感官觀照、心意領悟、超越暢神以及相應的情感體驗三層次,……審美經驗被劃分并表述為觀照性愉快、領悟性愉快、暢神性愉快三個層次或環節;審美對象被劃分并表述為表象層、情致層、意味層三個層次;審美客體被劃分并表述為感性形式層、形象圖示層、意味潛在層三個層次”,這讓我想起了李澤厚先生在談藝術產品的歷史積淀問題時也談到了三個層次,即與原始積淀相對應的形式層、藝術積淀相對應的形象層和生活積淀相對性的意味層,在有人民出版社XX年5月出版的《藝術學》中楊恩寰、梅寶樹兩位先生認為藝術產品也有三個層次,即感相層、意象層、意蘊層,在藝術欣賞的層次劃分上兩位先生認為應當分為“感官觀照、心意領悟、神志徹悟”,莊子也曾說過“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耳聽之以氣”,宗白華提出“直觀感像層、活躍生命層、最高靈境層”,李澤厚對于藝術欣賞階段提出“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也有學者提出“應目、會心、暢神”的提法等等,縱觀這些“三個層次”可以發現第一個層次基本上都與感官、表象、感性、感相、耳目等提法分不開,可以推論出基本上是在說明對表象的感官觀照的耳目之樂而已,這是一個比較低一級的層次;第二個層次基本上都與領悟、情致、意象、心等概念分不開,可以推論出這是一個基本上有情感觸發心意領悟之樂的階段,第二階段是中間層次是超越耳目之樂的最重要的一個階段;第三個階段基本都與暢神、神志、意味、意蘊、徹悟、氣等概念有關,可以推論出這最高一級是可以被稱為哲學的層面,是關乎人的宇宙感、滄桑感、歷史感、生命感的最高一級的人生哲學問題,是對人生、對宇宙、對生命、對歷史大徹大悟的神志暢游之樂,如果主體心意機能上升到這一階段就可以與天地同在與……,如果藝術作品上升到這個層面就可以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成為不朽的傳世珍品。當然對于審美(或藝術)對象(或產品)以及審美(或藝術)欣賞由于參與出發點不同、心意參與機能、審視的客體等等各方面的不同,所以不能簡單的進行這樣羅列式的比較,然而這樣簡單羅列式的比較只是針對三個層次的關系而言,基本上可以證明三個層級之間輕重緩急的關系問題。
讀書筆記精選15
今天,我自己在家收拾完屋子之后,看了一本書。名字叫《駱駝祥子》,這本書十一舊中國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人力車夫祥子由人墮落為“獸”的悲慘遭遇,表達了作者對掙扎在社會上最底層勞動者苦難命運的關懷和同情,同時也歌頌了祥子勤勞、樸實、善良、向上的.優良品質。
所以我把讀書的心得和內容還有體會記錄下來,看完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明天會怎樣?我不得而知。而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好今天。
【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網絡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12-16
讀書筆記06-19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讀書筆記07-06
行政法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12-16
讀書筆記04-29
讀書筆記05-01
《草原》讀書筆記02-28
目送的讀書筆記03-14
挫折讀書筆記01-30
邊城讀書筆記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