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通用10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1
這是一部小說,一部優美的小說,一部描述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生存現狀及百年滄桑的令人落淚的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
著名女作家遲子建,以一位年屆九旬的鄂溫克民族最后一位酋長女人的自述,向我們娓娓道來這個民族的故事。似一壁飽得天地之靈氣、令人驚嘆卻難得其解的神奇巖畫;又似一卷時而安恬、時而激越,向世人訴說人生摯愛與心靈悲苦的民族史詩。
這部小說分為四個章節,也就是四個時間: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酋長女人和她的孫子安草兒作為這個民族僅剩的留在山上的人,在一天里,白天到晚上,酋長女人開始回憶她的一生,從出生開始,到現在,家鄉僅剩兩個人了。在文章的最后一章講到了一天的故事說完后,酋長女人和安草兒準備睡覺時,木庫蓮帶著幾只馴鹿回來了,那幾只馴鹿就像那皎白的'月亮,仿佛帶來了美好的消息和希望。
小說語言精妙,人物眾多,但性格迥異。作者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群鮮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他們有大愛、有大痛;他們愛著這個民族里的其他人,也努力去保護使這個弱小的民族不要消失;有在神靈面前的虔誠,有在族人面前的關愛和不虛偽,也有在命運前的殊死抗爭。經過歲月的瘢痕,由一個嬰兒長成了最后一個酋長女人,年屆九旬,這里面愛與恨的故事,有著獨特民風的生死傳奇,顯示出了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歲月過往,給記憶留下了瘢痕,改變了人物,改變了生活,唯獨不變的是這個民族頑強,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們看老了。”留下的只是歲月的累累瘢痕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2
去年暑假的時候,媽媽買了一本叫做《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書,這本書是茅盾文學獎的獲獎作品,她看了以后給我說這本書的內容很好,但是書很厚,我起初并沒什么興趣,不經意地隨便讀了兩頁,竟然就愛不釋手了,連著幾天一口氣把它讀完。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氏族的鄂溫克人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以及圍繞著他們發生的感人故事。以前我從來不了解鄂溫克人,這本書為我詳細地描畫出了另外一個世界。
首先,鄂溫克人穿的衣服比起我們來要精致許多,他們的衣服是用狍皮、鹿皮和熊皮制成,其中最美最漂亮的一件是尼都薩滿送給“我”母親達瑪拉的那件羽毛裙子。這條裙子的上擺緊,下擺長,用鹿皮制成,腰間鑲滿了綠色和藍色的絲線,中間裝飾著野山雞尾巴上閃亮的藍羽毛,羽毛下繡著一條銀河,銀河上是湛藍的天空,羽毛裙子的下擺上還繡有綠色花紋,母親穿起來,是那么的美麗和自在,哦,她真有氣質。
鄂溫克人吃的食物也很講究,他們一定要吃肉干和打回來的動物的鮮肉。杰芙琳娜在柳莎的婚禮上就大展了她的好手藝。她把狍子肉剁碎,和老桑芹、山蔥一起灌進腸衣里,放到鍋里煮個三五分鐘制成香腸。香腸切成片,味道真是鮮美。此外,她還煮了幾只鴨子,加入野韭菜一起煮,鴨子吃起來肥而不膩;再配上可口的清蒸狍頭、美味的馴鹿奶酪,喝著清單香甜的.百合粥,哦,真是太美味了。
說到房子,鄂溫克人住的“烏力楞”更是讓我向往。這些“烏力楞”是用樺樹皮支起四根大柱子,再用樺樹枝固定好作為架子,架子上面再披上一層狍皮、熊皮及鹿皮保暖。懷孕的女子住的“亞塔珠”就是產房,它是用粗壯的松樹搭起來的大三角,上面披上厚厚的一層熊皮。住在“烏力楞”里,每到傍晚時分,就可以看到閃耀的星空,耳邊聽著細微的風聲,還能夠看到皎潔的明月。哦,真是讓人神往。
鄂溫克人搬遷時不是徒步而走,森林里也沒有汽車、馬車,你可能會問:那他們怎么遷移呢?原來他們都騎著自己的馴鹿。這些馴鹿長著毛茸茸的鹿角,水靈靈的大眼睛,厚厚的一身絨毛。他們是鄂溫克人的好伙伴,是潔白與純凈的化身,充滿了靈性。
我多么向往鄂溫克人的生活呀,然而隨著原始森林的大面積砍伐,鄂溫克人不得不放棄游牧生活被迫住進看不到星空、聽不著風聲、看不見月亮的房子里。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他們就再也無法忍受所謂的現代生活了!最終,鄂溫克人為了自己,也為了馴鹿們,再次重新上路,去遠方尋找新的森林。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3
《額爾古納河右岸》記述了一個長達百年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由一個九十歲的女人自述的,故事描寫了我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當中的一支的百年滄桑:中俄邊界、與馴鹿相依為生、風葬、鹿鈴、白樺樹、獸皮、薩滿的跳神,這個故事與其說是一個故事,不如說是百年的歷史。
百年里,這個部落歷經無數風風雨雨:天災、瘟疫、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文革……
他們是頑強的,他們沒有敗給災禍,最后卻敗給了某種要求轉化文明的力量。最終,他們放棄了游牧,選擇了定居,還在堅持原有的生活方式的僅剩兩人:安草兒和“我”,幾經風雨的頑強民族終于衰落得不堪入目。
他們的住處叫“希楞柱”,既簡便又浪漫,頂端留有的一個排放煙氣的小孔里可以看到星星。這是多么美妙的住處啊!每晚都有星星陪伴入夢,豈不比那些密不透風的磚瓦房強上萬倍!這種浪漫,也許我們永遠也體驗不到,因為我們有“先進”的文明,但我們沒有那顆純真的心。
他們很勇敢,男人們從集訓營回來,顧不上洗去滿身疲憊,就去尋找在白災中走失的馴鹿,他們沒有畏懼嚴寒,然而寒冷還是帶走了女人的第一任丈夫——健壯的拉吉達的生命。雖然他們并不是每一個都那樣勇敢,但每一個都一定很勤勞,他們各司其職,把整個部落打理得井井有條。
他們信奉嘜魯神和薩滿。薩滿輕盈的舞步帶走了疾病,災禍,但也仿佛遵循自然的某種交換定律:薩滿每救起一個生命,就要失去另一個生命,這個生命有時是陪伴人們的馴鹿,有時是薩滿身邊最親密的人。黑夜來臨,薩滿披掛神衣神帽,敲起神鼓,跳起輕盈的舞,他們用自己的神力保佑自己氏族的人們和馴鹿。
遲子建的這本《額爾古納河右岸》打動人心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書中人們純凈如云彩的對愛情的理解。不需要太多束縛,不需要過多言語的渲染,甚至不需要猶豫。當年有兩個人追求女主人公的母親,而當問道她喜歡誰時,她卻在一笑間回答說都喜歡,沒什么可糾結的。
在作品里,生命的消逝就是轉瞬間的事,林克被閃電奪走生命,拉吉達死于嚴寒,瓦羅加在與熊搏斗中死去……不斷有人誕生,不斷有人死亡,重復著喜悅與悲傷,如喝水吃飯般簡單的死亡讓你恐懼,然而當你看到那些很小就死了的.孩子或者馴鹿仔,被裝在白口袋里,扔在向陽的山坡上,痛楚就會轉化成溫暖,你心中又升起了希望。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一樣東西——“靠老寶”。這東西是個容器,它里面會裝著肉干,水之類的有時可以救命的東西。它可以用來幫助迷山的人們,即使不是同一個部落的人,他們也不會去追究誰動了里面的東西。他們所需防范的只有黑熊,這種不帶任何功利性的贈與在今天極為罕見。
讀完《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我有這很深的感觸。這并不是一部史詩巨著,但書的字里行間卻無處不透露著真摯的情感,書中語言也并不華麗,質樸簡潔,可依舊能打動人心,一本書勾勒出一個民族的百年興衰,一直到最后只剩下兩個人。這部書里,我們體會了死亡與新生,但這個部落也許再也不會有了新生。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4
合上書,眼前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坐在額爾古納河畔,述說著一支鄂溫克氏族百年來的歷史。這是一個神奇的民族,他們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馴鹿為舟,以打獵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處,在于他們引起了我對生與死,神與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個輪回。“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正是有了這輪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溫克人生于自然,長于自然,他們的命運似乎也參與到了這自然的輪回當中。
作者寫了一支氏族近百年來的歷史,這其中最不乏生命的來與去。主人公經歷了父母、親人、愛人、兒女的離去,對生死也許看得淡了些。就連我這樣的閱讀者,剛開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親,或那個與狼搏斗的老達西死的慘烈,心中還有些痛惜,后來漸漸看到主人公的兒女也離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瀾。鄂溫克人喜歡風葬,好像這樣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繼續過鄂溫克人的生活。
鄂溫克人信仰薩滿教。書中主要出現了兩位薩滿,他們有同樣神奇的功力。比如神奇的預知能力,每當氏族中有人去世,薩滿總是第一個知道的。還有最著名的祭祀跳神。當氏族中或別的氏族有一些棘手的疾病,就會請薩滿去跳神。薩滿穿上神衣舞蹈,打起神鼓唱起歌,疾病就會離那個人而去。但是神總要帶走一條生命,一條生命留下了,另一條生命就要替他走。尼都薩滿為列娜跳神時,代她走的是一只馴鹿仔。妮浩就沒這么幸運了,每當她跳神救回一條命時,就要失去自己的一個孩子。用自己的親骨肉換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對于一個母親來說是多么痛苦啊,但是妮浩每次都選擇去跳神。薩滿就像是人與神之間的使者,也許在他們眼中,眾生皆是平等的,都是需要拯救的。
鄂溫克人崇敬火神,無論去哪里都帶著火種。他們不能往火中吐痰,灑水,不能往里面扔不干凈的東西。當鄂溫克人打到熊或堪達罕的時候,薩滿就要祭瑪魯神。還有“白那查”山神,獵人行獵時看見刻有山神的樹,就要給他敬奉煙和酒,還要摘槍卸彈,下跪磕頭祈求山神保佑。從山神旁邊經過,不能大吵大嚷。鄂溫克人崇敬各種各樣的神,但這些神歸根結底是來源于自然,這是對生命的敬畏。正是這信仰才讓鄂溫克人形成了自己的風俗文化。
命運,在書中是讓人捉摸不透的`。比如達西死后,瑪利亞就懷孕了,或者妮浩給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結果他們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樣脆弱,而且死亡也與相同的植物有關,又或是主人公的愛情,始于熊,終于熊……讀著讀著,會覺得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該走的路,就離開了。一個人的故事結束時,總會想如果他的命運不是這樣,故事又該如何發展。但命運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該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償一命,這些情節在現代人看來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總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還有許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著人們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發現,也不被打擾,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這世世代代生活在額爾古納河畔的鄂溫克人,奔騰的河水帶走了時間,沖刷了歷史的印記,帶不走的,是堅守。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5
這是一本壯美的鄂溫克族史詩,以一個年近九十的老人的口吻,講述了她所在烏力楞(部落)上下四代人的故事變遷,充滿神話色彩的薩滿,傳承不滅的鄂溫克風俗,以及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草木神靈,編織成了這部蕩氣回腸的小說。
BBC拍攝的《wild china》(又譯作錦繡中華),共六集,其中第四集就有鄂溫克族人的生活場景,那是僅有的幾位仍然生活在山上,放牧馴鹿為生的族人,其中有一位老人,仿佛就是書中的“我”。遲子建為了這本小說,進山兩個月采訪山上的牧民,作下了幾萬字的筆記,所以小說讀起來才那么真實,就像真的有以為酋長的女人,在跟你講述他們烏力楞的故事。
那天聽遲子建的講座,她有說到,神話和民族傳說是她的寫作源泉,書中的故事很多并不是瞎編的`,比如薩滿的跳神,她救一個人,就要死去一個自己的孩子。整本書中充斥著死亡,也許生老病死是天地規律不可扭轉,但是小說中描述的死亡,卻總是一次次讓人顫動。面對親人的離去,“我”卻表現得出奇平靜,作為被神靈庇佑的鄂溫克族人,死亡,不過是去了另一個世界吧。
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一天的時間,“我”講述完了所有的故事,給風聽,給草聽,雨雪都是“我”的老朋友了。最后搬遷下山,留下的只有“我”和孫子安草兒,在延續著鄂溫克族人的故事。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6
妮浩做薩滿時,為了救一個漢族身患重病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幼子果格力。她說:“天要那個孩子去,而我卻把他留下了,我的孩子就要頂替他去那里。”瑪利亞哭著喊:“那你可以不去救他啊!”妮浩給出了一個凄涼但是感人至深的回答:“我是薩滿,怎么能見死不救呢?”為了救人,妮浩相繼失去了三個孩子。失去血親的痛楚無法訴諸語言,尤其是那些躺在自己懷里尚含苞待放的“蓓蕾”。明明是唯恐疼愛都不及,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離去。那小小的身體漸漸失去溫度,被裝在白色的口袋,丟在向陽的山坡。不可思議的,為了挽救一個偷盜他們馴鹿的“賊”,妮浩放棄了腹中即將降臨人世的孩子。她活著的女兒因為恐懼和害怕逃離了家。且不論此說的真假,不管薩滿是否具有預知未來、趨福避禍的神力。僅僅是“她們”明知會以危及自己親人的代價去幫助另一個人的時候,仍然戰勝畏懼,勇敢地選擇幫助哪怕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是一種蘊含在一個民族內在品質中的善良和勇氣,如金子一般閃閃發光。助人不難,難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為助人而助人。用真誠的心和行為去尊重另一個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境界了。
還記得,在妮浩失去了腹中的孩子的時候,她唱起神歌:
“孩子呀,回來吧,
你還沒有看到這個世界的光明,
就向黑暗去了。
你的媽媽為你準備了皮手套,
你的爸爸為你準備的滑雪板,
孩子,回來吧。
篝火已經點燃,
吊鍋早已支上。
你不回來,他們坐在篝火旁,
也會覺得寒冷。
你不回來,他們坐在篝火旁,
也會覺得寒冷。
你不回來,
他們守著滿鍋的肉,
也會覺得饑餓。
孩子呀,回來吧,
乘著滑雪板去追逐鹿群吧,
沒有你,狼就會傷害,
馴鹿那美麗的犄角。”
那么樸素但真摯的語言,道出了一個母親的痛和不舍。孩子去了一個人們期待會更溫暖的地方,替代了另一個生命。
當伐木聲在森林里響起來的時候,斧聲和鋸聲切割著一棵棵無辜的大樹。它們筆直的身軀轟然倒下。也割斷了以此為家和養分的民族賴以存活的根基。一條條運木材的路被汽車的馬達聲灌滿的時候,他們明顯地感到不安和威脅,心里充滿恐懼,卻無可奈何。山下早已蓋好用以安居的房子常住了又空了。鐵柵欄終究還是無法圈養那些本屬于自然的生靈。馴鹿待不下去的地方,牧民又如何住得慣?人們逐著馴鹿回歸森林的腳印返回了生長的地方。
在一次又一次的勸解和動員均以失敗告終之后。逐漸嘗試或被迫走出森林的人們慢慢地適應了新的生活。向一種新的“社會”和“文明”妥協。氏族的人們終于在一次絕對的以多勝少的投票中決定搬遷至山下的“新世界”。
選擇留下的是年俞九旬已風燭殘年的女人和智力始終如孩子卻很淳樸的安草兒。在晚霞晨霧的交替中守護者那份堅持。直到淡白的月光中,清脆的鹿鈴聲搖晃著,那只白色的馴鹿從山下回到熟悉的“希楞柱”前。女人落下了淚水。模糊了無奈、凄涼、平和、悲憫……
原始的游牧文明與現代文明之間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沖突。鄂溫克人頑強的堅守和無法阻擋的民族的.變遷給我們留下深刻的思考。作者在《土著的落日》里也表達了類似的疑問:“面對越來越繁華和陌生的世界,曾是這片土地的主人的他們,成了現代世界的“邊緣人”,成了要接受救濟和靈魂拯救的一群!……我們總是在撕裂一個鮮活生命的同時,又扮出慈善家的樣子,哀其不幸!我們心安理得地看著他們為著衣食而表演和展覽曾被我們戕害的藝術;我們剖開了他們的心,卻還要說這心不夠溫暖,滿是糟粕。這股彌漫全球的冷漠,難道不是人世間最深重的凄風苦雨嗎!”
在工業文明統治的今天,一個民族到底丟失了那些珍貴的東西?哪些堅守沒有敵得過冰冷的機器?我們丟了的是對自然的依戀和敬畏?還是對祖先的崇敬和追念?是對萬物生靈的關懷和悲憫?還是心底最原始的簡單如彼的愛和恨?是對生命的尊重和對信仰的堅守?還是頑強的不屈不撓的生命力和勃興的生命意識?抑或是那些激情,力量和勇氣?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7
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一支鄂溫克人。他們信奉薩滿,逐馴鹿喜食物而搬遷、游獵,在享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艱辛備嘗,人口式微。他們有大愛,有大痛,有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也有眼睜睜看著整個民族日漸衰落的萬般無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獨特民風,一代又一代的生死傳奇,顯示了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薦讀理由
我們的生活比較固定,生命也是短暫的,沒辦法踏上每一片土地去感受每一片風景,而遲子建老師懷著真誠的心進入鄂溫克族人的生活世界,用溫情的抒情方式詩意的為我們描述了大興安嶺深處的美妙世界,讓我們有了一種精神旅行的感覺,仿佛找到了一個精神的避難所。
金句摘抄
1、故事總有結束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
2、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
3、他們逃走了,你們不要去找,想走的人留不住的。
4、她對我說你去追跑了的東西就跟用手抓月光是一樣的'。
5、世界上沒有哪一道傷口是永遠不能愈合的,雖然愈合后在陰雨的日子還會感到痛。
6、他們早晨回到營地的時候臉色蒼白的就像沒有日出的黎明。
7、狼的眼睛再厲害,也懼怕火的眼睛。
8、我發現春光是一種藥,對能給人療傷。
9、那晚沒有月亮,星星也是那么的黯淡,人置身在那樣的黑夜里也就成了黑夜。
10、可我不相信有一個世界,永遠是春天。
人生感悟
生活中的我們總是忙忙碌碌,這表面的充實卻無法掩飾我們內心的空虛。沒有路的時候我們會迷路,路多了的時候我們也會迷路,因為我們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故事總要有結束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我想我們有時候應該放慢腳步,去看看花怎么開,去看看水怎么流,太陽如何升起,夕陽何時落下,希望我們都可以找到內心的那一份寧靜。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8
“我這一生見過河流太多太多了。它們有的狹長,有的寬闊;有的彎曲,有的平直;有的水流急促,有的則風平浪靜。它們的名字,基本是我們命名的,比如得爾布爾河、敖魯古雅河、比斯吹雅河、貝爾茨河以及伊敏河、塔里亞河等。而這些河流,大都是額爾古納河的支流,或者是支流的支流。”
以上的這段文字是出自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的。毫無疑問,在中國當代文壇上,像遲子建那樣能把如同史詩般的長篇小說寫得如此大氣磅礴的作家是不多的。從《偽滿洲國》到《白雪烏鴉》,從《額爾古納河右岸》到前年出版的《群山之巔》,她完成的每一部長篇小說,故事情節都是壯闊感人的,就像是她的故鄉——東北,同樣的淳厚中帶有溫柔。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飄著雪的,正因她字字珠璣地將她的悠長而婉轉的鄉愁寫于其中。
這個發生在一脈青山、萬頃碧水之間的故事,幾乎讓我不忍細讀。浩瀚的大興安嶺和堅忍的古老民族相互依偎,將生命的韌性描摹得淋漓盡致。“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看老了”。這句簡潔的語言,就像是一聲從遠處傳來的卻又依稀聽得見的嘆息,為全書奠定了基調。小說是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寫的,“我”是部落的最后一任酋長的女人,已經年過半百了,在看老了雨雪后,仍然深情地選擇走向人間草木、水火山川,訴說著這些明媚而憂傷的往事。這個故事,是屬于大自然的。
在這個特定民族的特有視角下展開的'故事中,萬事萬物都是有著靈性的。山川、河流、樹木、繁星、月亮、雨雪……都像故事中的人一樣,有著靈魂,有著喜怒哀樂的。它們有了人性,人性中也有了它們的影子,單純到讓人沒有理由厭惡。這是當代社會所缺失的,也是讓我唏噓動容的。
“我已經說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每個人都會死亡。人們出生是大同小異的,死亡卻是各有各的走法”。生老病死、聚散離別是文學或說是人生繞不開的話題,而作者,仿佛是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故事的人,她的筆下的生與死,都在平淡中帶著傳奇,從生活走進故事,又能從故事中做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且在生活中也找到藍本。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這群人,世世代代在“風聲”中降生,又埋葬在風中。就像他們來自大自然一樣,又回歸于大自然。這是一個民族的歸宿,也是一個時代的歸宿。
故事中對鄂溫克人乃至北方民族的薩滿文化有著詳細而又引而不發的闡釋。有人在看完這本書后,評論說這樣的情節太過傳奇,根本不可能真正存在。而在我看來,恰好相反,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元素存在,才能將這個古老民族的信仰得以展現出來。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一個有所敬畏的時代,才是有“人的氣息”的時代。我們不妨把這個蒼老的故事與當今時代作對比,這故事中的某些至關重要的東西,不正是當下所缺少的嗎?
“山火熄滅了,妮浩走了。她這一生,主持了很多葬禮,但她卻不能為自己送別了”。故事中最讓人動容的,應該就是妮浩了。因為小說中的所有的愛恨都是原始而野蠻的,原始地深愛,原始地淺恨,所以我們在書中看到了妮浩一次又一次地犧牲自己的孩子來挽救別人性命。或許在她的眼里,她首先應該是一名救死扶生的薩滿,其次才是別人的妻子、母親。然而,這樣的主次關系卻不代表著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在她的心里比她的身份不重要。相反的是,正是因為我們看到她一次次的近乎愚蠢的選擇,才將整個故事中人性的至善至純高度升華。
什么是活著?認認真真地讀過這本書的人應該能有所體會。那些生老病死、愛恨離別,那些在生活的背后苦苦掙扎的喘息聲,那些面對著苦難露出淡淡而明媚的笑和淚,就是對“活著”的最好詮釋。
額爾古納河,這是一條時代的河流。尤其是在它的右岸,記錄了一個民族在不同時代的鄉愁。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9
勤務間隙,斷斷續續讀完了《額爾古納河右岸》,“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書的第一句就把我深深吸引。
書中的文字是靈動的、靜謐的,字里行間散發出一種平和,讀起來很舒服。讀完之后,心中好像有一條緩緩流淌的額爾古納河,滌蕩著心靈,澄澈著心境。一段段美而含蓄的景色之中,伴隨著的是最后一個以放養馴鹿為生的游獵民族——鄂溫克族的盛衰歷史。這幅至美的畫卷徐徐展開,那段古老的歷史娓娓道來,像一位祥和溫暖的老人,不緊不慢地為我們講述著他的生存哲學,不慌不忙地為我們傳授著人生智慧。
全書散發著靈氣,遲子空靈而溫暖的文字能讓你感受到青草的香,陽光的'暖,山的起伏,雪的清冽,溪的活潑,星的閃爍……仿佛所有的山川、溪流都有了生命,所有的生命都有了情感,所有生發于自然的快樂、悲傷、憂慮和溫暖都被安撫的妥妥帖帖,他們與生靈感情互通,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現了一種大和至美。
這種美是自然之美,也應當是生命之美。命運無常猶如自然之變,既然無法掌控,就坦然接受,有如接受了春夏的溫熱,就要接受秋冬的凜寒;接受了清晨,也要接受黃昏;能耐得住寂寞,也要守得住繁華。生命之姿變化萬千,可能我們拼盡全力終其一生都無法成為自己心目中的超級英雄,但是我們依然要微笑前行。
讀到書的后半部分,心情變得沉重了,因為有太多的死亡,但是他們每次在經歷死亡之后,依然能保持對生命的熱情和堅韌,他們對生死的態度讓我為之動容,他們對生命的敬畏讓我心生震撼。“每個人都會死亡,人們出生是大同小異的,死亡卻是各有各的走法;故事總要有結束的時候,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尾聲的。”正如世間萬物有輪回、有因果,沒有一段歷史長盛不衰,沒有一個生命長生不老。鄂溫克族人面對世事變遷,坦然接受,他們是智慧的。生命總有一天會結束,但是我們的生活應該豐富多彩。無論外界如何變化,擁有豐饒的內心生活的人,才會呈現出最本真的生活狀態,才會收獲生命中最為寶貴的財富。
書讀完了,故事也接近尾聲,古老的鄂溫克族永遠融入了額爾古納河,靜靜流淌……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 10
這個學期第一本看完的書是《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的作者是遲子建。
內容主要是描述了關于鄂溫克人的家族的故事,好像描寫這種一個家族,一個區域的這樣的小說比較容易獲獎來著,就像《塵埃落定》一樣,它是描寫了土司的這樣的一個故事,寫得也是非常好。它是以一個女人的口吻來向我們娓娓道來了他們所居住的地方所經歷的故事。他們居住在額爾古納河的右岸,他們的那種房子叫做“希楞柱”,并且馴鹿在他們那里是十分神圣的動物。
首先,我覺得他們與大自然的相處是十分和諧的,作為游牧民族,他們喜歡生活在大森林里,男人們出去捕獵,女人們則處理捕回來的獵物,所以在故事的最后,漢人要他們下山去住到他們所建造的房子里時,他們很多都是不太愿意的。并且馴鹿只有在山上才能生活,馴鹿很挑剔,要吃山上的蘑菇啥的,還愛吃鹽。在鄂溫克人眼里,馴鹿是十分高貴的,什么豬羊什么,和馴鹿比起來,那都是低賤的。他們在形容豬時,說它是連屎都要吃的家伙。他們有自己的.信仰,信奉瑪魯神和薩滿,瑪魯神也就是所謂的神鹿,人們常常會去祭拜它。
薩滿,是書中最為神奇的人物了。當一個人有一些非常奇異的行為之時,就預示著他要成為薩滿了。在書中有兩位薩滿,分別是尼都薩滿和妮浩薩滿。薩滿是充滿神力的,他們可以通過跳神來救人生命,驅災避禍等等。但薩滿往往也是挺悲劇的。特別是妮浩薩滿,我覺得她是書中最悲劇的人物了。薩滿每救一個生命,就要失去令一個生命,這就仿佛是一種生命的平衡,一種大自然的平衡,凡有所得,必有所失。妮浩和魯尼生了很多孩子,但是每次都有人求助于她,希望她跳神幫忙解救,妮浩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救起了他們就意味著犧牲了自己的孩子,但每次妮浩都是答應了救助,雖然每次都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全書下來妮浩死了好多個孩子,有一個甚至還腹死胎中了。她的一個女兒貝爾曼因此而害怕她跳神而逃走了。所以,薩滿給別人自己的仁慈,帶給自己的卻是殘忍,也帶給了我們人性的善良。有次馬糞包吃飯時喉嚨卡了一根熊骨,請求妮浩跳神救他,馬糞包一開始其實挺讓我討厭的,因為自己的墮落而去嘲笑欺侮別人,所以別人都很討厭他。但妮浩這時還是救了他,當然了,代價就是自己的一個孩子。
血性,這也是我從書中所能體會到的,特別是馬糞包,在被妮浩救了之后,他痛改前非,為了以示決心,他自宮了。好吧,確實很有血性,很勇敢。金得,因為母親伊芙琳的逼迫,要娶自己不愛的女子,所以就在新婚之夜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的愛恨情愁沒有一絲絲掩飾,就那樣真實強烈的展示在了我們的眼前。
小說最后隨著伐木的增多,族里的人們只能按照以多勝少的投票被迫下山,總而言之,就是這樣的一個鄂溫克人的變遷史,書中這種自然的生活方式描寫的很好,溫和細膩。就像百度百科所說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充盈著豐厚的生態意蘊: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對生靈的關愛與體貼,對人的自然天性的禮贊與頌揚,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困境的憂慮與不安,對宇宙生態平衡秩序和諧的祈盼與暢想。
【《額爾古納河右岸》優秀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書筆記(精選15篇)01-06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05-29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01-18
左岸右岸優秀作文04-30
[精]《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06-18
左岸,右岸04-26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共15篇)05-29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通用27篇)08-08
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通用24篇)10-27
關于額爾古納河右岸讀后感(通用16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