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書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
論語是中國古代哲學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記錄,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關于為人處世、修身養性、尊老敬賢等方面的論述,具有非常先進的思想和價值。在現代社會中,我們仍然可以從論語中汲取智慧,引導自己的行為和思想,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
第二段: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
在《論語》中,孔子提出了“仁愛”、“誠信”、“謙虛”、“勇敢”等一系列道德準則,這些準則可以指引我們如何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比如,孔子曾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告誡我們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意受到的事情;同時,也要坦誠待人,言行一致,不做欺詐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成為真正有價值的人。
第三段:尊重學問。
孔子非常重視學問的積累和傳承。他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意味著僅僅只是聽到別人的理論,不去思考、研究,是不能有效地得到真正的知識的。同時,“思而不學”,也就是學習了很多理論、知識,卻不去運用,在生活中沒有實際的作用,這就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應該尊重學問,不斷學習、思考、實踐,健全自己的知識體系。
第四段:心態要保持平和。
在《論語》中,還提到了保持心態平和的`重要性。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這意味著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太大的欲望和攀比心理,就會保持平和,樂觀向上;反之,如果心態不平衡,容易受到外界干擾,情緒無法控制,就會從精神上感到疲憊和壓力。因此,我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保持自己心態的平衡。
第五段:結尾。
總之,作為一本載有古代思想的著作,《論語》充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和道德準則。其思想與當今社會的某些價值觀念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因此其對我們的啟示和指導都非常寶貴。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應用這些思想,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和職業價值。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2
一直喜愛看百家講壇,而且更喜愛聽于丹老師的講座,是那樣的令人心曠神怡,那樣的震憾人的心靈,每次閱讀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都會有許多的收獲與啟迪,欽佩她的聰慧與睿智,以及她看問題的獨到見解之處。
于丹教授說,其實《論語》的看法是什么呢?就是以一種樸實的、暖和的,言傳身教的生活看法,去影響他的弟子。《論語》告知我們,為人不僅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當盡自己的實力去幫助那些須要得到幫助的人。我們常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實賜予比獲得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溢華蜜感。
“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境界。當全部憂煩、迷惑或畏懼壓在眼前的時候,讓自己變得更加寬厚仁達,變得更加才智聰穎,變得更加英勇無畏,那么外在的一切不也就沒有了嗎?所以,做一個英勇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氣,去化解那些缺憾而不要借助外在物質的`得與失,讓自己擁有一份淺薄的傲慢,這就是《論語》里所提倡的一種人生觀。
于丹教授以自己的心得來詮釋論語中難以理解的道理,并結合實際生活幫助人們去面對千變萬化的世界,調整好個人的心態,使人們明白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歡樂是尤為重要的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會拿自己與別人相比較,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境遇,別人為什么做得很勝利,而自己卻為什么總是靜默無聞,總在艷羨、嫉妒別人的日子里生活,于是埋怨、生氣油然而生,使自己身心疲累、郁郁寡歡。其實他沒看到別人的付出,許多時候就是缺乏于丹老師在論語中所說的豁達開朗,不能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如能以平和的心態想一想,別人的得到肯定有他相對應的付出,當然,這個付出有種種。假如你不想去付出就不要去嫉妒別人的擁有,艷羨別人的生活而看不到自己的寶貴,這是不聰慧之舉,也是可悲的。
于丹教授用一個個小故事告知我們,我們生存的環境會有很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雖然我們憑借個人的力氣不能變更社會,但我們能憑借我們英勇的心靈去變更自己的心情和看法。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3
今天,爸爸買了一本《論語》。剛開始,我覺得沒意思,就沒在意。
下午,閑著沒事,我隨手翻了翻,覺得有點趣,就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了幾篇。我是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其中第一篇給我的印象最深,文章這樣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以后,能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高興嗎?”這正是我學習上應該做到的。在學校,老師每天都會給我們講授很多知識。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時間一長,就會忘記許多。如果經常翻開書溫習一遍,就能牢牢地記住。記得有一次聽《超強記憶學習法》電視講座,那位老師這樣教我們:一堂課下來,下課時用三十秒回憶本堂課學習的重點;一天下來,花三分鐘回顧這一天學習的重點;一周下來,花十分鐘回憶本周學習的重點;一個月下來利用一小時回憶本月學習的重點。他所說的正是“學而時習之”的.道理,學習的樂趣正是因為記住很多知識而得到快樂,也就“不亦樂乎?”了。
我愛讀書,更愛讀《論語》這樣的好書。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4
讀于丹說論語,讓我領略到的就是這樣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回顧自己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也會經常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如與家人因瑣事產生分歧、和家人鬧矛盾,工作中與同事有時會產生摩擦,與家長產生摩擦,面對不如意的學生會生氣…看過《論語》心得讓我明白了自己給別人帶來煩惱的同時自己也很苦惱。讓我找到了克服生活中不愉快的好方法。
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將如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承認現實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聽于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審視、明辨的能力,是寬容、不為己甚的態度。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他是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朋友,它是一個映射著我們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多一份藝術和智慧,多一份清醒與閑暇,多一份享受生活饋贈的心情。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5
《論語·學而》另一種理解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李澤厚說:"學"者,學為人也,論語讀書心得。學為人而悅者,因人類即本體所在,認同本體,悅也。友朋來而樂,可以本體乃群居而作個體獨存也。"人不知而不慍",則雖群卻不失個體之尊嚴,實在與價值也。此三層愈轉愈深,乃"仁"說之根本,樂感文化,實用理性之樞紐。
一切文字,只有在一定的語境中,其意義才能清晰地浮現出來。《論語》,這本子夏留給后世的學習筆記,記錄卻是如此簡單!(子夏在孔子的門徒也確算不得是最好的學生)以這則文字而言,它缺少了具體的語言背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就什么問題而言,等等,這些都不清楚。從文字表面看并不深奧奇僻,似乎確實是談"悅"、"樂"二字,如李澤厚所言:"…以儒學為骨干的中國文化的特征或精神是樂感文化。"倘以知人論世的方式以理解這則語錄,就一定作如是解么?
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孔子的這段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語意重點并不在"學"字上,而在"習"字上。習,實踐。這句話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學習如果能經常實踐它,那不也是很快樂的么?"學"固然是快樂的,但實踐所學更能讓人快樂。
以孔子而言,"夫子以行道救世為心",是一個"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哲人,在殷商的廢墟上,這位生于"野合"的父母,起于貧賤的處境的殷宋公孫嫡系,成了"儒"的復興者。他說:"吾其為東周乎?""吾從周!""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他想建立一個東方的"周帝國",他以幾百年來商周文化的混合物--《周禮》作為支柱來建構一個理想的家園。所以他認自己是這種文化的代言人:"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然而初不見用于魯,十四年周游列國,棲棲惶惶一如喪家之犬,喟然長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在如水流年中白了雙鬢疇昔之夜,夢里在空寂神殿的兩楹之間,撫柱哀哀哭泣:"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學何為?習也!學而無所用,才是一種真正的痛苦。學而致用,那只是孔子理想的快樂而已!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九萬里的風等待揚起東海的波濤,托舉鵬翼扶搖碧霄。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同門曰朋,來當然是切磋修養,研討學問的;又自遠方,山高水長,路途迢迢,交通不便,平素難得一見,這實在是可以快樂的事。"何時共把盞,重與細論文",這多少古人所臨風懷想的美景。
然而細細想來,我們可以有另一種理解:難道朋友都在遠方?近處無友?"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不也是孔子所欣賞、所向往的么?只是"微斯人,吾誰與歸?"現實生活的周圍卻往往沒有這樣志同道合者!
圣人可以光耀千秋,可以光照四海,卻照不亮附近凡人們的雙眸!凡人們會告訴你:太陽再鮮艷,它也有黑子,像女人臉上的雀斑;西施是美,可是她有心臟病,娶不得!所以圣人是孤獨的。所以他期待遠方有一雙慧眼,能夠看到他的光華。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寂寂的柴門,等待遠來的`尋芳者扣響,打開一個塵封的春天。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偉大的人,他的痛苦在于,他是清醒的,他比平凡的人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他超越了他的時代;還在于他有更遠大的抱負。而這一切都是世俗所不需要的,因而他也是不合時宜的,也是不被理解的。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奈何這世上,謂我何求的人遠比謂我心憂的人多!更有甚者,人們總是習慣用石塊、雞蛋來迎接啟蒙者、先知者。
膽怯一點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而誰以易之,于是避人且避世。
勇敢一點的人,毀譽無動乎中,榮辱在所不計。即使是舉身赴清流,也不肖于同流合污。
孔子說:我不生氣!因為我是君子,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君子怎么好和小人計較?也罷,也只好如此了!否則,還有什么能讓我寬慰自己呢?
可是當一個君子,真的好難啊!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一聲無奈的嘆息,裊裊了千古!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6
作為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書籍,《論語》一直以來被人們所尊重和研究。其中的“先進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篇章,它涵蓋了許多關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道理。在閱讀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許多之前從未感受過的東西,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經歷分享我對這篇文章的理解和體會。
首先,我認為“先進篇”所強調的敬畏之心是非常重要的。在這篇文章中,有很多關于敬畏之心的記載,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顏回對孔子的感恩之心:“子之恩,陳與?曰:“求之不得,寢而思之,得而不喜,動而覺之,是以有聞。”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意識到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先輩、師長,感恩于他們的靈魂和精神上的點撥,更要用這種敬畏之心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遇事果斷地去解決問題。敬畏之心是一個人做人的基礎,也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關鍵。
其次,學習在《先進篇》中也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這篇文章在很多時候都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如書中所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是孔子所渴望的讀者的狀態。這種狀態大概就是在學習中時刻保持思考,不僅僅是為了得到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學習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與世界對話,幫助我們了解自己和身邊的人。通過閱讀《先進篇》,我意識到學習是一種生命力,不斷的學習才能保持一個人的靈魂的年輕。
在《先進篇》中,許多篇章涉及到做人和處世的堅持和原則。其中有一句話是我非常贊同的,那就是“態度決定一切”。人的為人處事總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有時候情緒會影響我們的工作和學習。而態度則可以決定很多事情的結果。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平時對待工作抱有消極的態度,那么他很可能做出的成果也不會太好。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對待事情的積極態度,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積極態度,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更好的發揮。這句話讓我體會到做人和處世的道理,它可以引領我們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讓我們的生活不再盲目。
在讀完《先進篇》后,我還意識到了用心的.力量。書中不斷地強調“用心”的重要性,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學習中都非常重要。無論是從哪方面來看,用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我認為,用心并不是一個人的天份,它是一種習慣,一種良好的思維狀態。無論你的天賦如何,如果沒有這種“用心”的抱負,你的成就會受到很多限制。如今的社會充滿了競爭,我們只有懂得用心,才能在無數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綜上所述,閱讀《先進篇》是對我人生的一次啟發和豁然開朗。學會敬畏,學習有思想,堅持人生的原則和用心的狀態,這些都是我們人生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希望我們能夠時刻以《先進篇》為指南,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7
子曰:詩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再談《詩經》。《詩經》的主旨,一言以蔽之,就是"無邪"("思"為語助詞,并非思想的意思)。這里的邪不是邪惡,而是邪曲,即偽飾。無邪,就是真誠無虛。李澤厚《今讀》引鄭浩《論語集注述要》:蓋言詩三百篇,無論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偽托虛徐之意。
若說"為人之學",其中偽飾必然難免。文章偽飾并不難,為此下功夫的人也不少,卻很少聽說有誰耗費心力去硬寫詩來偽飾自己,更不曾聽說有哪一首抱此目的寫成的詩被譽為佳作。"詩言志",志是感情,感情本不易偽飾,即便試圖偽飾也很容易被發現。因此,詩最可稱得上一個"真"字。
《宋詩菁華錄》評陸游《釵頭鳳》曰:"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唯其情真意誠,筆端才能凄婉蕭索。又如李白《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寥寥四句,語意平凡,直似脫口而出一般,豪無華麗辭藻可言,不帶半點修飾。但這首極為平凡的詩,卻因感情真誠,便如江上清風山間明月,陶陶然令人沉醉。
我是喜歡詩的,自忖也還有一兩分詩情,只是空有詩情,無奈缺少詩才,所以只能體悟詩人的情感,卻難以用好詩來表達自己。以前也曾硬著頭皮湊出幾首,方家一看便知蹩腳之極,看來這寫詩是勉強不來的。
孔子不是詩人,似乎也不見得有詩人氣質,但《詩經》是先秦思想家必讀的典籍,孔子沒有不精通的道理。他讀《詩經》,讀的是興、觀、群、怨之道(《陽貨第十七》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因此所有的詩句都帶上了禮樂教化的`色彩,這才有了《論語》中的多次引用。原本"詩無達詁",況且詩中本就很多比興,后人對《詩經》斷章取義,強作類比,也無可厚非。而且這類比聯想的思維方式,本來就為孔子所慣用。孔子思想不重嚴密的邏輯推理,也很少論及"是什么"的本體論問題,他的思路多為"如何做",于平凡的行為要求中見大智慧。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8
讀論語,感到收獲頗多,讓我汲取思想的火花、感悟智慧的光芒。其一:學,然后知不足。
學,然后知不足,由此,我要進一步端正態度,持之以恒,在通讀的基礎上再加以精讀,并學會結合實際進行研讀,提升自我。
其二:思,然后明目標。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有了知識,沒有思想,就是不切實際的罔。懂得了學習的重要性。通過學習獲得知識,不是最終目標。我們還必須學會思考人生,人應當成為怎樣的人?
一部《論語》,清晰地表明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人,應當成為君子。君子,作為理想人格,孔子把它界定為內圣外王,如: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強調了作為君子既要有學問學識,還要有氣魄修養,學問加修養所謂內圣才是君子。用今天的語言來表達,我把它理解為德才兼備。
又如:天行漸,君子當自強不息,禹,吾無間然矣!這里可以看到孔子極為推崇大禹,挑不出他任何缺點,禹把黃河長江水利治好,把土地開發出來。
中華民族奠定了農業社會的基礎,發展成就了后來幾千年農業國的民族精神,
是從禹開始的。禹之所以在孔子的心目中是真君子,就在于他做到了外王,即君子要不斷努力開拓,去建功立
業,個人的.存在要對社會有所貢獻。
思,然后明目標,對于我們青少年來說,今天我們重溫《論語》,應思考立身和處世的原則。內圣外王的君子,是我們做人做事的目標和準則,也許也是需要用畢生努力不斷去接近的一個目標。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9
《論語》里明確提出君子應“日三省乎己”,這里“三”不是具體數字,是多次、反復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要一遍一遍地問自身,有哪些事我還沒做到?有哪些事我還可以做得更好?
《論語“學而”》中曾子每日從“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三方面自省其身,我們每天也可以從這三方面入入手進行自省。
第一省——
“為人謀而不忠乎?”要自省的就是“忠”,我給別人做事,給社會做事,我忠于職守了嗎?真正的忠誠不是忠于一個外在標準,真正的忠誠只有一個標準,就是忠于內心的良知。“忠”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能對自身的良心有所交代,就是最大的忠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第二省——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要自省的就是“信”,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你守信譽了嗎?信守承諾,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也是需要我們時常反問自身。信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一個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任何人都不會接受他,因此一個人不可沒有信用。一個人要在社會上立足,“信”是多么重要,只有守信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和支持。
第三省——
“傳不習乎?”要自省的就是“習”字,意思是說,老師教授的知識,你認真學習了嗎?對于知識,我們需要把它融進自身的生命里,這個過程才叫“習”。學習之后要復習,學習之前要預習,溫故而知新。學習,其實不光是孩子的事,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要活到老學到老,要把知識的學習真正融入生命,時時不忘記學習,如此我們才能說,我們真正有所長進了。
這三件事——對任務的忠誠、對朋友的信用、對知識的學習,用它們叩問自身的內心,其實就叩問了自身的三重生命角色。第一重是職業角色,第二重是社交角色,第三重是生命角色,我們終其一生都是為了扮演好這三重角色而努力。一個人如果能做到“日三省乎己”,那人生中又有什么憂慮和恐懼呢?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0
《論語》集中體現了孔子在政治、倫理、哲學和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首先在做人方面,就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比如《論語》提出做人要正直磊落,重視仁德,重視個人修養和人的的全面發展。在人格塑造方面
第一:孔子提出:君子必須具備多種才能,不能像器物一樣只具備某一方面的用途,君子應以道義作為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用謙遜來表達他,用忠誠來完成它;
第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第三:孔子認為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第四: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之見的差別還在于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他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在學習方面,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這對于我國如今的教育改革有很重要的意義。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次提及學習方法問題,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還主張學習要博、要廣,不能偏頗、單一。他提出要用四種東西作為自己的學習綱要,即文化知識、品德修養、忠誠篤厚、堅守信約。在學習目的上,孔子明確指出要學以致用,為國家和人民做實事。
在教育上,孔子的教育指導思想是:有教無類,即受教育不分高低貴賤;在教育的基本方法上,主張:因材施教;在教育的目的`上,孔子看來,進行教育的目的凈化人們的靈魂,協調人們的社會行為,為當時的社會服務。
對于治國之道,孔子的治國的根本在于人倫綱常屬于封建社會的產物,對于當今社會發展無多大借鑒意義。孔子還指出治國的前提在于君子要嚴于律己,端正自己本身,以此來帶動下級,使之產生上行下效的效果。孔子認為處理國家大事要處處從大局著眼,重視選拔優秀人才,同時要重視富國富民,教育人民,注重立法規范人們的行為物。
《論語》是古人智慧的體現,其中有不少至理名言值得我們借鑒,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其糟粕,批判的繼承和發展。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1
我們所讀到的《儒家經典語錄讀本》是一本闡述《論語》精髓的書。《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后人記述孔子言行的語錄體著作,寫成于戰國初期(公元前475年前后)。《論語》記述了孔子的社會政治思想、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甚至記載了他的生活習慣和細節。《論語》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后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后,被奉為儒家經典,后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
我讀到其中的一句頗有感觸:
子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這是孔子在論孝道,關于孝道,在論語里是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里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什么“父母在,不遠游了”、什么“三年改父之道,可謂孝矣了。”
不知你發現沒有:中國古語說“父慈子孝”,為什么在論語里,只看到關于子孝的討論,卻看不到關于父愛、母愛的內容?你看吧,一句你都找不到啊。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愛子女是天性,不須要提。尤其中國的父母,對子女更是愛的深,只是他們很少直白的表達出來而已。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當我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時候,我已經二十四、五歲了,為人妻,為人母了。記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對我的生活處處操心,象其他父母一樣,這種操心往往太過份了,我反而覺得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數的子女一樣,甚至對父母有一種反感。曾經有一段時間,我認為和同齡的孩子一樣長大了,做事不再喜歡和父母商量,獨斷獨行,一旦被父母發現他們會極力反對,那時的我正處在叛逆期,誰的話也聽不進去,認為父母在和自己做對,現在想想那時的想法是那么的愚蠢。現在的.自己已經是個成年人了,思想觀念日益成熟起來,這時才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直到有一天,朋友無意中說起為父母過生日的事,我才頓時發現,原來每年我的生日父母都記得給我過,而他們的生日是哪天我都不知道。檢討一下吧,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么嗎?知道他們愛看什么樣的節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父母對子女的愛幾乎是一種天性,尤其在中國,不怕父母對子女沒有愛,只怕愛得太濃。但是中國的父母不象外國人那樣直白外露,不到特殊情況下,子女常常感受不到。
所以論語也沒有關于父母之愛的講述,實屬正常,因為實在沒有必要去講。講的是對孝的提醒,為什么呢?因為“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你看,就拿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這好像是在說費話,子女怎么會不知道父母的年齡?那你可是試試,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會給你一個精確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問問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你自己看看有幾個能答上來的?父母之年實際是代表了子女對父母關心多少的問題。
論語里說,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去了解、去關心自己的老父老母。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2
在《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談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君主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用法制禁令來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求得免于犯罪受罰,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國方針是重道德而忽視刑罰,法制的作用,如"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所說,他認為只要周君用道德來教化,諸侯就像眾星圍繞北極星一樣來拱衛周朝,也就是垂拱而治。也可以看出孔子只想著維護周朝的封建統治而不重視百姓,像希臘雅典制定法律是用來維護公民的權利,而這的刑罰是用來維護封建統治,這就是東西方民主思想的.不同。
孔子"以德治國"的理念在當今社會依然是重要的,一個名叫"小悅悅"的幼小生命,連續被兩輛車碾過,旁邊的路人竟然熟視無睹,任由其身受重傷,最終不治身亡。可見道德的重要性。然而越來越多的老人假摔騙錢,就需要公安部門必須依法嚴懲,拒不姑息,應當追究法律責任。只有提高了"假摔"騙錢的違法成本,才能讓"假摔"者安分守己,保護本以薄弱的公眾道德。
由此只有將道德和法律相結合,把法律作為約束行為的一個底線,提高道德水平,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3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今人們對父母的付出視之為必然,孝道在逐漸褪色。對現在的人們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為人子女,做讓父母為你擔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們認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條件就是孝,而對父母們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聽從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但父母們真正需要的就是這些。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并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 仁者,謂其中心欣然愛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惡人之有禍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報也。故曰:“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所謂的仁,是說其從心底里欣然地去愛別人;他喜歡別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歡別人有災禍;這是從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報的情感。所以說:“那上面的與人相互親愛有所作為而不有心于作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實也就是"恕"這個字的`本意。這句話現在看來,有其現實意義。其中包含相互體諒的意思。遇事如果換位思考,推己及人,仁愛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改變已有的不正確做法,這樣就會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對立,避免對他人造成傷害。
我對孔子的仁愛之道尤為觸動,孔子曾經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愛離我們遠嗎?我想要仁的時候,念頭一動,斯仁至矣,仁愛就來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愛充滿了。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么多朋友,那么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為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為封閉與單一。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類型指得又是什么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為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占比例為尺度,畫圈。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為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
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為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于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為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系,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
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交上述兩種朋友。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系。因為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執著地追求全面的了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云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
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于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并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著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如果說俞伯牙之于鐘子期是一種同質的認同,那么莊子之于惠施就是一種異質的認同。好比矛盾的雙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4
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每個人在追求知識和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有時都會感到困惑,我也是如此。她就像一雙看不見的大手,總是帶領我沖出所有的霧,走出所有的困惑和困惑。
《論語》一書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一生的各種言行。雖然很短,但總能用一句話直接打動人們的心,闡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人說《論語》是一本很無聊的書,既沒有小說的通俗易懂,也沒有詩歌的優雅節奏。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剛開始讀書的時候也是這樣,但是后來深入閱讀,仔細閱讀每一個字,慢慢發現了樂趣。
在《論語》一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曾子說:我日三省自己:為人謀而不忠?和朋友交朋友不信?傳不習乎?“我們是學生,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我們每天都學一點,每天都要學會積累。每天晚上睡覺前思考:你今天做得怎么樣:幫助別人做事有沒有盡力?和朋友交往真誠相待嗎?老師教的知識有沒有用心復習?所有這些,都在說一個字——心。
個人自私的關鍵取決于你是否跟著自己的心走,是否會為了一點自私而欺騙自己,違背自己的內心。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真實案例。在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坐在座位上思考一道難題。臉上的汗水隨著臉頰一個接一個地流下來,滴在純白的草稿上,印下了足跡,似乎證明了我付出了多少努力。想了想,我靈光一閃,給圖形加了兩條輔助線,很容易解決問題。之后,我假裝是一副解決問題的樣子。看著同學們低頭苦思的樣子,我想:以后有人問我會不會,我就不明白了。這樣,我一個人就能解決這個問題,老師也會稱贊我的。想到這里,我不禁暗暗笑了。過了一會兒,一個平時跟我很好的同學問我會不會有那個問題。不能告訴她!但她是我的好朋友啊,但說了,就不會被夸了。對!就說不會吧。我只想說出口,但好像有什么東西卡在喉嚨里,怎么也說不出口。一抬頭,她就看上了她真誠而渴望的眼睛。那一刻,我開始猶豫不決。她經常幫我解決問題,有什么好東西會和我分享,我不能那么自私!“我來教你吧。“這話一說出來,我的心情也跟著快樂,也看到了她眼中的快樂。之后又有幾個同學來問,我也耐心地給他們講解。那一次,我完全明白了什么是幸福。朋友之間的真誠相待是我在《論語》中學到的一課。
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贊揚了《論語》,我喜歡這本書。《論語》的每一頁,每一個字都能直接表達我的心。“一切都應該跟隨你內心最真實的努力工作”是我在書中的一課;“隨意”是我在《論語》中最深的記憶!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15
第一、四,五、六則是關于學習態度(包括個人修養)的。歸納起來,有三個要點:第一,一個人要掌握知識,必須不斷地進行學習,要好學,勤學,不知疲倦地學,并能把按時進行復習當做一件樂事。第二,要想真正學到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虛心拜周圍的人為老師,乃至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第三,學習者要堅持自我修養,對自己,學而不厭,不怕別人不了解;對同志,以能相互切磋學問為樂;對弟子,教導要特別耐心。第二、三則是關于學習方法的,孔子著重強調了兩點:其一是,對所學的東西,應該按時復習。復習的目的在于記住它,加深理解,擴大新知。其二是,“學”和“思”要結合起來。學習時不動腦子,不想問題,就不可能學到真正的'知識,也不可能獲得舉一反三的能力。從“溫故”到“知新”中間有一個思考的過程,即在頭腦里對獲得的知識和材料進行分析、概括和推導,缺少這個過程就不可能達到“知新”。但是思考又必須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才能有所得。
《論語》六則,篇幅簡短,立意深刻,三言兩語就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富有哲理性。嚴肅而深刻的道理用談話、答問的形式講出來,給人以平易親切之感。反問句、感嘆句的運用,使語言更具紆徐含蘊的色彩。“溫故知新”“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已成為學習中的格言,富有極大的生命力。
【《論語》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論語讀書感悟心得體會 《論語》的讀書心得03-30
《論語》讀書筆記12-21
論語讀書筆記01-28
《論語》讀書筆記02-07
論語讀書體會12-23
《論語》心得體會02-11
論語心得體會01-10
論語心得體會04-26
論語心得體會04-26
論語心得體會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