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讀后感集錦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正面管教》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正面管教》讀后感1
“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卻沒有效果?”最近這個問題總是縈繞在我的腦海。批改著學生的作業,我滿腔怒火。很明顯大家都進入了倦怠期,有的孩子拿別人的作業頂替,有的孩子自行縮減了作業數量,有的孩子直接自暴自棄不再交作業……有段時間進入課堂的第一件事不是講課,而是灌輸心靈雞湯,可是還是不見起色,不覺得有些著急。
恰巧本月的閱讀書目是《正面管教》,不得不承認是它緩解了我的復雜情緒。其實這本書早在我的書櫥上躺了三年之久,買它的初衷是想借鑒學習從而教育我那調皮閨女,沒想到在這焦躁時刻卻起到了安撫情緒的作用。之前翻看的時候僅限于看,未曾應用于實踐,而近來試用了幾次沒想到竟然收獲頗豐。
抓住鼓勵的時機
書中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句話是“大多數成年人錯誤地認為要使孩子們做得更好,就得先讓他們感覺更糟” 。的確,我也曾習慣性地這樣認為。前些天上課當我直接公布未完成作業的名單時,有個孩子帶有怨氣地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自己完成了,而我只是雞蛋里挑骨頭而已。我壓住了怒火,但在講評作業的時候不忘又說了他幾句。很明顯他不怎么服氣。但是我早已被他潦草的書寫和不認真的態度所激怒,每次總會借機進行一番說教。在他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奈何收效甚微。
前幾天,當我改他的作業想挑毛病時,突然想起來簡·尼爾森提到的鼓勵的時機。彼時,我不愿再被“原始腦”支配,既然他都完成了為什么我還要放大那百分之十五的缺點呢?專注于“贏了”他又有何意義呢?于是我在批語上寫下了“對照著優秀作業修改補充,最近進步很大,加油”。之后批改作業時我不再關注他書寫的問題,堅持以鼓勵為主,沒想到今天結束課到提問環節時他竟然開了麥詢問了我重點,并且跟我吐槽周末的作文好難寫。持續的鼓勵竟然解決了困擾我的一大問題。原來并不是付出沒有成效,而是付出偏離了正確的航道。
參與計劃的制定
自減少外出以來,女兒的生活就變得單調起來,她總是在我閑暇時想方設法纏著我陪她消遣,而我忙碌的時候她偶爾自覺地打開電視偷偷地看起她喜歡的動畫片。當看電視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多時,我不止一次想過使用慣用伎倆——讓電視壞掉,也進行過說教,但是效果不大。
重讀《正面管教》時,我突然想起來不如讓她一起制定每天的'計劃吧。與她商量后她欣然同意和我一起制定方案。我啟發式地問她每天可以做哪些事情,她把能想到的一股腦地說了出來,其中自然包括看電視。我又問她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沒想到竟然是周末晚上的親子類節目。于是我們共同決定把看電視的時間定為每天晚上6點之后。沒想到的是,到今天為止,她再也沒有在白天看過電視,并且每次看完節目后都主動關掉。原來并不是付出沒有效果,而是付出的方式方法無效。
巧用積極的“暫停”
前些日子,當我叫一學生說明原因的時候,沒有聽到任何回應,再次點到他的名字時候,他很大聲地質疑我說他當時都已經“啊”了一聲只是我沒聽見而已,當我讓他把頭抬起來時他把頭壓得更低了。也許是現在的孩子變個性了,也許是我的包容性不夠強大,一時間“教不了”的想法充斥了我的大腦。我知道如果為了樹立我的權威,可能會兩敗俱傷。于是我選擇了“暫停”。我無法決定他做什么,但是我可以決定自己做什么。
等到我冷靜下來,我想著這種事還是私下里解決的好。“暫停”過后,我倆之間沒了沖突,他答應我會認真學語文。雖然現在上課的時候他偶爾表現得不那么盡如人意,但是作業都可以按時提交。如果沒有積極的“暫停”,或許我們的關系會影響到日后他學語文的興趣。還好,當時我“暫停”了。
到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問題等著我去解決,麻煩并未消失,但是我已然會用正面管教的理論知識來進行教學與生活。其實,付出并不等于有效,有時候我們一味付出使用的卻是蠻力。要讓付出變得有效,就需要掌握更多正確的管教方法。
《正面管教》讀后感2
媽媽問自己的孩子:“你知道媽媽真的愛你嗎?”
歲孩子的回答是:“是的,如果我乖乖的,你就愛我。”
12歲孩子的回答是:“我知道你愛我,如果我得了好分數。”
同樣的問題,我也問了女兒,她回答是:“愛啊。”我追問:“爸爸媽媽經常會提很多要求,你還會覺得我們真的愛你么?”當時她正在玩公主穿衣服,抬頭看了我一眼,又低下頭說道:“沒有條的時候,愛我;有條的時候,也愛我。”
再次讀完《正面管教》后,我更加深刻體會到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感謝女兒的寬容和包容。
我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愛孩子”,經常嘮叨要孩子做這個,完成那個,希望孩子做我們認為對她好的事情,這樣她以后學習會更優秀,生活更加幸福。
我們經常意識不到,為了達到我們的期望,在孩子不配合、不合作的時候,我們會不自覺的運用起強迫、命令、威脅、懲罰等各種能夠讓孩子屈服的手段,這些短期能讓孩子聽話,從長遠看,只會導致孩子憤恨、報復、反叛和退縮。
在愛的名義下,我們總是述說孩子的各種不理解、各種不聽話,各種叛逆,并給孩子貼上各種負面標簽,殊不知過于關注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這恰恰違背了我們的初衷。
在愛的名義下,我們總是會以受害者的姿態展現我們的各種焦慮、各種無奈、各種身心俱疲,對于孩子的要求也慢慢地少了底線意識,少了堅定的態度,在孩子不斷試探我們所能承受的最大底線過程中,要么淪為被孩子操縱的木偶,要么就由過度放縱切換到完全控制,從一極端直接過渡到另一個極端。
如果你也面臨著這樣的困惑,那么《正面管教》值得你擁有。很多時候,別人要求我推薦家庭育兒方面的書籍,《正面管教》是必須推薦的。
作者簡·尼爾森,是美國杰出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美國正面管教協會的創始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簡·尼爾森開始接觸到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學生)的教育理念,隨后結合自己的'認識,把阿德勒的教育理念發展成了正面管教理念,寫出了《正面管教》。《正面管教》自出版以,已經成為美國管教孩子的黃金教科書。
說起這本書,很多年前我就讀過,只是當時讀的時候比較囫圇吞棗,加之當時關于家庭教育的積累不夠,所以理解的很膚淺。反而是之后幾次大咖關于家庭教育的講座,不斷加深了我對正面教育的理解。
當我再次捧起這本紙張有點微微泛黃的書時,原先無法理解或理解不透的地方,一下子都通透了。何謂經典,就是每字每句都透著智慧的光芒。或許是這些年的不斷實踐,或許是這些年不斷閱讀家庭育兒的書籍,我經常會在一個頁面反復停頓,閉上眼睛,細細回味字句中蘊含的深意,以及在面對同樣情況時,我與女兒日常互動中哪些只有堅定少了和善、少了耐心、少了接納,媽媽與女兒日常互動中哪些只有和善少了堅定、少了原則、少了底線。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嬌縱的方法,和其他傳統管教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正面管教既不會羞辱孩子,也不會讓家長感覺難堪,它以相互尊重和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然后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他的各項能力。正面管教的基石是和善而堅定,這是因為“和善”可以表達家長對孩子的尊重,而“堅定”則可以幫助家長維護自己的權威,同時向孩子表明尊重事實的態度。
作者介紹了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讓孩子重視解決問題。做到這四個步驟,可以更好地讓孩子與自己合作,從而達到正面管教的目的。
作者還分析了孩子不良行為的四種目的: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報復和自暴自棄。在孩子們眼里,尋求過度關注和尋求權力,是因為他們害怕失去歸屬感和價值感;而報復則是他們希望通過破壞性的行為,補償自己受到的傷害;如果孩子選擇了放棄,那是因為他們真的失去了信心。書中,作者給我們指出了分辨孩子錯誤行為背后目的的方法和應對方法。
即便專業教育孩子的老師,在學校里可以是學生的心靈導師,但是回到家里也照樣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知易行難。我們教育孩子切忌不能太容易受情緒的支配而陷入權利之爭。我們的目的是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是激勵孩子做的更好(孩子在感覺更好時會做得更好),而不是讓孩子放棄自己;是啟發孩子探索式的思考,而不是在命令、責備中招致孩子的戒備;是讓孩子決定做什么,而不是剝奪孩子的選擇權。
實踐正面管教不會一蹴而就,過程可能會有反復,這點作者在書中就曾說道:想把《正面管教》的書扔到窗外,不想讓人知道寫《正面管教》的作者也會反復犯錯。
面對女兒的不配合,我就經常忘記運用和善而下意識采取過分強硬的態度顯示我的堅定,好在事后我都能察覺到。
人無完人,要有接納不完美自己的勇氣,錯誤是我們學習的大好機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回到正面管教的原則上。
學習了正面管教,孩子也不會從此完美了。完美是一種極不現實的期待,過分追求完美往往會陷入深深地沮喪之中。即使我們的孩子還不完美,我們也不完美,但是相處的很快樂,或者這是正面管教帶的最大變化,即讓父母與孩子彼此之間感受到愛,讓孩子擁有滿滿地歸屬感和價值感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可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顆愛心,更需要知道如何去愛。
記住,我們能決定是:
我們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讓孩子做什么!
《正面管教》讀后感3
這個月閱讀的書籍是《正面管教》,但實際上,這并不是我第一次接觸它,在很早之前就曾聽過關于正面管教話題的講座,僅看書的封面,上面寫著讓數百萬孩子、父母和老師受益終生的經典之作。這對于剛邁入教師行業不足一個月的我很有幫助,于是我帶著期待開始了閱讀之路,通讀下來,感觸良多。
全書的宗旨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和善而堅定。和善是指尊重孩子,尊重自己;堅定則是指對于規則的堅守。正面管教的首要目標,是要讓大人和孩子都能在生活和他們的關系中體驗到更多的快樂、和諧、合作、分擔責任、相互尊重的愛。我們所有人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在還未任職以前,我就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成為學生時代最羨慕的別人家的老師。因此,和善而堅定的正面管教方式真的深深觸動了我的心。
在第一章中作者就直接告訴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孩子已經不能用打罵教育了,接著列舉了大人與孩子溝通的三種主要方式:嚴厲型、驕縱型和正面管教型。這三種方式會帶來不同的結果,正面管教在取得長期的積極效果方面非常有效。
書中說到:“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他們就無法生存。”
如果你的鼓勵不成功的話,可能是因為鼓勵的時機不對,選擇冷靜期會增加你成功的機會,花一些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因為在你感覺更好的時候才能做得更好,等雙方都冷靜下來以后再關注于解決問題。書中對于鼓勵從若干個方面加以闡述,比如時機,相互尊重,著眼于優點,避開社會壓力等。我們要學會區分鼓勵和贊揚,就短期效果而言,贊揚可能看上去會促進一些孩子改善行為。但我們必須考慮其長期效果,鼓勵的長期效果在于它能讓孩子自信,而贊揚的長期效果是讓孩子依賴于他人。
書中反復強調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驕縱的方法。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正面管教主要關注的是教給孩子要做什么,要求他們學會運用一些基本指導原則。比如:互相幫助、互相尊重,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孩子們是整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
合上書本,書中有一句話給我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在解決學生問題上會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在此過程中可能還經常穿插著類似“你聽見我說的話了嗎?”“這個問題我告訴你多少次了”的重復話語,這樣的談話我已經忘記了有多少次了,但事實是:不良行為一直存在,辦公室的“常客”從未減少。作為一個人我們很容易被情緒左右而失去正常的理智,我們常以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和孩子溝通,可是并沒有讓孩子感受到愛,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一味的指責,卻沒有以相互尊重和理解的態度解決問題。
慢慢地我學會了共情,在和學生交流時我開始學會說老師能理解你為什么這樣做,開始習慣著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解讀學生行為背后的意義并給他們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如果我是你的話,我可能會怎么做,并且我感覺這樣做的效果會更棒。另外我還很認可書中所說的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畢竟人無完人,我們不需要為犯錯誤而感到羞愧,如果沒有正確看待犯錯誤這件事,我們可能會覺得灰心喪氣,對自己感到失望。我們需要達成的是有勇氣改變我們對“不完美”的信念。應該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學會把犯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不是有一句名言:失敗乃成功之母。
在教學實踐中,我積極的嘗試了一下“積極的暫停”這種正面管教方式。上課時每個班上總有那么幾個不專心的學生,在老師講課的時候在下面竊竊私語,做小動作,嚴重影響到了周圍同學。面對這種情況,一開始我還會講道理,用嚴厲的語氣呵斥他們,但時間一長發現效果甚微。于是我改變了策略,只要在我講課的過程中出現聲響,我就會暫停一下,并且把目光轉移到說話的同學身上,關注他會作何反應,逐漸的大家都會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妥之處。我們沒有必要每一次都馬上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有時候,“積極的暫停”已經足以中斷有問題的行為。
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正面管教》這本書給我們指引了一個方向,讓我們不懲罰、不放縱的引導孩子做的更好,讓我受益匪淺,在正面管教的路上我一直在學習并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正面管教》讀后感4
為什么要選擇正面管教,是因為它給你提供了一種新的教養方式,如果你面對孩子無可奈何,不妨試試這種新的方法。不需要懲罰,不需要威脅,不需要歇斯底里,只需要你和善而堅定,只需要你尊重孩子,只需要你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只需要你接納孩子的不良行為,這種方式也許不會給你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久考慮,它的效果絕對明顯。當你完全掌握了正面管教,那么你將擁有美好的親子關系,你將從現在的困境中走出來,你將發現其實孩子的養育過程也是可以充滿歡樂的。
作為父母,我們似乎很少停下來去真正關心孩子的內心,我們不清楚他的成長規律、不了解他的認知范疇、不知道他眼中世界的樣子。很多時候,我們不自覺地以一個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讓他們覺得無所適從。我們總是自以為是的覺得孩子該這樣…該那樣…可是我們卻忽略了他成長的規律,揠苗助長不會有收成,過早貼標簽也不會讓自己更輕松,不妨讓我們靜下心來,去接受孩子、認可孩子、傾聽孩子,讓我們盡自己所能給他歸屬感和安全感。
我們總是急功近利的想要讓孩子學會更多的知識,新聞上屢見不鮮的三歲孩子怎么怎么樣,四歲孩子怎么怎么樣,好像孩子越小能干的事情越多越值得炫耀。但是大腦是有他自己發育規律的,超前讓孩子學知識并不是一件好事。3—6歲孩子是通過與活生生的人接觸、與大自然接觸來學習的,作為父母,我們最應該做的是陪伴,是帶著孩子建立更多的神經突觸,讓他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在我陷于教育困境的時候,遇到了這本書,毫不夸張的說它打破了我對教育的傳統看法,在習以為常的懲罰式教育、說教式教育、虎媽狼爸式教育中,它可謂是一股清流,倡導以一種不懲罰不驕縱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你面對孩子,慣用的方式嘗遍也沒有效果的時候,不妨試試這種方法。但是這種方法的嘗試又在很大程度上考驗了父母的耐心和毅力。因為在使用初期,你會遇到很多困難,并且不會看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你所能做的就是一遍遍提醒自己,要和善而堅定,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要降低對孩子的`期望(讓他在適合的年齡做適合的事)。只要你堅持下來,那么你會驚訝于它帶來的長期效果。
簡·尼爾森的這套書,從始到終都在強調孩子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家長存在的意義就是幫助孩子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其實,歸屬感和安全感的缺失會引發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為。就像家長常說的,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這樣的事情發生時,你是嘆息一聲表示無可奈何,還是捶胸頓足表示家門不幸呢?如果你認真讀過這個系列的書,那么你就會學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你首先要弄明白孩子在做作業時出現的問題,是因為平時你的有效陪伴太少,他只能通過這種方式贏得關注,還是你日常過于權威,他不想在臣服于你開始和你進行權利之爭,是因為你對他某種行為采取了不當措施,讓他以這種方式進行報復,還是在你的不停嘮叨打擊下,他已對自己完全喪失信心。
當你弄明白隱藏在他行為之下的因素后,你就能夠采取更為合適的解決方案,當然這個方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長期的堅持,還需要你根據情況進行適時完善。可能這時你會疑惑怎樣分辨孩子的行為,最簡單的方法是觀察,然后對照書中的表格進行判斷,或者你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態,用啟發式的問題去和孩子聊聊,或者你可以和他談談你上學寫作業的一些事,當然,只要你想,你總能找到適用于你們之間的方法。
《正面管教》讀后感5
最近受到學校的推薦,作為家長的我拜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書中列舉了大量的管教孩子的實例,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管教方式有了深刻的反思。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理方法。
書中首先提到“和善而堅定”,和善,是家長應該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與孩子交流溝通時平等和善的態度。遇到問題首先應該尋求解決的方法,而不是強制性的去命令和責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家長應該做到隨時觀察思考,進行自我反省,理解尊重對于孩子的意義。堅定,是我們在尊重的基礎上,對于規則的一種堅持,既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又要表達我們的原則和立場。讓孩子有邊界感和責任感。和善與堅定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更是讓我們的教育更友好,更和諧。
其次就是關于孩子犯錯的問題,我們家長很擔心孩子犯錯,當孩子犯錯以后,作為家長會很嚴厲的批評孩子,甚至會給孩子貼上調皮不懂事的標簽。可是恰恰相反,我們家長應該理解孩子犯錯,應該引導孩子勇于承認錯誤并且承擔相應的責任,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長空間。
還有讓我感觸很深的就是,作為父母的我們任重而道遠,正面管教讓我真正看清楚了家庭生活的方向和目標。也是讓家長和孩子都能在生活中體驗到歡樂,和諧,合作,分擔責任,相互尊重……
《正面管教》讀后感6
剛上完一節課,筋疲力盡回到辦公室,桌面上放著一本嶄新的《正面管教》,本學期教研組共同書目,書名早已耳熟能詳,但是從未認真閱讀,剛好趁此機會,平心靜氣,提升自己。
其實在閱讀此書之前,我曾以為,正面管教這本書應該是大多親子教育書籍一樣,引導家長、老師挖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淡化或者忽視孩子身上的存在的問題,但是第一頁中“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地管教孩子”卻引起了我的興趣,雖然在提倡素質教育的大浪潮下,我們更多的是給予孩子“自主、自由、平等”但是,如何平衡它與“管和教”之間的關系,其實也是我一直困惑的問題。
此書作者為美國教育學博士,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其英文名字為Positive Discipline,直譯為積極的紀律。何謂正面管教?我想書中的這句話可以簡單地概括一下: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用嚴厲也不用嬌縱的方法。它以相互尊重與合作為基礎,把和善與堅定融為一體,以此為基石,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各項生活技能。
書中的信息量很大,列舉了大量家長、老師管教孩子的實例并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越看越能引我的共鳴,梳理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我發現其實自己在教學管理方面存在著很多的'誤區。盡管經常告訴自己要學會心平氣和,但是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需要多多修煉,總是壓抑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為了孩子的這點那點小錯誤而生氣。繼而開始對學生們苦口婆心地進行說教模式或讓讓她們去承擔一些邏輯后果,靜下心來想一下,是因為我單純地在孩子們犯了錯誤時給予她們的更多是說教而不是讓她從自己的錯誤中本能地去體驗自然后果,所以在我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也許是被動地去接受這種教育模式,而非自己真正地意識自己的問題所在,更沒有給予他們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機會。因此,有的時候教育的成效是那么的低。
那么怎樣做才算著有效管教或者說是正面管教呢?這就要回到書中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了。即:
1、是否和善與堅定并行?(對孩子尊重和鼓勵)
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心靈紐帶)
3、是否長期有效?(懲罰在短期有效,但有長期的負面效果)
4、是否能交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關心他人、善于解決問題、敢于承擔責任、樂于奉獻、愿意合作)。
手捧《正面管教》一書,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在構建和諧的親子關系和師生關系上,我覺得自己的確不斷地學習與嘗試著改變,書還沒有看完,期待下面的章節能帶給我更多的啟發。
《正面管教》讀后感7
在我心中一直有這樣的疑惑:應該用什么樣的理念和方法去教育孩子呢?一次偶然的機會,我遇到了《正面管教教師指南A-Z》。假期里我認真閱讀了這本書,收獲滿滿。
《正面管教教師指南A-Z》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正面管教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是教室里孩子常見的各種行為問題及處理方法。這本書涵蓋了全球各地教師在學校中運用正面管教理念和方法的實踐案例,以不同的主題為線索,每個主題分為討論、建議和激發靈感的故事三個部分。
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讓我有一種撥開云霧見晴天的感覺。每讀到一個主題,我都會反思自我、反思人性、反思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當我們在教育中遇到問題時,往往是以說教、提醒、哄勸、批評等方式進行處理。我們只是處理了學生的行為,而沒有真正看清每一個行為背后的信念,導致處理的結果都收效甚微。“一個行為不良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喪失信心,都基于孩子認為自己缺乏歸屬和自我價值的信念。”讀了這本書,我更清晰地了解到,孩子日常中所出現的諸多不良行為,很多時候是為了引起老師或父母的關注。而每一種行為的目的、背后的信念、密碼信息是什么?老師主動性、鼓勵性的回應包括什么?書中的“錯誤目的表”為我們詳細分析并且提出了糾正的措施。我覺得,作為老師,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找準產生錯誤的根源,才能采用多種方式來鼓勵學生改變信念,進而改善行為。我們不僅要學習以非懲罰的方式鼓勵孩子,還要學會以尊重的方式對待孩子,因為老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在這本書中,我聆聽著來自世界各地老師的問題,認識到每個老師在自己的教室里都是有影響力的,教室里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要讓他們懂得,小小行為里蘊含著內在的價值。讓我們將愛與尊重傳遞給孩子,用鼓勵性的態度和方法幫助孩子感受到歸屬感與自我價值。
《正面管教》讀后感8
沒有一位老師不愛自己的學生,沒有一位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向我抱怨,他們與孩子相處的日常變成了爭吵、吼叫、賭氣。孩子進入的青春期變化讓他們措手不及,一次次無效,又互不相讓的較量讓他們既懊悔又焦慮不安。作為老師,在面對孩子犯錯的時候,我也常常采用最簡單的方式:嚴詞厲色的批評教育。因為這種教育效果最快,孩子因為懼怕老師的威嚴而屈服,做出暫時的妥協。讀了美國教育學博士、杰出的心理學家、教育家簡·尼爾森根據自己親身經歷著作的《正面管教》這本書,作者認為父母要以溫柔堅定的態度參與陪伴孩子的成長,讀完我收獲良多。
書中總結了三類不同的教養方式:
一、嚴厲型,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過度控制,有規矩沒有自由,沒有選擇。
二、驕縱型,沒有限制,有自由但沒規矩,無限制地選擇。
三、正面管教型,和善與堅定并行,有權威,有規矩也有自由,有限制的選擇。
家長的教育方式總在嚴厲,溺愛和說教中徘徊,無法正確把握平衡,和孩子更好的溝通相處。而尼爾森的書一開始便切入主題,告訴我們什么是正面管教,就是遵循相互尊重,不懲罰,不驕縱,共同參與制定規則,能有效解決問題的溫柔而堅定的管教方式。當你既和善又堅定時,和善能抵消過于堅定而造成的所有問題(反叛、抗拒、對自尊的`挫傷…),而堅定則能抵消過于和善所造成的所有問題(驕縱、操縱父母、被寵壞、對自尊的挫傷…),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孩子自律、有責任感、懂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父母的內心都是希望孩子幸福,但這能否實現,取決于孩子是否在和善而堅定的氛圍中,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績…
《正面管教》讀后感9
此時無聲勝有聲
讀書,如品佳茗,含香在口,苦與甘自知。
在《正面管教》一書的第11章里講到“給孩子一個擁抱”,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是的,有時一個擁抱超過千言萬語。當孩子受傷無助時,他可能會朝著媽媽跑去,邊哭邊說:“媽媽抱抱!”這時媽媽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就能治愈他的受傷心靈。
這讓我想起在批改學生作文中,曾經改過一位學生的作文,他講到,在讀小學的時候,最喜歡遇到那位摸他腦袋的老師,老師摸一摸他的小腦袋,他感到無比快樂。這位學生是父母離異的,在破碎的家庭中長大,我剛剛接觸他的時候,總覺得這孩子有些憂郁,而且不善言辭。我想不到他在作文中竟會對一位老師“摸一摸他的腦袋”會那么開心。我想這個時候,他是感受到了老師對他的喜愛。一個缺愛的孩子,我們更應該關注他們給予他們愛。后來,我在遇到他時,有時也輕輕地敲一敲他的腦袋瓜子,他的眼睛馬上就亮了,綻放燦爛的笑容,我也投他會意的笑。這孩子下課沒事會到辦公室找我,不是問我問題,只是站在我旁邊看我改作業,或者看我聽其他同學的`背誦。我默許他來找我,也不問他找我有什么事,偶爾看他穿得單薄,提醒他天冷了注意多穿件衣服。有時我還買了一些餅食在辦公室,我請他吃,他一開始有些不好意思,后來就有吃了。我喜歡叫他“小不點”,他聽我這么叫他,總是有些羞澀地笑。我能感受到他羞澀的笑容里也是喜歡這個稱呼的。
愛有時要說出來,讓對方更直接感受到這份愛,愛有時不必說出來,然對方從你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感受到。
這些肢體語言有時比說教的語言還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正面管教》讀后感10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我曾經碰到幾個比較特別的孩子,他們有的現在行為表現已經令我刮目相看,而他們的改變離不開我的一本教育“圣經”——《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現在與大家分享該書的閱讀收獲。
該書中提到了對孩子進行合理教育的五個標準:
1、幫助孩子感覺到心靈的連結;
2、和善與堅定并行;
3、長期有效;
4、交給孩子為培養良好品格所需的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
5、能讓孩子發現他們多么能干。
正是在這些標準的指引下,面對這些特別的學生,我逐漸找到了幫助的辦法。
一、愛動手的小A同學
小A同學個子不高,但是很結實,我剛一接班的時候,就見識到了小A同學的“厲害”,一天至少動手三次,每動手必定將另一個孩子打哭。面對這樣的“小炮仗”,在《正面管教》的指導下,我制定了以下方案:
(1)點滴進步法:我再一次找到小A,靜靜教室里只有我們兩個人,我讓他拿出了自己的一只手,我告訴他你看這五根手指就代表人或者的五種境界,從小拇指到大拇指,越來越厲害,等到大拇指了就是所有人都佩服的偶像,你想做哪種?他果斷選擇了大拇指,我說好,那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你呢,現在就處于第五種境界,如果想要到第四個境界,只要你關注自己的手就行了。只要你能堅持住連續一周不動手,你就能進階,從那以后我和他每天都聊天,他會在晚自習時興奮的跑來告訴我,老師老師我今天沒有動手!我有時候會夸一塊他,或者偷偷的獎勵他,點點滴滴中小A同學在不斷地進步著;
(2)樹立自信:小A其實是一個很熱心的孩子,他很熱心參加班級里的勞動,尤其是班級里的'水桶很重,我告訴他只有你一個人拿得動,他每次抬水的時候都很自豪也很積極,而在優化大師中他也在不斷的得到獎勵,這樣成績本來就不差的他越來越自信了;
現在的小A真的變化特別大,有一次別的同學告訴我他和另一個同學打架,我以為小A把別的孩子打了,但結果恰恰相反,見到我的小A特別驕傲的告訴我:老師,他都踢我屁股了,我都沒有還手!
小A現在依然是一個偶爾暴脾氣的同學,但是他現在可是動口不動手的君子了。
二、愛管閑事的小B同學
小B同學情商很高,這個孩子每次和他談話,他都能像小大人一樣蹦出許多道理,但是言行不一、明知故犯,而且這個小家伙犯起混來,膽子奇大無比、我行我素。
危機教育:小B上面提到的問題真正得到緩解是在他犯了一次打錯后,他因為插隊被同學阻止而對同學大打出手,這件事情造成的惡劣影響讓我真正下定狠心管教這個孩子,三個字:冷處理。來自學校、家長的堅定冷靜態度重于讓他意識到這一次不再是說一說那么簡單了,近兩周的冷處理重要讓這個孩子開始發生改變,他不再明知故犯,而是懂得及時的懸崖勒馬,不再去頻繁試探規則的紅線。
班主任工作是一件復雜的藝術,《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教會我們班主任如劍術大家,大巧若拙,舉重若輕,愿班主任們都在班級管理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正面管教》讀后感11
暑假讀了《正面管教》一書,早就聽說此書,到今年暑假,終于靜下心來讀此書。讀的過程中,結合自己育兒和教育學生,感受良多。
孩子有著自己的思想和信念,是隨時隨地都在發展和變化的社會人,他們都需要實現自我的價值。對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簡單地歸結為批評和獎勵,我們應該在讓孩子形成良好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上,培養孩子對自我的認識以及對老師和家長的認可和信賴。我們要做的是“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我們要培養的學生應該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正面管教》的作者告訴我們其實想要贏得學生的合作并非難事,只需要經過四個步驟:
1、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一位讓你理解孩子的感受。這時,告訴孩子你也有過類似的行為或感受,效果會更好。
2、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3、讓孩子關注解決問題,問孩子解決此問題的方法。或提出建議,直到達到共識為止。
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我常范的嚴重錯誤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對那些叛逆、頑劣的孩子時,往往會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對的',覺得都是學生的錯。一番指責之后,能解決問題還好,如果學生還為自己辯解,那還不等于抹殺師道尊嚴?結果就是小問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4、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做這些要真誠、友善。
其實,當我們要求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我們自己就得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讓孩子認識到犯了錯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師的斥責,而是從錯誤中得到了哪些收獲。在書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犯錯的孩子。啟發性的問題的首要目的就是讓老師和家長停止告訴孩子答案。當孩子的思想或是行為不恰當時,幫助孩子分析接下來應該做什么,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和總結,最終與孩子一起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于,可以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還能對解決方式更加認同。作者還認為,將啟發式問題運用在班會當中,效果也很不錯。對我們教師來說,正面管教既不會讓學生感到屈辱,也不會讓老師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與合作的基礎上,教會孩子學會對他人理解和寬容,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起責任。這樣好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大膽的嘗試。
《正面管教》這本書,還有很多理論和例子,啟發我們在教育上著重細節、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合上書本,可能再遇到問題到底怎樣正面管教不一定馬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但書中很多理論像警鐘一樣不斷敲打著我。“改變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以后在工作中我會經常拿出來拜讀,先改變觀念,再付諸行動,改變從一言一行開始,才可能真正改變對學生的教育方法。
《正面管教》讀后感12
最近閱讀的《正面管教》,介紹了許多涉及孩子心理、行為、認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論,讀了《正面管教》后,我受益匪淺,不管是對自己將來孩子的培養還是對學生的教育,我都從中學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覺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鑒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在對待學生的問題上,出現再大的問題,相信通過這個方法都能通過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決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來越糟。
第二:自尊。讀了這本書,使我對我們以前常常掛在嘴邊的自尊有了新的`認識。我相信,如果我們認為自己能夠給予學生自尊,實際上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只要孩子不認為自己的自尊取決于外在的他人的評價之中,孩子就不會變成“討好者”。他們學會了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而不是學會自我評價和內省。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他們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于別人的贊揚或觀點。
第三,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如果我們能夠牢記,在不良行為的背后,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并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我們對不良行為就會有不同的感覺。我們就不會以為孩子總是在故意搗亂,總是喜歡跟我們對著干,而且也該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傷害了孩子的感情。
《正面管教》這本書,它不僅僅是培養孩子、教育學生的指導性書目,還是指引我個人成長的書籍。今后我會繼續閱讀它,讓它陪伴在我未來教師路上。
《正面管教》讀后感13
“有一年夏天,季羨林先生揀了一小籃麥穗,高興地給了母親。母親小心翼翼地磨成面,并貼了一鍋死面餅子。季羨林越吃越饞,飯后,他便又偷了一塊吃。母親發現后追著他打。赤條條的他急忙跑到房后,跳進了水坑里。母親便只好站在水坑邊,看著光溜溜的兒子津津有味地啃餅子,然后就笑了。”這是我曾經給上一屆的孩子們講的一個故事,然后感嘆:“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你們怕也不會為什么東西這么去拼命了。”
“有!”全班齊答。
“什么?”我一時反應不過。
“手機!為了手機,我們可以做出比光溜溜跑出來跳進水里更大的犧牲。”
現在,手機等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了孩子們的“死面餅子”,成為了他們“精神的食糧”。
有的家長是強硬地不準孩子接觸電子產品,有的家長出于各種原因嬌縱孩子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首先,我們應該正確認識電子產品和我們的孩子的關系。我們的孩子是“網絡原住民”,電子產品是他們現在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們未來生活的重要部分。善于使用電子產品的孩子在未來更有可能獲得成功。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現在使用電子產品引出了許多不良后果,例如:近視、注意力不集中、學業成績下降、網戀等等。其實,這些問題都是不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引起的,我們家長要做的是:如何引導和幫助孩子合理健康地使用網絡和電子產品。
不過,使用懲罰和控制這種基于恐懼的教養方式作用并不大,相反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最有效的方法是:以家庭為單位制定規則,并且和孩子一起遵守。這個規則的制定最好是以家庭會議的方式,這樣才有利于孩子接受并嚴守這些規則。
制定規則的建議:
1、對于可以用多長時間電子產品以及何時使用,要給孩子有限制的選擇。
2、孩子的房間不要放電視機或電腦。
3、設定一個休息時間(晚上10點到次日早晨6點)的電子產品“存放處”,這個“存放處”的位置建議離臥室遠一些,越難拿到越好。
4、固定孩子的零花錢數額,不隨意增加和補貼,可以有效避免孩子玩游戲。
5、自己要做出正確使用電子產品的榜樣,不要自己成天黏著屏幕卻要求孩子遠離電子產品。(這樣的要求很無恥)
6、如果有一些網站或游戲是有問題的',一定要安排時間和孩子一起探討,聽聽孩子的看法,并作出積極的引導。如果孩子不能做出正確認識,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玩,以便隨時和孩子交談進展。
7、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如果他們上癮了或是不接受監管,我們隨時可以對電子產品說“No”。
8、“揚清才能激濁”,最根本的辦法是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讓孩子看到現實生活的多彩有趣,他們才會合理地安排時間,合理地使用電子產品。
最后,我一直希望孩子們擺脫電子產品和網絡的控制,一個專注于現實、眼界寬廣的人。所以,我建議能有閑暇的同學可以參加志愿者服務,陳樂樂在兩歲的時候就參加了志愿服務(到南山撿過垃圾、在三峽廣場宣傳過義務獻血)。參加志愿服務,“志愿重慶”和“山城志愿服務網”都是非常好的選擇。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過上更豐富的生活!
《正面管教》讀后感14
在正式寫下我的感想之前,首先我想說一說我自己,我自己是一名從業幼兒少兒英語以及早期教育超過10年的一名老師,從我小的時候開始,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學校和社會環境深深的影響著我,從我自己的經歷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我的父親是一名大學教授,在從小養育我的過程中,雖然磕磕絆絆但是他給予了我他那個時候可以給到的最好的教育方式和條件。陪伴和支持,讓我一直感受在被愛和愛的環境中成長,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在學校中和社會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雖然有難過和迷茫的時候,但是更多的時候還是有信心堅持和努力完成渡過困難,說這么多,我想表達的是,其實在正面管教這個理念被中國人所知道并應用之前,我多多少少的就受到了爸爸當年的接近正面管教的理念的培養中,這為我之后的從業路上的學習和思考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正式接觸正面管教應該是20xx年,20xx年之前,同事參與了貝媽的講座并且在前單位進行了分享,我看了分享課件,覺得和我個人的教學方式非常相似,17年在早期教育從業中,部門的伙伴報名了成都的家長講師班并且推薦了系列書籍,我通過自己閱讀和自己的上課方式找到共鳴以外,更深層次的想到了,1個人帶100個孩子的影響遠不如,10個老師帶1000個孩子或者說不如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大,作為一名教師,我知道家長是最好的老師,家長的言傳身教是最有作用的,例如在西安不同區域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重視不同的情況下,通常在做家長會,參與的人數和回饋的強烈程度都不一樣,但是家長確實最重要的啊,為什么說家長是唯一不用考試就可以上崗的`職位,看到有問題的家長影響到的單純的孩子,我的心里是痛心的,由此我決定正式學習,找到方法幫助家長、改變家庭、更希望后期傳播給更多的老師,改變老師之前的教育觀念,從而達到更多的孩子可以自我、自信、樂觀,并且社會化的成長,這些都是互相不違背的。
舉一個我之前的例子,當孩子想哭的時候,大部分的老師說不要哭,給你糖或者禮物,可是當下他們并不明白孩子為什么會這樣也沒有解決孩子的問題,還是只用獎勵或者懲罰的手段去處理,當下可能見效,但后期孩子的心理建設一旦成長,矛盾和多樣化的行為也會出現,而我嘗試從我個人的成長經歷出發,讓他們適度先發泄情緒,然后詢問和共情,引導孩子自己說出問題,并且給予一些方法(當然看書之后知道可以讓孩子共同參與頭腦風暴,設計方法,這就是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樣以后孩子當遇到問題,愿意和我溝通,相信我,一起解決,并且情緒得到了回應和合理的互動,當然小學和幼兒的孩子處理方法不太一樣,我經常都是換位到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可能我沒徹底長大吧!哈哈!但是這樣都行之有效,當閱讀完書籍之后,我才發現還有這么多好的方法和工具,可以把理念的道德性質的東西落實化、實際化,這是我所期待學習并成長和改進的。
未來,當不斷的學習之后,我將更加踐行,并且不停地自反省和思考,如何可以更多的幫助孩子健康自信快樂的成長,如何幫助更多老師走出好孩子壞孩子的誤區,幫助更多家長了解自我,了解孩子,愿意攤開心扉和孩子共同摔跤再進步,愿中國的下一代越來越好!
《正面管教》讀后感15
廢除懲罰、廢除驕縱、和善而堅定。教孩子就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于別人的贊揚或觀點。
贏得孩子合作的4個步驟: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告訴孩子你的感受;讓孩子關注與解決問題。
矯正錯誤三步驟:承認、和好、解決。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最惹人討厭的孩子,往往是最需要愛的孩子。
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父母應該審視一下自己的錯誤目的,努力將其變成更有激勵性的態度和行為。
自然后果VS邏輯后果。當心邏輯后果,確保我們要采取的方法是邏輯后果而非懲罰。邏輯后果必須:與行為相關、尊重、合理、預先告知。
懲罰造成憤恨、報復、反叛、退縮。當一個邏輯后果能將孩子的行為轉向一個有用的/有貢獻的行為時,就是有效的。孩子們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得更好。邏輯后果與行為的錯誤目的。
使用邏輯后果的另一個重要指導原則是,要考慮到行為的錯誤目的。在發生沖突的時候,邏輯后果可能有效,但只在孩子的目的是尋求過度關注時才有效。當孩子的目的是尋求權力或是報復時,邏輯后果在冷靜期之后或贏得孩子的合作之后的解決問題階段,才是有效的。邏輯后果不能運用于權力之爭,除非極其小心,因為它常常淪為懲罰性的報復行為。
由于這個原因,使用自然后果總能有所收獲,但邏輯后果則很可能事與愿違。例如,假設一個孩子不做課堂作業。老師可以對這個孩子說:“你需要在下課前完成作業,要么就在課間體息時去作業臺寫作業。(注意,給出一個選擇作為邏輯后果的一部分,是如何體現對孩子的尊重的。)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尋求過度關注,這個孩子很可能朝你笑笑,并且開始做作業。
另一方面,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尋求權力,這個孩子則可能拒絕做作業,以證明“你制服不了我“,除非你通過事先與這個孩子討論這種行為并且問過了她的選擇,而贏得了孩子的合作。如果孩子的目的是報復,這個孩子可能會以拒絕寫作業來傷害你的感情,直到她自己受到傷害的感覺得到處理。如果孩子的目的是自暴自棄,她需要的是訓練,而不是邏輯后果。
換句話說就是,要有效地使用邏輯后果,就要理解孩子的行為以及長期效果。記住,不論孩子的錯誤目的是什么,邏輯后果都有可能完全不適合。或許是要求孩子做的作業毫無意義。或許是老師沒有讓孩子參與制定作業計劃,讀后感m并且沒有讓孩子感到自己與這個作業有任何關系。沒有什么事能比讓學生參與問題的解決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贏得他們的合作的了。
邏輯如果只是一個工具,而且常常不是適合當時情形的最佳工具。讓孩子事先參與。關注于解決問題。
【《正面管教》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正面管教》心得05-01
學習正面管教心得04-12
幼師正面管教培訓心得05-01
《正面管教》學習心得09-06
正面管教學習心得05-01
正面管教看書心得10篇11-15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02-27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02-16
讀《正面管教》心得體會04-05
教師正面管教培訓心得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