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

時間:2023-02-16 18:02:25 心得體會 我要投稿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

  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師,我們到底要怎樣教育孩子?管得多了,是專制,是控制,是裹挾,是情感綁架,是過度期待,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的施虐,最終招來叛逆的控訴;管得少了,是敷衍,是潦草,是無為,是放任自流是不負責任,是眼睜睜地看著孩子們輸在一條條起跑線上,難免在比較中重返焦慮。看新聞說,又有學生自殺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健康和心理,馬上就檢討自己是不是管得多了;又看新聞說,大學生遍地都是,不讀大學工作都找不到,馬上就想到自家熊孩子的成績,又覺得必須狠狠管……這矛盾成了在不確定的年代里,對教育的普遍焦慮,成了這屆父母都非常確定的事情。我時刻在反思自己,我到底該怎么做才能讓孩于們在健康成長中快樂學習呢?

  近期,我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正面管教提倡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用懲罰驕縱的方式,而是用相互尊重、平等的態度,共同建立家里或學校里的規則,讓孩子在得到與他能力相符的最大化的權力的同時,也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社會規則,從而培養孩子提高自尊,自律,自信、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學會使他們受益終身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按照正面管教的理念,我們對孩子要和善而堅定,不懲罰也不驕縱,也就是尊重孩子,平等地對待孩子。如果我們自我感覺總是高高在上,孩子只是一味地服從,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自我價值認同感。生活中還要讓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這樣孩子會更有價值感和責任感。再有不管是學習中還是做生活之中的事,如果孩子沒有做好,我們不宜懲罰孩子,而應給予鼓勵,使孩子在我們的鼓勵和引導下把事情做好,使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在這樣的家庭或學校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面對自己的錯誤不會逃避,只會不屈不撓,并總結錯誤經驗指導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這是一個人能立于不敗之地的寶貴品質。

  通過這本書,使我在與孩子們的相處過程中找到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我要學會用正確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快樂環境中健康成長!作為平凡人家的父母,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我們沒有那么多平臺和資源,但該陪伴時,絕不偷懶;該引領時,絕不推責;該奮力一舉時,絕不錯失機會。告訴普通人家的孩子:這個世界從來就不是公平的,學習也從來不是輕松的,你想要得到更多尊重,創造更多價值,獲得更多自由,就要在一路跋涉中,走向更高平臺,碰撞更大自我。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2

  一個多月一階段的課程結束了,每個周六的下午,就好像自己的特殊時光,又坐在課堂里的感覺很好,分享自己成長和育兒心得,讓人欣喜,更讓人獲得平靜。

  一階段的課程開始,正好是我家6歲半的寶貝踏進小學的`課堂,說實話,上半年我都在為此焦慮,在看過《正面管教》也進行了一些實踐之后,我決定參加家長課堂,進行更深入學習。記得寶貝剛出生的時候,就很認同“愛和自由”,“無條件的愛”的育兒理念,可是面對具體問題,還是不知道怎么處理。《正面管教》教會我怎么做,才能無條件的給孩子愛和自由。尤其是“共情”和“啟發式提問”,讓孩子和我更貼心,讓他學會思考,體諒別人的感受,自己解決問題。這兩個月來,我們很順利的開始了小學的新生活,通過“慣例表”培養學習和生活的好習慣,寶貝也很快熟悉了新環境和新朋友,更開朗,也更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上學”這件曾讓我們全家緊張焦慮的問題,不再是問題,家里大部分時間都是平和,溫馨的氛圍。當然我們還是會有讓彼此生氣,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都慢慢學會了疏導自己情緒的方法,每當寶貝最后平靜下來,掛著眼淚給我一個擁抱和親吻的時候,我真切的感受到他是上帝派來拯救我的天使。

  意外的收獲是,以前很少看育兒書的爸爸,雖然沒有參加正面管教的學習,也在潛移默化的受到影響,以前他面對

  孩子的過度要求是一味的妥協,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手足無措。慢慢地,我能感受到他和孩子在一起時態度的轉變,更加溫和而堅定。

  非常慶幸自己參加了正面管教的學習,我還會一直在學習的路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3

  每個孩子天生都是精靈,在他們剛出生的時候都是聰明的、有可塑性的。怎樣培養好孩子,在我家寶寶一次犯錯誤幾乎讓我“歇斯底里”后成為我要認真正視的問題。于是,帶著育兒方面的種種疑問,我走進了“美國正面管教”的課堂。對于正面管教,我有幾點建議:

  一、正面管教首先是對教育心態的顛覆

  孩子的成長不是家長教出來的,而是需要孩子自己體會掌握的。授人與魚不如授人以漁,正面管教給予孩子的正是這個漁。我們希望孩子具備優秀品質,并不是因為我們告訴他優秀的品質是多么的重要,而是要在孩子一次次犯錯的過程中,懷著開放寬容積極的心態幫助他認識到,只有具備我們所說的優秀品質,他的生活才能幸福

  我認為,我們既不要讓家長的局限性而成為孩子發展的天花板,也不要因為家長的個人喜好而為孩子的發展設界。

  二、正面管教關注孩子長久的影響,而非短期特效。

  承認孩子和成人一樣具有趨利避害的心理幫助我更好的理解了為什么獎勵和懲罰短期有效而長期無效。正視了懲罰和獎勵都是來自外界的控制,只能控制孩子的行為而非信念。行為可以控制一時,不能控制一世。

  我們越是對孩子加大懲罰的力度,孩子就更積極的,更早的`想逃離這種懲罰,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而我們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我們越是對孩子加大獎勵的力度,孩子就更貪婪的,更迫切的想要迎合這種獎勵,反應在生活中,就是我們覺得孩子的胃口越來越大,對我們的獎勵越來越不買賬了。而沒有獎勵,他似乎就不愿意做任何事。

  事實上,就算孩子在大學前都愿意接受我們的獎勵和懲罰,進入大學、進入社會后,我們的獎勵和懲罰也是鞭長莫及的。我們應該認識到,我們“外力”的控制,無論在時效性上,還是持久度上,都不可能伴隨孩子終身。

  如果把孩子走向社會看似是走進大海,那么懲罰和獎勵就是一個一直在泄氣的救生圈。這個救生圈或者讓孩子感覺束縛,或者讓孩子產生依賴。而我們必須一直做的,是更加費力的給救生圈補氣,以便于讓孩子在當下能活得安全。但孩子終歸要遠行,而我們也終究要老去,救生圈終究要消失。與其疲于應對給救生圈補氣,不如在淺灘時就教會孩子游泳,就算他現在嗆了口水,崴了下腳,但長久來看,這樣的孩子才更能適應大海。

  三、把犯錯作為最好的學習機會。

  我們應當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長空間,理解他們對于自己未知的問題犯錯很正常,相信他們自己已經在犯錯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機會和能力在我們的正確引導下改進。將犯錯作為最好的學習機會。

  如果孩子在一個問題上反復犯錯,我們需要“翻譯”一下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不要膚淺的應對孩子當下的行為,而是要找到產生這樣行為的信念。參照“錯誤行為目的表”對癥下藥。

  四、沒有情緒安全就沒有情緒誠實

  當我們和別人聊天總被打擊或說教時,那我們下次也沒有開始再聊的興趣,更何況是孩子呢。如果不想讓孩子以后回家鎖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不想讓孩子和我們越走越遠,那我們最好不要把訓斥和不屑掛在嘴邊。對他們的話題多一些興趣,對他們的錯誤多一些寬容,學會“孩子氣的,創意的語言”。

  不要把精力放在問責上,而是關注解決問題的辦法。關注問責會帶來逃避責任,讓孩子敢說,愿意說。

  正面管教不是靈丹妙藥,不會藥到病除。我們的轉變需要時間,我們的技巧需要反復練習,它必須成為我們的習慣,成為我們的反射,而且在實踐中不斷的修正。我相信不同的孩子對待不同的工具接受程度一定也是有差異的。我們不必一股腦的把所有的工具都施展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找到孩子更樂意接受的那幾個。

  以上是我對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我知道教育孩子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希望能給有孩子的同事們帶來一點幫助。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4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莊嚴,不如金秋給人已收獲的喜悅,然而它卻承載著別有的一份美麗,讓我眷戀……11月中旬,在園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將一起跟隨Linda老師帶來的《正面管教》開啟四期的課程,可以說是為我們帶來一場身心的洗禮,為了我們學習的有效性,領導還為我們提供了《正面管教》書籍及踐行工具卡。在學習中我們一起頭腦風暴、一起分組討論、一起分享收獲、一起參與各種游戲。四次的學習讓我們彼此拉近了距離,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溫暖彼此、最后到欣賞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態利用工作之余閱讀完這本“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對于學習正面管教,我有以下體會:

  一、先聯結情感、認同感受再糾正行為。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決孩子問題上會直接去糾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錯誤和不足。有時候,甚至還會講一大堆的道理,認為這些道理你應該都懂,因為我是為了你好。甚至我們還天真的認為,我們這樣糾正了孩子,孩子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事實是:不良行為一直存在。問題出在哪里呢?為什么孩子就是聽不進我們的話呢?今天我學習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來都是因為自己沒能和孩子建立好聯結。

  德雷克斯說:“愛不是一種情感,而是一種關系”,先聯結再糾正是要我們通過傳遞愛的信息,建立親密和信任,而不是距離和敵意。這其中往往透著這樣態度:“我愛你,而答案是不”;“我愛你,我相信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相互尊重的解決方案”。比如,孩子在商場鬧著要買東西,可家里的這種玩具已經很多了,你又不想縱容孩子這種出門就要買玩具的壞習慣。那么,就要在糾正孩子錯誤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聯結、認同感受,建立良好的關系,再去積極的影響孩子,這才是最有效的解決辦法。簡單的來說:就是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旦有了情感聯結,孩子們就會愿意接受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糾正了。這里的糾正行為,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提供參與的機會,或者和他們一起來找解決問題的方案。買玩具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買玩具達成共識,而當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愛時,彼此之間才更可能達成共識并容易執行。因為,此時,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下面的這個案例是我運用Linda老師講的認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為……你希望……”句式來幫助孩子解決了分離焦慮:周二早上我們班有個小女孩高高興興走進教室,把玩具放進自己的抽屜里,接著跑回班級門口,往外張望著,這時臉上的笑容已經變成了兩行眼淚,最后終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來幫她擦拭眼淚,與她說話:“寶貝,程老師理解你的感受,你現在心理很傷心,很難過,是因為你還沒有來得及跟媽媽說再見,媽媽就走了對嗎?”孩子聽了我的話用力地點點頭,哭的更傷心了。“那你希望我為你做點什么嗎?”我撫摸著她的背接著問。這時孩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對我說:“小程老師,我想讓你抱抱我。”接著我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又和孩子約定下次先和媽媽說再見,再進教室。孩子就高興地去吃早飯了……擁抱是最天然的動作,是最能表達愛的親密接觸,也是情緒控制和安撫最有效的動作,在我的擁抱里,孩子得到了安全感,得到了愛。相信孩子在這一整天里都不會再因為這件事產生壓力了,因為她內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懼。其實,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聯結,愛人,親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聯結!

  二、含糊的贊揚不是鼓勵。

  德雷克斯一直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這個詞來源于一個法語詞根,其意思是“將心給與”,鼓勵能幫助孩子培養勇氣,增強自信。但含糊的“真棒”不是鼓勵,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讓你的鼓勵很具體。比如,一個孩子剛完成一個泥工作品拿給你看,而你對孩子說:“哦,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作品,你簡直太厲害了!”那么你對孩子的幫助可能并沒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給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悅別人,這是一個危險的人生信條。告訴這個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歡紅色和黃色,你能跟我說說你是怎么做的嗎?”這樣,就會打開交談和一起學習的大門。不過,我個人感覺這部分有點難,稍微不注意就又說成贊揚的話了。所以,這需要我們不斷反復的練習才行!

  鼓勵的方法:

  1、描述行為

  2、強調努力,而不是結果

  3、對孩子有信心,給孩子力量

  4、關注孩子的感受

  5、關注正面

  6、指出孩子的進步

  7、表情夸張,帶有煽動情緒。

  三、把犯錯作為最好的學習機會。

  我們往往對孩子有著諸多評判、期望、指責、失望、憤怒。但事實上,愛和快樂才是我們管教孩子的全部目的,向他們表達無條件的愛,我們應當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和成長空間,理解他們對于自己未知的問題犯錯很正常,相信他們自己已經在犯錯中感受到了悔恨,并有機會和能力在我們的正確引導下改進。將犯錯作為最好的學習機會。如果孩子在一個問題上反復犯錯,我們需要“翻譯”一下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不要膚淺的應對孩子當下的行為,而是要找到產生這樣行為的,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是”。才是我們為人父母、師長可以、更應該采用的正確的方式。

  隨著正面管教學習的不斷深入,以及回到工作中的不斷實踐和思考,我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每周愛心計劃,每個周我都將認真踐行正面管教的一張工具卡,無論對孩子們,還是對身邊的每一個人,我都將學以致用,以便幫助我、維護我改善自己的人際關系,親密關系。尊重他人,帶領著溫和而堅定的態度,允許他人發表看法和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

  愛孩子,愛自己,洞見缺憾,尋求第三選擇,就是美好人生!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5

  曾經看到李開復先生分享給家長朋友的育兒觀點,覺得很有道理,也正和我要介紹的這本書觀點相通,他說,批評中長大的孩子,責難他人;懲罰中長大的孩子,自覺有罪;稱贊中長大的孩子,懂得感恩;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喜歡自己;嚴管中長大的孩子,無法獨立;施壓中長大的孩子,常常憂慮;信賴中長大的孩子,信人信己;放權中長大的孩子,深具責任;傳道中長大的孩子,失去判斷;解惑中長大的孩子,僅能記得;互動學習中長大的孩子,才真懂得;以身作則中長大的孩子,言行一致;規矩中長大的孩子,保守膽小;父母附屬品的孩子,被動聽話;輕松中長大的孩子,樂觀快樂;做父母朋友的孩子,愛人愛己。

  “其實每個孩子生來都是孤品、原創,都是獨一無二的,卻因父母的虛榮、不自信、或缺乏耐心,而把孩子趕到同一條起跑線上,扣到同一個模子中,最終把孩子變成贗品、山寨。其實,世上本來是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反而沒有了。而捷徑,往往是世上最遠的路。人多的地方熱鬧,但熱鬧不重要,方向才重要,要有勇氣走一條屬于自己的`路。”《正面管教》通過具體的案例,讓家長知道,通過和善和堅定的方式去贏得孩子的信任。當下家庭教育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太多的父母,自己界限不清、是非不分、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長,卻忙著用各種規矩去管教和約束孩子。一個都管不住自己,言行不一的父母,又如何有威信、有能力去教育好孩子?所謂育兒先要育己,打孩子是父母最無能的表現,用暴力或可以迫使孩子寫好作業,卻是父母逃避去思考和解決孩子不愛學習真正原因的借口。孩子不愛學習,或缺乏學習內在動機、方法、習慣,或自控力、專注力、意志力不夠,或沒給孩子創造一個專注學習的環境,做一個愛學習的好榜樣,等等。《正面管教》是肯定孩子的坦誠,鼓勵孩子勇于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的能力。

  有多少人,小時候曾發過誓,長大后絕不像父母對待自己那樣對自己的孩子。然而為人父母后,卻不自主地輪回著父母曾經教育自己的方式,用父母曾經折磨自己的方式繼續折磨著自己的孩子。人,終其一生的努力,往往都是在整合自童年就己形成的性格。所以說,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實在重要。“讓孩子象孩子一樣生活,是父母能給予孩子童年最好的禮物。孩子未來的路能走多遠,往往取決于童年汲取了多少父母愛的滋養、品行的熏陶,力量的傳遞。”批評的目的不是為了證明孩子是錯的,而是要告訴孩子怎么做是對的。不要逼孩子認錯。在孩子沒意識錯之前,逼他是在削弱他的自尊和力量,也在教他說謊。要包容孩子的失敗和錯誤,鼓勵孩子多嘗試、多體驗,唯有他親身經歷的,才是他自己的。拒絕犯錯,就是拒絕成長。

  導致家庭教育和親子關系出現種種問題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拒絕了自我管理和自我成長,把自己從小到大未滿足的需求、個人的局限性,以及那些掩藏在內心深處的傷害,都投射到孩子身上。也正于此,直面和解決這些問題,給了父母一個自我發展與完善的機會,可以幫我們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我堅信,一個從小體味過發自肺腑的快樂的孩子,長大后會更有勇氣追尋自己的夢想和幸福;一個從小被父母無條件愛過的孩子,長大后會更有力量去接納自己,滋養他人;一個從小學著做選擇的孩子,長大后會對自己更負責任。生命是一次旅行,不是一場競賽,學會享受它,讓它成為學習之旅、快樂之旅、愛之旅。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6

  近期讀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淺,書本中很多概念如同給我們打開了一扇如何與學生更加友好,親密的大門,讓我意識到自己的傳統教育觀念需要進行一次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的一次大變動。

  一、關注學生,而不是關住學生

  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追求歸屬感和價值感,當孩子感受不到歸屬感及任何關注,甚至被大人用權力控制著,那么就極有可能成為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而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在不良行為的背后,是一個僅僅想要有所歸屬并且不知道該怎樣以一種恰當、有效的方式來達到這一目標的孩子。如果將學生的錯誤行為看成是一個密碼,老師充當密碼破譯者的身份去思考他的行為真正想表達的是什么,當我們處理他的隱含想法時,孩子就能夠感受到自己有所歸屬、受到關注,能被理解了,他們才會有所改變,因為孩子在感覺更好時,才會做的更好。我們關注學生、理解學生,老師所做的工作也才會更有效。

  二、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贏了孩子是讓孩子成為失敗者,而贏得孩子意味著獲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書中還分享了贏得孩子的方法:

  1、關愛:在你能觸及頭腦前,先觸及心靈。

  2、傾聽:確保把關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們。

  3、欣賞: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自己。

  4、改善而不是完美:當老師鼓勵改善,而不是追求完美。

  5、溝通,少說多做,學會傾聽,學會用我句式表達感受。

  三、要多鼓勵,而不是多贊揚

  鼓勵是給孩子們提供機會,讓他們培養“我有能力,我能貢獻,我能影響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鼓勵是教給孩子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關系中所必需的人生技能和社會責任感,鼓勵是幫助孩子感覺好起來從而做的更好的一個擁抱,他們會因為自己的獨特之處而受到不加評判的珍惜。課堂上的'贊揚、笑臉貼、獎勵卡,這些是好玩且無害的,只要孩子不認為自己的自尊取決于外在的他人的評價。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孩子可能就會變成“討好者”或“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他們就學會了觀察別人的反應來判斷自己行為的對錯,而不是學會自我評價與內省。他們培養出來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們能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讓他們依賴于別人的贊揚。

  四、教會孩子把犯錯當成學習的大好時機。

  就如書中所說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所以更有益的做法是把錯誤當做學習的機會,而不是表明了自己能力不足。當學生能夠真正理解了可以通過犯錯誤來學習時,他們就能從錯誤中獲得有價值的幫助的機會,讓孩子意識到錯誤是一個讓事情變得更好的機會。

  五、要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作為老師,要確保把愛的信息傳遞給孩子,讓其能夠感受到我們的愛,這樣不但能夠取得積極的效果,而且還會體驗到更多的快樂。這點我深有同感,許多次我和學生們都是在愛的信息傳遞中消除隔閡,增進感情。“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正面管教》這本書中常說,我們總要學生控制自己的行為,其實我們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正是如此。我會克制自己易怒的脾氣,努力把自己修煉成為一個更理性更溫和的好老師。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7

  在教學中,對待學生的不良行為,老師們大多采用的態度是:批評、懲罰,而很少有人關注學生的不良行為背后的因素即孩子們做出不良行為的目的是什么,因而也就很難使問題得到完美的解決。

  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我明白了孩子的不良行為一般有四個目的:一尋求過度關注,二尋求權力,三報復,四自暴自棄。知道了這四個目的,我們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就可以采用相應的措施。比如,如果孩子的不良行為目的是尋求過度關注,老師可以通過讓孩子參與一個有用的任務轉移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的不良行為目的`是自暴自棄,那么老師應該表達對孩子的信任,鼓勵孩子任何一點點的積極努力,關注孩子的優點,不放棄孩子。

  總的來說,不管孩子的不良行為出于何種目的,過度控制的管教方式都是不可取的,而“鼓勵”就顯得極為重要。鼓勵是改變孩子行為最有效的方法,我們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孩子的缺點上,而是要多關注孩子的優點。要告訴自己,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所以我們也要放棄對孩子的任何完美主義的期待。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時,我們要明白,懲罰雖然能暫時制止不良行為,但不能永久性的解決問題,只有通過鼓勵來幫助孩子體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才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效果。我們贏得孩子最好的途徑便是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因此,讓我們多多鼓勵孩子吧!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8

  春光美如斯,正是讀書時。近來,手捧著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不能釋卷,書里一行行充滿著憧憬與理想的文字,把我帶入了一個溫柔的教育國度。在作者的筆下,是純真的、被我們大人所遺忘的孩子的世界。封面上的文字著實吸引了我:“如何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簡單的一句話中包含了四個要素:“不懲罰、不驕縱”、“有效”和“管教”。這三個要素在教育過程中,要做到一兩個很容易,但是要全部做到卻很難。書中的方法給孩子營造了一個和善而堅定的氛圍,培養孩子的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運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使孩子獲得這些能力呢?

  一、“不懲罰”的同時,做到“不驕縱”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要求孩子整整齊齊坐好,規規矩矩聽老師的話,但事實總不能如意,老師開始回想起過去的時光,自己是多么認真聽話。現在孩子的表現與過去年代的孩子相去甚遠,這種差距讓身為老師的自己不禁感到沮喪。為什么現在的孩子普遍沒有了責任感和敬畏感?是因為現在的家長、老師不如過去嚴厲了嗎?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受到的懲罰減少了嗎?魯道夫·德雷克斯認為,導致這一切的重要原因是社會的.變化,一是從前的孩子受到的是“順從”教育,只有少數人會積極爭取自己的權利。第二個重要變化是,父母和老師的控制太過于嚴格,導致孩子們的聰明才智都用到了反叛和逃避上,他們沒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孩子犯錯了,盡管這些錯誤在我們的成長路上也經常出現,此時大部分家長和老師往往會充當一個“決策者”,將問題判決給了孩子,孩子違反了“上課認真聽講”的規則,應當受到相應的懲罰。小部分家長和老師充當了孩子的“調解者”,替孩子將與難題之間的矛盾化解,“孩子開心”就是規則。正面管教型的老師和家長則會一起制定對雙方有利的規則,和孩子一起決定遇到問題時對大家都有益的方案,給予孩子尊重,讓孩子對自身有內在的控制力。

  二、把握時機,讓管教變得“有效”

  孩子們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不成熟的時機、不恰當的語言,往往會讓管教得到負面作用。孩子和父母、老師,或者是自身發生矛盾時,常常伴隨有強烈的沖突,引起情緒的變化。當錯誤目的是尋求權力或報復時,大人和孩子都會感覺到憤怒,而不能給予或接受鼓勵,此時不是管教的有效時機。大人和孩子都應當學會友善地退出來,或者做積極的暫停。如果鼓勵不成功,可能是因為時機不對。認識到冷靜期的重要性會增加成功的機會。管教要達到的預期效果不可太高,尤其不可追求完美,完美是不現實的期待,會給人帶來挫敗感。承認孩子的一點小進步會鼓舞孩子繼續向前。除去雜草最好的方法是種上莊稼,潛移默化地將不良行為轉變為積極的方面。擾亂課堂的孩子往往有著良好的領導能力,不如試著讓他們做一回“管教者”,讓他的責任感來彌補原有的缺陷。

  三、“管”“教”不可分

  傳統的“管教”,重在管字,管著孩子不要去做什么,或者因為別人是“那么說的”而去做什么。而正面管教關注的重點,是教給孩子要做什么,關注問題的解決。嬰孩餓了而哇哇大哭,我們知道要給他喂奶,要填飽他的肚子;再大一點,到了長身體的時候,我們給孩子熱牛奶,拼命給孩子補充營養,希望他長得更高大。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認知。但是放在教育上,處理的方式截然不同。孩子學習知識不牢固,回到家中做不出題,表現出逃畏難、逃避,這是正常的現象。重“管”的教育方式強調后果,把后果強加給孩子,容易導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備心理,達不到預期管教目的。所以我們應該停止告訴孩子們問題的答案,重視“教”的過程,讓孩子們參與探討他們的做法會帶來什么的后果,最終專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讓孩子有探索式的思考。關注于解決問題,能讓孩子學到:要從錯誤中學到東西,需要做什么;怎樣才能發揮孩子們的優點;錯誤是學習的機會;怎樣培養解決問題的技能;怎樣停下來、冷靜下來并解決問題,而不是做出反擊;怎樣創造性地面對出乎意料的問題,而不是心緒敗壞,放棄努力;怎樣培養恰當的回應方式。比起巴掌和蜜糖,不如讓孩子自己去熱一杯“牛奶”。

  身為老師,還有很多父母,我們為了實現自己在教育上的美好愿望,無不竭盡全力,但是往往沒有給孩子帶來最好的結果。拜讀完尼爾森的《正面管教》,我豁然開朗。只有“不懲罰、不驕縱地有效管教孩子”,用正確的、正面的、充滿了愛的管教方式,才能給孩子一個更美好、更燦爛的明天,這也是我們作為師者,永恒的追求。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9

  1、是致謝與鼓勵是解決情緒問題的好辦法。

  這是我正需要學習的。

  孩子今天告訴我:“你的行為讓我沒面子。”以前,我可能最多馬上道歉,但道歉只是為了給后面的一大堆講道理準備的過渡而已。但這次,我馬上先致謝,感謝他告訴我他的感覺,并祝賀他清晰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想,再道歉與共同尋求解決問題就要順利得多。我以前每每急躁于他把時間花在了生氣上,他卻每每急躁我把時間花在對他講道理上,在沖突時,兩個人越溝通越崩潰。現在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讓一切變得非常高效,而且不會離題——以前離題正因為后來由小問題變成大沖突了,越急越不可能完成應該按時完成的任務了。

  2、給人的是安寧與安全感,并且愿意與隊友走到任何地方。

  但這種信任感并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且會在信息發生變化時產生心理的波動。那么,我們需要不斷地與孩子建立連接,讓他產生信任。昨天在我孩子與我沖突時,我把他找回來,他非常反抗,但我一句話就讓他軟下來了,我說“媽媽只是擔心你。”再擁抱后,他就乖乖地與我回去了。今天與他一起做作業非常順利,也是因為幾次在他焦躁時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并選擇表達的方式,他的情緒也很快平靜下來了。還有我們那組扮演媽媽的那個大姐也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先走到孩子面前,表現出對他所從事的事情的興趣,當面建立連接,再提出合約,孩子情緒一下子很順從。

  3、是清晰孩子行為背后的目的。

  中午準備去配眼鏡時(以前的眼鏡找不到了),表現出各種不合作,不僅焦躁,還跑到床上躺著,就是不去。但我發現了他行為背后的原因是他非常擔心自己視力下降,度數加深,于是我沒有被他的行為“點燃”,并且嘗試去看到他行為背后的原因,給予安慰,結果他流淚了。原來我猜對了。愛撫安慰他后,他不僅去配了眼鏡,而且讓我去上課,他不用我陪。

  4、是時刻記住換位思考。

  人際交往中的換位思考我自認為自己是比較注意的,但是我很少對孩子換位思考,可能習慣于他自小產生的依賴。但是工作坊的方式學習真的給的我們很多啟發,這次我扮演了幾次孩子,發現原來別人輪番說教與責備時真的懶得聽,真的完全沒有溝通效果!還有就是冷漠給孩子的傷害真的非常大,很讓人氣憤。以前孩子對我教他做作業時的啟發式提問非常反感,這次又遇到這種問題,他差點就“爆發”了,但我馬上意識到問題之所在說:“我也不知道答案,我們一起來想想。”他馬上火氣就下去了,愿意配合我。因為孩子不喜歡我與他一起解決難題的啟發式提問是因為他覺得“你明明知道答案,要是你卻偏偏不告訴我,還浪費我的時間(學習時間長了,自然影響了他玩的時間)”。當說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并加上對他的鼓勵與賦能,增強他的自信心,他也是愿意配合著獨立思考的。

  5、是給孩子權力非常重要。

  孩子9歲了,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我們還習慣于幫他安排,可能會導致他要么就是永遠長不大,要么就是反抗,兩敗俱傷。我們必須打破習慣思維,讓他參與決策,他也許有很多好主意呢!比如他的'選擇輪做得多好!他讀那本《杰瑞的冷靜天空》讀得多好!他還幫助我把這本書好好的拍下來了。今天我與他跳繩時,我就是讓他自己選擇的,結果他非常快樂,結束的時間我也是讓他選擇著商量的,結果他高高興興的結束了。

  6、是三思而后開口。

  有一個游戲是兩隊家長都對我說話,一種是我們常用的命令口氣(祈使句),一種是啟發式提問(拐著彎說)。那感覺真的太不同了。還有很多例如“你真棒!真是太不容易了!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感到……,是因為……,我希望……”“你看起來很……”等等。語言太有技巧性了,“準確”是我們以前對語言的要求,事實上,“合適”才是語言的標準。在找到合適的語言前,我們先不要開口吧!對于孩子,我們要多用肢體語言來讓他感受到愛。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0

  近期,我閱讀了《正面管教》這本書,書的作者是簡。尼爾森,她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多年親身育兒心得,同時還是專業的心理治療師。縱觀全書,作者都是圍繞著用一種不嬌慣、不懲罰的方法去正面剖析、解決育兒教育中的種種困惑難題。文中例舉了大量現實生活中的事例,深入淺出的灌輸正面管教的教育理念,文筆通俗易懂,結構清晰。讀后,使人獲益頗多。

  誠然,書的作者是名外國作家,她生活的環境,文化氛圍與我們還是有區別的。我們所處的社會家庭環境及教育還是保留了些中國傳統的一些理念與方法。有人說現今的中國教育多為“虎爸狼媽”式,家長的觀點往往強加于孩子,“忘子成龍”、“望女成鳳”,使得現今的教育呈現節節攀比競爭心態,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孩子個人成長過程,成為什么樣的人?

  家長們教育的方式總在嚴厲、溺愛、說教中徘徊,無法正確把握平衡。而尼爾森的書一開始便切入主題,什么是正面管教,就是本著相互尊重,不懲罰、不嬌縱,共同參與制定規則,能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家長必須去贏得孩子,這里的贏得是指得到孩子的信任、理解、尊重與合作。出了問題后,家長怎樣去和孩子溝通,運用什么樣的言語、肢體動作、行為去了解孩子內心想法,共同找到根源所在,一起制定規則,使孩子們自我轉變意識,糾正錯誤,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最終目的。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父母在這一系列事件中,總是起著關鍵作用。這本書中多次提到大人們應該轉變思維,運用正面管教工具,帶著友善、關心與尊重這個基本核心思想,才能與孩子建立起合作,產生共鳴去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培養孩子的自信、歸屬感、價值感和責任感。

  這本書可以說是教育類的.經典之作,雖然短時間之內我們不可能完全按照書上的方法去實施,但要看到的是,只有家長們做出一點努力去改變,那么孩子就會呈現不同的進步。現實中,我可以試著用平和的語態與孩子交談,哪怕是從食堂的飯菜說起,而不是一味的追問著“今天的作業多么?做好了么?考試考得怎樣啦?”這已經讓她聽了無數遍的問題。我可以試著發火前冷靜處理自己,而不是過后看著孩子熟睡的臉龐時心中升起的陣陣心疼悔意。我也可以試著放下家長的姿態,跟她說聲對不起,給她個擁抱,因為大多情況下,孩子已經原諒了你。我也會試著給孩子更多的空間,下棋、散步、讀書陪伴著她。欣賞過一句話:參與生命,見證成長。這已足夠。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1

  春節期間,我抽空閱讀了美國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這本書,感觸良多,相見恨晚,現在我簡單介紹一下正面管教。

  象這樣的話“很多家長不理解孩子們在操縱父母方面是多么巧于心計。”現在孩子在這方面太聰明。

  “溺愛而不幫助孩子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是對孩子多么大的不尊重。”

  “在社會環境中,沒有秩序也就沒有自由。”都是經典。

  把這些觀念當做知識來接納是一回事:要把它付諸實踐則是另一回事。我們現在就是要選擇付諸實踐。在實踐之前,我們還要認清一些事實和真相。所以我們要看一下現在社會的一些變化:

  第一個變化:現在的孩子不像以前孩子那么聽話,那么好管教。究其原因,主要是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二十世紀中期以來,由于人權運動的發展,今天的大人們已經不再給孩子樹立服從和順從的榜樣。人權運動以前,不論爸爸說什么,媽媽都很順從,或者至少表面上順從,因為那是當時的時代所要求的。而今天,這一傳統成為了歷史。現在男女平等觀念早已深入人心,現在的媽媽們再也不給孩子樹立順從的榜樣,這是社會的進步。現在我們很難再看到有誰愿意繼續扮演卑下和順從的角色,而孩子們總是追隨他們周圍的`榜樣,當大人們都在積極爭取自己的權利,謀求完全的平等與尊嚴時,孩子們當然也模仿大人,也希望得到平等與尊嚴。所以現在的孩子很少像以前孩子那么聽話和順從。

  第二個重要的變化,今天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培養責任感和上進心。因為我們不再需要孩子像過去那樣為家庭生計付出努力。相反,孩子們被以愛的名義給予的太多,而無需自己付出任何努力和投入,甚至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媽媽就應該保護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們會包攬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難或對孩子過度保護,因而剝奪了孩子發展“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起伏”這個信念的機會。父母們因為忙于生計,或者不懂得“讓孩子對家庭有所貢獻”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所以常常忽視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我們常常剝奪孩子以負責任的方式做出貢獻來獲得價值感的機會,然后卻反過來埋怨孩子,嫌他們沒有責任感。最悲哀的是,孩子們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能感到自己很能干的鍛煉機會,而產生了“我不夠好”的信念。從而使這些孩子將大量的精力用在反叛或逃避行為上。這樣一來,他們怎么可能培養出成為有能力的人所必需具備的感知力和技能來呢?

  現在這個世界到處是機會,而往往機會來時,孩子們卻往往還沒有準備好,這是最遺憾的。今天的孩子很少能有自然的機會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以及自己的重要性,但父母和老師可以精心為孩子提供這種機會。我們必須明白,給孩子們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上進心,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必須明白,在相互尊重和共同承擔責任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合作,遠比專橫的管教更為有效。

  生活中,常見的管教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嚴厲型(也可稱為獨裁型)。這是中國數千年來最常見的教育方式,它的特點是,將自己的觀點和方式強加給孩子,并堅信這樣做是為孩子好;如教育孩子說:“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這些是你必須遵守的規則;這是你違反規則會得到的懲罰”。孩子基本上不參與決策過程,這樣的孩子有規矩但沒有自由,孩子沒有選擇。“嚴厲型”教育的問題在于,不良行為雖然一遭到懲罰就會立即停止,但不久就會再次出現,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現。也可能會累積到一定時期突然出現惡劣事件(符合量變到質變的規律),如生心理上的病,自殺等。令人扼腕嘆息。

  第二種:嬌縱型(亦稱為“縱容型”、“溺愛型”)。這種教育方式是從西方進口的,在中國,這種教育方式也比較常見。嬌縱型父母不會給孩子任何限制,而是讓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孩子有無限制的選擇,這樣的孩子有自由但沒有規矩。嬌縱型父母堅信:孩子需要許多“自由”,才能快樂;這樣的父母往往潛意識里對孩子說:“我們沒有規則,我相信我們會愛對方,并且會幸福,我相信孩子你以后會選擇自己的規則”。嬌縱型教育的問題在于,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很自私,很難明白別人也很重要,也有自己的權利;很難學會負責,很難面對并承受壓力,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論發生了什么事情,他們都會感到高度焦慮。

  第三種:正面管教型(亦稱為引導型、民主型)。這樣教育的孩子有規矩也有自由,孩子可以有限制的選擇。父母與孩子一起制訂對雙方都有利的規則;共同決定在遇到問題時選擇對大家都有益的解決方案。當父母必需獨自做出決斷時,父母會堅定而和善的進行。父母比較注意維護孩子尊嚴、尊重孩子并且態度堅定時,孩子很快會明白,他們的不良行為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這會激勵孩子在保持自尊的情況下改變自己的行為。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2

  這個暑假,很有幸拜讀了“讓數百萬孩子、家長和老師受益終身的經典之作”——《正面管教》。“和善而堅定”這五個字是我讀完《正面管教》這本書之后,在我腦海中印象最深的幾個字。這本書帶給我的感覺就是,作者用平時的語言講解他的觀點,通過具體的案例進行分析,并且還給讀者提供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說的“正面管教工具”。對于家長來說,這本書可以教會他們成為更加稱職的父母,對于教師來說,它可以教會我們如何成為更加合格的老師。

  閱讀這本書的過程是我作為一個青年教師不斷回顧和反思的過程。封面正中的三行紅字,“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有效管教孩子”,這一問句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為它問出了無數家長和老師的心聲。雖然我走上教學崗位才短短兩年的時間,作為老師幾乎每天都要跟學生相處。當學生犯錯誤的時候,如何有效處理常常是困擾我的問題。若是處罰過嚴,肯定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若是不處罰,或懲罰不力,學生又會認為老師是在嬌縱犯錯誤的學生。這本書提出了“正面管教”這樣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方法,讓我產生了深深的疑問,這樣的方法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方法,對孩子來說是否真的有效呢?帶著這個疑問,我隨著作者踏上正面管教之旅。

  在處理學生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犯很嚴重的錯誤就是急躁,尤其是在面對那些叛逆、頑劣的孩子時,往往會火冒三丈,并且仍然深信自己是對的,覺得都是學生的錯。一番指責之后,能解決問題倒還好,怕就怕學生更加極端地為自己辯解,使小問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其實,當我們要求學生控制自己情緒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還是很聽話的,都想要在老師面前當一個好學生,但是當他們犯錯的時候,卻往往不能十分坦然地面對。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犯錯都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而且老師和家長往往更加關注于懲罰而不是問題的解決。犯了錯誤的學生為了避免責罰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期性地表現良好,以達到彌補過錯,重新獲得認可的目的。但是這樣的表現只是暫時性的,時間一長,就可能會“好了瘡疤忘了痛”,繼續犯同樣的錯誤。然而,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學生能夠正視自己所犯的錯誤,并且在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做得更好。不過,首先我們自己就得學會把錯誤看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之前當班主任,無意間看到論語中的一句話:“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無憚改。”我讓班里孩子將這句話寫在黑板上,予以勉勵,目的就是讓孩子認識到犯了錯之后,得到的不是自己的懊悔和老師的斥責,而是從錯誤中得到了哪些收獲。

  在書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犯錯的孩子。啟發性的問題的首要目的就是讓老師會和家長停止告訴孩子答案。當孩子的思想或是行為不恰當時,幫助孩子分析接下來應該做什么,讓孩子學會自己分析和總結,最終與孩子一起選擇最佳的解決方案。這種方式的好處就在于,可以減少孩子的負面情緒,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還能對解決方式更加認同。作者還認為,將啟發式問題運用在班會當中,效果也很不錯。 對我們教師來說,正面管教既不會讓學生感到屈辱,也不會讓老師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與合作的基礎上,教會孩子學會對他人理解和寬容,對自己的一言一行負起責任。這樣好的教育方式,確實值得我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進行大膽的嘗試。

  《正面管教教師指南A—Z》這本書,還有很多理論和例子,啟發人在教育上著重細節、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和諧、友愛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這本書真正的好書,以后在工作中,我會經常拿出來拜讀,相信它能引領我的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3

  今年暑假,有幸拜讀了[美]簡·尼爾森著的《正面管教》,對我的班級管理工作幫了不少忙,加上前幾天學校發放《班主任》中的《“贏了”學生,“輸了”教育》中也提到了《正面管教》一書,由此我決定寫些東西來梳理一下這本書對我的改變。

  記得《孩子,把你的手給我》這樣說:我們不但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更要懂得如何去愛孩子。就好比我是一名外科醫生,拿著手術刀,誠懇地告訴我的病人:“我非常愿意幫助您,盡管我沒到什么技術,但是我充滿愛心!來吧,請相信我!”如果您是這位病人,您一定神色大變,從手術臺上跳下來就逃走了。其實做教師,包括做媽媽也是這樣,我們不僅有愛,更要懂得愛的技巧來正面地愛我們的孩子們,不過它最觸動人心的地方,是它令人信服地講解了家長和老師為什么“必須這么做”的'深層蘊涵。以及如何正確解讀孩子(也包括我們自己)的錯誤行為背后的信息,該怎樣采取最有效的應對方法,理解得越深刻,就會做得越自然,越“本能”,越徹底。這也在告訴我在班級管理中要找到支點。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整個地球,我想這個支點也可以撬動班級里問題學生的壞習慣。

  多少年來,我也在苦心尋找這個支點,終于在《正面管教》中我找到了,他就是健康的自尊,它是孩子培養出“我能行”的信息的基礎,若孩子們總是由別人告訴他們去做什么,而沒有自己受尊重地參與解決問題的體驗,從而聯系父母希望他們擁有的技能時,他們就無法發展那些有助于感到自己能行的技能。當我們能以尊重和尊嚴對待孩子,并教給孩子為了形成好品格而應該掌握的有價值的人生技能時,他們就會在世界上傳播和平,這也正好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里的和諧不謀而合。

  作為班主任,我個人的感覺是不僅要傳授孩子們知識,更重要是要給孩子們健康的自尊,培養孩子們健全的人格。每個班里都會有一些小魔頭,他們身上的一些不良行為,經常會讓我們捶胸頓足,他們其中也不乏有故意和我們作對,捉弄我們的孩子,但退一萬步講,他們是孩子,我們為什么要和他們計較、較真呢?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所能,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幫助他們與不良行為作斗爭,而不是和不良行為來一起打敗我們的孩子們,有事一些簡單粗暴的行為可能會起一時作用,但從長遠的影響來看,卻沒能幫助我們的孩子們改掉不良行為。

  最后,教育不僅需要愛心,更需要機智!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4

  第一次參加了正面管教的體驗課之后,我利用所有的空余時間閱讀了美國簡-尼爾森的《正面管教》這本書,感觸良多,相見恨晚。通過首期班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呀。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切地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剛懷孕的時候,我就開始買了育兒的.書籍閱讀,如《卡爾威特的教育》《哈佛女孩劉亦婷》等,在這些育兒書中,我學習了一些育兒的方法和技巧,即使這樣我知道自己還是對女兒太嚴厲,有時還會傷害她的心靈,總是找不到那個平衡點。正面管教的課程讓我找到了這樣一個平衡點,那就是和善與堅定并行。

  正面管教的上課形式與傳統的講座不同,它不光是聽,還要家長參與到角色扮演中去體驗,去感受。有一個角色扮演是家長們分別扮演孩子和家長,然后家長站得高高的,居高臨下地數落孩子的不是,甚至是訓斥。當時,我感覺大人的強勢對孩子來說太不公平了,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孩子都處于弱勢地位。我想到了自己在平時的教育中也該照顧一下我女兒的感受,而不是強調我自己的感受。我明白了,要先改變自己,不是去要求孩子改變。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加強了對原始腦的理解。后來,當我遇到讓我生氣的事情,在要發火的瞬間,我就想到蓋子打開了,原始腦的本性要出來了,得想辦法關上,然后自己就先消氣了,想辦法和女兒溝通,要不就是暫時不理她,讓自己冷靜一下,反正不會馬上發脾氣了。我懂得了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學會了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我在潛移默化中也教會了我女兒如何管理,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使得我們的關系更融洽,更親密了。

  正面管教這個課程的學習不僅改善了我和女兒的親子關系,也改善了我和親人以及與同事的關系,讓我的生活越來也好。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5

  今天上午去參加正面管教第一階段的家長培訓,本著學習的心態加入到這次的培訓中,整整一個上午的學習還是有相當的收獲首先學習了正面管教用于安撫情緒的三個工具

  A 積極的暫停角

  B 行動大于語言

  C 抱抱

  首先,我們一起來了解正面管教的第一個工具 A 積極暫停角

  所謂“暫停角”,是指成人或者孩子情緒均不佳時,可以選擇讓自己的情緒平復或冷靜下來的一個地方,對于“暫停角”的理解,有一個關鍵之處,那就是不能夠用于懲罰,只能夠安撫情緒。所以,我們在著手暫停角的時候,就需要向孩子解釋暫停角的作用是安撫情緒!

  對于成人的暫停角,自己率先使用的時候,要讓孩子看到效果,比如從暫停角出來的媽媽情緒已經恢復平靜,不是剛才那個處于怒火中的媽媽!

  成人使用暫停角時,記住要告訴孩子“(1)我生氣的時候,情緒不好的時候我會使用暫停角。(2)使用以后我的情緒會變得好一點。(3)我的情緒變好以后,我會對你更好!”

  對于孩子的暫停角,需要由孩子選擇、布置、起名,孩子參與越多越好!

  和我們的孩子坐下來,共同創造一個“暫停地方”,我們要先對孩子解釋:“有時候我們會生氣,這是正常的情緒。這時候我們需要點時間冷靜下來。咱們來建個特殊的地方吧。不是懲罰你的地方,而是一個你喜歡的地方,你在那兒能冷靜下來,能感覺更好,因為通常人們感覺更好,才能做得更好”(對于這段話,每個家長都可以根據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方式進行改寫)

  鼓勵孩子給這個暫停角起個名字,如果孩子不習慣這種新方式,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讓孩子看到你在自己的暫停角平靜下來,感覺更好,并且行為更好。這個“暫停角”是家里“情緒安全”的開始。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暫停角”的使用方法,大家進行了角色扮演,很真實的還原了爭吵中的夫妻雙方(1)堅持爭吵到底(2)有一方提出我現在很生氣,我要離開冷靜一下選擇暫時回避,兩種狀態下雙方心理的狀態與變化!角色扮演不愧是最為高效的理解吸收工具,第一次的角色扮演,大家對于A工具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因為從暫停角回來的夫妻雙方內心里都有了明顯的變化,雙方的火氣降

  溫,情緒中出現了內疚,考慮對方感受的良性思維狀態,說明“暫停角”這一工具的使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不僅是對孩子,夫妻之間的矛盾處理中也相當實用!

  然后,我們再一起來了解正面管教的第二個工具 B 行大于言

  對于B,本期的講師梁良通過一個小游戲很直觀的解釋了什么是行大于言:梁良的手放在下巴上,但是嘴里發出的指令是手放在額頭上,大部分的家長都是看到梁良的動作后放到了下巴上!這個例子說明,孩子吸收和模仿的是我們的行動,而不是我們的語言,所以家長要時刻記得身體力行,多做少說!

  或者這個部分是大家都能夠有切身體會的內容,所以,大家并沒有在關于“行大于言”的問題上過多展示,但是“Less Talk More Action 少說 多做”這句話被放大印在了我們的教材上!

  最后,大家一起學習的是正面管教的第三個工具 C 抱抱

  這個部分是我在今天的課程內容中體會最為深刻的一個部分,梁良采取的依然是引導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帶領大家來體會第三個工具的作用!

  在課程正式開始的時候,梁良的一張大表分成了兩個部分,一欄為現在的挑戰,一欄為人生成功的性格,梁良請大家在現在的挑戰一欄中描述我們認為現在孩子存在的問題,不僅是自己的孩子,包括我們周圍看到的其他孩子存在的問題,開了個頭,大家的思維馬上就被調動起來,腦海中所能夠想到的不良特性都躍于紙間,很快,現在的挑戰就寫得滿滿的了。看著滿滿的一欄,我的內心甚至有些安慰,因為滿欄的挑戰里,我的孩子并不具備太多,同時,我也發現,周圍的孩子共同的問題真不少,看來家長們面臨的很多問題是類似的!這一部分在大家描述完后,就被蓋起來了,直到今天課程的最后內容,才重新又翻到大家面前。

  在與大家一起分享了暫停角與行大于言兩個工具以后,大家的心態似乎比剛才平各了些,帶著前面的收獲,我們一起進入了最后的這個部分。對照著開始提出的挑戰,梁良請大家再提出我們對孩子的期望,也就是人生成功的性格有哪些,美好的詞語成為挑戰的鮮明對照,滿滿的期望又列滿了,面對著我們的期望,梁良并沒有給出太多的解釋,我們開始分組的角色扮演。

  兩兩一組,一方為媽媽,一方為孩子,扮演孩子一方的人必須要蹲下來,媽媽角色選擇生活中容易爆發的惱火對著孩子一方發出來,雙方開始激烈的矛盾沖突,一番激烈的爭吵以后,作為孩子角色的一方說出對媽媽剛才怒火的感受。

  隨后媽媽角色的一組離開教室到門外,因為梁良要教媽媽角色一句話。加到教室里,大家再次就剛才的沖突進行角色扮演,在激烈爭吵后,很多組出現了擁抱的場面,原來,梁良教給媽媽角色的一句很重要的話就是“來,媽媽抱抱!來,讓媽媽抱抱吧!”

  媽媽在雙方矛盾解決不了的時候停止一切話語,只對孩子說:媽媽抱抱!然后所有孩子的角色再次表達自己感受到媽媽擁抱后的感覺,一切都不同了!媽媽愛的擁抱成為平息情緒的要素!

  大家對于媽媽用愛來擁抱孩子有了深刻的體會,那么媽媽情緒不好的時候,向孩子索取一個愛的擁抱,會有什么感受呢?角色的扮演再次開始!

  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媽媽給予擁抱,媽媽情緒不好的'時候,也可以尋求孩子的擁抱,再次通過角色扮演讓大家深刻體會到了換位以后的感受,扮演孩子的一方表達出了很多積極真面的內心活動,上到這里,我的內心有些柔軟起來,雙方的擁抱真的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隨后大家就擁抱以外的親密接觸方式展開了描述,突然發現,無數的動詞被寫在了黑板上,我也聽到了很多與孩子親密接觸的方式,通過前面扮演后的感受,大家得出一個結論,通過與孩子擁抱和親密接觸,除了緩和孩子的情緒,還能夠和孩子間建立密切的聯系,達到培養孩子平和,溫暖,自信等等我們期望的氣質!

  大家突然發現,先前在紙上寫下的期望人生成功的性格,即希望孩子具有什么樣的性格,通過擁抱和與孩子的親密接觸其實就能夠實現很多,那么大家還苦惱于什么樣的育兒手段或者方法呢?其實最簡單的育兒方法就在自己的身上,多給孩子一些愛的擁抱,多和孩子有一些親密的接觸,如果我們希望二十年后我們的孩子依然能夠擁抱我們,能夠讓我們親一親,親一親我們,那么我們先要讓孩子能夠擁有我們最溫暖的擁抱!

  課程的最后內容,家長互助環節,有一位媽媽提出了今天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羅列出問題周圍會圍繞的人物,大家紛紛扮演起了她家庭里的各種角色!扮演過后,各個角色描述在事件中自己內心里的第一情緒反應和心理活動!這位媽媽,也在這一環節中發現自己原來內心里的想法并不是最真實的,她家庭里的其他成員心理活動和她最初的理解有差異!媽媽深深體會到了角色扮演的力量!

  今天的所有課程就在大家的滿足中結束了,我很期待著下周三的內容,因為我開始愛上“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第二節課課后總結(1)

  在今天的課程正式開始前,大家一起分享了我們在上節課學習的“暫停角”與“抱抱”實踐情況,有的媽媽通過運用行大于言,讓孩子看到了從暫停角里出來的媽媽情緒有了好轉,有的媽媽通過抱抱的方式讓孩子體會到了媽媽的愛,良好地進行了情緒的安撫,讓孩子感受到了媽媽平靜的心態,聽到這些積極的例子,我確實很感觸,雖然我自己與豆拉的交往過程中并不存在太多的情緒不穩定問題,但是,通過“抱抱”的方式,讓女兒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對于她的愛與信任,通過與她擁抱,讓她感覺到自己的被愛,讓她感覺到不管什么時候,我都會在她身后支持與鼓勵她,所以,我也由衷地感謝“抱抱”法,讓我變得柔軟,讓我和豆拉之間更為親密和平和!

  言歸正轉,今天是正面管教的第二節課,課程開始,大家一起分享了節選自《遇見未知的自己》里面的一段話,這段話是描述嬰兒出生時一系列的感受,我今天也將這段長長的話念給了豆拉聽,她聽得很認真,并要求我再次重復,也許是因為她有些感同身受吧!這段話最終有一個重要的結尾:“我們每個人天生有很多無名的恐懼,這種難以名狀的不安全感和分離感,變成了一種存在性焦慮,成了我們每日生活的背景音樂,不停地播放。”

  通過這句話,我們了解到情緒是天生的,所以,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與生俱來的情緒不是想控制就能夠控制住的!

  閱讀過節選后,我們大家一起進入情緒識別的學習中:

  我們首先在寫滿了負面感覺的詞語中挑選自己或者孩子常有的情緒

  “Negative”Feelings“負面”感覺

  憤怒 悲傷 憤恨 無奈 不安全 恐懼 不安 驕傲 憂傷 自卑 惱怒 彷徨

  絕望 痛苦 孤單 懼怕 仇恨 嫉妒 難過 不滿 生氣 討厭 無助 委屈

  后悔 掙扎 懊惱 靦腆 焦慮 壓抑 郁悶 失落 愧疚 饑餓 煩躁 著急

  害羞 苦惱 不平 崩潰

  “Positive” Feelings“正面”感覺

  平靜 高興 舒服 美好 舒暢 輕松 喜樂 有趣 快樂 幸福 滿意 和諧

  被愛 平安 和平 愉快 自然 放松 自由 溫馨 貼心 溫柔 柔和 溫暖

  自在 安全 光榮 自豪 清爽 甜蜜 美好 得意 滿足 開心 興奮 自信

  輕松 甜美 充滿希望 爽

  對應著我們的負面感覺和正面感覺,我們會作出的行為有哪些呢?

  Behaviors行為

  指責 嘮叨 催促 大吼 沉默 離開 怒視 打人 干家務 假哭 真哭 吃東西

  購物 睡覺 聊天 上網 旅游 遷怒 運動 聽歌 砸東

  西 撕 搓 畫 聽歌

  看一看負面感覺時候我們的行為,再看一看正面感覺時候我們的行為,我們會發現,不論是負面情緒下還是正面情緒下,我們的很多行為方式是一致的,在這里,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 感覺是天然的,感覺會產生,也會消失,沒有對或錯的感覺! 一樣的行為,背后的情緒可能是不一樣的!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02-27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2-10

讀《正面管教》心得體會04-05

學習正面管教心得04-12

讀《正面管教》心得05-01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15篇03-24

正面管教心得體會(精選11篇)12-10

《正面管教》學習心得09-06

幼師正面管教培訓心得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