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讀后感優選15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后感1
經過這幾個月讀書、實踐、成長活動的學習,使我增添了幾分自信,幾分沉穩。回想剛走上村官崗位時心里的膽怯、迷茫、浮躁,真的好了很多。
記得剛看完于丹《論語》這本書,心靈就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其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歡樂生活。我感覺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對《論語》的這種簡單,歡樂的感悟,無論生活有多少困難,都要看到進取的一面,找個歡樂的一面去理解生活中的每件事。于丹教師利用她獨特的個性視角,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夢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來解讀《論語》。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記得于丹教師說記住《論語》中一個字,一生就夠用了,我覺得有道理。人想過的歡樂,首先要學會寬容,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恕”,這個字包含了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心態,能夠學會“恕”,那么這個人的一生必須是歡樂的,并且是發自內心的感受。當然,想做到這個字是不容易的,能夠把所有的世事都用寬容的心來對待,那么生活中就沒有什么是歡樂的阻礙了。在這個新時代,除了為生計忙碌、奔波之外,我們總是尋找一種精神的寄托,在尋找一個屬于自我心靈的家園。應對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各種欲望,總會想為自我的心靈安個家。
在當今社會風氣略顯浮躁的時候,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工作者,我們必須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以造就一個更為善美更為清亮的明天。下頭我就結合自我的實際情景,談在論語學習中的體會:
一、學為先
我們每個人,從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上起,每一天都在不斷學習,成長,逐漸地完善自我。學習不僅僅是指在課本上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積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的閃光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多向身邊的人請教學習,就像臵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進取地聚集了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我們不但要學,還要學以致用,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必須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他所提倡的是這樣一種從容地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
二、做為上
《論語》中提到,不在其職,不謀其政,其中就隱含著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就是我們在這個位臵上要履行好自我的職責,將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是體現自我價值的一個載體,當然也僅有歡樂地工作、將工作視為一種樂趣才能
夠真正地實現自我存在的價值。僅有把自我的本職工作做得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自我智力,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來,這樣才能使自我有更多機會鍛煉成長。“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從小事做起,小事成就大事業。工作意味著職責,崗位意味著任務,只要我們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干好每一項工作;培養健康歡樂的生活情趣,平凡中體現不平凡,我想我們就是最優秀的。
三、和為貴
《論語》中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對自我的心去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樣樣”。一個人生命中有自信、有從容,有一種寬和,多體會他人的不容易,就能夠做得到仁者愛人。可見,讀透了論語,就感悟了人生。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內心的安寧,歡樂就會常伴我們左右。
雖然自我只寫了感悟深刻的方面,可是,自我的感悟遠遠不只這些。很多感動是心靈的觸動,用語言不能表達得很清楚。的確,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時常的反思、多一點靜靜的傾聽,少一點抱怨的聲音,多想想生活的歡樂與感動,少一點不實際的言論。也許,人生的道理人人都懂。我慶幸有這本書伴隨我成長、生活,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時刻提醒著我。
論語讀后感2
最初接觸論語是中學的《論語十則》,當時只是死記硬背,了解一下字面意思。想象著古代學者搖頭晃腦讀書樣子,很是有趣。借著這次全校的機關培訓,今天再讀來與以前相比卻是另一番思考。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之一。一萬多字的作品,把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剛讀起來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都是就事論事,里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但細細品味就會發現簡短的語句體現出了儒家思想的精華;簡短的語句頗具哲理,閃爍著智慧的光芒;簡短的語句談論了教育教學、人生滄桑百態、君子、孝道等對后世影響巨大。
作為教師,首先關注的是孔子教育教學的觀點。孔子是位偉大的.教育家,其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思想值得我們借鑒。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說對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他認為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才能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來教導學生。當代學生的性格獨立,差異很大,我們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學上,孔子提倡教學相長。《論語》中記載著孔子及其眾弟子的對話,其中率直的子路常向孔子提出批評的意見,孔子也很關心、愛護子路,對他的批評也能接受。而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但他從未對孔子提出疑問,孔子曾不滿意地說過顏回不是對他有幫助的人。孔子還敢于承認比他小很多的弟子子夏在學問上對自己的啟發,表明孔子向自己的學生學習的勇氣可嘉,精神可佩。而現實生活中,真正達到教學相長實之不易。
在學習方面,《論語》對我們啟發也很大。“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諸如此類的話,孔子五十多年的教學經歷使他仁德兼備,學問淵博,成為冠絕一時大思想家。以如此身份,當他的高足問他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他的境界之高。活到老學到老也就是如此吧!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話。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虛心向別人學習,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我們要取長補短,廣結良師益友。
孔子講究孝道,孝自古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的人們卻在褪色,經常會看到明明子女很多的老人卻無人盡孝。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道德永遠是做人的第一,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沒有德與孝不行。孔子所提倡的孝是要從內心深處真正地孝敬父母。在“常回家看看”已納入法律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多關心父母,多了解父母的需求,多對父母盡孝。
《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典著作,100多次談到君子,他強調的是一種人格的自我修養。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從之”,一個有道德的人,不應當過多地講究自己的衣食起居,而是心懷天下,而且能經常反思自己。作為君子應該克制追求物質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質方面,作為君子應該先去做然后再說要有言行的標準。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借鑒的。當今有些人每當有牽扯到個人利益時,經常互相漠視,甚至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那就稱不上孔子口中的君子。
為什么當今全世界那么多的孔子學院,可見孔子思想對當今世界的影響。也許我們這些凡人永遠無法領會萬世大師語中的內涵,但每一個人也許都可以從中找到一個新的自我。讓我們從自身做起,不去苛求外界,努力完善自己,包容別人,為成為一個坦坦蕩蕩的真君子而努力奮斗。
論語讀后感3
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悠悠文明長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顆“星”——儒家的《論語》。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經典,我的成長因它而精彩!
說起《論語》,那可是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作品,不僅在我國廣為人知,更是舉世聞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古人曾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且,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多也體現出了《論語》中的禮教思想。由此可觀,《論語》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
因此,這更加深了我想去閱讀它的欲望。于是,我漫步到《論語》的世界里,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秘、熏陶自己的心靈。讀后,其中的很多句語錄都深入我心,影響我至今。
小學的時候,我并不是很注重學習。雖然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問答互動,會動腦思考,可是卻很少做筆記,課本十分的嶄新,里邊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結果,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我也得到了我的“報應”,那就是復習時總是無法回憶起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于是成績總是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見長勢。到了初中后,由于學業競爭的激烈,我終于明白了成績的重要性。于是我上課就一直埋頭做筆記,不肯放過一毫秒,就好像頭頂千斤重,抬個頭都不舍得。可是成績卻還是不怎么理想,而且雖然做過筆記,但都好像是走個形式化,滿足自己的視覺需求,卻從未自己動過腦筋自己思考。這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警示了我。它告訴我只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思考卻不學就會陷于困境之中。這清楚地反映出我當時的狀況,讓我明白了要把學與思結合在一起,兩者缺一不可,這樣的'話,即使是事半也會功倍的。對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方式:當老師講解例題、重點時,我就應該放下筆抬起頭仔細聽講、認真思考;當老師停下讓我做筆記時,我再拿起筆書寫。果然,經過了幾個月的調整,我的成績逐漸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淺,在年級里名列前茅!
這時,雖然我的成績有了較大的起色,但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卻又出現了問題。
我和一個相處得不錯的朋友鬧起了矛盾,彼此之間相互指責,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后來,因為不想再爭執下去,我主動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卻還是憤憤不平,不能釋懷。也許她也是如此,于是我們之間又進行了不約而同的“冷戰”。但是,她的家長一直在調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與我重歸于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們之間的友誼,便趁著學習之余主動來找我互動。時間一長,我的心竟有些被觸動了,就要被她堅持不懈地關懷所感化,卻又礙于自己的面子,無法釋懷往事。這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如雪中送炭,幫助我去解決這塊心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選擇忘記我們之間的不悅,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們之間友誼的橋梁,態度非常的誠懇,若我還計較這件事、避之門外,不就顯得我是個小肚雞腸、心胸狹隘的小人嗎?于是,我慢慢地主動與她多起了互動,并且在學習上互幫互助,有說有笑,呈現出一派和諧的景象。我的心結也慢慢解開,踱步時如踩在云朵上輕松。
《論語》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國的藝術瑰寶,其中的語錄幫助我改正了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與為人處世的方法。讓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創和諧的社會環境;并且要掌握好學習的方法,為國家大大小小的建設積極做準備,使自己的文化底蘊豐富強大、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承擔起自己在國家中應盡的一份責任,成為國家棟梁,能夠強國盛國。這正是我身為一名中國學生說“愛國”的強烈體現。
在《論語》這部經典的熏陶下,我正在茁壯成長,我要帶著我的中國夢、滿懷著希望地去成長,爭取做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論語》,我的成長因你而精彩!
論語讀后感4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個暑假,我就背了大半部論語。別說里面的內容了,就單單簡介就把我嚇了一跳:1988年,第75位諾貝爾獎獲得主在法國巴黎說:”如果人類想在21世紀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確,我讀了大半部論語,也懂得了不少做人的、學習的道理。
論語一共分二十篇,主要都是孔子說的話。背論語,真是受益匪淺。
8月8日,是奧運會的開幕式。有一個環節,是有2008個人在擊缶,他們一邊擊缶一邊誦論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當時,我大聲地跟著背,我弟弟則在一旁跟著小小聲的背。
論語蘊含的道理實在太多了,而且都是精華。我的理解雖然有限,但也理解了好些句子: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就是說,光讀書不思考,你是不會體會到其中的精華;光思考而不去學習,也體會不到其中的精粹的。就像我們吃東西一樣,如果我們不去細細品味,就不會嘗到它的精華所在。若光去品味,而不去嘗它表面的味道,那也沒用。兩全其美,那才叫好。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中的道理就是:見到品德高尚的熱愛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像那種人學習;見到品德低下,不熱衷于學習的人,我們就應該問問自己有沒有像那種人那樣。有時候,我們考試成績下來了,考了95分,自我感覺不錯,因為還有好多同學排在我后面呢。其實這樣想是不對的,連兩千多年前的孔子都知道這樣是不會有前途的。
我十分佩服孔子的智慧,沒想到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產生了那么多道理的精華,在我們現在那么發達的社會都那么需要它。
論語的內容實在太深奧了。一時是理解不過來的。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我會慢慢的體會到它的精髓。
《論語》是孔夫子及其弟—子人生經驗和智慧的高度濃縮,其中許多經典的詞句我們都耳熟能詳,通過進一步的學習,使我受益很深,下面是我在這次學習中的幾點感觸:
首先,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這個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將永遠生活在陰影之中。也許我們無力改變生活中的缺憾,也許我們無法避免人生中的苦難,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你就會擁有完全不同的人生。兩千多年前的《論語》真的能夠開解現代人的心結嗎?《論語》告訴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用不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愿望,也許一個不經意的點化會改變你的心態,同時也就完全改變了你的生活。讓我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吧,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干好了,就是一個人的'價值所在。
其次,如何做人做事。《論語》說出了作為一個社會,作為一個團體,都要為個人的修身齊家治國而服務。所以論語適合于各種群體和個人,論語可以作為每個人的枕邊書來讀。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說出了我們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要老操心別人的事,在一個單位,每一個員工都像是汽車中的一個小零件,如果本該是車胎上的零件卻安在方向盤上面,那么這個汽車就有啟動不了或出車禍的危險,礦也一樣,員工就像那一個個小螺絲釘,只有每個人都堅守自己的崗位,把工作做好,一個企業才能像安全行駛在道路上的汽車一樣,平穩快速的發展。
再次,做人要“兩厚”。一是做人要厚道。就是做人要忠厚老實、善良真誠,這樣到哪都能交上朋友,到哪都受歡迎。正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做人要厚積薄發。做人要有積累,要博聞強記,要廣博。有了厚實的功底,才能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半瓶水逛蕩,有了充足的底氣后才知道分寸、才知道謙虛。
有才還應有德,學習《論語》,學習經典,就是蕩滌我們的思想浮塵,升華我們的道德因子。一切從修身立德開始,忠誠于企業,忠誠于崗位,達到敬事而信的高度。
論語讀后感5
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一種處理領導關系、同事關系的心態,是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論語難懂,給人一種枯燥的感覺。而于丹教授卻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為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溫暖。對我的生活觀、為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讀于丹《論語心得》
于丹教授是這樣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我最欣賞的,也就是于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說明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訴我們《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這三種好朋友的標準是什么,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么樣的幫助;而那三種壞朋友又是什么樣的,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怎樣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其實,人這一生中,有什么樣的朋友,就能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么樣的為人。因此,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的環境中,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的價值取向。那么論語中鼓勵交什么樣的`朋友呢?很簡單,孔子說:在這個世界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損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訴你,人這一輩子,做的所有事情,內心是應該以朋友作為一個坐標的。這種標準,有可能是防微杜漸的,不見得這個朋友作出多么傷大雅的事情來,哪怕就是一個苗頭,你就會覺得:這個人做我的朋友,可能是我的危險。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后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舍,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圣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于,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后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后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論語》是傳承華夏的五千年精神財富,是凝聚在炎黃子孫心中最為神圣的精神圣殿。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到現代社會中的理性道德。也讓我品味了一道豐盛的精神美餐,體味生命的意義。
論語讀后感6
對于整個東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許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總試圖將儒學作為宗教理解,他們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許,如果所有無法擺脫的精神制約都可以視為宗教的話,孔子確實是這樣一種后果的直接締造者。但實際上這種認識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誠的教徒永遠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國宗教始終不過是無數圍繞“治世”而采取的手段之一,不會有一個帝王真的允許哪個宗教來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會有哪個人懷著神圣的心情認真去探討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國不會出現像文藝復興那樣的人性覺醒期,因為中國人的眼睛,從來沒有片刻從人生活的世界移開到上帝的宇宙中去過。中國的哲學是徹頭徹尾經世致用的哲學。“子不語”所表達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實質則是漠不關心,以致所有“怪力亂神”在最初就驅逐出了研討的范圍,也使得在后世這種實用主義的風氣經年不絕。
然而著眼于現世,卻并不意味承認現實。
東方的讀書人,總是懷有類似“勸世”的情結。所以孔子長久擔當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時代,儒學倡導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應該使自己向一種理想人格趨近。孔子將之定義成為“君子”。通過強調人的修身與自省,孔子宣揚當一個君主的自我修養達到完善,那么他的權力就可以通過最和平高貴的方式來保證。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天真,因此我們看到后世雖將孔子本人拜為先師,卻沒有幾個強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經營他的政權。盡管如此,那些對于理想人格的設定卻并沒有被輕賤。今時今日,中國人的道德標尺也依然圍繞著它們,謙遜淡定博學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始終被向往,但它一直以來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誰也還沒見過它的完成。那些勸誡簡短如“不遷怒,不二過”,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卻無一不是包含了對于自身情緒與意識的雙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著絕對精神力的人,從這種意義上看,孔子相信個人意志的力量勝于環境的影響力,因為在他的描述中,“君子”無所謂貧富職業境遇,他們從不慌張,從不刻意爭取,永遠只是物來則應隨遇而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變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們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這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悖論。
儒學的本末,都成為這個悖論之下的一個圈套。這個圈套的根基是一個絕對正確的假設,它決不可能實現,同時任何理論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結果就是連它的創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進去。諷刺的是現實之中,孔子并沒有像他所說的那樣應該只是做好全部的`準備來等待時機的降臨。眾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試圖說服那些絕不可能——按照他所說的,去重現一個絕不可能回到的美好過去——的君王的努力中。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們看到過最標準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樣遁世于飄渺的。因為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現實,就會明白要改變已成規矩的方圓只能是種妄念。我很難相信孔子真的認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來,他所留下的形象也從來不是這樣一個野心而自負的人。在他所留下的關于自己理想的敘述中,我們看到的是和所謂“治國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歡音樂,向往沐風逐月的清逸閑悠,崇拜老子,直言見老子猶見真龍。但是最終他一天也沒有真正去落實過他的憧憬,他舍棄了清高與優雅,以卑微的姿態投身于時代的洪流中,試圖用老邁的身軀擋住滔滔的江水。而這一切的理由,也許只是出于一種悲憫與責任感。他背負了整個時代的理想與現實。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來只會是現實的不斷重演,被遺忘的美德從不會被喚醒,就如它們從來不曾真的存在過。帶著這樣的矛盾與感傷,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為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說:巨大的悲憫,超越了善。他注定會失敗。他成為了不可被戰勝的人。
論語讀后感7
經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在老師的詳細講解下,加上自己對《論語》研讀,對于論語有了更系統、全面的認識,對其中所滲透的孝道的感悟也更加深切了。
課堂上,老師經常用一個個通俗易懂卻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為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還通過觀看電影《孔子》,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溫暖。這對我的生活觀、為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根本、最重要而且影響最為深遠的中華傳統美德,是個人修身之道。我們每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不可能擺脫三種人的關系,那就是長輩、平輩、晚輩。而孔子所向往的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即希望自己能做到讓老人得到安頓,讓朋友對自己信任,讓年輕人對自己懷念。這其中,擺在第一位的就是孝。
孔子認為,孝是一切道德規范的根本及其發展的前提。就我們個人而言,孝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體現在君子的品德中,是內心真實情感的自然流露。而《論語》中的孝義也是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的道德和意志品質的形成。《論語》呼吁天下的兒女尊重父母,及時行孝,對于我們現代人而言,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下面,讓我們走進《論語》,感受其中的孝義。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就是說父母健在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觀察他的行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為就能算是孝了。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往往父母對我們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在父母去世之后,依然謹記父母的教導,那他就算是孝子。
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就是說父母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遠游,如果非得要遠游在話,就要有一定的方向。近年來流行過年出去旅游,對于這種做法,大家的觀念也不同。而我認為,過年就是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們應用更多的時間陪父母在一起,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再取追悔。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就是說父母的年紀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一來對他們的壽命感到喜悅,一來又時時刻刻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通常,父母會把我們的生日記得清清楚楚,給我們慶祝,讓我們每年都過一個開心快樂的生日。然而又有幾個人能記清父母的生日呢?又有幾個人能在父母生日這天給他們慶祝?父母的要求不多,哪怕是一條短信、一個小禮物、一句問候、回家的一杯水、一個小舉動,就能讓他們非常開心。
當然,對于父母來說,生日是喜憂摻半的,喜的是父母高壽,得享天年,做兒女的現在還有機會孝敬他們;憂的則是父母年事又高了一歲,我們還有多少時間能夠陪在父母身邊盡孝呢?我們還能夠有多少心愿真正來得及完成呢?也許,現在的我們并不能完全體會這句話,我們可以看現在父母給爺爺奶奶過生日的樣子。他們更多地是擔憂,因為我們能做的太少,父母能給的太多。所以,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至深的悲愴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等到那一天,不管我們再怎么追悔,一切也來不及了。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是說,子夏問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說,孝之難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時候的臉色一定要和顏悅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來孝敬父母。今年來,子女不孝的丑聞也經常搬上新聞,對于生我養我的父母,我們欠父母實在太多,唯有在我們懂事之際、父母有生之年盡足孝道才能報答父母的恩情。什么是孝?
在我看來,能讓父母天天開心就是孝。我們盡力做到父母滿意,生活里多關心父母,這些并不是難事,但在父母看來,卻十分欣慰。
論語讀后感8
于丹老師講授《論語》心得別具一格。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圣賢,《論語》猶如高山上一顆勁松高不可攀,只可仰望而不可觸及。而于丹老師仿佛是一位美味快餐的加工高手,它能把一般人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似乎把難以消化吸收的食品加工成了老少皆宜備受歡迎的高檔營養品。他帶我們超越時空,把一位兩千年前的圣人引領到了眾人眼前與今人對話。孔子沒有圣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她把深奧的道理講的淺顯易懂,真正走進了我們的心里。他說:“孔子沒有溫度,只有色彩”。
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于丹老師在論語心得中講了一個故事:一座寺廟里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采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臺階不服氣地對佛像提抗議:我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采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回。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閑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在書中看到這樣一個蘇軾與佛印交往的故事:蘇軾是一個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倆人經常在一起參襌,打坐。有一天倆人又在一起打坐。蘇軾問: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蘇軾聽后大笑,說:"我看你像攤牛糞。"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虧。回到家,蘇小妹對蘇軾說:"參襌的人最講究是見心見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說你像尊佛,說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說佛印像牛糞,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其實,我們想想,為什么生活在同一個世界上,有些人活得歡欣而溫暖,有些人卻整天指責抱怨呢我想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兩人的心態不同。平時在教學過程中,我往往會因為有成績差的學生而抱怨:為什么我這么倒霉,遇上這么一個學生,班級因為有了她平均分低了好多……如果換一種心態,正是因為她學習有困難,所以才更需要我去幫助她,如果每個人都很聰明,還用得上我嗎她的進步更能體現我的價值。
生活中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許憑我們個人的力量無法改變,,但我們卻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快樂地生活!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損矣。”——《論語.季氏》
最近讀了《于丹<論語>心得》,于丹的講評著實讓我佩服,但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是大家孔老夫子的這一句話,它讓我想了很多。
孔子很看重一個人成長過程中朋友的作用,他主張我們交正直、誠實、知識面廣的朋友,而不贊同我們跟那些性情暴躁、優柔寡斷、心懷鬼胎的人做朋友。那些好的朋友可以在你怯懦的時候給你勇氣,在你猶豫不前的時候給你果決,在自己疑惑時幫助自己做出選擇。
其實交什么樣的朋友,怎樣與朋友相處,考驗的是我們的眼光和智慧,我們讀論語,聽于丹講論語,從中學習到的是一種明辨的能力,是寬容的態度。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而能夠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先要看自己配交什么樣的朋友,自己站在一個什么樣的人生坐標上,只有明確自己的目標才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朋友就好比一面明鏡,可以看出自己的得失,也可以反映出自己的道德品行。當自己因為方向而迷茫時,又可以及時為你指明方向。
論語讀后感9
以前對于《論語》只是片面的點點滴滴的了解一些,工作之余,忙里偷閑中粗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感悟》一書,對其中的道理雖然談不上大徹大悟,但讓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也對自己有了更新的認識。
于丹教授用最樸素的語言詮釋出二千多年前《論語》內涵。他講述了天地人之道、處事之道、心靈之道、交友之道、學習之道、仁愛之道等。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感悟的方法來解讀,把深奧的道理,講得透徹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們心里。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書中每一個故事都告訴了我們許多人生的哲理和處事做人的道理。
讀《〈論語〉感悟》一書,讓我覺得豁達的人生態度十分重要。作為一名老師,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在作者引用的故事里,有這么一則故事,讓我感觸很深。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小和尚驚得瞠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又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說,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在現實生活中必定會碰到許多難題,如果事事只考慮個人利益,勢必患得患失,影響工作。再說教學工作是良心工作,你付出的和所得的不是平衡。我想有一句話很有道理,“做自己的事,讓別人去說吧!”只要認準的正確的事,不要過度計較得失,一往無前地把事情做實做好,這樣才能做到問心無愧、心安理得。
于丹在《論語心得》中給我們講了《羚羊與烏龜賽跑》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羚羊向烏龜挑戰賽跑,并定于第二天清晨開賽。第二天一早羚羊和烏龜就站在起跑線上,槍聲一響,羚羊就劍一般飛奔出去,轉眼間,羚羊不見了烏龜的蹤影,便喊道:“烏龜,你在哪里?我等你!”可在不遠處的草叢中烏龜慢慢的爬出來,說:“我在你的前面。”羚羊聽見又一個箭步沖了過去。就這樣羚羊喊了數次,又沖了數次,最后竭盡全力跑的終點,但讓它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烏龜早已在終點等候。其實,烏龜接到挑戰后就動員全家人,分配在比賽途中。看到這里,我想到一個人的失敗,又是不是輸在速度上,而是輸在了智慧上。其實成功與失敗陪伴著我們的一生,只要我們抓住機遇,用智慧機上努力就會成功。我校開展的'各項活動都是在給教師創造機遇,創造展示的平臺。每次活動我都會參與其中,雖然結果不一定是最好,但是過程會讓我得到鍛煉與提高。事后我不后悔,因為“我參與,我快樂。”但反過來說:如果面對人生的遺憾,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收下來,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痛苦。如果你因為錯過了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于丹給我們講述的《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度是,要盡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在現實中,每個人都會有得有失。只要自己努力了,結果不重要。這樣內心就平和多了。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
論語讀后感10
【篇一:論語讀后感】
每一則語錄雖然都寥寥數語,但多次運用反問、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頻繁使用幾個賦有表現力的關鍵語氣詞,使表情達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現力,甚至說話人的神態都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眼前,是什么文章這么精煉,表達又這么生動、形象呢?不知道?我來告訴你,是《論語》十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溫,不亦君子乎?”
對于知識,“學”只是過程,“習”是一個鞏固的.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識,必須把“學”和“習”結合起來,只有用豐富多彩的知識點綴自己的大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朋友從遠方千里迢迢的趕來,我們應該感到無比快樂與榮幸,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增加友誼,這樣難道不開心嗎?我們做人要坦坦蕩蕩,光明正大,不要不被人了解就杞人由天,應該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對待事物。
我知道了怎么學習,我知道了該怎么做人,《論語》十則讓我懂了許多許多……
【篇二:《論語》讀后感】
《論語》,一篇充滿高尚的文章。今天,我們讀著讀著眼前仿佛出現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開國丞相趙曾說:“半部《論語》知天下。”可見這句話道出了論語在修身治國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本書上層說過,孔子。一個20xx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么的先進,那么貼切,何以想象《論語》這本書卻通知了中國近二十一個世紀。
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說的話綜合在一起,寫下了這篇文章,他所說的不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還有學習的好處和如何學習。
我喜歡的一句話:“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這句話所要表達中的一樣,可我們現在的社會,卻連這一句話都做不到!
孔子,一個創下無數輝煌的學家,現在卻已成了一個歷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篇三:《論語》讀后感作文】
《論語》是古代大名鼎鼎的儒家經典。在古代,這可是每個做學問的人都必讀的一本書哦!這本書里編錄了孔子和弟子的言行,還有一些關于孔子及其弟子的小故事。我們可以通過它懂得在生活中如何處事,怎樣做人。讀了《論語》這本書,我就從中獲得了一些啟示。
有一次考試,我拿到考卷一看,卷面上的'題目都挺簡單的。于是,我便飛快地做了起來。做完后,發現時間還有許多,我便東張西望起來。我看見有的同學和我一樣很快就完成了,正趴在桌上休息呢!而有的同學仍在認真地答題,哪怕做完了也在仔細地檢查。我見了,心想:是啊,做得快又有什么用呢?要效率高才行啊!有時間為什么不檢查一下呢?于是,我又認真地檢查了起來。
沒想到,我檢查了一遍后,才發現原來有些題目設有“陷阱”,很容易出錯。于是,我連忙把它們都一一改正過來。剛改完,下課鈴就響了,真險啊!
幾天后,考卷發下來了。哈,考得還不錯,95分!而那些沒檢查的同學和粗心大意的同學考得都不太理想。可是,奇怪的是那些平時成績好的同學這次也考得不怎么樣。這時怎么回事呢?這時,只聽見老師在批評那些同學:“做得那么快有什么用!一點也不仔細,這么簡單的題都會錯,太不應該了!”
我這才恍然大悟。突然,我腦海中出現了《論語》中的一句話:“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我一下子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做任何事都不能一味求快,必須非常認真,非常仔細,這樣才能把每件事都做好。做事是這樣,學習更是如此。
論語讀后感11
《論語》所記載的,是孔夫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為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這部曾經統治中國社會思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今天仍然能為我們現代人構建和諧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提供一份溫馨的勸導。
于丹教授的《百家講壇》,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七個方面,為大家講述她解讀《論語》的心得,教我們學會了怎樣做人,給我們的生命之旅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
看了于丹教授分析《論語--處世之道》,從中明白了許多道理。于丹教授講任何事情都是有尺度的。我們做事情也要講究分寸,做到什么程度要需要分析明白。我們做的什么事情不一定分好壞,是分時間的,什么時候做對,做不對,應該分為不同的場合。可能同是一件事情這個時候做就不應該,換個時間做就對了。她講“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用耿直和磊落的原則面對一切。在偉大的宇宙空間,人生僅僅是流星般的閃光,在無限的河流里,人生僅僅是微笑又微笑的波浪。所以說人生有限,我們要把握有限的情感。
我們人應該隨時避免心靈資源的浪費。人不能被自己欺騙了,如果自己都要去欺騙自己的話,那還能相信誰了呢?人的行為要有分寸。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適度。做事情也不用過于密集。于丹教授講了“豪豬的哲學”,彼此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與領導、朋友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距離產生美。當然,這并不是疏遠朋友,當朋友有需要的時候,一定是能幫上忙的一定幫。交友原則第一,要自尊。自尊就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悅納自己。我們說交結朋友要尊重朋友,不尊重人是不可能結為朋友的,朋友需要互相尊重。但是,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第二,要自律。自律就是善于約束、控制自己,該說的該做的大膽去說去做,不該說不該做的堅決不說不做。現在同學之間,將來人際之間的`交往既是相互的,又是平等的,不能單憑一方的主觀愿望行事。第三,要大度。大度就是寬容,落落大方,不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能容人。交朋友是需要付出的,付出提真誠的情感,而寬容大度正是這一情感的核心。
感觸最深的還有于丹教授講的《論語--君子之道》中的“君子懷刑,小人懷惠”。于丹教授解釋說:君子心里面時刻裝著法律法規,說話做事都合乎法律法規和道德規范。而小人則無視這些,心里老是想著占點小便宜,撈點小實惠。
細細想來,頗耐人尋味。在現實生活中,那些遵紀守法,禮讓謙和,虛懷若谷,與人為善的人應當是君子;那些違法亂紀,橫行霸道,不講公德,雞腸小肚,陰險奸詐的人應當是小人。在工作單位上,那些遵守紀律,遵守規章制度,團結同志,關心他人的人應當是君子;那些無視紀律規章,自私自利的人應當是小人。
然而,縱觀歷史,橫覽當今,君子和小人是很難分清的。蕓蕓眾生,攘攘生靈,模樣都差不多,誰是“君子”,誰是“小人”?所謂的君子細察其言行,偶爾也現“小人”之跡;所謂的小人觀其言行,時常也有“君子”之舉。這又應驗了我們的“辯證法”,萬事萬物沒有絕對的,都是相互轉化,相互包容,相互滲透的。
我認為《論語》中的所謂的“君子”和“小人”是一個純概念化的名詞,所說的君子是一個理想中的完人,是我們推崇的道德規范的化身,是做人的榜樣,是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小人言行是做人的反面教材,是修身養性的過程中努力摒棄的糟粕。
于丹教授的精辟講解和深刻的體會,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踏踏實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工作、以誠相待地交友;學會放棄、學會舍得、學會寬容、學會立志等等,這樣,會使我們自己變得完美、強大,才會更容易地接近成功,才會享受生活的美滿與幸福。以后一定要再細細品味幾遍,相信一遍會有一遍的收獲!
論語讀后感12
孔子以禘禮為例,進一步強調禮樂文化的傳承,內涵重于形式。這一節,孔子繼續禘禮這一話題,來論證文化精神的傳承意義和作用。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譬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從中我們可以領略孔子的幽默風趣和對文化衰落的無奈。先來簡單說下故事情節:
有人問孔子,關于“禘”這個禮儀的說法,和這一套學術思想的理論,它的基本精神又在哪里?孔子怎么答復呢?他說:“不知也”——我不知道。孔子真的不知道嗎?當然,這是他幽默的話,換句話說,是一種“反教育”,用現代術語來說,是“反激式的教育”。他的意思是說,這一種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應該知道的。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我也不知道了。聯系上節所說“吾不欲觀之矣”,其實孔子是有些生氣和無奈的。舉辦禘禮的天子和諸候不懂禘禮的內涵嗎?可誰在乎這些呢?所以孔子開玩笑地講,我也不知道怎么說了。
再看他說了不知道以后又怎么說下去,就可明白他真的知道不知道了,“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譬如示諸斯乎?指其掌。”孔子指自己的手掌說,真正懂得禘這個文化精神的人,看天下國家事事物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現在這掌心上,這么清楚明白了。他指著他的.掌心,用動作來表示天下的事理,就像指顧之間,如在目前那樣的容易。示,是顯示;斯是這,指其掌。示諸斯,顯示于掌中。
這還是玩笑的語氣,甚至有些置氣。大概這個“或問”的人,即某人,是知道孔子對禘禮的不滿,才來詢問他的意見的。而孔子也知道,他的意見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所以他才指著手掌,笑看著這個某人講,我也不知道啊,知道這個道理的人,對于世間萬物,甚至治理天下而言,大概一切盡在掌握之中吧。留下某人在風中凌亂。
拋開這個玩笑不講,其實這句話還是很有內涵的。禘禮是祭天地之禮,涉及我們華夏民族的原始崇拜和文化根源。要詳細論述,我沒這個能力。我理解來講,在祖先看來,天如父,至公至上,地如母,至情至性,人世間的一切均為天地所孕育,也為天地所掌控。所以儒道兩家認為,天道高于人道,不管天子諸侯還是皇帝大臣,都受天地之道的約束和控制。皇帝繼位,要講受命于天。皇帝失德,將降天罰。能明白天地之道,便掌握了人世間最基本的哲學,便能了解宇宙蒼生,了解世間萬物。
說遠了,總之要知道為什么天子諸侯要祭拜天地,并且天地之道,天地崇拜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而這一崇拜,在我看來是既唯心又唯物的,相對于其他宗教而言,是有十分巨大的區別的,甚至是一種生存信念而非一種原始宗教。天地之道之于人世之間,便是道德規矩,它并非不可見,不可置疑的神。塑造天地的盤古,創造人類的女媧,并沒有像其他宗教的神衹一樣來主管、約束世人,他們更像是旁觀者,更像父母之于子女,只有關愛,沒有索取。所以我們對天地的祭拜,對祖先的祭拜,更像是對自己信念的祭拜,不過是將無法對人言的想法,于天地祖先念叨念叨,匯報匯報;所許的愿望,更像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和承諾。所以周易講,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我們以前過年,正月初一早上起來,家長帶領全家的人,先要祭天地、拜祖宗,雖然儀式簡單,但卻很嚴肅,而慎重。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實行“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的尊敬傳統的精神。現代一般家庭,就從來不祭祖,這就是教育的問題,是信仰、信念缺失的問題,值得重新研究、重新修整。保持這一點傳統,這一點習慣,使后代知道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論語讀后感13
20xx年的那個春霧彌漫,料峭沁寒的日子,我們一大幫語文教師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羅中旁的學宮。瞻仰了孔子像,進入歷史和文學的殿堂,心里總不覺涌起肅穆、莊嚴、寧祥的尊敬之感。于是回來,在學子的安眠聲中,在寂寂的燈下,重又捧起孔先生的《論語》,才發覺曾經的讀書,只是泛泛的涉獵,不曾走進文字的深處。
年少時總是一心想著往前飛,總渴盼能夠逃離嘮叨的父母,落后的小山村,不繁榮的小城,到更遠更大的地方去,尋找別處美麗的風景。“父母在,不遠游”似乎像個笑話,做父母的不應該放開兒女們,讓他們展翅高飛嗎?
不想十年之后,回到最初,卻又不再是當初。只因志向再大,也離不了家,離不了國,離不了默默老去的父母。不知是從哪日開始,或許是在又一次與父親的執拗當中,恨恨轉身的那刻,瞥見他蒼老的面容流露的脆弱?或許在與母親千里通話的電話線中無意中感知了母親的小兒女心態?漸漸的,開始去理解,然后稍稍的寬容起來。有什么,比在父母家人身邊更幸福呢?“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細細問自己,究竟喜愛什么呢?以自己無爭的個性,何必躋身于喧囂的繁華都市中不知如何把握,還是寧靜以致遠的好,手執教鞭,能夠在一方有家的地方,引領學生們走進知識的海洋,能從中撿起一粒滄海遺珠就是無限幸福了。
如若再有人問我之志,我也會向孔子那樣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在父母所能注目的地方,假期之時,能回家看看,陪他們聊聊天,度度如水的生活,讀讀老人這本書;與朋友維持著淡淡之交,不過近也不過遠,守候在我們曾共同求學的`地方,他們若歸來,則淡淡一笑,更多的是,默默地祝福,他們的海闊天空,絢爛輝煌;而我呢,也求仁得仁,不必怨了。我自由我的一畝方塘,也會培育出我的桃李芬芳。我的學生們,聰明而可愛,或許也執拗而莽撞,但他們確實鮮活而有無窮力量的生命,有著無限的塑造性。我能夠站在這三尺講臺,不妄作,君子坦蕩蕩的做一名教師,給予學生一些正確人生觀的指引,書籍的閱讀指南,不亦說乎?我也正在實現我的人生價值了,不白來人世間這一趟,足矣!
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汲汲功名中度過;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宦海浮沉中度過;也有些人的人生或許會在永不止步的科研追求中度過……不同的人生抉擇,就有不同的人生方向。而我不過選擇回到生養我的小城,回到哺育我成長了六年的母校,由學子向教學者的轉變而已。沉靜下心,我深知自己正選擇了一條安之,信之,懷之的路。半年多了,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停三省吾身,知道自己在不斷成長。
讀《論語》,需要用一生去讀,需要在不斷的經歷之后,走過了許多路之后,仍應該拿出來,一個人在燈下,靜靜的品,靜靜的讀,然后閉上眼睛,靜靜追憶往昔,能夠無悔,能夠無愧,便讓一切過去。展望未來,相信“德不孤,必有鄰”,在對待家人能夠安撫,能夠不記得失付出,能夠共患難,同在一起,快樂無悲傷;與工作伙伴和朋友,能夠互相信任,支持輔助,合作無間,共同收獲,一起成長;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能夠不斷促進自身學習,廣泛閱讀,刻苦鉆研,與學生教學相長。這便是一條看似平淡而又充實的人生了。
人生每一階段讀讀《論語》都是不同的感悟與成長。少時讀《論語》,只知苦吟背誦,不知其深意;現時讀《論語》,會默默思考,反復咀嚼,或許仍然膚淺,但能有自己的體會;老時呢,還讀《論語》,不知又是否能夠淡淡付之一笑呢?有點期待。
時間永是流逝,歷史的車輪永不停歇,能讀懂《論語》的時代,會是更仁德有禮的時代,會顯得稍微恭儉的時代。那樣,樸素的人生,也是很美的人生。但愿在我不斷老去的人生,若能懷慈悲之心,撫恤,體貼,寬厚,漸漸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則我心安之,信之,懷之,并足之。
論語讀后感14
自從清朝末年,資本主義列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開始從“天下”走向“世界”。“天下”和“世界”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國的觀念,它不是以誰為中心的視角,而是包融一體;“世界”是西方的哲學,是有大小有邊際的,它強調不同的立場,有明確的劃分。就像“世界觀”一詞,不同人有分別的有立場的觀念。無論政治、經濟、文化,中國開始走向西方。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繼承和發展,西方文化在中國蔓延,“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敞開胸懷迎接新思想,摒棄、批判甚至打倒舊思想。思想領域的變革與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歷經重重磨難,中國人終于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國。
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圣哲的智慧,一批國學大師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南懷瑾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20世紀的后半葉,南懷瑾老師去了臺灣。隨著局勢的變動,南老師的著作得以在大陸出版,并且近幾年廣為流傳,備受推崇。我也有幸在老師的推薦下,細品南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南師的著作往往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旁征博引,融會通達,又多新奇解、智慧語,我曾號稱“只讀作者已過世至少三十年的書”,這回,也不得不破例了。
讀南懷瑾老師的'書,我不斷地反思——不是反思文化,而是反思自己。畢竟,空談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亂蕪雜失其本心都毫無意義;文化通過人來體現、藉由人來傳承、依靠人來發展。“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語我們已經見怪不怪,那么行動呢?該怎么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書到今生讀已遲”;琴棋、書畫、禮樂,民俗、神話、宗教,門類繁多;真應了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更何況,從小受的教育并沒有讓我們這代的很多人有足夠深厚的積累。南懷瑾老師說,他的積累都是十三歲以前背的;他在臺灣發起“兒童讀經”活動,廣受好評。當然,不必感慨生不逢時,無論生在何世,都應有正確的方向,并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為之。做到什么程度往往并不全憑人力,客觀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論語別裁》給我的啟示是很難言明的,正如古人講做學問,是“知、信、行”;從文化的角度講,在杏壇詩社聽的講座“中國藝術簡史”讓我發現了中國,而南懷瑾老師的書讓我真正觸摸到了古中國的思想與智慧。我曾著迷于西方哲學體系的龐大和嚴謹,但思與辯總將我領向一個又一個糾纏著的世界;理論的創立與推翻,見證著人們探索的腳步。西方人是一步一步地探索,中國人的方式卻不一樣,他一跳就飛上了云端!西方人沿著“世界”的概念外拓出龐大的體系,中國人向“天下”里探出無盡的內涵。兩個角度,兩種道路,本無所謂對錯高下;固執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揚他,都沒有道理。
南懷瑾老師曾講過一個故事,臺灣一些大學生要搞“中國文學的再革命”。南老師講,“文學革命,我沒有資格講,你們也沒有資格講。為什么呢?如果古文、四六體、作詩、填詞,都能露一手,然后發現這種文學有毛病,這才有資格談革命。你們現在連‘命’都還沒有,還‘革’個什么呢?你們還有文學革命的資格么?”南老師的一番話平息了臺灣大專院校里的這場小風波。
只有深入了解,才有發言權。不過,對于中國的古典文化,往往愈是了解,愈發覺它魅力無窮,倒也不必大動干戈啦。中國人做事向來不講究橫沖直撞,講求中庸之道,求變亦可漸變,免得過猶不及。
論語讀后感15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生于這個時代的孔子而立之年創辦私學,周游列國熱心救世,言行為后世留下典范。漢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得文景之治,宋初宰相趙普得之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一生鐘情于政治,投身于政治,天命之年居魯國中都宰,路無拾遺,都邑大治,孔子所傳之道皆經世致用。
論語開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縱觀《論語》二十篇,君子的內涵無外乎“仁、義、禮、智、信”,而唯獨把求學放在首位,可見學習地位之重。《論語·陽貨》有云:“性本相近,習相遠也。”太初有道,萬物始于混沌,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兩小兒辯日孔子尚不能決也,可見修身之道,貴在勤學!修身之道,僅于求學乎?“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君子的王道既非韓非的以法治國,也非莊周的無為而治,正如孔子之仁,以德教化,以仁立國,天下歸心!在孔子眼中,重學歸仁只是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顏淵問仁,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身為君子,還需謹慎言行,重行禮教,不能誤入歧途而失君子之道。“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不僅要有高尚的品德,還需有不為外界所惑的堅定內心。“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心中君子的'境界,不僅要重學歸仁,克己復禮,有道而正,更重要的是保持這種高尚的品格。君子之道,廣施仁義也,若十里之眾欣欣向榮,必以禮樂而教化之,仁者居正,則君子之道正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莫非勤學以禮,固守正道只為寄情于山水乎?答案恰恰相反,作為一個治理國家的君子,天下祥和安寧,百姓安居樂業,何不流連山水,“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而這也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孔子所提修身之道皆為明德于民,以身作則,教化四方。季康曾問政于孔,“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治理政事,如若主張殺戮,施以暴政,必然加速其滅亡,若能主張仁政,以德治國,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如欲天下大治,海晏河清,君子僅以仁治民,以德治國恐為時尚早。“何為則民服,舉直錯諸枉,則民服。”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治國之道還應命令法紀,加強四方治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治國應當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造福蒼生,得萬民之心,則天下可大治矣。“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君子從修身之始敏而好學,克己復禮,至執政之時以仁治民,以德治國,最終皆為天下蒼生!若君子順天而行,廣施仁政,以德教之,明德于民,則孔子心中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正如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孔子所處的時代,烽火四起,諸侯割據,孔子選擇政治作為自己的人生歸宿更是一種必然,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記載,“出則入仕為官,入則著書立學”,孔子生平,莫過于此。所謂時勢造英雄,自孔子起,中華民族有了自己獨特的政治文化。相比同時代的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追尋真理并以身殉道,柏拉圖著書立學并提出理想國主張,雖處于不同文化不同環境,卻有異曲同工之妙。細品《論語》,部分觀點難免有所瑕疵,如《為學·第二》記載,“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殊不知,萬事萬物皆在變化,真理總是經過不斷地否定發展并完善。
兩千多年的時間若白駒過隙,中原數易其主歷朝更替,變化的是不同時代解讀孔子角度的差異,不變的是孔子的思想在歷史長河烙下深深的烙印。
【論語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讀后感論語讀后感12-18
論語心得讀《論語》心得12-18
論語10-25
論語12-08
《論語》12-08
論語讀后感論語取算盤讀后感:你吃狗肉嗎?12-17
漫談《論語》09-10
論語作文08-05
雜說《論語》12-10
《論語》心得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