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1
之前,我對我們家孩子的定義就是:不聽話、不懂事。明明都是為了他好,可是他從來不領情;當你訓斥他時,他要么就是大聲地反駁,要么就是一句話不說軟抗到底,每到這時我都有一種深深的吃力不討好的無奈感,總是想不明白為什么為孩子付出了這么多卻不能得到孩子的回應?為什么他就不能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發展?
前段時間,經老師推薦,閱讀了親子專家楊謹所寫的《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一書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家長”。是我們枉顧了孩子的天性,只想著用父母的權威去掌控孩子的人生,卻從來沒有想過這是他自己的人生,他有他的'眼界和想法,他有他的情緒和訴求。
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不明白我想要說什么;不是孩子不肯做,而是不懂應該怎么做;不是孩子不感恩,而是我所給予的也許不是孩子想要的……因為我已經習慣用成年人的思維去衡量評判孩子的言行,用我自己的所謂經驗去否定孩子的想象和嘗試,卻不知在無意中將孩子越推越遠。現在想來,如果我是孩子,當每天都有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指手劃腳,并在耳邊喋喋不休時,我想我的反應只會更強烈、更抵觸吧。
和孩子交流后,我發現孩子所需要的愛真的很簡單,就是一種“蹲”下來的愛,這種愛需要我們家長蹲下自己的身體,放下自己的身段,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他的世界,用孩子的思維去探索他的內心,用孩子的情緒去感應他的訴求,通過物理距離的縮短,拉近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向孩子展現一種平等、尊重、理解與接納的姿態。
如果我們愿意蹲下來,我們就能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明白孩子為什么要這樣想或那樣做;如果我們愿意蹲下來,我們就能更加心平氣和、輕聲細語地與孩子談心交流;如果我們愿意蹲下來,就能找到孩子與成年人的差距,真正包容孩子無心犯下的錯誤;如果我們愿意蹲下來,才能成為孩子需要的小伙伴,當他們開心時能摟住我們的脖子盡情分享喜悅,傷心時能趴在我們肩頭放聲大哭,成功時能摸到我們燦爛的笑臉,失敗時能得到我們溫暖的懷抱。試想,在這樣一種平等、寬松、溫暖、民主的環境里,你還怕說出的話孩子不愿聽嗎?你還怕孩子不能體會自己的心情嗎?你還怕孩子不愿意嘗試著努力和改變嗎?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2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這本書是關于父母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的,書中有一種具體的教育方法,就是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楊謹老師用一個“蹲”字教會我們如何與孩子更好地溝通:“蹲下來,孩子不必仰視父母,關系變得平等了。蹲下來,父母能跟孩子平視,能更好地注視孩子的目光。蹲下來,父母和孩子距離近了,可以溫和地說話,有效得溝通。蹲下來,近距離、平等、溫和、真誠的注視,父母和孩子的心理距離也近了。蹲下來,父母擁有和孩子同樣的視野,看到他看見的畫面,更好地了解他正在經歷的感受。是的,蹲下來,這么一個簡單的動作,不僅僅是種身體的姿勢,更是一種謙卑的心態,站在孩子的立場看他們的世界,溫柔地陪伴,耐心地對話,這樣孩子才更愿意分享自己內心的感受,聽進父母的話語。”
同樣的道理,也適合于我們教師。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放下教師權威的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權利。二、與孩子以朋友的方式相處,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健康自由的成長。三、教師要以身作則,利用自己榜樣示范的作用來影響孩子,使孩子真正的信服于你。四、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情緒,積極耐心地教會孩子正確抒發自己的不良情緒。五、賞識孩子,告訴孩子:“你**地方真棒”,賞識只要掌握了尺度和方法,那就是最能激發孩子潛能,最有助于孩子成長的教育方法。六、給孩子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充分體會到來自成人的愛。
蹲下來,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關心與理解,可以讓我們和孩子的心更貼近,這樣孩子也會更愿意聽你說話。除了家長之外,我們教師就是與孩子們相處時間最多的人了,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認識孩子的行為,從而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及時作出引導,用真誠和耐心和他們相處交流。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3
最近讀了《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這本書,書里面的內容對我啟發很大,讓我深刻認識到父母要正確的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要正確的去愛孩子了解她們的內心世界。
書中闡述的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是對孩子一種極大的關心與理解,是我們關心孩子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如果總是站著面對孩子,與孩子的距離就不僅是身高上的距離,而是一代人與一代人之間的距離,是一顆心與一顆心之間的距離。蹲下來,孩子與父母的距離就會縮短;蹲下來,更容易聆聽到孩子的內心;蹲下來,更能營造出美滿、和諧的親子溝通。
目前,對待孩子的教育,有些家長認為,現在孩子還小,不要考慮她們的自尊心,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有些多此一舉。那么,父母如何才能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首先,要蹲下身來對孩子說話,傾聽孩子的心聲。現在許多父母總是高高在上的態度,沒有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稍不如意,就會打斷孩子的訴說,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我們要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蹲下來傾聽一下孩子的聲音,附在他耳邊跟他這樣說:“我想聽聽這件事情。”而不是“你竟敢用這種態度跟父母講話!”其實培養孩子的關鍵就是要懂得孩子的內心需求,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平等地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權利。
其次,要蹲下身子對孩子說話,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不要以一個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的行為,要蹲下來順著孩子的視線去看世界。女兒四歲的時候,我帶她到公園去游玩,當看到一顆顆蔥綠的大樹時,我問她:“春天是什么顏色的?”女兒說道:“春天是咖啡色的。”當時我很納悶,春天怎么會是咖啡色的呢?我蹲下來順著女兒的視野看去,終于明白了,原來女兒看到的是樹干的顏色,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了解他們的思想,才會知道孩子不同于大人。所以,蹲下來和孩子說話,不僅是蹲下的這一個動作,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思考問題,同時也拉近家長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最后,我們家長要和孩子做朋友,不要總是高高在上,因為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孩子天真的話語往往體現孩子純真的一面,所以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權利,請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做一個睿智的父母,營造出和諧的、相互尊重的父母與孩子的關系。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4
梅嶺老師的推薦,讓我能有機會在周日午后的暖陽中靜下心來閱讀 楊謹 老師所寫的《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這本書,太陽的溫暖使人暖意融融,而閱讀完整本書后的感覺也著實讓自己渾身一涼:我,我們是在如何跟我的孩子溝通交流?是如何看待教育我的孩子的?著實值得深思。
身為80后的我們,初為人母,可以說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而老人們的言傳身教的方法在我們看來可能更多的已經是不合時宜。雖然我們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是最疼愛孩子的家長,但不可避免的,我們也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類拔萃。有哪位父母敢說自己是真正理解孩子,從沒在孩子犯錯時大聲呵斥?能真正用孩子的視角去觀察他們的世界呢?如果,此時我們能蹲下來傾聽孩子想表達的想法,我們對孩子的態度也會和藹,更容易理解孩子們的心聲,我們的孩子也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長。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首先是從心理上要蹲下來。我們應該摒棄內心深處作為家長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是把孩子放到平等的地位去對話、去思考。作為家長,當我們把我們的孩子當作跟我們一樣的地位去觀察他們時,我們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孩子已經很優秀,我們會發現,即使我們的孩子偶爾還會犯錯,還會調皮,但原來還是值得原諒,是能夠去更正的。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其次要從動作上要蹲下來。孩子其實跟我們是平等的,除了心理上去正確對待孩子,我覺得我們在行動上更要蹲下來,和他們說話時蹲下來,跟他們用同樣的高度、同樣的視野去觀察事物,去溝通交流,讓孩子從心理上產生父母是在和他們平等對話的意識,我們可以教育孩子,孩子其實也可以教育我們,這樣他們才會擁有更強烈的做好意識。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最后要從言語上要蹲下來。在孩子步入校園后,在一段學習后,對孩子的學習表現優秀時,我們豎起大拇指,說出夸獎的語言,孩子會自信的覺得自己是“棒棒的”;在孩子失落或是學習不穩定時,我們給予一個溫暖的擁抱,說出鼓勵的話語,也會讓他們感受到愛,鼓勵著自他們不斷前行。孩子也會察言觀色,一個微妙的表情,一個眼神,其實能帶給孩子很多很多。
讓我們蹲下來和孩子說話吧。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相關文章: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書筆記09-15
寶貴的溝通:蹲下來跟孩子說話10-06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12-17
《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讀后感作文09-04
怎樣吸引孩子和父母說話10-06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后感08-16
讀《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后感08-17
家長如何以更好的方式和孩子說話02-27
《蹲下來和孩子交流》讀書心得范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