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精選13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精選13篇),歡迎大家分享。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1
這幾天拜讀了湯姆.G吉諾特博士的《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一書,生動而幽默的情景對話,鮮活的事例,讓每一個看過此書的教師深感敬佩,更不禁惶恐,原來自己的言行決定著學生的一切,正如作者在當老師時曾經寫下過這樣一段話:我個人的方法可以創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個人的情緒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氣氛。作為一名教師,我擁有巨大的力量來讓孩子們過得痛苦或者歡樂。我可以成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帶給他們羞辱或者開心,也可以帶給他們傷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況下,一次危機是驟然升級還是
逐步化解,一個孩子是獲得進步還是日益墮落,我的態度都起著重要的影響。也可以帶給他們傷害或者拯救。
“我惶恐地意識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個決定性因素,我個人的方法可以創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個人的情緒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氣氛。作為一位老師,我擁有巨大的力量來讓孩子們過得痛苦或者歡樂。我可以成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帶給他們羞辱或者開心,也可以帶給他們傷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況下,一次危機是驟然升級還是逐步化解,一個孩子是獲得進步還是日益墮落,我的態度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回想我們曾經因為學生拖欠作業而火冒三丈,回想自己平時也許不經意的話語曾傷害過學生,而我們卻毫不知覺……
書中作者用很直白的方法告訴我們,老師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老師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獨特功能,對孩子的教育是對愛的傳遞,職業的'責任感是保證這種傳遞最有效的基本措施。
1.語言暴力,是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最常見到的景象。
罵人和訓話,是語言暴力最常見的表現。一些老師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不由分說地將學生訓斥一通,把和這件小事有關的、和這件小事無關的所有事件都聯系在一起,傾盆大雨般的罵過來。最讓學生難堪的是,老師為了自己“爽”,常聯系學生的人品進行一番諷刺和挖苦,讓學生感到無地自容。罵人是教師的一大忌諱,這只能讓學生也學會罵人,并引起學生的憎恨。嘲諷就像砒霜一樣,會毀掉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會促使孩子破罐子破摔。
2.鼓勵孩子
要鼓勵孩子學習,最基本的做法是讓孩子們的學習有安全感,即使學習失敗了也不用害怕。學習的主要障礙是對失敗、批評和出乖露丑的恐懼。
要鼓勵孩子學習,教師首先就要在班級中營造減少恐懼的氛圍。一位老師在這方面很有心得。在開學之初,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了一份信,信中寫道:“我有一個問題需要大家幫忙。我想鼓勵所有的同學都來積極回答問題。但是,我發現有的同學害怕這樣做,因為他們怕答錯了被其他同學取笑。我希望大家幫個忙,如果有人答錯了問題,其他人請不要對他取消逗樂。我不允許我們的班上有同學用語言或者手勢暗示別人‘你是傻瓜’,這樣會傷害別人的感情,從而阻礙了學習上的進步。請大家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說‘我有不同的答案’,切忌攻擊別人。”這位老師是對他的學生說的,也是對所有的家長和其他教師說的。
鼓勵是一門藝術。用來鼓勵學生學習的方法很多,不管那種方法,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用羞辱的手段逼迫孩子就范。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培育孩子的進取心和自信心,是孩子喜歡學習的關鍵。
3.學會傾聽
聰明的老師對自己的用語非常敏感。他知道,學生獲得多少知識有賴于老師教學的風格。因此,他能夠善解人意,在對話中傳達出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他能夠敏銳地感覺到哪些交流方式不利于孩子的成長。說和聽是同時進行的。對學生成長有益的話語,并不一定都能讓學生明白和理解。這需要學校和教師再聽這一環節上做文章。
4.拒絕偽善
為人師表者既要做到使自己的教育卓有成效,又要防止自己的言行舉止表現偽善。沒有什么比虛情假意更能使一個人身敗名裂的了。沒有人能夠裝得關懷體貼、尊重他人而最終不被察覺。只有做老師的技巧,卻沒有做人的真誠,遲早都會被人識破。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中,除了表里一致外,別無他法。
我覺得優秀的教師應該幫助學生做一個有人性的人。永遠不要用你們的辛勤勞動,去栽培孕育出學識淵博的怪獸,身懷絕技的瘋子,或者是受過教育的納粹。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2
人類語言的誕生使人類與自然界其他動物相比,顯得更文明,更有智慧。對從事教育的老師來說,出色的口才和流暢的表達能力更是必備素質和能力之一。這本書,沒有單純的說教,沒有羅列一些如何與學生說話的方法;這本書,滲透了作者強烈的人本主義情感:關注孩子,關愛孩子,要從說話的細節做起。這并不僅僅因為我們是教師,職業的責任感并不是來自我們對法令的畏懼,而應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愛——對人類的愛,對孩子的愛!
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教師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作者在“難忘的教師”一節中自然而然的寫到:“老師有得天獨厚的機會來消除學生在幼年時代所受的不良影響。他們可以影響到孩子的人生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成長的經歷鑄就了孩子的性格和命運,父母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老師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們和父母一樣,也能夠打開或者關閉孩子的心靈之門。”這種敘述方式,很直白的告訴我們老師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地位。它既沒有象一些世俗一樣抹煞教師的巨大作用:教師只是一個飯碗;也不像有的人那樣,把教育抬上萬能的神壇: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老師要清醒的看到自己的獨特功能,但也不要成功則喜,失利則痛,對孩子的教育是對愛的傳遞,沒有萬能的方法保證這種傳遞沒有風險,職業的責任感是保證這種傳遞有效的最基本措施。他們不相信訓話的力量。他們從不對孩子們講大道理,他們不讓孩子們有罪惡感,也不要求孩子們做出什么保證。他們不對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對孩子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憂心忡忡。他們只著手處理現在的事。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地有一個沮喪的孩子。多么貼心的老師,盡力呵護著孩子脆弱的心靈。反觀那些在父母和老師中間普遍流行的所謂“正常”語言,如責備羞辱、道德說教、命令指揮、嘲諷奚落、訓誡指責、威脅利誘、評價預測等等,都足以讓孩子發瘋,逐漸變得冷漠、粗俗和喪失人性。這樣的環境,怎能讓孩子健康的成長呢?健康的成長來自于孩子對自身內心世界的信任,通過恰當的交流,這種信任是可以逐漸激發和培養的。
怎樣有效地表揚學生?作者對此的論述是非常獨特、非常全面、非常有指導意義的。認為評價式的表揚是有害的,它實際上暗示著一種地位差別,表揚者爬到了價值判斷的高處,常被看作是種威脅。要使你的表揚有建設性,那就盡量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覺,千萬不要評價判斷孩子的性格和品行。只有不判斷孩子的品格和個性的表揚,才能消除孩子的焦慮。有益表揚的基本原則在于:描述而不評價,敘述而不作判斷。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做出對自己的評價。這樣的表揚,雙方是平等的。從中,可以再次感受到作者對學生的關注與尊重。反觀實踐,教師習慣于站在講臺前當著全班同學對某學生進行表揚,可否想過這樣的表揚不夠真誠、還讓人感覺到這是為其他同學樹立表率?當我們習慣用說“好”、“太棒了”之類的語言進行隨意表揚時,是否想過這樣的表揚有沒有效果,還有沒有更生動積極地表示肯定的語言呢?
我們看到,在這本書中,作者并沒有高聲吟唱愛心對于教師多么重要,也沒有看到作者反復強調責任之于教師的重要,只是通過各種實例和方法,不厭其煩的告知我們:怎樣做是最佳師表,怎樣做是最差師表;平時如何與學生交流,沖突時應該怎樣?表揚、管理、鼓勵等都應該注意些什么。這為我們提供了同孩子進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幫助我們正確處理孩子的學習、心理等問題,教育孩子健康成長。更是打開了反思的一扇扇窗戶,感受著心靈的震撼。孩子們需要的是教育素質的提高和人格尊嚴的平等,我們與孩子們的交流有沒有做到這一點?在不經意間,我們的言語是否傷害了孩子?
語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使人野蠻;既能使人受傷,也能使人得救。只有心中有愛,我們才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學中自覺的探討如何與孩子說話,自覺的提高自身修養,從而增強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責任感。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3
在讀過《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這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師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的好書。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吉諾特博士把教育心理學理論轉變為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劇、對話和故事情節,告訴老師應該如何摒棄拒絕性的語言,轉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納的語言,向我們充分介紹了如何應用語言交流來創造信任和愉悅的氣氛,也為我們提供了同孩子進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幫助我們正確處理孩子的學習、心理等問題,教育孩子健康成長。例如,在《最佳師表》和《最差師表》的兩個章節中,作者列舉了截然相反的兩種教育方式和態度的若干真實的'小故事,鮮明而生動的指出:在理論上,任何老師都知道什么教育是好的,我們對此擁有無數的理念。但不幸的是,沒有人能夠僅僅靠教育理念就能教育好小孩。在處理班級里的各種瑣碎事務-孩子之間言語的觸犯,日常的沖突,以及突發的危機等等的時候,最佳師表的老師們會尊重孩子,摒棄語言上的暴力,比如訓話、責難、嘲諷等,不逼迫孩子承諾和保證,不讓他們的內心產生罪惡感。就事論事,對孩子提供及時恰當的幫助。然而最差師表的老師們則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采取疏遠冷漠的態度,侮辱和攻擊性的語言來跟孩子們進行本來可以避免的爭斗、沖突甚至戰爭。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育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很高的要求。聰明的老師對自己的用語非常的敏感。他知道學生獲得多少知識有賴于老師的教學風格。因此他能夠善解人意,在對話中傳達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曾經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的內容使我懂得了不少教育的藝術。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4
這本書的作者是海姆·G·吉諾特博士,美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家。他把教育心理學理論變成了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劇、對話和故事情節,為所有的老師和家長提供了同孩子進行交流的主法和技巧,幫助他們正確處理孩子的學習、心理等問題,教育孩子健康成長,讓我們從中領會到交流的原則。面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情況,老師都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地靈活對待。
書中的這段話讓我感慨萬千“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對孩子進行診斷和預言。更不要把孩子的往事和或者孩子的家人扯進來。診斷孩子是危險的,將孩子與別人對比也是有害的。這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和影響。孩子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實現老師對他的悲觀預測。他很有可能成為老師所說的那種人。”
教師對孩子進行診斷和預言,是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最常見到的.景象。有時,我也是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不由分說地將學生訓斥一通,把和這件小事有關的所有往事都聯系在一起,教育學生,給他貼上一個“差生”的標簽。有時拿他和班級中的孩子對比,一味地數落他。讀了這本書以后,我才了解到原來診斷孩子是這么危險的,將孩子與別人對比更是是有害的。這可能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心理暗示和影響。這樣,會毀掉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形象,會促使孩子破罐子破摔。孩子就總是會不由自主的實現老師對他的悲觀預測。他很有可能成為老師所說的那種人。
我想,以后在遇到學生犯錯誤時,我應該就事論事,關鍵在于,老師是否能夠主動地了解當事人的狀況,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良現象,并親自給予同感和安慰。如此下去,學生才不會繼續無理取鬧。這樣,我也才能了解到孩子們需要的是什么。正如書中所說那樣,“他們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尊重,喜歡和信任,他人的鼓勵,支持,加油和風趣,還需要自己去開拓,實驗才能取得成就。”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5
這段時間看了書中的鼓勵的故事,鼓勵的故事里面有一個案例,重視解題的過程。他是這樣說的:要誘導孩子學習,就必須和重視答案一樣,重視解題的過程。我想,每位老師都知道了解題過程的重要性,但若出現一個小時候的牛頓呢,你會怎么辦啊?
六歲的牛頓是這樣做黑板上的題目的:8-4=8 7-3=7 6-2=6
看到這樣的答案,你會怎樣呢?你會生氣嗎,置之不理或一帶而過?你當時的.做法會不會像牛頓的老師一樣,看了牛頓的作業一句批評的話也不說,而是問牛頓:“你是怎么解出這個答案的?我對你解題的答案很感興趣。”原來牛頓是這樣理解的:8-4中劃掉4,還剩下8;7-3中劃掉3,還剩下7;6-2中劃掉2,還剩下6。牛頓的老師對這新鮮的解釋報以微笑,這個解釋讓她了解到:牛頓看來只是從形式上理解了算術題,他需要在算數的抽象和象征意義方面得到輔導。在解釋正確算法之前,老師謝謝了牛頓讓她分享了這樣的解題過程。
如果是我,面對這樣的學生,我會非常的生氣,多么簡單的題啊!你怎么不會做,是不是上課沒注意聽講。或者,這是什么呀?亂七八糟的。你在聽嗎……這樣不著邊際的答案,一定是我所不能容忍的。
從來沒想過,這樣答案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或許是理解的錯誤,或許他沒聽懂,或許是他的基礎所限。忙著責怪,忙著下結論,忙著生氣,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興趣與信心,挫傷自尊。可能下課了,這道題他依然不會做。這么淺顯的道理從來沒有深入思考過,多么可怕的習慣。
記得我讀四年級的時候,一次上數學課,老師在講例題的過程中提問到我,我怯怯地站起來,支吾著,答不上來。老師沒說什么,就讓我坐下了。從她責怪與失望的眼神。她似在說,這么簡單的題,都不會做!很長一段時間上數學課她很少提問我,我也樂得如此。本只為一次沒有答上的問題。而那道題,直到最后,我也沒弄明白應該怎么做。現在我想說:孩子碰到這種老師,會是多么的悲哀啊!孩子求出答案時,都有他自己的理由。請傾聽孩子的想法,重視解題的過程!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6
他們深信言傳身教的力量。他們經常與孩子們進行深入的溝通,向他們講述偉大的道理,激發他們的內心良知,并且要求他們承擔責任。他們注重對教室里日常事務的追究,同時也關注著孩子們的過去和未來。他們時刻牽掛著孩子們,希望能夠幫助那些沮喪的孩子走出困境。
恰當的交流
在家長和教師之間,通常流行一種被認為“正常”的語言方式。這種語言方式包括責備、羞辱、道德說教、命令指揮、嘲諷奚落、訓誡指責、威脅利誘、評價預測等等。然而,這些方式足以讓孩子們感到瘋狂,并逐漸變得冷漠、粗俗和失去人性。健康的成長需要孩子對自己內心世界的信任,而通過恰當的交流,這種信任是可以逐漸激發和培養的。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贊揚的藝術。
表揚包括兩個方面:我們對孩子的贊美和孩子對自己的肯定。為了使我們的表揚具有建設性,我們應該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受,而不是評判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有益的表揚原則是:描述而非評判,敘述而非判斷。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對自己做出評價。
鼓勵的故事
教師常常向心理學家請教如何激勵孩子學習。答案是: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安全,即使遇到失敗也無需恐懼。孩子對失敗、批評和難堪的恐懼是學習的主要障礙。優秀的教師能夠讓孩子不害怕犯錯。消除孩子的恐懼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而鼓勵他們敢于犯錯則能促使孩子勇敢地學習。
有益的方法和實例
孩子們需要的是提高教育素質和確保人格尊嚴的平等對待,而老師們能夠做的也正是這些。本章所描述的各種實例和方法都能夠促進教學生活的改善和學習效果的提升。
率的提高,學校的人事和預算方面并不需要進行徹底的變革。這些改革可以由個別老師單獨引入,也可以由學校自行采納。所有這些改革都非常實用,并且可以隨時實施。
難忘的.老師
教師擁有獨特的機會來消除學生在幼年時受到的不良影響。他們的影響可以讓孩子的人生變得更美好或者更糟糕。孩子的成長經歷塑造了他們的性格和命運,父母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而教師也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他們和父母一樣,能夠打開或關閉孩子心靈的大門。
看完這本書,我認為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敗,無論是對學生進行表揚還是批評,都會對他們的進步和發展產生影響。作為教師,我們需要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回想起來,我可能在不經意間用語言傷害了一些孩子,而我自己卻沒有意識到。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關于教育藝術的知識。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7
起飛的時候,我們期待著飛往一個熱帶的島嶼,卻不幸降落在冰冷的北極。我們本來期待著燦爛的陽光,卻出乎意料的遭遇了北極漫長而嚴寒的冬天。看見《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中老師的自白,我對這本書產生了感情上的共鳴每當教學中出現問題的時候,圖書館里的所有理論都成了毫無價值的東西,而在讀過《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之后,帶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這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師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的好書。吉諾特博士把教育心理學理論轉變為大量幽默而富有人情味的短劇、對話和故事情節,告訴老師應該如何摒棄拒絕性的語言,轉而使用新的能被接納的語言,向我們充分介紹了如何應用語言交流來創造信任和愉悅的氣氛,也為我們提供了同孩子進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幫助我們正確處理孩子的學習、心理等問題,教育孩子健康成長。
一、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必須承認,孩子之間的差距是存在的。
根本無法要求每一個孩子都達到你心目中的高度。然而每個孩子肯定有其長處所在。我們往往會忽視這點。教育不應該僅僅是培養高分數、獲獎多的孩子,更應該充分利用教師搭建的舞臺,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在這舞臺演出的機會。
二、只需要解決當下的問題,很多時候我會想得很遠,說得太大。
吉諾特在作品中強調必須“就事論事”然后才能解決問題,想辦法把當前存在的問題處理好,這樣才能讓孩子有思索的空間,改變的機會。如果把事情扯得太遠,或許自己是好心,但孩子卻不這么想,會覺得你羅嗦,煩瑣而于事無補。
三、溫和著憤怒,每一個在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都或多或少都遇到這樣的事情:
某個孩子同一個錯誤連續犯,通過幾次談話絲毫沒有改變。粗暴的批評往往是火上澆油,我們確實很憤怒,但我們這個時候更需要冷靜,可以表達自己的憤怒,但不能帶有侮辱和攻擊性的`語言。
四、即使只是一個贊許的眼神,成功和進步總是讓人喜悅的。
在合適的時候不要吝嗇我們的贊美之詞,合理的贊揚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創造力。每天一點小小的進步,匯聚起來就是大成。永遠贊揚要比批評多,讓孩子在贊許的眼光里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在他成長的同時積累了這點點滴滴的欣賞,還怕孩子無法面隊將來遇到的困難嗎?
《老師和學生怎樣說話》一書還有許許多多我們常常會忽視的教育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同時我們身邊的同事也有許多好的方法值得我們不斷學習和總結。把愛交給孩子,讓夢想在校園綻放。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8
我們每天都在和學生打交道,因此掌握和學生說話的技巧,跟學生進行有效地溝通就顯得十分必要。但事實上,有些時候我們會被學生的情緒所左右,而說一些不得體的話語,引起學生的反感。事后靜下心來,覺得自己很幼稚,不夠成熟。但如何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始終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就在今年暑假,校長推薦了一本不錯的書,名字叫《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我從中找到了答案。這本書的一大特點就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闡述每個觀點。有些故事就像發生在自己身邊,讀起來很親切,有些觀點也很新穎,很實用。
就拿書中的這段話來說,“老師有得天獨厚的機會來消除學生在幼年時代所受的不良影響。他們可以影響到孩子的人生是變得更好還是更壞。成長的經歷鑄就了孩子的性格和命運,父母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老師也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們和父母一樣,也能夠打開或者關閉孩子的心靈之門。”可見,老師的'言行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半句六月寒”,作為教師,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用冰冷的言語踐踏孩子的自尊,泯滅孩子的心靈,那將是無法饒恕的錯誤。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樣做呢?
我們要像陽光、雨露般滋潤孩子的心靈,給他們以溫暖、關懷、同情、理解、尊重,使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不枉“教師”這一光榮稱號。
書中的一些理念潛移默化的影響了我處理學生問題的方式、方法,使問題的解決更科學、更有實效性。就拿兩個學生打鬧一事來說吧。有天課下,張家續和韓繼開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起爭執,互相指責。要是放在以前,我肯定要調查個水落石出,然后批評教育一番。估計要一兩節課才能解決問題。而這一兩節課卻能做一些更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于是,我把他們分開教育,對他們分別說了同樣的話:“今天老師不想追究是他先和你鬧,還是你先和他鬧,總之,你倆這樣無休止的指責是不對的。我們要做的是管好自己,和同學和睦相處。你說對嗎?”他們認同了我的觀點,事情就這樣輕松解決了。就像書中所說,只要不影響學生的品行與修養,就“不對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地”。我們要藝術的處理發生在教室里的瑣碎事件。
恰當的溝通是直達孩子內心最快捷的方式,能使孩子信任的將手交給我們扶持。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9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的書名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為老師每天都要與學生接觸、交流,那么老師的語言是多么重要。它可以成為師生建立良好關系的橋梁,它也可以成為師生之間的戰爭導火索。因而我選擇了這本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海姆。吉諾特博士的著作《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進行閱讀學習。
這本書中寫了有關老師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場景,而且都用了短劇的形式來加以描述。通過這種形象生動的案例,讓我們從中領會到交流的原則。面對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情況,老師都應該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地靈活對待。在對話中傳達出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
現在中國的教育正處在教育的變革之中,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家長對教師的期望也更高,學生也更需要教師的尊重和理解。教師的關懷、理解都要通過語言傳達給學生。而我們教師在平常的教學工作中,往往會以說教法為主進行交流溝通,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會直接訓斥。實踐告訴我們,其實這種做法沒有多大的效果,對于大的孩子而言反而會產生負面的情緒。然而在我迷茫困惑之際,閱讀了《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從這本書中我學習到了最佳的教師表現不是對學生訓話,他們從不對孩子講大道理,他們不讓孩子有罪惡感,也不要求孩子做出什么保證。他們不對教室里的日常小事追根究底,也不對孩子的`過去和遙遠的未來憂心忡忡。他們只著手處理現在的事,只有做好現在的事才能把所有的事做好!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地有一個孩子需要幫助。通過關心、安慰、同情、藝術技巧等方式來表現。通過恰當的交流,孩子對教師的信任是可以逐漸激發和培養的,這樣可以使孩子健康的成長,同時也可以使孩子對自身內心世界的信任建立起來。 教師在與學生交流中表揚是經常用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介紹表揚的藝術,它建議我們教師要使用建設性的表揚,那就是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覺,千萬不要評價判斷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我們應該讓孩子自己做出對自己的評價。
在教育教學中離不開常規管理,我們通常在常規管理中責罰孩子。這種處罰只會使孩子發怒并且不聽教誨,令孩子心懷怨恨,甚至產生報復的念頭。這樣孩子是沒有心情和時間去讀書的。在常規管理的實踐中,我們需要避免造成孩子的怨恨,努力激發孩子的自尊。讓孩子的學習有安全感,即使學習失敗了也不怕,只要消除孩子的恐懼就能引得孩子躍躍欲試,鼓勵孩子勇于學習。
總之,通過閱讀《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有種頓然大悟的感覺!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10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而傳道,授業,解惑都需要教師運用“說話”去實現。教師,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一種“說話”的職業。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師的語言是一種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響學生心靈的工具,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說話的藝術。”因此,作為一個天天和學生打交道的老師來說,掌握說話的藝術顯得尤為重要。最近,我閱讀了《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并發現了自身的諸多不足。掩卷沉思,感慨良多,腦子一直出現了這樣幾個詞:尊重、激勵、期待、耐心。
尊重:
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師生之間同樣如此。教師與學生談話要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教育的核心,就本質來說在于讓學生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教育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因此,我們在做學生工作時,應該采取平等、關心、愛護的態度,而不是簡單、粗暴,甚至諷刺、嘲笑、訓斥、體罰。教師氣量如海、大度待人,不僅可以避免矛盾激化,還會隨時間的推移,去改變對方的態度。
激勵:
“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賞和鼓勵。”“人的內心深處都有渴望別人賞識的需要”。激勵,是教師對學生經常采用的'一種教育方式。激勵藝術是一項重要的教育藝術。運用好激勵這一教育方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探求新的知識,大膽地進行創造性思維,頑強地克服各種困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實現目標。
期待
傳說古希臘有一個雕塑家叫皮格馬利翁,有一次他雕刻少女塑像。在雕塑過程中,他對這尊塑像產生了深深的愛情,誠之所至,金石為開。他的真誠愿望終于感動了愛神,塑像變成了真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誠熱烈的期望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效果。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期待是一種教育力量,如果教師能對學生寄予真誠的期望,那么,對學生在接受教育教學中的進步必有裨益。
耐心:
愛好學生容易,愛差學生難。尤其是當我們在一個后進生身上費盡心思卻老是出現反復或者明知故犯屢教不改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對學生散失信心。而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有沒有耐心或具有耐心的程度怎樣,能如實地反映出一個教師自我修養的程度。因此,我們在面對千差萬別、性格各異的學生的時候需要有足夠的耐心,要學會等待。教育就是要不拋棄、不放棄。這是我們老師的一種責任,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美德、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我們都該努力地使自己有所作為!
雖然《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讀完了,但是我覺得我還沒有讀完,里面鮮明的案例,還有那些深刻的道理,不得不讓我一輩子去讀,去體會,也讓我不得不一次次的問自己,該怎樣和學生說話?怎樣做一個合格的人民教師?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11
拜讀了湯姆.G.吉諾特博士的《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一書。作者在當老師時曾經寫下過這樣一段文字:我惶恐地意識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個決定因素。我個人的方法可以創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個人的情緒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氣氛。作為一名教師,我擁有巨大的力量來讓孩子們過得痛苦或者歡樂。我可以成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帶給他們羞辱或者開心,也可以帶給他們傷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況下,一次危機是驟然升級還是逐步化解,一個孩子是獲得進步還是日益墮落,我的態度都著重要的影響。也許,幾十年后,新的學習環境和新的教學方法將有助于解決現在的很多教育問題,但是,無論什么時候,老師是中肩負著一項重要的職責:那就是創造出對孩子的學習有益的情感氛圍。
這段文字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回想自己曾經因為有學生總是不能完成作業、惹是生非而冷言相向,曾經因為孩子傷害了別人而不顧他的感受馬上請來了家長……這些都無不傷害了孩子。
書中還談到表揚的藝術,評價式的表揚是有害的,贊賞式的表揚是有意的。評判式的表揚只能引起孩子的焦慮、依賴和自衛。我們應當對孩子表達我們對他的努力、幫助、工作和成就的喜悅和贊賞,然后由孩子本人自己做出判斷。
回想自己平時,也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才知道這些都是評判性的表揚,都是無益的,有時反而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甚至產生恐懼,它會讓孩子倍受壓力,引起反感和逃避。今后教學上應該盡量避免評價式的表揚,盡量表揚孩子的行為,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不以及我們的感受,不將形容詞與孩子的品性聯系起來進行表揚,讓孩子不受外界評判的干擾,做到自我激勵和自我評價。
常規管理能使班級形成良好向上的風氣,凝聚班上每個孩子的心,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不會用成人的意志來克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具有惹是生非的能力,反而會有受委屈的感受。如果這時采取處罰的方式,只會使孩子發怒且不聽教誨,令孩子心懷怨恨,甚至產生報復的念頭。這樣孩子是沒有心情和時間去讀書的。有時我們與學生一起制定了一些紀律,可自己卻經常出現一些自相矛盾的做法。如:
(1)出爾反爾。如老師吩咐學生收起拼寫試卷,拿出數學課本。學生照做了,可老師又問:“誰的拼寫得了滿分?”
(2)過分啰嗦。為了達到目的,他們本可以用最經濟的`方法簡明扼要地處理事情,可我卻過分的哆嗦嘮叨。
(3)瑣碎的要求。全體一致一次就能做到的事,卻繁瑣地要求學生一步一步來完成。
(4)“容易分心”。課堂上注重細枝末節,經常為了訓斥一個分心的學生擱下主要的活動。
(5)愛打岔。經常在學生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大聲訓斥學生,任憑自己的需要隨時打斷學生的活動。
(6)飄忽搖擺。經常在中途擱下一項活動而開始另一項活動。看到這些覺得挺好笑,可細一想自己有時何嘗不是這樣呢?
要想更好的進行班級管理我們自己首先要自律、提高自己的個人素質,做到“眼觀四面”、“注重整體”、“把我動態”,多發掘孩子的優點、保全孩子的面子。
這本書像是給我注入了一劑強行針,作為父母和老師我要深刻反省并掩卷沉思,時刻謹記書中的教誨,要謹言慎行,用自己的愛和智慧去幫助學生做一個有人性的人。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12
說話是人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溝通方式。用說話來交流思想、表達意志,是每個人必備的基本素質。我們每天都在說話,因為我們需要表達,需要交流,需要傾訴。但是話不是想說就可以說,也不是想怎樣說就可以怎樣說。作為小學老師,面對著一群天真可愛的孩子,該怎樣和他們說話,簡直就是一門技術活,需要我們去思考,學習以及體味。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海姆?吉諾特博士通過《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這本書來來告訴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可以通過心理學來具備有效的工具和技巧,通過如何和學生對話及心理治療等各種技巧的介紹,為所有的老師提供具體的建議和實用的解決方法,幫助我們處理好日常工作中的心理問題和意外情況。
在教學實踐中,面對喧鬧的課堂,學生無休止的提問,還有突發的危機,老師不可避免地會碰到令人生氣的情況,在這個時候該怎么和學生交流?在"恰當的交流"這一章節中提到聰明的老師通過運用"我"的語言來保護自己和學生。例如:"我很生氣""這太讓我生氣了""我對此非常憤怒"等等。這些言語要安全得多,遠勝于說"你簡直是只害蟲""看看你都做了些什么""你真是愚蠢極了""你以為你是誰"。由此看來,恰當的交流不僅能夠改善教學,而且是教學的關鍵。
聰明的老師不僅要會和學生交流,還要會表揚。在品讀"表揚的藝術"這一章節之后,我才發現平時我們所普遍采用的表揚都是評價式的,而且我們自以為是地認為,凡是表揚,都是有益的,往往忽視了這種表揚背后的傷害。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位年輕的老師想鼓勵孩子們進行抽象思維。她向愛麗絲展示了一個蘋果,然后問道:"蘋果是屬于哪一類?"愛麗絲的.臉紅了,她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師于是又去問卡羅,卡羅馬上就回答出:"蘋果是屬于水果類。""好孩子,好孩子。"老師表揚道。老師繼續上課,卻不知道自己已經傷害了孩子。如果卡羅因為知道答案就是一個好孩子,那么愛麗絲呢?她不知道答案,難道就是一個壞孩子了嗎?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不要將形容詞與孩子的品性聯系起來進行表揚。在"表揚的藝術"這一章節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例子,它告訴我們,要使你的表揚有建設性,那就描述孩子的努力和成就,以及我們的感受,千萬不要評價判斷孩子的性格和品性。有益表揚的基本原則在于:描述而不評價,敘述而不作判斷。我們應當對孩子表達我們對他的努力、幫助、工作和成就的喜歡和贊賞,然后由孩子本人對自己做出判斷。如果我們把孩子值得贊揚的事連同自己的感受一起真切地表達出來,孩子就會對他們自己形成積極而有建設性的印象。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學生的成功與失敗,更讓我深深體會到:教育是身教,用生命影響生命。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 13
寒假期間,我有機會讀了《與學生對話:教師如何有效溝通》這本書,深受啟發。作為一位初入職場的新教師,我深知與學生交流的重要性。因為教師的言行舉止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就與失敗。如果我們不懂得如何與學生說話,也許在不經意間傷害了他們,而我們卻未察覺。這本書充分介紹了如何運用語言交流創造信任和愉悅的氛圍,并提供了與孩子進行交流的方法和技巧,幫助我們妥善處理學習和心理等問題,培育孩子的健康成長。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獲得了許多有關教育藝術的新見解。
一、在與學生交流時,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尊重。我們要以自己的關愛去感染學生,并真正了解他們的需求。不能傲慢自大,更不能利用教師的地位和權力來羞辱學生。其次,我們要善于傾聽。在與學生交談時,我們要真心傾聽他們的心聲,這不僅是對學生的尊重,還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們所面臨的困難,并及時提供幫助。同時,這也有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樹立我們自身的威信。
二、每個學生都應該受到公平對待。盡管每個孩子的能力存在差異,我們不應該期望每個人都能達到我們設定的標準。然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擅長之處,這往往被我們忽視了。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培養那些成績好、才能多的學生,而是應該面向全體學生,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教師們應該提供一個平臺,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在上面展示自己的'才華。
三、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是每個人都需要的。特別是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更需要得到表揚的支持。除了家長的表揚外,教師的表揚也尤為重要。教師的贊揚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動力。當教師給予更多的表揚時,學生的動力會更加強大,學習的熱情也會更高漲。教師不能只表揚那些優秀的學生,中等和差生同樣需要被贊揚。在每個班級里,總會有一些學生對班級的事情漠不關心,既不勤奮也不惹事,學業平平。通常情況下,這些學生會被忽視,既得不到表揚也不受到批評。但是他們身上也有優點存在,如果教師能及時發現并給予贊揚,這部分學生也會變得更出色。而對于那些經常調皮搗蛋的學生,我們也可以通過表揚他們某個方面的行為來引導他們。
為了幫助學生改掉壞毛病,教師可以通過閃光點的方式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減少批評和打擊。因此,教師需要具備善于發現學生優點的眼睛,多給予表揚而少進行批評。相信這樣的方法可以激發孩子們更強的學習動力,使他們對學習更加熱愛。
四、只需要解決當下的問題,就事論事。在教育領域中,我們常常強調解決問題時要“就事論事”,即著眼于具體問題本身,努力尋找解決辦法,這樣才能讓學生有思考和改變的機會。如果我們把事情牽涉得太廣泛,可能自己是出于好意,但孩子卻不會這么想,他們可能會覺得我們嘮叨、瑣碎,對問題沒有實質性幫助。因此,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教師應該快速、果斷地就事論事,不浪費時間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這樣既能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并及時進行反思和改正,也能留出時間給學生去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錯誤。
讀完這本書后,我深刻認識到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關愛和贊揚的重要性。這些因素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讓他們更加熱愛學習和喜歡老師。因此,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吝嗇自己的言辭。也許你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能給學生帶來終身受益。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相關文章:
怎樣吸引孩子和父母說話04-29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04-24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03-12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05-17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05-17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書心得04-25
讀《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有感05-01
《老師怎樣和學生說話》讀后感3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