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讀后感6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流浪地球》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浪地球》讀后感1
對于自己來說,一直排斥科幻小說,也許是自己腦洞不夠大開,也許是因為自己物理一直沒有學好,亦或是因為自己膽小,不敢去看地球如何而來,地球將如何不復存在,想想都害怕,小時候,村里死個人,我都能嚇得得去“收魂”。要不是因為拍成電影,也不會去看《流浪地球》這本書,《三體》早就在書架上兩年了,但是遲遲沒有去打開,因為腦海里無法構想,讓自己會看的很痛苦。
在這本書里人性的東西我沒有看出多少,或許是自己才疏學淺,看不懂不能怪,比較贊同選擇希望,任何時候都應該選擇希望的,有了希望才有活下去的勇氣。個人比較好奇的`是,經歷那幾個時代,吃飯問題怎么解決,不知道電影里有木有解決。
但是這不妨礙好評如潮,最起碼電影給國人爭臉了,雖然我也沒去看電影。懵懂的我,對外太空的知識知之甚少,也就不去探索了,了解一些皮毛而已。
《流浪地球》讀后感2
在國內的科幻小說界中,我想劉慈欣應該算是很有名的的。特別是他的作品——《流浪地球》還被改編成電影。《科幻世界》對他的評語是:宇宙送給我們一個劉慈欣,劉慈欣送給我們無數宇宙。他的其中一部短篇作品《帶上她的眼睛》也被選入中學課本,但要說我最喜愛的'一篇卻絕不是以上兩篇,盡管以上兩篇也很優秀,但最能觸動我心的還是《朝聞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篇文章完美的體現了人類對于真理的渴求,令我最為震撼的時刻就是他們義無反顧走上真理祭壇的那一刻,那樣壯觀的場面甚至超越了之后他們變成無數火球升上天空的時刻。還有那無盡的宇宙的一隅,連排險者都無法知曉的問題——“宇宙的目的是什么?”
連方琳盡力也無法扭轉的,文文對于宇宙的渴求和早已被決定的命運。全文的最后,作為母親的方林只能又重復了一遍那話:“不知道,我怎么知道呢?”。對啊,我們無法了解的的確太多了,但人類的未來還有著無限長的路呢。
《流浪地球》讀后感3
電影帶給人的是科幻的視覺沖擊,而原著給人的`思考更深些。
關于文中所反映的“人性”,我不由地想到最近看的《芳華》,其探索的人性都是在集體主義之下暴露出來。個體融入集體,喪失自己的思考,其人性也隨之被扭曲。
這是我第一次看劉慈欣的作品,讓我看到了科幻作品也可以藏有關于“人“的思考。在災難面前,活著就是希望。生命值得我們每個人珍視。
我們必須抱有希望,這并不是因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為我們要做高貴的人。在前太陽時代,做一個高貴的人必須擁有金錢、權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擁有希望,希望是這個時代的黃金和寶石,不管活多長,我們都要擁有它!
巴黎圣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太陽有一天也有消失。
《流浪地球》讀后感4
看完《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后,真的是震撼人心,不管是劇情上還是特效上,都展現了中國的強大。
從20xx年,太陽即將爆炸,于是人類開始了長達17年的“流浪地球”計劃,幫助地球逃出太陽系。但由于木星引力的影響,地球將會與木星發生碰撞,眾人團結一心,經過不斷的'努力,將木星引爆,并借助爆炸的沖擊波逃離了木星的引力之外。
在地球撞向木星的最后15分鐘,人們仍在不停嘗試著尋找著解決的方法。他們并沒有失去信心,坐以待斃,而是團結一心,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最終他們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類!
希望與堅持是共存的。就像走在漆黑的巷道里,只有堅持下來,走到最后,才能看到光明。同樣,如果在困難面前退縮了,那又怎能看到希望呢?只有奮不顧身的走下去,希望才會給你帶來喜悅,帶來光明。
最后,希望大家抽空去看看這部電影吧!
《流浪地球》讀后感5
我常常問自己我為什么讀書,大概理由有三:消遣,尋找共鳴,了解異域文化。消遣可以說是最大的訴求,或許說很遺憾就算已經是成年人,閱讀小說還是停留在讀情節,于是就有了第二個理由的支撐,尋找共鳴。這本小說的人物,哪個我最喜歡?哪個更像我?我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性格缺陷,我要怎么變更好?當然對于讀異域文學,了解他們的文化也是一個大的出發點。大致相當于行萬里路,這對于一個囿于繁瑣生活,房貸,工作壓力的人,是一個很好的解脫。
那讀科幻小說是為了什么呢?我不太確定。之前看過劉老師的三體,看得太快有一些趨于表面,看這本流浪地球雖然跟最近的口碑有關,但也是讓我沉浸其中。恢宏,想象力,學術詞匯,人類的未來,最重要的希望。我覺得這本書傳遞的'最大的價值觀是人要有希望,或者理想。全本書「希望」 這個字眼閃現了人性的光輝。但對于書中主人公的人格,形象,我還是無法體會到一個豐滿的形象。或許這不是關鍵吧,對于科幻小說。
《流浪地球》讀后感6
大劉的這篇短篇小說真的是挺短的,沒用多長時間就看完了,因為是改編成了最近熱門的電影,才有興來讀。說實話,看大劉的短篇小說并不會引起太多的趣味與深思,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看完了三體這部既趣味十足又引人深思的長篇小說后,再去看他的短篇小說,襯托得就會具有明顯的差異,似乎帶著對讀三體時的感知只會帶來失望吧。
盡管是一篇很短篇的小說,大劉也加入了對于人性的思考這一部分元素,最讓人映像深刻的應該就是:因為人類天性對于別人的.不信任,那種歇斯底里的報復欲,而將拯救地球的那五千多人無情的凍死在冰面上,諷刺的是痛恨并處死這五千人的其他所有人,確因為他們而都活了下來。這也應該是整部小說最精彩的一部分吧,重要的轉折點。也許其他所有都是次要的,都是為了突出人性而做出的必要敘述,這才是一部小說的正真價值吧。
【《流浪地球》讀后感】相關文章:
《流浪地球》讀后感04-28
流浪地球讀后感02-09
《流浪地球》讀后感09-01
《流浪地球》讀書筆記(精選30篇)08-22
《流浪地球2》觀后心得(精選48篇)02-23
《流浪地球2》觀后心得(14篇)02-08
流浪地球讀后感15篇02-09
流浪地球讀后感(15篇)02-26
《流浪地球》讀后感(精選30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