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后感(通用31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
“鄉下人在城里人眼里是愚的”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里開門見山的寫到。那么他們到底愚在哪里呢?
首先,愚的意思有兩種:一種是笨,蠢;另一種則是大智若愚的愚。相信很多人對于鄉下人的看法就是不識字,粗魯野蠻。但是現在一定沒有人會不愿意識字了,因此他們只是缺少環境讓他們學習罷了。
在我的老家——一個普通的小農村,無論是去年還是今年,都有許多哥哥姐姐考上了重點高中或是一流大學。每次回到鄉下,聽家里的人說起,我總是羨慕不已。可見,鄉下人并不愚,只要擁有學習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比別人差。
盡管如此,還有一小部分鄉下人是不識字的,但是費孝通先生卻這么說“鄉下多文盲是不是因為鄉下本來無需文字眼睛呢?”因為他認為,從空間阻隔角度,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面對面社群”決定了人與人的交流只需要語言,甚至是特殊語言,無需文字。的確,每到周末,回到老家,村里的人們總是很親切,我不知道為什么,只要一發出腳步聲,他們就會探出頭來打招呼。母親每次都會與左鄰右舍通過方言來交流。他們所說的方言,是否就屬于費孝通先生說的“特殊語言”呢?
小時候,聽到方言,我常問母親,這個字怎么寫呢?她總是笑笑,然后我又問,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然后母親狠狠地拍了下我的頭就走掉了,F在,我慢慢的了解,每次當他們講方言的時候,總會有一種莫名的情愫圍繞著他們,盡管我還是不能理解我為什會這樣進行交流,但是我卻能體會到其中的`感情。
鄉下人會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文字所不能夠表達的情,這種表達是文字替代不了的。我認為如果一定要說鄉下人“愚”,那便是大智若愚的“愚”。在老家我總能看到地上放著很多菜,我知道那不是我們家種的,那他又是哪里來的呢?直到有一天,外婆推搡隔壁鄰居的菜時,我才知道菜的由來。可是他們為什么要給我們家菜呢?
一天中午吃完飯,外婆坐下來慢悠悠的說,“我幫他們家撿了幾顆青菜去,沒到他們今天拿了這么多菜過來,真的是...…”說著外婆便起身拿了幾個雞蛋要我給他們送去。這青菜、雞蛋的迎來送往便是鄉下人的語言,里面透著濃濃的鄰里鄉情。
那時我才真的明白什么叫做淳樸,厚道了。而這就是鄉土社會的“愚”,沒有算計,不懂世故,睦鄰相親。真好!
這樣看來,認為鄉下人“愚”的精明能干、識文斷字的城里人倒顯出了幾分愚來了!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
這是一本研究中國農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構成,涉及鄉土社會、人文環境、傳統的社會結構、道德體系、禮法、鄉村權力的分配、血緣地緣等各方面,各篇之間相互聯系遞進,費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于當時中國基層社會進行了分析與概述,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與觀點。
讀完這本書,我認為作者的核心觀點是表達了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傳統儒家觀念的影響,是一個追求穩定的、變化漫長的熟人社會。但在這種社會中也在不斷孕育出新的概念,權力的不斷發展,社會發展產生的變化,對于鄉土社會的沖擊等等,但我們并不能否認,作為中國社會基層的鄉土社會仍然是當今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部分。無論我們的社會如何發展,都離不開對這個最基本的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該書主要描繪的是四十年代后期中國基層社會的現狀,以及費孝通先生對于鄉土社會的一種展望。隨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中國的基層社會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對于這本書的學習,不僅僅是透過費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了解社會學的知識,更加是通過這些文章的閱讀,結合現在發展的現狀,感悟出新的觀點和主張,同時要做到溫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環境、文化作用的影響,鄉土文化是一種我國獨特的文化狀態,幾千年來文化形態的培養造就了我們獨特的國民性和文化性格。至今,我們還是一個熟人社會,人情社會,我們并不能否認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至今還在直接影響著我們。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鄉土社會”也在不斷地“打怪升級”,賦予了它一些新的內涵,鄉土社會也意識到了思想解放與學習的必要性。經濟的發展也不僅僅單純的依靠土地,現代工業的下鄉提升了農民的效率,農產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和快遞產業的發展,拓寬了交易的范圍等等,鄉土社會保留下來的精華我們仍在繼承,同時鄉土社會為適應現代新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的努力。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閱讀《鄉土中國》這本書,不僅僅是為了了解當時的基層社會的狀況,更加是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發展的規律。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3
讀了《鄉土中國》,想到了很多舊事,真實的,虛構的。想到一個小故事,忘了主人公。就說他小時候聽說神仙們在自己身上拂來拂去,最后捏出一顆仙丹法寶之類的,他看母親也常常用手伸進她自己的衣服里搓來搓去,最后只捏出一些塵泥。并說母親因此跟他講,人是土做的。感覺很有意思,所有的故事都是真的,所有的無稽之中,也都有至理。我們是一個久遠的農耕民族,血液里流淌著的,對土地的摯愛與執念。幾千年封建統治,重農抑商,是因的`農地為根。
為什么農村保衛城市的人能夠最后武裝奪取政權,坐穩了江山?為什么今日來說,三農問題都是重中之重?我們對于土地來說,意味著什么?土地于我們,又是什么呢?有一個地主,他的蘿卜很好吃,一個人種不過來,于是他把地租給農民來種,提供種子。農民悉心照料,土地肥沃,蘿卜更好了。地主把地收回,要自己種。農民想,我這些年除了幫別人養肥了地,種好了苗,自己什么也沒撈的啊,于是非常悲傷。這個故事,是我看到的貌似是寓言的故事。不過我的意思不在于批判地主,我是想說,其實,我們都是那個農民。來到世上一遭,命租給你,你自己可以慘淡經營,也可三心二意,最后塵歸塵土歸土,你什么都帶不走。當我們把性命還給命主,那么最后我們真的是一無所有么?這樣你是不是明白了什么?這是由土地讓我想到的故事。關于鍋灰土的另一個故事,說一個小戰士到了礁島服役,臨走前他媽媽讓他帶了一包鍋灰土,因為新兵蛋子們來自天南海北,好多的水土不服,其中一個戰士連續地上吐下瀉兩頭放花,他跟班長說應該給那個病號喝一碗鍋灰土。有人笑說,那是你家的鍋灰,他又不是你們那的人,能管用?死馬當成活馬醫唄!沒想到還就真的好了。這個小戰士笑說,雖然咱們不是一個省,好歹都在一塊陸上,這就頂用。你背井離鄉,我背井離鄉,雖然咱們背的不是同一口井,但是咱們自鄉人都再沒有喝上水。開個玩笑。家鄉是什么,攪進筷子的是一口吃的,塞進耳朵是一句鄉音,映入眼簾是一個地名,觸手可及是一抔黃土。寫到這,想借唐朝皇帝之口,叮囑句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戀他鄉萬兩金。這些都是由鄉土聯想到的,還有由中國引發的聯想。
我承認不應當這樣將書名割裂開來,然而剩下的那部分關于這個國家古往今來的深深熱愛,如果凝練成兩個字引發的,那么又只能是中國。華夏中國,《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由于中國所引起的感想,古老的像是滲著象牙白色乳汁的民俗老歌,隨著檀香一徑地在空中散了,新鮮的猶如藍夜中新近的一顆亮星,引人矚目和閃耀。很多人說中國的人情社會不好,外國的法制社會多么多么的好,如此看來外國的月亮也是比我們要圓了。那么也可惜的沒聽到國外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此般寫月亮比咱們的更美的句子,F在我們排斥封建統治,稱帝者人人誅之的口號已經喊了快一百年。大家都知道封建統治不再合時宜,小農經濟落后于世界。
但是,它們都是與社會相適應的。社會變了,很多東西變得不好了。中國特色的法制社會,仍是建立在熟人社會上,這也是一點點地在變化,因為熟人社會根深蒂固。別忘了,我們才是脫離了封建制一百來年的年青國家。如果你非要拿一個嬰兒和成人賽跑,又嫌棄嬰兒跑的太慢,那么我們也沒有什么要說的了。我們都有一方鄉土,叫中國。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4
“鄉土中國”這四個字,對我來說缺乏一些誘惑力。
初遇之退縮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部研究中國基層傳統社會的經典著作,是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也是解讀傳統中國文化生活的經典之作。
記得剛買回這本書時,我想要迫切讀完它。但只看了書中一段,書中專業性很強的文字使我退縮回來,這本書也就沉睡在了我的抽屜之中。
細品之了解
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不得不又重新拿起這本書。
在語文老師的帶領之下,我開始慢慢咀嚼品味書中的文字,體悟費孝通先生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東西,并初步了解中國鄉土社會的結構及其特點。
在閱讀、畫思維導圖、聽同學和老師的講解之中,我學習到了很多的新知識,了解到“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差序格局”“血緣”“地緣”等新名詞。
回顧之感悟
通過對這本書的研究性學習,我接觸到了之前從未接觸到的學術著作,嘗試了自己從未嘗試過的東西。我能夠更清醒地面對中國這片古老而亟待新生的土地。
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與老師同學的探索,我戰勝了書中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同時又使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讀書的重要性,激發了我對閱讀的興趣。
《鄉土中國》是一部經典之作,我通過閱讀它得到了許多知識,這些知識在今后人生道路上一定會散發出它獨特的光芒!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5
曾看到對《鄉土中國》內容概括的一句話:“前現代中國的國情咨詢報告”,簡短又準確的提煉!多l土中國》中用幾個關鍵的字眼囊括了中國社會演變歷程與特征,“土”、“愚”、“私”、“感情”、“人治”、“訟師”、“血緣”、“權利”等等概念,成為存于人情社會中不可忽視的本源。
作品從個人、群體與社會三個維度將鄉土中國剖開再重組,其意在探索群體間如何實現互動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連結之所在為何。穩定是鄉土的特征,而打破穩定是實現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這穩定中蘊含著禮治秩序與差異格局,這是禮俗社會的特征所在。以民間習俗為基礎進行社會管理并提升為一系列的社會制度,這是社會運作的常態;由習俗發展到禮制,而禮制的實施就成為了禮治,這是禮治秩序的來由,在此基礎之上衍生的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人與群體乃至社會的'差異格局,這個格局左右著我們的人際關系與遠近親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會秩序正常運轉的法門之一。
作品中除卻社會運行還包含了現代中國人感情與性格溯源。國人含蓄、逆來順受、約束自己等優良又或是憋屈的性格是離不開“土”的本色與上述格局與秩序的影響,“土”帶來了“愚”的一面,而差異格局造就“私”的群己觀念,禮治社會的“無為”形成順其自然的性格表征。研究用客觀、平實的文字真實再現舊鄉土社會的概貌,了解過后,興許可以發現現今仍舊存在的一些現象和思想突然變得有理有據呢。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6
于我而言,費孝通的《鄉土中國》并不陌生——在高中歷史主觀題的題干中,這本書的內容常常會被引用到。另外,老家在鄉下,翻閱過程中,恍惚間能從字里行間里看到那個蘇北小鄉村的影子。
可以說,鄉土社會是傳統社會。傳統源于經驗的累積,累積的是一套留給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一套經歷了自然選擇、淘汰了有悖于“叢林法則”條條框框的`生活方式。因此,上一代人累積起來的經驗盡可能用來做新人的生活指南,愈是前代生活中證明為有效的,便愈值得保守。于是在一定意義上,在每個人尚未出生之前,就已經有人替他們準備好方式方法以應付人道路上有可能發生的問題。
另外,鄉土社會中的“人情味”似乎同新時代我們追求建構的法治社會的“冷血無情”相矛盾。這種矛盾讓我想到輩際間的矛盾:長輩們覺得我們怎么可以不按照“正!钡穆肪走,而我們卻覺得他們都過了時,或激進一點,認為教育好長輩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我們得承認,無論這個時代怎樣發展,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不能完全擺脫鄉土社會的影響,國人都將永遠帶著鄉土性。
現在想想,若要了解人情世故,單單讀懂心理學是遠遠不夠的。歷史文化、社會結構等方方面面都應被納入考慮的范疇,從這幾個維度考量,《鄉土中國》無疑是很好的選擇。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7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么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后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里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么躲避并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于城里人來說,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于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里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著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范,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借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于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范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游走在茫然的空間里,也就難免有很多城里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8
在看《鄉土中國》這部小說后,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鄉土”這一個詞了。這確實概括了整個國家中鄉村地區的特點。在這本書中“鄉土本色”很好地介紹了何謂“鄉土”。
鄉土,直譯為家鄉的土壤,可它的內涵卻不止如此。它寄托著人們的情絲,童年,也展現了中國的發展。這些也都離不開家鄉的土壤。
在文中有提到過:離開了家鄉,如果覺得水土不服或是想念故鄉了,可以用家鄉的土煮一點湯喝。這種說法我也聽到過,我曾懷疑這種偏方是否真的有用,而且土那么臟,有可能存有很多細菌難道不會生病嗎?味道就更不用說了?墒情L大后我才發現這個偏方治的并不是身體上的傷害,治的是每一個思念成疾的游子們心中的心病。這樣想來他們煮的土,怕也不單單只是故鄉的土,還是自己的情絲,將土和情絲融進湯中,飲入肚中后感覺自己的情絲回到故鄉,得到心靈上的安慰。
這種偏方是我們鄉村中人們的習慣,明知沒有什么科學依據,卻還是將這個土方傳承了下來。鄉村中人的習慣可不止這個。
種菜是我們鄉村人的本領,做其他行業的人想要換個地方繼續發展是個簡單的事情,但對于鄉土的農民來說卻不是件易事。土是搬不動,搬不走,也搬不了的。農民只能在自己耕作的那片土地上守護著它一輩子,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所以文中也有說:“待候莊家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边@也是因為農民們的`心留在了土中,挪不動了!這些農民都將自己的身心交給了土地。他們可以說是不幸的,因為他們一輩子都在那;但他們可以說是萬幸的,因為他們可以一輩子都在那。
不僅只有農民,連他們的后代也是這樣,書中有說:幾百年間,在這里生活的人,來來去去都是那幾個姓。他們在后代人口增加雖然會有人離去,但總是會有人留在本來的地方繼續生活耕種,留下來的人或許就像張嘉佳寫的那樣“我花一輩子交的朋友不要,去城里認識陌生人嗎?”而那些遠去的人們并沒有忘記他們的本領,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耕作,開辟耕地。
好像從前幾年開始就會有外國人說:中國人去到哪,就把地種到哪。事實也確是這樣沒錯。有些到國外去生活的中國人帶著鄉土的本性,在那里他們都會買種子來看看院子里能種什么蔬菜水果之類的農作物,現在好像很多人喜歡砸自己家中種菜,不管是公寓還是別墅,我們總能找到地方種菜,就連宿管阿姨也在宿舍門口找了一地還沒有衛生間那么大的地種上了青菜。
鄉土的本性有好也有壞,凡是生來都具有對立面,鄉土的壞是體現在與人交往和見識方面。
上文提到過張嘉佳的那句話也正說明了在鄉村中,很多人從出生到生命結束都一直在那里,認識的人也就只是村子里的人們,在對他們來說不僅城市是陌生的,那里的人、事、物都是陌生的!他們不去,也不會去和陌生人接觸來往,就只在自己原有的空間內打轉,不會突破出來。
正是因為上述所說,“土”這一詞就拿來貶低他們了,“鄉土”本為一個好的形容,卻因鄉土性 的劣處使它帶有惡意,反擊性的詞。現在我們一直說的“土”就是說他們見識短淺,什么都不懂。并且處于兩個完全不同的環境長大的人性格自然不一樣,審美觀念也有所不同!班l土”的人們比較老實,比起現在城市里的爾虞我詐,他們確實做不到,但這也可以看出鄉土人們的本性淳樸無邪。
在我們中國,似乎在幾百年前甚至幾萬年前耕作都是發展的開始,它開啟了中國“鄉土”,一直被延續了下來直至今天。但鄉村的人們逐漸減少了,留下的只有老人們了,還有年幼的孩子們,但孩子們終是會離開的,或許有一天鄉村會越來越少吧,但肯定不會消失的。
我們國家的鄉村具有“鄉土”性,即使我們會離開,骨子里還是忘不了。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9
中國人傍“土”為生,“鄉土中國”更是極其生動的囊括了當今的中國。
費孝通先生說,“土”并不是個貶義詞。中國人的最根源便是靠著一方土地生活,“土氣”也從而扎根在了心里。
我并不是農民出生,但也或多或少的接觸這“農民”這一階級的人。農民是中國社會的基礎,也是中國的特色。就像西方國家很難意會到那些拿著鋤頭的人,身上有著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古代、近代還是現代,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革命時期,中國的血脈大多還是流淌在農民的骨子里。
我所認為的“鄉土”,是個別具風味的詞,這讓我聯想到艾青的《我愛這土地》!班l土”既是中國的土地,也是中國的風味;既是物,也是情。中國大半輩子都在土里扎根,也是這一方土地孕育了一方人情。在農村里的鄉土情,能把幾戶原本互不相干的人家串起來。畢竟村子就那么大,農民的'性子永遠比不得商人的彎彎繞繞。
當今時代的發展,農村也逐漸成了城市的修飾。我常聽人拿農村人和城里人做對比,比沒兩下話語中的嘲諷之意毫不掩飾。城里人有作為,城里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城里人有教養……但殊不知中國人本就是農村出身的。農村人心思直,沒那么多彎彎繞繞,農村的孩子勤勞能干,身子板硬。其實沒有聰愚之分,只是較比的方面不同罷了。反觀人情世故,中國人骨子里原有的熱情好客,卻被城市的忙碌掃得一干二凈了。我不認為應該帶著異樣的眼光看待“土氣”這個詞,同樣覺得農村和城市應該是平等的。
總的來說,中國人是含蓄的,是有秩序的,是有“禮”的。這本書以淺入深出的方式將中國社會剖解出來,且又富有生活氣。既是通俗易懂,又值得一讀。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0
組成中國社會成員最廣大的群體就是農民!懊娉S土背朝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給我們留下的刻板印象。近幾年中國政治提出注重三農問題。農民、農村、農業開始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雖然很多方面大家都在重視三農問題,但真正關注整個鄉土風情人文理論性的知識探討并不多。
《鄉土中國》是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嘔心瀝血之作。它不僅是一本理論性的鄉土風情生活著作,也是學界共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之一?晒┥鐣䦟W工作或教學、研究者參考。
費孝通教授一生行行重行行,實地調查和考察總結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各種模式,寫下了諸多不朽篇章。其中不乏許多名篇,它們給中國社會主義農村建設提供了許多參考意見。
費孝通教授的一生并不是傳奇的一生,但卻做出了不朽的成績。1933年費孝通教授考入清華大學社會學及人類學系,獲碩士學位。1936年秋入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攻讀人類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后來在許多大學從事教學、研究的工作。作為社會活動家,費教授曾擔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務?磥硭粌H在文學界和社會界有著非凡的成績,在政治上也有所作為。
《鄉土中國》第一段開篇就給我們談到了鄉土本色這一概念。作者開篇就說“從基層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边@句話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說中國社會雖然有很多階層,但農民群眾在社會成員中占非常大的一個比例。這樣,中國社會在某一特定說法下就是鄉土社會,中國社會的性質就帶有鄉土性。鄉土本色似乎是純樸,自然的代名詞。
雖然費孝通先生在2005年去逝,但他在晚年依然有高的學術成就。晚年的費孝通提出了一個新的名詞“文化自覺”!拔幕杂X”是費老第一次明確提出的,看法的提出旨在提醒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發展的趨向。
然而許多國人卻沒能明白費老的良苦用心,我們更應該從《鄉土風情》的字里行間領悟這個時代所需要我們明白的東西、
“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后期,卻有著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后確有萬條萬縷了然”。有讀者在看完費老的《鄉土風情》文字風格后,寫下了這樣的評論。自然、通俗是費老一貫的敘事風格,在閱讀中我們可以學到許多寫作的方法。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1
這是作品的整個討論,前者為“書”的印象是,有很多故事,有情節。今天是這本書的紙張類型的第一次接觸,在這個陌生的推理,實在太難看了。它的每一個字可以理解,因此,只有最冷靜的思考在里面平靜的時間閱讀。我個人認為,對于這樣一本書只讀一次收獲不夠的,有重讀的前幾章,發現一個框架,還可以與作者的寫作整本書的意圖分析相結合,要表達的意思這句話的,因此,對于現在的小學,我也只能算做在書說話的一切。
佩服書中的說理,文字在鄉下生活是否有作用研究本就已經很難論說,但作者可以通過將城里教授的孩子和鄉下一個孩子形成對比分析清晰地讓人理解:城里人只熟悉城里的事物,正像鄉下人只熟悉鄉間一樣,鄉下人會在城里的人因為一些無知受到人們嘲笑,城里人同樣也會在鄉下遇到很多不認識的事物,雖然沒人嘲笑以及他們,但說彼此“愈”確實存在沒有企業根據。城里孩子學習學得好成績高,但捕蚱蜢不如鄉下教育孩子,這都是一種平等的,文字在鄉下不如在城里普及就像城里人不懂農家科技知識都是一樣是很自然的。于是教師要想實現文字下鄉,文字在鄉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就要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充分而有力。
無論是立足之本的討論,或從實際出發,中國是一個“原生”的國家,一個憨厚,用黃土樣的國家性質的成分。中國人自己有一種“土氣”,平靜,誠實,沒有心計,中國人含蓄,他們所面臨的困難,首先想到的是“自我否定”,繼承了這一傳統,在當地社會,傳承至今。
曾經的鄉土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不復存在,正逐漸向著“浮士德式發展”。在當今我們中國,許多企業新型教育思想進行沖擊著就有的傳統,這是一個鄉土社會工作面臨的機遇,保持就有的優良傳統的同時通過吸收新的文化,加快產業轉型,這是當務之急。
根據作者對禮治的定義,中國社會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和諧社會,一直被視為主流,德法協調。正是因為禮治思想的'準則,法律才是現代社會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并沒有道德觀念那么流行。筆者認為人的統治有時可以達到法治的效果,這是人的統治具有懸念和懲罰的靈活功能。
一般來說,中國人是安定的,道德的,有秩序的。他們的思想深深扎根于日常生活中。他們總是想要播種。他們只能用一個“i”來認同自己。作者說,這本書不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數量很合理。它記錄了一個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也提醒我們要像土壤一樣清楚自己的身份。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2
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的差序結構一章,將中西方社會結構比喻為一捆捆柴與一圈圈水波,具體、生動、形象。他這樣寫到:西洋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扎,幾扎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會亂的。在社會,這些單位就是團體…他們常常由若干人組成一個個的團體。團體是有一定界限的,誰是團體里的人,誰是團體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我們的社會結構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們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我們社會中最重要的親屬關系就是這種丟石頭形成同心圓波紋的性質…俗話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每個人都有這么一個以親屬關系布出去的網…每一個網絡有個“己”作為中心,各個網絡的中心都不同!浴凹骸睘橹行,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個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逾推逾遠,也逾推逾薄。這樣的描寫恰如其分、仿佛一捆捆柴和小石子丟在水面上推出去的一圈圈波紋杳然眼前。柴與柴之間是獨立的,有一定的距離,一圈圈的波紋彼此相連,牽一發動全身,所以費孝通先生又這樣寫到:在他們(西洋社會)不是人情冷暖的問題,而是權利問題。在西洋社會里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卻是攀關系,講交情。
中國社會的鄉土性盡管已經全然沒有以前那樣完全,但這種長期形成的習慣,拉關系,走后門卻全然不像禮俗一般被打破,相反,在某些時候是愈演愈烈。我想這也是中國為什么自古就流行、強調考試的重要性了,因為只有考試才來得公平些、正當些。
在這種人情社會下,形成的常態是凡是都要找關系,講交情。做手術要找關系,期望手術能做成功,更怕剪刀、紗布留在體內;小孩上學要找關系,期望老師能重視孩子,包括安排孩子座個好位子;做生意找關系,期望證照能辦理得快些,花錢少些;甚至買東西有時候也要找關系,期望獲得物美價廉的產品。以上種種,不勝枚舉。作為法律人的法官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人,在這種找關系、走后門成為習以為常的時候,法官如何在這樣的人情社會獨善其身,不受這些人情世故的干擾,真的很難。所以我想為什么在中國不是規定法官獨立辦案,而是規定法院獨立辦案,是否也是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我想中國是個人情社會的同時,其實也是個勢力的社會,抹不開面子可能的違法行為會導致法官資格的喪失,如果沒有這個光環,以己為中心的一圈圈蕩漾開來的波紋也會因這個光環的喪失失去原有的牽連,小石子也就不像以前那般可以激起一圈圈的波紋,親戚朋友也會紛紛遠離你,如果要面對這樣的現實,不如守住法官的名聲,保持一份原來的寧靜。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3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1943年所寫,1948年出版,是作者在其鄉村社會學講稿的基礎上撰寫的,雖然寫作時間距今已有63年之久,但并未隨時間的推移不合事宜,相反,他在《鄉土中國》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的分析,其廣度和深度已高于一個社會學分支學科的層面,對我們思考當下中國的法治及狀況有著很好的啟迪。
《鄉土中國》一書包含14篇文章,是作者在廣泛調查研究后所得成果,讀起來并不晦澀難懂,14篇文章各自獨立,又相互銜接。作者運用功能主義學說,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分析中國社會結構的著作,社會影響深遠。
我們經常說中國是個鄉土中國、人情社會。何謂鄉土中國,正如費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寫到“它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的一些概念。這里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基層社會里發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謂鄉土社會這個概念,就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4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確,作為一個從古至今都依賴著農業發展到今天的國家,農民的比重很高,農民也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以前對中國的農村和鄉土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想,但讀完鄉土中國后,卻感覺中國的鄉土社會都是與書里講的大同小異的。
農民的命根子是土地,正是世世代代的農耕生活養活著在這片鄉土上生活著的農民,所以中國對土地的依賴,造就了這樣的鄉土社會,現在的“土”是貶義詞,似乎帶有點蔑視的味道,但我卻覺得不然,土字就是代表著泥土,“土”就是鄉下人的命脈。從前的農村生活,家家戶戶春播秋收,挖土豆、插秧、割麥、剝包谷都是我所經歷過的。土地是神奇的,你對他有一份付出,就會得到一分收獲。鄉下生活好像也不用怎么花錢,記得以前家家戶戶都有井,春天在鳥語花香中播種,到了秋天便收獲,家家有幾顆棗樹、核桃樹、桃樹。柴火上山坎幾顆青?木,玉米棒棒也可以拿來燒,逢年過節買點糖果,添件新衣便是了?梢,“土”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是有一定道理的。
費孝通先生分析:中國農民聚村而居原因大概有:一是每家的耕地較少,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耕地距離不會太遠。二是水利灌溉需要,聚在一起,合作方便。三是為了安全,聚在一起為了保衛。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平分了家里的土地,一代一代的在一個地方增長人口。正是土地的不可移動性,導致了人被固定在那里。在時代洪潮的席卷下,從鄉土時代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鄉土時代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出了弊端,陌生人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對的,于是“土氣”便成了罵人的詞匯,“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以往那樣每逢農忙時節,約定俗成的家與家聯合在一起收獲,今天在張三家割麥,明天在李四家打瓜,沒有報酬,就是在一起吃口飯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復返了,F如今的鄉土文化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漸也在更新,擯棄了傳統的一些不適用的、不好的,遺留下一些人情的溫度。
學者將中西方文化作比較,西方社會,在美國,農場主都是一個人掌管著方圓幾百上千畝的土地,一家人孤獨的生活,是因為處于初期,本就地廣人稀,所以西方強調的是獨立意識,負責意識,西方社會爭得是權力,而我們的社會講的卻是交情,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里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就是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看中團體,公私分明。但中國則不然。
鄉土社會在時間中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成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不必計劃,所以時間自然會給我們選擇出最適合的生活方案,我們每個人也正如作者所說,教師不應當只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敢于向未知領域進軍。所以,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真實定位,為社會的推進與變化積極助推便是。作為一名檢察工作者,我們更有溫度的執法,站在鄉土社會的實際中,處理每一個案件,以化解矛盾為出發點,那么社會矛盾將更少,社會將更加和諧,群眾的獲得感將更加強烈!
在這也希望,我們的鄉村依舊美麗,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5
費孝通先生的這本《鄉土中國》在大一時就有所耳聞,當時還向同學借了,但是一直都沒看,這次寒假也算是機緣巧合,在整理東西時被我翻了出來,于是便帶回家通讀了一遍,頗有些體會。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對于這本書的評價,知道這本書是費先生先生在上世界四十年代后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合大學和云南大學所講“鄉村經濟學”一課的內容,整理匯編成冊,發表于1948年。此后多次再版,其內容依然沒有過時,無論是專家學者,抑或是普通讀者,都不吝贊揚,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好了,它已經帶給我足夠的誘惑,吸引著我對這本小冊子發起進攻。我斷斷續續讀了幾個星期,總是不斷回頭去看:先生是怎么論述一個問題的!對于我這樣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來說,費先生所描述傳統基層的鄉土社會與我的生活環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甚至可以說它將我的生活環境用簡單而明了的文字抽象之后,再還給我。原來閑聊中以為是個例或是當做笑話的事情也有其必然性,生活中墨守成規的風俗、慣例也有深刻的成因,最重要的是它讓我感受到:學術與生活在我的腦海里第一次這樣緊密的聯系起來。當我試圖將不足百頁的小冊子整理一下,將它從內在邏輯上梳理一下,才發現原來如此困難,它包含了很多東西,順著其中一點深入思考下去都可以有很多的收獲。除去叢刊序文和后記,一共十三篇短文,總字數不過萬余字。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閱讀體會,談談這本書帶給我的一些收獲。
第一篇《鄉土本色》相當于一個概述,為我們簡單描述了鄉土社會的種種,為我們重新認識了“鄉土”的含義,土地將人們限制在一定地域,形成一個生于斯,長于斯,死于斯的社會,這個社會以基本的村子為單位,村子之間相互隔膜、孤立,村子中的人形成有機團結,進而形成熟人社會,在這樣一個社會中生存并不困難,只需要嚴守上代人口口相傳的經驗。總之,它為我們描述出一個鄉土社會的'輪廓,也為讀者更好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的差序格局等一系列新的概念奠定基礎。第二篇和第三篇《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更像是為鄉下人“平反”,邏輯的起點是有人說鄉下人愚開始,繼而那些人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因為鄉下人不識字,然后再追問,為什么鄉下人不識字呢,然后論述文字對于鄉土社會這樣的熟人社會的意義,另一方面從文字作為一種意思傳遞方式,它的局限性,容易造成意思表示的誤解,有時候不能準確全面的傳情達意,且與鄉土社會的不相符,相比較直接的接觸時的語言而講,實用性相差甚遠,甚至連語言也不是最好的傳遞方式,共同生活經歷形成的特殊語言、動作、表情才是更好的方式。在《再論文字下鄉》中,又從文字下鄉的時間阻隔來說,世代的阻隔僅僅需要口口相傳就可以完成,因為不同時代的人在這個向泥土討生活的社會中,面對的是同樣的問題和遭遇,經驗無需積累,只需保存,在這樣的情景下,文字的用處自然不大。
兩篇文章用說理性的文字,成功為鄉下人的“愚”辯護,土是一種鄉情,與愚昧等貶義詞無關,“不識字”只是在一種自然經濟的基礎上形成的社會中自然形成的。這樣一種寫法,倒像是蘇力式的存在即有理由,為現存的制度和現象辯護。我們也許可以說他沒有改革的決心和勇氣,但是我們卻要重視他們的意見,因為那睿智的語言之下,是對社會改革的慎重,是從理智的思維出發,為我們分析前進路上的一塊塊擋路石,以及可能出現的障礙。當我們認清楚這樣的現實,了解傳統的鄉土社會對于文字的需求后,才能更好理解作者所言:如果中國的社會的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在發生了變化之后,文字才能下鄉。但我認為并非只有等產生了文字需求之后,文字才要下鄉,文字提前下鄉更好。事實上在傳統的鄉土社會中也存在著對于文字的需求,只不過需求量比較少罷了,豈不見“立字為據”,豈不見“地契”,從另一角度來講,鄉下人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從小就不識字,哪里談得上對于文字的需求。只有我們提前文字下鄉,才可以了解鄉下人對文字的需求,逐漸讓鄉下人的了解文字的優點,讓他們有選擇。我認為,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只有在可以充分選擇的基礎上,充分了解每種溝通交流方式的利弊,才可以談需求。同樣的道理,送法下鄉也是如此。我們同樣可以從農村中小的法律需求出發,培養人們一種利用法律的習慣,比如說在農村土地流轉、村干部選舉、繳費依據等等,涉及到農民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著眼進行法制宣傳。等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與發展之后,農民對于法律有了更加強烈的需求后,再順應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下鄉宣傳。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才可達到真正法治社會。不要像現在的普法宣傳一樣,上去就給人家一疊傳單,宣傳民法、刑法、婚姻法等國家大法,好像盼著別人家里出現不守規矩、欠錢不還、家庭不和似的,雖然是好心,卻讓人感覺心里挺別扭,等過不了幾天就可以看到這些傳單出現在廁所。畢竟中國人目前還有樸素的厭訟心理,習慣于事后才去尋求法律救濟。不講求方法的送法下鄉達不到預期效果,并不能否認送法下鄉本身。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6
費孝通先生在序言里就直接說了,他寫《鄉土中國》的目的就是介紹“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社會”,并且他從實際出發,介紹了鄉土社會人們的生活、知道、人情、禮俗血緣、道德等的特點,讓讀者從實際中理解了鄉土人們的內心世界。
費老在第一章就提出了鄉下人的“土氣”,鄉下人向土地討生活,和土地分不開,以農為生的人們,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就是論語說的“生于斯,死于斯”。并且鄉土社會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在城里絕對看不到這樣的現象,這個是“土氣”特色,也是一種習俗。
接下來費老又講了文字下鄉,他說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工具,講究文法、藝術,但是在面對面的鄉土社會中是沒有必要的,有著空間和時間上的阻隔,在鄉土社會中,他們有著自己的“行話”有著“無言勝似有言”效果,鄉土社會中的文盲,并非出于鄉下人的“愚”而是鄉土社會的本質。并且鄉下人沒有文字的需要。
費老也講到了差序格局在中西方的對比中,西洋的.格局是團體,就像捆火柴一樣綁在一起,而中國則是家庭,就好比丟了一塊石頭在水里,蕩出一層一層的波紋,具有伸縮的能力,有著“人情冷熱、攀關系、講交情”的特點,而西洋的就是權力問題,作者說人何人往來所構成的網絡中的綱紀,就是一個差序,也就是倫。
作者還講了家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的內容,我覺得這都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所導致的,我們的奉行的是儒家文化,講的是“和氣、禮治”,人情世俗的常態。
最后作者還講到了血緣與地緣、欲望和需要、名實的分離,血緣是身份社會的基礎,而地緣是契約社會的基礎。名實之間的距離跟著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但是在鄉土社會中變遷的速率是很慢的。
這本書用對比的手法進行敘述,很容易讓讀者了解,并且也舉了許多事例,很貼近人們的生活,容易接受。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7
每次拜讀費老的文章,他那樸實無華的文風總是讓我連連稱贊。其實,一個人的文風,也就顯示了一個人的閱歷。當你經歷過了人生的各個階段,體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你自然就不會用煽情的華而不實的文字去表達你的觀點,抒發你的感情。雖然我說出上邊的話顯得不那么讓人信服,但是這些真的是我在讀了不同作者的文章之后的想法,率性而發。
還是進入正題吧,《鄉土中國》是學術界公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這可能也是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吧,畢竟多讀點經典是對我們的學習大有益處的。而且這本書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感悟。第一點,“這里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篇看下來,在我看來,“鄉土中國”是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鄉土社會。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穩而慢變是它的特點。特別說明的是“穩而慢變”,該書全篇大多依據于此,鄉土社會是非常穩定的,人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是漸變的,而且變化的'速率是非常慢的。
開篇提到鄉土社會的本色,“鄉土”!皬幕鶎由峡慈,中國社會是鄉土的”,從宏觀上論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所說的“土”,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種地是他們的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而且,“土”也成了我們的傳統,鄉土社會的人們不論在哪,都離不開泥土。從中原走出去的人們,到了草原,還是以種地為生!巴潦撬麄兊拿印,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了”。如文章所說“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人民固定在他所種植的那塊土地上了,并且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殖,一代又一代,只有當這塊土地過于飽和了,才會有人離開!巴痢惫潭ㄖ,這是鄉土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纯次覀儸F代社會,國家提出“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為了什么?因為土地是固定著人,使社會安定的重要介質。雖然沒有工作,但是種著這塊地,最起碼能保證溫飽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8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此書收集的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此書是關于社會結構本身及性質的分析,偏于通論性質,并以此作為一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的社會學。
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關鍵詞“鄉土”了,它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至少在那個年代。鄉下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看去,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社會的本質是產生鄉土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一鄉土性質發生變化,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運用的分析方法看來是較普遍的,即從現象看本質。人們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為的差異,體現在我們的差序格局:中國與西方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關系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融在集體中獨立平等的`個體。還有秩序的差異,有禮治、法治、人治之分,就中國的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較明顯,而西方則為法治秩序;另外在政治制度、權力結構等方面要上升一個層面再論,這也是我需要更進一步學習的內容。
讀完《鄉土中國》,再看鄉村與城市、中國與西方,這兩對差異亦或矛盾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人和人的相互關系、社會和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剪影。
作為一本社會學入門型的書,《鄉土中國》以典例論證解說,易于讀者接受。我讀過之后的確感受頗深,相信大家讀了也會有所體會。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19
初看此書,我總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詩——《我愛這土地》,詩中的一句話尤為深刻: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想就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在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說中原的一家家總是劃著一小方地來種植,而沒有想到利用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在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我們的土地的依賴性已根深蒂固!皬耐晾镩L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蔽覀兡_踏實地,我們熱愛這土地,我們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土氣。
當看到費老寫到自己第一次出國,他的奶媽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包裹著的灶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潮陽。眾所周知,潮汕地區過節拜神的活動有很多,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來,這也算是內心的一份信仰,對神明的敬重源于先人,源于環境的耳濡目染,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傳下來,慢慢地成為了一種傳統。這份淳樸的土氣,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社會競爭沒那么激烈的那時,人們之間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沒有現在來得那么困難。沒有相互之間的`算計與心機,單純的,就是心里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實實在在的、不加修飾的、饒有魅力的。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簽,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里,要如何回家?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0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蔽∥」艊迩甑囊倭ⅲ秽l土中國,億萬人的傳承。鄉土中國,于開闔博大處海納百川,于細謹微小處亦有講究無數,是中華文明于五千載春秋代序中堅定的后盾,亦是五千載日新月異中無言的堅守,在《鄉土中國》中,費孝通先生娓娓道來,地理環境、文化生態等造就的鄉土文明,幾千年來的文化形態培養造就的獨特國民性格和文化習慣,感受時代的變遷與社會的進步,感受儒家思想的價值體系浸潤的文化傳統,發覺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探尋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深刻認識當下社會,深入理解鄉土社會,感受鄉土中國。
鄉土本色
土,泥土。這是鄉下人的根脈,賴以綿延的奧秘。君不見遠行的游子常備上一包家鄉的土,嗅其味便可治愈水土不服;君不見生命垂危的老人硬撐著最后一口氣也要拜托家人將自己的尸骨埋葬在家鄉的土地,以求落葉歸根;君不見那撲鼻而來的土氣,正是人們心中家鄉的味道,足以使歸鄉人熱淚盈眶。
土,土地。這是鄉下人的飯碗,賴以生存的寶藏。上古后稷于小包山上教授農民“適時播種,適時收割!鞭r業便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戰國時期鐵犁牛耕的推廣,木石鋤的'創造何不是中原人民的智慧結晶,男耕女織的精細生活,水稻大麥的豐收圖景,中國人在土地上生根發芽,繁衍生息,發展壯大,農業文明的滋養,亦是土地的滋養,王安憶曾說:“風刮起黃土,底下還是黃土,我們都是黃土的孩子!秉S土之上,土地之上,我們無比地深愛著這片生養我們的土地,正如艾青曾言“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生于斯長于斯,亦是造就了中國人安土重遷的民族性格,愛土地重土地,亦是培養了中國人樸實勤勞的人格特點,這也正是中國人的鄉土本色!
家族傳統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及其重視“家”的概念,家的構建、家的傳承、家的興盛……也因此衍生出很多有關家的詞匯,家族、家庭、家教、家風、家和萬事興等等,古語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家在中國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一個家族的興旺與否亦是考驗著家族中每一代傳承人的智慧,對家的管理,一直都被人們高度重視,費孝通先生亦是給出了相似的理解,認為在鄉土社會中,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作為事業組織,家庭的主軸在父子之間,生育在這里是次要的,要為家族事業讓步,事業要求紀律,排斥私情,追求穩定,排除一切未知因素,造就了男女有別的歷史性局面,解釋了中國傳統的實用精神和現世色彩。
亞普羅式的鄉土社會和浮士德式的現代社會造就了不同歷史階段的中國社會,亦造就了鄉土社會中的家族傳統。
禮法秩序
禮,禮儀,禮貌。中國人講究禮,不難記起幼時父母便教育我們要講禮貌,長大些我們亦是懂得禮儀、規矩。
“禮之用,先王之道,斯為美”,中國人形容政治混亂為“禮崩樂壞”,自古以來,禮在中國的安邦定國大計中都是意義非常,最初的禮是帶有階級性質的禮,中華典籍《禮記》便詳細規定了各等級的用度、行為以及規格,在當時社會中,為國家穩定、長治久安提供了一種模板,中國人自古便是很有禮貌的,這種禮貌甚至可以上升為民族自豪感,禮治亦是鄉土中國的重要特點。
管子言“雖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規矩之正方圓也!庇蟹钟写,是中華兒女的氣度,亦是中華文化的風度。一餐飯,長者為尊,幼者承歡膝前;一餐飯,除卻山珍海味,還有捧飯安著的晚輩,嚴謹的禮節,中華之禮,是長幼有序,溫文有禮。
禮的現代意義與現實內涵在今天實則已劃為內化為德,道德。在法治社會的今天,我們更是要始終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提升人的內在修養,并通過法律的強制手段對人們的行為加以約束,讓禮法秩序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品讀《鄉土中國》,感受至深,回味無窮,對中國社會,鄉土社會有了更深的理解,這種鄉土味,這抹中國風,這份家國情,縈繞心間,久久難忘。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1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于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為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于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并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系還是地緣關系中,團體以個人為中心,其覆蓋的范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占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說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干”最后是怎么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么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干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干多干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干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后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干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干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干呢。
說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說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于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于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于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于傳統的習慣”。
作為一種傳統,禮并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為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吧谒,死于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么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為零的原因。
最后我想說,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了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為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著作為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2
當我用費老的視角觀察世界和思考某些問題時,一些難懂的問題頓時就有了解答。當中感觸最深的便是——為什么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
如果沒有費老的點撥,也許我會認為初心是根本而非目的,是起點也是終點。一個人不是為了目的而活,而是為了追求幸福和美滿而有了目的。不忘初心,不是為了某個目的而起了偏執之意,而是要我們始終記得出發的目的是這份初心。
當然這也沒有錯。但當我問起自己為什么一定要堅守一份初心的時候,我有了新的解答。那是因為,我生來就扎根在這個歷史上乃至當今社會仍有面朝黃土背朝天下地耕種插秧的鄉下人的'土地。是因為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在中國人眼里,就是土地,那就是家。國家,在中國人眼里不是一個country這么簡單,那是因為中國人覺得有家才有國。這時候初心一個詞變得宏闊起來。它撐起來的是一個民族愛國的精神,扎下去的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深根。這是第一個點。
同時,初心也是我們的源。書中說,歸根結底,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中國》這本書始終在將鄉土社會和后現代社會作比較。春節晚會中有一小品,講的是城里人看不起鄉下人的軼事,其中一句話打動了我——“誰從前還不是個鄉下人”。沒有錯的,F代社會中的城市無疑是從鄉村發展而來,多少人外出打拼為了家里人能過上好日子,反倒在過上好日子時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忘了源頭,忘了出發時的初心。反觀鄉土社會中的人們,保持著那種不抬頭就能走到目的地、不指名道姓只聽聲音就能知道是誰的熟悉感,他們有著自然而然的信任感,有規矩,無需法律框定,是有機的結合。相比現代社會更多發生的是陌生人的聚集,我們反而需要一部部法律去保持秩序,需要一張張契約去建立信任,是機械的結合。這說明鄉土社會是自然的、基礎的,任何一個人的成長都必然存在于一個環境中,而這個環境的根就是鄉土社會。鄉土就是根本,這便是我們要保持初心的理由。
有了鄉土,自然就有了鄉情。想通了這個,也就能明白四川的朋友吃著火鍋激動到流淚,漯河的朋友愛吃雙匯火腿腸,東北的朋友看到冬日的大雪想念親人……書里說,治水土不服要用家鄉的一捧土煮湯喝;余光中的《鄉愁》,句句道著鄉情的重量。中國人自始至終是心向家的,不論年少時是想飛多遠多高,最終著陸的地方都是原來那個家。
如今,我等西交學子扎根大西北,在這西北地區教育之高峰埋頭苦學、精益求精,便是堅守我們懷中的一份初心!多l土中國》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面對人生問題的新解答,也是看待世界的一份寬容和堅定。
前路漫漫,我將懷揣西交學子的那份青春的熱忱與赤誠,答好人生中的每一份答卷。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3
《鄉土中國》相當于一本論文合集,是費孝通老先生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在大學講課的手稿而成的,書里面每一篇文章都是“濃縮的精華”,雖然一篇文章只有十幾頁,但是里面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涵蓋了大量思想精華,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都不可以略過,不像小說中有為了襯托主人公而添加的輔助景物描寫心理描寫等等,論文這種題材就是既簡要分明又知識量豐富,必須耐心地逐字逐句讀。
我買的書籍版本是費孝通先生寫的《鄉土中國》和《鄉土重建》的合集。
前半部分《鄉土中國》講的內容是“鄉村社會學”,本來這些內容費先生并不打算在社會刊物上公開出版,因為這里面的文章是他在云南大學和西南聯大的上課教案,主要是傳播費先生自己關于中國傳統基層鄉村社會的一些看法和總結,有傳授性質,但不是科普,因為這些觀點還沒有經過嚴謹證實。原書的重刊自序中提到,“這里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苯Y合這本寫成的時代背景——新中國成立之前——那時我國鄉村民眾受中華傳統思想的影響還比較嚴重,而且由于多年戰亂,人民身上還壓著“三座大山”,一片流離失所貧困潦倒的景象,鄉村一蹶不振,矛盾沖突頻頻爆發。正是在這種混亂的過渡期中,過去在各種壓迫下粉飾良好的根本性問題才能夠暴露出來,是實地調查、解決問題的好時機。費先生年輕時憑著一股闖勁,深入到生活條件艱苦的農村考察,這才能貢獻出這許多珍貴思想。
《鄉土中國》中包含著的十四篇文章名字分別是: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血緣和地緣、名實的分離、從欲望到需要。
第一篇“鄉土本色”強調了在中國農村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中國從古至今都是以農耕社會為基礎的,農民世世代代基本都不離開他們耕種的.土地,導致一個農民對他所生活的地方的鄰居、物品都無比熟悉,而且在傳統農村里不靠法律而是依靠道德和禮來維持秩序;接下來第二、三篇研究文字下鄉,得出了在傳統農村中文字是不必要的,語言就足以交流信息,只有當中國傳統農村的基層性質改變了之后才有文字下鄉的必要;“系維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血緣和地緣”這四篇都和鄉土傳統形成的“差序格局”密切相關,中國不像西洋一般有神愛世人、人人平等的理念,而是講究以個人為中心、由血緣的親疏遠近有如漣漪蕩開的一圈圈波紋的處事原則,定義為差序格局,這種原則也導致中國傳統思想中道德倫理、男女授受不親、家族一體觀念的牢固;
“無為政治”介紹了權力的兩個類別,一種是強調階級和壓迫的橫暴權力,另一種是偏重社會合作方面的同意權力,中國傳統的封建社會是這兩種權力形式都包含的,而為了維持皇權的專制獨裁不被推翻,先人從歷史的經驗中總結出了“無為”的政治理念,不勞民傷財、讓民眾可以休養生息就是傳統觀念中最佳的統治方式;揭示了另一種中國傳統權力“教化權力”的“長老統治”篇,指出教化過程是代替社會去陶煉出合于在一定的文化方式中經營群體生活的分子;倒數第二篇“名實的分離”則揭示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本質,長老權力通過給經典書籍作虛假注釋來達到換湯不換藥、扭曲原意以達成維護長老統治階級利益的目的;最后一篇“從欲望到需要”則在大類上不屬于科普鄉村社會學的范疇,而是指出進入現代社會后,人們接受了理性思想的灌輸,逐漸脫離只跟隨欲望而思考的感性處事方式,也在這之中發現中國一直以來的社會解組現象,因為那時的中國農民只關心自己身邊的生活,沒有樂趣,也不關心社會時事,這樣的社會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
我把這十四個章節的主要內容都簡單的總結了一下,可以看出來,以上都是對中國基層鄉土社會實地觀察而總結的中國鄉土社會現象,是最基本的一部分,還沒有關于中國鄉村應該怎么做的建設性意見。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4
中國的封建時代存在了兩千多年,然而最終也是在內憂外患下走向覆滅。
可是中國的鄉村,卻始終伴隨著神州大地上敦實厚重的黃土,代代傳承……
孤立與隔膜是中國鄉村的特性,縱使在信息飛速發展、人與網絡密切相連的現代,“村”,依舊是很多人劃分社會團體的基本單位之一。
在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更迭中,中華的鄉土、華夏兒女的家鄉傳承下了什么,又保存了多少記憶?我希望在這里,抑或在費老的《鄉土中國》里,你可以找到滿意的答復。
一、家族與宗法觀念
將中國人牢牢綁在一起的是血緣、是親情,中國人也因此擁有了西方國家所不具備的家族意識。當然,也有說法說這種過于看重家庭的觀念阻礙了中國人(尤其是北方人)的發展。于此,便不再贅述。家的誕生要先于族。
起初,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家,等到后來家里殷實、富足些,養上了豬(在以前稱為豕),便漸漸形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家”。“族”則是家的延伸。
家中人丁興旺,總有人要出去打拼,這樣的人像種子,落地生根,便又是一個家。等到這樣的家因為親情集聚到一起,便可稱之為“族”。
只不過后來經過一系列發展,“家”和“族”的意義又有了更多的延伸,從而構成了多樣的家族文化。至于完善于西周的宗法制,起初是為了維護王權的一種血緣分配制度。為了區分大宗與小宗,便生出了嫡庶、輩分之類的關系。
隨著時代更迭,一種種集團關系被取締、一項項社會制度興起又被廢除,甚至宗法制本身也殘缺不堪,但家族的關系、宗法的觀念卻一直傳承了下來,幾千年來未曾動搖。鄉土中的家族與平日里大家所了解的大家族仍有所區別。在這種只以血緣和親情為紐帶,恪守宗法觀念外衣的氏族關系想一張張小網,鄉村中每一個姓氏都是一張網,網與網之間通過姻親關系而有了交集。
輩分是一定要排的,因為這代表著鄉土中一種對長者的敬畏。但是,這樣的恪守也容易弄出“五六十歲的老人像一個七八歲孩子叫叔”的尷尬。但是家族與宗法觀念畢竟傳承了幾千年,家族是宗法的載體,而宗法是家族等級的規范,這二者不肯分割。
雖然在觀念開放的現代宗法觀念受到了很大的沖擊,但是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宗法觀念充斥的家族依舊會是鄉村血緣集團的主旋律。
二、禮教
說倒:“禮”便不得不提到孔夫子?鬃拥囊簧急疾ㄔ趶椭芏Y的道路上。他教導弟子: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稱復禮為仁,可見在孔子的學說中禮是具有很高地位的。子貢欲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北憧梢灰娍鬃訉ΧY的執著。在鄉村中,禮扮演的是教化的角色。因為在過去的很多時候,鄉村中法律是行不通的`。
不僅僅因為法律在鄉村的普及率不高,而且很多鄉村人認為私人矛盾依靠法律來調和是一件很丟面子的事。所以鄉村社會是“無法無天”的。既然規矩不成,那么便只能依靠教化了。孩子生下來便耳濡目染的學習禮教,成年之后便被賦予維護禮教的責任,老年后自然而然的成了禮教的忠實傳承者。
在鄉村,禮便是法律,違背規矩的事不一定是不對的,但一定是不合禮教的。禮是人立的,教也是人進行的,這些恐怕與鄉村的人治有密不可分的聯系。鄉土社會是一個禮俗社會,是沒有法律傳統的,傳統相比于現代社會更為重要。因為,鄉土社會中社會變遷小,農人一年一度,周而復始。越是經過前代生活中證明有效的,也越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堯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在這“代代無窮已”的禮教循環中,禮教伴隨著中國鄉村的周而復始不斷傳承下來,并且不斷壓縮凝練最終成為鄉村的行為準則與制度規范。
而對于推行禮教運行的動力,《鄉土中國》中有著明確的闡釋:禮并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一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從于禮是主動的。禮教也很重視人們對于服禮的主動性,并且不段試圖提高人們服禮的主動性。
三、差異性的人際關系
上文我們論述了宗法觀念下家族中的人際關系,而在此,我們將分析鄉村中整體的人際關系。眾所周知,鄉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私。說起“私”,我們就會想起“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俗語。然而在鄉村,人際間的關系卻比這溫暖的多。但是,不同的時間和地點,人們往往會用不同的方式來待人處事,并且同一稱謂在不同的語境里往往也有著不同的意義。
這種千百年前就存在的差異化的人際關系并未隨時光逝去,而是代代流傳,并成為鄉土中人們習以為常的處事方法。說到這里,便不得不談到中國人對某詞語的理解。第一個便是“家人”這一個詞語。在西方國家,家人這個詞語的意義很簡單——他家里的那幾口人。但是在中國,很不幸的是,“家人”的意義十分龐大,它可以指西方式的家人,也可以單指家中的某一個人,甚至可以擴大,那便是你們家族中的任何一個人,到現在,在一些營銷關系或者利益關系上,大家都可以稱為家人。所以我們社會中的人際關系就像是一個石子投入水中引發的陣陣漣漪——以自我為中心,可以推及無窮遠處。而在具體情景下的人際關系便是更為復雜。
也許在餐桌上我們是親戚,但是如果我開了個商店,親戚來買東西還是會明算賬,這時我們便不再是親戚,而是店主與顧客。雖然生活中也少不了“拿著用吧,不用給錢”之類的情景,但是那樣大多是礙于面子,而不是真心的關系轉換。因此親戚之間雖然經常說“見外”,但是人們都盼著見外一點才好,不同人身份與利益角色是人際關系差異化的基礎,更是鄉村中時代奉行卻無人打破的傳承。
四、小結,恪守與發展并存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觀念畢竟走向衰落,鄉村中世代奉行與傳承的各種制度也必將走向沒落。但是,就像我們恪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樣,老祖中傳承下來的有些是不能丟的,因為這畢竟是中華精神依附的載體。恪守與發展并存,發揚自身與兼收并蓄共進,自我肯定與自我批評共行,中華文化批判地繼承,鄉村穩健振興。
中華必將因此更加繁榮,偉大復興也必將不日而至!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5
這本小冊子我先前已經讀過一遍,但當我愛人問起我這本書講的是什么內容時,我竟一時語塞,不知從哪里說起,便問她怎么突然問我這本書的內容?她說是她同事的孩子,一個高中生,被要求讀這本書,這個學生讀了兩頁便讀不下去了,她同事和她討論這件事,她想起我讀過這本書,于是問我讀的感受。
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寫的,正是20世紀40年代,他能比較完整地描述傳統中國的鄉土特色,而21世紀的中國已經是現代化的中國,書中很多傳統的禮治、長老權力等現象已經難以找尋,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筆墨對傳統與現代、中國和西洋進行對比,這給了我很大啟發。
文中提到,在傳統中國,家庭的主軸是父子還有婆媳。父子很好理解,畢竟子承父業在中國是傳統,那么婆媳怎么理解?所謂男主外、女主內,男是父子相繼,女則是婆媳相傳,要不然也不會有那句話“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一句話道出了家庭地位的更替。在這個家庭中,主軸的關系是縱向的,要求孝順,“二十四孝”的精神始終是傳統禮治的宣傳要點。而如今的現代社會,則是以夫妻為主軸。
在二十世紀初期,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書中提出“婚姻關系是家庭關系中最重要的”,這不僅僅是女權運動的勝利,也是家庭結構在現代社會中的展現。
我想到一個例子,一次我和同事在隊部門口炒菜,遇到一位老農,目測年齡六十有余,他短短的個頭、瘦削的身材,手里夾著點著的香煙,他上來與我們攀談。他先是啐了一口痰,感慨了一聲,說“世道變了!”我和同事大為驚詫,不知他有何冤屈,不方便接他的話。哪知他說了一句“你們兩個大老爺們吭哧吭哧地撅著腚在這炒菜,在俺家,這活兒我從來不屑地干,這都是老娘們兒的活”,我同事倒是極幽默地回了一句“社會越發展,男人地位越下降,城市不如農村啊,農村的老爺們兒地位高”,那老農猛地吸了一口煙,發出爽朗的笑聲。
我倒沒覺得這有多好笑,聯想到我家里爺爺奶奶的地位關系,我每次回家都要幫著奶奶“頂撞”爺爺,但是奶奶好像絲毫沒覺得她受爺爺欺負有什么問題,雖然偶爾發兩句怨言,卻也沒什么過激的反應,但是我在城里見到的確是另外一番景象,大男子主義十分少見,男女爭吵也基本上多以女性勝利、男性沉默結束。這似乎無關個人品格,這也許就是鄉土中國到現代中國的變化。當然,不可否認的,孝順等優秀傳統文化將繼續在現代社會存續并發展,但這些文化的表現形式一定是現代化的,“吃人的禮教”是不可能再回歸了的,就如同那作古的帝制一般。
費先生在對鄉土社會治理力量的解構上,使用了各種權力來說明,有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以及時勢權力,后面兩種權力名詞為費先生所獨創。后來,年高的.費先生談到自己寫這本書,做這些講演的年輕歲月時,他說那是一股子闖勁,雖不成熟卻也可愛。我覺得這幾種權力的解釋太過學術化,我倒不敢說人家不成熟,只不過是因為我是社會學的徹徹底底的門外漢,長老權力、時勢權力的解釋讓我在與實際印證方面犯了難,而我對這些需要體驗的社會現象幾乎觸及極少。
另外,文中提到西方將社會可以分成安穩的阿波羅模式和求變的浮士德模式。鄉土特色類似于阿波羅社會,“言必稱古”的文化塑造了一個穩定可靠的社會結構,在社會變遷緩慢的傳統中國里,人們最常采用的是用注釋的方式來彌補過去的不足,所以那個年代的改革尤其是激進式的改革多半夭折。而現代社會則類似浮士德社會,崇尚個人價值、鼓勵積極探索,相信創新創造產生的問題必將也必能由新的創新創造來解決。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6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所著,全書僅五萬多字,典型的“大家小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語言生動的描述了一個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我也說不太清楚,但是有一個感悟:就是從歷史的必然性的角度來看待封建傳統體制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看法。一個體制可以穩定的存在幾千年之久,一定是有它的道理的,而中國特定的環境也是他滋生發育的最佳土壤。盡管從現在看來,就是這個體制讓我們落后于世界,但是也正是因為這個體制才可以孕育出適合大刀闊斧的改革的環境,也奠定了改革成功的基礎。
下面簡單說一下書中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兩個點。第一個是“長老統治”第二個是“差序格局”。
長老統治是映射到最底層的鄉村生活中的一個說法。中國古代是層級統治,嚴禁越俎代庖,鄉村身為最小但最為廣泛的單位個體極具封閉性,不論是地理位置上的封閉還是思想上的封閉。鄉村社會是一個不易改變、創新的社會,以穩定為最大的特點,而農業的最大目的就是求穩。四季的輪回即可保證農業的運轉,俗稱“靠天吃飯”。旱時求雨,澇時求陽,人們將天神圣化,盡管也期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尋求一些改變,但是千百年來早已根深蒂固的觀念把框架架地死死的,四季的輪回帶動人民的生活、帶動人民的觀念跟著輪回。鄉村因為不變,所以重視傳統,重視經驗,所以有了老一輩的權威地位。長輩們繼承了前代的一切方法、標準,這些舊傳統,是足夠把當前生活應付得服服帖帖的。后生小輩自然只能唯唯諾諾,專以學傳統為務,務必把老者當權威、當老師,只能尊崇不能違反。待過幾十年,自己也登上老者的尊位,可以捋著胡須滿有把握地數落乳臭未干的后生了;這樣的經歷,好像復制一般,一批又一批地復制,如同四季。
生活方式影響生活的觀念。不愿意變革、只求穩定是農業社會的思想特征。老人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因為他傳遞著祖輩們的心得,是靠世世代代歷經洗練淘出的金玉之珍。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后生要樹立正面形象,聽話是先決條件,老人的話不對你也不可以反駁,你也不可以頂撞。因為傳統教育要求孝,孝的主要內容就是“無違父之道”,且根本不許懷疑父之道算不算是道。退一步講,就算上輩人的確立錯了規矩,你也沒有可以頂撞可以反駁的資格,你可以陽奉陰違,但是照顧老人的面子和情緒是頂重要的事情,是嚴重地關乎道德的事情。此外再無可退步的地方。
但是農村也并不是不需要進化、不需要新生事物,新變化總是有的,只是很慢而已。老人不希望變,對新事物要反對,要壓制。下一輩在遵守祖訓的同時總要冒些另類的想法,但是又要顧及自己的名聲,養成“美好的德行”,就不能針鋒相對地犯上作亂,必須保持恭順的樣子。這樣,就誕生虛偽,就偷偷摸摸干移花接木的事情。表面贊同,實際反對,表面繼承,實際修改,你定你的標準,我做我的解釋。看起來祖宗之法還占著神龕享受膜拜,實際上后代的蛀蟲們正陰險地一點一點侵蝕它的肌體。也正因為矛盾是靠這樣一種溫柔的方式來調和,所以變革的節奏緩慢。
傳統中國是農業社會,無論是無智識的農民大伯還是高層知識分子、皇親貴胄都是不動腦筋地在鏈條上依次運行,這是整個社會的特征,整個社會的內涵。誰也逃不開。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里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里都屬于一定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通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八健钡拿≡谥袊泥l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就可以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系上的,團體是超于個人的存在。其次是判斷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于不同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系,講交情。而西洋社會講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于“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可以是自己和太太,可以是加上孩子,還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十分明確。最后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系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絡是有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系成的社會關系,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梢赃@么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起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而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于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范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可以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復雜和變動的相互關系。
而在中國復雜和變動的社會關系是有著它的社會根源,可以這么說,“差序格局”的形成是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里,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里,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系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書中還有很多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反復品讀的觀點,希望大家有空可以看看。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7
中國人為什么如此講究長幼有序,為什么故土難離還要落葉歸根,為什么是禮俗社會,為什么是熟人社會,為什么鄉間重語言不重習字,為什么攀交情重關系不重權利和契約,為什么會形成單系(即父系)親屬原則,為什么這樣的社會是皇權的發祥地,等等。在費孝通的《鄉土中國》中,均有解讀。
本書中,作者通過對很多日常社會現象思考,直擊現象中蘊含的本質,并智慧地從本質中發現了規律!多l土中國》在1947年出版,但這種觀察方法和思考方法在70年后的今天仍然充滿活力,值得借鑒。與此同時,中國社會的發展具有一慣性,鄉土特征在現在仍然存在,理解這些特征,對分析現今社會現象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這本書內容很多,鄉土內涵也十分廣泛,下面我想主要從法院解決糾紛職能的視角出發,以五個問題為線索,簡單介紹本書的部分內容。
一、鄉土是什么
說到鄉土社會,鄉土性,我們會有一個下意識的印象,比如人情關系,家族制和家長制,熟人社會,禮治等等。這都是鄉土的表現。我們在有一個這樣的初始印象的基礎上,在下面的思考中,可以簡單地將鄉土社會代入為農村,現代社會代入為城市。
二、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如何
談及此問題,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無訟”“厭訟”。鄉土社會是一種禮治社會,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關系,都有著一定的規則。行為者對于這些規則從小就熟習,不問理由而認為是當然的。維持禮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權力,而在身內的良心,所以這種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每個人知禮是責任,社會假定每個人是知禮的,至少社會有責任要使每個人知禮,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過”“師之惰”,兒子做了壞事,父親得受處罰,甚至教師也難辭其咎,教得認真,子弟不會有壞的行為,這也是鄉土社會中通行“連坐”的根據,打官司也就成了一種羞恥之事,表示教化不夠。
在鄉村里所謂調解,其實是一種教育過程。由德高望重、讀書知禮的人主持調解,先把被調解的雙方罵一頓,“這簡直是丟我們村里的臉”,教訓一番,有時候還得罰他們請一次客,這樣的做法十分有效,雙方時常就和解了。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本褪钦f審案子的根本目的是使案件不再發生,鄉村里的調解就是以此為目的的教化。
三、鄉土社會的調解教化與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之別
中國社會在發展和改變,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吸收了很多西方觀念和規則,在這樣的背景下,鄉土社會的調解教化與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有什么差別?原因是什么?
鄉土社會里人是不流動的,是扎根于土地的。一個群體中,人與人之間以血緣為紐帶,以夫妻關系為橫軸,以父子孫關系為縱軸,以禮治為主要手段,F代社會里人是流動的,一個群體中,人與人之間是因完成某一項社會任務或目的結合在一起的,以契約為紐帶,以法治為主要手段。刑罰的用意不再是“以儆效尤”,而是保護個人權利和社會安全。民法也不是在分辨是非,而是在厘定權利。比如合同關系中,一方違約,我們不能說他不講誠信,沒有教化,只能說他在繼續履行合同和承擔違約責任中選擇了后者,可能因為后者對他來說利益更大。再舉一個例子,妻子通奸,丈夫打傷了奸夫。在鄉間這是理直氣壯的,但是,通奸并不犯法,但故意傷害卻有罪。這可能導致懂得一點法律知識的壞人,在鄉間為非作惡,法律卻還要保護他。費孝通在書里有這樣一段話:“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單靠制定若干法律條文和設立若干法庭,重要的還得看人民怎樣去應用這些設備,如果在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上不加以改革,單把法律和法庭推行下鄉,結果法治秩序的好處未得,而破壞禮治秩序的弊病卻已先發生了!
上面談到,鄉土社會是不流動的、扎根于土地的,現代社會是流動的、契約的。從這個角度來講,民事案件中,婚姻、繼承、物權、侵權等糾紛更具有鄉土性,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公司、保險等商事糾紛更具有現代性。因此,強調調撤等非訴解決方法,可能區分不同的糾紛類型會更具有社會性的意義。
四、鄉土性現在還仍然作用于我們的生活嗎
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機制和現代社會的訴訟審判方式可能存在不適之處,但那是70年前的`狀態,現在很多農村農民也有一定的法律意識,更何況大量農民外出打工,已經融入到現代契約社會中去。那么第四個問題,鄉土性現在還仍然作用于我們的生活嗎?為了便于討論,我們可以限定于婚姻家庭領域。
我在和其他法官討論這個問題時,有人提到,他曾經到某較不發達地區任職辦案,離婚率很高,很多人都是外出打工的農民,回家了就辦理離婚,他認為這可能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副作用,家庭容易破裂,不像鄉土社會那么穩定。我倒是認為這恰恰仍然是鄉土性作用的結果。
家庭這個概念在人類學上是指親子構成的生育社群,親子為其機構,生育為其功能。但在任何文化中,家庭總是被賦予了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夫婦之間的合作并不因兒女長成而結束。尤其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家庭也并不只限于父母子的三角親子結構,而是父系氏族結構,五世同堂的家,可以包括五代之內所有父系方面的親屬。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具有政治、經濟、宗教等復雜的功能。這樣的組織必須是長期延續的,不因個人的成長而分裂,不因個人的死亡而結束。在這樣的結構中,夫妻之間的富有激情的、易變的橫軸是配軸,父子、婆媳間的穩定的、講究服從的縱軸是主軸。這樣的一種社群結構或者說生活習慣,落在剛才所說的夫婦二人外出打工的情形中,就可以解釋為,縱軸缺失,僅依靠橫軸支撐家庭的穩定,而橫軸本身是激情的易變的。因此對于仍停留在鄉土社會思想狀態的農村夫婦,既沒有縱軸支撐,也沒有現代夫妻思想契合,富有責任感的橫軸觀,這樣的婚姻破裂是可以解釋的,很正常的。
五、《鄉土中國》中的鄉土
說完了這幾個問題,讓我們帶著思考回到第一個問題,鄉土是什么。從本書來看,解釋鄉土社會的一個關鍵概念是“差序格局”。費孝通指出了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與現代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的不同之處。在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中社會的道德體系的來源是宗教觀念:人在神面前平等,且神對每個人都公道,所以道德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無差別而人人平等的。這跟墨家所提倡的“愛無等差”是類似的。但中國鄉土社會遵循的道德體系是根據儒家孔子提出的“推己及人”,這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個道德體系,社會范圍變成了一根根的私人聯系,每個人與自己的關系決定著不同的道德對待,這種道德體系是有差別的,團體道德是缺乏的,換句話說就是道德標準缺乏普遍性,所以稱作差序格局。剛才我們提到的調解、教化是差序格局的體現,夫妻和父子的橫縱軸是差序格局的體現。群己之界限,公私之分別,都蘊含在差序格局之中。我們很難給鄉土下個定義,但可以說,鄉土社會的核心特征是作為潛在規則的禮治和作為外在形態的差序格局。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8
近日,因為旁聽課程的要求,又重讀了《鄉土中國》一書。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對于理解中國基層社會的基本性質所作的一個嘗試,由14篇短文所組成,文章篇幅不長但蘊含著對傳統中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的探索與思考,語言簡潔,通俗易懂,歸根結底,是費孝通先生在書中所闡釋的基本觀點與中國社會的諸多方面是十分貼切、適宜的。
費先生在開篇即提出“這里所說的鄉土社會,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傳統基層社會所特具的一種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并不排斥其它體系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那些影響同樣可以在中國的社會里發生作用”,可見,“鄉土社會“是費先生所提出的一個理想概念,即韋伯所說的理想類型。但概念源自于實際經驗的歸納與總結,透過”鄉土社會“這樣一個理想類型型的概念,可以看到許多中國基層社會所具有的特性。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費先生在開篇提出即提出中國傳統基層社會的屬性,“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在鄉土社會中,人與人、人與環境都是熟悉相通的,就如作者所說“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飄忽無定;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遷移無礙;做莊稼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里的莊稼行動不得,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進了土里,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安涣鲃邮菑娜撕涂臻g的關系上來說的,從人和人的空間排列上說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不是以個人為單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塊的集團為單位的”。作者也分析了鄉土社會以村落為集團的四個原因:每家所耕種的土地的有限性;水利等需要合作的需求;安全保護的需求;多子家庭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梢钥闯,在鄉土社會中,以村落為集團的社會是完全可行的了!翱恐恋厣,自然也受到土的束縛”,不過隨著鄉土性的逝去,“在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以文字下鄉為例,在推崇文字下鄉的人看來,鄉下人是“愚”不可及的,但實際上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面對面的熟人社會,文字不是必需的,甚至是多余的。文字也好、語言也罷,不過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發展需要記憶的東西增多而出現的象征體系,它們的使用需要人們共知這些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在鄉土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輕一代都是大人們看著長大的,在鄉土社會中所生活的人,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大抵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不過是經歷的前后區別,在他們之中,同樣會產生一套他們所熟知的符號,相比文字,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熟人社會中,語言,表情,動作等無疑是更為直接形象的,因為文字是一個間接的象征體系,文字的用語講究文法、排列等,實際上在兩個不同的情境中理解相同的文字往往是會產生偏差的,因之,鄉土社會中文字是多余的,倘若強行推進文字下鄉可能好處未得,壞處卻已顯現,這與在后文提及的法律下鄉是一致的。
在分析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后,費先生在之后分析了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和人際關系。他以“差序格局”這一概念來指代鄉土社會的社會結構,以區別于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拔覀兊纳鐣,不像是西方社會那樣大家建立在同一個平面上,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扔到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紋,被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系,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每個人在某一時間某一地點所動用的圈子是不完全相同的”,“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像水面上泛開的漣漪一般,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這個圈子是富于伸縮的,圈子的大小要根據中心勢力的厚薄而定,也因之中國人對世態炎涼特別有感觸”。在差序格局中,一圈圈波紋的差序稱為人倫,對于鄉土社會中的人來說,每個人都是以己為中心,也因之而產生了公私不分的問題,這個人向內可以說是“公”,向外則是私了,維系著私人的道德也因之是以己來展開了,在書中,費先生引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關系很好的闡釋了這一點。鄉土社會是個偏重父子、婆媳縱軸的單系原則的社會,因此用家族來稱謂每個家會更為恰當,實際上最簡單的家族就是家庭,但家族比家庭更顯示出結構的復雜,也涵蓋了政治、經濟、宗教等復雜的功能。在偏重父系原則的鄉土社會中,實則除了生育外,政治、宗教甚至經濟等是以家族為核心的,因而男女之間也僅是因生育和必要的社會分工而相聯系的,但鄉土社會是個自給自足、分工不發達的社會,這樣說來,生育事業可謂男女之間唯一需要聯系的了。因而鄉土社會是男女有別的社會,是阿波羅式的社會,是生于斯、長于斯、終老于斯,安土重遷的社會,這和西方浮士德式的社會是截然不同的。
在鄉土社會中,維持社會秩序的是禮治,是對傳統的恪守,對文化的傳承。文化源于經驗上的積累,在鄉土社會這樣一個比較穩定不太變動的社會來說,前人的經驗對后人是有益的,后人只需搬動前人經驗積累下來的文化常識,便足以應付社會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了,這樣一代一代積累下來,接受這樣一種教化,克己以復禮,鄉土社會的秩序也便維持了。在鄉土社會,訴訟是可恥的,法律是靠外在的權力執行的,道德則是教化而來的,是由內向外的,在這樣一個社會里,是無訟的,如文字下鄉一樣,現代化過程中,法律知識的下鄉是必要的,但若不考慮實際社會的道德觀念、思想意識等,強行推行,難免會使某些略知一些法律而道德低下的人在面對不知法律的實誠的鄉下人時鉆了空間。
隨后,費先生在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兩篇文章中分析了鄉土社會的政治結構與政治權力,分別是與社會合作、社會沖突、社會繼替、社會變遷角度所對應的同意權力、橫暴權力、長老權力和時勢權力。社會合作的`角度看,社會分工使得每個人有合作的需求,由此產生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每個人也由此有了對應的權利和所需要承擔的義務,可以說同意權力是一種妥協性的權力;與之相對,橫暴權力則是占有優勢的一方對相對弱勢一方的壓制,是一種強制性的權力。鄉土社會是一個不富有抵抗性的社會,容易成為皇權的發祥地,但分工體系不發達的鄉土社會又難以為皇權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與之對應的必要的經濟基礎,傳統社會的統治者為了維持皇權的維持,對在“天高皇帝遠”的鄉土社會里,采取了“無為統治”的統治方法。鄉土社會對外,是無為社會;在其內部,實際是長老統治,與之對應便是長老權力。如前文所述,鄉土社會的鄉土性、穩定性使得年老一代對年輕一代有了更多的經驗積累,因之對年輕一代在詮釋傳統、教化晚輩方面具有無可非議的權力與資格。德高望重的年長者們,就是禮的象征,是正確的行為范式,是道德標準。鄉土社會注重禮治,注重傳統,相對穩定,變遷不快,這也為長老權力的存在與發展提供條件。鄉土社會雖變遷得慢,但還是有的,與之對應便是時勢權力,但也因為鄉土社會變遷的緩慢而相對較弱。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是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變遷,伴隨著變遷,“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結果,位與權,名與實,言與行,話與事,理論與現實,全趨向于分離了”。
在“學緣和地緣”與“從欲望到需要”兩篇短文中,費先生以此來指代從身份社會到契約社會,從傳統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社會性質的轉變。鄉土社會中,血緣和地緣的分離,是相當難的,作者在書中以“客邊”、“新客”為例進行了說明。
無疑,《鄉土中國》一書中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無為政治”、“長老統治”等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概念,有助于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品質的社會學理論體系與話語體系。本書以“文字下鄉”、“法律下鄉”等為例,給予中國的現代化之路以某些啟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與現代因素鉚合的、后發趕超性的超大社會里,怎樣漸進式推進各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讓改革的紅利惠及更多人無疑是值得思考的!多l土中國》是常讀常新的,在14篇短文中,費孝通先生對傳統基層中國社會的性質做了思考,其蘊含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值得深究的問題。
此外,本書中能感受到費孝通先生的大同思想,特別是第一次讀“文字下鄉”部分時作者對鄉下人“愚”的解讀,可以說是這本書把我領進了社會學的大門。在面對當今文化各異的社會中,如何在這個世界上實現多元文化的共存與發展,彼此汲取進步的一面、摒棄落后的一面,是需要全世界人們共同努力的。我想用費孝通先生曾說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是在恰當不過了,這與今天中國所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本質是一致的,希望有朝一日能有天下大同的一天。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29
何為鄉土?
費孝通在書中認為,鄉土性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鄉下人離不開泥土,鄉下人以種地為最主要的謀生方式,土地在農民眼里是跟生命同等重要的東西;二是不流動性,并不是指人員的居住地是不變的,而是在人與空間的關系上是不流動的;三是熟人社會,鄉土社會的特點就是人員的變動十分緩慢,遷出遷入的情況比較少見,因而鄉土社會是熟人之間的社會,人與人之間知根知底,從而會有“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
但是鄉土性只是對鄉土闡述的一個方面,費孝通用了一本書都說不盡的東西,我們也不強求概念,我們只需知道,現在的中國社會仍是鄉土的,仍保留著古老的獨特的文化屬性,中國人不管是城里人還是農村人從根本上都或多或少存在鄉土特點。第二個部分又談到了文字在鄉土社會中的意義。作者認為,鄉土社會中的文字是不必要的,“面對面的往來是直接接觸,為什么舍比較完善的語言而采文字呢?”其實,還有更多的不需要聲音和文字參與的“特殊語言”可用來作象征的原料,如表情、動作等,它們比語言更有效!八栽卩l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連說話都不是傳達情意的惟一象征體系!编l土社會的穩定結構導致在這個社會中的.人接觸的人員網絡比較簡單,加上生活方式的單調,語言足夠在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文字則顯得過于麻煩和多余了。
第三個部分談到差序格局。這個部分對我來說十分難懂,在中國的社會中,個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圈子的中心,通過個人向整個關系網傳遞信息,有自我主義的特點。其中我認為比較有意思的就是“人治社會”的概念。中國是法治國家,但是在鄉土社會中最有效的維護秩序的方式并不是法律,而是人倫。往往人際關系會限制自己違反秩序的行為。差序格局的特點在營銷中有很大的作用,除了比較官方的廣告投放之類的,我覺得拼多多也算是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不知道理解的是否透徹)
然后是家族和男女有別,到此的視角突然以家庭為主體放大。中國的家庭以父系大家族為特點,是連綿延續的,從而在生兒育女方面中國人的重視度極高,對子輩成員的感情婚姻問題也比較在乎,才會出現早期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傳統。而男女有別則認為男女之間不必求同和相互了解,在生活和精神上產生一種隔離,防止出現激動性的感情(這一點我也不是十分理解)
最后幾個部分都寫到了鄉土社會中的決策和權力結構,以“禮”的社會規范來調節秩序。作者還認為現有司法制度的缺陷是破壞了禮治秩序,難以建立有效的法治秩序。權力的歸屬有四種形式:社會沖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力;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其中的長老權力我認為是比較廣泛的,鄉土社會中有名望的長輩話語的執行度很高。
總而言之呢,這本書看的比較累,專業度比較高,加上這種社會學的作品很少接觸,所以費了很大力氣看完,也不太能夠理解透徹里面的一些概念。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30
剛剛過去的一周,語文老師讓我們在閱讀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的基礎上,各自登臺,課前演講,說說自己熟悉的“家鄉”話題。回想周四晚上,舍友們大概都入睡了,我卻輾轉難眠,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古人因為空間阻隔,交通、通訊不便,而每逢佳節倍思親,生出太多的客愁。如今的我,雖在他鄉求學生活,終因在故鄉生活的時間不夠長,又長期和父母在一起,我對故鄉的感情也就不夠深厚。但鄉愁還是有的,童年的記憶尚未遠去。此時此刻,我的思緒一路向北,回到心心念念的故鄉——邯鄲。
這座城市承載了幾千年的歷史,單說這些成語,邯鄲學步,圍魏救趙,完璧歸趙,胡服騎射等等,就夠鋪墊我成長的見識的,而最讓我忘不掉的'就是這座老城獨特的“味道”。
第一層味道便是美食。驢肉火燒在華北地區可謂獨占一片天地,熟度透徹,香而不柴,酥軟適口,味醇綿長。要是能打早兒起來趕上路邊大爺剛做出來的火燒,舀上一碗玉米糝,可以說是很滿足的享受了。不光是驢肉火燒,還有和村熏肉、羊湯也是這座城市的美食標簽。那湯,其色白似奶,水脂交融,質地純凈,鮮而不膻;那肉,香而不膩,爛而不黏,吃上一口便回味無窮。我每年長假都急著回故鄉住些日子,大概是被這老城的味道吸引的吧。
第二層味道便是這座城市的人們。這座城能承載幾千年的歷史,與其包容開放的精神氣質是分不開的。在我的體驗里,這里不管是什么崗位的人,都能熱情地對待生活。在我的記憶里,每次從機場打車回家,出租車司機總能用親切的邯鄲話跟我嘮上幾句,這口音時時刻刻提醒著我,這就是家鄉。
第三層味道就是這座古城的文化氣息。這里被稱為“成語之都”、“太極之鄉”,小孩子從學說話、學走路開始就耳濡目染,其文化之氣里往往就多出一些“成語”和“太極”的味道。
秦始皇嬴政生于此地,也就是戰國末期的趙國都城邯鄲。他從邯鄲出發,一步步崛起,橫掃六國,統一中國,建立了“千古一帝”的不朽功業。而作為一個學生,我更感興趣的是,秦始皇統一中原后,下令統一和簡化文字,讓漢字從大篆統一到小篆,后來又改進為隸書。我喜歡隸書,喜歡這穿越千年的神奇文化。
放眼歷史,北京、西安、南京、洛陽、開封、杭州等古城隨著朝代的更替,其城市的名字也是不斷變化的,而“邯鄲”作為地名長達三千多年,從未改變,這恐怕是中國地名文化的一個特例。
每年長假,我都要回到邯鄲,在故鄉住些日子。我常常去滏陽河畔,在那里暢想未來,心中充滿陽光。燕趙古都,老城街巷,我喜歡這里的萬家燈火;梧桐樹旁,現代建筑,我喜歡展望古城往南續寫的方向。
鄉土中國,鄉土邯鄲,鄉土鄉音里有我輾轉的老城的味道,有我遐想穿越的溫暖的鄉愁。在異鄉的新城,我為“家鄉”代言,但愿我心目中的邯鄲味沒有客愁之苦,而有的,是同學少年,共享風華。
《鄉土中國》讀后感 篇31
我并不認為教師的任務是在傳授已有的知識,這些學生們自己可以從書本上去學習,而主要是在引導學生敢于向未知的領域進軍。作為教師的人就得帶個頭。至于攻關的結果是否獲得了可靠的知識,那是另一個問題。
教師的職能是什么呢?韓愈在《師說》中明確了教師的職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比缓,他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蹦敲,“道”是什么?
古人學問,分為小學和大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向“童子之師”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由此可知,所謂的“道”,當具體指“窮理正心,修己治人”,或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中的'“道”——也就是說,真正的老師,所傳授的“道”應該是“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
所謂師者傳道、受業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傳授道、教授學業、解除疑惑。其中,受業屬于知識和技能,解惑屬于過程和方法,傳道屬于情感態度價值觀。
單單一個道字可能就是有些教師窮其一生都無法教清楚的,更何況還要解惑。疑惑來源于哪?學生對于書本知識的疑惑很少,因為他們對于課本知識的要求很低,僅僅是了解大概意思,從不去深究課本之后的深層含義。但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還是會有很多疑惑。這些疑惑的來源統統來自他們對萬物的好奇,而這也是一般教師所不能解釋的清楚的東西。
那么,童子之師,到底算不算老師呢?
答案是,不算。
作為青年教師的我,面對班上大部分學生時,總會有一種害怕的心態,怕他們課上會問到一些我不能回答的問題。于情理來講,我應該幫他們解決任何疑惑,但我做不到。于自身來說,我確實各方面閱歷經驗不足,沒有辦法就解決這些問題。所以,我對于教師、課堂的敬畏感就會更重,這也是我無法做到創新課堂,完全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原因。也正是這種敬畏感,是我能夠不斷從課本之內之外學到很多東西和道理,我相信這就是教師與眾不同的地方吧。
從童子之師到真正的師者,是每個教師的追求。希望我每一階段的成長,會有更多的學生見證。我們一同學習,一同進步!
【《鄉土中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08-04
《鄉土中國》最新閱讀體會04-07
《鄉土中國》讀書體會05-07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精選26篇)11-04
《鄉土中國》讀書體會8篇05-07
鄉土中國讀后感01-05
《鄉土中國》讀后感03-09
鄉土中國讀后感04-03
鄉土中國的讀后感10-18
《鄉土中國》的讀書筆記(通用16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