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遇見》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遇見》讀后感1
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們為自己的意識,帶入了更多的覺知,就像我們的眼睛,雖然可以有很廣的視野,但我們的注意力其實只是聚焦在前方很狹窄的范圍。平時做事的時候,你的身體除了在動作之外,也在呼吸,在適應和感知著周圍負責的范疇,我們心思的注意力其實是集中在其他比較明顯的事物上。
一直聽著老師講,用身體感受,面對每一次的狀況,用身體感受你的感受,一直在心理默念,但是真心沒有體會到,用了兩天時間看了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文章中一次次的身體觸碰,胃部,心口、喉嚨每一處的反應都是最真實的反應!我們真的需要放下頭腦媽媽,更多的.用身體感受,身體就是我們最真實的回應!
心理學真的很神奇,可以一次次觸碰我們的內心,直擊要害。我們一次次面對真實的自己,一次次從黑暗輾轉迎接光明,這種內心的喜悅是油然而生的,每一次的觸碰我們都刻骨銘心,每一次的成長我們煥然一新,這種內在成長受益匪淺!
報名了孫培麗老師的團體課程,為期1年,每周五9點開始,特別期待,愿這次我能更好的突破自己,層層放下傀儡,找到最理想的自己!我相信我可以,在心理課程的陪伴下,我一次次遇見真實的自己,真的很喜歡這種感覺!
與身體對話,得到最真實的回應,身體的種種反應是最直接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生活腳步太快,快的我們早已忘記尋找內在的自我,太多的在意外在的自我,因此我們總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太多的在意他人,我們終究失去了自我!心理學一次次幫我們回歸,回歸最真實的旅途!
遇見未知的自己:若菱是幸運的,她遇到了老人,身心重生,幸福滿滿!
《遇見》讀后感2
老實說,當我看完這本書時我的第一感想就是——看來不少小作者都是“白日夢中人”啊!
白日夢白日夢,就是一些稀奇古怪不可思議的事兒。文中的作品中少說也有四分之三的是胡編亂造而得來的,有些甚至厲害到能沒有一句是貼合實際的,讓人不由得贊嘆:這位小作者是走了多少神用來去做白日夢啊!
同樣作為一名“白日夢中人”,我認為能做白日夢的人無比都是些“想象力中人”,比如我們來打個比方:畫家想畫出紫色,于是他順理成章地找到了紅色和藍色并將其調和在一起,由此就形成了畫家所求的紫色。同樣,假如你想做白日夢,你需要的就不只是走神了,你還得有一個很強的想象力。
寫了那么久小說,,想不我怎么著也會略懂一二這寫小說的要領,不管你是要寫言情,校園,科幻等小說類型都非常適用——先學好語文,然后成為一名“白日夢中人”,完事!估計你會問:這么簡單!那人人不都可以寫小說了嗎?是的,人人都能。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把自己那份“白日夢中人”“邀請函”給弄丟了,丟的`無影無蹤。當人們回過頭來發覺自己丟了一份潛質時,已經找不到了。而那時,人們只是一笑而過,將一份無法彌補的遺憾給pass掉了。
雖說做白日夢并非壞事,但做多了也只是夢,會分不清現實與夢境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我們不僅要造夢,還要大膽的去圓夢!
《遇見》讀后感3
其實這本書很簡單,就是一個女孩的職場奮斗史,沒看之前我是不懂得職場的條條框框與各種恩怨情仇,才感嘆在校期間該是多么快樂輕松的事兒。就好像看到蘇之微只剩下一塊錢買兩個包子的困窘,然后想到以后出到社會也會這樣就特別心酸,覺得蘇特別堅強,一個人往高處爬得時候多么艱難與困苦,又那么義無反顧。的確令人敬佩。
像蘇之微這樣的女孩其實很渴望一個人的愛,就像每次都會付出所有去愛,如果換作是我,我也會從尹從森那里抽身,雖然會對王旭之間的'愛情不抱希望,但我不會接受像尹從森那樣的,沒辦法接受跟尹結婚了還有另一個女人跟尹糾纏不清!王旭除了家庭背景強大之外也是符合蘇的,至少王愛她,最后的結局是美好的,但是試問一下,現實真的會有像王旭這樣的顯赫家庭跌入低谷,男主落魄女主背后救場,幾年后為男主保存實力,男主跟女主重歸于好,步如婚姻的禮堂?恐怕很少吧,故事畢竟是故事。女人總是渴望有一個愛她的男人,現在呢,不但想著有這樣一個男人,還想著有這樣一份自己打拼下來的事業。
文中其實透露了很多職場之事,找的第一份實習,第一份工作,一干就是一輩子也是有的事。一個好的上司,具備一定的處事能力也同樣重要,隱隱也道出不斷學習的一個好處就是人人都在學習,你不學習就會被淘汰,歸根到底就是社會競爭力大。只有源源不斷的輸入才有輸出,學習淵博就是使你在領域內占有優勢,有話語權,不然只能在外圍兜兜轉轉。
《遇見》讀后感4
讀丁子嫻同學的《遇見》,一眼便喜歡上這篇文章,“遇見”這個詞,太美好了。
已經遇見的,正在遇見的,將來會遇見的,都是一種自然的相遇,一首自然的詩。
情景真,情感真,文字美,才能打動讀者。
我喜歡《遇見》的自然。喜歡自然的美好,喜歡源于心的真!
文章的.字里行間,滲出作者的渴望:相遇是一種生活!
好文章,是我喜歡的茶葉,保留了最原始的芽葉形態。
這也是我喜歡丁子嫻同學的《遇見》的原因,自然想問:作者懂茶?
我覺得懂的。作者說:“去泡一壺茶,去聽一次花開的聲音,淡若清風,任世事搖曳,始終簡靜自持,寧靜修遠。”
品茶的心情,品人生,平靜的心里,始終有渴望:來一次最美的相遇!《遇見》看似好寫,實則難下筆,它的外延太大,揮灑自如時,會無法收筆。有兩種學生,一是無話可說,二是話太多,都是不可取的。丁子嫻是有話說的,卻能加以限制,縮小了其外延,很準確地把握了文章的中心。
變隨意為理性,變無序為有序,展示自己的寫作才能。她在寫《遇見》,也是遇到一次發揮才氣的機會。
也許她會想:夏日,你走進一條小巷,會有什么樣的心緒?如果是不經意間走進了一條幽深的巷子,又有了最美的相遇,一定會綻放燦爛的笑容,由此生發出感慨:“啊!人生,原來是和那些事那些人相遇的過程。”
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請別刻意等待一種相遇,也別夢著一種經歷。誰也不知道自己到了明天會是怎么樣的一個人,又會過著什么樣的一種生活。《遇見》,一揮而就千字文,就是在那些不經意間,把讀者引向她所向往的生活。說真話,我好渴望她所說的那些遇見。因為遇見,溫瀾潮生的情調。
《遇見》讀后感5
學校舉行征文比賽,圍繞老師而展開,優秀作品可以獲得獎金,還有可能上校報喲,各位同學速來參加!
趁升旗時間,“咚咚咚、轟轟轟”下面我宣布獲獎名單,三等獎:李麗、陳思、謝尚宗;二等獎:陸路、何立峰;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一等獎就是我們的南冰潔、田甜同學。
隨著校報的發放,南冰潔成功的引起了班主任陳千的.注意,陳千是一名數學老師,剛從師范高校畢業,陽光、帥氣、暖男、籃球小王子,好像多少詞來形容他都不夠…
分科前時光集:
“南冰潔,你上來給大家講講這道題目”
“好的,老師”臉紅的走上臺
“這道題目的解答思路清晰,大家可以多向南同學學習”
和其他女孩子一樣,南冰潔從小害羞、自卑、挺懂事,自從得到陳老師的關注,南冰潔想[害羞]關心得一人關注,那是多難得的事啊!我定要好好表現!從那以后,數學成績在班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分科后時光集:“選文還是理,好糾結啊”
“女孩子,選文好,有氣質”
“選理,你會后悔的…”
冰潔姑娘沒有多大主見,選了文,自然而然,老師都得換“天哪、以后見不到陳老師了[折磨]”浮現在眼前,“天哪,他現在是5班的班主任[驚訝]”
現在大家都來到一個新班級,選各科課代表,南冰潔自告奮勇的說:我當數學課代表。
《遇見》讀后感6
火星女孩,到底是恐龍還是公主?在這個星星唱歌的夜晚,火星女孩,揭開了一層紗罩……
主人公“小撒旦”是一個有著假小子外表的女生。她和有著奇特身份的瑪莎自小感情深厚,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瑪莎也是“大郭”的妹妹。
里面有一個地方讓我感動:友誼啊,就像一陣風,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瑪莎在一個流星雨之夜忽然消失,她去找她的父母了。讀到這,我感覺心酸酸的。“小撒旦”他們也得知,瑪莎是一個火星女孩。在瑪莎悄然離開之后,“小撒旦”班里轉來了一位女同學,她的代號叫“火星女孩”。難道她就是瑪莎嗎?我在這想。她和離開的瑪莎離奇相似!這是巧合嗎?這讓“小撒旦”們回憶起了瑪莎,那個可愛迷人的女孩,也注意起了這個“火星女孩”。最終“火星女孩”也離開了他們,跟瑪莎一樣,離開了。
大郭在20xx年等上了火星,在火星的奇異世界里,它看到了不可思議的景象……
唉,如果是你的好朋友離開了,你會傷心嗎?而且,還是兩個。我很佩服“小撒旦”,她依然那么堅強。我也覺得,瑪莎悄然離開,她難道不知道這會給“小撒旦”和那么疼愛她的哥哥造成多么大的心靈創傷嗎?
啊,我也希望我有一天也能遇見一個火星女孩!她,也許就在我身邊哦!
《遇見》讀后感7
看了《遇見未知的自己》我很感動,這本書使用小說深入淺出的方式,表達生命成長的藍圖,很棒,給讀者很多具體可行的建議,可以縮短茫茫摸索的階段。
這本書主要介紹女主角生活上的起伏和沖擊,很多人生的課題和智慧也隨之展開。女主角最后能夠在智者的指點之下,改善內在的狀態,進而改變了外在的世界,就像春蠶破繭而出,迎風飛揚。我看完這書,給我深刻印象的.一點是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快樂,也要接受人生的不完美,而甘心情愿地學習“臣服”的功課。
如何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快樂,我就有非常多的感悟。我覺得要真正做起來都很難的。因為人的一生,遇到的不快樂的事情真的很多很多,在學習上,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家庭上都有很多很多的煩心事,累得自己夠嗆的。那樣難道我們就要活在不快樂之中嗎?我以前都常常活得不開心,我討厭自己為什么要長大,自己的身份越來越復雜,是老師,是媽媽,是別人的女兒,是別人的媳婦,是別人的。很多角色,很多責任,壓得自己很累,很不開心,我覺得有時真的很想回到兒時,那就好了,可是隨著年年的過去,自己的思想漫漫成熟起來,我對自己說,善待自己,善待別人,不要難為自己,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就好了,要讓自己快樂起來,我終于基本能做到了。
無論發生什么事,要學會去接受,這一點相信我能做得到,你呢?
《遇見》讀后感8
前幾天,我讀了《我在天堂遇見貓》這本書。我整理出兩個道理:
1、保護動物,不要傷害它們,是每一個人類該遵守的自然規則;
2、幫助和溫暖別人,再冷酷的人都會被你的善良打動。
光光是這兩個道理就能使人受益無窮,當然我也帶著好奇去網上搜索了柯簡簡搜過的“熊貓陵陵”和“熊媽媽殺死小熊,自殺”。結果,百度上真的跳出了“中國贈于日本熊貓陵陵因心力衰竭和腎臟發生故障而突然死亡,日本希望胡錦濤訪日時再次出借大熊貓給日本”和“親眼所見,熊媽媽殺了孩子并自殺”。
我認為,熊媽媽娜娜殺死小熊貝兒后自殺的新聞可以使人類深刻體驗到一些人的兇殘和暴戾,可是我又認為應該先讓逼娜娜殺死貝兒并撞墻自殺的人領悟到他們這樣做到底還有沒有人性。以至于娜娜去了動物天堂還是對人類有很大的反感和厭惡感。
除了娜娜的事,犀鳥雷蒂嘎嘎的`犧牲精神我也覺得不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雷蒂嘎嘎很開心又能見到她的孩子們了,但是當柯簡簡順著自己的心意告訴雷蒂嘎嘎:她如果送柯簡簡回人類世界,雷蒂嘎嘎自己就有可能灰飛煙滅。于是雷蒂嘎嘎又后悔了。但是當雷蒂嘎嘎聽見了柯簡簡和單單的對話時,又同意帶簡簡回家。可是這時的柯簡簡已經開始變得透明,娜娜因為貝兒終于肯叫她媽媽,所以不計前嫌抱著柯簡簡和貝兒去小溪邊。最后柯簡簡回到了人類世界,但是雷蒂嘎嘎并沒有灰飛煙滅而是浴火重生,變成了鳳凰。
《遇見》讀后感9
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內在的投射,就像鏡子一樣反映你的內在。當外境有任何東西觸動你的時候,記得,要往內看。看看自己哪個地方的舊傷又被碰觸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陰影還沒有整理好。不要浪費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變、不可抗拒的東西上。先在內在層面做一個調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應付外在可以改變的部分。
記得,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懟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兒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包裝外殼,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的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
若凌,從小被父母拋棄,被家人無視,由此心里陰影面積極大,對外界充滿著仇視,感覺不到溫暖,只有心寒。婚后的她生活狀態也是不好,與丈夫志明結婚十幾年,沒有生的一兒半女,被婆婆,小姑子看不慣。與丈夫的感情即將分崩離析,被外遇,恰好被自己遇見,心碎一地,最后還是結束這段婚姻。慶幸的是偶遇大學同學,倆人志同道合,互為知音,最終在一起。事業上,被好朋友背叛,最終靠著堅強,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這一切,由壞變好,由逆境轉為順境,事業蒸蒸日上,婚姻情感亦是甜蜜美好,偶遇的老人給當時的若凌給予了前進的動力,老人的諄諄教誨,幫助她脫離苦海,一切都要感恩老人……
世間只有自己的事,他人的事,天下事。除了自己的事,其他的事情我們無力改變,只能臣服,進而去調整自己的心態,什么事都是由內心的反射而來,只要由內改變,相信一定可以勇敢面對一切問題。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充實,愉悅的生活,精彩的人生!
《遇見》讀后感10
《秘密》、《遇見未知的自己》、《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是三本有所關聯的書。當時一開始我是讀《秘密》的,里面的觀點我太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了,真是一頭霧水,糊里糊涂的。《秘密》里唯一解釋的就是主張吸引力法則,然后就是要求你必須完完全全地去相信,去執行,最后你就會成功了。
這是一本理論性太強,又頗抽象的書。至于《遇見未知的自己》和《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也是挺令人費解的書,不過這算是在眾多身心靈書籍里面最好讀的了,里面通過一個故事,將《秘密》的很多觀點滲透在其中。因此,如果你不加思考的話,很可能會陷入單純讀小說的`局面,若果你肯思考,那就會越想越多,越想越復雜,一旦你想通了,就會豁然開闊了。當時我看這本書的時候看得很慢,因為思考是很費時的,同時一直想過多了,頭會痛而且腦也轉不靈活。
所以讀這本書是挑戰性的。書中通過描寫主人公對老人的一個一個問題的思考、回答、感悟,層層遞進,引人深思。另外這本書的行文和結構布局也有所創新,給人很獨特的印象。主要情節:若菱,自名校畢業,擁有令人羨慕的工作,但心中卻不時的自問:為什么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為什么我不快樂?我該如何當自己生命的主人?
在一個下雨的冬夜,若菱巧遇一名智慧老者,在與智者數度交談的過程中,她漸漸填補不快樂、挫敗的心靈缺口,尋回最真實勇敢的自我…主人公遇到的問題正是生活中人類遇到的普遍又困擾的問題,不妨嘗試著將自己置身于故事當中,去尋找你潛意識里的真實答案吧!
《遇見》讀后感11
事實最大就是告知我們,凡事發生的事情,都要臣服,臣服事件,臣服事件帶來的情緒,越是抗拒,越是存在,不要沉浸在負面的情緒中,學會如何的去消除負面情緒帶來的困擾,通過能量的轉換,讓能量釋放。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是的,所有的信息判斷,都是來自自己大腦的選擇,大腦的篩選,所以身心靈的修煉,是幫助我們自己找到正確的途徑。
正確的認知自己,正確的判斷,正確的情緒,正確的生活,而正確帶來的標志就是喜悅,內心的喜悅,同樣也帶給你之外的人喜悅,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和諧的生活。思想是對回憶,或者是對未來的思考,這本書通過關注自己身體,帶來體悟,思考當下,通過連接自己的身體,來感悟能量轉換帶來的不可能。
一切皆有可能,這話真的.有道理。運動自己,通過各種方式,在運動過程中,關注自己呼吸,不單單讓身體獨自運動,而是深入的冥想,感知身體的存在。瑜伽是一種方法,不是僅有的方法。每個人在選擇的時候,找一種適合的,就可以。任何一種運動都會帶來精神體驗。書中的道理,人人都會懂得,只是這一本適合,她告訴了方法,途徑,容易接受。如果你也有情緒困擾,或者是曾經困擾,這本書不妨看看,希望帶給你幫助。另外書中也介紹了,一些電影,書籍,有機會也嘗試看看,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遇見》讀后感12
那天在新浪博客上看到這篇小說,博主說:很渴望這樣的經歷,雖然不是自己寫的。文中的男女主角都很幸運,很戲劇的開端,很戲劇的過程,更加戲劇的結局。看完這篇小說,我想多數人都會羨慕他們吧,反正我羨慕了。無論多么多彩的夢想遇到現實都會蒼白而無力,試想如果我們遇見這樣的人,我們敢去愛嗎?
如果我們就是那個女主角,一個即將上大學的女孩子,遇見一個穿著長相都不上檔次的“農民工小伙子”,我們敢愛嗎?他的老舊自行車,我們會坐嗎?那種窒息的吻,又有誰懂得享受?或者如果我們是那個男主角,一個準大學生,遇見一個來新疆摘棉花的姑娘,我們會像他那樣付出那么多嗎?與其說他們得到幸福是因為他們幸運,倒不如說這種幸福是他們應得的`。
越來越功利化的社會,在愛情上人們也越來越小心翼翼、患得患失,甚至精打細算,總是要把金錢和外表放在第一位,似乎物質和面子勝過一切。很少有人真正意識到得到一只雞比得到一堆蛋更有價值,以及漂亮的外觀絕大多數是靠那些形形色色的瓶瓶罐罐招搖撞騙而來,這種光顯只能激起一時的誘惑力,兒真正引人入勝的是那些包裹在肉體之內的可貴品質。
所以,每一次該動真情的時候,都有很多人不動真情而是在動腦子,我們斤斤計算著自己行為的價值,以及由此能帶來的利益。我們看似十分冷靜地分析著自己的人生,可是卻從來都沒有確定過。不確定就無法堅信,所以我們的人生才從沒逃離出動蕩。
我們之所以不幸福,是因為我們過于愛惜自己,過于患得患失,頭腦過于復雜,不知道如果偶爾簡單一點,試著只跟隨感覺走,得到的會遠比失去的多得多。
正因為我們做不到小說中人物的純粹,所以對于他們的愛情和幸福,我們只有羨慕的份。
《遇見》讀后感13
《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這本書帶我的感想實在太多了,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啟迪,所以我分為兩集來寫。
《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與《愛心樹》、《失落的一角》都是膾炙人口的圖畫書,它們都出自同一人之手――謝爾·希爾弗斯坦。三本書中,要數這本書給我的最多。
失落的一角等著有人把它帶走,后來遇到了大圓滿,它身上沒有任何缺角,但是它告訴失落的一角可以自己試著滾動。后來失落的一角就這樣嘗試了,慢慢地它磨掉了自己的棱和角,變得也可以快速地滾動。打破了一個失落的一角不能滾動的原則,成為了另一個大圓滿。
大家現在應該很清楚,我所要說的,就是這個原則。原則原則,何為原則?大家肯定聽說過要有原則之類的話。其實原則就是天地循環的圓,雖然這種原則是會不破的,但自身的原則,卻是由人來控制著的。
相信一直關注我小說《聽夜曲的少年》的朋友都知道,文中的“我”頓悟過一個道理――在圓形的.跑道上,你追我趕,如果差距一直難以縮小,不如打破自己的原則往回跑,這樣便可以抓到他。的確是這樣,投機取巧有時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就像文中的失落那一角一樣,它本來就不能滾動,因為他天生有棱有角,這就成為了使它無法滾動的因素,或者可以說是原則。
再來跟大家舉一個極其簡單的例子,一個勺水的瓢,在一桶水中想把它壓下去(這里指在平衡狀態下壓下去),由于空氣的原因,如果水較多的話,水是絕對會溢出來的。但試著把這個勺子傾斜,讓水在不受壓力的情況下占據空氣,水先裝滿勺子,這樣勺子往下沉,水一定不會溢出來,除非水原來就滿到了極限。
總而言之,打破原則,我們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遇見》讀后感14
我寫下了夢想句,列出了有可能影響自己心理事成的因素,同時我也開始將在神秘學院學到的東西付諸實施了。
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所謂心想事成,其實就是我們在生活中所遵循的法則,就是先想,再做,然后成。心想事成可以概括為3個詞:思想、變成、現實。而在這個讓思想變成現實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情況,正是這樣的一些情況阻止了我們的心想事成。為了減少各種因素對我們的.影響,我認為最主要的是做好下面兩點:
1、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心想事成。人是有意識的,積極向上的意識能夠讓我們變得樂觀、頑強、堅不可摧,不論對什么事,不論對什么人,都是如此。"心想事成"是一條規律。很多人在做事的過程中,老在心里嘀咕"能行嗎""可別怎么怎么著"疑心生暗鬼啊,當你很懷疑的時候,其實你是在想不想要的事。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目標非常明確,并且堅信目標一定能夠實現。
2、積極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意識。把夢想、渴望、價值觀念、奮斗目標深深地刻在潛意識中,并主動地采取行動、付出代價,向著自己期望的目標一步步邁進,最終心想事成。懦弱平庸的人總是嘆息自己沒有機遇,總是等待特別的機遇。其實,生活中到處都有機遇。相信自己能贏,就一定能贏。
一個人把自己當作什么人,他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至少會比較接近那種人,這似乎是一種唯心論,但卻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預言的自我實現效應"。為了能夠真正做到心想事成,以上兩點是我目前最先要做到的,我會努力的,相信你們也一樣。
《遇見》讀后感15
“為什么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為什么我不歡樂我該如何當自我生命的主人”想必很多人都這樣問過自我,在都市生活中的我們常會感到迷失和疲倦,不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而這本書則掀起了對心靈探索的高潮,書中涉及很多對心、追求的探索,對幸福的定義,對生活的態度。
書中描述女主人公與一位老人的談話,中間穿插些結合生活的小故事,有的涉及工作、情感、性格、人際關系,這是一本“現代修心書”,作者用身體、情緒、思想、身份認同這四個層次,供給者在生活中身體力行書中的種種提議,讓讀者獲得身心的療愈,作者用心良苦,在字里行間,用心與煩惱的人們耐心交流。書中的老者是智慧的象征,意在告訴讀者要善于和自我內心深處的智慧老者交流,拋開世俗現實世界的困擾和面具,發現潛意識里真正的自我。
你可能在忙碌中漸漸忘了自我追求生活的最初動機;你可能帶著面具游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里,在遇到挫折失敗后不愿應對自我和周圍的.環境;你窮盡一生追求的可能并不是你真正想要的;你費盡心思爭取的可能最終使你失去了歡樂,此刻社會快節奏的生活讓每一個人都無所適從,而這本書恰恰指明了方向,要看得清內心深處的自我,我們所追求的“愛、和平、幸福”才有意義。
“每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得很難看,讓我們心懷怨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能夠是一個災難,也能夠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著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著豐盛完美,并且是精心為你量身打造的禮物”。在書的最終,老人這樣鼓勵著主人公,如果我們耐心剝開它們一層層的外殼并且將這些禮物細細品味,那么生活將會是另外一番風景。
【《遇見》讀后感】相關文章:
遇見02-19
遇見的作文02-12
遇見大海作文12-25
關于遇見作文04-14
遇見初中作文11-16
遇見優秀作文02-07
感謝遇見作文02-12
感恩遇見作文02-12
遇見青春作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