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后感(集合1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字經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字經讀后感1
暑假里,爸爸要求我把以前讀過的《三字經》拿出來重讀,并給我講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上學前背《三字經》時,其中很多語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現在上學了,經過爸爸的講解,我能理解了書中的一些含義。
特別是有一段關于古人學習方面的內容: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這六段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大圣人孔子曾經把7歲的項橐當作老師,古代圣賢尚且能如此勤奮的學習;宋朝中書令趙普讀了一輩子《論語》,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奮學習;漢朝路溫舒把借來的書抄寫在用蒲草編的席子上,公孫弘削竹片用來抄書,他們沒錢買書,卻也如此勤奮;孫晉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發系在房梁上,蘇秦學習困倦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們都沒有老師,但能自覺學習;晉朝車胤晚上用捉來的螢火蟲當作燈看書,孫康依靠雪的反光看書,他們雖然貧困,卻沒有因為點不起燈停下學習;漢朝朱買臣一邊砍柴一邊讀書,隋朝李密一邊放牛一邊讀書,他們盡管勞累,卻不放棄學習。
在讀懂了這一段后,我非常感動。古人沒有我們現在這樣優越的條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師教導著我們,書本都是嶄新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的書包、文具。這么好的學習條件,是古人所沒有的'。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沒有刻苦、努力學習,就辜負了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三字經讀后感2
《三字經》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它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寒假的時候,我認認真真的讀完了這本書。“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些簡潔又富有哲理的句子吸引了。
我特別喜歡讀“孟母擇鄰”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小時候,因住在墓地附近,學了許多哭喪的語言與動作。于是孟母就把家遷到了鬧市,孟子便整天模仿他們做買賣的樣子。孟母又把家遷到了學堂邊,孟子終于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很重要。
除了良好的環境,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猶如一塊玉,玉不琢,怎成器?我們應當樹立遠大的志向,刻苦學習,長大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寫完作業去樓下玩兒,玩了幾天后,媽媽就不讓我下去了。我說:“為啥不讓我下去玩兒了,媽媽?”“我不想讓你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媽媽說。“又為什么?”“他們會罵人,知道吧。媽媽發現你也有一點了。”“那怎么辦呀?”“你在家里多停幾天就好了。”在家里不下去玩一個星期后,我果然不罵人了。
我從《三字經》里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如果你還沒有讀過這本書,我建議你去讀一讀,它一定會給你帶來很多收獲的。
三字經讀后感3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禮貌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經典的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展現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道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品質、文化修養上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具有開放性思想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
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可我覺得他只可是是一個順應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于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么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后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后,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此刻身處這個完美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激秦始皇嗎?
時光流逝,有些東西會被遺忘,但有些東西卻被傳承下來,《三字經》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保留了下來。她是中國古代禮貌中的精華,也為中國古代禮貌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三字經》這壇窖藏千年的美酒,愈久彌香,在新時代的今日,教化人心,必將永遠地散發出醉人的芳香。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本好書就是一個良師益友”,讓我們靜下心來,捧起書,在淡淡的的墨香中與哲人會面,與良友交談,增識長慧,開悟人生。朋友,讓我們一齊來愛書,讀書吧!
三字經讀后感4
《三字經》,讀來朗朗上口,讀后感覺很有收獲。
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被這簡潔精湛的哲言雋語所吸引;“孟母擇鄰”“黃香溫席”“孔融讓梨”……我被一個個寓意深遠的故事所感動。
我對“孟母擇鄰”的故事印象比較深刻,“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因為住在墓地附近,他就常常學那么辦喪事的人哭泣;母親就帶他把家搬到了鬧市,他又模仿商人吆喝著做買賣;最后孟母又把家搬到了學堂附近,孟子終于學到了禮儀和文化知識。這說明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還有“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講的是周武王推翻商紂王朝的殘暴統治,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周朝是我國歷代朝代中最長久的朝代,讀了《三字經》后,我對周朝這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通過《三字經》中對歷史朝代變化的詳述,了解了朝代變化的過程和原因。
有了良好的環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學生,猶如一塊璞玉,不經雕琢,怎能成大器?我們從小就應該立下鴻鵠大志,刻苦學習,勇攀高峰,長大成為棟梁之材。
《三字經》教育我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學習……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小一本《三字經》,它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讓我在讀中享受著,成長著。
三字經讀后感5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
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匪淺。
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
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于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么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后,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后,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
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讀后感6
《三字經》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三字經》三個字為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它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它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于讀書……它教會我們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最經典的臺詞:“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意思是:人生下來,天性都是好的,只是后來由于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習慣不同,才使人們的性格不同。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特別是讀到:“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時。”我真的很感動,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孔融四歲時就懂得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現在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以為是。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黃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書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明白了小時候不好好學習是不應該的,那樣老的時候就不會有所作為。俗話說的好:“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使我知道了玉不經過雕刻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知道做人的道理。
讀了《三字經》里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義和道理,也堅定了自己的學習態度。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后感7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是《三字經》。大家對這本書一定不陌生吧!這是一本圣賢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書中一個個故事,讓我知道了歷史名家、偉人如何從小尊師重道,知錯能改,嚴格自律,勤儉節約的。還有朝代更替,帝王興衰,人文教育,史地天文,倫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廣,意義深。
我記得其中是這樣寫的: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意思是:黃香九歲的時候,便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體溫暖床上的被褥,夏天用扇子把涼席和被褥扇涼,再請父親去睡。
我們現在個個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被父母疼著慣著,恰好相反,是父母用暖水袋溫暖床上的`被褥,再讓我們去睡。想想我們是很幸福的,但也有愧疚。就拿我來說吧,自己能做的事不去做,比如說:自己的衣服會洗,卻不洗,自己的房間不收拾,卻讓媽媽收拾……媽媽給我講道理時,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有時做錯事還為自己的錯誤找借口,或者辯解一兩句,往別人身上推得一干二凈。現在想想也太不像話了,與黃香對比真是天壤之別啊!古人能做到的,我們新時代的少年難道就做不到嗎?我們小學生本身就需要學習,學習怎樣做事,怎樣做人。我要向黃香學習,為父母多承擔點家務活,比如:幫媽媽掃地、洗碗等,減輕他們的負擔,做個好孩子。
在這里,我要感謝《三字經》,是它讓我開闊了視野,受到了教育。我堅信:只要我努力向古人學習,我會比他們做得更出色。
三字經讀后感8
我是一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山娃子,從小沒有機會接觸到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心中一直充滿了期待和幻想。上學后第一次聽老師讀《三字經》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這本書告訴我許多關于歷史、天文、地理、道德方面的知識。古人常說:“熟讀三字經,便可以知天下事、通圣人禮”,對此我感觸比較深。
《三字經》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它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比如:“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尊重兄長,會謙讓他人。學會謙讓說來容易,要做到卻有些困難。
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事讓我對謙讓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學校是個缺水比較嚴重的地方,平時喝的水都是我們早上用瓶子從家里背來的,因此水對每個孩子來說都很珍貴。記得一次上體育課后,同學們口喝了來教室喝水,同桌小科的水被他不小心全灑到地上。他當時急得大哭起來,轉身向旁邊的'同學求助,大家雖然都表示同情,卻沒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那天我因為上廁所來晚了,小科看到我像見到救星一樣,用懇求的語氣問我:“能讓我喝點水解解渴嗎?我只喝一點就好!”看著瓶子里僅有的一點水,心想兩個人喝真的是太少了。我剛想拒絕,看到小科在不停地抿著干干的嘴唇,又有點不忍心。正當我猶豫不決時,腦海中聯想到三字經里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啊!我為什么不能向孔融一樣把自己需要的東西謙讓給別人?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他人,還可以從中體會到分享的快樂,何樂不為呢。隨后我和小科一起喝光了瓶里的水,雖意猶未盡但心里美滋滋的。
《三字經》是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博學多才的老師時刻指導著我,并將伴隨我快樂成長!
三字經讀后感9
在暑假里,我做了一件錯事,媽媽就讓我看《三字經》,讓我懂得更多的道理,不再做愚蠢的事情。一開始,我就想:“看這本書有什么用呀?能讓我學到什么呀?”看了之后,我真的學到的了許多道理。比如: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話。意思是: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沒有知識,能有什么用呢?從那以后,我就發奮起來,對自己說:“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要做個沒用的人。”還有這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意思是: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獲,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是一定要后悔的。所以,我就又對自己說:“一定要勤勞,讓自己活得更加真實。不要浪費時間,否則,就會后悔,世界上沒有后悔藥吃的。”
它雖然短小的篇幅,卻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匪淺。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
記得這個學期離中斷考試的前一天,我剛做完功課,便想出去玩了。后來腦子里突然想到了一句話就是:口而誦,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這句話的意思不就是讀書學習,要有恒心,要一邊讀,一邊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晚都把心思用到學習上,才能真正學好嗎?我立刻又拿起書認真地讀起來了。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讓我得到了許多的道理。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讀后感10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看,這就是家喻戶曉、膾炙人口、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及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的《三字經》。
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
我自從讀了《三字經》,受益匪淺。我知道了仁、義、禮、信、德、倫理道德觀念與為人處事的道理。《三字經》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我讀了它,自身的`素質與修養也提高了許多。
從前我總是討厭學習,覺得學習只是給家長和老師學的,總不把學習當一回事。自從讀了《三字經》,它里面所講述的故事真是太讓我為以前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羞愧。我真是太慚愧了!我現在知道學習好了,長大才能為自己找一條出路。今后我一定要發憤讀書,好好學習。
我是一個生性好強的人,做錯了事情也不承認,總是認為自己什么都是對的,不可能有錯,誰都拿我沒辦法,常暗地里議論我。自從我讀了《三字經》,看了里面的民間故事,知道了周處改過自新,做錯了事情主動承認,痛改前非,成為了一個大官。我也要做錯了事情就改,再一、再二、不再三,一定要做一個品德優秀的人。
我以前和同學相處不和睦,不是挑這個的毛病,就是挑那個的缺點,做起事情不團結,哪個同學都不想和我一塊學習玩耍。自從讀了《三字經》,我知道為人處世的道理,懂得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同學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自從讀了《三字經》,我收獲很多,我的人生信條,道德觀念,為人處世都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我愛《三字經》,更愛讀《三字經》。
三字經讀后感1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我幼兒園的時候就能背誦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這個寒假,學校的大隊部布置了品讀經典傳承國粹閱讀活動,《三字經》是我國著名的啟蒙讀物,所以這個假期我把《三字經》拿出來重頭到尾認真地看了一遍。
通過看三字經的解讀,我知道了三字經它是告訴我們要尊老愛幼、勤學刻苦、孝順父母、禮貌待人,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美德。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幾句話的意思說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這樣,等到老的時候,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會做,又有什么用呢?一塊好的.玉石,如果不經過玉工雕琢,就不能成為一件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明白事理,沒有辦法讓原來的優良天賦得以充分的發揮。我就得這句話說的太對了。我們小時候一定要刻苦學習,不能怕辛苦。還有我特別喜歡“頭懸梁”這個故事。“頭懸梁”講的是:我國古代晉朝的孫敬,他學習非常刻苦,常常讀書讀的很晚,困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為了防止自己在學習時睡著了,因此在讀書時他就弄根繩子把頭發綁起來吊在房梁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發就驚醒了,繼續讀下去。后來他成為了一個很有成就的人。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刻苦學習,只有認真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收獲。我平時在學習的時候,不是很認真,做作業也不是很及時完成。看了《三字經》以后,我要改正這些缺點,刻苦學習,長大以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就像一個老師,教導著我們,讓我們成為有用的人。我很喜歡這本書。
三字經讀后感12
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但那時我僅僅是作為口頭禪,背背而已,不能深刻了解其中的含義,而且也只會其中的幾句。真正開始讀《三字經》還是到了三年級上半學期,老師把它作為一項作業布置下來。當時心里真的覺得老師太可惡,把這種無用的東西當作業,又深奧又難背。
于是乎,每一天讀幾句《三字經》就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每一天早晨,巷子里總能聽到我朗朗的讀書聲。爸爸對《三字經》十分崇拜,他教我背誦的方法也很管用。漸漸地我喜歡上了《三字經》。因為它就像是一部百科全書,正如古人所說的那樣“熟讀三字經,便知天下事”。其中一個個小故事,便成為我成長過程中的指路明燈:“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對父母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多了些感恩的心;“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黃香溫席扇蚊》的.故事讓我明白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懂得謙虛才能使人偉大;“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懸梁刺股》的故事又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深知不付出艱辛的勞動,永遠不可能獲得學習上的成功。
《三字經》,你就像一位的老師,感謝你讓我看到了自我的不足。你就像一盞明燈,成為我人生的導師。我將把中華傳統的美德中華傳承、延續下去。同時期望我們所有的小朋友,能夠在《三字經》的指引下,天天進步,健康成長。
三字經讀后感13
《三字經》是小時候媽媽陪我讀的第一本書,其中有許多廣為流傳的故事。《三字經》三個字一句,特別朗朗上口,十分好記,我非常愛看,愛學。到一年級暑假時,我已經能背誦整本《三字經》了。在《三字經》的故事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香九齡,能溫席”和“孫康映雪”這兩個故事。
“香九齡,能溫席”這個故事是說黃香九歲那年冬天,他在睡覺前用自己的體溫來給父親暖被子。黃香真是個孝順的孩子。我五歲那年冬天,我們全家從北京回長沙過年。長沙冬天很冷,屋子里沒有暖氣,我們睡覺的被子冷冰冰的。我每天都比媽媽早上床,總是睡在媽媽的被窩里。有一天媽媽問我:“陽陽,你為什么不睡在自己的被窩里啊?”我笑著說:“媽媽,陽五歲,能暖被!”媽媽楞了一下,然后緊緊的抱著我,摸著我的頭說:“好寶寶,真懂事!”《三字經》讓我不知不覺懂得了要從小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字經》不僅教會了我做人的道理,還幫助我養成了很多好品質。“孫康映雪”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孫康家境貧寒,白天得干活,沒有時間讀書,晚上想學習卻沒有錢買燈油,于是他就用積雪的反光讀書學習。媽媽說我在學習上從小就不怕吃苦,應該就是受《三字經》中孫康這些名人的影響。記得在我二年級的'一個晚上,我感冒了,還把晚飯都吐了。爸爸媽媽十分心疼,讓我早點上床休息。可我卻想著作業還沒做完,一定要堅持寫完作業。爸爸媽媽攔不住我,只好陪著昏昏沉沉的我寫完了作業。第三天,我病好了,上學后交上自己的作業,班主任劉老師表揚了我,我覺得很光榮。《三字經》讓我漸漸養成了刻苦學習的好習慣。
《三字經》內容豐富,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很多給人啟迪的道理,真是一本讓我受益終生的好書啊!
三字經讀后感14
我讀過很多書,這些書使我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懂得了許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經》這本書。每一次讀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讓我受益匪淺。
前幾天,我讀了《三字經》中的這幾句:“頭懸梁,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我感受頗深。我想到自己平時如果沒有老師和父母的督促,根本不自覺學習。有一次做作業的時候,媽媽像往常一樣坐在我旁邊,看著我寫。剛做到一半,媽媽電話響了,有朋友叫媽媽出去一下。
媽媽前腳剛出門,我后腳就丟下筆,打開了電腦,玩起了游戲。不知過了多久,我聽見了腳步聲,趕緊把電腦關了,趴在桌子上寫作業。看了這些古人這樣自覺地學習,我覺得自己很不應該。學習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以后我要像東漢晉代時的孫敬、戰國時期的蘇秦一樣,在沒有別人的.督促下自覺地學習。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每次讀到這里,我的眼眶都是濕潤的,因為我想到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也想到了我對爸爸媽媽的一點一滴。一次我高燒,爸爸隔一會兒就給我擦酒精,幫我降溫,竟一夜沒有合眼!爸爸媽媽就是這樣關心我、愛我,而我卻不知道關心爸爸媽媽,很少主動幫爸爸媽媽干家務活……想到這些,想到黃香,我覺得好慚愧!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三字經》,讓我懂得了什么是善惡,什么是愛!我會像黃香那樣真摯地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每一個人!讓《三字經》伴我成長,讓愛與我同行!
三字經讀后感15
在炎熱的夏天,我會伸開雙臂,讓茂盛的樹葉遮住強烈的陽光,還大地、人們一片清涼;“謝謝,雖然我不知道你是誰,但是還是謝謝你。然后在書桌的桌面的左上方有一個小臺燈,旁邊有一個綠色的按鈕,只有按一下,小臺燈就亮了起來。當我醒來時,我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只小鳥,而我的.周圍也變成了茂密的樹林?
教之道,貴以專……”當我和同學們站在舞臺上飽含深情地朗誦三字經時,我的心情是多么激動啊!三字經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里面蘊含著無數發人深省的道理。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它不但讀起來朗朗上口,而且告訴我們如何做人做事,給人以無窮無盡的啟迪。在整篇當中,我最喜歡開頭兩句“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它的意思是:人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人與人的本性相近,但生活習慣、行為卻相差很遠。既然人的本性都是都是善良的,后天為什么會有那么大差別呢?我覺得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不同,才有了善惡之分、美丑之分、高低之分……才有了“昔孟母,擇鄰處”的故事。
如果我們處在一個貧苦的環境中,我們就會變得堅強;如果我們處在一個處處受人關懷的環境中,我們就會變得脆弱。這是多么值得人們深思的道理啊!同學們,三字經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深刻的現實意義,其間蘊含的道理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永恒的經典吧!六年級二班周勁松
【三字經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字經讀后感03-04
《三字經》讀后感02-23
《三字經》讀后感【推薦】03-07
《三字經》讀后感【熱】03-07
【熱】《三字經》讀后感03-07
《三字經》讀后感【精】03-10
【推薦】《三字經》讀后感03-10
《三字經》讀后感【薦】03-10
三字經讀后感【熱門】09-11
三字經讀后感【熱】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