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浣溪沙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浣溪沙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浣溪沙的作文1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題記
又是這個季節,又是這個時間,又是這個地點,依舊是在這個亭臺,手握一杯新酒,做出了一首新詞。
這天氣還是這樣啊,渲染的紅色鋪滿了天空,似乎在宣告自己的擁有權。熟悉的樂曲,不一樣的歌詞,在詩人緩緩地吟唱中,如蝴蝶般飄然飛出。飄到了穿著輕紗的山間,勾起了詩人的回憶。去年,好像也是這樣,前年好像也是這樣,而今天,又是這樣。一個一個的日子,好像在重演一般,鋪滿了,整個記憶。
那明媚的陽光灑在了湖面上,又在悄然無息間劃過了天際,只余下那天邊無所事事的晚霞。抬望天,這夕陽走了,什么時候才會再回來?是不是一切美好的時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會像這夕陽一樣遁入天際,消失得無影無蹤?容顏變了,聲音變了,人事變了,那些荏苒的時光呢?它們會變嗎?
目光灑在了湖邊的花草上,輕輕地,再吟唱起那首熟悉的歌謠,風從草間溜過,帶走了一路的'芬香。一朵花謝了,又一朵花謝了……它們還會重新回到枝頭嗎?再次,散著香,再次,綻開笑顏?四季輪回,花開,花謝,這一切,都沒有人可以阻止,沒有人,可以讓歲月的腳步,歇下一時半刻。
那只似曾相識的燕子又徘徊在了屋檐下,它是在找尋舊時的窩么?可惜,物是人非,那是舊時的物品早已隨著我們的長大消逝在了時光的亂流中。燕子,還是這樣啊,可我,在歲月的消逝中又老了一圈。
都消逝了,都消逝了!只留下我一人,獨自做著新詞,獨自喝著酒。
站起身,循著香味走到了小園香徑上,再次吟唱起那首熟悉的曲子,新做的詞,模模糊糊,在香中飄然起舞。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唯在不老的時光中嘆息罷了。
浣溪沙的作文2
話說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時,肚子里滿是怨氣,剛開始時雖然也吟過“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那樣惴惴不安的詩句,后來生活安頓下來之后,他撥開眼前的陰霾,敞開了超曠爽朗的心扉。
陽春三月,細雨綿綿。如此大好時光,蘇軾當然要痛快地享受一番啦!他打著傘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嫩草的氣息。不知不覺來到了蘄水縣城外的清泉寺。這座寺廟佇立在蘭溪邊上,溪水向西邊流去。蘇軾欣欣然地感慨一聲:“啊!多新鮮的空氣啊!多美妙的景色啊!”開始了自己的休閑游。
蘭溪猶如一條細長的綢帶般慵懶地握臥躺在山腳下,清澈見底的溪水還能隱隱約約看見溪底的悠閑的鯉魚歡快地游動著,仿佛在慶祝著春天的來臨。那水與天空的顏色融為一體,映襯著溪邊靜謐秀美的山山水水。溪邊點綴著一抹水淋淋的綠色,蘭草羞澀地探出頭,猶如嬌羞怯弱的女子。新芽上的露珠,隨著微風的挑逗,左右傾斜著,生怕一不留神就滾落到濕漉漉的泥地上。這蘭草綠得悠然自得,綠得輕松自在,綠得不摻一丁點兒雜質。
春雨,像斷了線的'珍珠,拋散在不遠處蒼勁挺拔的松林上,使松林仿佛是一片蕩漾著青色大海,包圍著神秘氣息,好奇心驅使蘇軾走進了這座松林。他漫步在潔凈無泥的沙石小路上。黃昏漸漸來臨,天色猶如乏了油的燈漸漸暗下去。側耳聆聽林間的布谷鳥在綿綿細雨中歡快地鳴叫著,猶如是一曲美妙的旋律。雨飄飄灑灑地落下,就像戀人們的喁喁情話,輕微得無法聽清;又像頑皮的小女孩,小心翼翼,躡手躡腳地躲在壘石后面,想去偷聽什么,然后發出一聲曼妙的嘆息,就又退去了。
蘇軾捋了捋下巴的白須,樂呵著:“誰說人生不會再回到年少時光呢?你看看,那門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呢!所以,不必以白發之身愁唱黃雞之曲。”
浣溪沙的作文3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車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蘇軾
本片寫的是作者“謝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寫景下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這首詞所寫的景,并不是一般情況下通過視覺形象構成的統一畫面,而是通過傳入耳鼓的各種不同的聲響,在世人意識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組連續不斷的景象。現在,不妨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意識活動,來體驗一下這首詞的'構思過程。
作者在“謝雨道上”,經長途跋涉,加之曲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絲倦意。突然“簌簌”之聲傳入耳際,并好像有什么東西到在身上和頭巾上。這時,他才意識到這是棗花落在身上。接著那邊又傳來吱吱呀呀的聲響,越往前走,這響聲便越濃,從南從北,從四面八方傳來,不用看也不用問,這是作者熟悉的車的響聲。從響聲中,作者意識到他已進入村中了。這時,突然一陣叫賣聲傳入耳鼓,定睛一定,原來是一位披著牛一的農民,坐在古老的柳樹蔭中,面前擺著一堆黃瓜……
下節寫作者的感受和意識活動。酒困路長,惟欲睡是對此的補充。在結構上這句又是倒敘句,它說明前三會之所以從聽覺方面來寫,主要是因為酒意未消,路途遙遠,人體困乏。故而寫下來的只不過是睡眠猛漲中聽來的片段,并非是視覺構成的統一的畫面。
“日高人渴”兩句,果然寫的是由于口渴耳機遇到農民家的覓水的情景,但同時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節,隨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來蘇軾似乎沒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農民差不多,讀這樣的詞匯使人感到真實,親切,可以嗅到當時農民生活的氣息,這首詞語牽手有所不同,它主要寫當時作者路途中的感受,其重點并不在于要反映農村的貧困面貌。由于災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悅之情較前首也濃得多了。
【浣溪沙的作文】相關文章:
作文我的校園作文07-12
暑假作文作文03-10
被別人欣賞的作文 -作文06-21
母親的愛作文的作文05-20
欣賞景物作文 -作文07-10
比的作文03-03
作文07-13
愛的故事作文_想象作文01-10
通話故事作文_想象作文01-10
除夕的晚上作文-除夕作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