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老家風俗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家風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老家風俗作文1
一學期又過去了,終于盼來了放寒假。在這個寒假里,我們打算做哪些事情呢?我很期待,媽媽決定年前送我去上虞老家玩幾天,難得有機會與爺爺、奶奶共度一段時光,同時也體會一下農村過新年的氣氛。
帶著媽媽的一大堆叮囑,我早早地收拾好行李,向著奶奶家出發了。奶奶家位于上虞東部平原和丘陵交界處,是上虞四季鮮果的重要旅游區。由于已經臨近年關,一進家門我就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但從奶奶的講述中,我也對過去新年的習俗有了更多的'了解。
奶奶說,以前上虞農村過年,進入臘月下旬家家都忙起來了,要購置年貨、撣塵、貼春聯,舂年糕、裹粽子,以前難得有豬肉吃,養豬的人家會請來師傅殺豬,豬肉除了自家吃,還會賣給周圍鄰里,那時候的豬要吃自家雜糧養上半年才好殺,肉煮了特別香。到臘月廿三夜叫“小年夜”,要做湯團送灶精菩薩上天,每戶人家都有一個灶精菩薩的,他平時看著每家人做的事情,請他吃了湯團,封住了嘴巴,不會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說壞話了。湯團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叫“團子”,與現在超市買的不同,用晚米粉摻一些糯米粉做原料,吃起來沒有那么粘,每個都帶一條細細的尾巴,里面的餡有豆沙餡,也有豬油白糖餡的,“除夕” 夜祭祖先、吃團圓飯也要吃團子,平時很少吃。廿五夜大人小孩都要洗老虎腳,洗了老虎腳,保佑大家來年身體健康,還要炒羅漢豆,以前小孩子的零食少,香噴噴的羅漢豆,小衣服口袋里放上一小把,饞得鄰居伙伴們直流口水,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家炒了。
奶奶還說,正月里,許多村子會請來戲班做戲,那時候沒有大老板,錢都是一家一戶湊隴來的,有余姚灘簧、越劇、紹劇,每天下午一場、晚上一場,一演就是三天、五天,親戚朋友都來,相當熱鬧。
老家還有一個好玩的傳統節目,正月十四“照壞蟲”。 十四晚上,小孩子們點起火把,到田野、空道地上去舞動手里的火把,互相追逐,遠遠望去象條條長長的火龍,村村之間還要互相比較炫耀。做火把的材料往往是家里的舊竹掃帚、舊油布雨傘,裹上破布條、稻草,澆上煤油,舉過頭頂后,舞成圓弧,轉的速度越快,火把也燒得也越旺,很是好看。
老家風俗作文2
說到老家那是多少人懷念的地方啊,老家的習俗又有多少人記得呢!
讓我記憶猶新的是老家那出殯的習俗。那天天空灰蒙蒙的,烏云壓的很低得很低,似乎要下雨。就在那天,我親愛的奶奶去世了。生前奶奶最疼愛我了,每當我回老家的時候,奶奶總是笑盈盈的來到門口拉住我往里走,并親自下廚,為我準備各式好吃的,有什么好東西也都要留給我,生怕給我的不夠多。那天,當我再見到奶奶時,卻只有一副棕色的棺材和黑白畫像擺在我的面前。早已哭得紅腫的眼睛又再次泛起了淚花,止不住的`往下流,奶奶怎么能就這么走了呢!
剛踏進院子時,只見所有人都穿著潔白如雪的衣服,頭上綁著白色的飄帶。我看著不解,媽媽沉重地告訴我:“在自己的親人離世時,家人必須身穿白衣,不可穿太過鮮艷的衣服,小孩必須在手臂上綁上白色的布三日。”說罷,媽媽從包里拿出潔白的布綁在了我手上,領著我走進了屋里,我的腳上仿佛綁了一個鐵塊,每走一步都步履維艱,眼前再也沒有奶奶的身影了。
走進屋里,只見屋里漆黑一片,點著幾只蠟燭,門口掛著兩個花圈,地上鋪滿了松針,氣氛沉重。在深棕色的棺材前,我跪在坐墊上,磕了三個頭,久久凝視著奶奶的畫像,想哭卻哭不出來了。此時三大爹拿來了黃紙和火盆,媽媽嘴里一邊念著:“媽,我們……”一邊拿著黃紙放在火盆里。因為那時我年紀小,并不懂得哪些禮節,只知道奶奶去世了,再也不能與我聊天,給我做飯了,我只好跟著媽媽把黃紙放進了火盆里。媽媽說完后又帶我出去了,院子里男女老少都獨自站在角落里,哭的哭、發呆的發呆……
當親戚們抬著棺材出來,我跟在隊伍的后面,響亮的喇叭聲響徹云霄,空氣里彌漫著悲傷的氣息。跟在后面的兩列隊伍有的舉著花圈,有的打著鼓,有的拿著大紅花……隊伍在盤旋的山路上緩慢前行,到達目的地時,那里早就挖好了一個大坑,在周圍種了十棵樹,我想這應該是保衛奶奶的士兵吧!大人們把奶奶安葬好后便回到家里請客吃飯,大概是想把悲傷暫時忘記吧!
那次,讓我深深地了解了農家人出殯的禮節,記憶深刻!
老家風俗作文3
我的家鄉在樂陵南邊的一個小村子里,那里有那里的過年習俗,那么作為一個在濟南生濟南長的樂陵人,就讓我來一一闡述這里的習俗。
第一,掛燈籠、放鞭炮:先說一句題外話,濟南的年味好淡哦!鞭炮放的也少,至于燈籠嗎,也就小區門前掛一兩個。而的老家就不一樣啦!大年三十晚上五六點鐘,家家戶戶掛上通紅的燈籠,鞭炮也響得和打雷一樣了。每戶人家都要放一堆鞭炮,有大鞭炮、小鞭炮、煙花、鉆天猴,大鞭炮震耳欲聾;小鞭炮清脆響亮;煙花五顏六色;鉆天猴拔地而起,升上天空后綻放出五顏六色的光彩,把整個村莊照的跟白天一樣;家家戶戶還燃放起了篝火,不是為了取暖,而是預示新的一年紅紅火火,大吉大利!
第二,給逝去的祖輩磕頭,在我們的老家,家家戶戶都供有家譜,上面列有逝
去祖輩的名字,大年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小輩子孫就要給祖輩磕頭,希望祖輩可以保佑子孫平安、健康、幸福。看到大爺們磕得那么虔誠,我也跟著跪下磕頭,絲毫沒有覺得不好意思。
第三,吃水餃,拜年,在我們村里,大年初一這一天都起的很早,大概也就五六點鐘就起床了,抱柴火,燒大鍋,煮水餃,不知怎么的`,感覺大鍋里煮出的水餃格外的香!吃完水餃大家都走街串巷給自己的長輩拜年,互致問候,那鄉音不是一個親切可以形容的!
第四,扭秧歌:扭秧歌的時間在大年三十后的幾天,大概在每
天晚上七八點鐘,已經是鑼鼓喧天了,敲鼓的敲鼓,打鑼的打鑼,剩下的都在扭秧歌,除了一些舞步熟練的老爺爺老奶奶,也不乏一些新手,他們依葫蘆畫瓢的扭著,倒也有模有樣,其中數小孩子的舞步最搞笑了,簡直可以當春晚小品看了,他們的舞姿張牙舞爪,把人逗得捧腹大笑。突然有一個小孩自己絆到了自己的腿,一屁股跌坐到地上,嚎啕大哭起來,接著就是親戚們的安慰聲……
我的老家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祝老師和同學們春節愉快!!
老家風俗作文4
拜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春節一項必不可少的風俗。每個地方拜年的形式都是各種各樣的。而外婆家那邊就有一項專屬我們小孩子的拜年方式。具體是怎么樣的呢?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外婆告訴我說,每年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我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拿著自己準備好的袋子去給當地的各家各戶鄰居們拜年,他們會分給我們好吃的,據說去的孩子越多,這戶人家在新年里也會事事順心。雙方都會感到很開心。因此每年大年初一的一大早,我們這些孩子們都會早早地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拿著自己早已準備好的大袋子,約上幾個小朋友便出門到村子上的各家各戶拜年了。我們不管走到那戶人家門口都會大聲喊到:“拜年啦!”屋子里的主人聽到聲音,便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有些甚至在吃早飯都會放下飯碗,三步并兩步地走來給我們分發好吃的零食,有些客氣的人家還會為我們這些小朋友每人準備一個小紅包。我們拿到了好吃的.和紅包會感到特別的開心和激動。我們走了一家又一家,漸漸地手中的袋子不自覺的重了起來,胳膊也開始又酸又疼,不得不交替著使用左右手交換著。這個時候特別希望有個人能過來幫我分擔一下,幫我提提這重重的大袋子,甚至心里開始暗暗地想:“接下來的人家可不可以只給紅包不要給吃的呢,因為吃的東西多了實在是太重了,根本提不動啊!”走著走著,居然有小朋友因為太重了,在半路就開吃了。眼饞的我們也不約而同的都拿出自己的零食開始分享啦,大家吃了些東西瞬間覺得力氣都回來了,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便一起走在鄉間的小道上,各自回家,迫切的想要去跟父母炫耀一下自己的戰果。當時的心情別提有多激動了。
拜年這一形式代表了我們這些孩子們對這戶人家的尊重,而他們分給我們好吃的東西呢就算接受了我們的尊重,并對我們表示感謝。但是這拜年的形式是我們這些孩子們的特權,真的特別希望童年的時間能過的慢一點再慢一點!
【老家風俗作文】相關文章:
老家的小院作文11-14
回老家作文06-05
快樂老家作文09-29
老家的風景作文09-09
美麗的老家作文07-03
老家的小狗作文08-02
老家的山作文08-08
回老家作文09-09
老家優秀作文09-14
我的老家作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