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像一支隊伍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活得像一支隊伍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得像一支隊伍作文1
當無情的火焰熊熊燃燒,無處可逃的螞蟻滾成球狀,用無數脆弱的身軀在火海里碾出一條生路;當貪婪的獵人端起冰冷的,逼入絕路的老斑羚甘愿做跳板,以自己的墜向死亡換來小斑羚那生的彼岸。開路的螞蟻死了,火滅風起,它們連灰也不剩;做跳板的斑羚死了,在人跡罕至的荒谷里化為枯骨。它們死了,但也還活著,活得像一支隊伍。
畢竟滄海一粟,人又何其渺小,波濤洶涌中,一人,一舟,卻忐忑不安,舟擔心迷失方向,人害怕下一秒有死無生,這該是多么可悲!要想遠航,一艘乘風破浪的戰船,一隊足以托付生死的戰友,在朝陽初升時揚帆起航,在夕陽西下時凱旋而歸,如此,足矣。
一句“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牽動著多少求生無路之人的心,燃起了多少不甘屈于人下之人的熱血,充分的準備下,起義的火炬在浩浩蕩蕩中前進,終于雄霸一方,成為了讓那龐然大物頗為忌憚的存在。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顆不甘卑微的心最終被權勢所困,他那些同生共死的戰友也失了戰意。眾叛親離的他,終是抵不住時代的洪流,淹沒在無名之海中。
因為不愿落于塵埃而被遮掩其原有的光華,所以有人想要活得像一支隊伍,肩負起責任與使命,歷經艱苦與磨難,在失去中得到收獲。可是有多少人能屹立于終點呢?
電影《空中獵》中,一國的空軍領導人在悲憤中背棄了國家和子民,投靠了,而一支空軍部隊的教官為救一個學員身負重傷,無法參戰。那個在死神手下逃生的人毅然頂住了巨大的壓力,與他人配合,在亂流中躲避雷達,救回人質,炸毀了導彈井,甚至駕駛飛機撞向那個瘋狂的人。在他眼中,生與死已不再重要,因為他面對著更大的挑戰,在他下定決心時,隊伍,已然活在他的心中。
我堅信,沒有人會是一座孤島,不會為孤獨,不會為平凡庸碌而活,一顆不甘卑微的心,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一種無畏無懼的勁勢……是這樣的態度和境界,讓人活得像一支隊伍。
活得像一支隊伍作文2
天安門前接受首長檢閱的隊伍,步子是整齊的,陣形是方正的,因為心是齊的,凝聚在了一起。
活得像一支隊伍,看似有些不成立的比喻,又意味著些什么?我細細想。
也許是秩序。太陽亙古不變地東升西落,從前的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沒有精確的鐘表,日出的亮光和落日的余暉成了他們勞作的分界線。那是一種順應自然的生活,一種有秩序的生活。著名的童話作家鄭淵潔先生,常在一天的早晨便完成了當天的寫作任務。王開嶺在《按時看日出的人》里這樣寫道:“上世紀的一個黎明,在巴黎鄉下一棟亮燈的木屋里,福樓拜在給最親密的女友寫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來訪,不看報紙,按時看日出……’”“按時看日出”這短短五個字,就已經把這樣一個大文豪描繪得淋漓盡致。按時,看日出,那是對生活的安排,對生活的享受。如此活著,才更顯意義。
隊伍固然不止這些。設想倘若天安門前的士兵們只將列隊按安排走到指定的位置,將每一個動作都做到最高的標準,眼神卻毫無光芒,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的.氣勢無疑至此就煙消云散。
人連在一起,心也緊緊相依,那才是隊伍。活著,若只是成天板著臉工作,不會激情彭拜,不懂相處,那一生能回味的,也就一個個獎杯,一個個勞模的稱號罷了。
在《開學第一課》上,鋼琴家郎朗與新發明的意大利機器人奧特同臺。中間有一個環節,是機器人與一個十幾歲的小鋼琴家比賽速度。無疑人的速度是無法趕超機器人那鈀子似的手的。可機器人彈奏出來的音樂是毫無感情的。
若僅是為了整齊,天安門前的也許就是一排排身著軍裝的機器人,還順帶顯示我國科技的發達。可是隊伍有著幾十顆凝聚在一起的心,有志氣,有統一的目標。
活著,更要有一顆堅定的心,抵過千萬顆連結在一起的心。
戰爭場上不乏有一人立功的故事,他們沒有一起的戰友,孤身一人,或許他們乖乖歸降于敵方也沒有多少人會破口大罵“叛徒”,可他們卻選擇奮戰到底。沒有戰友的鼓勵,沒有獎賞,甚至紀念碑上都不一定會留下他們的名字,支撐他們的,就一顆心,如隊伍一般緊緊連結的心。
活得像一支隊伍,有規律地生活,有目標地生活,有信心地生活,活出真正的模樣。
活得像一支隊伍作文3
“旋轉木馬”,村上春樹給出的人生定義——鏖戰時好一場你死我活,回頭看只不過兜在原地。古今勇者數不勝數,又有幾人名垂青史?熱血證一份忠誠,卻只是原地打轉,總遺憾還鄉,總馬革裹尸。太多青年少俠,自認為武功蓋世仗劍天涯,到頭不過用著“三腳貓”功夫混跡江湖。太多人認為孤獨與自信便是追尋成功的正道,卻很少有人愿意與他人合作前行。行若成伍,途將遠矣。
“我總認為自己將成功時,卻總害怕失敗。躊躇間又有人從我的衣袋中偷走時間,憤怒涌上頭腦,將成敗燒得一點不剩。”碧村如是說。
孤獨固然可以支撐一個人走的很遠,但時間一長,各種負面情緒涌上心頭,許多不該做的事竟被從容做下,攜著孤獨走得越遠,越反被其吞噬。孤獨僅是一種情感,正如“感謝貧窮”一般,甚至有的人將它作為一種時尚。但抗著“孤獨”的大旗的人能否撐下去?沒有人知道。
反觀世界上許多偉人,卻并非自在獨行。屠呦呦時常與其團隊為青蒿素一事討論至夜深;青年時期的莫泊桑也時常與老師捕捉文章中轉瞬即逝思想的火花。它們或多或少都有一個群體,偉人們在其中自由地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背上行囊,獨行于大道之上僅僅是個人的旅行,若無友人,若無前人,若無世界,我們行歸何處?又將何時出發?與人常言,長我精神,擴我視野。
但世界上總是命運多舛的事占多數。相遇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很難,免不了要獨行,免不了要忍受孤獨。如果你能在精神中自成千軍萬馬,自然也無畏這些。
如何在尋不到隊伍時活得像一支隊伍,正如哈姆雷特的名言:生或死?總歸需要一個答案,與其迷失于現實的光怪陸離,不如在自己的精神家園中開墾一畝小土地。古今諸多偉人都可以通過精神與你交流。“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廣博地向偉人們學習,與之交流,產生精神共鳴,每每在自己的創作中發現與偉人相同的火種,在自己的研究之中發現與偉人有相同的目標,在自己的信仰中發現與偉人相同的執著,雖吾一人,吾亦千萬人。
活得像一支隊伍,不僅是現實中與人共行,更需要精神上對自己極高認識,與許多人為友,不需其行,自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氣。
活得像一支隊伍作文4
馮驥才曾將天津人與上海人做比較,他說:“上海人重面子,天津人重實惠,上海人說活出個樣來,天津人說活出個味來。”那么,我得插一句:“活出個氣勢來。”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青年教師的自述。他說他剛上課時,單靠所謂的“民主”、“平等”,但對教學作用不大。而隨著自我修養的提高,哪怕走入一個陌生的班級上課,學生也全被鎮住。文末他提到,他孤身一人,卻猶如帶著千軍萬馬。
一個人的氣勢有多大我不得而知,但張飛獨守長坂坡而無人敢過的事例告訴我們,張飛的氣勢可以很大,一個人,完全可以像支隊伍。我不禁憶起典韋,當他為保衛曹操以無與倫比的英勇氣概戰死后,竟半天無人敢走近他余威尚存的尸體。氣勢竟能如此。
氣勢是一個人的加分項,南派三叔在《盜墓筆記》中寫到“三叔就算是走在路上也能壓那些開豪車的人一頭。”這可能存在小說的夸張,但瑪麗蓮·夢露的事跡可無從,對于她出席的某次舞會,有人回憶道:“當她出場時,所有人都被她吸引了,她是那么地奪目,即使是普通的衣物,也無法掩蓋她的光芒。”一個人的氣勢是如此神奇,在潛移默化中,人們便被影響,于是人的形象也就重塑。
突然想起了蘇東坡。據他弟弟蘇轍所言,在黃州突圍之后,他整個人的氣質變了,超然脫俗,傲世而立,顯現出一股圣潔的氣勢。而正因他將這股氣勢用入了他的文章之中,令他得到了質的飛越。以至蘇轍感嘆:“在黃州前我和他水平所差無幾,在黃州后我就被他遠遠甩在后面。”而這,不過是氣勢的部分運用。
氣勢是人素質的外放,一個人的氣勢不能撒謊。一個猥瑣的人是不可能放出宏大的氣勢的,正如糞土無法發出誘人的香氣一般。伴著氣勢,人便可一目了然。記得一篇回憶同學的文章,提起一位從小在嚴格家教中長大的女生,她雖然不是最美麗的,卻永遠是最耀眼的。當她在紛雜的街上走過,車馬似乎都在她兩邊分開,那一刻,世界仿佛都為她安靜了。
那么,便活出氣勢來,加強自我的修養,從而放出氣勢環繞。那時,便擁有了主角光環加身的環繞。那一刻,獨自一人,卻如有千軍萬馬跟隨,那一刻,世界也靜默。
要活得像一支隊伍那樣有氣勢。
【活得像一支隊伍作文】相關文章:
1.一支隊伍作文
3.一支鋼筆作文
4.一支鉛筆作文
5.母愛像春雨作文
7.最后一支舞作文
8.一支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