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美食
家鄉的美食1
說到美食,世界各地都有。中國,更是數不勝數,像:北京的烤鴨、天津的包子、陜西的泡饃、四川的火鍋……,個個堪稱人間美食,個個都被世人贊賞。可最令我流口水的,還是我家鄉的特產——燈影牛肉。
首先,我來解釋一下,什么叫做燈影牛肉。“牛肉”,大家肯定知道,說明這個美食是用牛肉做的。但“燈影”,可就不一般了。因為,燈影牛肉很薄,厚度還不及一張紙,只要你拿下一片牛肉對準燈光,就會折射出黃色的燈影,所以,“燈影”二字,由此而來。
接下來,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燈影牛肉名字的由來吧:“相傳,燈影牛肉是由唐代著名詩人元稹命名的。當年元稹在通州(今四川達州市一帶)任司馬。一天,他到一家酒肆小酌。下酒菜中有一種牛肉片,色澤油潤(鮮)紅燈影牛肉亮(去掉),味道麻辣鮮香,使元稹贊嘆不已。更使他驚奇的是,這牛肉片肉質特薄,呈半透明狀,用筷子挾起來,在燈光下,紅色牛肉片上絲絲紋理會在墻壁上反映出清晰的紅色影像來,極為有趣,元稹當即喚之為‘燈影牛肉’”。于是達州市的這種牛肉片就以“燈影牛肉”之名盛傳開來,成為四川的一道名菜。
燈影牛肉外形獨特,味道自然誘人。燈影牛肉入口即化,麻辣鮮脆,細嚼之,回味無窮。不少品嘗過這道美食的.人,都對它贊不絕口。而且經過近幾年來的革新,燈影牛肉徹底“脫胎換骨”,味道越來越棒,僅以(令)無數游客盡“折腰”。而且牛肉富含肌氨酸: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任何其它食品都高,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特別有效。
家鄉的美食2
星期日的上午,我剛上完古箏課,準備走回家。一出大廳門,哇!什么東西這么香?我心想。我尋著味道,來到了一家店。到那兒一看,原來,這里在賣好吃的“草鞋底”呢!我不禁往里張望著。
我走進店里,掀起布簾仔細地看著,阿姨那嫻熟的手法,令我驚嘆不已。阿姨系上圍裙,站在方桌旁,只見她拿出了一塊老酵面團,在案板上反復揣揉,揉兩下,灑兩把面粉,直到揣揉到不粘手就可以了。接著搓成長條,把它們摘成大小合適劑子,整齊地擺放在案板上,小面團好像一群頑皮的小孩子在排著隊領著食物呢。等摘完劑子,就要開始制作餡心了。阿姨先將老酵、青蔥和豬油拿了出來,并將它們混合在了一起,攪拌均勻,抓起了一個小團裹在了老酵面團里,然后一揉、一捏、-搟,一個包著夾心的面餅就完成了。她拿起了一個刷子,將油刷在了面餅上,灑上白色的芝麻,放入提前預熱好的烤箱中,烤十五分鐘,一個人間美味的“草鞋底”馬上就要誕生啦!
過了大約十五分,噴香的“草鞋底”出鍋了啦,我迫不及待地沖了上去,看著它那布滿了星星的“星空掛布”,我立馬“口水直流三千尺”,恨不得能一口一個。我饞得實在是不得了了,趕緊拿錢買了一個,咬了一小口,哇!豬油和芝麻的香氣在我口中交織纏繞,味道迎面而上,真是贊不絕口,韌勁十足,特別彈牙,簡直是人間美味!
聽阿姨說,“草鞋底”已經有一百余年的.歷史了。以前,商人們在南通城做生意,所以經常來買這種餅吃。因為形狀似鞋底,于是大家都叫它“草鞋底”,這個名字就由此傳開。
如果你想吃到正宗而又美味的“草鞋底”的話,那就快快來南通品嘗吧!
家鄉的美食3
我的家鄉在江蘇省啟東市,這里有很多美食,比如說:香煎脆年糕、油炸小黃魚、微辣酸菜魚、火烤牛肉串、紅燒羊肉等,但我最愛吃的卻是家鄉的餛飩。
家鄉的餛飩制做過程很繁瑣,但吃起來卻很香,我打算親自做一碗,便請求媽媽來幫忙。
我從菜場買了餛飩皮,它是正方形的,像一張紙那么薄、手掌那么大,白白的,看上去呈現半透明的狀態,摸上去很柔軟。餛飩好不好吃,餡是最重要的,媽媽把五花肉剁成泥,她說,手工做的肉泥更細膩更香,剁好后,放入花生油、生抽、鹽、五香粉、雞精等調料,最后加上一點芹菜末,一起攪拌均勻,肉餡就做完了。
接下來就開始包餛飩了,媽媽先把餛飩皮攤開,在中間加上一個硬幣大小的肉餡,然后把餛飩皮對折,再一卷,兩邊扣在一起,一個餛飩就包好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包起來,第一個餡放多了,包的像大象的腦袋一樣鼓鼓的,肉餡全露在外面了。媽媽說:“你少放一點餡,這樣更容易包。”我按照媽媽的話去做,果然比第一次好多了,但樣子還是有點丑,餛飩的邊角沒有對齊。經過多次改進后,我包的餛飩終于和媽媽包的差不多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餛飩很快包完了,媽媽把它們放到鍋里,很快就煮熟了。熱氣騰騰的餛飩出鍋了,只見它們像一只只小白兔圍在一起,再撒上一些香菜,加上生抽和蔥花油調制成的湯汁,看起來讓人很有食欲。我口水直流,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餛飩皮很有嚼勁,肉餡很鮮美,吃完餛飩我又把湯汁都喝完了。啊!味道真是太鮮美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美食,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直流口水、想來嘗一嘗呢?
家鄉的美食4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說起我家鄉的美食,那可是數不勝數,但是說起最美味的食物,我可要推薦我們家鄉有名的大閘蟹了。大閘蟹可是我們這里名市著實的一道美味佳肴了。無論是在酒店里,大排檔里,還是在還海鮮城里,都頻受人們的喜愛。
其實大閘蟹的做法特別的簡單。首先把洗干凈的螃蟹,用大火隔水蒸8——10分鐘左右,要依據螃蟹的大小來定。然后關火悶3——5分鐘。最后倒一碗醋,里面放一些姜末來沾著吃。剛蒸好的大閘蟹看起來黃澄澄的,一看就讓人垂涎三尺。真是色香味俱全。
吃螃蟹也挺有意思的'。把螃蟹的蟹殼扒下來,用勺子舀一點兒醋放在蟹黃里。哇!這蟹黃真是“人間極品啊”!酸溜溜的醋加上香噴噴的蟹黃完美的融合到一起,真是太好吃了!接下來,我又把大閘蟹掰成兩半,頓時,白嫩嫩的蟹肉映入我的眼簾,咬上一口就讓我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我喜歡吃我家鄉的美食——大閘蟹。
家鄉的美食5
家鄉的食品在我心里可以說是最美味的,可以與任何的山珍海味相比,因此每當我一有空閑的時候,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讓我特別回味的食物,特別是那些美食,更是讓我回味無窮,一想起就流口水。
家鄉的美食雖然在深圳這邊也可以買到,但卻沒有家鄉的那味道,也沒老家的正宗,更沒有家鄉的好吃,因此,我特別懷念家鄉的美食。
我最愛的美食是牛排,那種味道真的好懷念,好懷念,多么希望可以立馬吃上好幾個啊!我還記得小時候在老家時。每次,我坐車去那個地方的時候,首先,一到那兒,我就會先去買一個牛排來吃,然后再去逛街。
自從來到這邊以后,我就很少吃了,也許是因為這邊沒有的緣故吧,這更是讓我想念那牛排,每當我想起那牛排時,我總是會很想回老家,想要立馬吃到,可那也只是想想,畢竟老家和這兒隔了很遠。
去年,我過春節回老家,在路上的時候我就一直想著那牛排,終于,我們到老家了。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車,就馬上跑著去買了一個牛排。可是,牛排不是直接吃的,而是要炸一下才可以,于是我就站在那里等,在等的時候,我看見那老板用夾子很利索的夾了一個牛排慢慢的把牛排放進了那油鍋里,順便也蓋上了蓋子,不一會那牛排被拿出來了,牛排的顏色也變了,從淺淺的紅色變成了有點金黃色,加上一些調料,簡直美味極了。那老板給了我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那味道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總之就是很美味,很美味。
吃過牛排后,我又去吃了幾樣,那味道也很不錯,只是我感覺好像沒有以前那么好吃了,不過也還不錯了。
家鄉美食的味道之所以那么迷人,令人回味無窮。那不僅僅只是因為食物味道的好,主要是因為那個地方是你從小生活的地方,那些食物也正是因為有了想念所以才會覺得它是那么的令人回味。
家鄉的美食6
在我的家鄉,人們管馬齒莧叫"馬子汗"。這種野菜生命力極強,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只要是有太陽的地方都能長。
缺菜的季節,母親會把馬齒莧弄來當菜吃,攤馬子菜煎餅當然最好吃,但那要雞蛋,要油,對窮人家來說,太奢侈。平時吃得最多的,便是蒸馬子菜團子,既當菜,又當糧。
傳說羿射下十日之中的9日,一日因為躲在馬齒莧下幸存下來。太陽為了報答馬齒莧的救命之恩,從此以后無論多么熱認得天氣,太陽都曬不死馬齒莧。所以,老家的人大多會用草灰糊上水和著馬齒莧一起死勁的揉,然后放在太陽下暴曬,馬齒莧曬干以后就能食用,這樣做成的馬齒莧味道很香。因為做起來很復雜,在老家是很珍貴的,一般只有坐月子的'人才有資格去吃。
干馬齒莧一把、帶皮五花肉一塊(也可以用一般的肉,帶要帶一點肥)、姜一塊將干馬齒莧略用水泡軟,撈起擠干水分,切成小段,五花肉切小塊,姜切小塊備用;炒鍋放油,燒熱,下姜略煸后,加肉塊不停翻炒,加入老抽和糖,炒到肉塊色澤紅亮。將馬齒莧倒入,略翻炒幾下后,加入一小碗水,燒開后,調入鹽,轉小火,蓋上蓋,燜煮到馬齒莧酥軟,開大火將湯汁收干即可。
還有一種做法,馬子汗菜團,做法也簡單。馬齒莧洗凈,胡亂切幾段,用少許白面拌一下,啥調料也不用放,就可以上籠蒸了,十來分鐘就出籠,蒸好的菜團子,塌了架子,粘成了黏黏的糕狀,用刀切成塊塊,就可以吃了。這是我幼時經常吃的一道菜,母親非常節約,煎炸是很費油的,也有些麻煩,有的時候母親會放些豬油伴一伴味道會香一點,這樣的做法弟弟才會吃。
一晃歲月已去了半生,頭腦后扎著小辮子的弟弟如今快變成一個禿子,現今憶起這些往事真的是恍然如夢!!
家鄉的美食7
我最愛吃的“楓鎮大面”,它是蘇州一帶有名的美食之一。就像它的名字所說,它是一種面。楓鎮就是楓橋,是舉世聞名的寒山寺所在地。楓鎮大面還有個有趣的傳說哩!
相傳太平天國時期,有兩兄弟在楓鎮合伙開了一家面館。一次,老大在一家賭場行賭,將所有買原料和作料的錢都輸光了,以至連買醬油的錢也沒有了。第二天就難以開張了。兄弟倆急中生智,向近鄰要了些酒釀和鱔魚骨頭,干脆就將紅面改為白面湯。由于酒釀香醇,鱔魚骨頭鮮美,熬出來的白湯下面頗受顧客稱贊。這一天的生意不僅沒有受什么影響.反而更加紅火了。久而久之,這家店的白湯面一傳十,十傳百,來此處吃面的人越來越多了,二人正式掛出了“楓鎮大面”的招牌來。后來,楓鎮大面成了這兒的傳統美食啦!
要做出令人嘖嘖稱贊的楓鎮大面,材料必須十分講究:生面條、豬硬肋、鱔魚、細鹽、酒釀、料酒、蔥姜、蔥末……可是一個都不能少。熱氣騰騰的楓鎮大面上桌啦。一股撲鼻的酒香立刻涌了上來,爭先恐后的往我鼻子里鉆。吊湯的`時候,除了常見的肉骨、鱔骨外,如果客人需要,還可以加入了酒糟和螺絲。澆頭是一塊燜肉,但是它和普通的燜肉不同,它肉質白嫩,做法復雜,且燜制時不能放醬油,純粹靠鹽調味。燜肉看上去十分膩,但卻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的燜肉里透著一股淡淡的酒香,更是凸顯了楓鎮大面自身的魅力所在。在這時,喝上一口冒著白色霧氣的湯汁,一定全身都會放松下來,身上暖洋洋的。我想,天上神仙的宴席也不過如此吧!楓鎮大面真是:燜肉肉質白嫩,入口而化;面湯湯色澄清,味道鮮美呀!
家鄉的美食8
一說到吃辣,我就想起家鄉的辣子雞丁,就嘴巴里口水打滾。
每到放暑假的時候,我會催著奶奶帶我去鄉下老家,一來是可以和表姐弟玩,二來就是可以吃到舅奶奶做的辣子雞丁,那種辣子雞的味道別提有多好!
首先是原材料正宗。那可是鄉下的土雞,它吃蟲、草、蔬菜、米粒等食物長大,不胖不瘦,三斤多一只。辣椒也是綠里透著微微紅的那種,肉體厚,水份多。
其次是舅奶奶高超的廚藝。每當得知有辣子雞丁吃時,我和伙伴們總會早早地把碗筷擺好,然后,待在廚房里看舅奶奶加工她的獨門菜肴。只見舅奶奶把上好的雞脯肉切成一厘米見方的`雞丁,放入碗中,加入料酒、醬油、胡椒粉、大蒜末等攪拌均勻,然后用手快速抓幾把腌制一個小時以上。
開始炒雞了,舅奶奶把鍋里的油燒熱,放入雞塊,炸至金黃色撈出,撒上綠綠的蔥花,黃黃的姜末。不一會兒,雞丁吸飽了汁,個頭大了不少,個個粉嫩嫩的,油面光滑。
舅奶奶終于端上了辣子雞丁,我迫不及待地夾上一塊放入口中,閉上眼睛,美美地咬上一口先是辣味,再就是雞丁仿佛在舌尖上爆裂開來,隨之而來的是甜、咸、麻、鮮,各種味道紛至沓來,在我的味蕾上跳舞。那勁舞真是熱辣、刺激、帶勁、過癮!
回城后,我經常回味家鄉辣子雞丁的美味。有一次,我看見路邊有人在賣辣子雞丁,看起來也有胃口,我嚷嚷著讓媽媽買,媽媽說:這雞丁不衛生,要吃就吃家鄉的土雞,只有家鄉的那種雞,那種辣椒,才能炒出那種特別的味道。
是的,家鄉的辣子雞丁不但好吃,而且營養豐富,辣得垂涎不止,讓我欲罷不能,毫無懸念地成為我最愛吃的一道菜。我期盼著,下一個暑假快快到來。
家鄉的美食9
我的老家在重慶。一提到重慶,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火鍋。重慶火鍋店之多是令人咋舌的。大街小巷,胡同里弄,賓館酒店到處都是。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不出門,一出門你必然聞到火鍋香。如果不是這樣那就不是重慶了。
重慶火鍋的特色歸納起來就三個字,麻,辣,燙。這三個字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反應。愛刺激的南方人則“喜”;愛清淡的北方人則“懼”。慢,這個結論只是在沒到重慶之前可以這樣說,一旦到過重慶,別說外地人,就是外國人外星人也會九九歸一,熱愛火鍋。你看,火鍋館里,不論男女老少,國人洋人,一個個吃得汗流浹背,淚流滿面,嘴里還歇斯底里的喊著爽,爽,爽!
重慶火鍋非常講究制湯底料。主要原料有牛油,麻油,菜油,豬油,辣椒,花椒,老姜,豆瓣,醪糟等三十多種調料。制作很講究火候時段。哪些先放,哪些后放,哪些先要油煎,哪些先要水煮等等都有嚴格的程序。湯料則是用牛骨或豬骨或土雞事先慢火熬制,到時再摻入底料中混合熬制。吃的時候每人還要配上一個油碟。油碟是用麻油,蒜泥,芝麻,味精,小蔥伴成。需把燙好的菜放入碟中浸泡一下然后放入口。至于所用之主菜則更豐富了,可以說千奇百怪,葷素不論,包羅萬象。一句話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長的,什么都有。但最突出的則是毛肚鴨腸。離了這兩樣不叫重慶火鍋。毛肚是黃牛牦牛的內臟,鴨腸是本地土麻鴨內臟。燙這兩樣菜很講究火候。時間短了不熟,時間長了不脆,二分鐘起筷則恰到好處。好的標志是毛肚片上布滿一個個小油泡,像在油鍋里撈出的,鴨腸則卷曲成團,又紅又亮,放進嘴里又香又脆。頓時你會驚嘆普天之下竟有如此美味。正所謂“世有佳肴,不食不知其旨也”!重慶火鍋象征著重慶人的性格,熱情,豪爽,陽光,大度。有人說是重慶火鍋陶冶了重慶人的性情,還是重慶人的性情賦予了重慶火鍋無窮的魅力。我想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慶火鍋是令人叫絕的,重慶人的人格是令人敬佩的。
家鄉的美食10
潮州是我的家鄉,她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名副其實的小食城。這里的小吃應有盡有:有如雪中金的咸水粿,有像金枕頭的春餅,有似小雪球的鴨母捻……其中,最令我情有獨鐘的便是那色香味俱全的牛肉丸粿條湯。
走到小攤前,叫上一碗牛肉丸粿條湯,坐等幾分鐘。不一會兒,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丸粿條湯就上桌了,綠油油的芹菜珠,翠綠如碧玉的生菜,雪白剔透的粿條,還有主角——胖嘟嘟,身穿灰色外衣的牛肉丸!一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那牛肉丸的濃香啊,一個勁兒地往你的鼻孔里鉆。誰能擋得住這美食的誘惑呢?
我迫不及待地用勺子舀起一顆圓鼓鼓的牛肉丸,上面氤氳著一層“薄霧”,令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濃郁的牛肉香味立刻在你的嘴里蔓延開來,再使勁一嚼,勁道的牛肉丸里含著飽滿的咸牛肉湯汁,越嚼越香。如果你喜歡吃辣,還可以蘸點兒辣椒醬,辛香的味道會逐漸侵占你的味蕾,讓你回味無窮。
我又夾上幾條粿條送到嘴邊,撅起嘴對準粿條地狠狠一吸,“刺溜”一聲響,滑溜溜的粿條一下子滑進我的嘴里。q彈的粿條咸乎乎的,讓你吃得根本停不下來。吃著粿條,不要忘記呷上幾口粿條湯,鮮甜無比的牛肉湯汁涌入嘴里,喝下它,滿口留香。此時,再來一片生菜,它那翠綠的百褶裙明如玻璃,裙擺上繡著好看的花邊,裙子上還滾動著幾顆金黃色的珍珠。輕輕夾起它送往嘴里,脆脆的,甜甜的,其間還夾雜著若有若無的麻油的'香味。
我大口地喝著鮮美的牛肉湯,一刻不停地往嘴里塞粿條和牛肉丸,味蕾得到極大的滿足,那種滋味只化為一個字——爽!最后以一個響亮的飽嗝結束了這場“大掃蕩”。我的嘴里還殘存著一股含著牛肉香的熱氣。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勾起了你的小饞蟲了嗎?快快叫上一碗牛肉丸粿條湯飽飽口福吧!
家鄉的美食11
我從小長大的地方就是我的家鄉。這里,有別具一格的民俗文化、美味的食品、特色的服飾,這里叫天龍。
說到家鄉,我喜歡的是它那特色的食品:雞辣椒、臘肉、血豆腐、香腸……其中,最讓人忘不了就是臘肉了。
臘肉是逢年過節少不了的佳肴。通常是在農歷冬月的中旬就開始做,先在貿易市場挑選肉色鮮紅的肉,用刀切成長約20-30厘米,厚4-6厘米的肉塊,然后用花椒和鹽和在一起,和好后,將肉平鋪在砧板上,灑上和好的鹽和花椒。抹鹽和花椒也有講究的:要均勻地抹,肥肉與瘦肉的交界處要多抹些,肉與肉之間的縫隙里要細心地多抹些,肉的'周圍也要撒上一些。之后在砧板上用力地搓肉,主要是讓鹽等味道進入肉里,一般搓5-10分鐘后再把肉平鋪開來,仍然用花椒和鹽均勻地再抹一道,再搓5分鐘,搓完后用先用鐵絲穿在肉的頂部,以便提和掛,然后用一個塑料桶裝好,放半個月左右。時間到了以后,就把肉拿出來,放在砧板上,用老方法灑鹽和花椒后揉搓,弄好后再放入桶中放上10天。腌好后,拿出來放在預先搭好的架子上熏烤。熏烤時,火不能太大,多用煙熏,熏烤的柴里還要加入一些柏樹枝或者香樟樹枝,這樣熏烤出來的肉更香。熏烤時,人要經常檢查,以免失火。熏烤大約半個月,肉就熏好了。熏好的肉看起來色澤紅亮,聞起來特香。
將熏好的臘肉割下一塊,用淘米水洗上三遍,然后切好,擺放在盤子里(還可以擺出各種花樣),放入蒸鍋里蒸上大約半個小時(也可以多蒸一下),就可以取出來吃了。除了用蒸的方法以外,還可以用其他方法做,各有各的味道。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之后,相信你對屯堡臘肉充滿了期待吧!雖然很多地方都有臘肉,但我們的屯堡臘肉一定能帶給你別樣的味道。來吧!熱情的屯堡人歡迎您!
家鄉的美食12
第一步要先和面。這和面可大有講究,要在面粉中加適量的水、糖、酵母、土雞蛋、芝麻。加好之后,就需要用七八分力進行揉搓。接著用濕紗布把面團蓋起來,等待兩個小時左右。
第二步是搟面、切面。將面搟成一張張厚度約3毫米的圓圓“大餅”,把大餅切成一個個手掌大的正方形!
第三步就是翻花了。將切好的正方形沿對角線對折成三角形,然后沿著兩條邊開始由外而內切五、六刀,形成幾個三角形,將靠右的邊向左上翻,再將靠左的邊向右上翻。這時,麥花就雛形初現了!
終于闖到了最后一關——炸麥花。相比前面的步驟,這一步算是最簡單的了。在自家的土灶里生好火,鍋中熱好菜籽油,輕輕放進做好的麥花,開炸嘍!炸的.過程中,要記住火不能太大,要不停地翻動麥花,讓它們像一個個游泳健將似的在熱油中自由泳,受熱均勻,這樣炸出來的麥花才是金燦燦的。
炸完后,一個個金燦燦的、香噴噴的麥花就出鍋嘍!這些麥花如此之黃,如一塊塊金子;如此之亮,勝過打了蠟的水果。
我剛拿起這麥花,就聞到一股香味,如同一只無形的手開始撫摸我的鼻子,讓我心滿意足地微笑起來,情不自禁地張開了嘴巴,輕輕咬一口,“咔崩!”酥酥的,脆脆的,如一顆炸彈,炸響了攻占味蕾的節奏;慢慢嚼一嚼,雞蛋的鮮,白糖的甜,芝麻的香,(小作者放慢品嘗的動作,將麥花的滋味寫得很具體。)讓我不禁高歌起自創的《麥花大合唱》:“牙在嚼,嘴在叫,麥花在‘咔崩’,麥花在‘咔崩’,我的味蕾在舞蹈……”
你要不要也來試試做麥花呢?諸暨歡迎你!麥花也歡迎你!
家鄉的美食13
我的家鄉泰興,有許多美味的小吃,其中,宣堡小餛飩,可算得上是鼎鼎大名的。
一碗香噴噴的小餛飩端上桌,只只餛飩像一條條小船,在水面上很悠閑地漂著,熱呼呼的湯上浮著一層金黃色的油和碧綠的蔥花,煞是好看。一陣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那香味是濃烈的、細膩的,透著一股股農家氣息,使人食欲大增,滿口生津。用小湯匙輕輕地攪一攪,碗里的餛飩立馬活躍起來,一只只打著旋兒,在碗里轉圈,互相碰撞,像一只只戲水的小鴨子,十分可愛。舀起一只來仔細端詳,重疊在一起的皮爾呈透半明狀,薄薄的,軟軟的,好像薄紗一般,依稀可見那嫩紅嫩紅的肉餡。
吸一口小餛飩中飽滿的.湯汁,含在嘴里,細細品味。湯汁在舌頭上來回滾動著,微辣的湯汁刺激著味蕾,使得舌頭有點麻麻的,但那彌漫了整個嘴巴的香味,又促使你忍不住再吸一口,仿佛帶著你走進散發著稻香與泥土氣息的故鄉的田野。咬開滑滑的餛飩皮,里面的一小團肉餡是粉紅色的,很嫩,在勺子上微微晃動著。待你咀嚼著肉餡的時候,唇齒間充溢著肉的香味,那感覺是很微妙的,讓人陶醉其中。當一整碗小餛飩吃完后,回味著剛才的那份美味,心里總會充盈著滿足感。
美味的宣堡小餛飩,做起來很不容易。要搟差不多五個小時的面,才會搟出這薄如蟬翼的皮爾。里面的陷也很講究,必須選上好的豬腿肉,剁細了,拌以碎生姜、蒜蓉及料酒、蟹油等佐料攪勻。包的時候,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夾住皮,在右下角放一點肉餡,然后五指并攏,將剩下的兩個角重疊捏緊,一個餛飩就包好了。煮餛飩時,先用開水將白胡椒粉、蔥和預先熬好的豬油在碗里沖開做成湯,再將包好的餛飩丟到開水鍋里一燙,就可以撈出放入已經做好湯的碗里,一碗香氣撲鼻的小餛飩就做成了。
我愛吃這美味的宣堡小餛飩,更愛這飄著香味的故鄉。
家鄉的美食14
總有一種味道,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那是一種只有在家鄉才能有的味道。每當我想起這個味道,心里就會生出一種渴望“渴望再吃一次”。
在我心中,家鄉的雜格是天下最好吃的食物,每天早上來一碗雜格,再配上一個,不,兩個小米煎餅,簡直是絕配。
雜格的做法很多種,一般都是做為早餐來吃。最地道的就是羊腿骨熬的湯,加上幾乎燉的爛熟的白蘿卜,還有師傅們手工做的粉條,配上秘密調制的調料,吃的時候加點羊油煎的紅辣椒,就著手工做的.小米煎餅。會在每天清晨瞬間就把你的身體喚醒,讓人精神百倍。
聽爸爸說,吃家鄉的雜格有三種境界。第一種只吃雜格,不就其他東西,這些大部分是第一次吃雜格的人的吃法;第二種境界就是雜格就油條,這是吃了兩三年的家鄉人的吃法。第三種境界就是雜格就小米煎餅,而且還是泡的煎餅。為什么會這么劃分呢?爸爸說雜格本身帶著的羊膻味加上小米煎餅略帶澀澀的味道,就著軟滑順溜的粉條,在來上點噴香的辣椒,這本身就代表了家鄉。家鄉的人純樸自然就像那濃濃的羊湯的味道,遇事愛叫真就像那澀澀的小米煎餅,出門在外與人相處的圓滑世故就像那軟滑順溜粉條,再加上遇事不怕的性格就像那噴香的辣椒。這就是最能代表家鄉的食物。
自從上了初中后,我就很少能吃到這樣的早餐了,媽媽也曾經嘗試在家里做,但怎么都沒有記憶里在家鄉那些小店吃的味道了。現在偶爾回老家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和爸爸媽媽一塊來一碗熱乎乎的雜格就煎餅。這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家鄉的美食15
說起成都的美食,我最愛吃的便是火鍋了。
“觥籌交錯杯杯盡,門前石獅口水流”,這句詩用來形容火鍋真妙,因為火鍋正是這樣一種讓石獅子也會饞得流口水的美食。那火紅的顏色比春聯還要艷,還要吸引人。湯面上翻騰著的蝦餃、毛血旺,像在游泳池中漫無目的地漂浮著的游泳圈。時不時閃現的青菜,就像探出頭來換氣的'游泳者。
我輕輕夾起一塊土豆,在鮮辣的蘸料里一滾,放入口中,辛辣的口感,仿佛舌尖上瞬間跳起了充滿激情的華爾茲。土豆那人吃人愛的味道和火鍋特有的麻辣鮮香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刺激著我的味蕾,一種難以描述的興奮感頓時涌上心頭。
每一樣菜品都散發著香氣,每一顆味蕾都巴望著那美味,每一個人都在尋找那最誘人的菜品。
火鍋的人氣如此之旺,不單單是因為它的美味。能在我們這美食之都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更多的是因為它能讓人感到溫暖吧!吃火鍋不分時令季節,也不擇地點場所。或在春花爛漫的良辰吉日,或在揮汗如雨的酷暑炎夏,或在秋月揚輝的冷冷清秋,或在“晚來天欲雪”的隆冬時節,或在豪華大廳,或在街頭小巷,不管是親戚團聚,還是朋友重逢,火鍋都是你的最佳選擇。你可以在融洽、溫馨的氣氛中,邊與家人、朋友聊天,邊欣賞川劇變臉,吃著那些令你垂涎的火鍋菜品,再喝點小酒,吃些紅糖糍粑,還有甜脆的飛餅。洋溢著親情,彌漫著友情,吃的是文化,品的是高雅——吃火鍋著實是一種享受,簡直是巴適得板,安逸慘啰!
有時候,我覺得生活就像火鍋,五味雜陳,有你喜歡的味道,也有你不喜歡的菜品,但不管怎樣,你都該去細細品嘗一番!
【家鄉的美食】相關文章:
家鄉的美食03-08
家鄉的美食作文12-12
家鄉美食作文03-05
家鄉美食作文01-30
家鄉的美食作文01-12
《家鄉的美食》教案08-25
想念家鄉的美食12-13
家鄉美食的作文10-04
家鄉的美食作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