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剃頭最費事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關于剃頭的作文
剃頭,又叫理發,過去,因時代原因及條件影響,剃頭在農村是十分流行的,不過,還稱不上職業,兒時在大街小巷里經常會見到有剃頭的,這些剃頭的中有固定的,也有不固定的,固定剃頭的可以稱之為“剃頭匠”,通常都是多多少少收費的,或者糊弄頓飯吃罷了,從兒時起,對剃頭就有了很深的印記,在我的腦海中,從剃頭到理發的概念及個中變化似乎跨越了半個世紀,這看起來很普通的一件事卻牽出了很多故事。
在我小的時候,就見家中有一把德國產的理發推子,這種推子左面手把是固定的,剃頭的時候,右手拇指不用動,只需固定住手把,全憑其余四指活動,用起來感覺很別扭。但父親用起它來是那樣的運用自如,兒時,都是父親為我和弟弟剃頭,剃頭的時候,父親就說,別動,一動就剃不好了。可是,推子夾著頭發,拽著頭發很痛,我就忍不住動了動,一動就影響剃頭。父親說:“不讓動,怎么又動起來了?”我就說:“推子光夾頭發。”父親就把推子上滴上幾滴火油,這樣用起來就順暢多了,待到剃完了頭一看,雖不是什么時髦發型,但看起來順眼、精神,于是乎,街坊鄰居的孩子也想讓我父親給剃剃頭,父親總是不厭其煩地給這個孩子剃剃頭,給那個孩子刮刮腦的,周邊的孩子也都成了一個發型,這是我對剃頭的最初記憶。
回憶起過往的歲月,給我留下記憶比較深的還有村里一個理發匠,在村里知道這個理發匠名字的很少,但提起他的乳名來,卻無人不曉。這個人乳名叫船,過去是看山林的民兵,后來又給人剃頭,隨著剃頭的越來越多,村里的人幾乎都認識他,有些人也愿意找他剃頭。他剃頭有個特點,一般不給年輕人剃頭,剃不出那個頭型,而愿意為上了年紀的人剃頭,再就是給人剃光頭,也就是農村人常說的“剃電燈泡”,所以他總是把剃頭刀子磨得鋒快,給人刮出的光頭很亮,剃了光頭到哪里一看,就知道是船給剃的,也都知道他的剃頭刀子厲害。當時在農村大街上經常聽到孩子哭,怎么哄也哄不好,這個時候只要說:“船在家磨剃頭刀子,一會兒就拿著剃頭刀子過來割耳朵。”哭聲就會戛然而止,要比說上半天好話強得多,這件事留給人們的印象特別深。
到了上學尤其是到了中學時代,那時候一般就不叫剃頭了,而叫理發,隨著年齡的增長,喜歡和同學一起騎上自行車跑十幾公里到縣城里去,這里有專門理發店,購置了專門理發椅,培訓了專門理發師,而且發型也很多,這個時候,只要拿著2元錢,理完了發,還可以到澡堂子里洗個澡,然后躺在澡堂子里的簡易床上休息一下,再騎上自行車興高采烈地趕回家,家人和同學一看:精神!從此以后,感到到縣城理發別有一番風趣,對我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就再也不愿在村里理發了。
話說到這里,使我又想起了一段我幫人理發的故事。大約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時我二十歲剛出頭,十幾歲的叔伯弟就說讓我幫他理發,祖母也在一旁鼓勵著我說,他頭發那么長了,給他理理吧。說實話,我是理發這個行當的門外漢,對理發一竅不通。看著我猶豫的樣子,叔伯弟擺出一副不在乎的樣子說:“哥,沒事。你就大膽地理吧,理不好刮個泡就是的”。我一聽,就從屋子里搬出了椅子,拿出了那把德國推子,鼓起勇氣來給叔伯弟理發,理著理著,就不知道怎么理了,因為我看著給叔伯弟把頭發理得七高八低,想繼續理吧?越理看著越不順眼,想理光頭吧?心里也沒底,這個時候,我才想起一句民間俗語叫“沒有金剛鉆,別亂瓷器活。”巧合的是,正在我無處下手的時候,鄉計生辦的一位女士推門進來了,找我母親研究計劃生育的事,見我們在理發,就十分友好地問了一句:“在理發?”我便說:“不會理,正在學,不知道怎么理了。”她便上前指指點點,我一聽就覺得她很內行,就想讓她幫忙把這棘手的活干完,她毫不猶豫地接過推子就理,三下五除二,一會兒功夫就理完了,為叔伯弟理出了一個新穎的發型,我的一顆忐忑不安的心也放下了,這個時候我唯有驚嘆,驚嘆之余得知,這位女士一直為她的子女理發,也就對理發這樣熟練。
回憶起在部隊里理發也很有趣,部隊里對軍容風紀要求很嚴,包括頭發都要求很嚴,男兵不能留長發,女兵不能梳辮子,團里經常組織對官兵軍容風紀例行檢查,各連隊對軍容風紀都相當重視,嚴格官兵留長發。記得當時我所在的連隊就讓衛生員定期為士兵們理發。這個衛生員是湖北兵,叫羅伍,士兵們都戲稱他“落伍”,但理發一點都不落伍,雖理不出什么有名的發式,但他給人把頭發理得很短,看起來很精神,正好符合連首長的要求。有一次,連長帶頭理發,羅伍在給連首長理發時,總是謹小慎微的,生怕一推子下去理壞了頭發,羅伍這次理發還是這樣,副連長見連長又在理發,就從背后悄悄地走過去,從衛生員手里接過推子,朝著連長后頭的中間位置就推了上去,這一推可就糟了,連長后頭兩邊都是整齊的頭發,中間一道豁口,羅伍站在那里難住了,這可怎么辦?連長似乎覺察出了什么?往后一看,副連長就大笑起來,連長平時跟這個河南老鄉副連長相互開玩笑開慣了,就猜到這個“二桿子”又干出什么壞事來了,就笑著對副連長罵了一句:“你這個二Q”就嘻嘻哈哈過去了,接著,對衛生員說:“羅伍,繼續理,理光頭。”羅伍聽了連長的話,才從不知所措中轉回來,重新拿起推子為連長理了光頭。這連長理了光頭,就想找做伴的,他就半玩笑、半認真地硬是讓幾名班長和幾名士兵也理了光頭,站到隊列里光溜溜的一溜。
過了不久,連隊奉命到陜西執行任務,為了調動士兵的積極性,剛到陜西安營扎寨,連首長就組織到就近的臨潼兵馬俑、華清池、捉蔣亭參觀游覽,士兵們興致很高,連長看起來心情也不錯,他已登上了捉蔣亭,這光頭連長往后一看,有的戰士便風趣地說:“你看,咱連長多像?”他這一說不要緊,全連大多士兵都朝連長望去,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捉蔣亭上站著一個活脫脫的蔣委員長。
理發也是隨著時代不斷更新、發展的。讓時光追溯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縣城理發的就遍布了各個角落,各家門前都用廣告牌式的擺著各種發型圖片,許多人為了選個好發型,不惜轉遍了大半個縣城,有的人就到處打聽著哪里理發好,就固定在哪里理。大家公認的有個“利民發屋”十分火爆,這個發屋是附近村子里一家姊妹四個開的,以老二麗敏的名字諧音取的發屋名,這個戴麗敏專門到青島、上海跟名師學了理發,又教會了姊妹三個,這姊妹四個又長得漂亮,也就吸引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來理發,當時熱電廠、電子材料廠、化肥廠等企業里的帥哥靚妹常常光顧這個發屋,理發、染發、燙發,這姊妹三、四個一齊忙,都應接不暇,使發屋的生意越來越紅火,理發的范圍不斷擴大,從理發、美容到健身按摩“一條龍”,客人越來越多,也就不斷地搬家,轉遍了荷花灣畔,搬到哪里,這些回頭客就跟到哪里,當年,我也是“利民發屋”的老主戶,因而,說起理發來,我對那段歷史記憶特別深。
新千年的到來,社會相互交融更加頻繁,理發這個行當也隨著社會大潮,南北交替,東西互惠,單單的小縣城里就引進了廣州發廊、溫州發廊、南方發廊、東北發廊,各種發式應有盡有,各種新鮮名詞不斷變換,領導理發新潮流,也在叫“發道”、“發藝”,叫得我都有點暈,每次理發的時候,我都要定睛看一看是不是理發的,理發也讓我明白了許多。
從剃頭、理發到發藝、發道,是歷史的變遷,理念的轉變,是文明的象征,發展的必然,現在回頭看當年的剃頭,這是在回味歷史的巨變,在展望美好的明天!
【剃頭的作文】相關文章:
剃頭最費事作文05-07
關于剃頭的散文04-30
小和尚剃頭的啟示04-26
《剃頭大師》教案范文(精選7篇)06-20
日出作文作文10-04
我與作文作文01-01
作文啊作文02-11
野炊作文_作文600字作文05-02
感動的作文作文05-01
作文:工人的作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