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記憶中的農田
去年,我和妻子去離我家不遠的我最喜歡的味千拉面館吃面。這家味千拉面館位于八萬人體育場的下面,世紀聯華超市的邊上,走路去那里也就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我喜歡吃面,可是最喜歡的是意大利面,其次才是日本的拉面,只是因為家的附近沒有意大利餐廳,才選擇了味千拉面館。妻子和我的口味并不一樣,她對日本拉面的感覺屬于一般而已,陪我來吃日本拉面,只是因為我喜歡而遷就我而已。我當然心生感激,愛意蕩漾。我們挑了一個靠窗的位子,點了自己喜歡的拉面,然后一邊眺望窗外的街景,一邊靜等拉面的到來。我的視線凝固在窗外街對面的一棟建筑上了。這棟建筑是十幾年前才建造的,外表非但老土,而且讓人生厭。我指著那棟建筑對妻子說:“親愛的,你看到街對面的那棟建筑了嗎?就是那幢灰色的建筑,你知道這是什么建筑嗎?”
妻子回答道:“當然知道,路過的時候我看了門口的牌子,是徐匯公安分局。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你知道這棟建筑以前是什么嗎?”我問道。
“這個倒不知道。”
“告訴你吧,這棟建筑的位置,以前是我初中的所在。后來我的這所中學被別的學校合并了,中學的教學大樓也被拆了,改建成這個徐匯分局了。”我說道。
“怪不得你一直盯著這棟建筑看,是不是勾起了什么回憶呢?”妻子冷嘲熱諷地說。
妻子說對了,每次看到這棟建筑我總是要在心頭感慨一番,感嘆時間的飛逝,歲月的蹉跎,當然也會回憶一番自己的初中生活。這一次,我坐在八萬人體育場下面的味千拉面館里,望著對面我曾經的初中所在的地方,腦海了突然出現了一幅畫面。這幅畫面是我坐在初中的教室里,看著窗外,看著現在我身處的拉面館的位置。在當時,大約20年前了,這里并沒有什么拉面館,也沒有什么八萬人體育場,有的只是一片農田。真的,就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現在的八萬人體育場所在的位置真的是一片農田。
20年前,當我望著窗外的農田時,怎能想到未來(相對于當年來說是未來,其實就是現在而已)那片農田會變成一座體育場呢?這片農田帶給了我少年時的歡樂,我經常去那里撈蝌蚪、捉昆蟲玩。現在的孩子到那里去尋找父輩們的歡樂呢?關于這片農田,我還有一個回憶。那是初三的一節語文課,語文老師要我們寫一篇街對面這片農田的文章,要求是寫農田的景色。我記得當時我坐在課堂里,拿著筆,望著眼前的作文簿,再看看街對面的農田,感到一陣茫然。老師要我們寫農田的景色,可是我看了半天農田,也發現不了這片農田到底有什么美的地方。眼看著時間一點點過去,我的作文簿還是空空如也。再看看別的同學,他們的筆都在本子上唰唰飛舞。這一下我可急了,我不能交白卷上去啊,何況作文課是我最喜歡的課啊。突然我靈感突發,當下奮筆疾書,竟然在下課鈴響前的那一刻完成了這篇作文。
第二天的語文課是作文點評課。語文老師在課堂上讀同學們的作文,然后點評。老師先念了幾篇同學的作文,我一聽,這幾篇作文果然出色,把街對面的這片農田寫的如詩如畫,仿佛世外桃源。接著老師又念了一篇作文,我一聽不禁心中忐忑,竟然是我的大作。當語文老師念完后,我在座椅上早已按奈不住了,因為我知道這個語文老師的習慣,他總是把好的作文念出來然后點評,對于差的作文,他是從來不念的,大概是不想刺激那些寫作差的同學,想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希望吧。所以我想既然老師念了我的大作,那就應該說明我寫得不錯,所以我迫不及待地等待老師的表揚。
沒想到在念完我的作文后,老師非但沒有給予贊揚,反而批評道:“同學們,我剛才念的這篇文章是這次作文課里比較差的一篇。你們知道它差在哪里嗎?”說完這句,他停頓了一下。此時的我早已面頰赤紅,萬念俱灰,低頭不語,恨不得立刻人間蒸發。老師接著說:“這篇文章寫得不好,是因為它跑題了。我要求寫農田的美景,可是你們剛才聽到它寫得是什么了嗎?”
原來如此,是我跑題了。我確實沒有寫農田的美景,因為我根本看不出這片農田有什么美的地方。我不喜歡那些綠油油的菜,甚至叫不出菜的名字。我不喜歡它散發出的糞臭味。我不喜歡這片農田還因為它與城市顯得如此格格不入。現代的城市不應該有農田,而應該是成片的高樓,如織的公路。所以我把自己的內心想法寫了出來,于是跑題了。跑題的作文當然差的作文了。
現在,我突然懷念起這片農田了。懷念那片綠色的田野,懷念田野中那冒著炊煙的白色農舍,懷念每到春天就有的那成片的黃色油菜花,懷念水塘里的黑色小蝌蚪,甚至開始懷念起那刺鼻的糞臭味了。在如今滿目都是灰色水泥構成的城市里,那里可以尋找得到這無價的農田啊。
曾經大自然就在身邊,可是我沒有珍惜,如今才知道要得到什么必須先失去些什么。而人們總以為得到的肯定是好的。
不久前,八萬人體育場下面的聯華超市經過了改造,顯得富麗堂皇。我和妻子還有孩子又去那里的味千拉面館吃面。由于經過了改造,坐在拉面館里再也看不到街對面了,因此吃面的時候也比較專心了。
在我們邊上坐著一對年輕的日本人夫婦(因為他們說的是日本話),也帶著一個小女孩。那個小女孩看上去比我們孩子還要小一歲左右。吸引我注意力的是那個小女孩,坐在兒童椅上,居然自己拿著調羹一勺一勺地自己吃著眼前一碗炒飯。看上去她的動作并不熟練,飯粒撒滿了桌面。可是那對日本夫婦并不在乎,根本不朝孩子看一眼,只顧自己聊天吃飯。
我望著眼前的景象,不禁感到一陣涼意。要知道我的孩子年齡比那個小女孩大,可是根本不會自己吃飯,必須一勺一勺的喂,非但如此,還很挑食。這和眼前的那個日本小女孩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我相信在中國,大多數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樣在這個年齡段都不會自己吃飯,都需要大人來喂。這就是不同民族不同的教育方法。日本還有西方從小就培養小孩子一種獨立能力,一種自立能力,而這正是中國人缺乏的一種教育方式。可是這也不能全怨父母,如今都是獨生子,誰不疼著愛著。可是現在的孩子就是未來的主人。我們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曾經的農田變成了現代建筑,未來似乎變得越來越美好。可不知怎么每次我看到八萬人體育場,就會想到那片綠油油的農田,那片早已不復存在,只存在于我的記憶中的那片農田。這是一片美麗的農田,可是當年,我并沒有感到過它的美麗,也沒有在乎過它的存在。
有些東西,只有在失去以后,才能懂得它的意義。
【記憶中的農田】相關文章:
記憶中的甜,記憶中的你_感恩作文02-15
記憶中的肯德基02-25
記憶中的你11-28
記憶中的模糊03-20
記憶中的溫暖作文02-16
記憶中的童年作文02-12
記憶中的趣事作文02-11
記憶中的味道作文02-11
記憶中的愛作文02-18
記憶中的微笑作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