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父母散文隨筆

時間:2023-05-06 17:34:41 散文隨筆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父母散文隨筆

父母散文隨筆1

  又是這樣一個陰雨天,起床的時候,頭昏沉沉的厲害,喉嚨也痛的不行,都快說不出話來了。到了傍晚的時候,整個人更是手腳發軟,全身疼痛,我知道我這是感冒加發高燒了。爸媽急忙去拿了藥讓我吃下,吃了藥的.我,昏昏睡沉了過去。

父母散文隨筆

  感覺像是睡了好久,全身都使不上力氣。感覺手邊像是有人一樣,抬了下頭,看到媽媽就這樣坐在小凳子趴在我床邊睡了過去。不由的喉嚨一緊,鼻頭一酸,很想哭。

  輕聲的叫一聲“媽”,發現聲音變得很是沙啞。這時媽被我的聲音叫醒了,看我醒來,趕緊摸了額頭,一看沒那么燙了才放下心。一看時間都十二點多了,媽媽就一直這樣守在我身邊嗎?我讓她趕緊睡覺去,她笑著和我說沒事,讓我再吃一次藥,她一會再去睡。

  吃了藥,再次睡了過去。不知道媽媽什么時候回房去睡的。感覺睡了很久,又像是剛睡了一會,再次睜開眼睛,入目的是滿頭的白發,還有爸爸那黝黑的皮膚,他就這樣坐在小凳子上,低著頭,睡著了。看他睡的那么的香,我都不敢發出半點聲音來,怕吵了他。

  這一夜,我就在吃了藥過后,睡睡醒醒之中反復,可是每次醒來都能看到他們其中一個在我身邊陪著我。想到這,此時不由我又鼻頭一酸,淚水不由的流了下來。

  我沒有什么好的語言可以來描述這一切,只能是用我內心最基本的詞語來述說這一切。父母愛,如山如海,沉重而又慈愛。對于這愛,你又能做到什么樣的回報 呢?對于父母來說,他們不需要回報,只要子女健康,便是最好的回報 了。

  我無法說出多好的言語,來表達我對父母的感激與愛。我只有最簡單的一句送給我的爸媽“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女兒愛你們!”

父母散文隨筆2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報道了父母送外出打工的兒子時老母親那傷心的場景。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由得也潸然淚下來。

  似乎每年春節過后都有這樣的報道。在別人看來也許見慣不慣,但對我來說仿佛又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勾起了我這個久外漂泊游子的心。眼前仿佛又出現了老母親思念我時那獨自以淚洗面的情景。

  我也許是較早外出打工人群中的一員。那是八十年代后期,為了光宗耀祖、跳出農門,也帶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的向往,我毅然決然地走出了鄉村,走向了城市。可至今我也忘記不了離別時不會說話的老父親擺著那布滿老繭的手阻止我的情形。

  二十八年的風風雨雨,二十八年的跌宕歲月讓我從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熱血青年光陰成了胡須花白的天命之年,且隨著年歲的增長,對父母的各種愧疚之情就會時不時地涌上心來。有時候我就在想:要是人生能輪回,我再不會這樣地離開鄉村、離開父母。

  放眼眼前的世界,已經發生了讓人難以接受的變化。這個世界也是一個讓人無法把握的世界。待在農村娶妻生子已經成了奢望,許許多多的農村人背鄉離井也許是一種無奈。

  萬萬千千的年輕人離開了生自己養自己的鄉村、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懷著忐忑的心涌向了城市,自己吃多大的苦,受多大的罪不說,留在鄉村的父母兒童只能相依為命地苦渡著歲月,導致農村問題頻發。這已經成為了現今社會不得不正視、不得不解決的問題。

  在千千萬萬打工大軍里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的恐怕只是鳳毛麟角,絕大部分在返鄉時已是傷痕累累。年輕時為了生存,在外櫛風沐雨、風吹日曬地透支著的心力得到了“回報”。

  無論外出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了,還是身心疲憊地回到鄉村,最后受傷害的還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獨守鄉村,熬苦了歲月,盼彎了身驅,哭干了淚水。

  愿天下的父母們生活幸福、身全安康;愿天下的離鄉人心相事成,平安吉祥!

父母散文隨筆3

  我是個女孩,參加工作五年多了,但我心里一直很痛苦,因為父母總是偏向哥哥。遠在老家的哥哥從小體弱多病,念完大學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就心安理得地在家待著,脾氣還很暴躁,父母不敢說他,因為他總生病,媽媽覺得把哥哥生下來就是虧欠了他,總有愧疚感。按說,作為女兒應該受到家里很多的照顧,但我卻承擔了很多的責任,每個月都要給家里寄錢,我家里也覺得,妹妹多分擔一些是應該的。有一次,我給家里打電話,媽媽說她身體不太好,但家里又缺錢了,不肯去治,我就非常生氣,說“我每個月都寄錢,看病是最要緊的”,媽媽說,“我們家經濟條件還是很緊張,你也不能怪我。”放下電話,我就開始哭,覺得家里面亂得一團糟,又沒有辦法去要求哥哥。作為一個妹妹,我太累了,為什么我就要這樣呢?像這種現狀我應該如何去改變呢?父母一個勁兒地護著哥哥,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作為妹妹,如果哥哥身體真有什么問題的話,妹妹為家庭出點力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從你的故事里我們可以感覺到,你哥哥的病并不嚴重,因為他可以讀完大學,所以你抱怨的可能就是,哥哥應該分擔一些家庭的壓力,而不是把家庭壓力都放在你一個人身上。這種感覺應該是正確的,可以理解,至于你的家庭究竟發生了什么樣的故事,我們不太清楚,哥哥找不到工作是暫時的,還是根本就不工作,我們也不太清楚。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有些焦慮是你內心的,爸爸媽媽希望孩子對家里有照顧,只是一個希望,你能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你不能夠超越你的能力,你不能過多地把家庭的壓力和矛盾壓在自己身上,因為你有你的生活,你必須在你的能力范圍里面去幫助家庭,或者是幫助哥哥。如果這樣想的話,你的壓力就會小一點。

  不過,你內心深層的抱怨,可能是覺得一般在家庭里都是哥哥承擔比較大的責任,妹妹會嬌慣一點,但是你的家里卻剛好顛倒了,在你家,哥哥從小就是中心。哥哥為什么能夠成為家庭的中心?因為哥哥有生病作條件,他是有病的人,所以他得到了很多利益,最大的利益就是他不用承擔什么責任。哥哥得病了,爸爸媽媽要照顧哥哥,妹妹實際上就成了姐姐,開始分擔家庭的憂愁,早早就去工作,掙錢幫助家庭。你對這一點一直沒有認同,你覺得這是不公平的。事實上,當一個家庭面臨危機的時候,如果哥哥很優秀,又上大學又有好工作,還幫助改善家庭經濟,而妹妹一事無成,打個工也是普通的工作,妹妹的痛苦會更深。你現在的痛苦只是認為,現在發展得不好是因為過早過多地承擔了家庭經濟重擔,但是如果換一種方式,你的感覺不一定比現在更好。

  面對偏心的媽媽,你的心里面很不平衡。怎樣才能內心平靜呢?實際上,當你承擔家庭責任的時候,你也得到了一些權利。比如說,你可以抱怨父母的生活,可以指導他們,讓他們換一種生活,讓他們去看病,注意身體健康,你獲得了這種權利。一般來說,承擔的家庭責任多,在家庭里擁有的權利就多,比如說哥哥病了,不承擔什么責任,他的權利也少,他無法改變家庭現狀。其實在很多家里,兄弟姐妹都希望別人弱一點,自己強一點,愿意讓自己成為中心,很多家庭爭斗都是為此產生的。而希望自己弱一點,讓別人成為中心,讓別人去承擔責任,自己躲起來的例子反而少一些。

  美國的心理學家曾經研究過家庭成員之間的爭斗,他們認為兄弟之間的矛盾是非常自然的,哥哥天生會嫉妒弟弟,為什么呢?弟弟沒有出生的時候,哥哥是獨一無二的',弟弟出生以后,哥哥會很憤怒,他覺得爸爸媽媽怎么會關心那個小東西,而不關心我了?這種嫉妒常常是希望自己比對方強。你也有一個特大的因素使自己變得比哥哥強,盡管你沒上大學,哥哥上了大學,但是哥哥上了大學也不行,他還是沒有工作。客觀的原因使你變得比哥哥強,按西方心理學的觀點來說,你應該感到高興,你成長了,變得很強了,而且不僅是現在,將來處理你自己生活的時候,也都有能力,你的能力從小就被培養出來了,你等于天然地獲得了一份禮物,哥哥變得很弱,本來應該是你弱的,但你反而變得很強。你在成長方面、生活經驗方面,的確得到了很多,但責任和權利是平等的,當然你也要付出很多,現在你總是在抱怨自己的付出,沒想到獲得的也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上、婚姻上、對子女教育上,你都會有遠遠超過哥哥的能力。

  你很善良,希望爸爸媽媽生活好,你有工作、有收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像樣,希望爸爸媽媽的生活也像樣。也許是由于你能力的原因,還不能夠有那么多的精力來改變家庭的現實,所以常常為家里擔心。

  對于你的這種擔心,我要提醒兩個問題:第一點,女兒的生活方式和父母的不一樣。年輕人追求科學、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而且一旦達到這種生活方式,就會把它泛化,希望父母、哥哥都像你一樣,有電話、有汽車,等等。但是老年人奉行的是一種簡約、樸實的生活方式,他們覺得那些時尚的東西毫無意義,一個人吃飽穿暖、有房子住、開開心心就行了。所以,有時候,你的痛苦和傷心是來源于你想把自己的生活方式給父母,讓父母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因為從現狀來看,家里并不是吃不上飯,只是你希望家里把錢花在看病上面,但是老年人看病是很舍不得花錢的,尤其是農村的老年人。

  第二點,你跟家庭的情感連接太緊密了。盡管你獨立了,工作了,但是實際上你的大部分情感都是從家庭來的,因為你對家里的事情卷入得很厲害,還在為哥哥的事情著急。一個城市的女孩有工作了,應該慢慢把她的情感轉到社會上去得到補償,交男朋友,和同事密切地來往,家庭方面的情感慢慢地就減少了,人的社會化就是這樣形成的。愛還是愛,但不會像過去那么著急,那么被家庭影響,不會出現哥哥的事情令她煩惱,爸爸媽媽的事情也讓她痛苦,雖然應該有煩惱,但是不應該痛苦成不能夠控制的樣子。

  所以,你要明白不能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父母,而且自己承擔了那么多的家庭責任,應該有自豪感。應該感覺到比同齡的孩子成長得快,而且有能力,因為你不僅能夠照料自己,還能照料家庭。此外,在日常生活當中,還要擴大社會交往,把注意力轉向身邊的人,發展自己的社交圈。你一旦形成了穩定的情感來源,就容易認同家庭問題,不容易陷入各種痛苦。

  從自然法則來講,家庭一般對哥哥或者姐姐的期待比較高,作為家庭權利的分擔來講,對哥哥期待高,哥哥得到的權利就多。比如,爸爸媽媽有時候會問哥哥的意見,但是不會問最小孩子的意見。因此,在一般家庭里,常常是長子發展很快,而最小的一個孩子最受寵,發展比較慢,麻煩比較多,問題也比較多。

  那么,這樣的家庭如何達成平衡呢?長子壓力很大,但是得到的表揚比較多,爸爸媽媽可能會贊揚他,因為他總是比其他的兄弟姐妹好,比較能夠分擔家里的事情,為爸爸媽媽著想,關心弟弟妹妹,甚至工作比較早,會幫家里掙錢。而最小的雖然比較受寵,但是毛病比較多,所以被批評就比較多,這就形成了一個假象的平衡。中間的孩子會想,“盡管我沒像哥哥那樣受到爸爸媽媽的信任,但也不像哥哥那么累,不用什么事情都幫著做,我可以偷懶,和弟弟妹妹相比,雖然沒得到爸爸媽媽那么多寵愛,但是我不挨打,也不挨罵”,中間的孩子可以這樣來平衡。

父母散文隨筆4

  我有位特別優秀的女友,研究生畢業之后,她先是在一家外資企業工作了半年多一點,然后做出了一個讓人驚訝的決定:辭職回老家,拿出一年的時間來陪伴父母。

  一開始,我們都以為女友家中出了什么事,后來才知道不是的,她的父母都十分健康,家中也沒發生過什么意外,只是這位女友覺得,她應當送給父母一段完整的時光。

  女友說,她曾做過一個估算,如果自己每年回家探望父母兩次,每次待一周,那么按照中國人的平均壽命來算,她用來陪伴父母的時間,也不過只有短短兩個月而已。這個結論把女友嚇了一跳,因為她自高中開始就在學校住讀,和父母朝夕共處的時光并不多,她原本想著等到自己事業有成并建立好小家庭的.時候再把父母接到身邊,與之共享天倫之樂,但女友身邊一位同事雙親的意外亡故警醒了她,讓她意識到生命里存在太多不可預知的東西,所以,女友準備趁著自己尚未結婚生子、瑣事纏身的時候,多留一些時間給父母,好好盡一下做子女的責任。

  于是,女友果斷辭了職,回到父母的身邊當起了宅女。最初,女友的父母對她的行為十分不理解,不斷催促她回去工作,女友只好解釋說自己身體狀態不太好,想回家休養一段時間。

  其實看到女兒回家,女友的父母十分高興,他們每天變著法子做好吃的食物給女兒吃,想方設法給她滋補身體。女友一面享受著父母濃濃的愛,一面認真陪伴著父母。每天清晨,女友都跟著父母去公園散步,和他們一起聊天曬太陽;回家后,女友便和母親一起清潔房間,幫她擇菜拖地,母親開始準備午餐的時候,女友又會鉆進廚房,向媽媽討教廚藝;吃完飯,女友又會搶著收拾碗筷,然后躺在媽媽鋪的花床單上酣然午睡;晚上的時候,女友就和父母一起嗑著瓜子看電視,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討論劇情。此外,女友還會幫父母染頭發,給他們洗衣服,和媽媽一起逛淘寶,給她買平價但好用的護膚品。

  在家的那段日子,女友一邊接一些私活做,一邊用心地陪伴父母,把他們哄得每天都樂呵呵的。幾個月后,女友的父母大概也看出了女兒身體并無不適,回家也不是為了養病,但他們很享受女兒陪在身邊的感覺,便沒有再趕女兒回去上班,而是不動聲色地享受著親情。就這樣,一家人樂陶陶地度過了一年多的時光,女友才重新回歸了職場,并開始與男友商討結婚事宜。

  對女友的這段經歷,朋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有人對她說:“你這樣貿然辭職,放棄打拼的最好時機,太可惜了。幸好你的男朋友通情達理,要不然你的損失可就更大了!”聽了大家的話,女友笑了,她一臉幸福地說:“古人曰,二親之壽,忽如過隙。賺錢、升職、結婚、生子,這些都可以晚一些再去做,獨獨孝順父母這件事晚不得,所以我一點都不后悔自己的決定。等到我爸媽百年之后,回憶起那段與他們共處的完整時光,我一定會感到十分欣慰。”

父母散文隨筆5

  前兩年我回家,正在玩著ipad,父親過來,想要問問這是什么,怎么用。

  但他剛一問,就有點后悔,可能怕我嫌他脫軌,沒文化,之后見我沒理他,在我周圍轉了幾圈,就走了。

  過了不幾天,他見我不在家,偷偷拿出來玩。結果他擺弄一會兒,就自動黑屏了。

  他以為是壞了,著急上火,一整天心神不寧。晚上我一回來,便捅咕我媽跟我去說。

  我一打開,一看沒壞,告訴他別擔心,只是電池沒了電。

  后來我媽告訴我,他只是不想跟我有太多代溝,所以就偷偷去研究,沒想到一玩就沒電了,嚇他夠嗆。

  出門在外,他們有時候也想跟我們聊聊,只是不知道該說什么話,該問什么話。

  他們或許早已脫離了你的所謂網絡圈、技術圈、文藝圈、時尚圈、微信圈云云,關心你的`范疇,也越來越小,能和你聊的話題,也越來越少。

  就像你們之間,明明待在一起,卻永遠隔著一個pad、一根刺。

  他們想問你計劃,但可能,你正為計劃所擾;他們想問你婚姻,但可能,你也正為愛情所困。

  在媒體渲染,網友玩笑之后,這一切的問候便加上了“逼”,逼婚逼房逼工作。

  于是我們漸漸反感,抱怨他們不和時代接軌,接著責怪他們啰嗦、杞人憂天,到最后干脆一個電話不打,一個家也不回。

  某個朋友,他奶奶長期臥病在床,不能走動,也沒什么人探望她。

  過年回家,他小姑前去看她,可向她展示了一遍禮物,就轉身走開,搓麻打牌去了。

  不久,她在里屋大喊,說她手上一不小心,扎了個刺。

  小姑連忙跑進去,端著她的手,反復檢查了好幾遍,就是找不到這個刺。

  怕奶奶擔心,小姑說帶她去醫院,讓大夫好好瞧瞧。

  還沒出門,她就被爺爺拽住了。

  他悄悄告訴小姑,她媽不過就是,想找些事情,跟女兒多說些話。

  不過,就是想找些事情,找些話題;不過,就是想跟孩子多說一會兒話,而已。

  有時候,不是父母不懂你,其實你也不懂他們。

  回頭想想,這一切所謂的逼迫,可以是一件煩心事,也可以是一件幸福的事。

  這世上,恐怕沒人會如此真誠地關心你,即便他們用錯了方式,搞亂了計劃。

  當你坐在列車上,看著他們的背影漸漸消失在轉彎處,或許,他們的嘮叨,將會變成你記憶里,最溫暖的東西。

  永遠別去責怪父母。

  要怪,就怪我們大了,他們老了罷。

父母散文隨筆6

  我,和父母的關系一直都不好,近幾年越發緊張起來。中間幾年是改善過的、也似乎變的越來越好了。如果沒有發生那件事的話,也許一切真的會不一樣。

  那年暑假結束,拎著行李返校,有點小興奮,這次回去不用多久自己就可以成為社會新鮮人。像是迫不及待的雛鳥想要飛去更遠的地方,覺得未來有無限的可能鋪展開來。

  跟父親討學費的時候,剛剛好夠我的學費多一點,父親說最近有點緊張,你先用著,不夠再拿,我說好,知道了。

  后來,卻給我發現他日期很新的一筆存款。于是試探的提了一下:“我需要配一副新的眼鏡,然后報名一個考試,這不夠。”父親說:“從你姨那拿一點。”我沒好意思開口,卻還是被小姨看破自己的窘迫,走之前塞了一些錢給我。

  他們所有人都說:“你父親那樣做肯定是有啥理由的,他有他的計較。”我信,我相信父親他有自己理由,相信他是有什么原因才那樣做的。

  只是,在年少的、我的眼里,這一切只不過是不夠愛而已。不夠愛所以不會想象她會不會委屈;不夠愛所以可以放一放、再放一放;不夠愛所以心里有一本清晰的帳,愿意給的、能給的都查的到。

  小孩子,對于被愛或是不被愛是很敏感的。只不過小時候是那種我跟姐姐(弟弟)兩個打架你護她不護我、偏心,長大了才體會更深。

  更大了以后,一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發現自己不管是跟誰、做什么,都留了三分余地,也可能更多。

  是父親,他讓我明白這個世界誰都靠不住,我所能夠仰仗的左右不過是自己;是父親,他讓我無意識中掌握對人“未可全拋一片心”。我、和父母,真的應了那句老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骨子里,我們都一樣。

  再大一點以后,突然理解了父母。他們不過是個普通人而已,有普通的愛和喜歡,會偏心,會對喜歡的孩子愛的`多一點。會覺得我供你吃、供你穿、供你去念書,已經很足夠了。

  真的都明白、都理解的,只是很多東西刺一樣扎在那里、過不去。

  實在無法想象自己跟父母撒嬌的場景,也無法想象自己會抱著他們的腰說:“我想你了。”就這樣吧,大家湊合過就行了,你一分、我一分的計算著來,誰也不會吃虧、占便宜,也挺好。

  小時候多好啊,那時候對一個人好就什么都可以給你;不管是親情還友情總是緊緊握在手心里,怕弄丟了。

  長大后勇氣都沒了,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真誠待過人了。習慣給自己留有余地,也習慣遇到危險就縮回自己的殼里,漸漸的也忘記了、忘記如何全心全意地對待別人。

  我想自己的那三分余地被看的清清楚楚吧,所有的試探和畏縮也一定被看的清清楚楚吧。慣性的保留、計算著付出,我已經是這樣了。

  我,大概不會變了。

  18年4月14日,我遲到了,進去的時候課已經上了大半。坐在教室里環視了一圈,亂糟糟的,想起有一年自己生病在家不能去上課,同學打電話過來問我咋了,下課后還過來看我。

  一個人沖進班級的時候難過極了,想起以前同學的關心和愛護,想起我們一起走過的青蔥歲月,想起那個能夠不做保留的自己,悲傷的不能自已。

  我為什么難過呢?想來想去,大概還是因為有所期待,所以會失望、會難過、會放不下,如針扎進血肉里。

  難道,我錯了嗎?

父母散文隨筆7

  父母的人生舞臺很小,很黯淡,從未掙脫山村小家的圈子;父母的人生舞臺又很大,很華彩,足以撐起一家幸福的晴空。這舞臺,便是父母耕耘一生、從未停歇的勞動舞臺。

  父母相依相伴、相互攙扶的共同舞臺,是那片地,厚重而不老;是那座山,蒼茫而永青。

  暖春消融了大地,父母便忙著整修農具、積貯農肥,共赴田間地壟,揮锨翻地,扶犁鏵壟,挑桶擔水,彎腰栽苗,播種一年的希望。流火的炎夏,父母頂著驕陽,揮汗如雨,鋤草松土,施肥澆水,精心打理著蓬勃的莊稼。秋收,父母日日穿梭在田間地頭,金黃的玉米、碩大的紅薯、飽滿的豆谷堆滿了屋頂、院落,也催綻了他們的笑臉。就這樣,寒暑易節,父母在那片土地上,永不疲倦地輪番耕作勞碌,供養著一家數口。

  雨過天晴的夏日,父母常揣著干糧,奔走山嶺間,翻石塊、捉蝎子,掄镢頭、刨藥材;暑氣未褪的初秋,父母又背起口袋,爬山越溝摘酸棗。雖汗流浹背,或被荊棘劃傷,可當滿罐的蝎子、成堆的藥材、整袋的酸棗換來孩子的學費、一家的零花錢時,那辛苦便也轉作甜蜜。深秋漸寒,父母便挑起扁擔,腰別鐮刀,進山打柴割草,貯備過冬、來年的燒柴。整垛的柴草,火紅了日子、溫暖了全家。就這樣,春秋更迭,父母在那座山里,尋奇探寶般靠山吃山,貼補著一家生活。

  城里的工地、家里的庭院,是父親獨自的舞臺,他輾轉勞苦、閑適自足。

  我們兄妹讀書、成家,迫使父親背起鋪蓋卷,踏上了進城打工的艱辛路。不知父親在熱火朝天的建筑工地,脊背被建材壓彎又挺直了多少回;不知父親在簡陋無味的工地食堂,吃了多少難以下咽的饅頭菜湯;不知父親在污濁硌身的簡易工棚,挨過了多少孤寂辛酸的`不眠之夜。但,回首望,挨過去的苦日子、皆成家的三兄妹,便是父親打工舞臺的喜淚成果。

  閑下來的父親,饒有興趣地在庭院種起了葡萄、花草、瓜果。每年葡萄成串、花開絢爛、瓜果累累時,父親總會自豪地打電話,讓我們回家品嘗、觀賞。偶爾,父親還會在庭院拉開陣勢,編編籃筐、做做木工、拉拉二胡,經營著老屋,樂享著晚年。

  低矮的灶臺、夜里的炕頭,是母親獨自的舞臺,她辛勤勞累、幸福滿足。

  母親常年圍在灶臺旁,魔術般地變幻著一日三餐,滋養著全家老小。母親忙完地里忙家里,拖著勞累的身子,在灶臺旁切菜、和面,燒火、盛飯。一句響亮的“吃飯嘍”,喚來全家圍坐吃美餐。可母親總是坐不下來,一直略顯自豪地忙活著,從照顧全家,到只照顧父親,長年累月,直至灶臺旁的身影已然佝僂。

  夜間,父親和我們兄妹早已睡熟,母親還在搖曳的油燈或是明亮的電燈下,獨坐炕頭,穿針引線,縫縫補補。如今雖眼已老花,卻也難改習慣,常為孫輩做沙包、縫棉衣。逢年過節,母親早早將我們的被褥曬得蓬松,方正地疊在炕頭。想必,這便是母親最幸福的晚年勞動。

  父母在屬于自己的人生舞臺上,勞作不息、從不抱怨。這舞臺,如一面鏡子,不僅照出了父母辛苦無言的一生,更照耀著我們堅實有力地走好前路。

父母散文隨筆8

  我從不知道,也沒想到,年近七十的母親會拉父親去拍了一套婚紗照。

  當母親像小姑娘一樣,面含羞赧地把兩本影集遞給我時,說實在的,我心里滿是驚詫,甚至有一點不解。我不明白一向節儉保守的母親,怎么也會去趕這樣的時髦?

  打開影集一看,我不得不承認,照片拍得真漂亮!

  影樓給他們提供了三套衣服。一套是西式禮服,身著黑色西服的父親和披一襲白色婚紗的母親攜手并立,兩人的神情顯得有些拘謹,看得出來他們很緊張,我猜這是最先照的。另一套是大紅色的中式禮服,這套短款上衣和曳地長裙就像是為母親量身定做似的`,愈發顯出她嫻靜端莊的氣質。旁邊的父親手執折扇,很有幾分風流儒雅的書生氣呢。還有一套是晚禮服,父親穿白色西裝,母親著紫色長裙,背景是藍色的大海,非常唯美。

  母親單獨照的幾張也很有味道,或是手握絹扇,或是捧一束鮮花,或是斜斜地執一柄油紙傘……一個娉婷少女的形象隱隱約約地出現在我眼前。

  我忽然記起來我結婚前一晚,把租來的婚紗拿到家里,和閨蜜,還有妹妹,我們輪番穿了拍照……母親在門口含笑站著,看了好一會兒。原來母親的心里也藏著一個屬于女孩子的婚紗夢啊!唉,說起來,母親和父親還真是沒有一張像樣的合影呢,他們結婚證上貼的只是兩張拼在一起的一寸照片。

  大概,做子女的都是和我一樣粗心吧?我們的眼里只有那個整日為我們洗衣做飯、瑣碎嘮叨的母親,卻從未想過我們的母親也打青春走過,也有一些女孩子的小小的可愛的夢想。

  想到這些,我有些心疼,我曾經那么熱衷于追求一個女人完美的生活,卻不曾想過母親也是一個女人。

  現如今,生活條件好了,母親也能與時俱進,懷著一份美好的心情,去趕趕時尚、追追潮流,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欣慰的好事啊!

父母散文隨筆9

  “ 你真的愛你的父母嗎?如果真的愛他們 ,你為什么還要和他們吵架?為什么不在他們的身邊陪伴著他們? ”晨說。

  和晨相遇是兩年前的秋天,落葉飄在成都的郊外,我擠著公交正要去參觀四川大學。我和他就是那個時候遇見的。

  他穿著一件黑色襯衫外加一件有點舊了的藍色外套,樣子普普通通,像是某個農村里過來的(事實上我才是,而我卻穿得很是鮮艷,他是在城市里流浪了許久的人),他一上車就看見了我,然后微微笑了笑。自那以后,我們很多次都會相遇在公交上,在那一次次由天定的緣份下,我們也開始熟悉,漸漸成了朋友,在時光的流逝之后,我們竟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己。

  晨是個寡言少語的人,不過對我卻有著許多話,仿佛是有很多話想要在一丁點時間說完。或許這是他多年以來內心深處積壓下來的吧!他的話有時讓人歡喜,而又的時候卻又讓人淚流滿面。記得那一次我要離開成都,回到南充的時候,他給我講起他的故事。

  “你知道嗎?我為什么從來沒有向你提起我的父母,其實不是不想提,而是不敢提。我怕我會忍不住哭出來。”他說這話的時候眼睛里已經含滿淚花了。

  “我九歲那年,住在汶川,那地方很美,有些許多美麗的山景,可是那一天,全部都毀了。”他仿佛在回憶從前,可臉上的表情卻又仿佛是不想記起。

  “那天我在我的臥室睡午覺,我的父母就坐在堂屋里看電視,而當地震發生時,他們離門只有一米多遠,可是都沒有跑。全部都跑到了我的臥室,他們抱起我來的那一刻,天花板塌了。”

  “本來那天花板砸不到他,可他擋在了我的前面,一把推開了我,而他卻永遠地躺在了天花板的下面。他的最后一句話是‘晨兒,快走’我當時并不明白他怎樣了,只看見他還伸在外面的手,上面全是雪,手的樣子就像當年牽我去逛街那時候一樣。微彎著,可那時我竟然知道他已經離我而去了!我看到了母親的眼淚嘩嘩地流淌,直接把我牽著往外跑。”我也看見了晨的眼淚嘩嘩地流淌了出來,哽咽了他的話。

  “后來,我的媽媽也死了。”他搖了搖頭,看著我,繼續說道:“就在出門的一瞬間,也離開了我,墻壁倒下來,把我們都砸到了,當時我暈了過去。什么都不知道,只感覺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你說,那不像夢么?我的母親她用身體保護了我,我才沒被砸死,她的手還緊緊貼在我的臉上,淚水和血都流到了我的嘴角,那個夢又苦又甜,我多想那就只是一個夢啊!”他用手擦干的眼淚,靜靜地看著遠方。

  “那就像是一個夢。我也希望它就是一個夢。”我說。

  “別這么說,我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現實,我想問你,你愛你的父母嗎?”

  “當然愛啊!”

  “那你和他們吵架嗎?你長時間地陪著他們嗎?”

  “經常吵,陪著他們的時間就太少了。”

  “你真的`愛你的父母嗎?如果真的愛他們 ,你為什么還要和他們吵架?為什么不在他們的身邊陪伴著他們? ”

  我被這句話問得啞口無言,晨也不說話了,我想再解釋,可我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是啊!我為什么要與他們吵架,為什么要離開他們?

  我想到了自己這些年對父母所做的一切,他們從小到大一直關心著我。如今,父親的背影佝僂了,皺紋爬上了母親的臉頰。他們都已被時光摧殘,那時候,躲在父親的背后可以不懼風雨,躺在媽媽的懷里與溫暖相依。而如今呢?總是一個人遠行,忘記了家中父母。

  我突然想到,父母在家里可能很是掛念自己,可自己卻從未想起過他們,我終于慢慢,慢慢地意識到,我不配言愛,不敢說愛。想起龍應臺的那句話,父母子女一場,只留下了三個字:不必追。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可憎,再也不敢看著晨的眼睛,而是低下了頭。

  晨后來只說了一個“再見”就離去了,我這才抬起頭來,看到晨的背影慢慢地消失在路上,也消失在我的記憶里,想到了自己,將來的某一天,我也會是一個父親,我也會慢慢變老,白發蒼蒼。

父母散文隨筆10

  三年前,母親做了心臟手術,恢復得不錯,之后只需每一兩個月去醫院抽血化驗一次,以決定每天的藥量就行了。和住院時的心情已完全不同,每次從山村老家到市里醫院,我們都當成一次三人游。

  最近一次化驗后,我們在醫院北門外吃灌湯包。我提議,時間挺充足,我們去醫院附近的王城公園看菊展吧,前段時間看別人發的照片,可好看了。父親第一個響應。母親也說好,再看看菊花。

  王城公園里,菊花擺著各種造型,球形、圈形、菊花形、扇子形、游動的魚、盤旋的龍、飛舞的蝶,龍船里載著菊花,老樹上開著菊花,真是一個五彩斑斕的菊世界。

  天氣晴好,陽光溫暖。父母一邊走,一邊看,一邊驚奇著,雖說這三年每年都看,一年跟一年不一樣呢。

  在菊花前,我給他們拍照,兩人離得兩尺遠。我示意父母離得近點,母親笑著不動,父親主動挪了一步,距離縮為一尺。我說:“牽著母親的手。”父親看了看母親,聽話地伸出手,母親卻把手插進了口袋,父親手沒處放,只好伸到母親的背后。母親很不好意思,笑著把頭扭到一邊。

  我讓父母為難了。一輩子,他們從來沒有在人前拉過手。記得母親說,結婚頭兩年回娘家,兩人連走路也是一前一后離得好遠,好像沒有一點關系似的。

  正值王城公園舉辦一個攝影展。其中有張老照片,河上還是老吊橋,站著一對年輕人。母親仔細看了看,指著說:“是的,第一次來時,公園里就有這樣的老吊橋。我穿的是綠色小格子的上衣,也是兩條辮子搭在肩上。你爸穿的是白襯衣,跟照片上一樣。那時,沒舍得照相。”

  母親第一次來王城公園是在1966年。18歲的母親經媒人介紹,剛與父親認識。父親借一輛自行車,載著母親騎過伊河、洛河,帶的是奶奶烙的餅,只在街上喝了兩碗稀湯。

  公園里的漫步,讓父母暫時走出了瑣碎的生活,忘記了為兒女操心,為家里的莊稼、狗、貓、雞操心,隔著幾十年的勞累日子,看見了屬于他們的青蔥歲月。

  媽媽年輕時是照過一張相的。年輕的媽媽,眼睛明亮,頭發濃密,兩條辮子又粗又長。

  那張照片夾在鏡子的后面,我小時候常看。可惜,鏡子被我們摔壞了,而照片因為時間長,粘在玻璃上,一揭就壞了,僅有的一張照片也沒有留下來。后來,雖然我常用數碼相機拍過一些照片,但大多都存在我的電腦里,沒有洗出來。我能看到,他們卻看不到。

  母親說:“跟你爸,這一輩子受了太多的苦,早知道,不跟他!”

  父親說:“現在,你是咱家的老大,說啥行啥,我一句都不敢犟嘴!”

  我聽著兩人斗嘴,呵呵地笑。年輕時,艱難的`生活、復雜的大家庭,讓母親受了不少委屈,兩人也少不了吵嘴、慪氣。如今,一切怨氣都化為云煙。父親脾氣好得像個老和尚,跟年輕時完全不一樣。父親說:“你媽是咱家的大功臣,她一病,我才知道她有多重要。”

  其實,父親的話何嘗不是我們做兒女的感受。陪著父母看菊展,何嘗不是我的幸福。

  我讓父母看這次拍的照片。母親笑父親手里還拎著給我帶的棗,照相也不舍得放下。父親說:“看你媽笑得多自然。”

  我選了最滿意的一張,準備送到照相館里,洗一張大大的照片,裝了相框,給父母送回去,掛在老家客廳的墻上,讓父母一抬頭,就能看見。照片上,是王城公園燦爛的菊花,菊花前,是父母比菊花更燦爛的笑容。

父母散文隨筆11

  晚飯,主食烙餅,雞蛋炒韭菜,其它。我拿起一塊餅,分成兩層,把雞蛋夾在中間。剛吃一口,老媽說話了,“你爸就愛這么吃。” 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了。還有一次是吃玉米面發糕,我把發糕掰碎,泡在燉茄子土豆的湯里,也聽到了這句話。我雖然看到過爸爸這樣的吃法,可我這樣做的時候,并沒有想起爸爸。

  老爸去世已十年了,平日里,并不能時時提及老爸,一旦有涉及到老爸的事情,老媽便會說你爸會怎樣怎樣。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呢?

  前些日子,老媽吩咐我,讓我把樓上箱子里她那件藍色的呢子大衣找出來。當時,我很不解。雖然知道有那么一件大衣,可我從未見她穿過,也許是年頭多了,我忘記了吧。

  大衣拿在手里,她便翻過來調過去的打量,口中念念有詞,“這還是我跟你爸結婚之前在沈陽買的,五九年,一百二十塊錢呢。” 一句話,交待的很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甚至細節。說著話,又把大衣穿在了身上。大衣本就是過膝的那種,老媽的身體又佝僂了,愈發顯得長了。大衣有兩層,外面是呢料,里層是薄薄的一層毯子。“哪天沒事,我把這里子拆下來,做一個小墊子,睡覺鋪著,能暖和啊。”老媽邊比量邊說。說歸說,這么長時間過去了,也沒見她去做,終究是舍不得啊。舍不得的是什么呢?是一件不能再穿的舊大衣么?是想舍也舍不去的`回憶吧!睹物思人,我如何會知道,老爸老媽那時有怎樣的故事呢?

  老媽沒有拆掉那件大衣,又把它疊好,收了起來。其實,我知道,即使老媽拆掉了那件大衣,也抹不去心中那份美好的回憶。何況,她本就打算改成一條褥墊的。當老媽睡在那暖和的褥墊上的時候,或許能感到爸爸的體溫吧。

  舊大衣可以拆掉,甚至可以扔掉,心里的那份溫情,卻會歷久彌新。

父母散文隨筆12

  中秋節快到了,單位里人人都興奮起來,大家開始為父母準備中秋禮物。

  小李平時總給父母寄東西回家,我們都夸他有孝心。小李數著手里新發的獎金,開心地說:“這些天一直加班,有時覺得快撐不下去了,但是想到掙了錢可以寄給父母,我就覺得渾身有勁。沒白干,獎金頂兩個月的工資了。我要把三分之二寄給父母,自己留點兒,陪女朋友逛逛街……”小李數著手中厚厚的鈔票,嘿嘿地笑了。

  妍妍說:“我那老爸老媽呀,別提多節儉了,給他們錢,一分都舍不得花,全都存起來,說要給我準備嫁妝。我得給他們買點實惠的東西寄回去,老媽愛美,我早就看好了一款紅毛衣,那顏色特鮮艷,老媽這個年齡就應該穿點亮顏色的衣服,明天我就去給她買,她肯定喜歡;老爸平時喜歡抽煙喝酒,但是對身體不好,我早就勸他戒了,聽老媽說他現在改喝茶了,給他買一盒上好的鐵觀音寄回去,再給他 買本茶道方面的書,爭取讓他把興趣徹底轉移到喝茶上……”妍妍用心良苦,可見是把父母放在了心里。

  大張說:“我老爸說了,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照相機。”大家聽了哈哈大笑,問大張咋回事。

  大張說:“父母今年都退休了,沒啥業余愛好,就喜歡到處走走,看看風景。看風景不拍照怎么行,老爸說,要把他走過的大好山河都拍下來,另外,還要當老媽的‘御用攝影師’,為她拍照。老媽年輕時長得漂亮,最喜歡拍照,我家里還留著好多老媽年輕時的照片,跟明星似的。老媽說,老了也要美一把,人生最美夕陽紅嘛。”這樣的中秋禮物,一定最合父母心意。

  淑芬的父母在農村老家生活,她說:“我爹娘最恨浪費,我每次買了貴東西,我娘就嘮叨個沒完,還總算賬:好家伙,這點錢能買多少大饅頭啊!我花錢多了,他們會心疼得像割自己肉似的。所以呢,中秋節我就買點月餅之類的東西,這樣有節日氣氛,還能讓他們開心。

  最重要的是,我要把月餅上的價簽換掉,換成很便宜的,讓他們心安 理得,不然他們吃起來也難以下咽。”淑芬真細心,孝敬父母不在乎花多少錢,讓他們高興是最要緊的.事。

  我也開始盤算,給父母買啥禮物呢?這時,閆華說:“我給父母的中秋禮物,就是帶著老婆孩子回家,把團圓送給他們!”大家聽了,都一言不發了。沉默了很久,小李嘟囔一句:“假期只有兩天,我們都一個多月不放假了,回一趟家得輾轉一整天呢,好不容易放兩天假,不如自己調整一下,省得累。”閆華說:“再遠、再累,也要回家和父母團聚。對父母來說,最好的禮物是團圓。”是啊,中秋節本是團圓的節日,回家陪父母吃個團圓飯,晚上陪他們賞月聊天,該是多么溫馨啊!對父母來說,兒女回家是他們最大的幸福和滿足。我想好了,這個中秋,送給父母的禮物就是———回家跟他們一起過團圓節!

父母散文隨筆13

  一直懷疑,父母的那個時代,是否真有愛情。也一直的懷疑,父親怎么可能真的做到,與母親的約定?在那一年的冬天,當玉子整理父親的遺物,在一本泛黃的日記本,一張明顯被撕掉,而就在緊挨著那張被撕掉的后面,那張空白的扉頁上,一行因為用力寫字而留下的印痕,是那么鮮明地刺痛了玉子的心,玉子甚至依然能夠感受到,寫字的人,心中那份決絕,那份從容、堅定。那句話玉子至今還清楚記得,那個寫字的人,就是玉子的父親,在母親離去一年以后,玉子的父親一個人,獨自安靜地躺在床上,再也沒有醒來。

  上世紀五十年代,父親從貴陽來到小城,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城的建設當中。也就是從那時開始,父親認識了緊鄰單位的母親,相識、相戀,結婚生子,把一生奉獻給這片熱土,也養育了玉子姐弟幾人。曾經美麗而驕傲的母親,在生產玉子時難產大出血,差點死去。也因此,自玉子懂事起,家里便不曾安生,母親的病時常地發作,每次都是在死亡邊緣徘徊。兩人不多的工資,加上母親從單位支領的零活——糊火柴盒——換取一定的生活補貼。除去隨時應付住院的費用外,基本上只能勉強地維持這個家庭的日常開銷。縱是這樣,家里平常依然歡笑多于爭吵,快樂多于悲傷。雖則,物質上并非能夠滿足,至少精神上,玉子是能夠感覺到,那是平淡而幸福的,洋溢著淡淡的溫馨,有著平常人家的溫暖。

  其實,由于多年病痛折磨,母親已如失去水份的花朵,面色蠟黃,頭發稀疏,枯敗而無光彩。雖然同樣地操勞,父親卻要精神得多,容貌還能看到幾分英俊。正是這樣反差極大的兩人,玉子卻很少發現他們會為了一些瑣事而爭執。偶爾地幾次,父親會一個人爬到單位附近的山上,獨自地坐一會。多年以后,玉子心里多少有些明白,那,也是父親生氣到極致時,所能夠做的一種發泄與解決的辦法。

  事實上,母親年輕時很是漂亮,追求者眾多。父親在另一個單位,又是從異地而來。除了本身還算英俊的相貌外,玉子也想不出來,父親究竟是如何,能夠在眾多追求者中脫穎而出,獲得芳心認可?想來,單位同事與親朋好友中公認的好人,也是父親一份不可或缺的重要籌碼。心性善良、溫文爾雅的父親,自有著其難以抵御的人格魅力,不止獲得母親的芳心,也征服了所有母親的家里人。而父母親在隨后的一段日子里,更是盡到了一份責任,不單供養了幾位舅舅和幺叔讀書,以及對他們的娶妻生子等的照拂周全、竭心盡力。父母在一眾親戚里,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這是他們的真心付出,所收獲的一份足夠的尊重。

  多年以后,在今年去三舅家拜年時,偶爾地提起來,父親的病竟猛烈如斯,三舅的一句話,一下子打開了玉子多年心頭的疑惑。當玉子說道父親走得如此匆忙時,三舅卻說他是求死之心,別人是無法挽留的。語氣中一絲惋惜、一絲緬懷,還摻雜一絲由心而發的敬意。玉子不由地想起來,當年所看到的那一頁紙上,那直透紙背的字跡。原來,父母的愛情,亦是如此地纏綿悱惻,唏噓哀怨。

  記得當初,在眾親友幫助下,收拾完母親的善后事,一家人圍坐在那里。看著連日來極少言語,如一具木偶般的玉子,父親輕聲地安慰,讓玉子想哭就哭出來。不想,剛忍不住失聲痛哭的玉子,卻被幺叔一句呵斥,硬生生地把眼淚又逼了回去。而父親并不曾多說什么,只是那眼中隱藏的傷痛,無知的.玉子并不曾看出來。怪不得幺叔,雖然當時玉子并不能理解幺叔為何要這般做。而其實,在工作以前,幺叔幾乎是父親帶大,讀書時,更是與三舅幺舅同吃同住過。對于他的哥嫂之間的感情,幺叔一直看在眼里,感同身受,比我們誰都更了解明白。對于母親的離去,幺叔也深知他的哥哥心中的痛,那是當初的玉子,無論如何也不能明白清楚的。幺叔寧愿打斷玉子傷心母親離去的淚水,只為,多少能夠減輕,他的哥哥埋藏在心底的,那份常人無法理解的痛楚。幺叔,他是真心地心疼他的這位不善言辭的哥哥。

  只是,誰也不曾想到,父親,在那時已然心生死意。他的一顆心,早已隨著母親的離去,而不再跳動。玉子不知道在母親離去的那天,父親與其有著怎樣的一段對話。而在隨后的一段日子里,父親并未曾流露多少心思,也許,是玉子幾兄弟疏忽大意,沒有覺察。去了一趟溫泉療養院回來,父親為他的小兒子帶回一口袋大小不一的石頭,只因為那時的玉子迷上了擺弄各種石頭。而其實,父親辛苦地帶回來的不過是一些稍有形態的鵝卵石,并無多大的價值可言。隨后,在暑假,父親又帶著玉子去了貴陽幾個親戚家里,一一拜訪。其時,父親已然開始出現病癥,身體明顯地大不如前。回到家里,父親的病情越發地嚴重,很快地,竟已不能自理。

  十二月,冬至剛過,小城開始感覺到冬天的冷意。玉子在睡夢中被叫醒,人們告知玉子,父親已然離去。渾渾噩噩中玉子來到父親的面前,依然不能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事實,父親一個人,靜靜地躺在那里,再也不能醒來。奇怪地,玉子并沒有感到有多難過,只在整理父親的遺物,當看到那一行直透紙背的字跡時,玉子終是不曾忍住,淚水泫然而下。

  玉子至今還記得那一行字——“等我一年,我將來找你!”

  玉子兄弟商議,把父親的骨灰,安葬于母親身邊。玉子知道,他們這樣做,父母在天之靈,一定會非常地開心的。

父母散文隨筆14

  同事小周家在外地,來我們單位工作才兩個多月。在這段時間里,我發現他常常在電話里請求他父母為自己做一些事情。

  “媽,天有點兒涼,你給我織件毛衣吧。要記得買藍色的毛線,那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媽,家里的小米磨好了吧,你抽空給我寄一些來,我想熬小米粥喝……”

  “爸,忘了告訴你,我的小收音機壞了,你抽空給修一修,我回家時還想聽評書呢!”

  我笑著說:“小周,你都已經參加工作了,該學會照顧自己了,咋還經常打電話麻煩你爸媽呢?再說,你要的東西這個城市也能買到,何必折騰二老?你可真是不孝順啊。”

  聽了我的話,小周神情專注地說:“我這才叫真正的孝順。爸媽幾年前就都退休了,爸爸會下棋,會修理小家電,沒事兒的時候還能找人下下棋,擺弄一下電器來打發時間。可媽媽是個閑不住的人,一輩子勞碌命,除了干活就是干活,不愛說話。退休了,我又不在身邊,她就整天空落落的'。去年回家聽周圍鄰居們說,她忙完了家里那一丁點兒活,就常常在家門口呆坐著,一坐就是半天……”說到這里,小周哽咽了一下,我發現他的眼睛里有淚水在閃動。

  過了一會兒,小周接著說:“于是我苦思冥想,才想出了這個‘折騰人’的法子,就是想給她找點兒事做。每次我讓媽媽幫我做事時,她都高興得不得了,總是花很多心思在上面。而且通過這個法子,我們母子倆有了更多的交流內容,她會經常向我‘匯報’事情的進展,征求我的意見,人也變得有精神了。我想如果有一天,父母什么事也為我們做不了,那對他們來說一定是一種痛苦和折磨。我覺得能讓父母牽掛著,他們才會更快樂,這才是真正的孝順。”

  聽了小周的一番話,我的心里感到暖暖的,愛也可以這樣啊。想起了每次我打電話回家,父母總是不厭其煩地問我吃穿怎樣,說如果不好的話他們就親自做,現在終于明白這話的真正含義了。當我們吃著母親精心做的飯菜,穿著母親洗凈的衣服,騎上父親給你擦得锃亮的車子出門上班……這個時候,我們是幸福的,而父母也是快樂的。

  讓父母牽掛著,這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穩穩的幸福。

父母散文隨筆15

  父母在城市新區的家附近有片未開發的荒地,被附近入住的居民開墾成了園地,閑不住的父母便也有了塊屬于自己的菜園子。因要照顧孫女,仍需住在老城區的'父母便開始兩地奔波,我家就在二老往返的路途中。

  要菜嗎?我和你爸(媽)又摘了些菜,黃瓜、西紅柿、豆角、茄子。隔三差五,總會接到父母的電話,然后拐個彎給我送過來。不只是我,還有家中姊妹、兒女親家、街坊鄰居,都是他們分享的對象。有時青菜太多,媽媽便做成一大鍋渣豆腐。媽媽做的渣豆腐小有名氣,自己石磨的豆渣,做出來又香又軟。一個電話,街坊鄰居便會自己拿盆來盛,也有惦記著主動問詢的。

  父母的菜園里種類繁多,除了各色菜蔬,也種地瓜、各種豆類,而且他們堅持種植有機的,堅決不打農藥,自己制作有機豆肥,隔三差五澆水、鋤草、手工除蟲。我曾經在大豆收獲的時候去幫忙,烈日當空,把曬干的豆棵砸出豆粒,一點點收集起來,一會兒的功夫就有點兒頭暈眼花。父母已年近古稀,身體已大不如前,經常十里奔波,雖然他們口頭說不累,但媽媽常責怪爸爸不再早晚鍛煉了,去趟新區回來沙發一躺就不想挪動了。我們姊妹常勸父母少種點兒或者別種了,別累著,可他們不聽,總說現在的蔬菜又是化肥又是農藥不能吃,這樣的你們吃不到。

  父母的愛是子女一輩子無以為報的似海深情。

  父母在,歲月靜好。

【父母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夏天散文隨筆11-04

清明的散文隨筆11-09

清明散文隨筆11-22

藕的散文隨筆05-02

小溪的散文隨筆04-27

收麥散文隨筆04-27

淚水的散文隨筆04-27

經典的愛情散文隨筆04-30

踏青的經典散文隨筆04-29

慧眼散文隨筆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