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德國幼教專家眼中的中國幼兒園的散文
散文,漢語詞匯。一指文采煥發;二指猶行文;三指文體名。隨著時代的發展,散文的概念由廣義向狹義轉變,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位德國幼教專家眼中的中國幼兒園的散文,歡迎大家分享。
去年夏天,兒童問題咨詢專家趙遠虹陪德國著名幼兒教育學者艾申波茜博士走訪了北京數所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幼兒園。在兩天時間里,艾博士親眼目睹了2000名中國兒童在幼兒園里的生活。趙遠虹接受時訊記者采訪時表示,考察結果令德國專家的失望甚至超出了她的想像。“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今天的一些幼教理論還在重復著西方昨天的錯誤。”趙遠虹舉例說,“比如傳統灌輸式的教育方法。西方對這一方法從產生懷疑到加以否定,已經花了20世紀整整一個世紀的時間。”
“值得深思的是,在北京一個標榜與國際接軌接得最緊密的現代寄宿幼兒園里,艾博士見到的卻是最厲害的灌輸教育。”趙遠虹說。這家幼兒園的招生廣告中頻繁出現的字樣是世界著名大學劍橋、牛津和博士帽;這家幼兒園的園長是從外國學習回來的‘海歸’;家長送孩子上這樣的幼兒園感覺是送到了外國……但是在教室里看到的情景,令艾博士大為驚訝。”趙遠虹說,“這家幼兒園里,竟然沒有一個專門為孩子們玩‘過娃娃家’而布置的角落;書架上也沒有任何孩子做手工用的材料。
最令人震動的是:凡孩子目光所及之處貼的只是中國漢字,連綿不斷,從教室一直延續到寢室。房間里擺得滿滿的小床四周見不到孩子家人的照片,美麗的圖片和孩子從家中帶來的私人玩具”“據說這家幼兒園4、5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認識一千多字”,趙遠虹反問道,“在這樣的情景下,孩子即使不想學又有什么辦法呢?”
“作為權威的幼教專家,艾博士非常反感把小學生的學習任務強加到幼兒園孩子身上的做法。艾博士強調說,人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證明了:兒童大腦中的神經腱只有在孩子主動用腦時才會得到鍛煉,孩子只有在自覺自愿的情況下才能接受所學的內容。孩子世界觀的形成不可能來自被動式的說教,對孩子采取灌輸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成功的。”
趙遠虹說,實際上,單純地提前學習時間并不能加快兒童成長的速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生長的時間表,不應該人為地提前或推后。已經有無數的事實證明,違背教育的自然規律是會受到懲罰的。有時一個錯誤的教育理論將會導致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營養不良”。
“仿佛是為了彌補多年來造成的教育欠賬現象,在當今的中國,家庭的功能和作用被提到從未有過的高度。像是打賭一般,父母的晚年和兒女自身是否幸福的寶都統統押在了孩子身上。”趙遠虹發現這句時下最流行的口號之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成千上萬中國父母喘不過氣來。對于這種重望的份量,德國專家起初并不十分理解。”
在北京一處嬰兒早期教育基地,當艾博士聽說一個9-16個月的嬰幼兒上課時間竟長達45分鐘時,驚得險些從座椅上跌下來。 趙遠虹回憶說,艾博士在其總結報告中尤其提到了該早期教育基地課程結束時的爬行比賽?孩子們被抱到起跑線上,然后在對面母親或親人的大聲招呼聲中向終點爬進。“當第一,爭先進”似乎從起跑線開始已經滲入這些嬰兒的頭腦中。”
也許中國的父母會問,難道當第一爭先進有什么錯嗎?趙遠虹手里有一本艾博士的新書《七歲兒童的認知世界》,其中詳細列出了德國一位7歲兒童長達70條之多的必修課和教育清單。這份教育清單是艾申波茜博士通過大量的研究和比較得出的結論。從提出到定稿歷經3年,并對150人進行了單獨訪談。
教育清單內容涉及實際生活,社會經驗,情感體驗和美感感受。艾申波茜博士指出這是一個人生下來的前7年間應該具備的經歷體驗及掌握的知識。
【一位德國幼教專家眼中的中國幼兒園的散文】相關文章:
凝視中國—外商眼中的中國市場11-30
留學專家簡要介紹德國留學中介服務流程11-14
中國的紅色情結散文07-29
生命,在為孩子們的寫作中盛開-一位編輯眼中的楊紅櫻11-30
幼兒園美術我眼中的秋天教案09-25
德國審核部對中國留學生的要求介紹10-23
幼兒園幼教實習工作總結02-28
唐長紅中國著名飛機設計專家11-30
一位幼兒園園長的述職報告范文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