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悠悠母校情散文
初春的天空格外晴朗,耀眼的陽光深情地含著微笑,挽著暖風在運河兩岸輕輕地飄蕩。運河水自由自在地泛起了漣漪,擁抱著兩岸那秀麗的風光飄向遠方。岸邊那枯萎的草叢里,冰封的沃土漸漸蘇醒,露出它那濕漉漉的臉龐,一些草兒也悄悄地探出了嫩綠的臉蛋兒。一些愛漂亮的姑娘們又穿上了久別的裙裝,向人們展示著亭亭玉立的靚麗的身姿。運河西岸的通州區第三中學的少男少女們穿著春季校服,歡快地、雀躍著涌進溫馨的校園,又像鳥兒那樣從校園歡笑著飛向四面八方。
我漫步在運河畔,看著眼前那動人的情景,不禁思緒萬千,心情蕩漾,霎那間。我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時光,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校園,回到了那令人留戀的歲月,回到了那充滿墨香的課堂。
1971年初,我從民族小學畢業,進入了位于女師胡同3號,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源頭北岸的通縣三中校園,校園是那樣的古香古色,展現著迷人的風韻。學校的前身是1915年創建的京兆女子師范學校,1963年改為通縣第三中學(1997年更名為北京市通州區第三中學)。學校大門口的門樓猶如臉上布滿滄桑的老人,始終微笑著迎來送往,不知迎來了多少學子汲取豐富的營養,不知送走了多少學子走向成功的輝煌。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青磚大瓦房的四合院,在院子中央北側的大教室門前臥著一對兒鐵獅子,它倆是那樣的笑容可掬,和藹慈祥,專心地聆聽著朗朗的讀書聲和那大槐樹上古鐘的悅耳聲響。穿過四合院往東走,再穿過大禮堂就是我們的教室。那一屆,我們共有十二個班級,每個班有56個學生,一班至六班在學校北院上課,七班至十二班在禮堂旁邊的教室上課。我們一九班的班主任是沙一鳳老師,初二以后換了張啟科老師。教我們的老師先后還有張學思、王文華、旋瑞珍、古平蘭、陶希賢、田曉夫等等。在教室的東邊是寬廣的操場,操場上有單雙杠、吊環等健身器械,還有沙坑、籃球場、足球場。
在操場的北側,一個小湖猶如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那里,給校園增添了無限的生機。從春季開始,湖面的冰悄悄地融化了,湖岸的垂楊柳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漸漸蓄起了長長的披肩發,在微風吹拂下,那細細的柳絲輕輕地蕩在湖面上,猶如亭亭的少女在梳洗那秀美的長發。一些鳥兒圍著小樹林載歌載舞,飛來飛去,跳躍著歡唱著。一些青蛙也大著膽子從水面露出頭來欣賞著優美的風光,時不時地歡叫著從水中蹦到岸上,又從岸上跳到樹林和草叢里,有些靦腆害羞的在水面探了探頭又游向水深之處。無數的魚兒在湖面盡情地游蕩,層層的漣漪畫著圓圈輕輕地飄向湖的岸邊。北側湖面上還生長著田田的荷葉,托舉著朵朵璀璨的荷花,那荷花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像初戀的少女,含情脈脈;有裊娜綻開著的,像美少女穿著的白裙,靚麗耀眼,微風過后,湖面到處彌漫著荷葉荷花香。蜻蜓們禁不住誘惑,也來媲美,紛紛從湖水中的枯樹枝上爬到樹上,悄悄地脫去了盔甲,換上了靚麗的時裝,在湖面上,在操場上翩翩起舞,自由地飛翔,時而在湖面上頻頻點水,與湖水甜蜜親吻,時而又展翅在操場上空翱翔,時而又飛過圍墻,到運河感受那微波碧浪,感受那河水的芳香。冬季湖面結冰以后,許多同學都到那里滑冰玩。抬頭北望,巍峨的通州塔屹立在不遠處,塔影波光,映襯著美麗的校園,祝福著學子們在學海暢游,在運河兩岸茁壯成長。
初一下半年,每天清晨,在學校簡陋的大禮堂里,許多同學在范老師的帶領下進行踢腿、劈叉、練功,后來從老師那里得知,學校成立了芭蕾舞劇團,天天利用課余時間排練芭蕾舞劇《白毛女》,高年級同學王亞非和我都住在回民胡同38號院,她和杜璐義飾演白毛女A、B角色,同年級同學劉連芳飾演張二嬸,同班身材魁梧的武強和許多不相識的校友擔任著不同的角色。每當放學后,我們經常會聽到《白毛女》舞劇那優美的旋律和甜美的歌聲。不久,在縣禮堂召開的全縣文教系統表彰大會上,母校為與會的1000多名受表彰的單位和先進教師、三好學生表演了芭蕾舞劇《白毛女》,正是在那個時候,我目睹了《白毛女》劇組同學們那優美的、翩翩的舞姿和震撼人心的篇章。劇組成立以后,經常走出校園,為全縣各界群眾演出了很多場,聞名于運河兩岸。那時候,縣禮堂紫紅色的幕布都是用人工拉,一次去觀看縣宣傳隊的節目,我忽然看到右邊的那塊紫紅色的幕布左下方有一塊臉盆大小的洞,旁邊的人告訴我說,那是三中演《白毛女》的時候,劇中的白毛女把蠟燭扔向黃世仁的時候燒的,后來,我又去縣禮堂看節目,只見幕布上的那個洞已經被縫補好了,過了幾年,禮堂的幕布換上了新裝。
學校的東南角,坐落著校辦工廠,每當看著高年級同學身穿灰色工作服從我們教室前經過時,我總是羨慕不已。到了初二,終于盼到了我們班去學工。當我穿上工作服,帶著藍色套袖到北京橡膠十廠參觀時,看到了工人師傅們一派繁忙的景象,車間的空氣中到處彌漫著橡膠味兒的清香。我們的任務就是在譚老師的指導下,在校辦廠對橡膠十廠送來的氨水橡膠桶半成品進行加工,往氨水桶粘提帶,先把帶子十字攤在工作臺上,刷上120號汽油,據說這種汽油是飛機上用的,然后在氨水桶四個方向同樣刷上汽油,等汽油稍稍揮發,桶和帶子表面稍微干了一些,用手撫摸不沾手時,再把帶子均勻地、對稱地粘在桶上,有點類似補自行車帶子。氨水桶加工好以后,還要運到橡膠十廠進一步加工。一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我們結束了學工的時光,又回到教室繼續學習,把未來暢想。
初三那年放暑假,學校安排我們年級去侉子店公社學農。班主任張啟科專門開了全班預備會議,對我們提出了要求,我們班學農的目的地是侉子店公社小豆各莊村,去那里要步行,聽說距離縣城有20多里地。張老師照顧我行動不便,安排我坐村里的手扶拖拉機去。第二天清晨,我和同學們紛紛提著打好的背包來到學校門口,只見那里的背包有十幾堆,有的班正往手扶拖拉機上裝,有的班已經列隊出發了。不一會,一輛手扶拖拉機開到了我們面前,張老師帶領同學們把全班的背包裝到了車上,然后集合向目的地出發。我坐在手扶拖拉機的背包堆中,聆聽著拖拉機那悅耳的旋律出了縣城,上了京津公路,又沿著那濃密的綠色長廊向前奔馳,不大工夫就到了小豆各莊。公社和村里安排我們班住在小豆各莊小學教室里,女同學住北房,我們住在了東廂房。我們的任務是每天去掰玉米,砍棒子桔并運到場院。為了照顧我,張老師安排我看宿舍,幫助同學作一些服務工作。一個月后,我們結束了短暫的學農生活,戀戀不舍地告別了熱情的鄉親們,回到校園的課堂。
在我熱戀的母校,我光榮地加入了共青團組織。畢業前夕,班主任張啟科帶領我們三九班的同學到新華大街的麗新照相館拍了畢業照,這張珍貴的照片,我始終珍藏著。我依然記得,當我們結束學業,最后離開校園的時候,同學們、老師們相互依依惜別,每個人的眼里都閃爍著晶瑩的淚光。每次看到那張發舊的老照片,我總是情不自禁地輕輕捧起它仔細端詳,看著照片上那一張張熟悉的面孔,那一個個燦爛的笑臉,眼前又浮現出在三中學習的美好時光。
如今的校園,已經舊貌換新顏,原來的操場、小湖都蓋上了樓房,現在有兩座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樓和家屬樓,原來的四合院已經拆除,建了新操場,與教學樓東西相襯。中間筆直甬路兩側的法國梧桐掩映成陰,片片綠茵與黃楊翠柏圍成的小花園散落在樓群之間,使學校成為聞名遐邇的花園式學校。每次到校園走走看看,回憶起中學時代的美好情景,我總是充滿激情,充滿無盡的遐想,那里曾經留下了我少年的足跡,留下了我身影的成長,留下了我的憧憬、愛戀。我從內心深處感激母校、感激老師對我的熏陶,對我的教誨,感激同學對我的激勵和扶助。如今,我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但在三中學習的歲月常常浮現在我的眼前,常常蕩漾著我的心房。我親愛的母校,我敬仰的母校,昔日的學子真誠地祝福您青春永駐,不斷譜寫新的靚麗篇章。
【悠悠母校情散文】相關文章:
悠悠母校情04-29
悠悠母校情作文07-15
悠悠野菜情的散文05-17
悠悠槐花情散文05-02
悠悠茶情的散文05-02
悠悠西溪情散文05-02
悠悠未了姐妹情散文05-02
香幽幽,情悠悠散文05-02
悠悠古巷情散文07-08
悠悠母校情作文(精選43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