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故宮觀后感
觀看一部優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能夠給我們不少啟示,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靵韰⒖加^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故宮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宮觀后感1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來到向往已久的北京旅游。在北京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皇家建筑群——故宮。
走過金水橋穿過雄偉的天安門,昂起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金漆藍底的牌子——〝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從這個門可以見得古代帝王的威風。穿過午門走過太和門就是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三大殿(中和殿。保和殿)之一,建在高約五米漢白玉臺基上,前后各有三座石階。中間是刻著蟠龍。流云的〝御路〞。大殿里面的金漆蟠龍圍屏和金漆蟠龍寶座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藝。殿前左右列有象征皇權的嘉量。日晷和象征江山萬代的銅龜。鶴。這座宮殿是中國規格和等級最高的最壯觀的古建筑,在陽光的照耀下金碧輝煌,巍峨壯觀。在參觀的路上還參觀了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它們是皇帝的寢宮和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交泰殿的名字是這樣取得,因為交泰殿的前面乾清宮,后面是坤寧宮,也就是皇后居住的地方,天地交合,皇上代表天,皇后代表地,所以取名交泰殿。我們一路上擠著空位擺著姿勢留影。走過養心殿。長春宮,來到御花園。哇!我為這里的秀麗的園林風光感到震驚。參天的蒼松翠柏,有三四層樓高,樹干四五人才能合抱。奇花異石,亭臺樓閣,松濤竹影,花木扶疏。御花園是故宮里面最大的花園。在參觀的路上我們還觀看了許多寶貴文物。有皇上用過的器具。衣物。古時的`武器,在武器中我最喜歡紅夷大炮。它是荷蘭人造的,由于當時管荷蘭人叫紅夷人,所以把這些荷蘭大炮紅夷大炮。
我們最后來到神武門。故宮我們基本上就游覽完了。通過游覽故宮,我不僅增長了很多知識,了解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同時也更贊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巧。每一個房間,都滲透著勞動人民的精力。汗水…在當時社會上能建造出這樣雄偉。龐大的建筑群,充分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能力。
故宮觀后感2
故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
故宮建于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年間,它位于北京中心,是明。清兩朝皇帝和妃子還有太后住的宮殿。故宮面積非常大,在明末崇貞皇帝年間戰火不斷,故宮有些損壞。后來清兵越過長城,攻克了北京,中國開始了最后一個朝代——清。清初順治年間,繼續修建故宮。從此后,大清每位皇帝全在那里居住辦公。
今年夏天,我有幸參觀北京故宮。單外表看,就可以品出歷史長河的古老。過了天安門城樓,進入故宮城門,可以看見金水橋和午門,還有護城河。金水橋只有皇帝和當級別高的官員才能過往,故宮的歷史有五六百年了,里面全是古香古色的宮殿,非常氣派,這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的象征。故宮又名紫禁城,中心是內宮,是皇帝阿哥妃子住的地方,外面叫外宮,是大臣官員所住的地方。
慈寧宮,乾清宮,太和殿,御花園,偏殿,四合殿……每個宮殿都非常美麗,如果你來故宮旅游,有扮作大內侍衛的人護衛,里面有龍案。龍椅,金碧輝煌,龍椅上有一條金龍,象征著皇位。故宮后方是鐘表館,是一個珍藏寶物的地方,那里有康熙。雍正。乾隆當年用過的玉璽,價值連城。出了這個地方,四周是環星拱月的.宮殿,走過大大小小的宮殿后,就是珍妃井,這個井擁有著它自己的悲慘歷史。
不知不覺,我已走出了城門,回頭望望朱紅色的高墻,我仿佛進入了歷史中?吹搅斯蕦m,看到了這面朱紅城墻,我贊嘆古人,如何能修建這座故宮,那得耗費它們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故宮,真是一個奇跡!
故宮觀后感3
首先,這部紀錄片以文物修復為主題,里面幾乎集中了國內最頂尖的藝術品,包括鐘表,字畫,陶瓷,漆器,織品,在故宮塵封了許多年,有很多甚至是第一次公布于眾,精妙絕倫,巧奪天工,真的大開眼界(我印象最深的是“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鐘”)。而且對這些文物的背景介紹也可以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了解歷史,很有意思,很長知識。
然后呢,這部紀錄片想表達的最核心的我想還是“匠人精神”。這些中國最頂尖的文物修復專家,很多人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靜靜地,從事著一份偉大又平凡的事業。說偉大,是因為他們用自己高超的技藝把千百年前的珍寶以它們最完美的姿態呈現給現代的人們,這仿佛是跨越千年的相遇,讓人震撼和感動。說平凡,是因為他們就像巷子里最普通的工匠,看起來那么的隨和,仿佛手里拿的不是一件價值連城的文物,只是普通的一個鐘,一個表,而他要做的只是盡自己的力量修好它。你也可以從這部片中看到傳承,一批批的年輕人猶如新鮮的血液注入故宮,延續著傳承著老一輩手藝人的技藝,以及他們對文物的熱愛,對文物修復的執著。這不禁讓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思考:不僅是文物修復,還有很多文化遺產方面的手藝需要當代的年輕人去傳承和發展,其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冷靜,我們有責任像老一輩匠人一樣讓我們國家的文化一直流傳下去,不僅如此,我們更要學習的'是這些匠人腳踏實地,充滿熱愛,專心致志地去對待自己的工作,這對我們以后從事職業也是積極正面的影響吧,現在浮躁的我們真應該好好靜下來,看看這些大師們是怎么對待工作的,一輩子真能做好一件事,也是功德圓滿的。
最后,這部片子沒有枯燥的說教,沒有刻意的煽情,很多生活的小細節流露出這群干著特殊工作的匠人的清苦,其實也不是清苦,因為他們心里是滿足快樂的。
故宮觀后感4
今天是8月16日,我和媽媽還有妹妹來到了北京著名的故宮博物院。故宮在古代成為紫禁城。
進入午門,走過金水橋,再走過太和門,映入眼簾的是太和殿,真不愧是古代的皇家宮殿,殿外的欄桿是用漢白玉雕刻的,殿內的椅子、扶手、柱子和屋頂,竟都是金子做的。太和殿是故宮里最中央的一個宮殿,也是皇帝行政的地方,所以,太和殿是所有宮殿閣樓中最壯觀、最精致的。在太和殿的屋頂上,龍的九子之一—嘲風,栩栩如生的立在屋頂的兩個角尖上。
走出太和殿,走過中和殿、保和殿和乾清宮,再往前走,就來到了御花園。園內建筑多數倚靠著圍墻,只有少數精美造型的亭臺搭建在園中。園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各色的石子鋪在地上,拼成了900多幅不同的圖案,沿路欣賞,趣味無窮。在古代,這里是帝王后妃休息散心的地方,老百姓不得踏入半步,所以,在古代老百姓眼中,這里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紫禁城”。御花園以它古木繁花、亭臺樓閣、嶙峋山石……的美麗而聞名遐邇。
故宮還有許多許多的宮殿閣樓,如:儲秀宮,永壽宮,萬春亭。走進故宮,你就已經置身于它最宏偉,最重要的.展示品——紫禁城宮殿群中參觀故宮博物館作文400字參觀故宮博物館作文400字。
故宮博物院已經打開了塵封已久的門窗,讓我們來觀看她壯麗的色彩,來傾聽紫禁城的聲音,來呼吸歷史的氣息,來感知中華文化的底蘊!最后我和媽媽妹妹依依不舍的離開了故宮博物院,我在車上對自己悄悄說有機會我還要來故宮,我要為身為一名中國人感到驕傲。
故宮觀后感5
遇見天壇的發現,讓我著迷上了歷史建筑的宏偉,于是乎發現了《上新了故宮》~
連著假期的時間,一口氣把這個節目的兩季都看完了!
節目每期以不同的嘉賓來完成不同的任務,然后一層一層揭開這些建筑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
通過這個節目,對文物一竅不通的我,開始慢慢的有點喜歡了,那些大作品,那些山水畫,那些瓷器,原來還有那么多的故事,原來他的珍重不僅是工藝的.精美,還有選料的極致,更多的還有當時那個時代下那么多人的努力和工匠精神,還有那么多的故事和感情!
故宮,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整個建筑宏觀上就有很多寓意,天人合一、北斗七星,龜蛇、各種祥瑞等等!然后每一個宮殿都有著許多不平凡的故事,三大殿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宮的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還有東西六宮,文華殿、武英殿,還有乾隆帝給自己打造的寧壽宮也就是乾隆的后花園,清代皇帝的正寢養心殿,順治帝皇貴妃董鄂氏居住的承乾宮,康熙出生、乾隆生母崇慶皇太后(甄嬛)居住過得景仁宮,比較特殊的命運多端的被稱為水晶宮的延禧宮,孝莊文皇后居住過得慈寧宮,崇慶皇太后居住過得壽康宮,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居住的儲秀宮等等!
一部部鮮活的歷史畫面通過節目都展現在世人的眼中,那些許多未開放的區域也首次在電視上公布,真正的一堵故宮的宏偉!同時還有許多的國寶級文物,石鼓、千里江山圖、慈母的各種釉彩大瓶、大禹治水等等各種,每個文物的背后也是一個鮮活的歷史故事!
帶著敬意,希望能夠再次步入故宮,去感受它的宏偉壯觀!
故宮觀后感6
北京有許多美麗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頤和園。天壇……但使我印象最深的,就非故宮莫屬了。故宮,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走進故宮大門,穿過端門,就來到了午門前,是一條寬寬。長長的大道。這條道分為三部分:中間是皇上走的御道,左右兩邊是文武百官走的地方,古代對什么人兒走什么地兒也大有講究呢!左右兩邊,一邊文,一邊武,走這兩條普普通通,跟水泥路差不多的路,就是大臣們了。中間是皇上走的,高高凸起,還有圖案。在故宮這御道多的是,圖案也各不相同,但最多的,也就是龍了。
再往前走走,就看到了故宮里隨處可見的樓房,這些樓房,梯形的屋頂,四個角上是一些高高翹起的金色小圖案,十分精致。紅漆的`柱子有十根左右,把樓房支撐起來。柱子下面是一排白色的欄桿。墻是朱紅色的走進樓內,如果你細心點兒的話,就會發現:每一段臺階都有九級臺階。這是因為!在古代9是一個十分神圣的數字,大家認為只有皇上才能配得上9。所以才有了〝九五之尊〞〝九九歸真〞〝九九成龍〞之說。
再往前走,九龍壁就在眼前。這九條龍,銀色的有二條,二條紫色的,二條藍色的,二條橙色的,剩下一條是朱紅色的前面兩條龍,第一條,張牙舞爪,龍須在滿天飛,眼睛怒視前方:〝這是我的地盤,給我滾開!〞第二條,牙齒又尖又白,搖頭擺尾,趴低身子,似乎正要找準時機沖上去,打到對方。兩條龍大眼瞪小眼,看那架勢,就沒有一點兒商量的余地。其他幾條龍浩浩蕩蕩地站一起,那神態,那動作,栩栩如生,咋一看,就是幾條真龍。
北京故宮的美,說也說不盡,希望你也能去細細游賞。
故宮觀后感7
這次活動我覺得特別有意義,不僅讓我了解了我們中國明清兩個封建王朝的杰出的宮廷建筑,更讓我動容的是里面的每一件建筑都有其背后傳奇的故事,讓我對歷史又有了一些更深層次的認識。
博物院不僅是以其多民族風格的宮苑建筑成為著名的旅游勝地,更以其豐富的院藏文物珍寶而享譽中外。其中,尤以明清宮廷文物彌足珍貴,堪稱國寶。院藏文物珍寶展是集故宮院藏服飾,m瑯器。書畫。雕刻品。漆器。瓷器等門類藏品之精粹。這些文物集中體現了中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工藝水準和清代宮廷的藝術風格,反映了中國明清時期生產工藝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展覽采用世界先進陳形形式,充分運用現代設備和陳列手段,同時又保持皇宮的古樸風貌,使您仿佛步入藝術圣殿。清代皇宮外國禮品展沈陽故宮收藏和陳列的.明清歷史文物。藝術珍品及工藝美術品中,有許多中西文化交流工藝品,如鐘表。 玻璃器可謂獨具特色。自十七世紀以來,西方一些國家把大量的鐘表。玻璃器輸往廣州。由廣東海關購置貢進皇宮,海外各國使者也競相以本國精致的鐘表。玻璃器作為貴重禮品贈給大清王朝,用這些巧于構思,精心制作的鐘表。玻璃器精美藝術品取悅于皇帝,不僅是帝后怡情賞玩之物,也是宮殿里不可少的一種裝飾品。這些技藝精湛的工藝品,充分顯示了外國匠師們的創造智慧與藝術才能,同時也是十七。十八世紀,中西方文化交流,貿易往來的歷史見證。 故宮,既古老,又新鮮。故宮,承載歷史,創造未來。故宮,漢族建筑之精華,永遠的故宮。
故宮觀后感8
蕭寒主編的《我在故宮修文物》,為讀者分享了12位頂級文物修復師的人生履歷。他們在日復一日看似平淡的日子里,用自己的生命延續著文物的生命。讀過此書,自己的心也靜了下來。
修復大師分別從事鐘表、銅器、摹畫、裱畫、木器、漆器等6個不同類別的工作,讀來感受到的是他們共同的氣質。
沉靜似水。
心是沉靜的。修文物的第一條規矩就是要守住寂寞。裱畫組的頭3個月練刮紙;篆刻組的寫一年篆字后才能動刀。無論哪個類別,來到這里的人都要先磨性子、靜下心來,這里最大的基本功就是耐心。
生命是沉靜的。這邊就像一片凈土,狀態很純粹,沒有人去強調名利,大家更尊重的還是專業上的含金量!皳褚皇隆⒔K一生”,不浮躁,不功利,超然物外,余事皆是打擾。陶行知先生講,“人生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馮忠蓮跨越十八年完成《清明上河圖》的臨摹,技術與生命的巔峰都用來臨摹一幅畫,從數量上看少得可憐,但她藝術生命的質量輝煌得驚人。
心存敬畏。
敬畏,是因為珍惜文物一代代傳下來不容易,懂得它們的價值,視它們為生命,也明白自己修復的.責任有多重。
職業的敬畏與謙恭滲透了他們,變成生命底色的一部分,對待工作極端認真,如履薄冰!安荒苄薜奈也唤印,“不遇良工寧存故物”。
講究傳承。
文物修復技藝是師父帶徒弟,一代又一代傳承。傳承制對傳統技藝的保護是有優勢的,傳統技藝里好多東西是難以描述的、只可意會的。每位師父只教一到兩名徒弟,徒弟跟師父長期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慢慢地悟,漸入佳境。這種關系是維系一生的,即使師徒這個形式化的東西不存在了,師父也會時刻關心、毫無保留地持續分享經驗。徒弟也尊重師父,青銅修復專家王有亮52歲了,依然經常提起他的師父,自己手藝的源頭。這種“重教”與“尊師”,是技藝的傳承,更是精神的傳承。
向往那種純凈……
故宮觀后感9
看完《故宮》這部紀錄片,有個詞一直在我腦海中顯現,那就是“奇跡”。
這個奇跡的產生似乎就是古代皇帝的一個命令。公元1406年,明代永樂皇帝朱棣奪過皇位后,將自己原來的封國北平設為第二京都,改名為北京,耗費無限人力物力歷時15年終于建成紫禁城。古代封建帝王稱自己為天帝之子,而深紅色的宮墻和金黃色的琉璃瓦是故宮最引人注目的特征,也是皇家高貴身份的象征。紫禁城內最尊貴的建筑是太和殿,建筑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臺基通高35.05m,長寬比例為9比5,象征著九五之尊。
而影片中在向觀眾展示玉器時多采用鏡頭慢慢拉近的手法,給人以視覺的刺激效應;或采用由平拍慢慢轉入俯拍的手法,展現玉器年代久遠的神秘感。大量的推拉鏡頭、降格拍攝等塑造了獨特的視覺效果。在對光線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動的浮云,表現出了時光的流逝,歲月的滄桑。具有運動感,動靜結合。
紫禁城在建后的二百多年里,不僅多次經歷了雷雨、失火等天災的侵害,也歷經了一次改朝換代這座華麗的宮殿里曾住過兩家人,朱家和愛新覺羅家。紫禁城中只有一些重大的事件有所記載,并且無一例外都是為了皇權的爭奪。深紅的.高大磚墻,金黃色的硫璃瓦,宮殿的棱角向天翹起,格局統一,設計整齊,寬敞大道,高階皇梁,暗示著封建的等級的森嚴。
故宮這個奇跡歷經了風雨磨難,屹立不倒,其中的文化珍寶更是凝聚了千百年文化的結晶,不管如何,我們應該永遠銘記。
故宮觀后感10
故宮,位于我國首都北京城的中心。是明成祖朱棣集中全國匠師,征用二三十萬農工和軍工,經過_年的時間,才建成的一組規模宏大的殿群。它共有9999間殿閣。有人曾經統計過: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在一間殿閣中住一天,等他將故宮所有殿閣都住過一天時,已經是一個27歲的青年了。
以前,我只在書刊之中見過故宮。今年暑假,我去了北京,親眼目睹了故宮雄偉的建筑。那天早晨,晨光熹微,我們進入故宮的正門——午門,徑直來到了太和殿。我看了門外的介紹,得知太和殿是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從地面到屋頂高35米,占地面積2377平方米,梁眉上畫著〝金在和璽彩畫〞,角檐上畫著10個馱著仙人的小野獸。殿內屋頂雕刻著許多金龍,當中的一條浮雕蟠龍口含寶珠,張牙舞爪氣勢洶洶,仿佛要從上面飛下來。殿的中央是用楠木鏤空透雕龍紋的金漆基臺,基臺上設著九龍金漆寶座,寶座上面的龍東張西望,兩邊的龍一邊的頭朝東,一邊的頭朝西,互相呼應,好像在保衛著皇帝的寶座。太和殿到處都雕有龍。這萬龍競賽的氣勢使太和殿顯得莊嚴肅穆。氣勢磅礴。
出了太和殿,我們來到了保和殿。保和殿是清代舉行考試的地方。從牌匾的介紹得知,當時的考試由皇帝親自命題,指定大臣閱卷,前10名的卷子還要皇帝親自閱看。第一名為狀元,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為探花。
出了保和殿,我們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里蒼松翠柏,名花競開,怪石伏立,泉水噴珠,還有乾隆皇帝親自書寫的對聯:〝長楸古柏是佳朋,明月秋風無盡藏。〞這里面的'一草一木,都使人感到十分親切。自然。
故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世界文化藝術精華的一部分。我參觀了故宮,不僅獲得了歷史知識,了解了封建皇室豪華奢侈的生活方式,了解勞動人民的聰穎智慧和創造才干,更使我得到了藝術的享受。
故宮觀后感11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年暑假,我來到北京,親登了那曲折綿延了上萬里的長城;游覽了和珅那奢華無比的府邸——恭王府;游覽了那雖飽受戰火摧殘卻仍頑強屹立的圓明園;品嘗了那皮脆里嫩的北京烤鴨,形形色色的小吃……留步回首,細細品味北京的美,卻發現故宮這處別有一番風味。
故宮,又名紫禁城,為明清兩朝皇宮。它北依景山,南靠金水河,約72公頃。在導游〝翟大人〞的帶領下,我們沿著那朱紅色墻面,黃琉璃瓦頂的城墻,穿過天安門。端門和午門,即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一座座高大的宮殿穩坐正前方,殿身反射的陽光如萬道金光刺穿了周圍的一切,一道道城墻鎮守住四面八方。再往里走,最讓我震撼的要數太和殿了。太和殿是古時舉行殿試的'地方,十年寒窗苦讀,多少文人為的就是最后能踏進這座大殿啊!遠觀,殿頂有兩層,全是金黃色的,中間是藍底金邊的三個大字〝太和殿〞。走進殿前石階旁,仰望,屋檐微微翹起,打頭的是一個騎鳳凰的仙人,吻獸。走獸。望獸緊隨其后,一根根流暢的線條搭配上明快的色調,勾勒出一幅堪稱完美的蘇繪彩卷。門前,有兩頭威武的青石獅子,一雌一雄,雌的腳踏小獅子,雄的腳踩金球。大殿內,鏤花梁柱間無不體現出威嚴與尊貴,地板上鋪設著二龍戲珠場景的〝金磚〞。我仿佛看到了幾百年前皇帝坐在大殿中央接受應試者們的叩拜,他那求賢若渴的眼神。幾輪選拔后,狀元。榜眼。探花產生,他們臉上無不流露出自豪與喜悅!
后來,我們又來到九龍壁。保和殿。寧壽宮。養性殿等景點一飽眼福。站在故宮的甬道上,我仿佛看到了魚貫而出的前清遺老,看到了一個文明的亙古不倒。細細思索,是什么讓故宮如此之壯美?一定是祖先們的智慧和汗水,還有那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賦予了它無限蓬勃的生命與活力。
故宮觀后感12
無意中看到的這部《故宮新事》,一開場就讓人有點恍惚,隨著影像進入到養心殿,看著匠人們花費五年的光陰,撤塵,精心的包裝、修正,再用手中的筆墨和刻刀,一絲一毫的修復,一點一滴的恢復曾經的面貌,直到時空好像被這些文物接通了,睜開眼,是當下大千世界,閉上眼,有歷史,說不完的風吹雨打,前塵往事歷歷在目。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十六字心傳出自《尚書》,是儒家文化的精華,通過堯舜禹禪讓的'故事,大概說的是人心復雜,而大道微妙,唯有放下繁復與龐雜,平和、專注,才能真正的秉行中正之道,治理好國家,后來乾隆以此作為開頭為養心殿書寫了銘辭,韜光養晦,開創了一段盛事光景。
歷史上曾有八位清代皇帝先后居住于養心殿,包括后來在這里垂簾聽政的東西太后也一定沒有想到,這個全中國最具格調的皇家禁地,后來幾度變幻大王旗,經常過戰火的洗禮,現在又成了尋常百姓的休閑之所,他們用過的桌,坐過的椅,把玩過的玉盞,摩挲過的書卷,在每個人的眼中,有了不一樣的價值和涵義。
這大概就是不可逆轉的歷史車輪吧,至少在人類沒達到光速和時光旅行之前,歷史是一去無返的河流,再過一百年,現在那些修復文物的匠人,以及愛看電影的我們,和曾經風光一時的皇帝們一起統統一去無返,而《故宮新事》這部電影,或許在某個春天夜晚,讓這些故事擁入到某個人的腦海中,點亮幾個神經元,給舊夢之中帶來一絲新的塵光。
逝者如斯夫,不分晝夜,這就是電影,和文物一樣,既遙遠又貼近,既陌生又熟悉,給我們帶來跨越時空的心靈震動。
故宮觀后感13
圣誕假期回國時沒有什么好電視可以看,在網絡電視里找來找去,想找一部適合全家一起看的,突然想起來標記很久都沒看的這一部。
感想就是,這工作好適合我爸啊。
爸爸年輕時在烤漆車間工作,很快就做了技術領導,話少,活好,老實肯干。
爸爸還會修表,家里還存有一套老的全套設備。
學琴的時候,琵琶掉了兩個品,說是要送到蘇州工廠去返修。當時沒有方便的物流,要把一把琴運到蘇州去,簡直不能想象。梨木的琴,比一般紅木的更沉,也更怕濕度變化。相和弦軸是玉的,更加經不起磕碰。
爸爸翻著當時琴盒里的介紹小冊子,像這個紀錄片里一樣,熬魚鰾膠,趁熱度和粘度剛好的時候,又穩又準的把兩個細細的品黏回面板上。一點膠痕都沒有,如今根本找不到當時是哪兩個品經歷了二次粘接。
小時候搬新家,家具都是請師傅做的。爸爸提出的一些想法,師傅們覺得太復雜了,不肯做,于是爸爸只好自己動手和師傅們一起做。
床頭的海鷗,是爸爸畫了之后請師傅雕的。當時找了媽媽的同事,教美術的劉老師?墒莿⒗蠋煯嬐,師傅就鬧意見了。你畫個鳥,這么復雜,剪紙都剪不出來,要我木工怎么做?最后還是爸爸自己畫。線條簡單,但一看就是一只振翅翱翔的海鷗。木雕也是爸爸和師傅們一起做的'。
梳妝鏡是一對孔雀,喙對著喙,尾巴飛翹起來,環成一圈。
雖然這些家具現在看起來沒什么特別的,甚至還有點土,當時可是“設計師風格”的家具呢。
哦對了,裝修的時候,利用各種邊角料,我爸還給我做了一把槍。超酷的。
當然,我的爸爸只是比普通人更心靈手巧一點,和紀錄片里這些師傅們沒法兒比。然而一個人在國外重看這部片,每每看到那些老師傅,還是會想起爸爸。
也許是那一代人特有的味道吧。
突然有點想起來《殺死那個石家莊人》,呵呵。
故宮觀后感14
盼望很久的國產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終于要放映了!全城只有一家天逸影城排片了,還只排了一天。雖然是在星期五下午,雖然是在六點到七點多的非黃金時間,而且我還有培訓班,媽媽還是二話不說,跟老師請假帶我去看。到了影院坐好,左右一看,一大片都是熟悉的朋友,大家都安靜地期待著……
這是中國自己拍的一部非常成功的'紀錄片,主要講了在故宮里維修文物的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們對待繁瑣、復雜、枯燥、無趣的文物修理工作,并沒有煩躁、焦灼,而是耐心、認真、幾十年如一日不厭其煩地做一件事。
他們還會給自己平淡的生活增添樂趣,就像在一碗清湯里撒鹽。他們養了可愛的“御貓”、彩色的鸚鵡,打杏子、種櫻桃,彈吉他、騎自行車,還有個師傅居然戴著特別高級的Goole眼鏡修文物!看得我都十分羨慕他們“有趣”的故宮生活了。
我們要學習故宮文物修理師們“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持之以恒,慢慢地做好一件事,F在的人,都喜歡只求快,不求好,哪還有人像他們這樣,修一個鐘,八個月才修好;織一塊布,每天只織幾厘米——只為了保證質量。
我以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叫《大國工匠》,講的就是這種工匠才有的精神。里面講到有一個造船工,要焊接數百塊鋼板,幾十千米長的縫隙?伤惶熳疃嘁仓缓競幾十米,因為慢工出細活,質量才有保證。
我們要發揚這種工匠精神,跟故宮文物修理師一樣,做事時不能急躁,要平心靜氣地對待每一件事、每一天,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過好每一天,不能焦灼,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我們一定要告誡自己:“學習工匠精神,一認真,你就贏了!”
故宮觀后感15
片中讓不少觀眾產生敬佩與感動之處俯拾即是。貫穿片中的一條文物修復的傳承脈絡,更像是一條紅繩,連接著過去、現在與未來,呈現故宮這群神秘的手藝如何一代一代按部就班地傳下去。一位女師傅在講述自己入行時,她的師傅教徒弟時說的第一句話是:只有耐下性子,才能做好文物修復工作。這句話也成為片中的“點睛之筆”。
最受觀眾青睞的是宮廷鐘表組王津。他面對的是一對乾隆皇帝鐘愛的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鐘;税藗月時間修復,擰上發條,終于眼前的鐘“活”了:小雞小鴨揮動翅膀,天鵝扭動身姿,船只航行,掩在樹下的大門打開,里面的織女正在勞作,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
片子的旁白里說:“現代中國需要‘工匠精神’。”這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原來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人,真的一輩子只干一件事兒!
該片另一位導演蕭寒稱“工匠精神”有好多層含義,“首先是敬畏、熱愛,中間可能會出現厭倦,但到最后就變成真正的融合了。一輩子只干一件事兒,這太牛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做不到,這就是為什么年輕觀眾會一下被打中,都說‘獻出我的膝蓋’什么的。那種耐下心來不急不躁不趕地去做一件事,這樣的氣質現在太稀缺了。”
“從前周遭總是出現日本工藝、德國制造,沒想到的是,原來在我們的國家,也有大寫的工匠精神,他們是我們的驕傲”,一位90后的學生陸先生說,這部紀錄片對即將走上工作崗位的'他帶來職業態度的觸動。
沒有清穿劇的天馬行空,亦沒有如《甄嬛傳》的起伏跌宕。在《我在故宮修文物》里,行走在故宮的是一群做著不普通工作的普通人,他們讓故宮從深沉的歷史和文化的見證者與保有者,變為一個供當下人施展拳腳和情懷的工作平臺。沒有高談論闊,只有扎扎實實,以“匠人”之赤誠,做好本分。
【故宮觀后感】相關文章:
《故宮》觀后感11-25
《故宮》的觀后感11-13
故宮觀后感11-02
《故宮》觀后感12-17
參觀故宮觀后感12-05
參觀故宮的觀后感11-05
沈陽故宮觀后感12-16
故宮的精選作文11-23
故宮的日記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