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的觀后感
最近經朋友推薦,看了由蒂姆。羅賓斯主演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在此之前也聽很多人說起過這部電影但一直苦于沒有時間,呵呵,這可能有點推脫了,因為每個人都一樣擁有一天的24小時,不會因為你的身份、地位、財富多一秒或者少一秒。很多時候也難免會望文生義,牽強的解讀,最開始還以為“肖申克”是一個人的名字,看了影片才知道原來那是一座監獄的名字。
故事中圍繞一件冤案入獄的男主人公安迪還有他的獄友雷德展開,采用回憶錄的形式記敘,讓影片一開始就蒙上了厚重的歷史味,感覺像在翻開一本閑置很久的書籍的扉頁,讓人感覺壓抑。
安迪是個大銀行家,卻因為被判殺了妻子和妻子的情人冤枉入獄,終身監禁在肖申克。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既然是冤枉的為什么不繼續上訴,但是在1946年的歷史背景下,在肖申克監獄里法西斯式制度的管理下,安迪除了妥協似乎沒有其他的辦法。但是故事情節并沒有像大多人固定思維里的模式發展,這也是這部影片很吸引人的地方,因為作為觀眾我們對故事下一步的走向是完全未知的。入獄后的安迪首先向雷德買了一把小錘子,那把在雷德看來要花500年才能把墻壁鑿通的小錘子安迪卻用了20年時間成功了,并且越獄成功。這里充分說明了安迪性格的堅毅,能同時體現出這一點的還有在獄中他持續不斷的寫信,從開始每周的一封到后來的每周兩封,多年如一日。只為能擴大圖書館規模,能更大限度的充實獄友們的精神生活。影片對安迪越獄的過程惜墨如金,安迪成功逃離肖申克似乎成了一種必然,因為他總是在堅持,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毅力。這種精神是現代社會很多人所缺失的。
影片中的老布無疑是制度化模式的犧牲品,由于長期生活在肖申克,那里有他認為適合自己的位置,作為一個圖書管理員,他也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可是當有一天他能被假釋,回到那個自由世界的時候,他卻遲疑了,因為他已經不能夠適應外面飛速發展的社會,他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找不到被需要的價值,所以他在絕望中死去,離開了那個讓他無所適從的現實,那老布的死到底是屬于自殺還是被自殺呢?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進了肖申克就意味著失去了自由,是的,他們失去了行為上的自由,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確又存在著另一種極端。個人認為更可怕的是失去了精神上的自由,越來越多的人是把自己的思想禁錮,他們以自己固有的思維去思考問題,雖然他們的身子能游走于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是卻為自己的思想化了一個圈。換個角度想想的話,是不是這類人更可悲呢?
雷德告訴安迪“Hope is a dangerous thing。 Hope can drive a man insane”(希望是件危險的事,他能叫人發瘋),但是在故事的結尾安迪卻在信里告訴雷德“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記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許是人間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歸根結底有希望是件好事,沒有人能剝奪你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除了你自己。沒有希望是可怕的,如果有一天或某一刻我們看不到生活前方的路,那么也要相信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找到光明做準備。二十年的肖申克生活,但卻從來沒有忘記希望于他的意義,正是因為心中常有希望所以他才能一步步向自己的目標靠近,不管是建造圖書館還是越獄,在太平洋邊享受著陽光、沙灘、海浪、建造自己的船。只有心中有了想法和信念,思維才能去指揮行動,行動力才會更強。
安迪在自我救贖的過程中也同時帶動了身邊獄友們對生活的熱望,他通過自己的知識幫助了獄警讓獄友們每人獲得了三瓶啤酒,他們放下了手中的勞動,在屋頂上享受著自由的風,喝著啤酒,感受著另類環境下的自由,這是以往他們從來沒敢奢望的。安迪用關黑屋子兩個星期的代價為那些犯人們放《費加羅的婚禮》,或許在那一刻形體的束縛遠遠不及音樂帶給他思想上的自由的享受,生活在里面多年的人們在安迪到來之后才發現原來監獄里的生活是可以這樣過的,編劇在這一段的戲劇化的意識很濃,無限的放大了局限環境下的自由,但是卻處處流露出安迪讓他周圍的人開始覺悟……
生活從來沒有拋棄任何一個人,人人都要學會自我救贖,滿懷希望去的面對人生各個階段可能出現的瓶頸,窮則思變,只要你想改變,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邁出那堅定且堅實的一步。
【《肖申克的救贖》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肖申克的救贖心得09-01
《肖申克的救贖》觀影心得05-01
《肖申克的救贖》的讀書筆記2000字07-27
肖克申的救贖觀后感11-17
《肖克申的救贖》觀后感12-07
《肖申克救贖》觀后感11-06
《肖申克的救贖》的觀后感03-01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06-14
肖申克救贖觀后感01-12
《肖申克的救贖》觀后感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