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

時間:2024-06-16 13:24:23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1

  這是一本小書,很短,比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還要短小精干許多。里面的語句有時乍一看似信手拈來,但繼續看下去便知須是學力深厚才能如此舉重若輕。拋開了復雜的人事,專注于制度上的變更,這本書在這個角度上讓人對以前的歷史有了一種新的認識。傳統的歷史書更多是如史記一般記錄事件,制度的設置都是隱藏在紛繁的人事之后的。在這本書里,將政治制度單拎出來講,對非治史的讀者而言,是的確方便許多。

  錢穆寫這本書時,恰是中華文明的低潮期,對于我們自己的歷史傳承,許多人都生出了懷疑之心,而傾心于英美。當時不乏傾向于對歷史絕對否定的人,所以在該書中,錢穆反反復復地提到了一個意思,評價古代的政治體制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絕不能以一句封建腐朽就來一棍子打死。既然當時的政治體制可以如此建立,就說明在某種程度上它是符合當時的國家狀況的。如此從這本書中,也可以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歷史中那些起起伏伏,對自己的國家歷史有更好的理解,而遠不是一句封建專制能概括得完的。

  看這本書,有兩點感受較深。

  一是,久而久之制度都會失去自我調節的能力,和現實狀況脫節。這使得在朝代的后來,都無法通過自我調節來解決新的問題,由此只能來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換代,方能讓國家機器在廢墟中重新開始。除開宋朝這種先天國防弱勢的之外,其他朝代更多的.是在土地政策或者稅賦政策,亦或人事政策上出了問題,埋下了動蕩的隱患,然后在戰火中覆滅。讀完后感覺這種僵化似乎無一例外,就算是有所謂中興亦或變法,也多是以失敗告終,更多的還是無濟于事,只能迎來最后的改朝換代。

  二是,文人治國是必須的,然而也是需要提防的,如何平衡是個問題。或許人都是自私的,總不能拿出那幾個少有的人去代表整個集體。正如一句話所說,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這里的power也可以解釋為權力。權力是希望繼承的,是希望能夠可控地傳承的,或是積極地擴張,但這種個人的愿望和國家的需求又是相悖的。由此裂縫產生的破壞力,又會是改朝換代時的那最后一根稻草,就如明朝一般。如何處理好官僚集團,文人集團和國家與國家機器之間的關系,又是歷代的變革核心之一。但最終走到清朝時,這種改變也走到盡頭,畢竟滿清是外來政權,對于政治體制的設計,考量更多的還是如何穩定自身的異族統治,此處的私心不是以往的漢人政權所有的。而對官僚系統與文人集團的關系進行平衡,幾乎每個朝代都在進行著這種動作,由此看來,或許49年后的種種動蕩也有這一意味。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2

  這本書在灌輸一種思想:任何一種制度都是建立在前一種制度的弊端上,我們不能脫離歷史,就單純的'評論一項制度的好與不好。

  作者把制度和“人事”分開討論,但是我認為是制度的漏洞而使“人事”(人為的錯誤)蔓延。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3

  制度與人事的對立變動是一國機制運轉的真實機理。讀書論世當看天外之天,事外之事,走出繁瑣的細節把握住大綱節要,宏通辨達,由過去觀,為后世計。不要為眼前的`形式和潮流的理論所束縛,而是應直面問題本身,切近觀察,得出真實有效的結論。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4

  錢穆先生是史學界鼎鼎大名的大師,不過念書之時,也沒讀過他的幾本書,印象寥寥。幾日前師大一位故人在微信告訴我,近日正重讀錢穆,然其滿篇崇古,著實讓人不忍卒讀。在他的鼓動之下,我便挑了錢穆先生最薄的一本書——《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探究竟。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是賓四先生的講稿整理而成。全書選取了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來講,這五個朝代大體可代表中國歷史之全進程。錢穆先生從人事和制度兩方面重點考察一朝一代之政治得失,制度方面則側重政府組織、財政稅收、銓選制度與國防兵制,四項都可謂是立國之本。錢穆先生在自序中便清楚地解釋了他完成此書的意義,他談到“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絕不該忽視中國傳統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傳,把秦以后政治傳統,用專制黑暗四字一筆抹殺。因于對傳統政治之忽視,而加深了對傳統政治之誤解。”可見,錢穆先生并非堅定不移的崇古,而只是作為一個嚴謹學者為中國傳統政治正名,這是他講《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的第一要務,我以為可以概括為“破除誤解”。此外,錢穆先生還說道:“制度必須與人事相配合。辛亥前后,人人言變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視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會隨制度而轉變。因此只想把外國現成制度,模仿抄襲。甚至不惜摧殘人事來遷就制度。就歷史經驗論,任何一制度,絕不能有利而無弊。任何一制度,亦絕不能歷久而不變。”這一觀點我想可以概括為“人事、制度配合論”,即人事與制度均不可偏廢。

  錢穆先生從漢代、唐代、宋代、明代再到清代,一條線講下來基本上中國王朝制度的脈絡就十分清晰了。一個朝代不到兩萬字的篇幅,從闡述政府組織中皇室與政府之關系、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關系,以及選舉制度、經濟制度、兵役制度,一代政治制度之特點、政治之得失立現。環視當今,恐難再有人能出其右。

  掩卷而思,從秦至清兩千年的傳統政治,不能簡單說它是專制政治,但是客觀而言,除了很多寶貴經驗之外,也有很多流弊。中國傳統政治的進程似乎是越走越狹隘,到最后的清代部族政權將之前的'優良政治傳統幾近耗光。用錢穆先生的話說“我們講政治制度,有一些確實是制度,有一些則只能叫做事件或法術。制度指政而言,法術只是些事情或手段,不好說是政治。大抵制度是出之于公的,在公的用心下形成的一些度量分寸是制度。而法術則出之于私,因此沒有一定恰好的節限”,他又說“論漢代,西漢可說是制度,東漢則多半出于光武私心。論唐代,確實可說在建立制度,而宋代則有許多只算是一種法術。明代,有許多只能說它是一些事,不能說它是一些制。尤其是清代,可說全沒有制度。它所有的制度,都是根據著明代,而在明代的制度里,再加上他們許多的私心。這種私心,可說是一種部族政權的私心,所以全只有法術,更不見制度。”回頭來看中國傳統政治中一些政令,方才明白原來每一項均有來歷有出處,有出于公的制度,有不得已的苦衷,也有私心的權術。歷史、大眾、精英、權謀與制度這一切具有裹挾力量的因素將國家的走向推向未知。錢穆先生從嚴謹的歷史研究中總結出中國傳統政治的四大走向或者說是趨勢:

  一是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權的傾向。國家統一是政治上應該絕對爭取的,但如何使國家統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權,能多注意地方政治的改進,這是我們值得努力之第一事。

  二是可以說中國歷史上的傳統政治,已造成了社會各階層一天天地趨向于平等。這一點可能與大家平日的想法有差距。錢穆先生說的平等并非西方普世價值中的“人生而平等”,而是指貴族、大門第的沒落,中國社會自宋以下,造就了一個平鋪的社會,平鋪了就不見有力量。用句時髦的話來講就是中產階級的消亡與缺失。

  三是長治久安,是人人希望的,可是在這種情況下的知識分子,至多也只能維持三代。實質在講中國知識分子在綿連幾世的皇權面前自感卑微。結果便是皇權的日益尊貴,而經銓選制度進來的知識分子所代表的政府之權的日益卑微。

  四是中國政治制度,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一個制度出了毛病,再訂一個制度來防治它,于是有些卻變成了病上加病。這也被當代的管理學家稱之為“錢穆制度陷阱”。而且錢穆還有一個可能與今天社會共識相矛盾的觀點,他認為由歷史事實平心客觀地看,中國政治,實在一向是偏重法治的,即制度化,而西方近代政治,則比較偏重在人治在事實化。

  大師的書往往不僅讓人學到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人思考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從古至今都在困擾著我們,或者說是今天的解決方案也未必讓人滿意。所謂讀史以鑒今,今天我們的政治已經走上了一條新路,傳統政治的積弊,雖是歷史,同時也還是現實,依然有其現實意義。英國哲人羅素曾說:“講哲學,至少有一個功用,即減輕一點人的武斷。”錢穆先生說:“講歷史,更可叫人不武斷。因為事情太復雜,利弊得失,歷久始見,都擺開在歷史上。”

  回顧自身,讀書不多,武斷不少,到如今方才正本清流,開始有些許獨立思考。拉通來看,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這種毀滅重生的螺旋趨勢吧,只是悟的早與晚的問題。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5

  中國古代的政治政治制度并非一層不變的,也絕非簡簡單單的封建專制所能形容。

  首先封建一詞更是與中國實際大不相符,中國古代社會的地主并鮮少擁有西方領土地主式的政治資本,地方最高權力機關多是中央力量的在地方的延伸,正是所謂中央集權(當然這同樣表現為一個過程)。而即使是西周的分封制也與西方的封建制大不相同,西方的封建更多是中央權力不足以對地方進行控制,而自下而上產生的一種封建制,而西周的分封制則是中央為鞏固政權而自上而下推行的一種制度。

  而專制也并非完全,首先是專制的主體到底是地主還是皇權,如果是說地主專制顯然并不符和實際情況,事實上,古代的科舉制度在相當程度上保證了良好的社會流動性。和古代西方社會相比,古代中國可以算是一個開放社會而非封閉社會。而皇權專制盡管在明清之際發展到頂峰,但在從秦漢到唐宋很長一段時間都有著相權的制約。

  2任何一種政治制度都是與文化相適應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權合法性的基礎。

  在我們談論中國人的'奴性時,并不能把古代的某一階級假想成為一群在主觀層面上刻意為之的陰謀者,或者,至少不是從一開始就這樣。盡管中國政治文化中,沒有人權的思想,但也絕非將民眾簡單地看做的奴才,中國古代崇尚的賢人政治,即有著良好德行的士大夫有著責任和義務兼濟天下蒼生,這里并不存在權利被剝奪的概念。所以,任何一種政治制度都是與文化相適應的,文化是制度合法和政權合法性的基礎。

  3、制度的激發善和懲治惡

  賢人政治的理想自然是以孔孟之道為藍本,也有一種說辭是孔孟之道本就是地主階級進行壓迫的思想宣傳工具。思想宣傳工具確屬于值得商榷的概念,但統治者的利用也應該是一定存在的事實,要不然孔子也不會周游列國卻終不得志。

  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政治制度過分仰仗統治者政治德行,或者是一個不懲惡的制度,若有個好皇帝、好父母官,便是百姓之福,若碰到個壞皇帝、壞官員,便是百姓之禍。人性之惡鮮有制度性的約束。似乎又回去那個司空見慣的觀念,好的制度一定是激發善而懲治惡的,至少在傳統的權威失去合法性的現代是這樣的。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6

  前不久看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書中主要討論了中國歷代的政治制度。透過這些勒定成文,看似硬梆梆的制度,向我勾勒出古代的政府這一政治機器是如何運作的,透過這些政治制度,也似乎朦朦朧朧的看到古人,尤其是古代的士大夫,古代的官吏甚至古代的平民百姓們,他們過的什么樣的生活。雖然寫得是制度,但是因為它背后所反映出來的人的生活,人的一舉一動,而顯得活潑,從而使其本身也迷人起來。

  以上這些,是讀完這本書后的一些感性,抽象的認識,接下來這些就是一些理性的,具體的認識,即讀完這本書,我學習到了什么。

  書的內容很多,我挑其中的三點來說。

  第一,我了解到了人事和制度的區別。什么是人事呢,就是用人以治事,關鍵在于人。制度呢,就是一些法令法規等等。人事靈活而制度穩定。一個政治機器的運作是即需要人事也需要制度的,二者要相互配合才能維持一個政府的運作。有好的人事卻沒有好的制度,比如東漢初年,漢光武帝把政權全都操在自己手里,三公九卿只是名位高而無實權,這樣做,當你是一個好皇帝的時候自然是風調雨順,可是如果皇帝壞了,而政權又全都集中在皇帝手中,沒有了約束皇帝的制度,那么政府的運作肯定會出現問題。這就是“有事無政”有好的人事而沒有好的制度帶來的弊端。同樣的,有好的制度而沒有好的人事也會出問題。比如唐代有賬籍制度,每隔幾年來對各個地方的人口進行普查,通過人口數量來分配土地,收稅等等,這是一個比較健全的制度。但是這種制度需要經常的調查,登記,改動,校對,這些繁瑣工作做久了,人們難免偷懶馬虎,這種人事的'松懈使得這一制度后來也崩潰了。所以說,不僅要有好的制度,也要有好的人事,二者相互配合,這樣才能維持政府的運作。

  第二,我了解到了制度的特點。一、制度會隨著人事的變動而變動,因為制度說到底是由人來制定的,要了解某一時代的制度先要了解那個時代的人事。二、制度總是有利有弊,評價某一制度的時候,要注意它的時代性,要設身處地的站在那個時代進行評價才顯得真實而客觀,不能亂開上帝視角,以當下時代的意見來一筆抹殺歷史。三、制度的出現與成熟必定伴隨著某種需要,包括外在的需求和制度設立內在的用意,雖然時過境遷,我們可能不了解,但是也不能隨意揣測。四、各項制度之間絕不是相互孤立的,一定是相互配合的。

  第三,關于制度運用的實例我有了一些了解。比如漢代的大一統局面其實和當時的政治制度,考試制度有關。從漢代選舉“孝廉”開始,中國歷代的選舉或者考試都是分區定額的,經濟文化落后的地區和經濟文化進步的地區都一樣的照人口比例來考選,因此,中央政府里,永遠有全國各個地域的人民來參加,中央政府永遠代表著全國。同時各個地方又都是郡縣制而非世襲,郡縣長官由中央指派,一般也避用本縣人使得地方政府避免陷于地方性,這樣大一統的局面才能維持。

  書中內容豐富,先寫這三點啦。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7

  正如我不知哪里看到的某人所論,錢老的敘述里頭,讀得到對舊的中國政治制度滿心的憐惜。結合這本書寫作的環境看來,也從錢老在書中的總論里讀出,著史之人能力避盲目批判之風,從受到萬人踐踏的“封建腐朽”之中撿起對傳統政治的尊敬,乃是真學者。我以為這也是錢老寫書講演用意所在。

  但此書由此也有個弊端,就是在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憐愛之下,則有些結論的得出還真是有待商榷。如果我后面有了更深的`閱讀,那么錢老的這種偏袒則更加清晰明了了。尤其是講清朝制度那一篇,開篇一段話就把清朝制度貶到了街邊棄蓆不值一提的程度。大概,我們每個人對自己曾身處的時代,因為見慣了它的制度暗面,所以還真叫人生不出半點同情。恨不得親自將它掃進歷史的垃圾堆才可解心頭之恨吧。

  不過總而言之,這本書算是中國古代史啟蒙最佳普及讀物之一了。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8

  泱泱中華兩千年,史籍浩繁,但自太史公起,多是紀傳體史書,少有專述制度的典籍,而能把歷代制度放在一起作對比的史書更是少之又少。錢穆先生這本書,從制度著眼,如線穿珠,從漢、唐、宋、明、清一路講下去,貫穿起各各人事,讓人豁然開朗。

  錢老閱史無數,是近代治史最后一個集大成者,這本書也是寫的深入淺出,各種典章故舊信手拈來。筆者學力淺薄,只能就其中幾點做些思考。

  一.到底存不存在相權。

  宰相,按照錢先生的說法,是中國古代政府中的實際領袖。兩千年國史其實就是皇權和相權相互博弈,此消彼長的過程。從漢代一路走下來,皇權日盛,相權日衰,到明代胡維庸造反,明太祖取消宰相一職,所以明清兩代才是真正專制的時代。

  天下之大,從秦代統一算起,疆域北起河套,南至兩廣,西起隴山,東至朝鮮半島,有上千個縣,事務繁多。始皇精力過人,尚自每天要批閱一百多斤奏章,后來人自難仿效。這么大的天下,一個人是無論如何管不過來的,必須有人分擔,所以宰相必然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名稱,分擔的分量也不一樣罷了。在漢代叫宰相,一人包攬,唐代是由中書令、侍郎、尚書令三人負責,宋代由中書負責行政,三司負責財政,樞密負責軍事,明代由大學士票擬,皇帝本人或者司禮監太監批紅,清代政務由皇帝和軍機處大臣商定。不論名頭如何變化,總是要有人來分擔皇帝手里的權力的,這是中國國土博大、事務繁多所天然決定的。

  二.宰相到底是管家還是實際領袖

  錢先生認為,宰相是政府首腦,是國家的.實際領袖。皇帝只是國家權威的象征。至于后來相權衰微,是各類因素共同導致的。但這是不對的,正常情況應該是相權對國家負責,皇權只對皇室負責。

  但是從上文可以看出,兩千年下來相權是越來越小,皇權倒是越來越大。如果宰相是實際領袖的話,為什么卻要不斷受到皇室的制約。如果把宰相看作是皇帝的管家的話,這個現象就很容易解釋了:主人讓管家幫忙治家——遇到懶主人,管家管的就多管些;遇到勤快的主人,管家就少管些。

  那么,到底宰相是實際領袖還是管家?這個應該從誰受制于誰來分析。

  中國國土龐大,舉國皆是自給自足的農業家庭,居住分散,參政意識淡薄。這導致了中國不可能像希臘城邦那樣選舉產生領袖,也不可能定期推選出代表民意的國會,所以天然地造成了不民主。不民主就會產生個體領袖——皇帝,再由皇帝來任命宰相,從而宰相受制于皇帝。所以與其說宰相是政府實際領袖,不如說宰相是皇帝事情太多管不過來,請的一個管家而已。倘若皇帝是由宰相或者內閣任命的,那樣宰相方可以說是實際的領袖。

  三.歷代田賦政策

  歷代土地政策都極其簡單,雖有便于操作、避免官吏從中上下其手的考慮,但是也過于簡陋了。漢代就是按田收賦,唐代實行兩稅制,按人收賦,宋代也是兩稅制,加上地方鄉紳負責制,明代用魚鱗冊,按人、按田統計收賦,清代沿用明制。即不考慮田有貧瘠肥沃,也不考慮收割播種的效率不同,更遑論山民、漁民等不以耕地為生的家庭。與精巧繁復、互相牽制的政府職權系統相比,真是簡陋之極了。從這一點,也可見出皇帝們視百姓如芻狗的心態。

  四.清代制度得失

  清代是皇權最集中的朝代,加上自雍正皇帝創立的秘密政治,使有清一代的政治制度最為黑暗專制。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清代的皇帝反而是歷代里最為清明的。這來源于清代皇帝對皇子教育的高度重視和雍正創立的秘密建儲制度。這個制度保證了太子不用早早確立,成為大家的靶子,同時皇子們為了競爭儲位,也要各各勤勉。

  就像錢老說的,制度永遠要和人事配合起來才能發揮作用。清代沒有一個好的政府職權制度,反而發展出了好的儲位繼承制,從而保證了每位皇帝都不至于太差勁。

  五.制度的作用

  每朝都有每朝的制度,配合當朝的人事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沒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會有死角存在。有時候越是繁復的制度,死角反而越多,這就是老子說的“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所以制度絕對不是越多越好,而要視當時情況而定,針對時代特點,制定出配合當時人事的制度來,才能發揮其作用。同樣的,時代前進了,人事變化了,制度也應該跟著變化,因循守舊,只能是弊大于利。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影響生產力。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錢穆先生視野宏闊,分析鞭辟入里,語言平實。這本書極薄,而內容卻極厚重,值得一讀再讀。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9

  讀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其主要論述了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教育選舉、經濟賦稅、國防兵役制度,從制度誕生的背景和歷史的沿革演繹來分析,在歷史中看歷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當時的實際要求來檢討得失,讀讀此書也有利于把歷史電視劇看得明白一點。由此我聯想到了當代的中國。

  對于一個幅員遼闊的大國,是否需要象中國目前這樣,搞越來越加強的中央集權確實是個疑問,管理范圍過大,層次繁冗,能否管好,能否根據各地不同情況來統籌兼顧,始終是個問題。這方面美國做的比較好,它的每個洲擁有足夠的權利來根據自身條件來確定法律、財政、經濟發展政策,這樣能減少行政層極,提高行政效率,更好的完善地方政治。封建政治發展中,漢代的地方政治一直為后人所稱道,應該值得借鑒。當然美國和中國有所不同,目前的我們畢竟改革開放才二十年,在國民經濟還不太發達,人民生活水平還不太高的'情況,集中力量辦大事或許是個較好的選擇。

  接著是關于政治與現實的關系。漢代君權和相權大致是并列的,而到了明代,朱元璋把相權的大部分拿到了自己的權利范圍里。這些變革與制度本身特點、制度的發展以及人事都有關系,當然更重要的是符合現實需要。但是朱元璋對宰相的廢止實際上是為維護個人權威和獨裁服務的,那么作為“為人民服務”的政府,如何讓制度跟隨現實而變遷,如何讓制度的變遷真正為老百姓服務似乎應該作為目前的發展標竿。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上,對制度的完善和變革該如何做。八十年代,一篇《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拉開了改革的序幕,并在接下來的二十年內證明了這個論斷的無比偉大光榮正確,那么“實踐標準論”同樣適用于現在以及以后的制度變遷,只要充分把注意力放在人民群眾那去,充分發揮老百姓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揚民主和自由而不只是說一套做一套,相信制度一定能夠越來越適應現實,那樣偉大光榮正確才名副其實。

  再者是中外制度的比較。孫中山曾經說中國古代政治比西方先進,這是實話。中國封建制度經過幾千年的發展,越發完備和鞏固,漢唐之時達到頂峰,盛極而衰,腐朽和專制越來越明顯,終于到清代在內外的合力作用下把封建制度帶到了終點。一百年前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雖然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是封建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或多或少的占據著“子民”的大腦,正是由于發展完備所以封建思想的余孽才如此頑固,如此根深蒂固。相反,華夏文化發達之時,歐美只是蠻痍之地,放眼當前,西方發達國家借助資本的力量迅速壯大,美國更是稱霸全球,原因何在,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這樣看來,歐美國家正是因為封建體制的不發達、不輝煌鍛造了資本的力量,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反而在當前世界中獨占鰲頭。對于中國來說,二戰后的物質景象就是一窮二白、白紙一張,然而人民的思想卻遠遠不是白紙一張,而是沉浸著中國兩千年封建思想的余輝,思想的力量永遠不可小視,兩千年思想又不會在一代兩代的傳承之后蕩然無存。物質可以摧毀,可以再建,思想由于不可見往往不能受到重視,中國目前的發展困境表面上看在制度,實質上在人民的思想,試想人人都贊成自由民主,人人都欣賞民權法治,國家制度又豈能停滯于此?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10

  這段時間有幸讀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雖說題目是中國歷代政治的得失,實際則以主要講了漢代、唐代、宋朝、明朝和清朝五個朝代。這主要是因為錢穆先生的講期只有五次,每次只限兩個小時。所以錢穆先生就擇這五個朝代,也因為這五個朝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五個,比較有代表性。書中大致以這五個朝代的政府的組織、考試和選舉、賦稅制度以及國防與兵役制度四個方面來講,并且分析了這四個方面的得與失。下面就來說說這本書中的一些特點和書中一些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觀點。

  由于這本書是錢穆先生的講稿,所以本書有很多與現在普通書籍不同的特點。首先是本書的語言特點比較口語化,通俗易懂,閱讀時不費力,就好像在聽錢先生講課一般。其次,本書更加“樸實”。現在的書籍普遍都是為了說明自己的一些觀點,而旁征博引,會引用很多資料,并標明資料出處。這樣的書雖然更加具有學術性和規范性,但卻也多了一種“功利性”。而《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通讀下來,就像是一位老先生從容地給學生講述著過去發生的事。但是,老先生的想要教授給學生的要點卻在學生腦海中漸漸清晰起來。這可能就是大家的魅力吧。最后本書書名為《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但是,錢穆先生并不旨在書中非要說哪個朝代,哪項制度的好壞,而旨在讓讀者真真正正地了解這項制度,繼而,得失自然就明了了。我認為此書的重點應在歷代政治而不在得失。

  當然,作為講稿錄成的書也有它的不足之處,如不夠系統,文章的結構略顯凌亂。

  此外,錢穆先生在本書中在講授知識要點時也頗為生動,往往能把難懂的知識轉化為簡單的例子。政治制度其實比較深奧,各個方面的關系錯綜復雜,不易明白。尤其是古代的政治制度,其名稱也不為我們所熟悉。錢穆先生用了很多生動形象的比方,把深奧難懂的知識點轉化成淺顯易懂的比喻,讓人一看就明白。看懂了比方,再回過去看古代的政治制度,便豁然開朗了。如講到唐代政治中的觀察使和地方官之間的關系時,錢穆先生用了現代的督學和大學校長之間的關系來打比方。若督學的地位高于校長就會降低校長的地位,不利于大學的管理。從而說明唐代政治中監察史的權利高于地方官,把地方官壓抑在觀察使之下,不利于地方行政。再如講九品中正制不適用于晉代時,錢穆先生用“某藥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則藥以治病,亦以起病”比喻九品中正制只適用于魏,這個地方與中央失卻聯系的特殊時期,不適用與晉這個統一天下的時刻。若繼續沿用這一制度就只會帶來一系列的弊端。就如九品中正制在晉代被沿用下來,最終發展成為門閥制度。

  細細讀來,錢穆先生所提出的很多觀點都讓我感到很受用。首先書中所說的“歷史意見”和“時代意見”讓我獲益匪淺。我們該如何看待和評價歷史上的制度,或是事件和人物,以前我所牢記的是要分析其兩面性,現在看來僅僅這樣是不夠的,需要在更高的層次上看待過去的事物。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時代背景,當時的制度自是為適應那個時代而創立的。譬如我們現代人一說到王位世襲制,便立即覺得這是不可取的,這種制度是腐朽的、落后的,尤其是相對于西方的民主制度而言。而現在看來王位世襲是很有必要的。西方歷史上的希臘、羅馬是小國寡民,他們選舉領袖只要城市居民集合到以曠場上,便可以表現人民的公意。而中國在秦漢時代,疆土廣闊,戶口至少在幾千萬以上,并且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幾千萬個農村,散布全國各地,在當時的中國不可能推行民選制度。同樣,我們現代人也不能用現代的民主制度來批評當時的王位世襲制。

  但是,這并不是說時代意見完全沒有意義,而是說相對于歷史意見而言,時代意見的地位便相對較低。這其實是要求我們在評價歷史上出現的政策、人物或事件時,要充分地了解其所處的時代背景。

  正因為一個朝代的制度需要結合其時代背景來分析,所以時代背景就顯得尤為重要。而錢穆先生在介紹某一制度時,也盡可能地將當時的時代背景詳細地描述出來,讓讀者進入到當時的環境中去。再去看這項制度,就會發現這些制度在當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如在講述宋代兵役制度時,首先介紹了宋建國后嚴峻的形勢,分析了宋在北方面臨著強大的遼,而宋的都城又在開封,易攻難守。一旦與遼開戰,萬一吃了敗仗,就會危及國基。所以不敢輕易開戰。因為在這種環境下,宋代的兵役出現了“養兵而不能打仗,明知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養兵”的奇怪的現象。

  第二,從多方面看待事物。雖然本書的書名為《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但是書中所涉及的內容卻比較廣泛,并不局限于政治。錢穆先生說的“任何一項制度絕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項制度間,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則那些制度各各分裂,絕不會存在,也不能推行”。所以書中并不僅僅講到政治制度,還有包括軍事、經濟制度等。因為這些制度在同一時期必定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經濟是政治得以存在的基礎,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經濟決定政治。軍事又是政治的保證,因為軍事不給力,而被推翻的`朝代也不在少數。由此可見我們在分析一個朝代的某項制度時,務必要適時的結合其他方面的制度,這有利于我們做出客觀的評價。在我們生活中也一樣,在看待意見事情時,要聯系與這件事相關的其他方面,才能將這件事情看得更透徹。比如當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切糕”,我們應當看到這不僅是因為市場經濟的混亂造成,也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民族融合過程中還存在著的問題。

  第三,流變的制度,只有認識到制度是在流變的,才能把握各項制度的真相。每項制度都會受到先前存在的制度的影響,也會影響后來出現的制度。而我們只有看到這一點才能真正明白這項制度的真實影響。這在考試與選舉制度中體現的較為明顯,唐朝的科舉制有著漢代察舉制的影子,由考試和選舉發展到真正意義上的考試,就形成了科舉制。從這里可以看到察舉制流變的過程,以及它的深遠影響。同時也可以看到唐代的科舉制的最終形成是由歷史的積淀而來。

  最后來說說,我在讀本書的最后一講時的感受。在最后一講清代的制度時,覺得錢先生在這一講中對清代的制度肯定極少,多半是批評。說清代一切由滿洲部族的私心出發,所以全只有法術,更不見制度。又說“總之,清代制度上,實在也沒有幾項值得我們今天之再稱道。”錢穆先生一直稱清朝的統治為“滿族政權”,他們的一切政策都只是拿滿洲部族來控制中國人。似乎是不承認滿清是中國,還把滿洲人和中國人區分開來,隱透露出一種“大漢族主義”或者說是民族主義,在現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團結的今天,這種偏見確實不可有。

  總體而言,本書還是值得一讀的,書中很多關于史學的觀念,以及看待歷史的方法值得借鑒。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11

  酣暢淋漓!把漢、唐、宋、明、清的制度講得很清楚,又不失重點!行文簡練,但敘述清晰,很容易理解!錢賓四是教師出身的`,可現在又有幾個老師像他這樣?現在的歷史老師不是念課本就是在插科打諢,課內講不好,講些無聊的玩笑話!學生的辨別能力又差勁!!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12

  前段時間,我們中青二班三支部主要學習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模塊,幾位老師的精彩報告和實踐教學,讓我對“民主政治”這個主題有了更深的認識,也讓我充滿興趣、充滿熱情地讀起了史書,特別是渴望重回中國歷朝歷代尋求政治體制的發展和變化。于是,我讀起了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一、《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的總體內容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就我國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了介紹和對比,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了近現代中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可以說,該書是一本簡明的中國政治制度史,非常精彩。

  二、回顧五個朝代的政治體制

  首先談談對漢朝的認識。可以說,漢朝是吏治相對較好的一個朝代,官員總體人數少,只有中央和地方兩級,而且中央和地方官員之間的流動屬于正常行為,沒有高低之分。漢朝的經濟發展也還可以,“三十稅一”,總的來說老百姓的稅收是相對低的。皇帝和宰相分工也非常明確,君權和相權大致是并列的,宰相具有管理政府的實權。漢朝的選舉是舉薦制,理念是很好的,不過舉薦制也有不公平的地方,就是只有富人才有條件讀書,窮人失去讀書和當官的機會。

  再談談唐朝,唐朝和漢朝時我國歷史中最為鼎盛的時代。看看唐朝的政治體制,相權被分割了,分成了三省六部制,不過呢,相權還是有的,只是相互牽制罷了。地方管理和漢代就有差距了,縣的數量增加了。再說選舉,漢朝是采用科舉制的,這個制度對于選拔人才更有效了。府兵制的軍事制度,后來也還是出了問題了,形成了軍事割據。

  書中談的的第三個朝代是宋朝,宋朝是文人治國,但政治體制太弱了,特別是軍事上,以防守為主,不敢進攻,節節敗退。宋代的中央政府的首領宰相被進一步削掉了軍權和財權。而錢先生在表現士族政府對于皇權的退讓時,以宋初宰相讓座的.緣由出發對于歷史演變剖析的入木三分。宋之于唐,一切因循承襲。有變動的,只是迫于時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勢,改頭換面,添注涂改而已。只能說有變動,卻不能說有建立。宋之于唐,似東漢之于西漢,有事而無政。有形勢推遷,無制度建立。

  到了明朝,朱元璋取消了宰相,這個對于太祖本身來說是沒什么問題的,但給后面的皇帝埋下了禍根。取消宰相意味著皇帝專制,對于打江山取得政權的太祖來說,是可以的,但是越往下的后代,實際上是很多困難的。雖然后來也新設了內閣大學士,但此職位官位太低,作用不大。到了后面,甚至還出現了太監干政,皇帝的事情讓太監代勞,太監成了“真皇帝”,長期以往,被清兵取代也是必然。明朝的選舉制度還是科舉,可是已經變成八股文了,按作者錢穆先生理解,八股文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律詩。

  最后,是關于清朝,對于清朝,我和作者錢先生的觀點是一致的,如果說前朝治國理政都還是制度的話,那么清人治國只能說是玩弄法術了。清代的中央政府在錢先生眼里就是一個部族統治的工具,以至于皇帝的集權達到了最高峰——設立了軍機處。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清朝背后是整個滿族,他們首先考慮的是部族的“私利”,以致后面發生的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等,想要得到清人的絕對支持,那是很難的,甚至有一部分勢力是反對的。

  三、讀后感

  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的文字雖然不多,但貴在語言精辟、觀點鮮明,在歷史中看歷史,以其必然性、偶然性和當時的實際要求來檢討得失。《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的總結也很精彩,它基于對歷史上傳統政治體制的歷時性分析,得出對中國當代政治制度現狀及未來政治發展態勢的預判,可謂字字珠璣,句句在理。在我看來,我國文化的得失能夠被錢先生簡潔明了,深入淺出的娓娓道來,確實佩服。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13

  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結構嚴謹主題宏大,節選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五個朝代漢、唐、宋、明、清以為代表,從政府組織、選舉、賦稅經濟、兵役等方面分別論述,大體上可以窺探中國歷史之全進程了,我能理解的有限,僅分享幾點我的一些體會:

  1、二千多年的古代王朝是一段歷史進程,非“封建專制”可以一言以概之的,書中君權與相權在不同王朝權重是不同的',唐時期君主的旨意需要送去門下省蓋章再交由執行,清時期君主則可以從軍機處直接傳給個人等,此變化過程是緩慢的,君權重而相權弱;

  聯想到心理咨詢中,哪有一個二個的詞就可以概括我們漫長的成長史呢,又哪有一件二件事就可以決定我們的人格發展呢?標簽化帶來某種效率,卻犧牲了更多真相;

  2、書中提到很珍貴的了“歷史意見”,即當時的人如何看待這件事的,而非用我們現代民主視角,井田制發展到后來的均田制,在某個時期是符合當時社會生產水平的,同時西方的選舉制,放在古代的中國,幅員遼闊交通落戶,完全沒有可行性。

  我們看待歷史,可以保留現代意見,但也不能忽略當時的意見;這讓我想到,我們的大多數防御機制最初可能都誕生在特定的互動關系中,但不一定適應今時今日的生活,如果我們留心到“歷史意見”,也許還要感謝我們這些“不適宜的防御”呢;

  3、制度與人事是也是一個非常廣闊的話題,我想提二類人,張居正們以及紹興師爺。他們的共同點都有不在其位而謀其政,雖然制度約束難以撼動,但是他們還是憑借著獨特的個人魅力綻放在歷史的星空下。

  這也得說到,任何事終究要落到人這個字上,一旦由某個人參與,必然帶有“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也構成我們文明中璀璨的光,對于個人來說,也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我們才能發展自己,成就每個獨特的自己!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14

  從年前一直讀到年后,斷斷續續竟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才讀完這本小小的書。讀此類學術性很強的書籍,我向來讀的慢。不過每天讀一點,反倒讀的下去。

  豆瓣書評中,很多書友說書讀起來稍感艱澀,因其艱澀難免讓閱讀枯燥無趣。誠然,錢穆先生在書中的用語和現如今的大白話相差甚遠,但我反而覺得,書中的遣詞造句盡顯大家風范,很多語言和描述都值得反復品味。用某豆瓣友鄰的話來說,別人需要長篇累牘才能講明白的事情,錢穆先生三言兩語便能道個明白。

  讀了這本書,我愈發覺得,天下道理,無不相通;講政治的書,如果仔細體會,深諳其意,何嘗不能用諸生活和工作中,甚至對人生有啟發意義。

  下面是幾點讀完本書的感受,記錄之。

  1、你知道的或許是不知道的

  可能是受初高中歷史教育的影響,也或許受影視劇荼毒,在不少人的觀念里,對于中國古代的政治和皇帝往往都是“專制”“皇權”等等刻板映像。但是在書中可以看到,漢唐宋時期的皇帝并非獨裁專制,“皇權”是受到“相勸”的制約的;到明代時,宰相雖被明太祖撤掉,但明朝皇帝依然受制于當時的制度,絕非專制;直到清代時,才實現了專制,但也并非皇帝個人的專制,而是皇帝背后的滿洲部族的專制。但清代的專制也有其歷史原因所在,絕不同于前朝歷代。

  而我們后世人好像以一清代就代替了歷朝各代,確實既不客觀又不公正。

  這一點認識對我的沖擊算是比較大的,自己篤信了十幾年的事情,忽然間發現并不是那么回事。

  推而論之,生活中有多少我們覺得是對的、深以為然的事情,可能并非如此,但是因為我們相信它是對的,便不會去追究其真偽,所以如非機緣巧合,我們也就沒有辦法去了解背后真相。

  2、客觀地看待問題

  錢穆先生在書中說:“任何一制度,決不會絕對有利而無弊,也不會絕對有弊而無利。”

  后世人看待古代政治制度總習慣以“封建、專制”一言以蔽之,先不說光談專制本身就是偏頗的,只說封建也不一定就是錯的、不好的,細論起來,如果一個制度在其產生之初就是錯的,斷不會延綿數十年乃至數百年,必然是其產生之初利大于弊才會被大眾所接受。

  現代人總說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如國外,但中國的教育制度延綿數千年,自有其道理在。我們也不能一棒子掄死。

  3、避免上帝視角

  錢穆先生在書中反復強調,要講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須知道此制度實施時期有關各方意見之反映,也既“歷史意見”。

  而后世人單憑自己所處的環境和需要來批評歷史上已往的各項制度,用“時代意見”裹挾“歷史意見”,未免是站在上帝視角。

  這讓我想到,作為互聯網從業者,有時我們習慣性去點評別家的產品,大有一副指點江山的架勢;但是拋開每個產品內部的`環境和條件,以及其他我們不可知的背景,我們妄自評判實在可笑。

  4、事情發生有其因果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朝空降而成也不是一夕拔地而起的,自有其歷史因由。

  有些事情孤立地去看,只站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去看,很可能看不清楚看不明白,但是如果往回看看,追究事情發生的起源和歷史,卻能得到更深刻的認識。

  推而論之,我們現在的所有處境,都是我們的過往造就的;遇事只停留在當下埋怨,不妨回到過去尋求原因。

  5、諫官制度的思考

  最后一點讓我影響很深刻的是自漢唐以來就存在的諫官制度。

  書中描寫,唐朝皇帝和宰相議事時,諫官可參加列席。有時宰相不便同皇帝直接講的話,諫官卻可直言;但諫官本身階位卻不高,皇帝聽其言,是因為諫官本身職責便在諫言,不關乎其身份高低。

  這讓我聯想到,如果我們在工作中,可以拋開對個人的偏見,僅就其職責和專業性看,溝通是不是會更順暢;在此前提下,即使大家互有爭論,但只從職責看,也斷不會有大的不良影響。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15

  一代史學大師錢穆,對漢、唐、宋、明、清五個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兼及經濟與軍事制度,作了一番提要鉤玄的概括述評,敘述各自因果演變,指陳各自利害得失,言簡而意賅,構筑了一部簡明地中國政治制度史。書中雖不乏意氣之言,可能也有史實的錯誤,但無損這部書核心思想的啟發意義——中國古代各項制度的`產生皆有其復雜的原因,都有前代淵源,也都會有后代沿革,都既有長處與成果,也有弊端和失誤,因此,要從宏觀的歷史視野觀察其產生和流變,要深入其所處的歷史環境中思索探析。不應抱殘守缺,但也不應以“黑暗”“專制”等詞語簡化前人的政治制度,不應斷然否定和抹殺前人的政治智慧,應該取精去粗,明辨得失,以真正推動當下中國政治的發展。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讀后感】相關文章:

得失寸心知02-22

得失并存作文12-15

關于得失作文12-06

得失論作文07-19

考試得失總結04-12

關于得失的成語大全09-26

得失之間_700字04-27

坦然看得失作文07-19

得失之間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