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幸存者》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幸存者》讀后感1
《幸存者》這一節目中極大地調動了節目粉絲的主觀能動作用,粉絲們致力于在節目結局公開前通過各種不同的手段獲取真人秀節目的各種情況,這一過程被稱之為“拆穿”,粉絲們即為“拆穿者”,“我們沒有人可以無所不知,但是每個人都有所知”,拆穿者們在社區集中知識和智慧以搜集、整理和討論所獲取的信息,來提高社區中個人的領悟水平,這一過程是粉絲群體集體智慧的充分體現。同時,拆穿活動也具有賦權作用,使參與者嘗試使用在知識社區中產生的新型權利。
隨著在社區內持續發布有關《幸存者》節目信息的奇爾安的出現,拆穿活動這一充滿趣味性與刺激性的過程開始變得復雜起來,拆穿者們將對“拆穿”這一過程的注意轉移到“奇爾安”及“奇爾安的信息”上來,奇爾安是誰?奇爾安的信息是否準確?奇爾安的'信息獲取渠道?在這一過程中,節目制片方也參與進來同一些渴望吸引關注的網友一起散播虛假消息,在混淆受眾視線的同時又能增加節目的話題熱度。而當奇爾安的消息越來越多的成為事實時,輿論的焦點又開始轉移,拆穿是一個過程還是一個目標?伴隨著許多對節目真實情節的暴露與討論,拆穿者們充分享受了知情權,但同時其他網民們的不知情權卻被忽視了,網民們在不經意間了解比他們想知道的更多的內容。
這種情況發展至今已經無法阻止,在我們當下的網絡環境中,只要連接上網絡就能看到某部新上映的電影或某部電視劇的新劇情片段在被大肆討論,而這些帶有明顯情感傾向的討論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沒有真正看過該部電影或電視劇的受眾的心理預期產生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也影響著受眾在觀看劇情時對劇情本身的感受。也就是說,人們在逐漸失去第一次真正觀看電視節目或電影情節的權利。例如最近幾年大爆的各部電影,《戰狼2》、《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好李煥英》等都是在首映之后陸陸續續放出劇透或者觀影感受,以視頻或圖文結合的方式在微博、微信、新聞網站等各方平臺上推送到每個人的手機、電腦上,受眾總能在不自覺中了解到相關信息,提前被“劇透”。
《幸存者》讀后感2
《幸存者回憶錄》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英國著名女作家多麗絲·萊辛繼《天黑前的夏天》之后的重磅力作。小說以富于哲人氣質的深邃和詩人的想象,深刻地探討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前途,獲得廣大媒體和讀者的如潮好評。《幸存者回憶錄》是一曲縫補人性破裂的慈悲篇章,一部以“小說之美”映照“哲學之深”的不朽佳作,是多麗絲·萊辛最深刻、最富想象力的經典文學作品。
在《幸存者回憶錄》一書中,作者多麗絲·萊辛以飄忽的文字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災難過后,城市淪陷了,沒有食物、沒有水源,人們紛紛向安全地帶逃離而去。這時候,一個無名無姓、單身的中年婦女卻獨自居住在一棟快成廢墟的清冷公寓里,旁觀著周遭的一切。某天,一個陌生的'男子出現在她的客廳里,留下了一個12歲的叛逆女孩艾米莉和一只叫雨果的半貓半狗。從此,一種微妙的關系在中年女人和小女孩艾米莉之間蔓延開來……
在多麗絲·萊辛細膩委婉的現實主義筆下,荒涼而又繁華、荒誕而又合理、混亂而又有序的世界完全成為了一種可能的存在。當《幸存者回憶錄》中的中年女人跨過那堵神奇的墻進入到一個奇妙的世界的時候,多麗絲·萊辛也把愛、責任與希望安排進了那個全新的世界,讓這份持久的忠誠、責任和愛,在被迫逃生的人間得以幸存……
“我感覺就像是生命的引力中心被移動了,平衡力移到了某個地方,我開始相信在墻背后進行的一切,其重要程度絲毫不亞于我那整潔、舒適的日常生活。” 《幸存者回憶錄》講述了一個超現實的故事,作者用豐富的故事細節表達著自己對于文明的憂患。
多麗絲·萊辛憑借自己對世界透徹的觀察和敏銳的審視,以女性獨特的綿延婉約的文筆創作了這部《幸存者回憶錄》,給世人以深深的警醒,卻在黯淡中仍透出微茫的希望。
《幸存者回憶錄》雖然不是一本易讀的小說,但是請耐心地讀下去,因為最后的豐富收獲絕對會讓我們感嘆:沒有錯過這本書,真好!
【《幸存者》讀后感】相關文章:
幸存者偏差作文08-22
泰坦尼克號上的幸存者-《奧運趣史》選讀04-29
農村學生辛酸高考路:我是走到最后的幸存者04-27
汶川地震幸存者:這一秒鐘,我不要死07-01
山崩地裂間我們采取自救-映電幸存者的自述05-02
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觀后感11-21
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觀后感 6篇04-12
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觀后感10篇11-21
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幸存者觀后感(10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