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窗幽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明代陳繼儒所作的《小窗幽記》與王永彬的《圍爐夜話》、洪應明的《菜根譚》并稱為“中國人修身養(yǎng)性”的三本必讀書。這幾部書中零散地記下不少人生哲理、處世箴言,論起道理來也各有千秋,其中能讓我反反復復看上多遍、愛不釋手的,就是這本《小窗幽記》。
同樣是哲學小品集,《菜根譚》像極了一部嚴格的家訓,骨子里透出一股宋明理學特有的傲慢與拘謹,行文格式也大多采用對仗工整的格式。而《小窗幽記》不同,其文風散漫隨意,卻又字字珠璣;格式隨性自由,卻透出一種慵懶的韻律。我是一個俗人,自然更偏愛于這種流暢簡明的敘述風格,而非刻意追求工整的晦澀文字。
其實,從行文風格的無拘無束,也可猜出書中所述的人生觀是如何的豁達自在。他說“眉上幾分愁,且去觀棋酌酒;心中多少樂,只來種竹澆花”,在歷盡世態(tài)炎涼后,他卻能從生活點滴中尋來無數(shù)閑情雅趣,怎可謂不超脫?只是為了保住這一份淡泊的心境,他也必曾付出代價,因為“澹泊之守,須從濃艷場中試來;鎮(zhèn)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中勘過”,所謂的淡泊名利、鎮(zhèn)靜安寧,只有經(jīng)過塵世繁華、浮生紛擾的考驗而不動搖,才算得真正的超然。我總覺得不會有人生來便只有一顆淡泊名利,不為紅塵所擾的心吧。誰沒有年輕過,沒有熱血過?又有誰從來便只求“出世”而未曾“入世”呢?陳繼儒在書中展現(xiàn)的,是他對無拘無束的自由人生,高遠超脫的審美人生的追求。
不過既然有追求,便顯出他并未達到如此超脫的境界;即便達到了,那也是在寂寂紅塵中狠狠滾過一遭之后了。他是不是也曾捧出一顆火熱的真心,卻讓現(xiàn)實社會的冷水一點一點潑熄了激情?我想是的,他應該也曾寂寞郁郁。勘破凡塵的背后,或許只是深深的疲憊。因為他有過感慨:“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覓了時了無時”,F(xiàn)在能夠停止,一切便終止了;如果想要事情都了結,那么終究沒有了盡的時候。人生無盡,追求無盡這個天才而孤獨的靈魂是什么時候開始疲憊,揮揮手嘆一句“罷了”,便將一切過往都休去的呢?隔著數(shù)百年望不穿的時光,無人能得知真相,但當我們細細品讀他有感而發(fā)的一條條議論時,卻能清晰地尋到那變化的心路,這或許也是我喜歡本書的原因之一,它像生命一樣靈動,會歡笑,會嘆息,也會漸漸成熟,一點點老去。
對于人生道理,他并未以訓誡的語氣談起,而只是如探討一般提出自己的看法,給人以頗多回味。也許有時,他會說些見聞歷事,如“斜陽樹下,閑隨老衲清潭;深雪堂中,戲與騷人白戰(zhàn)”;也許有時,他會感嘆起風雅景致,如“陌上繁花,兩岸春風輕柳絮;閨中寂寞,一窗夜雨瘦梨花。芳草歸遲,青駒別易,多情成戀,薄命何嗟”;也許有時,他會閑談起那些憂傷動人的典故,如“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三千弱水;雨云不入襄王夢,空憶十二巫山”。往往他還未談起道理,便已情境至處,心意自處,使人豁然開朗,有所頓悟。
慧心之書,理應反復推敲琢磨。多讀便多悟,常常思考,細細品味,也許書中自成一世界。
【《小窗幽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小窗幽記》讀書筆記03-08
小窗幽記讀書筆記03-07
《小窗幽記》讀后感11-09
審時度勢《小窗幽記》讀后感11-08
幽闥(幽闥)04-29
幽鏡(幽鏡)04-29
幽潤(幽潤)04-29
幽鑒(幽鑒)04-29
幽窮(幽窮)04-29
謬幽(謬幽)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