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南渡北歸》讀后感

時間:2023-01-21 20:50:25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南渡北歸》讀后感(通用20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南渡北歸》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渡北歸》讀后感(通用20篇)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

  《南渡北歸》前兩冊讀完了,心中五味雜陳,先新奇方式寫個感想。

  故事一:

  一位大叔沉靜地看著清朝中國版圖,陷入深深思索中,并自言自語、感慨萬千。那時候外蒙古還在,庫頁島也在。現在外蒙古獨立,庫頁島被割來割去,占來占去,最終屬于蘇俄。好好一個海棠葉被折騰成了大公雞,康熙乾隆地下有知,估計會被氣活吧。

  小妖長著一副被搭訕的臉,大叔找我聊起來了。我就嗯著啊著,對,確實,沒錯,就是這樣的。

  故事二:

  一位志愿者姑娘講解瓷器變遷史,說得非常好,我就順便問她,為啥了解得這么透徹。她說自己遇到一位特別懂瓷器的看展人,雙方角色置換,對方給她普及了很多知識,據說這位看展人經常游走在國內外中國文物相關的美術館、博物館,長期積累下來,知識自然沉淀,把自己練就成了一個封神般的存在。

  真是未見其人,先聞其績,對那位達人隔空敬仰一下。鄙人的小目標就暫時先不要一個億了吧,如果財務自由,我也要去全世界的博物館、美術館,把中國的文物都看一遍。

  故事三:

  第一次看到宋徽宗真跡,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在日本的巡回展覽。一副《竹禽圖》,另一副大概是龍云閃電風格的書法繪畫作品。只能感慨,不愧是被皇帝身份耽誤的藝術家。

  后來在北京故宮看到了《祥龍石圖》,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哎,詞窮如我,實在形容不出它的美,只能寄希望于將來的女兒,給老母親好好學習這種字體,賽過宋徽宗。

  想再去一次灣灣的動力竟然是為了臺北故宮,當然如果允許,我可以五天都住在里面,看宋徽宗真跡。當然如果允許,我也想看看其他真跡,比如說,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20xx年該真跡在日本展出,火爆程度,大家看圖體會吧。沒在大陸展出過,很多灣灣土著應該都沒見過,就說我該不該酸檸檬,酸葡萄一把。

  說起來就是傷痛,我還不算看展鐵粉、達人,否則像這種幾十年才展出一次的真跡,值得花一張從北京飛往東京的機票,效仿梁朝偉倫敦喂鴿子,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畢竟真跡下次展出的時間未定,說不定那時我已經入土了。

  對于書法外行的人來說,如果不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就無法體會到它的震撼。就像我自己也沒想到,一篇關于《祭侄文稿》創作背景的文章,會生生把我給看哭了。

  有一個朋友的觀后感特別能戳動痛點,“祭侄文稿的書寫由楷書到行楷再到行草,最后轉變為狂草,筆觸由混敦有力變成干枯草書,狂草字跡模糊不清,同去的小學妹說顏真卿此時一定情緒激動,泣不成聲~中國書法的歷代名家各有各的好,有很多的'好,但顏真卿的祭姪文稿字里行間聽得見他的呼吸,是特別特別好 。”

  深以為然。

  故事四:

  同屬亞洲國家,又有學習借鑒、歷史往來的傳統,日本對中國文物價值的理解和認同高于其他國家,所以會有很多機構和個人參與到收藏中國文物當中。有些藏品豐富的機構,專門成立美術館,其中不乏做工考究的精品。

  很可能出現一種情況:存世兩套此種類型青銅器,一套在日本,一套在法國,反正不在大陸,也不在灣灣。

  故事二~四本質相通,涉及到戰爭期間文物流失海外,以及大批精品被搬運到臺灣這樣的歷史事實,其影響延續至今。

  書中有個性的人物很多,有時讀著讀著身體發熱,腦子充血,下一秒竟留下眼淚來。這種氣節、血性在《史記》、《三國演義》等的出場人物中也有體現。果然有些氣質可以融入血脈,流淌繼承。待讀完最后一冊,再詳細八一八。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2

  《南渡北歸》講了民國時期大學教授和學生在抗日戰爭爆發后隨圖書,文物轉移到西南地區,抗戰勝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冊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書中,一個個堅韌絢爛的生命,在歷史的豐碑上,刻下記憶。

  全書開始于淪陷后的北平,屈辱與尊嚴,征服與抗爭。每一個人,都是毫無杜撰有血有肉的人。這批人,他們護送中國文物和大學圖書在烽火下南渡。在軍閥混戰,中日戰爭的硝煙中描繪出中國最初的考古,建筑輪廓。也在山區的`艱難環境下完成生物科學實驗。本該在優越實驗室中完成的任務,他們在顛沛流離中仍不放棄。他們,讓“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在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為有這批堅守信念的大師們,當我們再去凝視這段沉浸在深淵的歷史時,才會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風骨凜然,這是中國式的風骨,是對家國情懷的深刻詮釋。

  在逃亡路上,為了不丟棄人才培養,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成的西南聯大。在艱難的日子里講課聲常伴隨敵機的轟炸,師生們卻把躲防空洞的事兒風趣地寫成對聯“人生幾何,戀愛三角。見機而作,入土為安。”晚上停電時,劉文典就一襲長衫,對月講《月賦》。但卻這么艱難的日子里,它為祖國培養了多少人才。

  解放戰爭時,梁思成焦灼地在樓上轉圈,一看到有飛機在北平上空飛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羅哲文回憶,梁思成在二戰末期經常抱著日本地圖標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圖交給美軍請求他們不要轟炸這些人類共同的遺產。日本知曉后極為感激——梁思成此時卻早已死去多年。

  看過一張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們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鏡頭,林穿著合體的旗袍,腳下踩著一雙平底布鞋,他們正進行維修測量工作。那時候,所有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關心的不會是林徽因的臉蛋長得美不美,也不會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沒有色彩。它展現的是中國大師們的堅定信念,在一個古國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時間搶記建筑的記印。

  書本仍在讀,它在慢慢展現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國,我想,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歸》的意義吧。(黃湘閩)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3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稱日南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中如是寫道。《南渡北歸》便記載了抗戰爆發前后,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從敵占區流向西南的故事。所謂“南渡”,實際上便是逃亡。抗日戰爭期間,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后昆明,蒙自辦學,后又遷至李莊,隨同的還有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中國營造學社等機構組織。

  多次浩浩蕩蕩的逃亡與南遷,本就是無可奈何之舉,也曾遭到學生的質疑與反對,有人甚至想上前線為國捐軀而非怯懦地一逃再逃。然而,歷史的長河證明,這逃亡,正是促使中華民族復興的智慧之舉。這引發了我對于“逃亡”的思考。

  逃亡,自古以來便象征著狼狽與落魄,是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舊唐書》中也道:“丈夫不死,當立大功,豈可為逃亡之虜也。”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保全自己的逃亡之人為眾人所唾棄,然而,《南渡北歸》中所述的逃亡卻并非代表貪生怕死,更非暗示著窮酸書生的軟弱無能,反而是一種忍辱負重式的以退為進。悲痛的知識分子面對敵寇狷獗肆虐的局面,沒法身體力行地給予敵人有力回擊,只有發出“衰淚已因家園盡,人亡學廢更如何”的悲嘆,然而抹去淚痕,理性而冷靜地分析著自己可以提供給國家的最大幫助,發現自己的使命,即是為了民族復興,防止“人亡學廢”的局面發生,將國家的學術水平提高,將民族的精神發揚光大。為了正義而逃亡,必然是悲壯卻又智慧的選擇。

  的確,姑且不論所有北方知識分子,只舉蔡元培先生一人的例子,便足以證明這一觀點。蔡元培先生被公認為北大最偉大的校長,樸素謙抑的他,骨子里又有北方梁山好漢造反舉事的志氣與血性。出任北大校長之職時,他提出了“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用“知識革命”革去原京師大學堂里傳統保守的迂腐氣,使北大逐漸成為一塊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好景不長,如《五月四日那天早上》中記載的那樣,沖動的學生未聽從他“以學術救國”的勸導,一腔熱血地發動學潮,致使多名學生被逮捕,北洋政府甚至將大炮對準了北大。頂著重重壓力韻蔡元培,已成了北洋政府欲秘密懲辦的目標,他卻不顧自己已淪為眾矢之的的身份,出面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隨即,為避其鋒與消除北洋政府的怨氣,他于5月8日夜提交辭呈,喬裝打扮后悄然離京,遠走他鄉。他的逃亡,絕不是畏懼的表現,反而是一個強者面對如何同時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難題時的最佳抉擇。

  房龍的《偉大的逃亡》記載了瑞典人民在瓦薩王朝的建立者——古斯塔夫·瓦薩的帶領下,建立起獨立國家的歷史過程。與《南渡北歸》相似之處便是,瑞典人民不愿淪為臣虜的爭取獨立的頑強精神決定了“逃亡”之前可以加上“偉大”這一形容詞。縱然知識分子流離失所,甚至與摯愛的`親人失散,但外表狼狽悲痛的他們,舉手投足間仍是一種倔強不屈的高貴氣質,一種中華兒女必勝的信念,而非茍且偷安的提心吊膽,這正決定了此次大逃亡的正義性。

  其實,這次南渡的成功不僅在于知識分子是為民族大業而逃亡,而且在于它還是一次為時多年的旅行。

  《難以企及的人物》的作者蔡天新先生曾在接受采訪時如此給旅行者下定義:“一個旅行者除了通常的游覽觀光和增長見識以外,還帶有另外的目的,或者說懷有某種特殊的使命。雖然每個人本質上都帶有浪漫的情懷,但一個旅行者通常更愿意細細品味旅途中的每個細節,而一個旅游者則希望一切都安排停當。”顯然,南渡的師生們不是旅游者,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旅行者,其使命便是為中華民族復興之大業保存知識界的精英力量,邊行邊學,推進學術研究及教育事業的進步。

  正因如此,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時,“湘黔滇旅行團”誕生了。1938年2月20日,旅行團大隊人馬離開長沙,一路經湘西穿越貴州,翻山越嶺,夜宿曉行,跋涉1600余公里,日夜兼程68天,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熱烈歡迎與關照。岳南先鬻生如此評價這次旅行的意義:“68天的長途跋涉,旅行團師生們真正地走出了象牙塔,進入了書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干世界。一路上,師生們拜訪苗寨,調查社會與民眾生活,切身感受到國家經濟的落后與百姓生活的艱辛。”黔西巖溶地貌,云貴民間歌謠,甚至是鴉片的種植背景和危害,這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卻讓走近群眾的師生們因禍得福,踏上了另一片自己不曾熟悉的土地,讓南方的楚漢浪漫主義文化滲透于自己滿是北方的理性主義的肺腑之中。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說“逃亡”所帶給我的啟發僅限于以退為進的謀略與忍辱負重的毅力,那么,相比之下,“旅行”的現實意義更為深刻。《天堂電影院》里,Alfredo說,年輕人要出去走走,不然他會以為,他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旅行旅行,之所以有一個“行”字,我認為是代表了自己的“修行”,不論是肉體還是精神上,邊行邊學,邊行邊成長。有句話說得好:雙腳放在地獄,眼睛擱在天堂。我覺得這便是對有意義的旅行的最佳詮釋。有意義的旅行,因為不是一味享受放松,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與體驗,不斷地吸收與借鑒,所以必定是艱苦的,但真正的旅行者正是透過這苦,覓到了收獲的甘甜。也許只有這樣,知識分子才能徹底丟開身上的迂腐氣和“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嘲謔,深入實際,深入人民,深入社會,讓自己的學問為老百姓所受益,也才能真正了解到一個國家所需要的民族精神,從而造福于社會。

  南渡,實乃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一次逃亡旅行,卻為中華三千多年的歷史留下了最后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4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爲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書的封面有個副標題(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吸引著我一本本的讀下去,來探索驗證這個答案。

  此書共有三本,分別是南渡-北歸-離別,越讀到后面越沉重,它呈現了從日本侵略中國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后,20世紀中國最后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在劇烈的歷史變遷中的結局。處處引證、各處搜羅,相對真實地還原了梁啟超、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等等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全景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大師們感傷的命運。

  讀第一本的時候,印象深刻的是,中華民國初年學風極盛,海龜眾多,大師輩出,辦學恪守學術之自由獨立之精神,學術研究蔚然成風,真可謂人才濟濟,但隨著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大師們只得嘆聲無奈地踏上那悲壯而浩大的南渡之旅。在西南聯大那么艱苦的教學環境下,依然激情四射地給學生們講課,連“跑警報”跑的都很浪漫,苦難讓師生們變得更加堅韌,讓中華文明的`血脈得以延續,并相繼走出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而對比我們今天的年輕人,這么好的學習條件,生活衣食無憂,卻少有大師們的成就,真是要感到慚愧啊!

  經全國軍民與知識分子的共同奮戰,終于贏來了抗戰的全面勝利,南渡之后的北歸,本可以快慰人心,可誰又想到不出三年,內戰爆發,大師們的命途依舊多厄,又需做出一次無奈地人生抉擇,忍痛別離,自此天各一方,海峽兩岸遙遙相望,命運從此不同。

  最后一部離別,是一個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廢待興需重建,而在大陸的知識分子則需要迎接一場又一場的運動,人性的貪婪展現的是和戰爭一樣的殘暴,讓我們在運動中送走一位位大師;而在臺灣的傅斯年、梅貽崎、胡適等也紛紛駕鶴西去,相繼離別。

  大師們雖已遠去,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是永存的,面對國難、國亂,他們所呈現出來的那種勇氣和力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堅守信仰,無問東西。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5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被人們成為“大師”,這個稱號越來越廉價,只要是稍微有點兒能耐的人都能在這個社會上被叫一聲“大師”。大師真的有那么廉價嗎?大師真的有很多嗎?顯然不是。而事實是,不是大師變多了,而是社會上的浮躁之氣變多了。一直以來,“大師”這兩個字,于我而言乃是重若千斤,絕不是如今這般輕浮荒率的外號。這就是我去讀《南渡北歸》的原因,在這本書里,岳南先生完整地向世人解釋了何謂“大師”。

  全書一共幾百萬字,字數很多,但字字如璣。講述了一群能真正稱得上“大師”的大師們波瀾壯闊的樣子。通篇閱讀下來之后,給我的第一感覺不是有設么感想,而是解脫。全書從頭到尾的氣氛都是苦悶,壓抑,沉郁。從抗日戰爭,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的`燒殺擄掠,祖國大地慘遭踐踏,城市的淪陷與百姓的傷痛;到西南聯大的一群大師們,在民族危難之際的艱難與鑒定;再到解放前夜,大師們為了自己的理想與信念,選擇了在海峽兩岸的離別之苦······與其說是在描寫大師們的意志,不如說是在描寫大師們的掙扎!

  然而大師就是大師,在掙扎中,人能夠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聯系在一起,在艱難歲月里,時時刻刻想的是國家和民族。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傅斯年、陳寅恪······他們擁有的淵博知識然他們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上是專家、是博士,繼而加上他們偉大的品格和情操,這才成就了“大師”之稱號。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既做到了“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又做到了“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師!

  所謂大師,不僅是個人之偉大,更要有超凡之貢獻。在我看來,大師們最偉大最深遠的影響莫過于教育事業。《南渡北歸》全書精彩的地方有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描寫蔡元培的北大,那時的北大,云集了當時中國可以說是所有的大師,野無遺堅,表現出一副百花齊放、學術自由的天地。我很羨慕當時的那群學生,有這樣好的大師們指導,有這樣好的學習氛圍。于是,這群北大學生,絕大多數后來都成為了一代英才,也參與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去,這就是大師的力量。書中有一段描寫我記憶猶新:梅貽琦到職,發表了“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的著名演講。同時強調大學教育“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才”的辦學理念。看到了吧,我們中國當今的教育理念早在民國那群大師的手上就已經被奠定,這就是大師。

  那么,現在回答我的問題:何謂“大師”?《南渡北歸》給了大家一個簡單的答案,堅貞的學者即為大師。

  惜哉,當今真正的學者有幾何?其堅貞者有幾何?為何再難有人比肩魯迅、胡適?當今之大師,少也!

  也罷,既然回不到那個時代,就讓現在變得更好吧。少一點浮躁,多一點淡泊;少一點知識分子的傲氣,多一點文人的傲骨。新的大師是遲早的事兒。

  感謝《南渡北歸》給我們的答案。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6

  縱觀歷史從戊戌變法到民國,中國人民在各個方面從未抬起頭來。但在民國后,有一群大師,他們以自己獨有的方式,或寫詩,或考古,或研究科學,都在為中華做出偉大的貢獻。

  今天,我便推薦一本書《南渡北歸》,作者是岳南,該書有上中下三冊。它講述的是20世紀中國學術大師群體的一系列故事。

  南渡北歸封面(劉彥江攝)

  大師雖然早已遠去,但是,他們給我們留下的,是寶貴的精神。當時北京大學一潭死水,是蔡元培當上了北大校長后,兼容并包,銳意進取,才把北大從深淵里拉了出來,成了一個嶄新的北大。他認人為賢,這是大家都公認的。

  除了蔡元培了以外,還有一些人,他們也有寶貴的精神,譬如傅斯年,他雖然無比高傲,但是,他有才氣,被形象的稱為“傅圣人”。他在這期間創辦了史語所,為歷史學和語言學做出了很多的貢獻。我欣賞的,就是傅有著勇往直前的精神。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和貢獻,我們才能追上世界的步伐。

  再譬如金岳霖,他是非常有名的哲學家,他對哲學,有自己獨特的認識。他在邏輯學上有著偉大的成就,把他的學生殷海光教導成有名的學者、教授。但這不是重點,我還想說的是他為我們留下的精神便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其實,在當時,這是非常寶貴的。因為,在他的一些同行中,有些因為自己在愛情方面的問題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金岳霖卻沒有插手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愛情,自己靜享孤獨,留下了一段佳話,被世人所稱頌。

  還有陳寅恪,他是清華四大導師之一,也是一位文化大師。我認為,他留下的精神就是“獨立的精神,自由之思想”,還有他在晚年時,對他著作的執著和專注。他雖然受盡了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也讓我們看到了文人的風骨。還有很多大師,他們也留下了很多精神,但在這里,我不一一贅述了。

  確實,作者在寫此書是帶著濃烈的主觀感受,而且“雖缺史家之大視野,少史家之大悲憫,無史家之深思考。”但是,它仍然是一本不容質疑的好書,它揭露了我們所不知道的歷史,豐富了我們對知識分子的認識,也可以讓我們學到歷史,以正確的價值觀來看待這些問題,以此來避免更多的悲劇。

  在看今朝,面對著周國家以及大國的虎視眈眈,我們要勇往直前,有著獨立的思想正確的分析我國形式,積極想上,不枉先人為中華做出的努力。

  人雖已去,但精神不滅,我們要繼承大師們的精神,為民族復興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7

  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國內部的動亂時期除了打打殺殺的士兵將領,文人學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視的。他們的精神從不動、毫不畏懼。

  不忍憶王國維大師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詳平常,卻被那投湖一聲脆響刺的干干凈凈。頭陷淤泥足可見王大師一心求死的態度之堅決精神之強大。正如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讓人久久從難以回神。

  是的,或許在平凡人眼里,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然而,這正是大師超越平凡人的地方。作者認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見到即將衰亡的中國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愴結局而死,其一死是對當時混亂無序的時局和世風日下的現實作出的近似“尸諫”的抗爭。

  簡單一句話,如醍醐灌頂,點醒了我。原來,文化的力量可以這么強大。原來,文學大師沉默的`反抗是這么的讓人震撼。當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對方,并給予最真實的贊揚。難怪陳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種文化,值此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再說到另一位國學大師梁啟超。從教科書上我們也對梁啟超的愛國、他的先進思想充滿敬佩。從《南渡》中,再一次認識更加生動的梁啟超大師。他看到世界范圍的考古學迅速發展,而號稱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境內,從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種名義來華的外國學者。他對這種現狀頗為不滿和不服氣,很希望有中國人自己出面做這一工作。他認為“以中國地方這樣大,歷史這樣久,蘊藏的古物這樣豐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學上占有極高的位置。”這種自信與魄力讓人折服,也喚起了我們普通人對大中國、對自己的信心。

  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將自己兩個孩子培養成中國歷史上又兩個杰出人才。

  李濟,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鳴,而和梁啟超走到一起,成為相差23歲的摯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國,遍地皆黃金,可惜沒人會撿。”從李濟這形象的一句話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遼遠,以及與梁啟超的相契合。當然,更加相像的還是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

  “學術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當時條件下還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國有的。”李濟先生的國際地位與國際眼光并沒有使他在愛國,在維護國家權益上做任何讓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鳴而結成的友誼是絕對純粹而堅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國血液而氤氳而生的愛國之忠情,更是讓中國愛國人士自發的團結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強大,強大到是人力無法控制與收斂的。我們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們所能做的,是利用并發揚它。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8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終于將厚厚的一大本書,《南渡北歸》第一部看完了。

  這是一部寫大家,大師的書,太應該看了,而且應該早點看。我看的雖晚了,但終歸是看了,并收獲滿滿。

  《南渡北歸》一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南渡》,第二部是《北歸》,第三部是《離別》。《南渡》應該是最難的吧?因為后面兩部還沒有看。《南渡》是因為日本侵略的原因,整個政治,經濟和教育都向南方轉移,稱為南渡。

  戰爭,本身就很可怕,在戰爭中逃難,就更難了。知識分子,拖家帶口,前途未卜?作為讀書人,授課人,走到哪里都會帶著書。最慘的要數陳寅恪了,從日軍鐵蹄下搶救出來的書籍,一批在運輸途中被換成磚頭,一批被燒成灰燼,陳寅恪一次次被打擊,昏厥過去。這些書,是陳寅恪經過批注的書,傾注了他的.心血和智慧,稍加整理便是一部部驚世駭俗的大作。

  作為世界級的大家,三百年僅此一人的陳寅恪,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研究員職稱,還被牛津大學聘為教授,請陳寅恪去牛津大學主講漢學。這是牛津大學創辦三百年多年第一次聘請中國學者為專職教授。全歐洲的漢學家聽說陳寅恪要去講課,紛紛跑去準備聽課。由于二戰的爆發,陳寅恪未能成行,被困在香港。

  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蔡元培,胡適,梁啟超,蔣夢麟,梅貽琦,朱家驊,葉企孫,李濟,陶孟和,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魯迅,冰心……數不過來的大師,大家和名人。看他們的人生成長經歷和學習過程是一種享受,佩服的同時,也有對自己的激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解和學習這些大師太有必要了。

  過去,對其中的一些大師盲目崇拜,看了《南渡北歸》知道了很多,也開始學習甄別了。因為這是一部關于歷史的書籍,包含了很多歷史記錄和資料。歷史,除了記錄,還是一面鏡子,形形色色的人留在了里面。

  這些被稱為中國最后一批的大師們,在《南渡》的過程中書寫了新的歷史篇章,而且都是實實在在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能看出每個人的本質和特點,非常珍貴。

  特別喜歡這本書,特別是關于陳寅恪等大師的部分,還有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和徐志摩,這些人之間的關系,與傳說中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羨慕的那種高尚的品格和關系。

  接下來的兩部《北歸》和《離別》也是厚厚的,慢慢看吧。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這樣的書,看不夠,還想看。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9

  正如標題,南渡北歸這本書,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讀,但依然有不少感觸。從此看出凡劉老推薦的無不是好書,奈何時間緊迫,無法細讀,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當我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想便是這本書好難讀。許多關于大師的瑣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現在這本書上。讓人應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細節鋪天蓋地地捐過來,的確讓人喘不過氣。

  但當我略讀完第一本后,又翻過來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一切卻又似乎明澈了起來。這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東西,清華的四大導師,魯迅一派與胡適一派的紛爭,西南聯合大學的出現。無不是這個時代才會出現的事件。這本書總體的時間背景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文中講了許多在這個時期各個大師做的事情以及貢獻,但我發現當作者再講關于大師們的學位時卻鮮有人是真正的“海龜”,許多大師在出國留學時都沒有拿到學位,不是說大師們拿不到,而是大師們根本沒有時間或者那個心思。

  很多大師出國留學只是為了知識,學到了知識便又去學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學位,并不是說大師們半途而廢,只是因為他們想更早的回到祖國加以報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時間將國外的知識學到手,僅此而已。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很多人也許不理解,不是還有句話嗎?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強,怎么會沒有大師呢?其實這句話很容易理解,所謂”大師”是指這個時代特有的人物,他們是必須在這個時代的'影響下才會出現的偉大人物,我們現在處于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也有我們這一代的大師,但是那些大師他們活在過去,給過去的人們乃至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連現在都有它們的影響。誰敢說自己的語文課本上沒有魯迅先生的足跡,誰敢說北大的校園沒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會有現在的輝煌?都不可能,他們是那一個時代的大師,是存在于人們心里的大師,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0

  岳南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全景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與民族精英多樣的命運和學術追求,全景了再現中國最后一批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慢慢讀來,不知不覺被大師的情懷所感動。

  各大院校師生紛紛南下西行之際,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趙忠堯突然來到梁家,對梁思成說自己剛從外地潛回北平,有約50毫克放射性鐳還在清華實驗室的保險柜中。如今北平淪陷,日軍已經進入清華園,如果這個東西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設想。為此,趙忠堯想起梁思成這位“鐵桿”校友有一輛雪佛蘭牌小轎車,決定找梁幫忙,一同進入清華園。二人冒著生命危險,趁著夜色,潛入清華園,搶救出這關乎國家民族未來發展的科學珍寶。趙忠堯把盛滿鐳的鉛筒放在一個咸菜壇子里,夾雜在逃難的人群中奔向長沙。他一路風餐露宿,蓬頭垢面、破衣襤褸,丟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壇子與他形影不離,雙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如乞丐般到達臨時大學辦事處時,梅貽琦校長熱淚盈眶……這是怎樣的信念。

  “九一八”事變之后,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就職演講,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特別提醒師生“中國現在的確是到了緊急關頭,凡是國民一份子,不能不關心的.。……我們做教師做學生的,最好最切實的救國方法,就是致力學術,造成有用人才,將來為國家服務”……這是怎樣的理念。

  自離開北平南下,輾轉近萬里逃難,梁家幾乎全部“細軟”都丟光了,戰前梁思成和營造學社同仁調查古建筑的原始資料——數以千計的照片、實測草圖、記錄等,被他們視為最寶貴的財富,緊緊地帶在身邊,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在李莊上壩月亮田幾間四面透風的農舍里,梁思成和患病的林徽因,一面討論,一面用一臺古老的、噼啪震響的打字機,撰寫并繪制向西方世界科學地介紹中國古代建筑奧秘和成就的《圖像中國建筑史》。這是怎樣的堅守。

  1935年主持殷墟侯家莊西北岡發掘的梁思永,肋膜炎病愈不久,白天里,他騎著自行車在各工地到處奔跑巡視。對于各工地在發掘中出現的新現象和產生的新問題,他隨時都加以注意,加以解決。有時詳細地指點助理員去做,有時甚至下坑親自動手。晚上油燈下,他有時和工作人員談論當天發覺中的新發現,有時查閱各人的田野記錄簿,有時看著助理員們剔花骨等,有時整理當天出土品……常常忙碌到深夜。這是怎樣的敬業。

  68天的長途跋涉,“湘黔滇旅行團”的11名教師和290名學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進入到書本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地質學家袁復禮教授,結合湘西、黔東一帶的地形地貌,講解河流、巖石的構造形成,以及黔西巖溶地貌和地質發育理論。聞一多指導學生收集當地民歌、民謠,研究不同民族語言,并對當地風土人情進行寫生。北大化學系教授曾昭掄,每天自清晨走到傍晚,不走小道捷徑,沿著盤山的沙石公路走,每當休息時,就坐下來寫日記……這是怎樣的言傳身教。

  這樣的大師在書中比比皆是,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但是我要說:大師雖去,情懷永在。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1

  今年暑假跟隨敘事者共讀了南岳老師寫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它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筆,止筆于大陸文革后。近四十年光景,中國烽火連天,風雨飄搖。最后一批大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傅斯年以及卷滾在大潮里的眾生學者,從歷史的蒼茫中走來,又消失在那幽暗盡頭。這樣情形下,一大批知識分子、學界精英奔波向祖國西南,從長沙到昆明,從昆明到蒙自、李莊,在幾近食不果腹時,仍專心學術,不忘民族復興,用知識去觸摸那“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

  一個月的時間,僅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頗多,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知識分子身上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許多富有才華的知識分子,他們在國外取得學位后,大多選擇回國,即使當時的中國非常落后,生活條件比現在差很多,但這些優秀的'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國,為國家服務,他們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從民國知識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這正是我們當前最缺乏的,當前社會,拜金主義盛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國的留學生大部分選擇在國外,中國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嚴重的國家。

  大師們求學所為中華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計個人得失而從容投身祖國懷抱,且在條件非常艱苦前提下,做出偉大功績和壯舉,將以八股論優劣的時代,翻開中華民族的新篇章。他們從海外歸來,譜寫歷史,創造輝煌,這二三十年代產生我國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學,甚至在抗戰的艱苦時期,由清華、北大、南開組建的西南聯大仍是中國大學史上的光輝。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的幾個大字,貌似決絕地滲出那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凄涼。曾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當時光逝去,他們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貴的靈魂卻卻與年輪共生,“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讀罷《南渡北歸》,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大師們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輝深邃的文化造詣,起伏多舛的命運轉折,無不讓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難以釋懷!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2

  其實《南渡北歸》有三本書,第一部《南渡》、第二部《北歸》、第三部《別離》。戰火紛飛的年代,傅斯年、胡適、陳寅恪、李濟、梅貽琦、梁啟超、梁思成、童第周、董作賓、郭沫若、王國維等國之大師,為祖國而奔走,為民族崛起而奮發。想當年,他們也曾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精力充沛的想要在各自的領域開創一番事業可在人生最該得意的時刻,卻遭受日軍侵華帶來的國破家亡的痛苦,萬里遷徙,在西南一隅忍受貧困疾病,為中華民族保存文化血脈。抗戰勝利后,本該歡天喜地繼續自己的事業,怎奈又逢國共內戰。民國時期的大師們,在他們一生中,遭受了很多的艱難困苦,在精神與物質的雙重折磨下,依然能夠勤于治學,并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做出如此輝煌的成績,不得不給人以很大的震撼。

  有時為大師的趣事兒逗樂,王國維擔任清華四大導師前特意跑到溥儀那里請示。有時為大師的決絕震撼,“思想如不自由,毋寧死耳”的王國維毅然地投湖自盡。童第周的形象也鮮活了起來,他不再只是著名的生物學家,還是在田壟邊卷起褲管和妻子一起捉青蛙的.李莊人。抗日戰爭勝利以后,那些在李莊生活的知識分子開心的走向街頭的描述也令人為之深深感動。也更加深刻地去理解甲骨文的發掘與識別對中國歷史的意義。那些大師們不僅僅只是名字印在腦海里了,他們事無巨細的生活呈現了活靈活現的人物。還有一些可能被我們誤解的歷史在這里也被澄清。

  讀這本書的時候思緒萬千,卻發現寫讀后感時卻無從下手,內容太多,自己功力有限,不知如何講起,如何總結,說一些感悟吧。我看南渡時是最激情的,雖然戰火紛飛,但每個人都是激情四射,眼中充滿光芒的,他們為國家保留文明的火種。北歸是有些傷感,離別是極度傷感。南渡、北歸、離別,人生也就幾十載,折騰著、折騰著,人老,發白,曲終人散。也可以說這是一本帶有情緒的中國近現代史,三本書看完除了對大師們有了比較形象地理解外,也對真實的歷史有了一定的思考。人是活的,思想是自由的,而所有記載下來的東西都變成了死的,固化的,一味地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所有記載下來的書都對我們有所指導,重要的是我們要有自己的判斷與審美。

  《阿甘正傳》里說:我不覺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來越寬容涵蓋,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覺得那應該是一個逐漸剔除的過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是什么,而后,做一個簡單的人。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3

  《南渡北歸》共有三部,但由于時間問題,我才看完第一部《南渡》。《南渡》講述的是抗戰爆發前后,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說實話,以往我是不愿看描述抗戰時期的書籍,因為不愿去揭開那段歷史。

  但如今,合上這本書,我只覺神清氣爽,一位又一位大師的經歷在我腦海中回蕩,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抗戰歲月。

  《南渡北歸》的作者名為岳南,《南渡》所述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后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突出地描寫了蔡元培、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岳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盡管作者對大師們的敘述有時是批駁,但這反而展現出大師們別樣風采。正如王安石所說:“不以其善而非其善。”客觀而全面地評價他人是了解其為人的基礎。作者的客觀敘述更讓我對曾經知曉的大師們產生了別樣的.感受,感受到大師們的人性光輝。作者參考浩繁的資料,引經據典,治學嚴謹,讓我充分的了解大師。

  在那樣一個戰火連天的時代,大師們拖著沉重的書籍紛紛南渡。他們沒有為自己的安逸去接受敵人的糖衣炮彈,出賣祖國,而是奮力保護祖國文化,那是一個時代的幸事。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中華文化的血脈才被保存下來。

  在這些大師的故事中,我最為印象深刻的便是“梁啟超和李濟的友誼”這一部分。梁啟超對李濟的推薦與鼓勵不僅是對人才的重視,更是對中華文化的保護。更有甚者,梁啟超為科學犧牲自己,更是讓人肅然起敬。

  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讀完這句,讓人不免扼腕嘆息。雖然那個時代的大師已經離去,但他們的精神和學術成果仍被有幸保留下來,供后人敬仰。而且我相信在這些精神的引領下一定會有新一代的大師出現來帶領下一代人。讀完這本書,我感嘆于大師們的堅守與執著,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缺少的,這本書也許會在我的思想上產生一些觸動,讓我再次面對挫折時,有勇氣去戰勝它。

  正如岳南在采訪中所說:“希望讀者看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種,是歷經苦難而不悔的那種,是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得到了張顯的那種歷史溫情。”大師們所帶給我們的歷史溫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

  大師已遠去,風范猶長存。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4

  中國人素來注重家風,注重家族的傳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好,子女教育的好,整個社會風氣才有好的基礎,也只有每一個家庭的家風好,千萬個家庭才能成為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

  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文中有一句經典臺詞,左師公曰,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生遠。自古以來中國人對于子女的教育一直是重視。盡管對于傳統家庭教育的方式,現在有很多批判的說法,但是對于子女的成人、成才的重視程度自古至今始終如一。

  《南渡北歸》浩浩蕩蕩地書寫了一大批中國舊時代的文人大家的經歷軼事,可歌可嘆,這些風流人物自然是一位位大師,隨著那個時代遠去,他們已經在史界、文學界留名,對于他們的是非功過自不是我輩所能評說的,在這里不再贅述。

  作為普通的讀者,不妨就從一個教育者(家長)的角度去讀去體會這本書,這樣話,偌大的一本書,我找到了一個思考點來梳理自己的感受。既從家庭教育,家風傳承方面入手。在作者洋洋灑灑的文字中,有不少篇幅都提到了這樣一個輝煌的家族-----梁啟超的家族。梁啟超的子女后代可謂是人才輩出。大女梁思順是文史學家,次女梁思莊,是著名的圖書館學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長子梁思成是建筑學家,次子梁思永是考古學家,三子梁思忠,西點軍校畢業后擔任炮兵校官,早逝,四子梁思達經濟學研究者,五子梁思永著名的火箭控制學家。這一長串的名字可見梁氏家族所不同凡響的家族影響力。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盡管梁氏子女在發展上有梁思超作為文壇大咖顯赫地位有關,但除此之外,梁啟超在對于孩子教育的用心也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岳南的廣泛羅列資料的《南渡北歸》中可以讀出一些事例。在梁啟超為孩子梁思成和梁思永選擇將來所學專業的時候,作為父親的他進行了精心策劃與安排,面對外國強而中國弱的現狀,抱著以學術薪火傳家立業的目的,為梁思成和梁思永選擇了建筑和考古專業。“皆是為了讓當時不受中國學術界重視的冷僻專業,能夠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成長壯大。為中華民族在這一專業學問領域爭一世界性名譽。”梁啟超從國家的高度,為國家的前途命運、為國家的學術發展考慮。可見梁啟超眼界不同,站的高度也就不一般。

  另外他讓思成和思永走同一條路(建筑和考古),提出了將來可以互得觀摹之意,真是最好沒有了。可見梁啟超作為家長也并未只是為孩子指了一條路就算完了,而是考慮到自家孩子之間將來的相互照應,相互幫助,畢竟古話“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此方面考慮也不謂不周全。在兩個孩子在國外學習期間,梁啟超也不斷的為他們去留心觀察找尋鍛煉的機會。他打算讓梁思永“豐富古文化的知識,多參觀幾個新成立的博物館,然后再去歐洲深造幾年,那時再回國于田野考古這門學科一世身手。”作為一名家長,盡管我們反對說包辦孩子的未來路途,但是我們又不能放棄做家長的責任,因為一個家族的發展,一代人是站在另一代人的肩膀上成長起來的,作為我們承載著的后輩的家長來說,應該盡自己能力為孩子們去找尋發展的機會,提供鍛煉的機會,這一點梁啟超可謂是表率。

  而一旦選定了目標,我們就要為孩子的發展不斷加油鼓勁,為他們指點迷津,做好引路人。文中提到,在1927年梁思成曾向父親梁啟超寫信詢問,“自己與弟弟所學的專業與國家民族進步到底有沒有用?”梁啟超回答,“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試問開元天寶間李白、杜甫與姚崇、宋璟比較,其貢獻于國家者孰多?為中國文化史及全人類文化史起見,姚、宋之有無,算不得什么事;若沒有了李、杜,試問歷史減色多少呢?”又有語,“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于社會,人才經濟莫過于此。思成所當自策厲者,懼不能為我國美術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則開元、天寶間時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

  “知子莫若父”,梁啟超正是熟知兒子的脾氣秉性,才為他們選擇這樣的未來。但是教育孩子成長的歷程中,一代大儒也無不在滲透著梁家拳拳愛國之心。為振興祖國落后的科學,并在這門科學上為祖國爭得世界性名譽和地位。受此影響,梁氏兄弟一生都在為這個理想而奮斗。他們在自己的專業所能之處,為國家及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也應了那句“書生報國無他物,唯有手中筆如刀”。

  說了梁家,再說說曾家。曾家,我們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曾國藩。的確《曾國藩家書》太出名了,曾家的'名望在曾國藩時代算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曾國藩講求耕讀持家,并以此作為家訓提出了“居官不過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長久之計。”曾國藩也在書中記錄到,予生平于倫常中,惟兄弟一倫報愧猶深,蓋父親以其所知者盡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盡教諸弟,是不孝之大也。曾國藩一生崇尚功名,更重視修身齊家之道。常說科名有無遲早,總有前定,絲毫不能勉強,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修德之事,一者修業之事。勤奮好學,知書達理,吃千般苦讀萬卷書,不為圣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獲,但問耕耘。這類家訓名言比比皆是。

  在這種家風的一代代傳承下,曾家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在本書中提到了曾昭掄和曾召燏兩位。算得上是曾國藩后代中代表。前者是中國化學學科和高等教育的奠基人,后者考古學界的翹楚,南京博物館館長。他們的成長歷程得我們去思考,兩位人物的杰出成就除了自身努力學習外,還有一點不得不單挑出來說一說。他們的成長離不開當時曾家里的一位大家長即曾國藩的次子曾紀鴻的夫人郭筠,也就是二位的奶奶,這老太太是一位不簡單的家長,雖是女子身份,在嫁入曾家后更是讀書不輟,郭曾坦言,自己的大部頭的書都是在曾文正公指導下完成的,因為郭的努力,自己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曾國藩對兒媳的培養同樣在曾家后輩的身上得到了印證,郭筠在曾家家風的傳承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她提出了家訓六條:兒孫要謀求自強自立,不要求女子纏足,不贊成八股,不愿孫輩去考秀才,卻學習英文接受新式教育。這些教育理念上在今天看來也是相當地開明。何況在那樣一個時代,那樣的名門望族呢?

  還有一點要緊地,就是郭大家長提出每房的長孫不論孫男孫女,她都要帶到身邊,以便接受教育。書中提到一件事很有意思,“在1920年,曾昭掄與其兄曾昭承同時考上了庚款留學生,即將赴美國讀書時,家族姑母大表反對,對陳母說:“他們將來在番邦招了駙馬,你怎么辦”。曾母表示招駙馬事小,留洋事大,堅決讓兒子放洋。”郭的境界又見一斑。

  古人一直有“閨闈乃圣賢所出之地,母教為天下太平之源”與“妻賢夫禍少,妻貪夫招罪”等之說。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也說過:“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手中。”蘇聯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斷言:“如果你在家教育兒子,就是在教育公民了,如果你在家培養女兒,那就是在培養整個民族。”

  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對于母親的重視也尤為重視,“婦女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力量。沒有婦女,就沒有人類,就沒有社會”。在曾氏家族的家庭教育中,郭筠把母親的作用、祖母的作用詮釋的淋漓盡致。

  當然書中的兩個家族只是中華民族百家姓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從這兩個分支的昌盛來看,我們作為各自家族中的一份子,有必要汲取優秀的教育經驗,為子孫的興旺做出該有的貢獻。再往長遠一些看,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國是千萬家,每個人都有讓自己家族昌盛的義務和責任,只有這樣,千千萬萬的家興旺起來,我們的國家才能富強起來。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5

  序:

  這是不得不寫的讀書筆記,這是不得不放慢的讀書腳步。因為,如果不做記錄,不做摘抄,不寫什么,我會覺得對不起自己,對不起自己讀這套書以來內心充溢的感動、感慨、悲憤、難過,還有泣不成聲的淚水。這套書給予自己的沖擊幾乎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近大師;

  第一次近距離地了解抗戰;

  第一次近距離地感知文革;

  第一次被史實的書籍吸引得如癡如醉

  不可妄自菲薄。且清華大學是用庚子賠款退還部分成立的,其中含有很沉痛的歷史背景,因此清華學生應對國家更多一份“飲水思源”、“自強不息”的責任。

  第234頁:(梅貽琦):“在這風雨之秋,清華正好像一只船,漂流在驚濤駭浪之中,有人正趕上駕駛它的責任,此人必不應退卻,必不應畏縮,只有鼓起勇氣,堅忍前進。雖然此時使人有長夜漫漫之感,但我們相信,不就就要天明風定。到那時,我們把這條船好好開回清華園。到那時,他才能向清華的同仁校友敢告無罪。”

  感言:《南渡北歸》一套書讀下來,留給我印象最深也是最為欽佩的大師有陳寅恪,傅斯年,還有就是梅貽琦。大師的人格品行,讓人油然而生一種崇敬而又親近的感覺,他們代表的就是自己心中的知識分子,他們的品格、信念,堅韌而獨立,不依附,不諂媚,不趨勢,始終保持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清華的歷史也是讀這套書才了解的。原來美國還有“庚子賠款”一事,原來清華最初就是一個留美預備部。對自己的孤陋寡聞只能在這里悄悄地汗顏了。

  第245頁:(梅貽琦)1931年12月3日就職演說。其施政綱要:

  (1)、辦大學的目的:“……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才。……”

  (2)、大學者,有大師之謂也。“……‘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我們的知識,固賴于教授的教導指點,就是我們的精神修養,亦全賴有教授的inspiration。”

  (3)、既要造就人才,更要(合理)利用人才,避免人才浪費。

  (4)、保持良好校風。“清華向來有一種簡樸好學的校風……”

  (5)、合理使用經費。“……我們對于經濟問題,有兩個方針,就是基金的增加和保存。應當用的,我們還得要用。”

  (6)、時刻不忘救國的責任。“……中國現在的確是到了緊急關頭,凡是國民一分子,不能不關心的。不過我們要知道救國的方法極多,救國又不是一天的事,我們只要看日本對于圖謀中國的情形,就可以知道了。……我們現在,只要謹記住國家這種危急的情勢,刻刻不忘了救國的責任,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盡自己的.力,則若干時期之后,自能達到救國的目的了。我們做教師做學生的,最好最切實地救國方法,就是致力學術,造成有用人才,將來為國家服務。”

  梅貽琦對于這些基本思想終生奉行不渝,而且隨著實踐的不斷深入而加以充實、完善。梅本人從來沒有被稱為“大師”,但在他的任內,卻為清華請來了眾多的大師,并為后世培養出了眾多的大師,并在短短的五六年間,使清華創造了一個舉世矚目的“黃金時代”。而他的教育思想也在風雨的磨礪中漸趨大成,在遍布世界的清華校友心目中,提到梅貽琦就意味著清華,提到清華也就意味著梅貽琦。梅氏本人作為中國最有聲望和成功的教育家被譽為“清華之父”和清華“永遠的校長”,而后來的校長無一人可與之匹敵。

  感言:“梅先生不但是個真君子,而且是一個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舉措態度,是具備中西人的優美部分。”“梅氏頎長的身材常配一身青布長衫,臉型如棱角分明的雕塑,風度翩翩,算是那個時代的美男子,被譽為‘中國學者的完美典型’和‘中國學者的理想化身’”。梅貽琦,便是我心中“中國學者的完美典型”。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6

  讀別人的人生,寫自己的感悟。看到大部隊都讀完了《南渡北歸》,我很汗顏,并沒有讀完,才到第六章。

  看來我暑假時間利用率有點低,不給自己找借口。雖然只是閱讀到第六章,感受還是深刻的。閱讀《南渡北歸》讓我對民國到新中國建立之前這段歷史有了更詳細的了解;也對那時候的偉人有了更仰慕的敬意;更對那時候的苦難有了更醍醐灌頂的痛和悟。擁有和平年代的`我們,該何去何從,該為自己和社會做些什么。先輩們用血淚打造給我們的和平安穩社會,我們該怎么珍惜并也做出些什么。

  常常為文學大師的思想震撼,到底是怎樣的情懷才可以不顧自己個人而為大家,為后代留下什么。

  偉人和凡人的不同,因為他們的思想境界不同;而偉人又和凡人相同生活的愛恨情仇,又多了份真實感。他們也會因為意見不合而不合,也會因為性格不合而不來往。但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為國家而奮斗!

  文學大師諸如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傅斯年,胡適,蔡元培等。他們的思想真的是永垂不朽。梁啟超的育兒觀讓我記憶深刻。西南聯大遷移的難和保護文化遺產而犧牲的偉人都讓人敬佩不已。我已無話可說,文字言語都太無力,表達不出那時候的難。

  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感受也很淺薄。我只能表達對那時候付出生命犧牲小家而成全國家的敬意,而讓自己對民族有更高的敬意,民族毅力永傳承,平時個人生活的挫折困難算得了什么,簡直渺小至極!

  感受也只能到這,我的閱讀分不及格!我沒有閱讀完暑期任務,后期時間利用率應該提高了。《南渡北歸》我連一半都沒讀完,要趕緊迎頭趕超了,否則新書又開始閱讀了。

  加入組織閱讀還真是特好,沒完成也如學生般,羞愧不已,也會警醒自己,下次要加速了。拖延只會讓自己吃虧。九月份兩本書要一起開讀完成。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7

  《南渡北歸》描述了抗戰爆發前后,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后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突出地描寫了蔡元培、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岳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岳南的南渡北歸,寫解放戰爭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們不畏艱難取得勝利的史詩。世人常常說,苦難是鑄就文學的一把堅實的榔錘。話說到這個地步,免不了又是那些老掉牙的議論式舉例——司馬遷遭受宮刑后寫下的《史記》,魯迅始終稱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馬爾克斯的處女作《枯枝敗葉》出版前,他每夜都把手稿抵扣在自己居住的旅館當作押金;三毛將生活里的`顛沛流離作成靈感,拾進自己的文學作品里……文學在個人身上所體現出的規律,也能在時代的變遷中被發現。地勢最為險峻的懸崖,如果能開出花朵,那它總是沁人心脾、芳香萬里的。就如同戰火紛飛的年代,若是出現了一絲能撼動人心的思想,那它便能成為照亮青年的明燈。為什么有人能在魏晉那混亂的國家關系中立足,找到自己的信仰;為什么有人能在盛唐潰敗離析時憂心天下,依然不放棄對國家的希望;為什么也有人能在宋朝國力羸弱,向他國低下頭顱的那一瞬間,仍緊握手中的長槍,為守衛疆土的愿望奔赴死亡?我想,答案一定是清楚明了的。

  看看中國文化的脊梁。都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又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然而,一場抗戰,生存狀態被打破,那樣多的讀書人在紛亂的戰火中不忘初心,堅守學術精神與情操,亂世之中更顯中國文化本色。

  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夠延續五千年,一定離不開人的努力,我的腦海中突然想起了岳飛,屈原,譚嗣同等等,中華民族萬歲。每一個人都應該好好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8

  《南渡北歸》是一本描繪大師的佳作,雖然在我看來,許多大師的風骨并沒有表現得太淋漓盡致,是零散、瑣屑的片段構成了一個個大師的剪影。梁啟超,只是眾多大師中的一位,但對我個人而言,他是主角。

  梁啟超的一生,似乎都在與變革、混亂的時代背景聯系在一起,他在慌亂中逃亡,在變革中崛起,他曾在一系列文章中對奴隸性的表現、產生根源及其嚴重危害作了系統、深入的剖析。在與革命派論戰的過程中,梁啟超創造了一個新詞:中華民族。他在《歷史上中華民族之觀察》一文中,七次使用了“中華民族”這一詞。他認為,中國人家庭觀念、鄉土觀念濃厚,但毫無國家意識,只知道服從權威和統治者,不知服從國家和主義。他在那些舉國困苦的年代,為了中國文學的未來而擔憂,他一面主張引進西學,一面主張中國人要學會創新,在那段動蕩不安的歲月里,梁啟超拿起文學的筆,書寫下了他的新思想。歲月的流年帶走的是他青澀的無知和淡淡的無奈,隕落的夢想是凋落的梔子花,芳華猶在,悠悠地飄落,躍然于腦海的信念是青春最美好的記憶,在成長中沉淀卻不消逝。記錄下的繾綣是生命中悠長的河。少年的夢想在風中實現。

  大時代中的大人物和小人物

  穆旦說:“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但是,在那動蕩的年代,那些學者們只是完成了普通的.生活嗎?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南渡北歸”的含義在于一批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如胡適、梅貽琦、傅斯年等等,隨著內戰爆發,帶著自己的個人理想和抱負,越過臺灣海峽,進行第二次南渡,并最終長眠臺灣,死后倍受哀榮。而陳寅恪等一批知識分子,則在南渡中突然改轍更張,回歸故土,但倉皇張望時,卻不知如何適應,終于在大時代的革命洪流中哀婉地死去,身后情境凄涼。更有一批原地不動的知識分子,緊守故土,積極改造,其晚境凄涼;也有一部分投靠江青等權貴,紅極一時,最終又陷于世人皆曰殺的尷尬之境,令人悲嘆。這不僅是大人物在大時代中的抉擇,也是小人物在大時代的縮影:有的人選擇了逃離,有的人選擇抗爭,有的人選擇固守不動,有的人選擇投靠他人《南渡北歸》用學者們的選擇來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那個時代中每個普通人的抉擇,知識分子精英的變遷只是那個年代中一個小的倒影,而南渡的遠遠不止知識分子精英,南渡的還有中國人民的精神和財富,那些大人物的遠去,不僅僅是個人的遠去,也是一個時代的遠去。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每個人在讀完這本書后,都會為此感嘆和扼腕,但是,我們何必為了已經遠去的大師在獨自嘆息呢?大師真正的魅力不再于讓我們為之感嘆,而在于很多年后,當他們遠去,卻能把那堅定的足跡留給后人。他們在面對國破家亡時毅然投入救亡圖存的潮流中,且能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教學科研,保住了中華文化的血脈,他們擁有強烈的自強精神。而現在,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卻每天在面對著他們辛苦捍衛的中華文化時抱怨,沒有了當初的力量與激情,是時代造就了他們,還是時代糟蹋了我們?

  一本書的好,不再于別人對他的評價,而在于它對我們心靈的升華。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19

  讀完岳南所著《南渡北歸》一書,洋洋灑灑三大本,回顧百年之前,時代洪流所裹挾的,一群讀書人文化精英們的故事。他們的名字包括胡適、陳寅恪、王國維、傅斯年等等,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民國大師們,描繪他們的行狀和風采。

  從清末民初開始,重要的幾個歷史階段,如民國建立到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到北伐戰爭,gmd奪得全國政權,再到抗戰爆發,再到抗戰勝利,然后內戰爆發,gmd敗退逃亡孤島,逃島之后一峽兩岸不同的光景。大致那風起云涌的幾十年可以分為這六個階段。

  書中所記載的眾多人物生平,以及他們之間這樣那樣的關系。比較有趣的,如林徽因和徐志摩,和梁思成,和金岳霖的關系。

  再有如斗士聞一多,早期的新月派詩人,法西斯分子,再到抗戰后期完成的驚人的轉變,不禁讓人大吃一驚。原來人在不同的年齡環境心態的影響下,竟然能出現如此180度的轉變。

  再有如胡適,從爆得大名成為中國自由主義的領袖,再到抗戰之前主張議和,再到抗戰中出任駐美大使,為美國限制日本,并最終迫使日本偷襲珍珠港,立下不世之功。

  或者像傅斯年一樣,以自己豪邁的氣概,成為胡適的過河卒子,在抗戰軍興時,安排各種工作,為抗戰后方的教學研究事業,也是立下不少功勞。

  凡此種種,數不勝數。說幾件自己比較在意的事。

  王國維投湖自盡。所謂文化人,就是被文明歸化的人。王國維作為一個古典主義的文化人,當過溥儀的老師,又深刻的沉浸在包括清代在內的.中國古典文化之中。北伐戰爭時,北伐軍節節勝利,他感覺北方的傳統文化必然被新文化取代,而自己也可能成為攻擊的對象而受屈辱,在悲傷與驚恐中,選擇投湖自盡也就不是不能理解了。

  再一個,梁思永抗戰中病重,無錢無藥醫治,傅斯年多方奔走,寫信給國民黨高層,希望他們為國家計,為人才計,不要因為其父梁啟超的原因(梁是保皇黨,后又當了北洋政府的教育部長,于國民黨是一貫對立),而見死不救。最后是蔣介石撥了自己兩萬元私帑,救了梁思永一命。

  再一個,胡適這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被定為戰犯,自己他對面包自由的論斷,著實精彩。沒有自己深刻的思考,是不可能對人,對社會有如此準確的洞見的。而后三十年間,一幫趨炎附勢的小人,雞犬升天囂張一時,卻最后困得關牛棚坐飛機,多少人慘死,自殺,被逼瘋,在大好的年紀卻沒有學術成果,也是他們熱衷于權力的報應吧,也是那一批學人的不幸。

  另外,當年西南聯大建校在昆明,有一點考慮,就是如果抗戰失敗,方便聯大師生通過緬甸流亡海外。假設抗戰如果真的失敗,那中華文明就真成了一個流浪的文明,就去猶太人一樣,這樣的情況下,中華文明還有恢復的機會嗎?

  人是文明的載體,只要中華文明還有內在的生命力,無論作為載體的人生活在哪里,無論他是什么民族和國籍,在他的身上都是中華文明的延續。

  有一幕,抗戰之時學生轉移,要渡過一條河流,天上有飛機轟炸,國軍士兵背著學生趟過河流,這就是一個國家對文明種子的保護。

  另一幕,在吃不飽穿不暖,還有飛機轟炸,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護的情況下,學生在努力學習,努力的做著研究。

  一個國家對文明文化延續的重視和保護,一個民族對傳統和現代的學習和研究。有此兩點,中華文明就不會斷絕。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年輕人大丈夫自然當縱橫四海,闖出一片天地。但事業有順利也有不順利,所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著述立說也可為文明作貢獻。再差一些,大環境不允許你有獨立人格自由思想,那也要維護自己的尊嚴,愛人先愛己。智者不立于危墻之下,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那也要保住自己的那點德,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做人的底線。

  《南渡北歸》讀后感 篇20

  時隔六年,花51小時重刷,仍遺漏許多腳注,不知是因為自己真的老了還是交叉資料接觸多了,沒有第一次讀時的激動。六年來,多次向朋友推薦此書,而本次閱讀,只想給自己的民國情結做個了結。應該說,中國歷史上的三個時期,留給后人太多的眷戀與遐想:先秦的諸子,魏晉的名士,民國的`教授。不知道該感謝那些時代的統治者給予他們的包容,還是該贊美這些前輩們的水平、思想與個性,不論怎么說,當我們接觸到跟他們相關的文字時,心無疑被揪住了。

  岳南先生以考古學的深厚功力、結合歷史學的起伏跨度、貫穿文史通行的春秋筆法,真可謂洋洋灑灑,蔚為大觀。勉力總結幾句話,括而言之如斯:《南渡》關乎民族存亡,悲憤中暗藏激勵,鋪陳開闔,諸大師交相輝映,國家危亡之際,軍事為文化教育撐起半片天空,逃亡之中不忘國恥,奮發圖強以期自救,可謂用血寫就;

  《北歸》之際,本當摒棄嫌隙復興中華,怎奈糾結于政治之漩渦,文人本夾縫,無奈又相輕,陣營本無義,偏偏說渭涇,此謂之以淚寫也;《離別》時令本傷感,偏讓書生站隊忙,見證時代的大師們被政治撕扯,或駐守,或流亡,或偏安,或旁觀,最終都輸給了歲月和紛爭,大師們不按排名先后相繼落幕,大師之后無大師,我輩徒勞為感傷,此可謂血淚相和而寫。

【《南渡北歸》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南渡北歸》有感02-23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通用20篇)07-18

南“眼”北轍_750字08-13

南花北養應注意些什么05-03

阮郎歸·有懷北游原文及賞析12-18

給北北的一封信04-13

南歌子,南歌子石孝友,南歌子的意思,南歌子賞析 -詩詞大全04-26

南歌子,南歌子姚述堯2,南歌子的意思,南歌子賞析 -詩詞大全04-26

南歌子,南歌子姚述堯2,南歌子的意思,南歌子賞析 -詩詞大全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