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南渡北歸》有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通用20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南渡北歸的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
正如標題,南渡北歸這本書,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讀,但依然有不少感觸。從此看出凡劉老推薦的無不是好書,奈何時間緊迫,無法細讀,只能日后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當我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想便是這本書好難讀。許多關于大師的瑣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現在這本書上。讓人應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細節鋪天蓋地地捐過來,的確讓人喘不過氣。
但當我略讀完第一本后,又翻過來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一切卻又似乎明澈了起來。這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東西,清華的四大導師,魯迅一派與胡適一派的紛爭,西南聯合大學的出現。無不是這個時代才會出現的事件。這本書總體的時間背景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文中講了許多在這個時期各個大師做的事情以及貢獻,但我發現當作者再講關于大師們的學位時卻鮮有人是真正的“海龜”,許多大師在出國留學時都沒有拿到學位,不是說大師們拿不到,而是大師們根本沒有時間或者那個心思。
很多大師出國留學只是為了知識,學到了知識便又去學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學位,并不是說大師們半途而廢,只是因為他們想更早的回到祖國加以報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時間將國外的知識學到手,僅此而已。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很多人也許不理解,不是還有句話嗎?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強,怎么會沒有大師呢?其實這句話很容易理解,所謂”大師”是指這個時代特有的人物,他們是必須在這個時代的'影響下才會出現的偉大人物,我們現在處于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也有我們這一代的大師,但是那些大師他們活在過去,給過去的人們乃至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連現在都有它們的影響。誰敢說自己的語文課本上沒有魯迅先生的足跡,誰敢說北大的校園沒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會有現在的輝煌?都不可能,他們是那一個時代的大師,是存在于人們心里的大師,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2
讀別人的人生,寫自己的感悟。看到大部隊都讀完了《南渡北歸》,我很汗顏,并沒有讀完,才到第六章。
看來我暑假時間利用率有點低,不給自己找借口。雖然只是閱讀到第六章,感受還是深刻的。閱讀《南渡北歸》讓我對民國到新中國建立之前這段歷史有了更詳細的了解;也對那時候的偉人有了更仰慕的敬意;更對那時候的苦難有了更醍醐灌頂的'痛和悟。擁有和平年代的我們,該何去何從,該為自己和社會做些什么。先輩們用血淚打造給我們的和平安穩社會,我們該怎么珍惜并也做出些什么。
常常為文學大師的思想震撼,到底是怎樣的情懷才可以不顧自己個人而為大家,為后代留下什么。
偉人和凡人的不同,因為他們的思想境界不同;而偉人又和凡人相同生活的愛恨情仇,又多了份真實感。他們也會因為意見不合而不合,也會因為性格不合而不來往。但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為國家而奮斗!
文學大師諸如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傅斯年,胡適,蔡元培等。他們的思想真的是永垂不朽。梁啟超的育兒觀讓我記憶深刻。西南聯大遷移的難和保護文化遺產而犧牲的偉人都讓人敬佩不已。我已無話可說,文字言語都太無力,表達不出那時候的難。
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感受也很淺薄。我只能表達對那時候付出生命犧牲小家而成全國家的敬意,而讓自己對民族有更高的敬意,民族毅力永傳承,平時個人生活的挫折困難算得了什么,簡直渺小至極!
感受也只能到這,我的閱讀分不及格!我沒有閱讀完暑期任務,后期時間利用率應該提高了。《南渡北歸》我連一半都沒讀完,要趕緊迎頭趕超了,否則新書又開始閱讀了。
加入組織閱讀還真是特好,沒完成也如學生般,羞愧不已,也會警醒自己,下次要加速了。拖延只會讓自己吃虧。九月份兩本書要一起開讀完成。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3
今年暑假跟隨敘事者共讀了南岳老師寫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它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筆,止筆于大陸革命后。近四十年光景,中國烽火連天,風雨飄搖。最后一批大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傅斯年以及卷滾在大潮里的眾生學者,從歷史的蒼茫中走來,又消失在那幽暗盡頭。這樣情形下,一大批知識分子、學界精英奔波向祖國西南,從長沙到昆明,從昆明到蒙自、李莊,在幾近食不果腹時,仍專心學術,不忘民族復興,用知識去觸摸那“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
一個月的時間,僅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頗多,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知識分子身上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許多富有才華的知識分子,他們在國外取得學位后,大多選擇回國,即使當時的中國非常落后,生活條件比現在差很多,但這些優秀的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國,為國家服務,他們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從民國知識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這正是我們當前最缺乏的,當前社會,拜金主義盛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國的留學生大部分選擇在國外,中國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嚴重的國家。
大師們求學所為中華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計個人得失而從容投身祖國懷抱,且在條件非常艱苦前提下,做出偉大功績和壯舉,將以八股論優劣的時代,翻開中華民族的新篇章。他們從海外歸來,譜寫歷史,創造輝煌,這二三十年代產生我國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學,甚至在抗戰的.艱苦時期,由清華、北大、南開組建的西南聯大仍是中國大學史上的光輝。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的幾個大字,貌似決絕地滲出那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凄涼。曾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當時光逝去,他們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貴的靈魂卻卻與年輪共生,“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讀罷《南渡北歸》,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大師們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輝深邃的文化造詣,起伏多舛的命運轉折,無不讓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后又久久難以釋懷!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4
但如今,突然面對著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回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穆旦《冥想》
《南渡北歸》講的是民國時期中國大師的群體命運變遷歷史。內容夾雜了各類官方文獻和野史趣聞,和作者愛憎的感情交織在一起,勾勒出悲愴又真性情的一個個人物。亂世成就英才,各種挑戰人性的底線的事情,讓人更加多思而復雜。苦難,是不幸,也是幸運。
選擇——從盧溝橋事件說起
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于張自忠將軍,盧溝橋事件開啟了這段顛沛流離的歷史,當時北平守軍是宋哲元、張自忠。盧溝橋之前,張自忠認為可以和平解決與日本的沖突,撤防撤軍,私下簽訂《香月細目》。被社會視為“準漢奸”、“自以為忠”。
后參加多場對日戰爭,1940年,張自忠在對日的棗宜會站中全軍覆沒,戰死。
別人做的選擇,是基于他當時所獲得的信息而做的判斷。上帝視角來審判他人的選擇時,你在局內未必會做的更好。
傳聞——從一個風流韻事說起
故事:廣為流傳的版本中,林徽因將徐志摩失事飛機殘骸懸于臥室,彼時至今各類小文章據此有了各種猜測,演繹,腦補一系列的故事推測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不和睦,熬成一碗碗的.雞湯。
在另外一個版本里,林徽因保留的飛機殘骸有兩片,另一片是其胞弟林恒對日空戰陣亡的飛機殘骸。
真相到底是什么樣子,感情這種事或者當事人也講不清楚。別人告訴你一些事情,是為了論證他的道理。你信不信他的論據,你的道理是什么?
資歷——陳寅格的那份學歷
故事:陳寅格太有才華,也許他的大腦就是一個超級電腦。閱歷豐富——多國游學;超強記憶——引文據典,涉獵廣泛;邏輯嚴謹——從《琵琶行》推斷歌女家鄉,所嫁人情況等;簡直是天生的學問家,被稱為“教授的教授”。
陳寅格游學多地,哈佛、柏林轉了一圈,卻沒有拿一份博士文憑回來,完全為求職而求職。也正是這一點,讓好友吳宓聘用他做教授時費勁力氣。
要么讓自己擁有陳寅格那份出色的才華,要么就腳踏實地一步步做事情。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5
《南渡北歸》講了民國時期大學教授和學生在抗日戰爭爆發后隨圖書,文物轉移到西南地區,抗戰勝利后再北上的故事,全冊分為《南渡》、《北歸》、《離別》三部。書中,一個個堅韌絢爛的生命,在歷史的豐碑上,刻下記憶。
全書開始于淪陷后的北平,屈辱與尊嚴,征服與抗爭。每一個人,都是毫無杜撰有血有肉的人。這批人,他們護送中國文物和大學圖書在烽火下南渡。在軍閥混戰,中日戰爭的硝煙中描繪出中國最初的考古,建筑輪廓。也在山區的艱難環境下完成生物科學實驗。本該在優越實驗室中完成的任務,他們在顛沛流離中仍不放棄。他們,讓“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在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為有這批堅守信念的大師們,當我們再去凝視這段沉浸在深淵的歷史時,才會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風骨凜然,這是中國式的風骨,是對家國情懷的深刻詮釋。
在逃亡路上,為了不丟棄人才培養,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成的西南聯大。在艱難的日子里講課聲常伴隨敵機的.轟炸,師生們卻把躲防空洞的事兒風趣地寫成對聯“人生幾何,戀愛三角。見機而作,入土為安。”晚上停電時,劉文典就一襲長衫,對月講《月賦》。但卻這么艱難的日子里,它為祖國培養了多少人才。
解放戰爭時,梁思成焦灼地在樓上轉圈,一看到有飛機在北平上空飛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這些古建筑要全完了。”羅哲文回憶,梁思成在二戰末期經常抱著日本地圖標注古建筑所在,并把地圖交給美軍請求他們不要轟炸這些人類共同的遺產。日本知曉后極為感激——梁思成此時卻早已死去多年。
看過一張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們坐在檐上,并肩笑望鏡頭,林穿著合體的旗袍,腳下踩著一雙平底布鞋,他們正進行維修測量工作。那時候,所有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關心的不會是林徽因的臉蛋長得美不美,也不會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沒有色彩。它展現的是中國大師們的堅定信念,在一個古國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時間搶記建筑的記印。
書本仍在讀,它在慢慢展現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國,我想,這就是梁思成和《南渡北歸》的意義吧。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6
《南渡北歸》共有三部,但由于時間問題,我才看完第一部《南渡》。《南渡》講述的是抗戰爆發前后,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從敵占區流亡西南的故事。說實話,以往我是不愿看描述抗戰時期的書籍,因為不愿去揭開那段歷史。
但如今,合上這本書,我只覺神清氣爽,一位又一位大師的經歷在我腦海中回蕩,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不同的抗戰歲月。
《南渡北歸》的作者名為岳南,《南渡》所述時間從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始,繼之平津淪陷,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后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同時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同濟大學、中國營造學社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突出地描寫了蔡元培、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濟、林徽因、金岳霖、梅貽琦、馮友蘭等大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搜羅宏富,規模宏大,意旨宏遠,堪稱中國知識分子抗戰時期的群雕。
盡管作者對大師們的敘述有時是批駁,但這反而展現出大師們別樣風采。正如王安石所說:“不以其善而非其善。”客觀而全面地評價他人是了解其為人的基礎。作者的客觀敘述更讓我對曾經知曉的大師們產生了別樣的感受,感受到大師們的人性光輝。作者參考浩繁的資料,引經據典,治學嚴謹,讓我充分的了解大師。
在那樣一個戰火連天的時代,大師們拖著沉重的書籍紛紛南渡。他們沒有為自己的安逸去接受敵人的糖衣炮彈,出賣祖國,而是奮力保護祖國文化,那是一個時代的幸事。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中華文化的血脈才被保存下來。
在這些大師的故事中,我最為印象深刻的便是“梁啟超和李濟的友誼”這一部分。梁啟超對李濟的推薦與鼓勵不僅是對人才的重視,更是對中華文化的保護。更有甚者,梁啟超為科學犧牲自己,更是讓人肅然起敬。
這本書的封面上寫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讀完這句,讓人不免扼腕嘆息。雖然那個時代的大師已經離去,但他們的精神和學術成果仍被有幸保留下來,供后人敬仰。而且我相信在這些精神的.引領下一定會有新一代的大師出現來帶領下一代人。讀完這本書,我感嘆于大師們的堅守與執著,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缺少的,這本書也許會在我的思想上產生一些觸動,讓我再次面對挫折時,有勇氣去戰勝它。
正如岳南在采訪中所說:“希望讀者看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種,是歷經苦難而不悔的那種,是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得到了張顯的那種歷史溫情。”大師們所帶給我們的歷史溫情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
大師已遠去,風范猶長存。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7
第一章一開始便描述了北平戰火紛飛的歷史背景,作者是以寫實的語氣敘述的,許多文人學者被迫集體南下。第一次對蔣介石這個人物有了新認識,以前一度認為他是一個“壞人”。1937年12月13日,放下武器的國民官兵被日軍集體屠殺,30萬無辜市民被殘暴的日軍屠殺,連續40天的大屠殺,這就是引起公憤的讓我們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南京大屠殺”,我要把這點講給孩子聽,讓他們不要忘記日本人對我們中國人犯下的這項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殺”之后,蔣介石提出和談條件其中有“與其屈服而之,不如戰敗而亡”,讓我對蔣有了更新的認識。而張學良這個人物,之前都是從父親嘴里聽來的,后來又是從一些電視劇中看到的,書中對他的描述卻和我了解的不一樣,有疑惑。
書中大多筆墨都是敘說一些文人志士的,提到王國維,現在提起都是大師級的人物,他是我國第一個提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的人,可惜最后墜河自殺。梁啟超由于腎病在協和醫院做手術,主刀大夫的助手是一位外國人,竟然誤將梁先生的那個健康的腎切除了,這也為他日后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埋下了雷,但梁啟超先生卻并沒有埋怨和責備醫生。梁啟超的兩個兒子分別叫梁思成和梁思永,林徽因是梁思成的愛人,兄弟二人秉承父愿分別學了建筑與考古專業。李濟是當時學成回國后較年輕的,在考古方面很有研究,后來在同樣年輕有為的傅斯年的邀請下,去了廈大,專門研究考古,后來梁思永學成歸來后也加入了考古工作,為我國的甲骨文發現等考古工作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清華的'趙忠堯在大家撤退后又冒著危險返回來拿鐳的事件很感人。現在聽來很有名的一些學者當時都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廈門大學等知名大學的老師。最初主張不戰的胡適后來還被蔣介石派去美國當了“外交官”,日本人的日漸猖狂與侵略最后讓胡適也改變了原來的主張。由于戰事吃緊,日本人的先進武器,國軍節節敗退,文人們不得不南下,撤退圖書資料,考古文物等等,梁思成夫婦決定去昆明,長沙臨時大學也撤退,“十大金剛”分離告別的場面……葉公超給女兒和兒子起名源于《詩經》里“管彤有煒”,突然產生了想看《詩經》的念頭。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8
最近,最終把《南渡北歸》這本書看完了,回想起來,這本書從買來到看完,話費了半年的時間。
個人覺得,看《南渡北歸》需要耐心,因為有幾百萬字的篇幅,更要有足夠的理性,因為這本書給你的想象空間是無窮大的,稍有疏忽就容易陷入憤世嫉俗。在整個閱讀過程中,作者岳南隔空打牛、言此意彼的寫作風格,就像一根根無形的線牽著我的目光,使我戀戀不舍地跋涉完這段悲喜交加的“書”途。每每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橋段時,難免啞然失笑,笑過之后的余味,卻是深深的悲涼。
《南渡北歸》一本書能讓讀者如此不知不覺中陷入思索之陣,自然是大大的了不起,而書中的吉光片羽,則顯得更加彌足珍貴。
《南渡北歸》這本書是寫現當代漸漸遠逝的大師群體。在那里有光環但并不刺眼,而是貌似隨意地信手拈來,有褒有貶、有莊有諧、有血有淚、有喜有悲,讓讀者在大師們巨大的光環底下,仍能瞥見他們最真實的一面,最溫暖的一面,最可愛的一面。
我看到,在紛繁復雜的政治面前,大師們依然葆有傻乎乎的天真爛漫。當隆隆炮火燒到北平城墻之下的時候,朱家驊、傅斯年等學界精英進取奔走,力爭盡量多的“搶救”學人,“投奔”臺灣。縱然拼盡全力,朱、傅二人在臺灣的境遇卻讓人唏噓不已,前者被老蔣故意“找茬”摘掉教育部長的官帽,而后者則是在連一條棉褲都買不起的境況下,貧病離世。這二人的窘境是遷臺學人的一個縮影。胡適雖然是著名的學界“大鱷”,過得卻同樣不甚風光,要忍受臺灣同行的明槍暗箭,還要忍受小兒胡思杜的檢舉揭發,精神上的悒郁可想而知。在胡適迷人微笑的背后,其實是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最終,這位古稀老人在一次宴會上溘然離世,總算死后備極哀榮。我想這份哀榮是以胡適為代表的具有獨立治學精神的學者應有的。在胡適死后若干年發動的那場浩劫中,在紅衛兵歇斯底里的.聲中,以往進取揭發過他的學生、朋友、親戚,不明白想到的最多的又是什么?是懊悔,是自慚,還是惱恨?上天確實開了個冷玩笑——這一出鬧劇明明已有前車之鑒,很多自以為得計的學術精英卻依然趨之若騖,唯恐落伍。政治的翻云覆雨,他們哪里來得及看清。當那一記響亮的巴掌打下來,痛的不止是這些老者的臉,還有時代的心。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這幾個字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貌似絕決的含義透露出特定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凄涼。那些以往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其自然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卻不是時代能夠抹殺的。亂則隱,治則現的大賢處世法則,我想在任何時代都是奏效的。那么意思已經很明顯,大師是有,但他們是否愿意出此刻聚光燈下,就要取決于他們對這個時代的看法了。
我以往看到過有一些活躍在各大媒體上的知名學者,自封大師。那時,我跟絕大多數人一樣,疑惑“大師”這一大多數情景下屬于得道高僧的稱謂,怎樣會用來給學者冠名。那么看完《南渡北歸》,我想我對真正的“大師”有了一個具象的認識。他們學高身正,難道不就是得道之人,不就是“大師”嗎?和尚修道在寺廟,大師修道在紅塵。他們,其實就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他們是一群可愛的普通人,分解出來就是可憐、有愛。身赴臺灣的胡適,臨死都不明白以往謾罵他是“美帝國主義走狗”的小兒胡思杜已經自殺,還饒有深情地在遺囑中提出給小胡分遺產,其狀堪憐。一心維系家國命運的梅貽琦,雖然在臺灣新竹完成了重建清華的夙愿,但直到生命彌留之際再也沒有見過愛子梅祖彥。考古界的巨擘李濟,因為海峽兩岸的政治對壘,因故舊凋零、思親情重,最終也郁郁而終。臺灣之于中國,是領土的割裂;而大陸之于臺島上的異鄉人,則是整個思念的寄托。這份家國情懷,可能是大師們都有的一種普世情懷吧。1946年,林徽因結束了九個年頭的顛沛流離,跟家人回到了一向以來念茲在茲的北平,滿懷深情地重訪每一處故地。抗戰結束之時,雖然已受盡病痛折磨,但她依然選擇了放棄赴美治療的機會,選擇了“和祖國一起受苦”。在生命的最終九年,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獻給了祖國的建設事業。這位“智慧女神”的化身,就像一位勇士一樣與病魔作著斗爭,緊緊守護在祖國的身旁。我想:她的一生,是對得起金岳霖對她“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的哀挽,以及終生未娶的癡情的。
當下,有人不乏嘲諷地說,此刻的生活事故多了,故事卻少了,而大師的故事卻是少之又少了。我真誠地期待:《南渡北歸》不會是一曲挽歌,而是大師故事的一個變奏,是開啟大師時代的一把小小的鑰匙。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9
遇到好書,就像遇到一見鐘情的戀人。
近日整理書架,翻到自己三年前遇到的一本愛不釋手的好書,與君分享。
待產期間,參加完專業考試,便無所適從。心靈和腳步總要有一個在路上,一位老師推薦岳南先生的《南渡北歸》給我,與此書結緣。半年的時間里,連讀三遍,意猶未盡。,32100經典之處,提筆抄寫,待到去醫院生產的那天中午,記滿完了整個開頁的筆記本。清洗鋼筆,合卷,孩子次日出生。
8作者岳南先生對民國時期的知識分子有獨特研究,其耗時年創作《南渡北歸》三部曲(分別為南渡、北歸、離別),出版后得到海峽兩岸讀書界的高度評價,稱其為“首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后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
隨著抗戰的全面掀起,北平、天津各高校的知識分子開始了大遷徙,由北平到長沙再到昆明組建西南聯大,前方戰火紛紛,后方的中國知識界在抗爭中維持著國家的科研、考古、文學創作之路。為中國原子能研究做出突出貢獻的物理學家趙忠堯在大撤退中冒著生命危險,從清華園實驗室搶回五十克放射性鐳,喬裝乞丐一路逃到長沙,校長梅貽琦看到這一幕,淚水奪眶而出。這批知識分子可謂大師云集,其中有恃才自傲的“狷介”之人劉文典、有數學天才華羅庚、有一代“學閥”傅斯年、有建筑學家梁思成,不勝枚舉。物質匱乏、戰亂四起,每日在“跑警報”中維持學術研究的教授們依然能做出令世界為之側目的.科研成果,依然培養出李政道、楊振寧、朱光亞為代表的這一批青年棟梁。童第周在四川南溪李莊的茅草屋中完成青蛙卵細胞剝除手術,震驚歐洲生物界;華羅庚在昆明陳家營半間黑屋子里完成的《推壘素數論》這部數學領域豐碑式的巨著。
這是一個艱苦的戰亂時代,也是一個偉大時代,知識分子在優美學風和“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孕育下,碩果累累。對于學者們當時艱難的生活狀況,著名歷史學家費正清曾感慨道:這個曾經接受過高度訓練的中國知識界,一面接受了原始淳樸的農民生活,一面繼續致力于他們的學術研究事業。學者所承擔的社會職責,已根深蒂固地滲透在社會結構和對個人前途的期望中了。
讀這部書,可零距離接觸大師感受戰爭年代中國學者的治學精神,可開闊眼界,可從側面了解抗戰那段歷史。限于本人才疏學淺,雖書讀三遍,猶不能表達作者之意萬分之一。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0
岳南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全景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知識分子與民族精英多樣的命運和學術追求,全景了再現中國最后一批大師群體命運的劇烈變遷。慢慢讀來,不知不覺被大師的情懷所感動。
各大院校師生紛紛南下西行之際,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趙忠堯突然來到梁家,對梁思成說自己剛從外地潛回北平,有約50毫克放射性鐳還在清華實驗室的保險柜中。如今北平淪陷,日軍已經進入清華園,如果這個東西落入日本人之手,后果不堪設想。為此,趙忠堯想起梁思成這位“鐵桿”校友有一輛雪佛蘭牌小轎車,決定找梁幫忙,一同進入清華園。二人冒著生命危險,趁著夜色,潛入清華園,搶救出這關乎國家民族未來發展的科學珍寶。趙忠堯把盛滿鐳的鉛筒放在一個咸菜壇子里,夾雜在逃難的人群中奔向長沙。他一路風餐露宿,蓬頭垢面、破衣襤褸,丟掉了所有的行李,只有手中的咸菜壇子與他形影不離,雙手磨出了道道血痕,如乞丐般到達臨時大學辦事處時,梅貽琦校長熱淚盈眶……這是怎樣的信念。
“九一八”事變之后,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就職演講,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特別提醒師生“中國現在的確是到了緊急關頭,凡是國民一份子,不能不關心的。……我們做教師做學生的,最好最切實的救國方法,就是致力學術,造成有用人才,將來為國家服務”……這是怎樣的理念。
自離開北平南下,輾轉近萬里逃難,梁家幾乎全部“細軟”都丟光了,戰前梁思成和營造學社同仁調查古建筑的原始資料——數以千計的照片、實測草圖、記錄等,被他們視為最寶貴的財富,緊緊地帶在身邊,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在李莊上壩月亮田幾間四面透風的農舍里,梁思成和患病的林徽因,一面討論,一面用一臺古老的、噼啪震響的打字機,撰寫并繪制向西方世界科學地介紹中國古代建筑奧秘和成就的《圖像中國建筑史》。這是怎樣的堅守。
1935年主持殷墟侯家莊西北岡發掘的梁思永,肋膜炎病愈不久,白天里,他騎著自行車在各工地到處奔跑巡視。對于各工地在發掘中出現的`新現象和產生的新問題,他隨時都加以注意,加以解決。有時詳細地指點助理員去做,有時甚至下坑親自動手。晚上油燈下,他有時和工作人員談論當天發覺中的新發現,有時查閱各人的田野記錄簿,有時看著助理員們剔花骨等,有時整理當天出土品……常常忙碌到深夜。這是怎樣的敬業。
68天的長途跋涉,“湘黔滇旅行團”的11名教師和290名學生,真正走出了象牙塔,進入到書本以外的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地質學家袁復禮教授,結合湘西、黔東一帶的地形地貌,講解河流、巖石的構造形成,以及黔西巖溶地貌和地質發育理論。聞一多指導學生收集當地民歌、民謠,研究不同民族語言,并對當地風土人情進行寫生。北大化學系教授曾昭掄,每天自清晨走到傍晚,不走小道捷徑,沿著盤山的沙石公路走,每當休息時,就坐下來寫日記……這是怎樣的言傳身教。
這樣的大師在書中比比皆是,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但是我要說:大師雖去,情懷永在。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1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稱日南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碑文中如是寫道。《南渡北歸》便記載了抗戰爆發前后,中國知識分子和民族精英從敵占區流向西南的故事。所謂“南渡”,實際上便是逃亡。抗日戰爭期間,北大、清華、南開等大學南渡西遷,先長沙后昆明,蒙自辦學,后又遷至李莊,隨同的還有中央研究院史語所、中國營造學社等機構組織。
多次浩浩蕩蕩的逃亡與南遷,本就是無可奈何之舉,也曾遭到學生的質疑與反對,有人甚至想上前線為國捐軀而非怯懦地一逃再逃。然而,歷史的長河證明,這逃亡,正是促使中華民族復興的智慧之舉。這引發了我對于“逃亡”的思考。
逃亡,自古以來便象征著狼狽與落魄,是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舊唐書》中也道:“丈夫不死,當立大功,豈可為逃亡之虜也。”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保全自己的逃亡之人為眾人所唾棄,然而,《南渡北歸》中所述的逃亡卻并非代表貪生怕死,更非暗示著窮酸書生的軟弱無能,反而是一種忍辱負重式的以退為進。悲痛的知識分子面對敵寇狷獗肆虐的局面,沒法身體力行地給予敵人有力回擊,只有發出“衰淚已因家園盡,人亡學廢更如何”的悲嘆,然而抹去淚痕,理性而冷靜地分析著自己可以提供給國家的最大幫助,發現自己的使命,即是為了民族復興,防止“人亡學廢”的局面發生,將國家的學術水平提高,將民族的精神發揚光大。為了正義而逃亡,必然是悲壯卻又智慧的選擇。
的確,姑且不論所有北方知識分子,只舉蔡元培先生一人的例子,便足以證明這一觀點。蔡元培先生被公認為北大最偉大的校長,樸素謙抑的他,骨子里又有北方梁山好漢造反舉事的志氣與血性。出任北大校長之職時,他提出了“囊括大典,網羅眾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箴言,用“知識革命”革去原京師大學堂里傳統保守的迂腐氣,使北大逐漸成為一塊民族文化的“精神的圣地”。好景不長,如《五月四日那天早上》中記載的那樣,沖動的學生未聽從他“以學術救國”的勸導,一腔熱血地發動學潮,致使多名學生被逮捕,北洋政府甚至將大炮對準了北大。頂著重重壓力韻蔡元培,已成了北洋政府欲秘密懲辦的目標,他卻不顧自己已淪為眾矢之的的身份,出面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隨即,為避其鋒與消除北洋政府的怨氣,他于5月8日夜提交辭呈,喬裝打扮后悄然離京,遠走他鄉。他的逃亡,絕不是畏懼的表現,反而是一個強者面對如何同時保護自己與他人的難題時的最佳抉擇。
房龍的《偉大的逃亡》記載了瑞典人民在瓦薩王朝的建立者——古斯塔夫·瓦薩的帶領下,建立起獨立國家的歷史過程。與《南渡北歸》相似之處便是,瑞典人民不愿淪為臣虜的爭取獨立的頑強精神決定了“逃亡”之前可以加上“偉大”這一形容詞。縱然知識分子流離失所,甚至與摯愛的親人失散,但外表狼狽悲痛的他們,舉手投足間仍是一種倔強不屈的高貴氣質,一種中華兒女必勝的信念,而非茍且偷安的提心吊膽,這正決定了此次大逃亡的正義性。
其實,這次南渡的成功不僅在于知識分子是為民族大業而逃亡,而且在于它還是一次為時多年的旅行。
《難以企及的人物》的作者蔡天新先生曾在接受采訪時如此給旅行者下定義:“一個旅行者除了通常的游覽觀光和增長見識以外,還帶有另外的目的,或者說懷有某種特殊的使命。雖然每個人本質上都帶有浪漫的情懷,但一個旅行者通常更愿意細細品味旅途中的每個細節,而一個旅游者則希望一切都安排停當。”顯然,南渡的師生們不是旅游者,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旅行者,其使命便是為中華民族復興之大業保存知識界的精英力量,邊行邊學,推進學術研究及教育事業的進步。
正因如此,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時,“湘黔滇旅行團”誕生了。1938年2月20日,旅行團大隊人馬離開長沙,一路經湘西穿越貴州,翻山越嶺,夜宿曉行,跋涉1600余公里,日夜兼程68天,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熱烈歡迎與關照。岳南先鬻生如此評價這次旅行的意義:“68天的長途跋涉,旅行團師生們真正地走出了象牙塔,進入了書本之外形形色色的大干世界。一路上,師生們拜訪苗寨,調查社會與民眾生活,切身感受到國家經濟的落后與百姓生活的艱辛。”黔西巖溶地貌,云貴民間歌謠,甚至是鴉片的種植背景和危害,這些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卻讓走近群眾的.師生們因禍得福,踏上了另一片自己不曾熟悉的土地,讓南方的楚漢浪漫主義文化滲透于自己滿是北方的理性主義的肺腑之中。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果說“逃亡”所帶給我的啟發僅限于以退為進的謀略與忍辱負重的毅力,那么,相比之下,“旅行”的現實意義更為深刻。《天堂電影院》里,Alfredo說,年輕人要出去走走,不然他會以為,他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全世界。旅行旅行,之所以有一個“行”字,我認為是代表了自己的“修行”,不論是肉體還是精神上,邊行邊學,邊行邊成長。有句話說得好:雙腳放在地獄,眼睛擱在天堂。我覺得這便是對有意義的旅行的最佳詮釋。有意義的旅行,因為不是一味享受放松,而是需要全身心投入與體驗,不斷地吸收與借鑒,所以必定是艱苦的,但真正的旅行者正是透過這苦,覓到了收獲的甘甜。也許只有這樣,知識分子才能徹底丟開身上的迂腐氣和“百無一用是書生”的嘲謔,深入實際,深入人民,深入社會,讓自己的學問為老百姓所受益,也才能真正了解到一個國家所需要的民族精神,從而造福于社會。
南渡,實乃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一次逃亡旅行,卻為中華三千多年的歷史留下了最后一個大師輩出的時代。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2
《南渡北歸》讓我從另一個視角看歷史。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只知道傅斯年、梅貽琦、陳寅恪等這些人的名字。如果不讀這本書,我不知道在這些人名字的背后所散發出來的人格魅力和厚重的歷史。如果不是讀這本書,我會認為用偉大來形容一個人的人格似乎太矯情。但讀了《南渡北歸》這本書,我知道,用偉大形容這一顆顆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璀璨珍珠,實在不夠。我甚至為自己以前不清楚這段歷史而深感羞愧!
掩卷長思,感觸最深的是那一代人的信仰。那個年代的留學生,沒有一個人想在國外長久地呆下去,也根本沒有人想做這樣的夢。那時的海歸與幾十年后的新生代“海龜”有較大的不同,在當年海歸的夢想里,有成就一位學術界大師的心愿,沒有撈個大官或弄個百萬富翁的追求。心中裝滿的是科學救國、振興民族的理想與抱負。在他們回國后選擇職業的時候,也沒有人會考慮到地域、薪資、職稱的問題。那一代留學回國的知識分子身上的高尚品格喚醒了失落的靈魂,這讓我明白了,簡單而執著的人在任何逆境中都有充實的'人生,而抵不住誘惑的心靈,終究沒有依托。
《南渡北歸》第三部“離別”中有的部分寫得過分實在,怒氣和怨氣都躍然紙上,有點兒像中國的工筆畫,重彩。相比之下楊絳先生寫的《干校六記》,更像是中國的水墨畫,寫意,叫讀者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去體會平淡中的慘痛。
也許是家庭與年齡的原因,我讀《南渡北歸》第三部“離別”更加有感觸,也更想走近那個時代了解那段歷史。
家父郭可信1941年夏考大學時也曾趕上空襲,不過招考的大學和考生都有準備。考試時間過半趕上空襲,試卷有效,否則在警報過后用第二份考題重考,考生也都分配有躲警報的防空洞。家父就是在這隆隆的炸彈聲中考上當時在遵義的浙江大學化工工程。當時的浙大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容納一千多名師生,只好在遵義、湄潭和永興場三處。那時遵義都沒有電燈,更別說是湄潭和永興場了。當時一年級的學生上課住宿都在永興場的江西會館及楚館。二年級學生理、農在山清水秀的湄潭,文、工、師范在歷史名城遵義。黔北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好似遠離戰火的一塊安樂土。加上風景優美,更有名師授業,難怪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來到湄潭后說浙江大學很像劍橋,有一種田園詩般的鄉土生活和寧靜的學術空氣。
家父1946年夏從浙大化工系畢業后考上公費留學,去瑞典學冶金。九年后,學成歸國。
出國前家父在杭州靈隱寺留影
這三個月的時間,與大時代完全交融在一起,忘卻了自己,也忘記了整個世界。所謂安靜,那是真正安靜的三個月,自己仿佛是一粒穿越時空的浮塵,在那戰亂頻發、炮火紛飛的年代,跟著那一個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穿梭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感受著他們的感受,呼吸著他們的呼吸。情慟難抑之處,淚水長流,不能自已。
我通過《南渡北歸》這本書,走近那個年代,走近父親……讀完已兩月有余,靈魂似乎還在那段歷史中徘徊,深感與父親同在,不愿歸來……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3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被人們成為“大師”,這個稱號越來越廉價,只要是稍微有點兒能耐的人都能在這個社會上被叫一聲“大師”。大師真的有那么廉價嗎?大師真的有很多嗎?顯然不是。而事實是,不是大師變多了,而是社會上的浮躁之氣變多了。一直以來,“大師”這兩個字,于我而言乃是重若千斤,絕不是如今這般輕浮荒率的外號。這就是我去讀《南渡北歸》的原因,在這本書里,岳南先生完整地向世人解釋了何謂“大師”。
全書一共幾百萬字,字數很多,但字字如璣。講述了一群能真正稱得上“大師”的大師們波瀾壯闊的樣子。通篇閱讀下來之后,給我的第一感覺不是有設么感想,而是解脫。全書從頭到尾的氣氛都是苦悶,壓抑,沉郁。從抗日戰爭,日本侵略者慘無人道的燒殺擄掠,祖國大地慘遭踐踏,城市的淪陷與百姓的傷痛;到西南聯大的一群大師們,在民族危難之際的艱難與鑒定;再到解放前夜,大師們為了自己的理想與信念,選擇了在海峽兩岸的離別之苦······與其說是在描寫大師們的意志,不如說是在描寫大師們的掙扎!
然而大師就是大師,在掙扎中,人能夠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前途聯系在一起,在艱難歲月里,時時刻刻想的是國家和民族。蔡元培、王國維、梁啟超、傅斯年、陳寅恪······他們擁有的淵博知識然他們在各自的學術領域上是專家、是博士,繼而加上他們偉大的品格和情操,這才成就了“大師”之稱號。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既做到了“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又做到了“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師!
所謂大師,不僅是個人之偉大,更要有超凡之貢獻。在我看來,大師們最偉大最深遠的影響莫過于教育事業。《南渡北歸》全書精彩的地方有很多,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描寫蔡元培的北大,那時的北大,云集了當時中國可以說是所有的大師,野無遺堅,表現出一副百花齊放、學術自由的`天地。我很羨慕當時的那群學生,有這樣好的大師們指導,有這樣好的學習氛圍。于是,這群北大學生,絕大多數后來都成為了一代英才,也參與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去,這就是大師的力量。書中有一段描寫我記憶猶新:梅貽琦到職,發表了“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大師之謂也。”的著名演講。同時強調大學教育“一是研究學術,二是造就人才”的辦學理念。看到了吧,我們中國當今的教育理念早在民國那群大師的手上就已經被奠定,這就是大師。
那么,現在回答我的問題:何謂“大師”?《南渡北歸》給了大家一個簡單的答案,堅貞的學者即為大師。
惜哉,當今真正的學者有幾何?其堅貞者有幾何?為何再難有人比肩魯迅、胡適?當今之大師,少也!
也罷,既然回不到那個時代,就讓現在變得更好吧。少一點浮躁,多一點淡泊;少一點知識分子的傲氣,多一點文人的傲骨。新的大師是遲早的事兒。
感謝《南渡北歸》給我們的答案。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4
之后再看民國,印象最深的是文人。與我的理解,民國是一個宗師輩出的時代,“宗師”而非“人才”。似乎民國的文人總有一些特殊氣質。我想最典型的是西南聯大。
那是一個多么輝煌而夢想的學校啊。縱使外界炮火連天,校內的師生們仍然全身心的奉獻于知識。看過汪曾祺的散文集《跑警報》里面的資料生動趣味中又讓我開始思考:為什么他們能夠在炮火中,淡定的學習,而如今的我們卻連上課安靜有時都很難做到。
我想起電影《無問西東》中的一幕,學生與教師一起在漏水的教室中靜坐聽雨,多么完美的一幕。那是舊時代的留影。
我對陳寅恪在王國維悼文中的一句話印象深刻“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我想這也是民國文人的立身要訣。不可否認,民國文人中也有類似于胡蘭成者,在中日問題上,由于自己的思想問題,選擇了錯誤的道路。但更多的`是類似于章太炎、朱自清等人的清高。
這些文人,日子過的很不好,他們在名韁利鎖中閃躲,在槍炮戰火中挺身。可在他們的作品中,我們卻不會感到他們的艱難。他們精神的高大讓他們那戰火中晦暗不明的生命在歷史長河中閃爍。
我對于文人們的了解是很淺薄的,大多是在一些記錄文學中了解。但實際上僅有通讀他們的作品再結合他們的人生經歷才能真正了解他們。林語堂先生前期作品大多是半文半白,我很難通讀,更別說陳寅恪、辜鴻銘等人。我較喜歡的文章還是朱自清、梁實秋、魯迅等人的散文和小說。
我比較喜歡吃,對民國文人的關于吃的文章也看了很多。大家都說汪曾祺先生關于食物文化寫的好,我卻更喜歡梁實秋先生的《雅舍談吃》,梁實秋先生從小生活在老北京,家里比較富裕的他對于北京幾個階層的食物都很有一番見解。果然,文學藝術來自于生活。我是比較羨慕那個年代的文化氛圍的,但我又想,若我真的存在于那個時代,卻未必有那樣的精神在戰火中學下去。或許,民國文人們的偉大正在那里。他們身處黑暗,卻創造出光明。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5
惟此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提到中國內部的動亂時期除了打打殺殺的士兵將領,文人學士的存在是必不可少且不可忽視的。他們的精神從不動、毫不畏懼。
不忍憶王國維大師的投湖而死。一天的安詳平常,卻被那投湖一聲脆響刺的干干凈凈。頭陷淤泥足可見王大師一心求死的態度之堅決精神之強大。正如這句“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讓人久久從難以回神。
是的,或許在平凡人眼里,認為這是沒有必要的。然而,這正是大師超越平凡人的地方。作者認為王氏真正的死因,是殉文化而死,是不忍見到即將衰亡的中國文化那令人心酸的悲愴結局而死,其一死是對當時混亂無序的時局和世風日下的現實作出的近似“尸諫”的抗爭。
簡單一句話,如醍醐灌頂,點醒了我。原來,文化的力量可以這么強大。原來,文學大師沉默的反抗是這么的讓人震撼。當然,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理解對方,并給予最真實的贊揚。難怪陳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種文化,值此衰落之時,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現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則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殺,無以求一己之心安而義盡也。”
再說到另一位國學大師梁啟超。從教科書上我們也對梁啟超的愛國、他的先進思想充滿敬佩。從《南渡》中,再一次認識更加生動的梁啟超大師。他看到世界范圍的考古學迅速發展,而號稱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境內,從事考古工作的人都是以各種名義來華的外國學者。他對這種現狀頗為不滿和不服氣,很希望有中國人自己出面做這一工作。他認為“以中國地方這樣大,歷史這樣久,蘊藏的古物這樣豐富,努力做下去,一定能于全世界考古學上占有極高的位置。”這種自信與魄力讓人折服,也喚起了我們普通人對大中國、對自己的信心。
他不僅自己身體力行,而且將自己兩個孩子培養成中國歷史上又兩個杰出人才。
李濟,也正是因在文化思想上的共鳴,而和梁啟超走到一起,成為相差23歲的'摯友。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國,遍地皆黃金,可惜沒人會撿。”從李濟這形象的一句話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遼遠,以及與梁啟超的相契合。當然,更加相像的還是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
“學術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當時條件下還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國有的。”李濟先生的國際地位與國際眼光并沒有使他在愛國,在維護國家權益上做任何讓步。
我想,因思想的共鳴而結成的友誼是絕對純粹而堅定的。而因血液中流淌的中國血液而氤氳而生的愛國之忠情,更是讓中國愛國人士自發的團結及渴望和平。
文化的力量非常強大,強大到是人力無法控制與收斂的。我們不能小瞧它,更不能忽略它,我們所能做的,是利用并發揚它。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6
《南渡北歸》是一部全景再現中國最后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史詩巨著。我已經讀過有幾個月了,這三本書很長,足有170萬字,能讓我一氣讀完,足見它的魅力。看的過程中和看完之后,叩擊心門的地方實在太多,書的內容也像是深入進了自己的靈魂,一幅幅、一幕幕,我就像是坐在了電影院寬銀幕的前面,眼睜睜地看著日本人的炮火炸毀了家園,大師們在敵人的炮火下,跳生、喘息、爭斗、堅忍、奮進。
一直想寫一篇讀后感,幾次都是開了個頭沒有寫下去,也許是悶在肚子里的情緒太多,也許是好多事情沒有想明白,就這樣一直耽擱了下來。過去幾個月了,遺忘了一些,也沉淀了一些,現在就想情之所至、行云流水般、不受章法格式約束的記載一番。
首先,印象最深的幾個人。
第一當是傅斯年。山東聊城人,名門之后,參加過“五四運動”,后赴歐留學,歸國后一直是中國文人的領袖。在動亂年代,他挽救了大批的中國文人,也挽救了大批的中國文化,特別是殷墟甲骨文化。他,性情豪爽、明辨事非,有大智慧、大氣概,絕不迂腐,說話辦事大有氣吞山河之勢,胡遷評之“人間最稀有的天才”,當是有感而發。抗戰期間,他力主史語所南遷四川李莊鎮,保住了史語所的有生力量;先后彈劾孔祥熙、宋子文,以國民參政議員身份趕走兩位行政院長;對漢奸周作人深惡痛絕,堅決要求法辦。這些都足見一名文人領袖的社會良知和正義秉性。他,對友真誠,想方設法保障文化同仁的生活,接濟當時生活窘迫的梁思成、林徽因一家,向上級爭取資金為陳寅恪治療眼病,而自己就在輾轉寶島,去逝的前一夜,還在趕寫稿子,想掙點稿費換身西裝,看到他終其所言“歸骨于田橫之島”時,怎能不令人扼腕長嘆、唏噓不已。山東有這一豪杰,當是山東人之驕傲,傅斯年者,當是山東人之最優秀的代表。
第二個當是陳寅恪。他一出場就仿佛是不食人間煙火,占據了中國文化的最高端,他對中國歷史熟稔、詩詞精通,曾求學于美、德,精通八國語言,可謂中西貫通,在當時的確是“塔尖”式的人物,以至年少成名,雖并沒有學歷,仍被清華聘為導師,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稱清華四大國學大師,時年36歲。其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其父陳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詩人,亦是名門之后、家學淵源。但是,時事變遷、好景不長,自從盧溝橋事變之后,他就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一生,雖筆耕不綽,但終究是一悲劇式的人物。他又是中國文人的典型代表,有救國使命,有文人志氣,有隱士情懷,好在盛名之下,幾次危機都得以險過。
第三個是郭沫若。對他不是敬佩,而是思考,一文人政客,有功績、有投機,我們熟悉的人物,也有其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郭沫若年青時就熱衷政治,南昌起義失敗后,避難日本,期間曾向史語所借甲骨以作研究,傅斯年出于對流亡文人的`鼓勵,慷慨借于了他,但同時聲明這些甲骨還未作研究,不可以此發表文章,可不久郭就發表了研究甲骨文的著述,大量引用了史語所的甲骨素材,令傅斯年震怒,以至有了“井蠅”情節,從此甲骨概不外借。雖然,郭在甲骨文方面的研究不全仗于此,其成果也被世人認可,后稱“甲骨四堂”(郭沫若字鼎堂)之一,但這段歷史當也是不爭的事實。另外,網絡也有其生活作風方面的文章,后人對其自是褒貶不一。 第四個當是林徽因。年輕時的林徽因,可謂風華絕代、朝氣蓬勃,與梁思成結婚后,“太太的客廳”一度吸吶了眾多文人騷客,大家在一起品酒飲茶、共論時事、暢敘友情,真是人間一樂事。林徽因無疑是充滿魅力的,眾所周知的徐志摩對他的瘋狂追求和金岳霖對他的一生癡情,仍為后人所津津樂道。特別是金岳霖為其癡守一生,那時在李莊鎮逃避飛機轟炸時,隨身箱子里裝的都是金、林之間的書信。林曾向梁坦言,自己同時喜歡上了另一個男人,梁輾轉一宿,決定讓林于金,奈何金感佩于梁的品格,沒有答應。但是,他們一直生活在一起,后來梁、林故去,其子梁從誡為金養老送終。我常想,這些事、這些感情是怎樣一回事,它甚至有悖于常理下的愛情和親情,但是他為什么又讓我們感動和回味,我想那肯定就是人性的光輝或者善良人性的本質。 另外,印象深刻的人物還有好多,比如胡適、王國維、沈性仁、聞一多、劉文典、熊大縝,等等。這還要感謝作者岳南,把那段歷史作了恰當的還原,把一個個人物描寫的那么接近于他們本身。
其次,有哪些感動的故事。 說故事還要從人物說起,著名詩人穆旦原名查良錚,與金庸是叔倍兄弟,金庸把查良鏞的鏞字拆開做筆名,而穆旦則把姓拆開,把“木”字改為“穆”字,取名穆旦。這期間,他與妻子同時下放河北改造,兩個村莊相距十幾里路,但彼此不通消息,非常掛念。有一次一個風雪的日子,五十幾歲的穆旦借機向妻子的村莊跑去,跑了兩個多小時,終于與分別多時的妻子見了一面。看著受盡折磨的妻子,穆旦眼含熱淚對妻子說“是我害了你”,妻子說,“我也是特務,應該受到懲罰”,穆旦給妻子放下一小包花生米和幾粒糖果后,就一路小跑往回趕。當然,等待他的是一次更嚴厲的和審查,但當時的穆旦就是懷著決絕的心境去的,就算一死也值了。幾年后穆旦病逝,他死前在一首詩《冥想》中這樣寫到:“而如今突然面對墳墓,我冷眼向過去稍稍四顧,只見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亙古的荒漠。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過完成了普通的生活”。這一幕、這句話一直索繞在我的心頭,我能感受大師當時的無耐與奮爭。
還有些故事,比如胡適臨危受命赴美擔任大使,幾經縱橫捭闔,有力地促成了美國的參戰,為中國抗戰爭取到了貸款,后卻被宋子文排擠,到處游蕩講學時的凄涼與堅持;劉文典見夫妻打架,被丈夫質問“你管不著”時,一句“蒙自這地方還有我管不著的事”,狠抽對方幾個響亮耳光,把對方嚇傻的文人骨氣與幽默,等等。這些事情之所以讓自己感動,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真性情,對方表現出的喜怒哀樂由感而發、盡情表達,沒有掩飾、沒有造作,可拍按而起,可以身赴命,這是做人的大氣。二是為國為民,他們為國家命運而爭,為他人不幸而呼,若再受到委屈與不公時,我們自然就會為其抱不平。相反,有些人,假借盛名,拉大旗、唱大戲、戴高帽,虛張聲勢,是純政客,是投機者,他們的所作作為是無論如何也感動不了自己的。 最后,有哪些感想。 一是時事造英雄。蒲家莊聊齋園有這樣一幅對聯“一世無緣附驥尾;三生有幸落孫山”,說的是蒲松齡屢試不中,成就千古名篇《聊齋志異》的故事。同樣道理,為什么在抗戰前后,中國出現了那么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為什么那么集中?我想關鍵是當時的環境激發了他們、挖掘了他們,他們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自覺擔當起了歷史賦予的使命,不進則退、不生則死,沒有選擇,只有破釜沉舟、孤注一擲,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那一刻被喚醒,中國人的力量在那一刻被凝聚。 二是文化是有傳承的。剛才說的是天時,下面說的是地利和人和。縱觀一批大師,大多是名門之后,從小受到良好教育,然后出國,后回歸報效國家。并且他們許多人之間都有錯綜復雜的裙帶關系,這種現象在當時貧困落后的中國是有普遍性的。有人說“三代出貴族”,也有人說“富不過三代”,凡事都有兩面性,但是無可辯駁的是沒有一定程度的積累,大師是很難形成的。正如昨天和兒子看《迪咖奧特曼》時,里面有這樣一句話“努力活完短短的一生,把成果留給后人繼承,人類就是如此反復、慢慢成長”。
三是日美之間的差別。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可要用在侵略上可就相反了。1909年起,美國將所攤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學習基金,后其他各國也相繼效仿。中國一代大師好多就是用這筆錢完成出國深造的,那時一艘郵輪上不知站著多少將來的大師。當時,日本也迫于無耐簽屬歸還條約,但包藏禍心,實際1925年至1937年中國仍支付日本賠款4573億日元,日本當然用這筆錢來發展軍事,后來侵略中國。在這里,我要聲明,我不是說要感謝美國,本來就是侵略所得,當然它們也有戰略考慮。但是,如果沒有美國帶頭,放棄庚子賠款支持中國教育,中國不可能有那一代的大師群體,這是不爭的事實。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民國時期當之無愧的自由,在這個時代,有聞一多的舍生取義,有魯迅的正義直言,有朱自清的極度矛盾中隱忍的憂傷,還有胡適精辟的文字和清冷的態度……這一切都是不同側面的自由。還有最讓我感動的是熊大縝!他太偉大啦! 我們看到近幾年,國軍正面抗日的事跡正逐步搬上熒屏,許許多多的抗日英雄被我們重新認識,他們是民族的英雄,理應得到后人的敬仰。可還有一批人,他們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和發揚者,好多還不被我們所熟知。但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但不會被我們遺忘,而是越發顯露出他們的光茫,他們的精神會透過烏云、穿越歷史,照耀今天、啟迪未來。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7
通常說起歷史,人們多會想起一些著名的戰役,想到的是戰士們的英勇獻身,可是這部《南渡北歸》卻帶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讀歷史。大家都明白魯迅棄醫從文,用思想來影響國人,但其實,大師們所做的還遠不止這些。
書中記載了這么一段歷史:1930年9月,梁思永等人到東北進行考古調查,為嫩江流域古代文化研究奠定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也才有了兩年后有傅斯年撰寫的《東北史綱》,書中第一條便是近年來考古學者人類學者在中國北部以及東北之努力,已證明史前時代中國北部與中國東北在人種上及文化上是一事。由此事實依據駁斥了日本人滿蒙在歷史上非中國領土的理論,給日本指鹿為馬者當頭一棒,為中國人大出了一口志氣。
我想,這也就是為什么當初梁啟超堅持鼓勵自己的兒子學習考古,盡力發展國內的考古業的原因了吧。文人們有自我捍衛國家尊嚴的方式,相比上戰場沖鋒陷陣,文人們所做的更多是幕后的事,而這些,又如藺相如和廉頗文武共行般是不可或缺且相輔相承的。
這本書,帶給我更多感動的則是那一代大師們在戰亂中奮力保護祖國文化,傳承祖國文化的那種堅持,數年顛沛流離,數次哀嘆山河破碎,可也許是時代造英雄,這一代文人們在艱苦的環境中依舊保留了進行學術探究的嚴謹態度,也才有了我們此刻看到的那一本本著作,和那些一點一點被搶救回來的文化。
而對這一歷史溫情感受最深的60后作家岳南也傳承了這種精神,這本《南渡北歸》他寫了八年,數次進行實地考察,就如他在采訪中所說:我看到他們當年用什么鍋,睡的什么床,描述的時候就更加真實。而大家也會發現,書中的每一個部分,都有詳細的解釋并附上了具體的資料來源。
最終說一說這本書的封面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我想這也許是欠妥的',不一樣的時代需要不一樣的人才,此刻也有著很多為發展而努力奮斗,作出大貢獻的青年人。但這句話也應當作為對后世的一個警示,在爭著評教授職稱,為金錢所迷惑雙眼的此刻,更應當有些人能夠一心撲進科學,把全部生命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學科。
推薦這本書,就如作者岳南所說的這樣,期望你們能在這套書中讀到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一種,歷經苦難而不悔的那種,生活的勇氣和精神得到張揚的那種歷史溫情。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8
“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
終于將厚厚的一大本書,《南渡北歸》第一部看完了。
這是一部寫大家,大師的書,太應該看了,而且應該早點看。我看的雖晚了,但終歸是看了,并收獲滿滿。
《南渡北歸》一共分三部,第一部是《南渡》,第二部是《北歸》,第三部是《離別》。《南渡》應該是最難的吧?因為后面兩部還沒有看。《南渡》是因為日本侵略的原因,整個政治,經濟和教育都向南方轉移,稱為南渡。
戰爭,本身就很可怕,在戰爭中逃難,就更難了。知識分子,拖家帶口,前途未卜?作為讀書人,授課人,走到哪里都會帶著書。最慘的要數陳寅恪了,從日軍鐵蹄下搶救出來的書籍,一批在運輸途中被換成磚頭,一批被燒成灰燼,陳寅恪一次次被打擊,昏厥過去。這些書,是陳寅恪經過批注的`書,傾注了他的心血和智慧,稍加整理便是一部部驚世駭俗的大作。
作為世界級的大家,三百年僅此一人的陳寅恪,被英國皇家學會授予研究員職稱,還被牛津大學聘為教授,請陳寅恪去牛津大學主講漢學。這是牛津大學創辦三百年多年第一次聘請中國學者為專職教授。全歐洲的漢學家聽說陳寅恪要去講課,紛紛跑去準備聽課。由于二戰的爆發,陳寅恪未能成行,被困在香港。
王國維,趙元任,陳寅恪,蔡元培,胡適,梁啟超,蔣夢麟,梅貽琦,朱家驊,葉企孫,李濟,陶孟和,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徐志摩,魯迅,冰心……數不過來的大師,大家和名人。看他們的人生成長經歷和學習過程是一種享受,佩服的同時,也有對自己的激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解和學習這些大師太有必要了。
過去,對其中的一些大師盲目崇拜,看了《南渡北歸》知道了很多,也開始學習甄別了。因為這是一部關于歷史的書籍,包含了很多歷史記錄和資料。歷史,除了記錄,還是一面鏡子,形形色色的人留在了里面。
這些被稱為中國最后一批的大師們,在《南渡》的過程中書寫了新的歷史篇章,而且都是實實在在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最能看出每個人的本質和特點,非常珍貴。
特別喜歡這本書,特別是關于陳寅恪等大師的部分,還有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和徐志摩,這些人之間的關系,與傳說中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羨慕的那種高尚的品格和關系。
接下來的兩部《北歸》和《離別》也是厚厚的,慢慢看吧。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好書,這樣的書,看不夠,還想看。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19
“大師之后再無大師”,這句刻骨銘心的話久久縈繞,難以忘懷。身處和平時代,早已遠離了紛飛的硝煙與戰火,當然,大師的蹤影也漸行漸遠。這是一個令人可悲的事實!現代人要反思的恐怕不只是物質文明的落后了吧,物質的消亡是可以再去創造的,精神,民族文化的根脈一旦短了,失去的恐怕也不只是GDP后面的那幾個冷冰冰的數字了。因此,在當代全球化浪潮的大環境下追思大師的時代價值與精神價值,亦是對自我價值定位的探討,對中華文明傳承的擔當。
民國大師首推梅貽琦。真正的大師擁有的不僅僅是淵博的學識,卓著的業績,更該擁有的是一縷海納百川的氣度,一表天高云淡的胸襟。他給人的印象不該是傲立在象牙塔頂端的雄鷹,而是蒼顏白發,和藹可親的老者,他的人品與風骨,節操與修養更是一座屹立不倒的里程碑,指引著代代學子為了他們那共同的理想,那翹首已久的大同盛世而前赴后繼。這是一個需要耗費一生心血去努力,去奮斗的事業,為此,梅老犧牲了太多,縱然晚年凄涼孤苦,亦無怨無悔。他曾教導學生們在喧囂時代下要永葆一顆赤子之心,相比于現今社會與文壇上的赤子之心泛濫成災,先生的話顯得極有穿透力。他做到了,為了他所愛的國家與人民,傾其一生,苦心孤詣,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鑄就了一道不可磨滅的豐碑。
對于我們,大師就是一面面剔透玲瓏的鏡子,通過這面鏡子,我們學會了如何在盛世中審視自我,安身立命,與人性的陰暗面斗爭,在是與非,動與靜,穩與亂之中尋求一個安放心靈的生存法則,這就是這本書給我的啟示。
大師也是人,也會有喜怒哀樂,在人情冷暖面前也會有令認不解的抉擇與見解。不過,當我們從小我的角度去看待大師,他們只不過是一些市井流民,不足以稱之為偉大,那些夸張的事跡,怪癖的言語,均不足以稱之為經典,更不用提影響一代代人了。所以,縱觀中華史上那些萬古流芳的`名流佳話,從大師的時代背景出發,進而揣摩大師的視角,體悟千百年來大師那種與傳統文化相依為命,薪火相傳的使命感,那種洋溢著熱血,率真與堅守的家國情懷,是刻不容緩的。
提到民國,自然不會忽略才女林徽因。大師金金岳霖曾盛贊曰:“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世人眼里的她只是個風流雅致,貌美如花的小姐,卻不知她所做的事讓很多須眉汗顏。體弱多病的她和梁思成為了考察古建筑,跋山涉水,歷盡艱辛,為了保護古建筑奔走呼號,為了中華文化的千年基業打下了堅固的磐石,捍衛了一個知識分子的底線與尊嚴。晚年的她在病床上依然念念不忘她熱愛的建筑事業,油盡燈枯之際依舊為了祖國的建設事業鞠躬盡瘁,令人感慨之余又多了一份前進的動力。肉體早已毀壞,但她的精神長存,永遠浸潤在清華園的瑯瑯書聲里。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 20
時隔六年,花51小時重刷,仍遺漏許多腳注,不知是因為自己真的老了還是交叉資料接觸多了,沒有第一次讀時的激動。六年來,多次向朋友推薦此書,而本次閱讀,只想給自己的民國情結做個了結。應該說,中國歷史上的三個時期,留給后人太多的眷戀與遐想:先秦的諸子,魏晉的名士,民國的'教授。不知道該感謝那些時代的統治者給予他們的包容,還是該贊美這些前輩們的水平、思想與個性,不論怎么說,當我們接觸到跟他們相關的文字時,心無疑被揪住了。
岳南先生以考古學的深厚功力、結合歷史學的起伏跨度、貫穿文史通行的春秋筆法,真可謂洋洋灑灑,蔚為大觀。勉力總結幾句話,括而言之如斯:《南渡》關乎民族存亡,悲憤中暗藏激勵,鋪陳開闔,諸大師交相輝映,國家危亡之際,軍事為文化教育撐起半片天空,逃亡之中不忘國恥,奮發圖強以期自救,可謂用血寫就;
《北歸》之際,本當摒棄嫌隙復興中華,怎奈糾結于政治之漩渦,文人本夾縫,無奈又相輕,陣營本無義,偏偏說渭涇,此謂之以淚寫也;《離別》時令本傷感,偏讓書生站隊忙,見證時代的大師們被政治撕扯,或駐守,或流亡,或偏安,或旁觀,最終都輸給了歲月和紛爭,大師們不按排名先后相繼落幕,大師之后無大師,我輩徒勞為感傷,此可謂血淚相和而寫。
【南渡北歸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南渡北歸之南渡》讀后感10-16
讀《南渡北歸》有感02-23
《南渡北歸》讀后感(通用20篇)07-14
南陳北李(南陳北李)10-25
南袁北紀10-25
南“眼”北轍_750字01-21
我在南,你在北記敘文09-09
歸至武陽渡作賞析08-23
南花北養應注意些什么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