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通用12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通用1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
《四世同堂》這本書是老舍寫的。其中重點人物有祁家的三個少爺、錢老先生、長順兒、老英國府、約翰先生,還有一些反面人物冠先生、大赤包和他們的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女兒:高第、招弟等。
書的大概內容是:日本人打進了北平城,在那濫殺無辜。冠先生和大赤包因為怕死,所以便昧著良心給日本人做事,坑害了不少中國人。祁家二少爺起初也這樣,但后來經過磨練也重新做人了,雖然平時還有點吊兒郎當,但心還是向著中國的。祁家大少爺則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好人,他從不肯讓自己為日本人做事,因此得罪了日本人,遭受了牢獄之災,受了不少苦。他還為共產黨做事,那可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冒險啊。在他的幫助與鼓舞下祁家三少爺加入了共產黨。
我讀了之后覺得祁家大少爺是一位為了祖國能夠獻出生命的人。從他身上我看見了一些東西:舍小家,為大家,舍己為國。的確,大家都應該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可見,祖國在祁家大少爺的心目中比任何東西都重要。我被祁家大少爺對祖國深深的`愛所打動了,為他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所折服了!這種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是個人發(fā)自肺腑的感情,更是一種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感。
隨著科技的改進,人類前行的步伐也未曾停過,人們都不以小愛為愛祖國。其實,愛祖國有很多種方法,哪怕只做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行,現在就讓我們愛祖國吧!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2
記得《四世同堂》是在自己小學時代第一次讀的,不過那時候體會不是很深,很多情節(jié)已經不記得了。現在中央電視一臺正在熱播《四世同堂》,勾起我許多感想,決定重讀一遍原著。
花了3天時間,終于把《四世同堂》讀完了,很受感觸。終于明白為什么自己那么固執(zhí),每次和朋友爭論對日本人或美國人的看法的時候,我的說辭會那么偏激。盡管在全球化的現代社會,我們不得不和他們打交道,使用他們的產品,但是想要從我嘴里吐出一句贊美他們的話,那是不可能的。
在我的記憶里,我從沒說過他們一句好話,因為我不是政客,更不是外交官,我只是一名熱血的純粹的中國青年。我所受的教育根深蒂固,讓我明白了我們自己民族所受恥辱的歷史,記住了自己的先祖心中所藏的仇恨,我想我也會讓自己的下一代明白這段歷史,記住這種仇恨。
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我想我們國家都不要大意,永遠不要相信敵人的.眼淚和巴結的笑臉。利用和平時代,把自己國家建設得更加富強,打造強大的軍事力量,這樣,就算我們沒有侵略別人之心,也要有足夠的力量保護我們的國家和人民,防止別人侵略,防止悲劇重演。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3
“休對故人思故園,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是蘇軾的《望江南》中的一句。這首詞描寫了清明時節(jié),作者卻不能返鄉(xiāng)祭祖的一種遺憾的情感。因為有句俗話說:“有根才有家。”可是有一群人,他們卻為了自身利益,不惜“忍辱負重”,甚至出賣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最終自取滅亡。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長篇小說。小說中描繪了抗日戰(zhàn)爭中北平人民的艱苦生活。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戰(zhàn)爭的殘酷,其中有許多人物,如祁瑞宣,祁瑞豐,錢默吟先生,冠曉荷等,他們每個人物都有十分鮮明的.特點。但要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祁瑞宣了。
祁瑞宣是祁家的長孫,是祁家的“當家主父”,可以說是上有老下有小。他的身上有一種令人欽佩的愛國情懷,寧可被日本人捉進監(jiān)獄,也不會向黑暗勢力低頭,甚至甘愿吃就算是貓狗都不愿吃的東西,也不愿給日本人做事而衣食無憂。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民族氣節(jié),一種不忘根的民族氣節(jié),一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
祁瑞豐雖說是祁家的次孫,可是他和大哥瑞宣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瑞宣勤儉樸實,謹慎小心,老成持重的讀書人。瑞豐則是個看重金錢利益,大肆揮霍,好吃懶做的花花公子。為了利益,出賣了國家和民族,做了漢奸。我十分厭惡他這種“忘根”的行為。
可是,想著想著,我不禁慚愧起來。我想到了外婆,她老人家70多歲了,外公去世后她一直一個人住,有什么事不麻煩媽媽,總是自己想方設法解決。爸爸和媽媽因為單位工作忙,即使外婆家就在單位旁邊,也不能常去看看,所以媽媽對外婆總懷著愧疚,一年也只能見幾次面。可我總對外婆不理不睬的,甚至還說外婆土,俗,一直到上中學后,有時我想見外婆都沒有時間,現在我一見到外婆總會有說不完的話。一會兒是班上的趣聞,一會兒是在書上看來的笑話段子,聊天說地不像祖孫,倒像一對朋友。
人,無論到哪兒,都不能忘本,忘根,不能忘記在你身后為你默默付出的人。不能在后悔中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4
最近正在閱讀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四世同堂》,一本極具時代意義,又富有深刻內涵的長篇小說。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得不對老舍先生高超寫作能力表示敬佩。
小說以盧溝橋事件爆發(fā),北平陷落為時代背景,將這個時代的歷史特點濃縮到一條小胡同里,通過祈老人一家和胡同里老百姓的生死沉浮反映出這個時代的主題。書中給人影響深刻的人物頗多,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郁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yōu)楦锩肥康腻X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這些命運交織在一起的人們,代表了革命時代的各色各類的人群,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命運找找到那個時代的線索。
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被日本侮辱的時代,每個人的生活充滿了未知之數,惶惶恐恐,擔心哪一天一個炸彈從空中投下來,生命就成了炮灰了。可是在艱難的時代,總會產生偉大的精神的,而愛國救國當然也就成為了當時人們心目中最深切的愿望。“老三!在國旗下吃糞比在太陽下吃肉強!”這是瑞宣對老三瑞全說的,發(fā)人深省的一句話。
面對日本人的侵略,他們兄弟沒有屈服,而是以自己的方式拯救者自己的國家。相反的,冠曉荷和大赤包卻在無時無刻不在想著討好日本人,想著如何在日本人的庇護下謀得生存。讓人咬牙切齒的是他們竟然誣陷柔弱的詩人錢默吟,種種惡劣行徑和他們的丑惡嘴臉把漢奸這一角色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讀者恨之入骨。還有本性善良的招第,在媽媽大赤包和日本的影響下,心靈開始腐化,為享樂,為金錢,為名利,變得麻木不仁,沒有了思想,失去了自我。這樣深刻的人物對比,把每個人物的性格赤裸裸的擺在了讀者的面前,讓人深思,讓人過目不忘。
盡管那個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了,可是作品留下來的是對人性的思考,是對歷史的`反省。一個人如何在艱難的時刻,在物欲橫流的時代依然保持自我,依然擁有一顆理性純潔的心呢?這是很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人太容易迷失在利益中,唯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堅定自己的人生目標,方可在這條愈加物質化的社會道路上走的踏實,走得光明。
另一方面,面對那一段不堪的歷史,我們要更多的反省,如何讓我們自己的國家更加強大,如何在國際社會中樹立更好的形象,是我們青年必須肩負起的重大責任。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為自己的未來,為民族,為國家的未來奮斗吧!!!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5
每到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我都會想到哪年熱鬧,溫馨的場面。那年中秋節(jié)的晚上我坐在自己家的窗口邊,無憂無慮的看著這一如既往的景色。手不自覺的拿出來了一本書。堵上了幾頁書。恰巧,是中秋的片段。老舍先生這本厚厚的《四世同堂》,可讓我的中秋時光富有了新的色彩,讀著老舍的中秋,又過著我的`中秋。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老舍的文筆可謂是把中秋寫得淋漓盡致啊!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描寫得讓人讀著就已經覺得嘴中有余香了。他把小白梨,說是清香甜脆的,把白海棠,說像紅花那樣的大。
把大棗,說是葫蘆形的。把各種各樣北平的美食,說得淋漓盡致,使人顧不得只去想口福而是已經變不清哪一種香味更好聞,哪一種顏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唉——一毛錢兒來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兒,皮兒又嫩,水兒又甜,沒有一個蟲眼兒,我的小嫩白梨兒耶!”這是他們買水果的口號。老舍先生寫活了抗爭時期北平市小市民的生活。即使是在抗爭時期,照樣過著自己幸福的小康生活。他們有著自己和諧溫馨的小環(huán)境,互相幫助,即便有些小矛盾,也落不下深仇大恨這就是老舍寫的,北平市小市民。
每一家的中秋都有不同的色彩。”春花一般驕傲與俊美的青年學生,從清華園,從出產蓮花白酒的海甸,從東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劃船;荷花久已殘敗,可是荷葉還給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那些青年學生們,在抗戰(zhàn)時期,能有他們豐富的心情,也是少有的。把荷葉,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讓清香,留在了那些青年學生的身上。在那時他們也是一股清流。
這樣的中秋可謂是夢寐以求的。這樣的文章讓人賞心悅目。這樣的文采讓人感嘆不已。我吃著圓圓的月餅,望著圓圓的月亮,還在回味著那篇文章······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6
老舍先生的作品,是第一次讀,沒想到,如此的好!名副其實的大家,只需寥寥數筆,人物性格,心理活動,立刻栩栩如生入木三分。皇皇巨著,笑中帶淚,不愿離手!
《四世同堂》沒有宏大的戰(zhàn)爭場面,而是通過淪陷區(qū)北平小羊圈市井百姓的苦難生活來描述戰(zhàn)爭的殘酷與無情。老舍先生用老辣的筆力和慈悲之心將整個中華民族的灰色記憶,濃縮在一個大雜院十幾戶居民的悲慘遭遇和忍辱負重中。
他們都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有為了民族大義而棄個人安危于不顧的錢先生和祁瑞全;有正直氣節(jié)卻始終沒有勇氣放下家和家人的祁瑞宣;有貪生怕死認賊作父的冠家藍東陽之流…讀故事的時候,也常會想,如果生活在這樣國破家亡的亂世,我,能成為故事中的誰。山河破碎之時,個人存亡安危真的無足輕重,慶幸,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豐衣足食,不用為了蔽體果腹而流血犧牲。國破家亡,警鐘長鳴,心存悲憫,奮發(fā)圖強!
因為書的`不完整,無意翻到了艾寶良先生的《四世同堂》聽書完整版。艾寶良先生的責任感和獨到演播將老舍先生筆下的小人物演繹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真可謂是雙劍合璧,推薦給大家。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7
那年的北平,硝煙四起,顛倒是非……
八年的抗日,給全北平的人民帶來了什么?匱乏的糧食,破舊的物品,還有無窮無盡的欺壓與打罵。對他們來說,所謂的尊嚴不過是奢侈品而已。看著猖狂的漢奸,無人阻止,看著兇蠻的日本軍,無人抵抗。為什么?因為他們是北平人。長期以來的古老文化,長期以來的封建思想告訴他們,不需要拼,不需要見血,戰(zhàn)爭一定會過去。是這樣嗎?持續(xù)了整整八年的抗戰(zhàn),全國上下無數鮮活的生命,整個北平滿目的瘡痍,徹徹底底否定了他們的想法。
瑞宣,一個典型的北平人。他有思想,有追求,更有拳拳報國之心。他是個文化人,能看透國際的局勢,也能看透中國的危險。面對日本軍和漢奸的無理取鬧,他會憤恨,會難過,但他不會做任何事情來阻止。他恨自己。他恨自己的懦弱,由于家庭的羈絆,他不能放手去干守衛(wèi)國家的事情。他勸說了老三瑞全,也勸說了劉師傅,他們都能夠出去闖蕩,而他不能。他只能面對著北平的種種苦難,獨自在家嘆息發(fā)呆。他,不敢拼。
另一個例子,錢默吟。一個熱愛書畫、熱愛花草的老人,也是一個連螞蟻也不忍踩死的`老人。與瑞宣一樣,他也清楚地知道北平所處的困境。他下過牢,被拷打過,更能看透日本的奸詐與狠心。他做了,即使自己年老力衰。他分發(fā)傳單,號召北平人團結起來打倒侵略者;他整日奔走,游說年輕人加入抗日的隊伍。他為自己的兒子驕傲,因為他有勇氣與日本人同歸于盡;他也為自己驕傲,因為他為戰(zhàn)爭勝利獻出了自己微弱的力量。他,拼了。
拼與不拼,一字之差,卻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應有的拼勁,只會像綿羊一樣軟弱,任人宰割。那是注定不長遠的。不拼,是那時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也是這種觀念使近代的中國受到這樣大的侮辱。像錢先生這樣的人,是中國人希望燈火的點燈人。只有毫不畏懼的去拼搏,才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應有的血性,才是一個有底線、有骨氣的中國人。
拼到底意味著什么?如今,拼成了現代中國的代名詞。學生們在書海中拼,醫(yī)生們在手術臺上拼,工人在生產線中拼……拼固然累,需要付出大量的代價,但是只有拼,才能實現人生的意義,體現人生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追求,每個國家也有自己的追求。但追求不是像瑞宣那樣想想就能實現的。他有愛國之心不錯,但沒有付諸行動的追求都是一場空。而拼,就是實現追求的最好辦法。以前中國人不拼,所以中國落后了,所以中國的領土被其他國家侵略了;而現在中國人拼了,所以中國站起來了,所以如今的中國正慢慢領先全球。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拼。而我們最應該拼的就是學業(yè)。許多同學都像瑞宣那樣只做空頭功夫,在腦子里想著要做多少多少題,看多少多少書,卻不拼,不付出真正的行動,看到電腦手機依舊不講原則地玩,這樣怎么能學好?我們應該像錢默吟先生那樣,盡全力的去拼。只有拼,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與滿足。
拼還是不拼?拼了!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8
讀老舍的《四世同堂》,我感觸很深,老舍筆下的人物個性鮮明,躍然于紙。冠曉荷,是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人,他的'行為作風,品行穿著,無一不讓我感到深惡痛絕。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全城人心惶惶,只有冠曉荷欣喜難耐,他覺得這是一個讓他飛黃騰達的機會,他認為日本人使北平淪陷,是做上大官的好事,他心里沒有國家。小羊圈胡同里,總會有幾個人愛國家,愛北平,錢二少,一個正值壯年熱血的青年,他決定出去抗日,他想要為國家出份力。大赤包卻聽到了這回事,她告訴冠曉荷,去告訴日本人,你就有功可以當官了。迷官迷財的冠曉荷一聽,馬不停蹄的去告訴了皇軍,可皇軍并不體貼他,要讓他在前面帶路,帶日本人進小羊圈胡同里,去錢家抄家。冠曉荷以漢奸的身份站在了這個胡同里。賣人求榮,漢奸!漢奸!真是令人氣憤!
冠曉荷他瞧不起中國,因為中國沒有給他一官一職,他甚至覺得英國和法國可愛,倘若英國和法國能給他官職。
日本人侵略了北平城,那么這些個官職只能由不抗日的人去當。他為了升官發(fā)財,不要尊嚴,不要骨氣,對侵略國家的日本人鞠躬哈腰,阿諛奉承,只為權利。他把利益擺在一切前面,真是無知又無恥的日本人的走狗。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9
早有聽聞老舍先生這本《四世同堂》,總以為它邊幅過長,不愿意翻開,但斷斷續(xù)續(xù),終于是越讀越歡喜,越讀越后悔不早些翻開了。
小說以盧溝橋事變,北平陷落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對胡同小羊圈的住戶街坊們展開描寫,為我們展示了不同階層,各色人種在國難當頭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
當人被輕易殺死,家被外人隨意搜尋,老百姓要向侵略者俯首稱臣,文化得停止,尊嚴得拋棄,思想得所謂“改造”,人不得與生活。讀,反復得讀,那一種屈辱的生活在我面前立起來了,那一幅幅痛苦扭曲的人臉,那被踐踏的,奄奄一息的肉體與靈魂。越是想象到這種痛苦,我也越發(fā)佩服那些敢于斗爭,敢于反抗的勇士們。
講兩個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
錢先生,一個年老的學者,不聞紛爭,潛心學問。兒子的死去使他悲痛,也使他為著兒子的骨氣而驕傲,被激勵。遭受敵人的苦苦折磨,忍著一口氣爬回家,信念!不屈服的信念!正義的信念!災難使他奮起,頭腦讓他冷靜。他終究成為了一個戰(zhàn)士。自身的學識與思考使他醒悟,只有改變社會,改變根本才能救國。他執(zhí)著著自己的想法,不斷地去影響別人改變,堅定不移。
“河水留得很快,好像已等他等得不耐煩,水發(fā)出一點點的聲音仿佛向他低聲地呼喚著呢。很快的,他想起了一輩子的事情;很快的,他忘記了一切。漂,漂,漂,他將漂到大海里去,自由,清涼,干凈快樂,而且洗凈了他胸前的紅字。”
看到祁天佑的結局,我心里一顫。這,不就是老舍本人的結局嗎?1966年八月二十四日,老舍在太平湖投湖自盡。怎會想到,二十年后這位老人也選擇了相同的方式來結束這不公的.命運,迎來了同樣的結局。他寫:心路窄的人往往把死看作康莊大道,比這么揪心扒肝的活著要好得多。八年沒有擊倒他,最后卻也這么離開了。
大家都說老舍寫盡了北平,確實。一花一樹,一街道一胡同,一繁景一凄處,一言一語都刻畫地栩栩如生。而老舍筆下的人又總或者說曾經總存有那么一絲底線,只不過總被環(huán)境給掐滅了。只需要一點催化劑,好人會變壞,壞人會更壞。自己還沒遭受苦難之前,也沒料到惡如此吧。一每每念及那些死去的文人,我真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剩下的只有心痛,心痛,心痛!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0
一口氣看完了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仿佛置身于那血雨腥風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中那處小小的小羊圈,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郁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yōu)楦锩肥康腻X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于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動。
而瑞宣和瑞全同樣令我印象深刻。我覺得他們兩人與巴金先生《家》中的覺新,覺慧極為相似。瑞宣是祁老太爺的長孫,雖然他同瑞全一樣希望去參加革命,但終究放不下這個家,瑞全則不同,他敢想敢為,毅然幫助王排長離開北平,親手殺了自己的初戀—做了特務的招弟。把一個新一代的有志青年刻畫的淋漓盡致。
書的.另一個重點,便是漢奸了。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后對于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于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他們因RB人的到來而生,又因RB人的到來而死。這些漢奸們即使到了臨死仍執(zhí)迷不悟。大赤包在獄中仍一直讓別人稱她冠所長,冠曉荷,無論何時何地,他對RB人永遠是必恭必敬,直到臨死,RB人要將他活埋的時候,他也沒有任何異議,就連RB官賓查他檔案的時候,對于他的這些態(tài)度都稱之為“良民”。祁瑞豐,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也都是中國人的敗類啊!“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漢奸們對利益的貪婪和渴望,自然使他們直接通向了死亡之路。其實不僅是漢奸,當今社會那些腐敗官員都是對自身的放縱,僅一“貪”字,便至人于死地!
漫長的八年,發(fā)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爭,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獲取的比較抽象空泛的認識,仿佛有了血肉,而激發(fā)出無比的責任感、愛國心;雖然沒有正面去描寫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場面,卻仍然能使人深刻地體會到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無窮的災難,這部書堪稱得上是中國版的《戰(zhàn)爭與和平》。
老舍在揭示當時一些人性的墮落的同時,也反思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為什么擁有幾千年燦爛文明的泱泱大國會被RB欺辱?作者把問題的根源指向了中國古老的家族文化。家,在中國是禮教的堡壘,而這個堡壘卻容納了包括等級觀念、宗法思想、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在內的家族文化的諸多內容。祁老人、韻梅他們都是受這種觀念毒害最深的,祁瑞宣雖然是個博士,但在這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思想不免會受之波及,這應該就是他后來一直生活在自責與痛苦之中的原因吧!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1
《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名著,全書分小羊圈、偷生、事在為人三部。小說開始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美麗時刻。描述了日本人占領北平,侵略中國期間人們經歷的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
小說在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揭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們面對強敵憤而反抗的英勇無畏。
看完全書,仿佛置身于那血雨腥風的年代里古老的北平城中那處小羊圈,謹慎持家的'祁老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郁的瑞宣、由隱志詩人變?yōu)楦锩肥康腻X默吟、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仿佛在眼前跳動,漫長的八年,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斗爭,使我更深切地了解了中華民族活動那段歷史。
一種憤怒感與一種愛國感油然而生,我為漢奸們所做的一切感到憤怒與惋惜,為國家的災難所感到悲痛,但是,當看到有人為國家做事,反抗敵人時,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拜,感到要愛護自己的國家,要在國家危難的時刻去盡力做,使我們的祖國不受侮辱和侵略。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12
終于看完了,但內心久久不能平復。“患難是最實際的,無可幸免的;但是,一個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設法在患難中找縫子,逃了出去——盡人事,聽天命。”
最初在語文資料上看到節(jié)選的部分,知道常二爺、祁老人、天佑太太等角色,對小說也很感興趣。我以為“四世同堂”只是講那一家人平凡而簡單的生活,可當我開始讀后,慢慢地,我才發(fā)現,這不僅僅是在寫一個家庭,這一切都不平凡,這展現的是中國在抗戰(zhàn)時期北平百姓生活的縮影。
小羊圈是個小胡同,住著好幾戶人家。在太平年月,北平一切都很美麗很喜人。可偏偏生在戰(zhàn)爭年代,日本人入侵了。人人都想生,人人都在為生活而努力。有的人,像大赤包、冠曉荷、藍東陽、祁瑞豐等人,為了生活下去,選擇當漢奸,把當時的侵略者當作爸爸,茍且偷生,最終還是遭到了報應。有的人,像祁瑞宣、祁瑞全、錢默吟先生、劉師傅等人,不甘當亡國奴,一些出走,一些不食周粟,一些努力激勵青年,為國家貢獻著一點點星光。祁老人呢,最在乎自己的四世同堂,然而卻總得不到安寧。老大天佑的自盡,二孫瑞豐的被殺,老三的出走,以及一家老小面臨著恐怖的饑荒……
小說的'結尾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我以為所有的故事都會有一個完美的結局,因為畢竟這是人寫出來的,應當給它些美好。但是這部小說并沒有,遺失了十三段。看到作者太太和作者兒子描述出來的概括,真的好讓人難過:錢先生被捕、小妞子餓死……
看此書時,時而憤怒,時而難受,時而同情那個年代的人,時而想打死那些漢奸走狗。那些人物,像都是活生生的,個個鮮活,在我跟前,似乎都是我認識的人。我知道他們的模樣,他們各自的性格,他們的抱負。我又想,要是我生在當時,我會怎么辦?我能做些什么?
歷史永不可被遺忘。在這和平年代,我們更應當勿忘國恥,緬懷先烈。我想,這也是老舍先生寫此書的一大目的吧。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老舍四世同堂的讀后感(精選21篇)05-06
老舍的作文12-19
老舍與翻譯04-27
老舍與北京作文04-29
老舍的名言名句08-05
老舍與北京作文09-17
老舍與北京作文【薦】11-29
老舍貓教學反思03-02
北京的符號-老舍與北京04-30
《老舍》讀后感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