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后感(精選5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后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后感1
有一本書叫做《霍亂時期的愛情》。
計劃看這本書計劃了半個月,遲遲沒有付諸行動。
有句話說,行動力等于財富,而我一貧如洗。
擠了一周工作間隙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然而內容跟我想象的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有很大出入。
那種感覺就像是你以為你的相親對象是男神吳彥祖,見面的時候才發現竟然是男神古天樂!
這本書的敘述手法也很不一樣,它以一種倒敘的手法娓娓道來,故事緊湊,容不得你半點猶豫思考,就只需要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牽著你的眼睛走,即使已入半夜凌晨,依然會讓你放不下它。就像是一大塊美味的蛋糕放在你的面前,你的肚子已經飽的塞不下了,可是嘴巴還是餓,要一直吃。
唯一遺憾的是,買的這本書的封面不好就算了,印刷也不行,錯字很多,對于糾正錯別字變態到極致的我是一種煎熬。果然,便宜終究沒好貨,所以,親愛的人啊,你一定要貴起來,要把自己包裝成很值錢的樣子才行,哪怕腦子里灌的是漿糊,最起碼封面不錯,買家也不會有太多怨言。
書中著墨最多的是阿里薩對菲兒米娜的愛,即使在菲兒米娜嫁給了烏爾比諾大夫后,他對她的愛依舊。他嘗試結識更多的女人,以此消除對菲兒米娜的思念。對他這個人,我感到既可憐又厭煩。他對菲兒米娜的`愛的忠誠和他對許多女人的情感的玩弄。
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個人像阿里薩愛著菲兒米娜那樣一樣愛著你,是一件多么幸福卻又有些可怕的事情。
推薦這本書給大家,謹以此祝大家珍惜現在擁有的,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后感2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魔幻現實主義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后的一部作品,被譽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之所以讀這本書,是因為一部電視劇《春風十里不如你》,劇中有一個鏡頭是男主藏了一本小說,即《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由于之前并未看過這本書,當時就在想,這本小說到底講的是什么?而之前又耳聞過這本書的盛行,于是便在大學即將畢業的最后的幾個月閑暇時光里讀了這本書。
讀完這本書后,靜下心來想一想,竟不知這本小說到底要傳達什么?也不知這本小說的男主是誰?本以為這是本愛情小說,理所應當應該講的是男女主之間的愛情故事,但這本書卻講了許多人的愛情故事,表達的似乎也不僅僅是“愛情”那么簡單,這與我之前所看小說有所不同。但好在,這本小說主要呈現了兩段愛情故事,即女主與烏爾比諾醫生的婚姻故事和女主與弗洛倫蒂諾·阿里薩跨越半世紀的戀愛故事,就是這兩段女主的愛情故事讓我無法辨認出誰是真正的男主,抑或是兩人皆是男主。
在我看來,這兩段愛情故事傳達了女主的兩種生活狀態,“與烏爾比諾醫生的婚姻”和“與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戀愛”,這也代表了大部分人一生中必須經歷的兩種人生狀態。但對于這兩種愛情狀態,作者似乎并沒有在文中明確地表示哪一種更好,更值得贊揚,因此造成了“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這種局面。也許你認為女主與烏爾比諾醫生的婚姻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選擇與常態;也許你更加贊賞和偏愛女主與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的如靈魂伴侶般的戀愛;也許你認為烏爾比諾醫生的出軌無法饒;也許你認為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只是打著愛情的幌子來滿足自己的私欲……或許,這本小說傳達的根本不是所謂的愛情!
談起費爾明娜與烏爾比諾醫生的那段婚姻生活,那確實是常態。有生活里的柴米油鹽,有婆媳關系問題,有妻子的猜疑,有丈夫的出軌等等。讓我感觸比較深的是烏爾比諾醫生出軌林奇小姐的那一段,費爾明娜處理丈夫出軌問題的方式其實值得思考,烏爾比諾醫生為何會出軌也使得深思。在我看來,費爾明娜的三言兩語點透丈夫出軌之事而沒有選擇大吵大鬧乃明智之舉,其實有些類似于馬伊琍的“且行且珍惜”,至于這個出軌之事解決之后的婚姻狀態就不做太多考慮了。至于烏爾比諾醫生為何會出軌,可能是因為烏爾比諾醫生和費爾明娜結婚的初衷并不是愛情,而遇到林奇小姐這樣的理想型春心萌動,但最后因為責任回歸家庭。
說到費爾明娜與弗洛倫蒂諾·阿里薩那跨越半世紀的愛戀,我覺得太過傳奇,不太現實。另外,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對費爾明娜所謂的愛情與守候,我持懷疑態度,一邊流連于各種女色當中,一邊又說費爾明娜是心中的白月光,我有些不能理解。但前期寫詩給費爾明娜,對費爾明娜魂牽夢縈般的愛戀,后期寫信與費爾明娜進行靈魂伴侶般的交談,我是相信的。一個人等了另外一個人一生,說起來是浪漫的,卻又有些不可思議,想想能有多少這樣的案例,也許金岳霖于林徽因算一個,但不知是否為真。
小說中還呈現了一個我們生活中會遇到的.一種情況,即另一半逝世后是否再娶或再嫁的問題。費爾明娜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為了逃避外界的指指點點選擇以霍亂的名義來維護這段不再分離的愛情。在現實生活當中,有許多再娶再嫁的案例,但站在已逝人的角度去想,這是否是對已逝人的不忠誠,比如梁思成不顧子女強烈反對續弦林洙。在這本小說當中,其實費爾明娜的子女似乎也有些反對母親與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在一起,但站在費爾明娜的角度去想,守護自己的愛情似乎理所當然。
談到讓人羨慕的愛情和婚姻,當屬楊絳先生和錢鐘書的愛情和婚姻。他們一起成長,相互守候,彼此包容,甘愿付出。這是最好的愛情,也是最好的婚姻,因此有了“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從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這樣的佳句。
《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后感3
馬爾克斯展現世界的方式很美,這點無需討論。但他的世界我曾一度拒絕茍合。
這本書,最神的是不停進行的視角切換。我們一起過的人生,在你我看來,也能是如此不同的經歷。我們認為的對對錯錯,在對方眼里可能恰好是錯錯對對。
我讀得挺吃力,從來沒有因為一本書這么生氣過。
以下是我兩個月前寫的:
我想這只是多輕薄的感情,就能靠個模糊形象意淫一輩子。費爾明娜是誰不重要,這個具體人的脾氣愛好都不重要,是個任意美好形象就可以。插播一條真理:請記住一個頹喪,自卑,沒有自我追求的形象不討任何人喜歡,這種人念出的愛情就像淋了大雨敗在污泥里的花。一個沒經歷過愛情就生出負面情緒只能宣揚自己床上功夫的男人就是很可憐,別人就是很幸福,那種幸福是什么樣的感覺呢,呵呵,你永遠體會不了了,就在泥里繼續栽著吧。
“高尚”的人要靈魂相戀就只走靈魂好了,最后又上的什么床。
至于費爾明娜,一個在父親商品標價式教育下長大的心理不健全女孩子而已,對好的`買主來說她是個優秀的商品,可惜對一切情感來說她從沒學會怎么愛,因為她沒見過愛的模樣。
以下是看到費爾明娜準備在生活中抹掉初戀時寫的:
我現在開始明白了,少年時期多少次瞬間清醒的決絕可能不是“渣”,只是現實一口吞噬日復一日用幻想勾畫出的虛假形象。那不是戀人,那只是想象出的影子。直到有一天,一個泛著溫柔光澤的人微笑走來,愛情正式光臨了,安定下來,代替了它先前躲躲藏藏造成的幻境和夢魘。
后來就把這本讀到一半的書從四月丟到了六月。前兩天竟然發現自己是希望費爾明娜和弗洛倫蒂諾在一起的,我希望費爾明娜幸福,希望她找回自己。直到讀費爾明娜說的那句“一個世紀前,人們毀掉了我和這個可憐男人的生活,因為我們太年輕;現在,他們又想在我們身上故技重施,因為我們太老了!蔽也虐l現自己也是帶著多大的偏見看待愛情。
我也是被馬爾克斯通過欺騙帶到結局的讀者。期間罵過鄙夷過,最后還是只想說:馬爾克斯牛逼!
《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后感4
剛一看還以為是一部推理小說,再看才發現這是一個以阿里薩和費爾米納為主線跨越半個世紀的愛情故事。年輕的阿里薩為洛倫索·達薩送電報時不經意間瞟見他的女兒費爾米納,從此墜入愛河一發不可收拾,不停地寫情書,漸漸地讓費爾米娜由最初的好奇心變成了愛情的萌芽。費爾米納給他寄去放在字典里的做成標本的葉子,阿里薩學會了小提琴,學會辨別風向,讓風將他拉奏的曲子送到費爾米娜的窗邊。
但這場秘密進行的熱戀終究被打破,費爾米納在課堂上裝作記筆記實則是在寫情書的舉止被老師發現,被學校開除。她的父親對女兒有著厚重的期望。他嫌棄阿里薩這般的窮小子,擔心女兒會陷入這段像海市蜃樓一樣的愛情。于是帶著女兒旅游,想讓女兒忘卻這段感情。可盡管如此,費爾米納仍然用盡一切方式與阿里薩發電報互通消息,他們把對方當作自己生命里存活下去最后的希望。
“今天,我看了您,我如夢初醒,我們之間的'事,無非是幻想而已。”這是費爾米納給阿里薩最后的一封信,阿里薩陷入失戀,也讓這段感情終止了五十一年。
烏爾比諾醫生被費爾米納的獨特魅力所征服,而這位留學巴黎,學識淵博,家財萬貫的男人也是費爾米納父親對女婿的不二人選。二人順其自然的完婚,他們都知道不是因為愛,烏爾比諾醫生喜歡她的倔強和眼中的驕傲,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費爾米納只是被拒絕阿里薩的罪過的陰影弄得慌亂不已,恰巧碰見了這個能減輕她良心壓力的人。但他們都相信彼此之間會產生愛情,因為他們的愛情就是一種穩定,舒適,相依為命的生活狀態。
上帝仿佛聽到了阿里薩的渴望,讓烏爾比諾醫生以一種滑稽的方式死去了。而就是那天,阿里薩出現在費爾米納門前,那場終止了五十一年的愛情仿佛又要浮現水面。但他們畢竟是老了,沒有人會承認他們的愛情,并且還認為這種年紀還談戀愛就是可笑和卑鄙。
我剛燃起的愛情會不會因為我的年老而告終?這個答案無從揭曉。阿里薩與費爾米納借旅行的名義躲進這所游輪——他們愛情的彼灣,并讓船長升起霍亂的旗子不愿上岸,不愿結束這場剛圓下的夢。
《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后感5
獻給阿里薩的膽怯!你離開之后,滿世界都是你。連陽光下的塵埃里都是你。沒有人阻攔我,只有我自己隱藏起了自己的真心。真愛表現在阿里薩身上,是膽怯。很難相信,阿里薩火山一般的愛情,永遠都在淹沒一切的時候退縮。曾經他愛的癡狂,甚至連費爾明娜被迫離開的時候,他能夠安排好一整條路線的電報,總有人能夠將他的愛意傳遞給費爾明娜。
然而在費爾明娜拒絕他后,當費爾明娜結婚的時候,他甚至沒有勇氣去問個清楚,沒有勇氣去搶回真愛。阿里薩不是沒有勇氣,只是阿里薩的勇氣還不夠,一次又一次的退后將他們之間的距離拉長到了五十三年。在餐館看到魂牽夢繞數十年的她時,阿里薩在角落里喝了四杯咖啡,觀察著她的每一個動作,衣服上的每一個褶皺,卻最終沒敢走上前,哪怕是簡單問一聲好。在她離開后,阿里薩瘋狂地問店主要鏡子,因為那面鏡子里,有兩個小時,映照的是費爾明娜的面容。如此癡情,都不能給他一個上前的理由。然而,這種膽怯,恰恰是愛的表現。最初阿里薩的.膽怯,是因為費爾明娜的拒絕。
所愛隔山海,山海亦可平。但是如果山海那邊,沒有了等他的愛人,你要他拿什么勇敢呢?費爾明娜給了他愛情的狂熱,又從他身上抽走了它們。哪怕阻攔阿里薩的是全世界,只需要費爾明娜的一個點頭,阿里薩便有勇氣牽著她走,可是拒絕他的是費爾明娜自己。經過了這么多年沉淀的愛,費爾明娜在阿里薩身邊變得更加易碎。
餐廳里,他沒有去和費爾明娜見面,一方面是對比烏爾比諾,自己的自卑,另一方面,是他無法知道費爾明娜的心里是否還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既然如此,何必去打擾。 希望阿里薩能夠勇敢一些。
【《霍亂時期的愛情》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霍亂時期的愛情》經典書評精選08-30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08-30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700字05-01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書筆記摘抄及感悟10-24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08-09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09-21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02-05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05-05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10-15
《霍亂時期的愛情》讀后感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