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精選1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1
接觸到心理學,其實是很多年前從小巫的育兒書開始,當時小哥還沒出生,看得我如夢初醒般"驚嘆"自已的無知。"無條件的愛""自由""界限"…這些詞我都是從那時開始的,也知道了很多孩子行為背后的心理。從此愛上了"心理學家"寫的書,慢慢地走上了"認識自已"的道路。在認識自已的路上遇到了武志紅老師,讀他的專欄,分析社會熱點事件背后人物的心理,我完全被折服了。每一篇都清晰了我腦海中那種蒙眬的認知,感恩遇見!
《為何家會傷人》,是我正式讀武老師的第一本書,里面精準解析了中國家庭的婆媳關系,親子關系,夫妻情感關系模式的根源,只有一句話:恍然大悟!
婆媳矛盾關系中的根源——夫妻關系才是家庭的核心
從聽說的故事中,10個家庭有8個婆媳關系出問題,每每聽到這些故事,總是勸說講述人寬容一些,抑或是憤怒處,也會對對方說那就不用理會,冷處理。總覺得隔靴撓癢,不到痛點!書中武老師直戳要害處:會何婆媳矛盾的根源都在搶奪家中的男人(婆婆搶奪兒子,媳婦搶奪先生),由于中國家庭關系中,爸爸一職的缺失,兒子從小跟著媽媽長大,媽媽自婚后把全部身心在兒子身上,跟兒子建立了超夫妻關系的心理親密關系。一旦兒子長大建立自已家庭,婆婆難以承受兒子的離開(心理上),所以無論此時媳婦再好,再沒問題,婆婆總能挑出刺來為難媳婦,所以這關系好不好關鍵在于兒子(先生),可大部分的兒子(先生)從小就沒跟爸爸建立很好的鏈接,媽媽把他保護得太好,所以兒子(先生)責任感不強,很多事無法擔當,能拖就拖,能假裝看不見就看不見。如果你的先生是這類,那只能自求多福!打破這個魔咒的方法就是現代家庭中,媽媽跟兒子該愛時愛,該分離時心理上要分離,家庭關系的主角是媽媽跟爸爸有個固穩的親密關系,待兒子長大心理分離時,媽媽要有媽媽的事情,媽媽應該圍繞的中心是爸爸,而不是兒子。整個家庭的核心是夫妻關系,而不是錯位的母子關系,父女關系。
別把焦慮轉嫁給孩子
小哥今天告訴我成績,全班第11名(二年級32位同學),我都很驚喜!告訴他非常棒,比上一次進步很多(我們考前父母不復習,考試真得是他自已的事情),但我知道很多的父母把孩子的每一次考試當成天大的事情,吃不好睡不著,比孩子還緊張。這是大多數中國式父母親的真實生活寫照。這背后就是驚人的焦慮…為什么父母親尤其是大多數母親有這種焦慮?武老師書中有答案,那就是母親自身內心的焦慮投射給了孩子,很多的母親對于跟上現時快節奏的社會感吃力,他們對于自身的'成長停滯下來了,但他們不是通過自已的成長去解決這個"跟上"問題,而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壓在孩子身桌子上,結果孩子承擔了本不該由他承擔的。那這樣的孩子背負著沉重的書包,外加兩份心理壓力,待壓力超過他所能承受的,很多悲劇就會發生。每個成人都要對自身的成長負責,請勿把這種責任或者壓力轉嫁給孩子。
破碎自我,真假自我是如何產生的
存在等于被感知。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感受被你感知到,我才發現自已是真實存在的。這句簡單的話里卻包含了無窮的哲理,很多的孩子表達自已的情緒自已的感受自已需求時,總是被父母忽略,甚至粗暴打斷,在孩子眼里,覺得被父母忽視了,沒被父母"感知""看見",因而感覺自已"不存在",慢慢孩子心里會形成一個破碎脆弱的"自我",這種"自我"非常渺小與卑微,抱著這種"自我"去與人與社會建立聯系時,只有被"吞沒"感無法與人建立一份安全正常的關系,要么建立關系而失去自我,要么徹底孤立…他們經常會對別人表達的愛與理解當成是冒犯。如果運氣好,成年后獲得愛,同時慢慢去認識并不斷確認自已的感受,投身到外部世界,讓豐富的事情激活內心的感受能力。他就會慢慢恢復成為整體上有"存在性安全感"的人。
提到真自我跟假自我,讓我想起很多孩子為了討好媽媽,得到媽媽的愛,他們會發展出一個假自我,意思就是他圍繞媽媽時所展現的語言與行為不是真實的自已。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圍繞著自已的感受而建立,而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圍繞著媽媽的感受而構建的。假自我的悲哀在于,他所有的行為小時候圍著媽媽而發,長大了到社會上都圍著別人的感受而發的,永遠為別人在活。假自我的孩子會導致兩個后果,一個后時是遲鈍,遲鈍是一個表面反應,更深層次是,假自我者將他的身體與"我的行為"是分離的,把他真的自我隔離到一個與身體無關的空間去了,所以身體的傷害也不容易讓他們感受到痛。第二個后果是精神分裂。不管一個人的假自我有多么嚴重,他依然會尋求真自我,然而他們的假自我與真身體建立了鏈接,而真自我跟身體并沒有進行真正的鏈接,而身體才能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系,這樣真自我并沒有空間,也沒有身體,只能淪為純精神性的真自我,得不到知體的滋養而變成虛幻,由此而產生精神分裂…
很多人說:3歲前沒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連接,那么就努力掙錢在他成人時找心理醫生。這話不大,很實際,這本書里講述的全部的案例,各種關系,各種行為模式,都可從當事人童年時被如何對待找到原因。給孩子無條件的愛,感受他的感受,關注他的需求。從現在做起!任何一個改變都要從聰慧的媽媽開始,加油吧!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2
偶然的機會,讀到這本武志紅老師的《為何家會傷人》,感觸良多。武老師深刻剖析了中國傳統家庭中的夫妻關系與親子關系,將其中直達心靈深處的苦痛與傷口赤裸裸地呈現出來,讓人不免唏噓,進而產生憂思。
一個人童年時跟父母的關系,決定了他的人格,如果他跟父母的關系是和諧健康的,他的人格便是健康的,他在處理人生各種關系時便傾向于尊重、寬容、信任、樂觀,也容易得到愛和幸福。相反,如果他的人生觀不正確,若不改正,這將會通過他的新家將不幸傳遞下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系的基礎,也是孩子的人格和情商的基石,這比知識更重要。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系,是他內在的客體關系向外投射的結果。
父母總說,因為愛孩子,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我生育了你,你就必須為我服務。所有的抵抗都是無效的,所有反動的想法都是叛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總是用這樣的唯我獨尊的思想壓抑孩子內在的想法和天性。然而,這種企圖讓孩子成為實現自我理想的工具,可恥的用愛的名義來綁架孩子的行為,并不是愛,而是害。典型的中國式家庭,總喜歡用成績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成績好的必然是好孩子,反之。但其實很多孩子總是生活在父母這張晴雨表中,努力學習也是為了父母或者老師的臉色,而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獲取知識,內在的評價系統總是因為別人的意志而改變,這對于孩子來說,無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很常見的一種現象是,父母強迫讓孩子"學好",而孩子偏偏要"學壞"。家庭是一個系統,孩子出問題了,必然能從家長的身上找到相關的原因。要想孩子得到改變,整個家庭系統都應該發生改變。孩子"學壞",站在父母的角度看,這叫"逆反"或"叛逆",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這卻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孩子這樣做,不是因為"學壞"對他多么有吸引力,而只是為了與父母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外來意志抗衡,只是為了表明:我,還是可以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的。在替別人做選擇時,我們經常運用一個借口:我擔心他做了錯誤的選擇。但是,即使是錯誤的選擇,那也意味著自己曾經活過。而沒有選擇,則意味著自己根本沒有活過。我們其實都深深地懂得這一點,所以,我們普遍都很討厭別人替自己做選擇,無論那個選擇看上去多正確。因為這是在殺死自己的精神生命。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當孩子確實有錯誤需要糾正時,充滿慈愛的父母通常會采取很坦誠的辦法,詢問原因,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關愛和理解,同時體會孩子的感受。最后,才利用恰當的時機,趁孩子自然地想傾聽時才給他們講道理。"換句話說,成熟的父母不會在第一時間去處理孩子的問題的,他們會先處理孩子的感受。假如父母能做到這一點,那么孩子就沒必要做過分的舉動。
其實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與自由。在安全范圍之內的事情,盡可能的讓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想要遠處的玩具,讓他自己爬著去。他想要走路,在寬廣人少的人行道讓他自由奔走。當他跌倒的時候,不需要攙扶,鼓勵他自己站起來,比什么都重要。可能以后要遇到的摔跤會比現在的更慘痛。請不要包辦孩子的人生,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的時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龍應臺在《目送》這篇散文中有一段話非常撼動人心,"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作為母親,在自己的不舍和孩子的成長中作出了取舍,她痛的領悟是不得不說的無奈,是難以描摹的深愛。她正視了孩子的需求,認可孩子自我成長的價值,她的做法其實是每段人際關系良好發展的核心力量,那就是理解和感知。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3
家,在主流的詞典中,一直是溫暖、愛和天堂的代名詞,因為它承載了世界上兩種最重要的親密關系: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但事實上,如果親密關系處理不當,家從幸福天堂變成人間地獄,絕不是危言聳聽。
《為何家會傷人》便從這點出發,詳述了不正確的親密關系給家庭中的災難、成因及其可能的解決方案。作者武志紅是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并在南方某報紙主持一個心理專欄,這本書便是專欄文章的精選。
該書自始至終都貫徹著一個核心觀點:一個人童年時跟父母的關系,決定了他的人格,"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的關系模式,便是他與世界的關系模式。如果他跟父母的關系是和諧健康的,他的人格便是健康的,他在處理人生各種關系時便傾向于尊重、寬容、信任、樂觀,也容易得到愛和幸福。相反,如果"內在的父母"和"內在的小孩"關系扭曲,那么他的人生便會出現種種問題,并會通過他的新家將不幸傳遞下去。
為了使這種不幸更加直觀,作者用了心理咨詢實踐中的30多個具體案例,個個觸目驚心卻又似曾相識。
溺愛孩子的父母,愛的其實是童年那個嚴重缺乏愛的自己。他們把愛投射在孩子身上,以補償自己可憐巴巴的童年。而被愛過剩的孩子,往往學不會如何付出愛,他們的孩子便重復了祖父母的命運,收獲一個無愛的童年。于是溺愛和冷漠在家庭中隔代遺傳。
太聽話的孩子要么一生沒有激情,要么終有一天要出大事——自殺或者爆發。在沒有出事之前,也總是動不動出錯,而且出的都是奇形怪狀的錯,這是他們獨立的本能對父母專制的抗議。
犧牲自己、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父母貌似可歌可泣,其實本質是自私,把自己人生的焦慮轉嫁給孩子,偷懶放棄讓別人替自己奮斗,還大言不慚地說這是愛。
一樁樁事例讓人震撼,但可貴的是,作者并不只停留在揭批,他還堅定地指出了出路,那就是愛,無條件的愛,父母給童年的孩子,成人給成年的戀人。童年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愛,讓你一生健康幸福;成年后從戀人那里得到的愛,幫你徹底治療童年的傷。
跟傳統的家庭教育書不同,這本書不只是給父母看的。除了親子教育、青春期叛逆等話題外,它還討論了很多婚戀領域的成人話題,如激情式戀愛的本質、緣分的心理學解釋、一見鐘情的幾種方式等,老套的內容加上新銳的分析,令人頓生"天啊,竟然是這樣的"的醍醐灌頂之感。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4
作者敢于挑戰中國的傳統式權威“父母一定是無條件愛你的”,也提出自己對儒家思想的不同見解,讓我感覺讀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不再是以往簡單的心靈雞湯式文章。當我看美劇時,我總會驚嘆于他們的直接,敢愛敢恨,忠于內心,他們經常很坦然地說出父母是如此糟糕,而不是一味地美化父母,他們只是簡單的陳述事實,卻沒有加進去那些多余的`道德綁架式暗示“父母是愛我的,我怎么能這么對他們呢,一定是我錯了”,這種真實感在書中得到強烈共鳴,其實好多不合理現象我們有目共睹,但我們總善于去偽裝,去模糊真相,去逃避,而用一句無法求證的“愛”來代替一切深層次的思考和回答。這也提醒我們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是如此的可怕乃至可恨,應常懷一份獨立思考的智慧。
作者一直也在強調兩個字“感受”,無論在于朋友,家人,戀人的相處中,我們都應記住這一點,“感受”才是重中之重,因為在這種相處中,我們追求的都是“愛”,而非利益,對愛而言,事實不重要,對錯不重要,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感受”,只有你懂我,我才存在,愛才存在。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5
愛永遠是好的,家永遠是溫暖的,這是我之前心里的定見。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對這一廣泛存在的概念進行了深刻剖析,讀之讓我對愛和家的功能與作用有了全新的認知。
父母、夫妻、親子,這些最親近的'家庭成員間的關系,似乎每個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處,但說實話并不一定科學,很多時候屬于當局者迷的狀態,即使蘊藏著很大隱患,如果不能得到恰當的指導,也根本察覺不到,更不用說找到問題的病根對癥下藥了。
本書的長處就在于將常見的家庭各成員之間關系的問題展現出來,讓我們明白很多嚴重后果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因為很多問題如果不明白形成的原理,是不大可能做到最好的,因為很多時候需要從一種旁觀者的心態和視角觀察與理解。通常,戀人或夫妻之間吵架也好,父母和孩子之間鬧矛盾也罷,更多的是糾結于一時一事,很少有人會想那么多那么深,對于對方的不講道理和無理取鬧,往往是難以理解、徒然助長火氣。
明白這些道理之后就會完全不同,再面對類似問題時,至少心里有深度探究的概念、更妥善處理的方法,不至于只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了。
如果不去了解這些知識和理念,一味按照自己的觀念,根據自己的喜好,將自己的意志、想法和做法強加給家庭成員,或者任家人處置的話,愛也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家也確實會傷人的……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6
剛好今天生日,看完這本書,當然,可能未來需要再次閱讀……
我對家庭的理解是真正跟父母在一起后才開始的,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最近一年多時間才開始的,小時候不在父母身邊,記憶中只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直到前年,我還會經常做噩夢,夢到自己生病了,但并沒有人知道……夢里的那種絕望感,醒來還會覺得真實,然后哭上很久……盡管事實上是,很多次我生病了,我父母都很擔心的陪在身邊……
畢業后跟父母住在一起,跟哥哥嫂子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開始的時候有經常有爭吵,有不理解,我想這可能是因為事實上我們大家都不熟悉的緣故,盡管我們是一家人,可是互相了解和認識,也真正的是大家住在一起,了解彼此后才發生的.……
寫到這里,突然覺得這或許也是一種很好的安排……我們從小獨立,但還好,我們現在還相信愛,因為愛一直存在……
但是,我也常在想,這樣反著過,對于現在的我來說,是否是真的好?一個原本該獨立面對的各種問題,現在都是家人扛著……
文末的那句話很好:家是港灣,愛是退路。因為有家,因為有愛,可以無畏前行……大不了,從頭來過……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7
自己一直以為深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比如:棍棒教育等,但是,隨著自己越來越多的讀書,越來越多的思考,已經不太認同所謂傳統的教育方式了,但是,自己在具體的執行上,有時候還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自己一直以來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看完這本書之后,自己覺得一定要改,而且,要有行動地改變。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思考有如下幾點:
第一,嬰幼兒時間的教育。這個時期的孩子由于太小了,也談不上所謂的教育,更多的是陪伴,但是,陪伴也不僅僅只是每天陪在孩子身邊就行了。中國的一大特點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這是廣大中國農村的特色。
城市里的工薪人員,可能要好點,至少下班回家能陪陪孩子。所以,對于農村的父母,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能陪伴孩子成長,書中強調,特別是孩子在3歲內,一定要有媽媽的全程陪伴成長。
光是陪伴還不行,還要能做到足夠好的媽媽與原始母愛貫注,媽媽能非常敏感,能與孩子建立起一種類似于“心靈感應”的交流。這樣就會讓孩子在陪伴的過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非常有益于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
對于這一點,我相信很多城市中的工薪階層,應該比農村的父母們,也好不到哪里去吧。陪伴孩子的成長,可不僅僅就是一直在孩子身邊,而是要“用心”去陪伴。對于這點,我個人的思考是:高質量的陪伴。就是那怕我是一個月,兩個月和孩子的分離,但是,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幾天,都是用心在和孩子交流,也要比只是人在而心不在孩子身邊的要好,當然,這僅僅只是我個人的思考。
第二,青春期的教育。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后,都會出現一些叛逆,而這些叛逆,正是從小父母教育的問題導致的,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控制欲越強,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越強烈。
所以,從小就要學會,主動讓孩子發揮,要引導孩子自主選擇,獨立思考,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而不是一味地去按著父母的意愿安排孩子做選擇,還美其名曰:都是為了孩子好。
青春期,要以引導、溝通、聊天為主,做孩子的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間,這點對于中國家長來說,就是權威的挑戰,所以,真正要改變的是中國家長父母,而不是孩子。
第三,成年之后,應該盡早讓其與自己分離,不要把孩子用愛的名義,拴在自己的`身邊,這樣即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網絡上被網友們吐槽的巨嬰是如何產生的,就是以上三步都沒有做好,一步一步地,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養成了巨嬰。
對于孩子,整部書,首先,以高質量的媽愛陪伴為主,其次,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后,就要學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有當孩子形成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后,很多的決定、選擇,才不需要父母幫其完成,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地就“獨立成人”了。
書中也有了對于夫妻關系的描述,但是,主要還是以家庭教育中的孩子為主,特別是母親這一角色對孩子成長的至關重要性,所以,這也導致了看完這本書的女性朋友們,都覺得太不公平了,感受養孩子、教育孩子都是母親的事了。在我看來,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長,父親的角色同樣重要,只不過,本書是以母親與孩子為主線來講述的。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8
我是一口氣看完的,我一直有個疑惑我為什么想要得到媽媽的愛。看完好像明白了。我在家是老二,上面有個姐姐,下面有個弟弟。
媽媽生下我以后家族再蓋房子,當然媽媽肯定去干活去了。我呢就放在搖籃里,因為奶奶養了很多豬,我聽媽媽說搖籃放在桌子上的。所以我小時候0到三歲應該是沒有得到媽媽的關愛的,因為媽媽沒時間。去干活去了。我跟弟弟相差三歲。但是我跟我弟弟之間其實還有個小孩子的,是個妹妹,送人沒多久就去逝了。家族里呢,我好像是沒有得到關愛,小時候也不愛去親戚家走動。
看見了應該要和諧了,我第一次分手以后就很長時間就沒找男朋友,我一直想著自己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才能有人喜歡我,才會有跟別人旗鼓相當。所以我一直想突破自己。想讓家里變好,我花了十年的時間讓家里兄弟姐們都有所居,我放心了對原生家庭的關系。但是我發現我姐姐找了一個比自己條件差的人時候我是氣氛的,因為我覺得我姐應該找一個條件好些的。因為我姐在市里有房子。男的一無所有,還漲的`不好看。我各種跟我媽媽鬧,認為我媽媽并沒有做好一個母親的角色。
確實媽媽沒讀書,我覺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好。當我這樣指責時,媽媽扔了一句,以后家里的事情你管,你去說,我不管了。我流淚了,又陷入了情緒中,想著爸爸在就好了,我就不用管了。其實這里面有家庭關系的錯位,我的溝通問題。我把自己認為的好強加到別人身上。我一直不斷的跟自己說放下放下,分割與原生家庭的關系。我想這就是成長吧!是我要突破的功課。放下對原生家庭有責任的執念。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干預。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9
想到閱讀這本書實在自己與妻子和孩子出現一系列矛盾的時候產生的欲望。開篇的內容直觸自己的某些痛點,隨著展開的文字,牽引著自己的思緒回憶童年到如今的一張張記憶圖片。
童年時的自己沒有任何抵抗的接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一直影響到兒子出生的第三年。當自己借以不能讓兒子長大后為一個胖父親而感到羞愧的理由開始減肥,并減肥成功后。其實,后面實質的內容是內心對自卑感的覺醒,內在的幸運力量促使自己超越自卑,建立自信。在隨后的一段時間,事實上無意識的真正脫離開了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鏈接。從而也真正意義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我想在這一點,真正的成長一定是從真正意義上的與父母分離開始的。
后續因為一些挫折讓自己又開始真正的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從閱讀聽書開始,真正的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有意識的去發掘成功和幸福背后的規律,探索和總結自己的人生哲學和可以復制的成功學。通過了解宗教和哲學,思考人生的意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家是港灣,愛是退路。基于愛,通過感受的認知才會建立最健康的家庭關系,為孩子的成長創造溫馨的環境。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10
《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是何老師推薦的,由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資深心理咨詢師武志紅著。全書共四章,每一章節之下都包含了家庭關系中對這一主題的認知。
單從書名上看就感覺有很大的噱頭,“家”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的共體,這就像把不同質量的液體倒在一個容器之中,有的能夠相融合,而有的卻怎么也融合不了。正如本書的扉頁所寫,“這是一本溫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
作者編寫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樣一本溫柔的書、有用的書,讓閱讀者感受到“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全書共四章,第一章的主體是夫妻關系。武志紅說夫妻關系是家庭的核心。他認為從戀愛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關系,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關系的折射。通過舉例論證想要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這一點正如我之前所強調的那樣,教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告訴他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寶寶,寶寶愛全家。一個家庭之中,能把夫妻關系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圍不會差,孩子在模仿和影響之下也會如對待他日后的伴侶和孩子。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第二章講的是分離。他說,“分離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題”。確實如此,孩子從媽媽子宮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感受到了分離的痛楚,這是給它上的第一堂課。然后是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隨著分離而開始的`。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分離,那么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長。給我印象較深刻的是,某一個媽媽送孩子上學,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個淚人,她哭得比孩子還要兇。她說她從未跟孩子分開過,甚至幼兒園也沒有。我想這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沒有分離就沒有獨立,沒有獨立也就沒有了成長。
我們懼怕的不是分離,而是過渡分離。
有些家長一直在跟孩子“分離”,他們的“分離”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們總是給自己找各式各樣的借口去遠離孩子。他們賺了很多錢,很多名譽,但是卻丟失了孩子想與他們靠近的心,想獲得愛的一顆童心。
分離在夫妻關系中也是適用的,不然也就不會有“小別勝新婚”這樣一說了,很多夫妻之間的問題的產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離,要不就是不懂得親密。如何把握好尺度,還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講述的是親子關系。與其說是親子關系,倒不如說是夫妻對孩子的期望,其中講述了網絡問題、考試問題、教育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我總是記得一本愛情小說中女主人翁說的那句話“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秘”,是的。雖然我們一直在呼吁自由,呼吁減負,但是面對著“別人的孩子”,我們還能本著初心嗎?還能繼續保持自己的初心嗎?“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秘”但是誰又說結果不重要呢?看!我們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講述的是中國家庭中所出現的問題,比如婆媳關系,所思并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書,武志紅將夫妻關系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讓每個人學會“分離”,注重孩子的感受,這些我非常的贊同,每一個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武志紅在本書后面特別強調了母親對育兒的作用,這點我不否認,但是缺少父親在育兒中的角色。他說,“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媽媽的關注和愛,在嬰兒一歲之前,怎么愛他都不過分”;他說“孩子至少要讓媽媽帶到九個月,才能保證真孩子有一個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礎”;他還說,“如孩子三歲前,媽媽與孩子有兩星期以上的分離,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被拋棄創傷”。作者似乎放大了母親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親對孩子的作用,難道孩子不需要父親的關注和愛?不需要父親帶到九個月?不需要關注分離?這點我非常質疑!
一個不在乎父親這個角色,將責任全歸結于母親的心理學作者。他要不就是關注市場的價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幫助的!
正如知乎網友的評論:“對于從來沒有心理學理論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看了武志紅的書,了解了一些心理學知識,發現了一些自己問題的原因,覺得就挺好,已經可以了,那對他們來說肯定是靠譜。畢竟武志紅給他們啟蒙了。對于心理學界來說,武志紅就是一個很麻煩的存在了,因為他紅,影響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學的路子研究心理學理論,他的理論都是基于個人經驗,沒有實證,他也不想實證,屬于弗洛伊德看了會流淚,溫尼科特看了會沉默的那種。這就很麻煩了,一個影響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學作者,普及心理學知識時隨心所欲,等于心理學的名譽就在他的筆頭上,沒有任何同行可以審查他,因為人家不跟科學界玩。他寫得沒問題也就算了,哪天胡寫一通,數以百萬計的人要被帶溝里!從這點來說,不靠譜!”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11
寒假在家時讀了《為何家會傷人》,起初只是好奇,本以為心理學著作都是非常難懂,但沒想越讀越投入,本想還有沒下一系列,沒想學校就又為我們購買了《為何愛會傷人》,自己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把現實的生活呈現在我的面前,反復讀了很多次,給人的感覺深入骨髓。
本書的關鍵詞在于:重溫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錯誤,修煉你的心。無論愛還是愛情,其實都和我們的童年有密切的關系,不僅僅是愛,我們的自我都是在童年形成的,我們的潛意識是在童年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的一切最深層次心理問題,歸根結底都是童年的問題,也就是我們童年時代的原生家庭的問題。
當我們遭遇愛情的時候,我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當我們陷入愛情的時候,我們其實并不知道,我們在愛情當中其實是在重新尋找童年失落的,童年渴望的,童年珍惜的。當我們的愛情失敗以后,當我們的婚姻遇到矛盾的時候,當我們爭吵,感覺結婚以后,對方為什么會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很少會反思那最深層次的原因。
愛情的正確與否,關鍵不在于找到“正確”的人,而在于你能否將自己的內心修煉成“正確”的。其實愛情就是人生的一門功課,無論是失敗,還是矛盾,都是在告訴我們應該反思我們自己,反思我們的童年,當你真正認識到原因的時候,你才真正通過了這門課程,于是無論你選擇離婚,選擇繼續,還是選擇改變自己,都是真正適合你的選擇。
愛是因為我們是孤獨的,都渴望靠近渴望親密,可是當我們太親密的時候,又容易被愛所吞沒,消失了自我,所以愛是一種平衡,太遠了,是一種傷害,太近了也是一種傷害,對于父母不在身邊的孩子來說,那是一種分離傷害,而對于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來說,也容易產生吞沒傷害,看看,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孩子,而且這些傷害往往都是以愛為名義進行的。愛其實很復雜很艱難,想要多年維系下來,的確是人生最大的一門功課。
我們都向往愛,都渴望愛,都追求愛,都尋找啊,可是卻很少想到愛其實往往給我們帶來很嚴重的傷害。尤其深愛時,百分百地付出,看似非常偉大,但其實是一種很深的自戀,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沒有看到對方真實存在,而是自顧自地付出,他(她)的付出是自己的需要,未必是戀人的需要。這種傷害其實就是愛的陰影。
就拿父母來說吧,我們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我們長達以后卻很少有愿意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對于戀人來說也是一樣,在戀愛的'時候,因為兩個人并不在一起生活,看到的往往都是對方美好的一面,而一旦結婚,或者同居,就會發現愛其實是有陰影的,兩個人住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里肯定會有矛盾,想要找一個和自己沒有矛盾的人是不存在的,無論在戀愛中多么完美,多么幸福,生活在一起以后肯定會發現那種完美那種幸福更多的是來自我們的想象。
那么產生矛盾怎么辦,這正是人生為我們設計的一項最重要的考試,是逃避嗎?那么你永遠也通不過,只有去面對,去思考,去反思自己,最后去改變自己,你才能夠真正通過這場艱難的考試。
在愛中我們重新回到童年,在愛中我們可以治療童年的創傷,在愛中我們認清了我們自己的面目,這才是愛真正的力量。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12
對此書中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有一些感觸。
我也會常想這件事,自己到底有沒有品質成為一個好媽媽,也許很多人都沒有想過為什么要一個孩子,怎么帶好孩子,只是覺得年齡到了,世俗觀念里也覺得應該要個孩子。
很多家長都會有我是父母,所以孩子的所有都屬于我這樣的想法,有一種想法是,我愛你,所以我養育你,于是甘心接受孩子的缺點,調皮,失敗。另一種想法是,是我養育了孩子,孩子就得聽我的,甚至把自己的沒有實現的夢想重新寄托鎖定在孩子身上,心里想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種持續的自我感動讓人遁入一個循環,不管孩子是不是愿意和喜好,再加上失敗的人生經驗,化學反應出一個控制欲超強的怨念,變成孩子掙不脫的束縛。
很多時候,孩子要從我們這里學習的是我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與自己和周圍人打交道,如何面對自己的平凡和執拗,如何與自己和解,而不是控制一條自認為是絕對正確的道路,保證孩子能一直平穩走下去,可是,人生哪來絕對的'安全平穩,孩子有權利學著掌控和開啟自己的人生,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做好自己的同時,也要給孩子的每一步予以攙扶和擺正。
(假如是作為小孩,也應該意識到,如果能認識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就不能簡單的說“我的事不用你們管,我的事與你們無關”,因為這不是事實,走過一些路有了一些人生經驗之后,才會懂得,聽父母的話也是對的。)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 篇13
寫此篇文章的時候正播新聞:一惡父親怒甩孩子,致頭著地,顱腦損傷,孩子危在旦夕。起因是妻子和婆婆為誰帶孩子爭吵7天,丈夫找不到妻子,一時氣憤,拿孩子出氣。再了解丈夫找不到妻子子是因為夫妻矛盾,男子用刀割傷妻子腹部,妻子住院,丈夫心生憤怒。
家原本是避風港,為何會變成血淋淋的戰場?為何家會傷人?!
心理學書籍《為何家會傷人》詮釋了很多心理真相。一個人的人格6歲前就形成,不是棍棒教育訓出來的,也不是通過講道理教導出來的,只形成于父母和孩子的關系模式。孩子6歲前的主要撫養者形象會被孩子內化為“內在的父母”,而孩子自己的形象會內化為“內在的小孩”。所謂人格即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的關系,一個人和外界相處的任何關系都是我們內在關系的投射。即我們原生家庭中我們和撫養父母關系傳遞到我們和他人的關系模式上,比如和配偶,孩子的新家關系模式中。
家既是愛的最主要傳遞者也是恨的最主要傳遞者。家庭暴力的因子從小種下,新聞事件報道中形容傷害孩子的父親為惡父,從心理學角度是說有心理疾病的,暴力偏執。夫妻矛盾,吵架用刀割傷妻子腹部。孩子問題引發矛盾,甩死孩子。只是孩子的問題么?沒了孩子家庭就相安無事了?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猜想該男子小時父母和他的關系,父母對他也是棍棒教育,或者威脅打罵來表達父母的不滿情緒。受傷的孩子因畏懼而妥協,即使表面沒有反抗,也會心生恨意,因為這是強迫加給我的,給我帶來痛苦,不是我自主選擇。孩子從切身經歷學會和其他人溝通的手段--用武力吵架表達自己的.情緒,讓你聽我的。孩子成為父母意志的簡單復制,長大后會把吵架武力打罵的溝通模式用到婚姻、家庭工作上。發生矛盾,對待妻子、孩子、單位同事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粗暴。就像故事中的男子,傷害了妻子和孩子,釀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我們已經知道棍棒教育的壞處,許多年輕夫妻不會體罰孩子。可現在我們身邊還是能看到這樣的例子。比如孩子不聽話,撫養者會威脅說:“你再不聽話,我就要打你了。”在孩子小時言語威脅通常容易奏效,孩子聽話了,滿足了大人的希望。這仿佛是最立竿見影有效的"教育"方法,真是這樣么?言語威脅是偷懶的教育,家長出于的心理需求是:我用這種方法來“快速”讓孩子聽話,我的意志能控制孩子。如果站在孩子角度,弱小的孩子依賴家長,沒有能力反抗,他學到武力能使別人服從,強悍的人有話語權。孩子把用學到的方法來和同齡人相處,把內在小孩投射到他人身上,言語威脅來表達自己,形成暴力人格,那么后果是可想而知的。這幾天報紙上頻繁出現的父母虐打子女事件,正是這樣的結果。
在書中,特別提到目前中國家庭常見的幾種教育問題,分析下去是心理問題。比如中國文化中,特別不鼓勵孩子獨立,對好孩子評價就是“聽話”。在家聽父母話,依賴父母。在聽老師話,依賴老師。父母控制欲太強,沒有給孩子獨立空間,甚至抑制孩子獨立-叛逆期。理由是---我是為你好。仿佛除了孩子自己,其他人都知道孩子該怎么做,就他自己不知道。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很低,不會自己做決定。長大后,覺得人生不是自己的,形成外部評價體系,太在乎別人的評價,做事不是為了自己內心的需要,而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好評。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不知道自己內心想要什么。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發展,其實扼殺了孩子獨立性,孩子成了父母粗糙的復制。我們不乏聽到從選擇大學專業到選擇另一半成立自己家庭,再到養育第三代,原生家庭父母都會習慣的干涉。
要改善最好的就是“適當放手”,給孩子設立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沒有完美的孩子。教孩子知識,不如給孩子愛。引用書中的話:最好的父母是,無論你做什么,他們都鼓勵你。
【為何家會傷人讀后感】相關文章:
很傷人的經典說說05-31
傷人的簽名01-08
尖利的東西會傷人大班安全教案01-30
大班安全教育教案《尖利的東西會傷人》01-29
傷人的說說短句12-06
最傷人的句子08-10
傷人的簽名6篇01-08
傷人的簽名(6篇)01-08
為何的作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