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勸學有感300作文
第一篇:荀子勸學篇讀后感
荀子的《勸學篇》是關于學習的傳世名篇,文中反復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目的、態度和方法,強調學習是人們思考問題、認識事物的重要條件。其中“學不可以己”、“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等等都是此文開宗明義的核心觀點,它告誡世人都要將學習作為人生的羅盤、燈塔,做一個刻苦學習、善于學習的人。
古人云:“學者政之出,政者學之施。”、“政不于學,則無道揆法守。”意思是講,從學習中產生管理國家的學問,管理國家的學問是學習的實施。管理國家的人不學習,就無法度可以遵循奉守。領導干部素質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所擁有的知識。領導干部掌握的知識越多,并善于應用,其思想就越解放,眼界就越寬廣,胸襟就越開闊,品德就越高潔,這樣才會增強工作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才會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加富有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第二篇:荀子勸學讀后感
讀了荀子的《勸學》,我不僅被文中優美的語言和生動而深刻的比喻而深深吸引,更重新思索了“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就像文章開篇所談到的:“學不可以已”,無數句古語在鞭策著我們去學習——“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個漫長而終身需肩負的使命,又需要點點滴滴積累的堅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付出努力與汗水的人,即使擁有方仲永一樣的天資,也終將一事無成,而許多天資平平卻在后天懸梁刺股、堅韌不拔地奮斗、學習的人,也獲得了他們的努力應得的成就。
古人勸學的例子數不勝數。 "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只為孟子能有一個優越的學習環境,至此專心致志不受干擾:斷織勸學,只為兒子明白“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的道理:樂羊子妻,引刀趁機,只為證明學習與織布一樣,需日積月累,“遂成丈匹”。無數個千古流傳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需要堅持不懈,需要腳踏實地,需要付出艱辛,需要矢志不渝。
第三篇:荀子勸學篇讀后感
《荀子》全書三十二篇,而以《勸學》為首,非常符合修道的次第。《勸學》又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開篇。學習是貫穿修道始終的。沒有正確的見地只能是盲修瞎煉。然而學習又得先有目標。應該“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這也是教育的根本方向。這種圣賢教育與功利教育的區別就是“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
《勸學》這篇最重要的就是講到了明心見性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有德才能明道。但德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謂之性德。然而僅有性德是不行的。因為眾生的性德被無明給蒙蔽了,無法顯示其光明清凈的妙用,反而顯示出污濁的身心世界,令眾生枉受輪轉六道的痛苦。
第四篇:荀子勸學篇讀后感
荀子的這篇《勸學篇》,流傳了千年,而至今仍然被我們視為經典。探究原因,少不了審慎嚴密的邏輯說理和有親和力的語言、修辭,我總結了一下就是:循循善誘,諄諄勸誨。
首先從文章的題目上來看,“勸學”,要注意這個“勸”字。我們可以想象,教師是對學生懷著什么樣的感情才會用“勸”呢?不是毫無感情的強硬命令,也不是寵溺無度的哀求,而是苦口婆心的勸誡,條分縷析地講道理,以正確的學習觀來引導學生,使學生愛上學習,學會學習,從而達到了教書育人的目的。充滿了人情味兒,使學生更愿意接受。
《勸學篇》中出現了大量的比喻論證,這也是荀子循循善誘、諄諄勸誨的一大表現。
上一篇:教育感悟 下一篇:教師讀《西游記》有感【讀勸學有感300作文】相關文章:
讀荀子勸學有感11-11
讀《孫權勸學》有感04-28
讀《孫權勸學》有感09-01
勸學讀書心得04-04
《勸學》教案02-07
《勸學》的教案07-27
《勸學》 教案04-25
勸學教案04-25
關于勸學作文300字(通用16篇)05-26
勸學的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