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銀行不比太悲觀及讀后感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Fitch)的報告認為,中國在2013年年中之前,發生銀行業危機的概率高達60%。這樣的觀點,中國銀行業的高管們顯然并不認同。中國銀行董事長肖鋼日前接受FT采訪時回應稱,未來幾年不良貸款大幅增加的幾率很小。 中國銀行業的財務數據,包括即將集中披露的2010年年度業績,足以支持銀行家的“傲慢”——全行業凈利潤突破8000億元,不良貸款比率和余額降至歷史新低。中國銀行股的市場表現,則顯示投資者的看法完全站在了“偏見”一邊——像工行、建行這樣的國有大行,A股的市盈率(P/E)只有8倍左右,股息率高達5%,是市場最不看好的行業之一。 悲觀派的基本邏輯是,中國銀行業的資產(風險)在過去兩年高速擴張,2009年和2010年的總計新增貸款約18萬億,其中不少流向了房地產(以開發貸或按揭的形式)和地方政府平臺。按照歷史經驗,這部分貸款大部分將像上世紀90年代一樣,最終變成不良資產。 這樣的擔心并非沒有道理,但因為忽視了兩個重要的變化,在作者看來,將合理的擔憂放大為“偏見”了。 第一是借款主體發生的變化,貸款淪為壞賬的條件是借錢的企業資不抵債。今天中國銀行業的貸款和過去一樣,主要流向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融資的平均成本要高得多)。但今天的國企與10年多前已不可同日而語——年利潤超過萬億,這可以參考國資委和國企藍籌的報表。如果銀行貸款大幅反彈,像中石油、中移動這樣的壟斷巨頭得深陷的困境才成,悲觀派認同這樣的假設么?至于中國政府財務狀況,當然有值得擔憂的地方,如鐵道部的負債和不少4萬億投資項目的盈利前景。但是,與稅收和土地出讓收入的增長相比,中國政府財力依然充沛,預算赤字僅占GDP2%(英美都已經超過10%),賴賬的可能性很小。 第二是銀行自身的變化。經過剝離不良資產、股改、上市后的中國銀行業,如果不說脫胎換骨,至少已經成為中國最賺錢的行業和國有資本回報率最高的部門。將再融資的攤薄作用考慮在內,中國國有大行去年的凈資產收益率(ROE)平均仍超過20%,且凈利潤的40%以上用于現金派息,這兩個水平既高于歐美的同行,也大大領先于絕大多數中國非銀行國企。 中國銀行業的表現優于歐美銀行,主要得益于中國相對嚴格的銀行監管環境和利率管制下較高的存貸款利差,即使在過去兩年的擴張之后,銀行的杠桿水平,不論用資本充足率、貸存比、抵押率衡量均遠遠好于今天的歐美銀行,更優于它們危機爆發前的水平。 中國銀行業的效率高于其它國有企業,則得益于相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較高的透明度。由于有國有大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市/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等眾多主體存在,中國銀行業的競爭壓力遠遠超過石油、電信等行業。從近幾年的歷史看,銀行業在財務信息的透明度和盈利的可預見性上也有明顯的優勢。 未來幾年,隨著房地產市場的降溫和經濟整體增速的放緩,銀行資產質量下降的壓力現實存在。但同時不應低估銀行對此的承受能力。目前中國銀行業的平均利差在2.5個百分點左右(在加息周期中利差趨于擴大),也就是說每100元存款每年給銀行帶來毛利2.5元。銀行最多將100元中的75元用于貸款。2010年,中國銀行業貸款的不良率是1.1%,也就是說100元存款中有0.8元的不良貸款。按照銀監會對200%撥備覆蓋率的要求,銀行還留有1.6元的壞賬準備金。注意這0.8元不良資產并非一年產生的,而是多年的累計值。這意味著目前銀行業一年的利潤加上準備金可以消化5倍于目前規模(也是近3-5年累計規模)的不良貸款。這樣的抗風險能力,實際上要高于很多周期性行業。 中國銀行業有風險,但這種風險主要與中國宏觀經濟的整體表現相關。換言之,中國經濟出現大的波動,銀行也難以幸免。但如果單獨將銀行看作高風險的行業,給予銀行股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估值,很可能就是歷史印象帶來的偏見了。 讀了《中國銀行業:不必太悲觀》一文,我不能完全同意作者的觀點,原因如下: 第一點,作者高估了國企的盈利能力。根據天則經濟研究所的報告,2001-2008年,在扣除財政補貼、資源壟斷等條件下,其真實盈利水平是負6%左右。這一點相當讓人咋舌,但仔細想想,也不難理解。 第二點,中國的債務可能被大大低估了,低估的部分主要來自地方。我看過好幾個數據。最近華爾街日報給出數據,認為中國的債務約占GDP的70%以上。而此前兩位經濟學者給出的數據甚至更高:渣打銀行中國經濟學家王志浩估計,若包含所有負債,中國總負債占GDP的比率高達77%;北京經濟研究公司龍洲經訊董事總經理葛藝豪認為,中國總負債占GDP比率約75%。只有IMF對此持樂觀態度,認為雖然中國債務被大大低估,但是由于稅收高,資產多,所以相對穩定。也正因為如此,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將中國歸為MPI3類——MPI是惠譽2005年開發出來的一種預測潛在銀行危機的分析監測系統——這意味著中國有60%的幾率在三年之內經歷一場銀行危機。 綜上,我雖對中國銀行業的前景沒有那么悲觀,但是也明顯沒有作者那么樂觀。【中國銀行不比太悲觀及讀后感】相關文章:
《周而不比》教案04-25
悲觀的詩句01-03
悲觀的作文07-22
悲觀的句子02-13
‘教案’周而不比教案04-28
女生不比男生差作文11-26
《周而不比》教案2篇04-25
樂觀與悲觀作文10-29
悲觀與樂觀作文09-01
悲觀樂觀作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