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行進中縮小“老師在乎的和學生關心的”的差距
摘 要:作品的良莠層次可以反映出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作為一名信息技術一線的教師我經常碰到這樣的困惑:怎么每節課都有那么一部分學生沒有上交作業,而交上來的作業的質量和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很多學生都只是應付了事,優秀的作品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這與課前的預設大打折扣,影響了課堂的達成度。
關鍵詞:信息技術;互動評價;網絡;作業;質量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它主要以課堂作業為主,一般需要學生上機完成,而普通學科大部分都是書面作業,學生作業完成后,把作業本直接上交給教師批改。我們信息技術教師經常碰到這樣的困惑:怎么每節課都有那么一部分學生沒有上交作業,而交上來的作業的質量和效果也不盡如人意。我們有什么好的方式來改進這種現狀呢?直到有次聆聽了一位老師的題為《老師比學生的和學生比老師在乎的》的專題報告后,我才找到了答案:在網絡發達的今天,我們可以借助于網絡的平臺,建構網絡互動評價平臺,科學地、合理地、多元化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使學生關心的“我的作品有什么用呢”和老師在乎的“學生的作品完成得怎么樣呢”縮小差距,從而促進學生信息技術作業質量的提高。
一、我校六年級作業的現狀調查
給學生布置作業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為了使學生能夠較好地完成作業,許多教師都曾使用過多種方法進行干預,但學生的作業情況始終不盡如人意,總有一部分學生能按時上交作業,而一部分學生基本能完成作業,但作業的質量和效果卻差強人意,很多學生都只是應付了事。如何提高小學信息技術學科作業的質量成為困擾廣大信息技術教師的問題。發展性的評價注重發揮其教育功能,在Moodle網絡教學環境下,“互動評價”的應用使學生作品發展性評價的開展成為可能,極大地激勵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作業的質量提高。為了清楚地了解情況,我對我校六年級學生的作業現狀進行了調查,情況如下:
現狀分析: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學生的作業完成率大概在70%左右,而優秀的作品大概只有30%左右,還有5%左右的同學處于作業不交的常態。通過作業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的策略,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如此的作業現狀令人非常地擔憂,長此以往,我們的課堂效率勢必受到影響。一節課下來,課堂的達成度到底是多少呢?
二、巧用平臺,培養學生責任心,促進學生作業上交率的提高
評價平臺搭建好后,我們在六年級的課堂中全面使用,剛開始時,作業的上交率并沒有多大的提高,以六(1)班為例,開始時作業的上交率為70%,這種狀況大概有二周左右,沒得到大的改進。教師在課堂中強調軟件的操作方法,同時每周公示出作業的上交情況。第三周開始,情況開始有所轉變,六(1)班學生的作業上交率提升到了80%左右,我有了一個驚喜的發現:上學期期末獨立作業沒交的謝波同學也交了作業,收到他的作業后我及時在班級中進行了表揚。
使用一段時間后,我又對學生的作業完成率進行調查,經分析發現:作業的上交率從前期的平均70%提高到了90%,學生的作業質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最讓人欣喜的是,期末獨立作業學生的作業完成率更是達到了96%左右,這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現象。通過網絡互動評價平臺學生主動地參與了學習,學生在Moodle中的評價使他們感受到了學習是自己的事,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自我責任感,使學生感受到在學習和評價過程中他們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從而促進他們認真地去完成作業,讓作業不再成為讓教師棘手、讓學生煩惱的問題。
三、多元化評價,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自上而下的單向評價是主流,教師只能點評少數幾位學生的作品,或者請少數學生來點評其他同學的作品,教師依據學生的考試成績或是對學生的主觀印象給出評價,因為每個班級一個星期只有一兩節信息技術課,等老師全部批閱后可能離任務完成已經一兩個星期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限制了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在這種評價模式中,更偏重評價的管理功能,評價的主體是教師,學生只是被評價的客體,教師的工作量大,學生被動存在于評價之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差,定向、反饋等教育功能被弱化。因此,傳統課堂評價已不能完全滿足目前信息技術教學需要。
互動評價是作業管理模塊中一個專門用于評價的活動模塊;釉u價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分為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其中學生評價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針對學生的評價,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評價再次評價。
片段列舉:《周歷制作》教學片段
教師布置任務:根據作業要求提交一份電子“周歷”。學生利用構建好的Moodle的學習資源環境來完成自己的作品創作,并提交作品。
提交作品之后,首先讓學生根據評價樣例進行自我評價,提高學生的自我欣賞能力,培養自主意識。再組織學生進行同伴互評,最后由教師對評價進行再評價,也就是二次評價,同時,教師針對學生在評價中出現的一些誤差進行糾正。最后,允許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重新修改作品并上傳,也可以對作品進行重新評價。學生的最終成績由自己的作業提交等級和評價等級共同決定―在行進中縮小“老師在乎的和學生關心的”的差距―作業等級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得分,評價等級根據學生做出評價的情況得出。
片段分析:互評給學生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能主動和別人交流看法和思想,發表自己的看法,傾聽到不同的聲音,然后去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在生生互評中交流感想、發現問題并共同解決存在的問題,有利于協作學習,幫助學生提高積極性。
“老師在乎的和學生關心的”在教育教學中我們總是感覺到方向不能完全一致,“老師在乎的和學生關心的”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讓我們用自己的智慧在教學探索的行進中尋找到共同點和結合點,逐步縮小差距,讓我們的學生愛上學習、愛上我們的課堂。
參考文獻:
[1]王旭卿.基于電子作品集的創新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10(03):11-12.
[2]黎加厚.信息化課程設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韓駿,劉菁.開源的網絡教學平臺Moodle系統[J].中小學息技術教育,2006(01).
[4]劉光榮,黎加厚.基于魔燈Moodle的研究性學習模式初探[J].遠程教育雜志,2007(03).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斗門鎮中心小學)
【在行進中縮小“老師在乎的和學生關心的”的差距】相關文章:
縮小城鄉差距04-29
我怎么才能和馬云“縮小差距”?05-01
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促進收入分配公正04-26
飛行進近中錯誤分析04-27
妥善處理不同利益群體關系縮小貧富差距04-26
國漫和日漫的差距作文12-28
差距04-26
差距05-02
生活中關心的短信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