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隧道與地下工程災害防護
第一章
隧道:隧道是地下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鐵路、道路、水渠、各類管道(給排水、供電、供熱、供氣、動力及通信電纜等)遇到巖土、水體等障礙物時開鑿的穿過山體或水體的內部通道,是“生命線”工程。
災害:所謂災害,一般指那些可以造成人畜傷害和物質財富毀損的自然或社會事件,它們源于天體、地球、生物圈、等方面以及人類自身的失誤,形成超越本地區防救力量的大量傷亡和物質的毀損。 自然災害成因:(1)由大氣圈變異活動引起的氣象災害和洪水;(2)由水圈變異活動引起的海洋災害及海岸帶災害;(3)由巖石圈變異活動引起的地震及地質災害;(4)由生物圈變異活動引起的農、林、病蟲、草、鼠害;(5)由人類活動引起的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的分類:(1)氣象災害;(2)海洋災害;(3)洪水災害;(4)地質災害;(5)地震災害;(6)農作物災害;(7)森林災害。
地下工程常遇災害:(1)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地震災害、地質災害);(2)人為災害(戰爭災害、運營事故、工程事故)。
第二章
風險的屬性:(1)自然屬性;
(2)社會屬性;(3)經濟屬性。
風險的特征:(1)客觀性;(2)普遍性;(3)隨機性;(4)規律性;(5)動態性。
工程的可靠性:工程結構在規定的時間內,在規定的條件下,完成預定功能的概率。 地鐵運營中引起事故的原因:(1)運營設備、線路老化短路引起的火災;(2)年久失修,隧道地下工程滲漏、斷裂、沉降、倒塌;(3)操作失誤,引發列車追尾、出軌。
風險損失:風險損失是指風險事故發生后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由于風險分析是事前進行,風險損失的分析就帶有預測成分。
第三章
地下工程內部火災特點:(1)第一文庫網氧含量急劇下降 ;(2)溫度急劇升高;(3)產生煙氣量大,火災的危害大;(4)散熱條件差,濃煙難以排出 ;(5)人員疏散困難 ;(6)滅火救援難。
地下工程的火災易發地點:(1)長隧道;(2)地形較復雜隧道;(3)容易形成低擴散區的隧道。
地下工程火災的原因:(1)違反電氣安裝和使用的安全規定進行操作;(2)電氣焊割 ;(3)吸煙及用火不慎;(4)線路過負荷;(5)爆炸所引起的火災;(6)人為縱火或恐怖襲擊;(7)列車故障或管理不善引發的鐵路隧道火災。 建筑消防系統作用:為建筑物的火災預防和火災撲救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保障體系,以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水平。
第四章
地震:地震是一種由于地球內部物質快速運動或人為爆破造成地面震動的自然現象。
第五章
地下水對地下工程結構的危害:
1.地下水對圍護結構的危害:(1)吸濕作用;(2)毛細作用;(3)侵蝕作用;(4)滲透作用;(5)凍融作用。
2.地下水位變化對結構的危害:(1)浮力作用影響;(2)潛蝕作用影響;(3)對地下結構耐久性和強度的影響;(4)對地基強度的影響。
地下水對基坑工程施工影響:(1)擋土結構上發生的事故;(2)基坑底面內發生的事故;(3)基坑周邊發生的事故。 地下工程防水的內容:地下工程防水是一項綜合性技術,它包括結構防水、注漿防水、排水以及滲漏水處理等。 地下工程防水的原則:
(1)地下工程防水應遵循“防、排、截、堵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理。 “防”是工程結構自防水或采用附加防水層等防水設施,使工程具有一定的防水滲入的能力;
“排”是采用自流排水或機械排水的方法,將地下工程內外積水及時排走,降低水頭壓力,為防水創造有利條件; “截”是指在工程所在地的周圍,設置排水溝、截洪溝、導排水系統,將地表水、地下水流經通道截斷,防止和減少雨水下滲,減少地下裂縫水進入工程;
“堵”是指在圍巖有裂縫水存
在時,采用注漿和嵌填等方式堵住孔洞和裂隙。在工程建成后對滲漏水段,采用注漿、嵌填、防水抹面等方法將滲水通道堵塞;
(2)地下工程的防水,應積極推廣和采用經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
(3)地下工程防水要體現綜合設防原則,必須貫穿、設計、施工和維修及選材的每個環節,靈活對比各類防水方法,以達到不同等級地下工程的防水要求。
變形縫:變形縫是為了避免建筑物由于溫度變化、各部分所受荷載不同、地基和結構不同出現變形、開裂和建筑結構破壞,而設置的將其各部分分開的裂縫。
變形縫的分類:(1)伸縮縫;(2)沉降縫;(3)防震縫;(4)引發縫(誘導縫)。 滲漏水的處理:(待定)p224
第六章
民防工程的作用:(1)有利于實施信息化作戰;(2)對武器的襲擊有較好的防御作用;
(3)與其他作戰要素相結合,
提高作戰及防御能力;(4)有利于作用作戰戰術,保證機動作戰的勝利。
第七章
組織施工時引起重視的地下工程特點:(1)隱蔽性;(2)循環作業性強;(3)場地擁擠,作業空間狹;(4)圍巖與支護力學行為隨工況動態變化;(5)作業環境差;(6)施工風險大。
基坑工程事故原因:1.設計因素(1)無證設計;(2)盲目設計;(3)越級設計;(4)虛假設計;(5)忽略對地下水的處理措施2.施工因素(1)無施工資質或越級承包;(2)施工質量差;(3)現場管理混亂,安全意識差,未嚴格按照施工規程和程序施工;(4)在沒有征得設計單位同意的情況下,施工人員憑經驗處理;(5)忽視施工監測和險情預報3.勘察因素4.項目管理因素5.施工監理因素。
基坑工程事故類型:(1)圍護結構斷裂碰壞,基坑塌方或坍塌;(2)基坑滲漏水,流沙,管涌;(3)圍護結構位移過大,超過允許值,威脅到基坑本身和周圍環境的安全。